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生动的除夕谚语或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

北京过年有段谚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北京过年有段谚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2.00
&&¥2.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你觉得哪些俗语最能代表武汉特色?|武汉复兴 - 长江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你觉得哪些俗语最能代表武汉特色?
武汉的方言是最能代表武汉特色的东西了吧,我不知道别人是否这么认为,但是武汉俗语的魅力真的是无所不在,不近形象,而且非常能表现出武汉这座城市的特色,武汉人的鲜明性格,我想,无论你是不是武汉人,只要你在武汉生活,多多少少总会晓得几个武汉的俗语,大家一起来说说,到底这些俗语形象在哪里?代表了武汉的哪些特色和精神?我先来一个:一末带十杂   这是一则武汉土生土长的熟语,有时后边还带上“烧火带引伢”,这样一来,就既是谚语,也是歇后语。   前一句取自于汉剧表演的行当。汉剧的角色一共分为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详见扬铎《汉剧丛谈》,法言书屋, 1915 )。一名演员一般只演其中一个行当,如果既演末角,又兼杂角,那他不是会忙得不亦乐乎!   后一句以家务劳动为题材。家务事,总是做不完的,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既要烧火燎灶,又要照看小伢,么样对付得了呢?   两句合起来,构成熟语,所指便扩展了。凡是事务繁杂多头,一身兼任数职,大小诸事统揽,里里外外奔走,都可以用这则熟语来譬况,不限于演戏和做家务。
一文钱不落虚空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有一条:“一文钱不落虚空。”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本是旧时武汉一些告化子的常用语,意思是:施舍一文钱都会得到神明(老天爷)的好报。用来打动人们发出善心施舍东西给他们。其含义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中国俗语》里所载的“一文钱不落虚空地”,又作“一文钱也不落虚空”。却释作“形容花钱精打细算”,似乎别有见地,然而离题太远,不免令人生疑。   本条对《汉口指南》所载的七字俗语,是按照武汉土著老人们的理解和使用而转述的。《中国俗语》所释,不知是出于推测还是按照有关地区一般人的理解。 一人有福,带挈满屋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有一条:一人有福,拖欠满屋。按武汉口语,本说“一人有福,带 xian(4) 满屋“。 xian(4) 姑写作”挈(也许另有其字),但此处不能说“拖欠”,拖欠即久欠不还,于理不通。然而全语说的应该是一个人有福,全家都跟着沾光。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正是作“一人有福,带挈一屋”的;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作“一人有福,拖带满屋”。此外,还有“一人有福带连一屋,一人没福牵连一屋”的说法(见〈中国谚语〉),正反两面都涉及了。
一冷一热,光棍受吓   这量一则地道的武汉谚语,其中“光棍”是个多义词,在这里则指单身汉,武汉或称“寡汉条“。   单身汉所置的衣被及日用设备都很少,尤其设有可替换的。如果遇到乍寒乍暖的气候,更换不及就要起恐慌。北京叫“慌神儿”。武汉叫“慌了手脚”(有句俗语“甲子乙丑,慌了脚手”)。   这谚语虽有一定道理,但有很大片面性。一般而言,男人料理生活的能力不及妇女,这条谚语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发的。   其实,在旧社会,碰到乍寒乍暖的情况,受吓(岂止是“受吓”)的何只光棍,贫穷人家都“受吓”。“乍寒”时,冬衣棉被置之不及,能不害怕吗?乍暖时,合身的轻薄的单衣穿不上,能不着急吗?
