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昌焦墨山水水大师李颠是美术协会会员吗

查看: 1034|回复: 128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本帖最后由 墨艺书画苑 于
14:36 编辑
再次声明:
作品均来自我本地作者本人,所以价格不高,绝对保真,纯手绘并非印刷品!
2015年新年惠友,广交天下画廊朋友长期合作。地址:辽宁海城
联系方式:电话& &qq &&微信号:
此中作品全部是搞活动,特惠价格,与作者正常润格不具备可比性。
1、本专场所有作品均为照价销售,请勿议价!
2、订购者,自订购之日之日起3天内不付款者,预定无效,订购作品由卖家确认后有效(避免预定重复)
3、预订者请直接说作品编号(图片上都有)。
4、凡是一次购买5件以内请加邮费10元(筒装),5件以上(含5件)可由所买作品的作者免费为您题一件斋号(限五字以内斋号),
5、凡是一次性购买10件作品者,赠送中书协会员作品一件(本帖中书家、画家,买家自选)
6、所有作品寄出后,不接受任何理由的退货。(貌似商店打折商品都这样)
7、联系方式:电话& &qq &&微信号:
8、汇款方式:
& &工商银行辽宁鞍山广威储蓄所& &00 &&户名:孟祥卓& &
& &建设银行海城市支行顺城分理处 13 &&户名:孟祥卓
& &中国银行 00 &&户名:孟祥卓
& &支付宝 &&户名:孟祥卓
16:50 上传
1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2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3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4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5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6号作品:尺寸:136cm×68cm-558元
16:50 上传
7号作品:尺寸:136cm×68cm-998元
16:50 上传
作品来自作者本人,2015新年低价惠友,长期合作。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59 小时听众数威望4237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995UID706003
行家里手, 积分 49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在线时间759 小时威望4237 注册时间积分4995好友帖子UID706003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songjun0091 发表于
作品来自作者本人,2015新年低价惠友,长期合作。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43 小时听众数威望407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4618UID1026240
行家里手, 积分 4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2 积分
在线时间543 小时威望4076 注册时间积分4618好友帖子UID1026240博宝热门推荐第05版:书画艺苑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中国焦墨山水画的一座奇峰
——访著名画家崔振宽
人民日报海外版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2007年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提名奖”。   渔港一别   朝圣图   华山千尺幢
  金台记:  崔振宽,他受长安画派影响,数十年坚持深入生活,坚持写生。他受黄宾虹影响,坚持书法用笔,坚持作品的精神追求。  当画坛还在争论如何“入”如何“出”时,他已经用焦墨山水形成独特创新面貌,在境界的现代感等方面与黄宾虹拉开了距离。  崔振宽的焦墨山水,凸显了中国画笔墨之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回避了传统文人画严重脱离生活的弊端,为中国焦墨山水画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当下浮躁的美术界和红火的市场环境下,书画家包装炒作盛极一时,他却不谋官、不刻意追逐名利,自甘寂寞,用一种单纯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着艺术家的纯粹性。  在大国崛起、中国画争取世界应有位置的征程中,我们需要这种单纯的为艺术献身终生的精神。功名利禄只是一时,好的作品才是永久传世。   从生活中入,从生活中出  李树森:您的艺术特色可概括为“从生活中入,从生活中出”,也可被视为自黄宾虹的“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之后,中国山水画家在现代进程中的又一成功范例。然而“入”容易,能“出”者则凤毛麟角。请谈谈您是怎么走“出”来的?  崔振宽:文人画长期脱离生活,所形成的概念化、符号化、程式化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它在明清以后明显走向衰落。“五四运动”以后,大家都在考虑怎样复兴中国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长安画派结合实践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当时在全国影响非常大。  艺术伸向生活,也就是深入写生,在生活里面发现美,形成艺术创作的一种灵感。