迈用音符部首查字法法是什么意思

云南省文字信息处理发展简介——1978年至1996年——张在云博文
云南省文字信息处理发展简介(注1)
&&&&&&&&&&&&&&&&&&&&&&&&&&&&&&&&&&&云南省文字信息处理发展简介
&&&&&&&&&&&&&&&&&&&&&&&&&&&&&&&&&&&——1978年至1996年
&&云南省的文字信息处理研究本来起步较早,但由于受经济、文化、交通等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七十年代中期才请省外代培了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并引进了少数计算机在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使用;八十年代初,已经在一些文教、科研单位开展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在省会昆明及一些地州普及计算机,并先后建立了云南省和昆明市两个计算中心,各大专院校已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系、计算中心或计算机室,全省的中等专业学校、重点中学和部份中学及一些小学已配备了计算机,开展了计算机教学,昆明市还成立了一所计算机职业中专。在社会办学方面,计算机培训日益普及,90年代以来发展更快,除昆明市有二十余家常年开展计算机培训外,各地州和一些县内已开办了固定的计算机职业或非职业的培训学校或培训班,有力地椎动了全省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据初步了解,全省已拥有30多万台计算机,会操作人员上百万。随着全省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将越来越普及到广大边疆民族地区。
在汉字编码的研究方面,五十年代初期,云南大学物理系教授、高能物理学家张其濬()就敏锐地察觉到西方人发明的计算机迟早要在中国应用和普及,我国应该着手进行汉字编码的研究,以便能把中文输入计算机,于是他身体力行,最早开展起汉字编码的研究来。正当张教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研究时,1957年的“反右”风暴席卷了他,他被迫中断了这项科研工作。六十、七十年代,张教授都一直过着非正常人的生活,但他仍偷偷地进行着汉字编码的研究。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右派”得以改正,张教授意气风发,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汉字编码的研究工作上去,力争早日解决汉字编码输入计算机这一瓶颈难题。1982年,在钱伟长、刘源、张其濬、支秉彝等汉字编码研究先驱的发起和带动下,成立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组织和发展了汉字编码研究的队伍,积极实施和完成国家的“7
4 8”工程计划,从而把我国的汉字编码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张其濬教授和他的同事郑苏民、尹华中、林恩慈发明的“三元三体代码汉字输入法”曾
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方案收入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编码方案汇编}。这是一个形码方案,其中不少理论观点和编码方法均有创建,曾被后来的一些形码方案所借鉴、
吸收和发展。在中国中文信息史上,张其濬教授既是汉字编码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又是促进
汉字编码研究和发展的有功之臣。
我国著名文字学家郑易里(年)教授是云南省玉溪市郑井乡人,早年曾同艾思奇(腾冲人)、黄洛峰(鹤庆人)等一起留学日本,又一起参加革命,三十年代曾在上海创办了读书生活出版社,领导出版了《资本论》中译本等许多革命、进步书籍。四十年代末,他又与曹成修先生合作,编撰了赫赫有名的《英华大词典》。该书五十年代出版后,曾一版再版,出版量高达50多万册,整整哺育了几代学习英语的人才。1985年,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时,我国领导人曾把这部工具书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贵宾。
郑教授还是一位汉字学家,早在二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汉字及其检索方法,发表了不少
论述。八十年代初,郑教授已70多岁,仍不顾年高体弱,积极投身到十万大军战编码的行列,
为汉字能输入计算机而带头攻尖。他曾发表了《汉字四拼法》、《简易查字法》、《从人查字到机器查字》等一系列理论文章和专着,这些论述被公认为我国形码的奠基理论,孕育了不少优秀形码的诞生。从1978年到1983年,郑老曾应邀四下河南讲学和辅导“五笔字型”的研究,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介绍给王永民等课题组的成员,故有不少人赞誉郑老为“五笔字型”之父,这也是当之无愧的。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不少汉字编码已装机使用,基本解决了计算机输入汉字的问题,并
普遍得到应用,但郑老仍认为一些汉字编码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还不够理想,必须继续
深入研究。当时他已届耄耋之年,却老当益壮,意志弥坚,竟然拿出多年的积蓄搞科研,并
让大女儿郑珑女士放弃自己的飞机制造专业,同他一起刻苦攻关。父女俩鸡鸣即起,日落不
息,经过三年多的奋斗,一项重大的发明——《字根编码输入法及其设备》(简称“郑码”)
诞生了。该输入法不但易学易用,符合国家文字规范,而且只用4键就能从6万个汉字中快
速地检索出任何一个汉字来。1991年6月,“郑码”经国家语委专家审查,认为它是全国第一个做到基本符合文字规范的形码系统。1992年初,“郑码”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并在’92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和北京市市长特别奖,1994年又获得第22届日内瓦金奖,&