一痣痣嘴,好吃无底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收录了与痣有关的四条:“一痣痣嘴,油汤辣水”;“一痣痣手,叉鸡打狗”;“一痣痣腰,骑马挂刀”;“一痣痣颈,纱帽圆领”。   这四条中,讲的是长痣的人,按其痣的处所而决定其一生:痣长在嘴边则馋,长在手上则偷,长在腰间则勇,长在颈上则贵。当然是无稽之谈,不知作者是怎样想出来的。   在《汉口指南》里,这类生理决定命运的俗语还有:“眼斜心不正,必定害死人”;“左眼高右眼低,家中必定有前妻”;“瞎跛麻瘌拱腰,鹰嘴鼻子不相交”;“眉毛生得恶,必定怕老婆”;“眼睛跳,晦气到”;“头发打疚(弯曲),银子上袖”等。旧日流行相命,虽然荒诞,人们往往宁信其有。   关于痣的俗语,武汉群众中有一条较流行,说法是:“一痣痣嘴,好(去声)吃无底。”其他说法难以听到,然而嘴馋跟长痣毫无关系。许多没有痣的人却够馋的。
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羹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有“一颗老鼠屎弄坏一甑饭”。何祚欢《失踪的儿子》中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羹”。群众中流传的多作“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羹”。 羹是用米麦等的粉子搅成的糊,北方人叫“糊涂”。此语比喻个别人的品行不好导致破坏了集体的荣誉。  这则俗语到处都有,人人都说,只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说法各异例如: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新剧本》 1983 年第 1 期) 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安危《我爱松花江》十三) 一条烂鱼腥了一锅汤。(高梦龄《浮云》) 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李晓明、苗冰舒《风扫残云》二十一)
个人顿得巧,十个人找不到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有一条:一人收得巧,十人找不到。这则俗语,在口语里常说成:一人顿得巧,十人找不倒。这则俗语的意思是“一个人收藏得很妙,再多的人也难以找着。   武汉话里的“收”、“顿”,还有“阴”、“拾”、“拣”、“放”、“搁”之类,都有收藏的意思。有“财发十年无顿处”的说法。“顿”的此义见于宋代文献。如陈允平词“欲顿困愁无顿处”即是(参见《汉语大字典》)。有人将此字写作“屯”(如 2002 年 2 月 7 日《楚天都市报》新闻“假药家中屯一夜,刑事责任也难逃”即为一例)。屯,《广歆》为陟纶、徒浑二切,今读 zhun(1) 、 tun(2), 于音不合,不宜借用。   别地的说法,与此有所不同,如“一人藏物,百人难寻”、“一人藏物,万人难寻”、“一人放东西,十人找不着”等(均见《俗语词典》),都比武汉的说法简洁,但不及武汉的生动通俗有趣。
一个笼里关不了两个叫鸡公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有一条“一个笼里不能装两个叫鸡公”,没作解释。《中国俗语》有一条“一个笼里关不了两只叫鸡公”,注明“湖北”,释作“喻一个地方的两股势力不能友好相处”。   这是一条地道的武汉俗语,通常说成“一个笼里关不了两个叫鸡公”。武汉和湖北许多地方把公鸡叫作“鸡公”,这是大类名在前、小类名在后的一种遗存。鸡公会打鸣,帮也叫作“叫鸡公”,常比喻强人、能人、狠人。《中国俗语》不知此理,改作“叫鸡公”,不伦不类。   在意义方面,《中国俗语》所释也不够精确。应该理解为一个地方或单位容不下两个强人或狠人。鉴于有些人常热衷于窝里斗,这则俗语既是现实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的一种劝告:“叫鸡公”不要好(去声)斗,非“叫鸡公”也有责任制止,至少不要胁威、凑热闹。   此语源出《文字 · 上德》之“一渊不两蛟”,又见《淮南子 · 说山训》。现在一般说“一山不容二虎”或“一山不藏二虎”。
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汉口指南 · 成语汇编》之中有一则:一升米养一个恩人,一斗米养一个仇人。语义虽浅显,却有些累赘,不像谚语。实际上,民间口头流传的说法是:一升米养恩人, 一斗米养仇人。简明生动,才像谚语。   这则俗谚的的意思是:接济人的时候,常有为数虽少却得到感谢而为数虽多却遭到不满的情况。这类情况,在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国和国之间,都可以见到。   追溯语源,也许是《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的“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 dan4 )米养个仇人“,施舍的数量是我们所说的十倍,我们说的只是《儒林外史》的十分之一。   另外,还有“斤米养亲家,斗米养冤家”的说法(姚鼎生《土地诗篇》上,见《俗语词典》)。