长安画派一方面强调深入生活,另一方面强调要深入传统。  这些对我影响非常大,在我的理解中,深入生活,目的是在生活里发现创作的动力。所谓“出来”,是说艺术不是生活的翻版,它要表现一种对生活的感受。实际上是从精神的层面,体现作者的一种心态,不跳出生活就达不到艺术提炼的境界。同时还要深入传统,但如果你在传统里面跳不出来,就形成不了自己的艺术面貌,体现不出自己的精神境界。  我的老师罗铭非常重视写生,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很大。我在早期是对景写生,后来就画速写,这就通过速写把现实生活的感受转换成了艺术符号,然后我在画室里又把这种艺术符号再转换成“笔墨”,变成我的作品。这两次“转换”就是从“生活”到“创作”的过程,体现了我的审美、我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并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以及作品里的精神内涵。  中国画创新是时代潮流  要解决好素描跟笔墨打架问题  李树森: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一直处于守旧与创新的迷茫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西之争和传统与现代之争。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在当今中国画坛,您既有独特个人风格,又有突出的创新成就,还是被公认的传统功力最为深厚的画家之一,这是不是已经表明了您的艺术观点?  崔振宽:这些争论实际上是对旧文人画的一种革新、革命,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一种革新和保守之争,是一种现代和古典之争。我觉得主流观念应该是革新的,应该是创新的,因为这是时代的潮流,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现代的教育、教学制度,都是在强调新的东西。新的东西实际上主要就是西洋的,引进西方的教育,引进西方的画法,最主要的就是造型基础的问题。我们引进了素描,认为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  现在很多人对以素描为造型基础提出了置疑,争论点就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到底是什么,有人提出应该是以书法为基础。对于这个问题,我不认为素描对中国画有多大的害处,素描作为一种造型的能力,作为写实的一种手段,学了没有什么坏处。问题是如果你把素描完全理解为写实的,把它搬进国画里面也是写实的,也就是用笔墨来模仿素描、把笔墨仅只作为模仿写实的工具,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几十年的绘画历程中,我感觉素描这个造型能力对我很有帮助,而不是有害。  素描里提到一个整体性观念,从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强调把握整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国画里面同样有,只是说得不明确。中国山水画的积墨跟素描最基本的道理是一致的,如果把这一点弄清楚,对中国画把握整体的能力和实现厚重感很有帮助。如果你把素描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明暗关系、透视关系和写实手段,这就跟国画有很大矛盾了。对此,有些画家一直到老他的素描跟笔墨还在打架。  我更追求作品精神的当代性  李树森:从题材和造型的表面性上,似乎看不出您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当代性,但确实又具有极强的当代性气象。请解读一下您作品的现代感和当代性。  崔振宽: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题材的当代性,一个是精神的当代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当代性。就像人们常说的,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才重要。  有人用代表现代的一些物体、符号表达现代感,但我认为不要过分追求太表面化的现代感。我们看黄宾虹的画,不是现代题材,甚至也跟古代那些画家画的山水没有大的区别。但是他从原来绘画中那种恬淡画到最后很厚、很密、很黑、很重,把过去提倡的空灵的东西画得很满,构图很丰富、饱满,笔墨从早先的秀润到最后的苍茫、生辣。他把笔墨提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全新感受,一种振奋的、激动的感觉。与过去相比,视觉上的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具有了现代感。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的转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转换。当代人的精神追求,跟过去文人那种恬淡的远离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一样了,不管你怎么来理解它,它已经变成古典,变成了过去。  我觉得这种具有苍茫的、厚重的、饱满的东西,是当代人新的精神趋向,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正是我在绘画里所追求的。  现在有一些画家为表现现代感,把西方的现代艺术搬过来,但那还是表面的,是人家的,不是中国精神的,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本质。