受到世人的羡慕和瞩目,为桑梓争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95年初,韩国最大的三星集团受国家和金泳三总统的委托,到中国选码,经过认真的比较和严密的科学考核,在众多的汉字编码方案中最后选定“郑码”在韩国推广使用,该年3月,郑珑女士已赴韩签约和推广“郑码”,我们祝愿“郑码”走向世界,再造辉煌。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银行复转干部黄飞梦先生是云南江川藉人士,他参军、转业工作二十
多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语言文字及其检索输入方法,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1993年
发明了“飞两笔码”,目前已在四川等地推广应用。该方案输入单字一般只击三键,不但符号少,规则简单,
国际通用,而且易学易用,重码率低。按国际标准ISO—10646字符集20902
个汉字中,就有17866个字在输入时不选字。该码与现有输入技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巳发生了质的飞跃。
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张在云先生经多年研究而发明的《张氏双拼方案》亦为后起之秀,在众多双拼方案中独树一帜。该方案把汉语拼音韵母排列规律和计算机键盘排列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结合韵母使用频度、指法特点等综合考虑安排双拼键位,人们可通过联想、推演、对应、平行等特点学习记忆。该方案整体规律性强,键位安排合理,便于操作,易学易记,不易遗忘,很适合在中小学和学过汉语拼音的学员中推广使用。该方案被评为优秀编码方案,并获得国家专利,国内外已有众多用户在使用。
此外,昆明大学王希其教授等发明的《全角(边道)汉字编码系统》,大理医学院段利华副教授发明的“华夏码”,云南大学林恩慈教授发明的“汉字字形的音符代码法”,云南教育学院留学回国硕士李伯约发明的“博知汉字编码系统”,昆明铁路局退休工程师谭立业发明的“K、E码”,等等,也都各具特色,标新立异,具有实用和椎广价值。目前有的属省级科研课题,&
已申请到国家专利,有的正在或已申报国家专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编码发明人不为名、不为利,为把我省的中文信息搞上去,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搞科研;有的发明人不要国家一分钱,节衣缩食战编码,乐此不疲,百折不挠;有的发明人身体病残或年事巳高,仍躺在床上或戴上老花眼镜舍命研究编码……这是什么精神在感召,这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激励、鼓舞他们为国奋斗!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在全省3600多万人口中共有26种民族,其中彝、傣、 回、壮、
苗、瑶、佤、蒙、藏、哈尼、景颇、拉枯、傈僳、纳西等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已解决了其文字输入计算机的问题,并得到应用,有的还是一片空白,犹如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更谈不上在边疆民族地区普及、推广应用计算机。因此,在我省研究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的普及、椎广工作大有作为,天地广阔,得天独厚,任重道远,意义重大,我们应把这方面的工作迅速搞上去,决不能犹豫彷徨,坐待观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珍惜时光,
在本世纪内搞出些名堂来! 我省近年在有关方面的关怀和领导下,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
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云南省计算中心已在1992年3月正式研究开发成功“中英象形文
字编辑、检索系统”,并已通过省级和国家鉴定。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键盘同时利用国际拼音输入法、纳西拼音输入法、字形输入法和序号输入法进行纳西族古老象形文字的输入。纳西族文化、历史悠久,先民们留下了用其象形文字书写的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东巴经。要用手工抄写和整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和专门会书写东巴文的人才,现在能用计算机整理这些文化遗产,功效提高了很多倍,该输入系统无疑对东巴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保存、研究贡献很大。&&&
1992年,云南大学计算中心与云南省民委合作,研究开发成功了“彝文排版系统”,并已通过省级和国家鉴定。该方案用C语言写成了一套CCBI0S,内码空间能容纳约3万字,能给4000多个彝文单字编码输入计算机,并研制出了配套的编辑器,彝文排版已完成,亦可用彝汉英等文字混合编辑出版。该系统设计成功后一直在应用中,至今已排印出版了多部彝文书稿,为彝文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信息处理的其它研究方面,云南这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 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其
中特别著名的人和事有如下一些:
杨顺安(年),云南省云龙县人,白族。1962年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
到中国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所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实验语音学专