十样菜   据《中国风俗辞典》,有一种节日传统菜,称为“八宝菜”或“如意菜”,流行于江南地区。每年农历除夕或大年初一,各家都要吃这种菜,认为可以百事如意。这菜是用金针、木耳、香菇、萝卜丝、黄豆芽、油豆腐、冬菜末等配上粉丝,混合炒熟;中下之家,则用红白萝卜、香干、千张、油豆腐、大蒜、荸荠、豆芽、咸菜等制作。   另据《武林风俗记》引《武林新年杂咏诗 · 题注》:“杂炒菜品,糁以芝麻、味殊八珍,数溢七宝(按:《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取吉利之意),新正点十庙香,吃三官素者尚之,曰八宝菜。”   这样的菜,武汉叫“十样菜”,一般用多种(不一定恰恰为十样)素菜,用素油炒熟,数量很多,盛于大容器内,春节期间随时食用,十分方便。这样可免去每天用大量时间择、洗、切、烧,省出时间来应酬客人、参加娱乐,以增强节日的祥和气氛。   他处称七、八,武汉却称十,大约是受了“十锦”、“十景”、“十全十美”、“十足”等说法的影响。   《武汉市志 ·社会志·民俗》( 1997)谓这种菜叫“什锦菜”,又谓俗称“和菜”。不确。“什锦菜”,一般辞书无记载。“和菜”,按《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相当于武汉、阳江等地所指配好的成桌的菜,北京等地所指用饼卷着吃的菜,永济、南通、长沙等地所指杂烩。又据《现代汉语词典》,多种剩菜搀和在一起叫“杂和菜”(武汉叫“杂菜)。
十杯以下   酒这东西,人们毁誉参半,既所谓“无酒不成席”,又谓“酒是穿肠毒药”,各有其理,难分轩轾。世间事物大多具有两重性。   浙江奉化有句谚语:“酒是米做,不喝罪过。”多么好的广告词!   武汉酒有异名:一是“六七八”,大约是劳动者的创造,用了藏词(缩脚)兼谐音之法,俗中有雅;二是“三酉”,大约是知识分子的杰作,用了拆字之法,雅而平易。这都是酒文化的重要资料。   从解放前到解放初,武汉只生产两种白酒,一种是用大曲做的“汾酒”,一种是用小曲做的“南酒”(徐明庭先生告知)。如今则是名目繁多了。   喝酒应该慢慢抿,武汉叫“扃”(基雍切,借字)或“韵”,既文雅,又可品出味道,还不致伤身。而鲸吸牛饮似的酗(音序)酒,武汉有人在聚饮时逗趣,说别人喝少了,是在十杯以下。“十杯”谐石碑。石碑以下者,龟也。   喝酒忌空胃。武汉人习惯先喝酒后吃饭,这是怕酒在饭上(谐“犯上”)克了长辈,孝心可嘉、可悯、可笑。然而,先吃饭后喝酒,有利健康,长辈并不致遭灾。   武汉把独饮叫“喝闷酒”,没有菜叫“喝遭(去声)孽酒”,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此喝法是要不得的。喝酒大有学问,酒与文化挂钩并不牵强。酒是助兴的,不要“借酒浇愁”。   嗜酒的人通称酒徒或酒鬼,贬义十足。武汉特称“酒麻木”或“麻木”,谑而不虐,堪称酒文化之精华。 30年代,荒煤有一篇以武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题目就叫《刘麻木》,写了一位嗜酒的劳动者。80年代武汉人把三轮车别称“麻木的士”或“麻木”,据说因三轮车工人多爱喝酒,未免有附会之嫌。   有人喝醉了撒酒疯,武汉一向认为是倚酒装疯,故有两句诛心之论:“酒醉心明,骂的仇人。”撒酒疯往往跟饮者的素质有关。醉得历害的人往往呕吐,武汉人称之为“下猪娃”。可能是很像母猪生崽时把周围弄得一塌胡涂吧。其场面颇杀风景。
十媒九谎   传统观念,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读过旧小说、听过旧戏的人,无不眼熟耳熟。今天这种残余还没有灭绝。   然而,在旧社会,有些做媒的人 ---特别是些专业的“媒婆”,为了撮和成功,从而捞些银子、捞些吃喝,凭其三寸不乱之舌,把黑的说成白的,丑的说成美的,恶的说成善的,极尽颠倒之能事,以致像“媒人之口无量斗”的话,赫然出现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之中。这是人们总结了许多上当受骗的情况而作出的论断。小说集《醒世恒言》卷七中有一个叫颜俊的说:“常言无谎不成媒。你与我包谎,只说十二分人才,或者该是我的姻缘,一说便就,不要面看,也不可知。”把媒人跟骗婚者勾结骗人的行径揭露无余。   看来,“媒人之口无量斗”和“无谎不成媒”的说法,斩钉截铁,毫无保留,大有“天盒子,地盖子,一笤帚,扫干净”之势。然而,武汉人却宽容一些,只说“十媒九谎”,留了一点余地,仅管这余地只有十分之一。   今天已没有了媒婆,但充当中介的人(不限于婚姻方面),却要接受教训才是,须知人言可畏,法律无情!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编进了一条“人上一百,种种色色”的谚语。说的是许多人聚在一起,便什么样的人都有了。也可以指人才应有尽有,好办事情;也可以指问题多如牛毛,难以解决。所谓集思广益、人多嘴杂都由此出发。   这则谚语在别地另有说法: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见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人上一百,五颜六色。(见《俗语词典》) 人上一百,五艺俱全。(见《中国谚语》)