中国艺术要立足到国际上,靠那样是不行的。当然这是从发展中国画的角度来说的,至于有些画家作为个人爱好则另当别论。  黄宾虹是中国画现代转型最杰出代表  李树森:由于缺乏知音,黄宾虹曾预言自己的艺术需五十年后方得真评。观您的作品,画面之黑、形象之浑、趣味之苦、笔墨之拙,既不同于古典文人画情趣,也和世俗大众审美趣味相去甚远,更与时下之时尚或流行画作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似乎表明您个性鲜明的艺术具有超越当下的意义。对此您怎么看?  崔振宽:我没有太多考虑这个问题,我只是用我的心境和个人兴趣,及我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来对待这个问题,没有想过要超前到什么程度,也不太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  黄宾虹当年经过苦苦的探索,形成了新的风格面貌,但是没有人理解,甚至很多人认为他是乱画。我觉得不奇怪,黄宾虹的追求已经超越当时那个时代了,他超越了当年人们审美的习惯或者水准,也就是所谓“曲高和寡”。他的超越,其中之一是笔墨的抽象性。他说中西绘画本质上是一样的,他指的就是中国画的抽象性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性。他不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把那种情感充分地宣泄到画面上。但是他不是随便画的,他长期研究传统,有独特的理解,所以他对那种超越是有自信的,他认为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符合的,也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现在看来,黄宾虹以一个绘画大师的风度引领了人们新的审美潮流,他不光是影响到传统绘画,还影响到现代艺术、各种艺术形态,甚至包括西画,很多油画家对他的画很喜欢。所以现在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他就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一个里程碑。塞尚是西方现代艺术之父,有人说,他如同现代艺术里面的塞尚,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对艺术的理解,一向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传承,一种是强调个性。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而且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因为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也就是笔墨的特性,更容易形成一种传承的意识,这方面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影响,中国画很强调传承精神。我确实喜欢黄宾虹的绘画,我认为他作品的精神性远胜于技术性,想摆脱挺难的。近些年我在焦墨方面就试图既传承,又有创新,但是做得到底怎么样还是要借鉴别人的评论。  与黄宾虹绘画境界不同  李树森:著名艺术评论家刘骁纯曾提出“黄宾虹、崔振宽画脉”一说,并进一步指出,崔振宽之所以成为画脉主要还不是他延续了黄宾虹,而是因为其延续了黄宾虹的问题,崔振宽是用自己的办法解决的,创造了自己的笔墨、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形式。  您学习了黄宾虹的技法,更汲取了他的精神,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请您谈谈黄宾虹对您的影响,以及画作上各自的特点。您认可“黄宾虹、崔振宽画脉”一说吗?  崔振宽:2002年我办展览的时候,刘骁纯写了一篇《关于“黄宾虹课题”》的文章。2005年我在西安办回顾展时,他提出“黄宾虹脉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黄宾虹课题这个思路上再延续。他提黄宾虹脉系的时候,他举例说徐悲鸿和蒋兆和,这是徐悲鸿脉系。他说我这个绘画跟黄宾虹的关系,也是形成一种前后文关系,一个传承关系。同时,他认为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面貌特点,特别是焦墨,已经和黄宾虹拉开距离,而且有所发展。  黄宾虹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国画大师。所谓黄宾虹课题,就是他的笔墨体系。能进入黄宾虹这个课题,说明无论是传统,还是笔墨,绘画精神,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当然,进得去,更重要的还是要走出来。在与黄宾虹拉开距离方面,我做了大量的思考与探索,我认为正拉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焦墨方面。我觉得黄宾虹绘画,他的笔墨超越了传统,现代感比较强,但他的境界还在传统文人画那个范畴内。我现在的画,从笔墨的符号上,更追求现代感,就是追求一种抽象性。进一步把形象隐到画面后面,把笔墨拉到前台,更强调笔墨本身的一种现代感,包括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笔墨的力度,和笔墨的独特欣赏价值。黄宾虹那个时代文人画情怀还比较重,我现在基本上不追求那个东西,所以体现在画面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绘画的境界比较有现代性,不是传统的文人画。  避免用焦墨的办法模仿水墨  李树森:对于焦墨画法,黄宾虹认为:“然用焦墨,非学力深入堂奥,不敢着笔。”