业,毕业后留在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从事语音合成的研究工作。他曾对汉语语音的浊声源、
单元音、复元音、音节和声调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测定和科学技术处理,取得
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从而引起声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1986年,杨顺安曾在《中国语文》上发表《浊声源动态特性对合成音质的影响》一文,认为改变声门波波形对合成语音的音质自然度有影响,并参照语言学家对声调的论述,提出了一种普通话字调模型,运用该模型合成出普通话语音的音质较自然。由于该文对阐述合成语音有重要作用,曾荣获199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优秀论文一等奖。同年,他主持研制出一套普通话语音合成软件系统,合成出普通话全部单音节,其音质也较清晰自然,技术水平居国内外先进行列,又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一等奖。
1987年以来,杨顺安一直参加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普通话语音分析和
合成的基础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普通话双音节词、带轻声音节和带儿化音节
的词语、多音节词语和短句等的合成研究课题,合成出的词语音质、清晰度和连贯性都达到
较高的水平,这对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音输入和识别都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
国家科委曾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1991年便首批获得国务
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
不幸的是,杨顺安孜孜不倦搞科研,劳碌成疾,1992年在出差途中因心脏病复发而英年
早逝,留下了许多未尽之志,这也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损失。杨顺安生前曾是中科院语言研
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会语言声学分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信息处理专业委员,
著名语言学家和信息处理专家。
昆明市明星电脑公司杨奇志、张帆等青年科技工作者研究开发的DOS中文平台—“中国龙”是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中文信息处理高新科技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不少用户的赞誉和高度评价,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中国计算机报评测实验室在1995年1月份对外公布的
包括汉卡在内的9种中文系统评测结果中,“中国龙”3.1版本名列前茅,共获得“优秀”等
级(仅三家)、推荐产品(仅四家)、信得过产品(共九家)全部三项荣誉。“中国龙”4.0版本刚发布后,又在95全国软件交易会上获得最高级“金奖”,并顺利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CSTC)历时一个月,最严格、兼全面的评测和审查,仍获得中国软件最高荣誉——“优秀”等级的确认。该产品可以彻底解决系统核心与显示器设备的无关性技术,可以支持任意类型的显示器、显示卡工作,真正使”汉字计算机”时代进入最高自由境界,能做到任意分辨率为320&200—、任意色彩模式为单色——32位真彩色的汉字操作系统进行工作及直接写屏,并能自由调整(4&4—80&80)汉字显示尺寸;亦能解决DOS打印总控核心与具体打印设备无关的技术问题,支持任意类型的打印输出设备开展工作;还能解决自由体系的输入管理模块与具体输入法无关,人们仅需设计一张汉字编码表就可支持任意编码方案进行汉字编码。该产品尚能进行图形、图像处理,支持任意显示卡工作,功能强大,符合国际潮流对图形、图像处理的要求,为此该产品极为畅销,“中国龙”已在云贵高原上独树一帜,成为科技园中的争艳奇葩。
冯志伟先生租籍昆明,1939年出生在大东门外一个商人之家,远在东升小学念书时就品
学兼优, 初高中都以优异成绩考在全省著名的重点中学昆一中就读,是该校有名的尖子学生,
他文理皆能,曾多次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嘉奖。1957年高中毕业时,又以各科总平89.5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地球化学系学习。在校期间,除认真学好本专业的各门课程外,他还对语言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乔姆斯基关于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对冯志伟影响和启发极大,他决心转到中文系去用数理的方法研究语言学,并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对这位尖予学生的志向和要求很支持,冯志伟又转到北大中文系继续学习。1964年中文系毕业时,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大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教授,专门从事普通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的研究。可惜的是,1967年7月研究生毕业时全国正处于“文革”高潮时期,冯先生无法交上好运,这样一位很有才气和文理兼优的研究生只好折回家乡等待分工,被安排到一所中学改行教了十余年的物理。粉碎“四人帮”后,
国家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机器翻译专业的研究生。