可见焦墨之难,甚至有人认为在中国山水画的类型当中,焦墨山水画是最难画的一种,而您在焦墨画法上却取得了很大成功。请介绍一下您的探索体会与成果。  崔振宽:焦墨是纯粹的用笔,没有任何可修饰的地方,也不能有所谓藏拙之处,这使得它的难度比较大。有时候在很复杂的画面里面,多一笔都不行,会感觉非常跳。水墨有时候可在浓淡变化中进行一些美化调节,有些地方可通过淡墨渲染或者是点染把用笔的一些弱点给隐藏起来。  如果用笔的力度不够,对笔的理解、对笔墨结构的理解不够,则很难画好焦墨。往往画焦墨的人,他是用焦墨的办法来模仿水墨,就是说,他处理画面的层次,是用焦墨来模仿水墨的那种远近关系、虚实关系,所以画出来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体现焦墨的特点。焦墨因为没有浓淡,需要用笔墨的结构和虚实来处理画面的空间,最虚的地方也是同样的墨,只能通过用笔的轻重不同、疏密的不同、以及笔墨结构关系的不同来解决,画焦墨要掌握这个规律特点。我觉得我的焦墨画,是把焦墨本身的特点体现出来了。  惬意于自己单纯的生活方式  李树森:您的山水画雄浑厚重、古朴苍茫、大气磅礴,具有大气象、大境界,极富震撼力和感染力。从作品中还可以看出,您达到了一种精神的纯粹和一种笔墨的纯粹,这正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当下浮躁的书画界,做一个纯粹的画家,是不是很难?  崔振宽:我没有刻意去追求名利或官位,顺其自然。这样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很符合我的感情。觉得自己单纯一些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很惬意,虽然常常苦中作乐,但没有什么苦恼。  如果说有难处,那是艺术上的难,不是其他的方面。我始终认为,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难度,艺术就高不了。对全身心追求艺术的人,我觉得主要是难在这方面。  金钱和官位可以说对我一点诱惑都没有。由于观念相距比较远,所以有时候曾对过分的炒作,过分的讲究表面的东西,有一些反感。但是现在也不反感了,因为我觉得跟我没关系,就不用在意,我喜欢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市场,因为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免不了要看这些的。有人就劝我到北京去,说这样个人名气、市场会发展得更好,还有人建议搞一个什么炒作活动。我从来不考虑这些问题,也没想要到北京去发展。在西安,我的画市场应该算比较认可的,但是从来没有炒作过。  中国画区别西画之笔墨必须坚守  支持“强元”理念与倡导  李树森:著名美术评论家殷双喜说:“在石鲁之后,崔振宽发展出独特的表现黄土高原的线形体系和渐具符号性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以骨法用笔作为基本写画手段,将书法性用笔引入画中,以不同形式的线条结构画面。”又说:“崔振宽的山水画坚定了我对中国画的发展信心,即它在新世纪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意义。”请介绍一下您的骨法用笔,也简单谈谈您对中国画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崔振宽:我早期受长安画派的影响,后来受黄宾虹的影响。黄宾虹主张书法用笔,以书入画,就是写。石鲁当年也强调写,但不是完全的书法用笔,他是追求笔法的多种变化。黄宾虹提出了一个更纯粹的本体的问题,就是书法用笔,笔笔都是写出来的,这是他最大的特点。我认为这个特点最代表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无论是传统的书画同源也好,还是中国画在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也好,这应该都是最本质的一点。我喜欢书法用笔,今后还会坚持下去。  我提倡艺术要多元化,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性情、理解、爱好兴趣,来做自己的艺术。但是我觉得确实应该有一个主导,这正是你们提出的在“多元”环境之下,通过中国画“强元”形成主导的号召。我认为“强元”理念与倡导很好,我们必须强调本民族的特点、核心审美观念,建设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画在世界上占据应有的位置。说的具体一点,就是笔墨必须坚守,因为它是中国艺术立足世界艺术之林的一个最重要、最独特的特征,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区别。不管是创新还是传统继承,如果丢掉笔墨,那就不是中国画了。它不仅是一个独特性的问题,笔墨是最高妙的东西,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内涵无限丰富。  其实,西方的抽象艺术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东方文化和写意中国画的影响,抛开政治和商业等因素,西方真正的大艺术家和评论家,对此是有深刻认识的。现在的西方人对中国画里精神性内涵之丰富,笔墨变化之微妙,很难理解。我认为西方人将来对中国艺术是会理解的,西方的抽象艺术将来跟中国绘画的抽象性,会对接、联系到一起,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主持人:李树森  电话:010-  E-mail:  人民书画艺术网:www..cn  北京九州金台书画院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入会年份:2002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号:&
&&著名画家张仃&&
1917年 阴历5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祖籍为邻近的黑山县。
1921年 4岁
在家中大门上用彩色粉笔画《出丧图》,遭族长斥责。
1922年 5岁
自学中国画,临摹《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谱》、《古今名人画谱》等。
1923年 6岁
入芳山镇北学堂读书。为学堂画孔、孟、关、岳肖像,受校长表扬。
1928年 11岁
家迁朝阳县,转入县立完全小学。
1931年 14岁
读完小毕业,入辽宁锦县东关育贤中学。入学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辍学。
1932年 15岁
流亡北平,进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就读。
1933年 16岁
北平美专1周年校庆,以六尺整纸创作人物画1幅,以神仙鬼怪为题材,采用民间画法,遭老师同学哄笑。另有一小品,得名誉教授齐白石赞赏。
1934年 17岁
与同学荆林、陈执中3人组成&三C战地宣传队&(&三C&为三人韦氏音标姓氏第一个字母),到山海关东北军驻地宣传抗日。与荆、陈在北平艺文中学举行中国画联展,展出作品30幅,表现北平贫民生活,得报纸好评。
同年,在北平美专两周年校庆中,展出漫画30幅,受到社会好评。
崇拜鲁迅,大量阅读鲁迅作品。筹建北平北翼美术家联盟,为地下进步刊物《潮水》编排设计。4月,被北平宪兵三团逮捕,判处3年半徒刑,因年轻改送苏州反省院。
1935年 18岁
5月,经同学活动,被保释出狱,回到北京,与周维善、张振仕举行漫画联展。
1936年 19岁
春,到南京。经校长张恨水介绍在《中国日报》、《扶轮日报》发表漫画。
创作发表漫画《买卖完成了》、《春劫》、《同志》、《乞食》、《春耕》等。
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上海、南京举行,共展出作品7幅。
1937年 20岁
抗战爆发,加入&漫画宣传队&,《打回老家去》等参加&抗敌漫画展览会&。
发表漫画《日寇空袭平民区》、《战争病患者的末日》、《收复失地》等。
到武汉。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成立,为15名成员之一。
发表《兽行》、《世界和平阵线的公敌》、《蹂躏得体无完肤》等。
是年冬,代表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到西安筹建西北分会。在西安出版《抗敌画报》,并主持漫画训练班。
1938年 21岁
组成抗日艺术队,被推选为领队,作漫画《不要上日寇的当》等多幅。
论文《漫画大众化》在山西《西线》杂志发表。
是年秋,到延安,经毛泽东特批,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
1940年 23岁
从延安到重庆,与张光宇计划出版《新美术》杂志,因皖南事变,未能实现。
自延安携至重庆的作品有《秋收》、《生产行列》、《蒙古民兵》等,发表在叶浅予在香港主编的《今日中国》上。
1941年 24岁
经周恩来安排,自重庆回到延安。在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从事创作。
被聘为鲁迅研究会美术顾问。为鲁迅逝世5周年纪念大会绘制鲁迅大画像(木炭)1幅。在作家俱乐部主任,设计装饰俱乐部。
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发表《漫画与杂文》、《鲁迅作品中的绘画色彩》。
1942年 25岁
撰写《画家下乡》等文,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任青年艺术剧院美术导师,教授舞台美术。为话剧《抓壮丁》作舞台美术设计。进行年画创作,并自行印刷木版年画。任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美术组长。为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设计秧歌队服装。为&部队大生产展览会&作美术总体设计。
1945年 28岁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随军北上。
1946年 29岁
随军到张家口,任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平、津学生班班主任。
到哈尔滨,任东北画报社总编辑。发表漫画有《城头变幻大王旗》、《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上海、冒险家的乐园》、《撕毁这张中国人民的卖身契》、《反对美帝扶日援蒋侵略中国》等。出版有年画《儿童劳军》等四五种。
1947年 30岁
在哈尔滨郊区靠山屯主持召开年画座谈会,征来农民意见。会议记录在《东北日报》全文发表,推动了东北新年画运动。
1949年 32岁
北平和平解放。夏,奉命进关,在京郊香山编辑《三年解放战争》大画册。
7月2日,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所作年画,受到表扬。
同月21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为41名全国委员会成员之一。
设计全国政协会徽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参与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工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工作,设计改造怀仁堂、勤政殿,设计天安门广场大会会场。设计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
与胡一川、王朝闻、罗工柳、王式廓组成五人接管小组,接管旧国立北平艺专。