第二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冯先生崭露头角,受到各方器重,又被校方选送到法国格勒诺布尔
理科医科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留学,专门从事机器翻译的研究。学业完成后,他又先后被德
国夫琅禾费研究院新信息技术与通讯系统研究所及德国特理尔大学聘任为客座研究员和教授,继续在外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冯先生深怀赤子之心,回国以后,被安排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工作。十余年来,冯先生已成长为国家很有用的栋梁之材,成为了新一代在计算语言学和机器翻译方面继往开来的带头人和奠基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冯志伟所取得的成就很多,主要的有如下一些:
(一)提出了中文信息MMT模型(多义多标记树模型),应用“多值标记函数”来改进乔姆斯基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单值标记函数”,克服了上下文无关方法生成能力过强的缺陷,并成功地在德汉、法汉及汉法英日俄德三个机器翻译系统中,验证了“多值标记函数”的正确性,这是我国学者最早提出来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模型理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北荷兰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多卷专著《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第九卷《自然语言处理的计算机模型》一书(由意大利米兰大学主编)中,曾详细介绍了冯志伟的MMT模型学说,并评论说:“冯氏关于独立分析,独立生成的主张,关于尽可能地从原语分析中获取多方面信息的主张,是当前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进展。”(见该书1984年版206页)
(二)提出了用“潜在歧义论”来解释中文术语的结构,为中文科技术语的自动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在国外被称为“PA论”,它能有效地解决了自然语言歧义的自动消解问题,因而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在国际术语学和知识工程会议上均受到赞誉。
(三)提出了FEL公式,证明了在术语数据库中,术语系统的经济指数与术语平均长度的乘积恰恰等于单词的术语构成频度之值。这是术语数据库的一个基本公式,它不仅适用于中文术语数据库,而且也适用于其它语言的术语数据库,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并反映了在各种语言的术语形成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因此,国外学者指出,FEL公式的逻辑形式与物理学上的欧姆定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意义十分深远,此顶研究做得十分巧妙和出色。
(四)冯志伟曾应北京大学的聘请,在中文系汉语专业开出“语言学中的数学问题”的选修课,这是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讲述语言学和数学之间关系的课程。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教授在《数学与教育》一书中对冯先生的讲学作了如下高度的评述:“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了
《语言学中的数学问题》,这是给汉语专业学生开的选修课程。许多同学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现代数学的发展给语言学注入了生机,觉得受益匪浅,对语言学这门古老的分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而且,这一举动冲击了相当多的人的旧概念,使闭塞的中国学术界认识到:即使在人文科学教育中,数学也在逐渐起作用。”(见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丁石孙著《数学与教育》88页)
(五)冯志伟曾研制成“法汉”、“德法”、“汉法英日俄德”三个机器翻译系统,为世界主要流行语种的机器翻译奠定了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引起国际上许多同行和翻译机构的瞩目;冯先生又曾领导设计和建立了数据处理、应用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三个术语数据库,为这些学科的检索、储存、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很重要的使用意义和价值。
由于冯先生成绩卓著,成果辉煌,曾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1991年便首批获得国务
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1992年美国又授予他IDA金质荣誉奖章。
冯氏今年才满55岁,却著述颇丰,多有建树,其内容涉及不少领城的研究,引起国内外不少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他现已在多家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了十余部专着,翻译国外重要论着20余篇(部),并用汉、英、法、德文等撰写了有代表性的重要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刊物上发表。其著述名称不胜一一列举,最主要的代表作如:专着《数理语言学》、《自动翻译》、《现代语言学流派》、《现代汉字和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与汉语研究》、《数学与语言》、《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等等;论文《形式语言理论》、《法国的自动翻译》、《汉法英日俄德多语言自动翻译试验》、《特思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齐普夫定律的来龙去脉}、《从形式语言理论到生成转换语法》、《论模糊数学在方言研究中的应用》、《蒙塔鸩语法》、《汉字的熵》、《汉字自动识别》、《人机对话与语言研究》、&