1950年 33岁
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任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领导国徽设计小组参与国徽设计。
参加&建国瓷&设计委员会、&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委员会。
抗美援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漫画《纸老虎》、《东方冒险实的泥足》等。
1951年 34岁
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所编《民间剪纸选》。
1952年 35岁
为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捷克、波兰中国博览会与苏联&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展览会&总设计师。
1953年 36岁
9月,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协会改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当选为理事。
1954年 37岁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召集的关于中国画问题的大辩论,撰写论文:《中国画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
调任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党支部书记。与李可染、罗铭赴江南进行水墨写生。
9月,在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举行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
从荣宝斋收藏《黄宾虹焦墨写生山水册页》。&文化大革命&中,这本册页引发先生开始焦墨写生,进而有了&张仃焦墨&。
1955年 38岁
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建工作。
《美术》第6期发表《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优良传统问题》。
1956年 39岁
中国第一次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任中国馆总设计师。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访问法国。会见毕加索。
发表介绍黄宾虹、李可染的文章。为关良在北京举行水墨画展览撰写前言。&&
1957年 40岁
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副院长兼党委委员。
《漫画》发表作品:《伤春篇》、《福赐天官》、《孙悟空跳出老君炉》等。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所编《波兰宣传画》。
1958年 41岁
12月26日,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所作大幅山水画屏参展,后被苏联《美术家》杂志在封面发表。《美术》第2期发表《试谈齐、黄》。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水墨写生画》。朝花出版社以英、俄文出版《张仃水墨写生画》。
1959年 42岁
赴意大利主持&近百年中国画&。
在中央工艺美院主持开设壁画专业。
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工程,任美术组长。
创作《西北民间剪纸邮票》(1套4枚)
1960年 43岁
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
1961年 44岁
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赴云南采风、写生。创作装饰画十余幅。
9月,为《张光宇插图集》作序:《张光宇的装饰艺术》。
任全国工艺美术大专院校教材编写组组长。
1962年 45岁
1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其随笔《谈&一点&之美》。
1963年 46岁
5月为《叶浅予作品选集》作序:《传统、技法、生活--谈叶浅予的人物画》。
1964年 47岁
根据50年代写生稿,创作彩墨系列作品《柏林组画》、《巴黎组画》。
年 49-52岁
十年动乱开始,造反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行&张仃黑画展&。作品以及个人收藏横遭毁损。个人失去自由。
年 53-56岁
下放在河北石家庄获鹿县小壁村部队农场劳动改造,偷偷开始水墨写生。
1974年 57岁
因病获准回京,借香山农舍养病,偷偷开始焦墨写生。
1976年 59岁
四人帮垮台。创作批判四人帮漫画一组:《立此存组》,在朋友中传阅。
1978年 61岁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招生,复任第一副院长、教授、党委委员。
夏,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哪吒闹海》美术总设计。&&
1979年 62岁
5月3日,中国美协北京分会筹委会主办的&张仃美术作品展览&在京举行。是为&平反&展。焦墨作品首次亮相。之后在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巡回展出。
9月26日,主持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落成。创作壁画《哪吒闹海》。
10月30日,第四次文代会在京召开,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11月3日,第三次美代会在京开幕。当选为常务理事、书记处常务书记。
为《正宇画集》作序:《装饰艺术家张正宇》。
1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焦墨山水》。
1980年 63岁
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所绘《哪吒闹海》。
率中国美术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美术展览。
为《陆俨少画集》作序:《陆俨少山水画》。
赴桂林、四川写生,得山水十余幅。
冬,&张仃、范曾画展&在香港举行。
1981年 64岁
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被聘为北京画院院外画师。
11月1日,中国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为院务委员。
12月,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赴新疆写生,归来创作《巨木赞》、《墓地》等。
1982年 65岁
绘制焦墨长卷:《兴坪渔家》、《武夷山九曲溪》、《八品叶途中》、《克孜尔千佛洞》。绘制鸡年生肖邮票1枚。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画集》。
12月15日,被聘为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3年 66岁
3月,写作《我为什么画长卷》。发表文章《毕加索》。
为北京长城饭店绘制彩锦绣壁画稿《长城万里图》。
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焦墨山水写生长卷》。
秋,偕工艺培训班学员到河北井陉县苍岩山写生,得稿数十。
12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在佛山成立,为副主任委员。
1984年 67岁
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仃焦墨画选》。
主持北京地铁壁画。画设计并参加制作西直门地铁站壁画《燕山长城图》及《大江东去图》,均高3米,长70米。
《文汇》双月刊发表论文《大匠之门--齐白石》。
离休。11月2日,被聘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5年 68岁
2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分组)成员。
设计石家庄新火车站壁画《燕赵颂歌》,高4米,长100米。
当选为中国美协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5月,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漫画》。
10月15日,邮电部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在京成立,为副主任委员。
1986年 69岁
应邀赴浙江考察工艺美术。之后,赴雁荡山、天台山等地写生,得稿数十。
春夏之交,应四川省广元市文化局邀请,游九寒沟二日,归来作《长海》等。
4月,黄宾虹研究会在京成立,为两会长之一。
秋,赴曲阜、泰山、济南等地写生。归来作《孟母林》、《龙洞》等。
12月28日,被聘为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1987年 70岁
春,赴华山、韩城、禹门口、终南山一带写生。
春末,应邀赴长沙讲学,游湘西武陵源,在凤凰、天子山一带写生。
5月,赴安徽主持黄宾虹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黄山、徽州一带写生。
9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张仃山水写生画展&,展出绘画、书法作品100多年。9月25日,主办单位为画展举行座谈会。秋,到京郊居庸关写生。
冬,为北京昆仑饭店绘制《昆仑颂》。
12月1日出版的香港《美术家》第59期发表&张仃专辑&。
1988年 71岁
春,为朱屺瞻画册撰写序言:《默默耕耘的国画巨匠--朱屺瞻》。
10月,获中国漫画艺术委员会金猴奖荣誉奖。
《张仃焦墨山水画展》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行,由南洋美术专科学院编辑出版《张仃画集》。
在西安举办《张仃画展》。秋入秦岭写生,归来作作品多帧。&&
1989年 72岁
1月,在香港大一设计学院举办观摩展。
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创作焦墨山水《昆仑颂》,高1米,长7米。
3月,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论文集《被迫谈艺录》。
4月,为王森然遗作展写作《王森然先生与长安画派》。
11月10日,聘任为全国艺术学科第四批硕士授权单位评审委员。
1990年 73岁
赴敦煌、阳关、嘉峪关和京郊居庸关、铁壁银山、雁翅、青白口写生。
秋,赴终南山、兰田写生。
1991年 74岁
春天夏初,赴太行写生,作《天梯》、《龙水梯》、《大岳石屋图》等。
5月5日,邀请在京部分理论家、画家在新华社召开《张仃焦墨近作交心会》。
5-6月间,赴黄果树、黔东南苗寨写生。发现患&带状疱疹&方归。
9月15日,&张仃焦墨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7日,主办单位联合举办了&张仃焦墨山水学术研讨会&。
1992年 75岁