《统计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刍议》、《词汇功能语法及其在计算语言学中的作用》、《关于“犹大”民族译名用字问题》、《德语的规范化》、《中国计算语言学的世界化刍议》、《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初析》、《定义术语的原则和方法》、《我国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术语的审定工作》、&&&
《日本电子词典研究》,等等。国内外对冯文的评论文章很多,认为他是具有多方面良好素质和才能的新一代语言学家、计算语言学家和机器翻译家。如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V.H.Mair)教授曾著文《评冯志伟教授的两本书》(《现代汉字和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研究》)
,文中曾写道:“众所周知,词的概念对于有效地进行自然语言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汉字连书对于明确地划清词的界限是极为不利的,因而汉字给信息处理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阅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我认识了现代标准汉语(M
SM)中的一个新词——‘熵’。这个新词是用来翻译英文‘entrOpy’或‘informatloncontent’
(后者也可译为 ‘信息量’)。冯志伟计算出:一个汉字的熵为9.65比特,而与其它语言相
比,法语一个字母的熵为3.98比特,意大利语一个字母的熵为4.00比特,西班牙语一个字母的熵为4.01比特,英语一个字母的熵为4.03比特,德语一个字母的熵为4.12比特,俄语一个字母的熵为4.35比特,汉字的熵大得惊人。有些赞扬汉字的人宣称,汉字的熵这样大,似乎对于信息处理大有好处。然而,冯志伟却提出了与此完全不同而又令人信服的观点。”梅教授又在文中高兴地评论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科技术语和数学方程式来论述他的对于现代标准汉语的观点,那么,这样的论述当然应该是非常雄辩而有说服力的。不过,我却乐于通过直觉和现察的方法来研究,根据我的经验,我曾经断言,汉字的平均笔画数应该是12画,二十年来对于汉字的这种低效率的质特性的直现感觉和细心观察,我的研究现在冯志伟在他的书中已经证实,
简化汉字标准集的平均笔画数与我在过去宣布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同,而如果考虑到被简化的繁体字,这个平均笔画数只是比l2画稍微高一些。这样的不谋而合真使我高兴万分。”由此可见,冯先生这项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不但澄清了汉字比其它文字优越、更便于信息处理的不正确认识,而且也指明了中文信息处理今后研究的正确方向,对汉字的改革和汉语的规范化也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文信息》云南采编部1993年1月正式成立,在成都科技大学《中文信息》总编辑李硕先生及其它先生的关怀、指导下,作了如下工作:
(一)召开了三次大型学术讨论会、三次小型学术成果评审会
1993年1月,采编部与云大科研处联合召开了汉字编码的学术讨论会,评审了云大张在云先生撰写的五篇重要的学术论文,省内30多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争鸣,与会者认为,目前许多汉字编码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五笔字型在内的一些编码),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发生冲突,造成混乱,面对中小学的电脑教学,汉字编码方案的规范性是首要的指标,张在云先生的主要现点是正确的,中肯的。
1993年6月,为交流我省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成果,与云南省计算中心、云大计算中心联合召开了专题报告讨论会,围绕省计算中心研制的纳西族东巴文输入系统,云大计算中心研制的彝文输入系统、昆明大学研制的全角边道码汉字输入系统进行了热烈讨论与评价,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
1995年6月,与云南师大计算中心联合邀请全国著名计算语言学家、机器翻译家冯志伟教授作了“机器翻译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听众100多人,冯教授留出时间让大家自由提问,最后生动而深刻地回答了有关汉字输入和机器翻译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途径。
两年来,我们与师大计算中心联合邀请专家,先后评审了大理医学院段利华副教授研制
的“华夏码”中文输入系统、云大张在云先生研制的“张氏双拼方案”和“张氏形码”,云大林恩慈教授研制的“汉字定型的音符代码法”,云南教育学院李伯约副教授研制的“博知中文输入系统”。目前,“华夏码中文输入系统”与“张氏双拼方案”已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
1995年8月,在成都《中文信息》杂志的指导下,我们以云南采编部的名义在昆明召开了全国性的中文信息处理学术会议,京津沪、香港和全国十多个省都有论文取中的代表和不少著名学者与会,同云南的学者近百人一起交流、讨论了三天,会后发表了《昆明会议宣言》,影响深远。由于我们的会议得到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和香港同乡伍体贤先生的赞助,部分来参会的省外代表还得到我们的车旅费补助,会议全公益性质,未收取任何会务费用。事后,我们把会议开支的详细账目如实地报告了赞助方,得到了赞助方的认可与称赞。