1月27-2月20日,再赴陕北写生。
2月25日,作为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将自己的十余件作品和当地一些画家的作品开了一个交流展。同时提议就&长安画派的继承和发展&进行座谈。
3月,进太行山写生。
5月,回故乡辽宁锦州写生。
11月1日,《装饰》杂志出&纪念张光宇特刊&,发表文章《亚洲的骄傲》。
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仃焦墨山水》。
12月19日,邀请30多位中青年美术理论家、画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教研室举行第二次交心会,请大家对近作提出意见。
1993年 76岁
1月6日,北京日报刊出张仃专版。
3月末,再赴太行写生。
4月,出席&纪念张光宇逝世三十周年遗作展&开幕式。主持“张光宇艺术研讨会”,致开幕词。
9月25日-10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西南厅举办“93张仃山水画展”。
10月15日,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十周年年会,当选为副会长。10月底,主持&黄宾虹研究会&第五届年会。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的《中国现代壁画选集》。
1994年 77岁
3月,三赴太行写生。
4月,赴沈阳,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张仃山水画展&及研讨会。
6月,应邀赴韩国,在韩国艺术殿堂及釜山大学分别作&书画同源&及&齐白石、黄宾虹的艺术与中国画现状&专题报告。与韩国画家、评论家两次座谈。
8月,赴山东高密主持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年会,当选为会长。
同月,应邀赴宁夏贺兰山、须弥山考察岩画并写生。
1995年 78岁
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张仃谈艺录》。
11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张仃山水》。
1996年 79岁
8月24日-9月5日,与北京、四川的部分画家赴甘肃作艺术考察。
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建院40周年院展,在西南厅单辟一厅,举办《张仃山水画展‘94-‘96》。次日,张仃艺术研讨会举行。
1997年 80岁
7-8月,《张仃山水画展》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同时在当地写生。 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中国现代名家真情精品汇展。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张仃线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张仃作品》。
1998年 任“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评审委员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
1999年 在《美术》第一期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一文,对“笔墨等于零”的观点直抒己见,保护并论述中国画笔墨的文化内涵。“张仃焦墨山水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行。香港凤凰卫视制作张仃访谈片《黑白惊艳》。
2000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型画集《大山之子―画家张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改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复出担任美术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导师,招收两名中国山水画博士研究生。
2001年 应邀赴深圳担任凤凰卫视专题片《何香凝》的嘉宾。
2002年 赴江苏南通参加蓝印花布艺术馆开幕,并致辞。
2003年 赴深圳参加首届中国旅游工艺品展出及研讨会。冬,患肺炎,住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后转入协和医院。
2004年 获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05年 “张仃艺术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各时期代表作品近三百件。出版《张仃画室》十三卷及《它山画语》。为清华大学手书爱国诗人黄遵宪赠梁启超诗《赠梁任父同年》,由清华大学赠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2006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之际,“张仃作品展”与“张仃作品及艺术教育研讨会”同期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立“张仃励学金”,张仃捐赠60万元人民币奖励优秀并扶助贫困学生。&
友情链接:
点击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墨山水画大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