1996年4月,我们采编部在昆明又召开了“认知码”的研讨会,省内外代表写来了多篇论文,数十人齐聚一堂,研讨了国家教委“9·26”工程北师大所研制和教委有关部门发文要在全国推广的“认知码”。与会代表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一致认为“认知码”存在很多问题,不宜在中小学推广使用。会后,采编部成员张在云先生的四篇评论文章:《认知码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吗?》、《谈谈认知码的重码问题》、《谈谈认知码的部件设置问题》、《认知码的编码规则混乱》全刊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主办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1996年第2、3期上。其它代表的论文亦刊登于《语文与信息》杂志上。
1996年6月,采编部受湖南长沙范炳祥先生等的委托,我们邀请了北京、成都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20余人评审了湖南大学罗海清教授发明的“PPA”汉字输入系统。各位评审专家事先都作了研究,所以会议开得很成功,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该系统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给予了很中肯和恰当的评价,促使该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二)面向小学教师和社会待业青年举办电脑培训班
1993年,我们为昆明市武成小学举办了一期电脑培训班,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30多人参加培训,教师们掌握了电脑知识后,立即在小学增设了电脑课程,现在这所小学巳成为昆明市应用电脑教学的优秀小学。1993年8月,我们面向社会招生举办了一期电脑培训,学员绝大多数是待业青年,学习结束后,先后都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非常感谢采编部对他们的培养,赠送了一面大画屏,题词是“师德高尚,师思难忘”。
(三)积极为我国著名文字学家郑易里教授、计算机语言学家冯志伟教授立传
郑易里教授和冯志伟教授是云岭高原上的二杰,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对我国文字学,
计算机语言学,机器翻译有卓越贡献,为世人敬仰,采编部副主任、张在云先生亲自为他们立传,并配合昆明教育电视二台、玉溪电视台拍摄二人专题片,预计年底可以问世,两位名人的简传、通讯报道等已在新加坡、台湾和国内、省内的杂志、报刊、电台刊登和播放过了。两年多来,采编部全体同志在郑、冯两位教授献身精神的感召下,在学术上继续攀登,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20篇学术论文。
(四)出席94、96新加坡中文电脑国际学术会议,建立了采编部与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专家学者的信息通道
94、96中文电脑国际学术会议上,张在云先生的论文被录取,应邀赴新加坡,在会汉上宣读了论文,张教授代表采编部向大会赠送“中新友谊、万古长存”的锦旗挂在大会正厅,会上会下广泛与代表接触,交流学术心得,邀请他们到云南讲学,此外,与许多学者都有信函来往、学术交流,这使云南采编部全体同志开拓了视野,建立了与国外、港,台专家学者们的信息通道,同时争取到部份赞助,为我们筹备和召开学术会打下了经济基础。
几点希望和打算:
①云南的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新老会员有二十多人(其中有的专委会未审批下来),94年
4月,我们成立了云南分会筹备会领导班子,并给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秘书处递交了成立分会
的报告,但至今一年多未予批复,今天我们也无法宣告分会成立,只希望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能尽快批准,让我们能很好地开展学术活动。
②我们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各高校中文信息处理的骨干教师和研究人员,对在边疆地区
普及中文电脑义不容辞。我们很想在分会领导下办一所业余电脑学校(已拟出详细的办学计划和章程),为待业青年、农村知识青年、残疾人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电脑知识和技术,但苦无办学资金和设备,我们希望有关部门、企事业家、财团和海外侨胞、友好人士给予财力、物力资助,以便让我们奉献余热。
③我们拟成立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特别对省内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加以研究,并致
力于民族地区电脑的普及和应用,亦希望得到有关部门、企事业家、财团和海外侨胞、友好
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④我们的成员有写作、整理科技史料等优势,去年我们曾同《中文信息》江苏采编部联
合发起编撰《中文信息当代专家、学者、企业家辞典》和《中文信息发展简史》,以及资料汇编和这方面的教材,虽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响应,但至今资金毫无着落,无法开展工作。我们亦再次呼吁有关方面和人士给予帮助,以便把中国科技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中文信息发展简史”尽快编写出来,启迪后人。
注1:本文曾刊登于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通讯》1996年第4期,现作了增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首查字法 在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