人无利息,谁肯早起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有这么一条:人无利息,谁肯早起。是很流行的俗语。说的是:人如果不是为了利益,谁肯早早起来动弹呢。其中所谓“利息”,泛指利益、收入、好处,不限于金钱,古代早有这种说法,如《北史·恩幸传》中所说的“岁入利息,以巨万计”,《醒世恒言》中那个卖油郎“每日所赚的利息”都是。“早起”也不限于“起早床”,而是卖力的代用语。孔子罕言利,许多高尚之士也罕言利。但合情合理合法的利,取之又何妨!只要不是财迷、不是只认钱不认人,大可不必怕说“钱”字而改称“阿堵物”。   此语源于“人无利已,谁肯早起”。明沈受《三元记》、《警世通言》都有记载。可能“人无利已”不太好懂,所以改成了“人无利息”,也有说成“人无利益,谁肯早起”的。
人叫不走,鬼叫飞跑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里编进了一条“人叫不走,狗叫飞 跑”。按武汉长期广泛流行的说法,该是“人叫不走,鬼叫飞 跑”。   这俗语中的“人”指正派的人——俗称“好人”,“鬼”指邪恶的人——俗称“拐 (坏)人”。全语的意思是:正派的人打招呼,他却不理会;邪恶的人一吆喝,他立即跟着跑。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真正的“人”和像“鬼”的人,也确实有不跟“人”走却跟“鬼”飞跑的糊涂虫。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十四中的“人拉着不走,鬼拉着飞跑”一语,与此同属一类。其中的“叫”,跟“拉”虽有不同,实质则一。   武汉还有一则习用语,叫“好人不听狗子唆”,意思与此不尽相同(“唆”是挑拔、怂恿)。   人在时中,又胖又白《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有一条:“人在时中,又胖又白;借钱五十,答应一百。不在时中,又瘦又黑;借钱五十,答应没得。” (此处“没”读mao4。,为武汉音。)道尽旧社会的世态人情: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里送炭。而汉剧((王府拜寿》中只有“人在时中,又胖又白;人不在时中,又瘦又黑”,仅仅是贫富之人的外形对比而已,没有什么意义。   旧日把时、运并提,指运气,即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认为是生来注定的),有“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光”之语,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人富贵了和贫贱了的遭遇,却是常见的,实实在在的,这就不能把“借钱五十答应一百”和“借钱五十答应没得”跟“在时中”和“不在时中”联系起来,只能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已。
人怕当面,树怕剥皮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有一条:人怕当面,树怕剥皮。意为人怕当面揭穿而难堪、树怕剥掉皮而难活。   《俗语词典》有一条:人怕见面,树怕剥皮。书证为龚昌盛《沉浮》二十一章里的一段文字,释为“发生矛盾或误会,与人当面解释容易消除”。鉴于后句“剥皮”对树不利,其“怕”当有避免的含义;那么,前句的“怕当面”就不可能是“当面解释”而可能是“刺刀见红”、“一针见血”之类,亦即当面揭穿。所以,两种“人怕”的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即本文第一段所指,而不是《俗语词典》所指。   看来,人与人相处,还是应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另外,汉剧《打棍出箱》中有一条“人怕背理,树怕剥皮”,与前两条有两字之差,含义很明白,实为意义不同的另一则谚语。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有一条武汉人常说的“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其意为;人应该忠诚才能立身处世,柴应该架空才能烧得炽烈。这是用生活常识比喻为人之道。有人专靠耍手段混世欺世,十分可耻,即使能得逞一时,却不能得逞一辈子。   文献记载,类似的说法有“人心要公,火心要空”(见《俗语五千条》)、“人要公,火要空”(见李惠薪《澜沧江畔》)等。   相比之下,“人心要公,火心要空”更精当,“人要公,火要空”更简洁,都比“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有文采。“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则较通俗。
人狠不缠,酒银不喝   武汉有一则格言:“人狠不缠,酒狠不喝。”意思是:遇到不讲道理的人就不跟他来往,遇到过于烈性的酒就不去喝。颇像北京说的“惹不起躲得起”,充满了无奈之状。其中的“缠”,可能是武汉独有的词,意思是来往、理睬、和好,大概来自儿童语言。   儿童们在一起,免不了一时好一时吵。用武汉的儿童语言来说,吵了便是“仇了”,还伴随一个动作,即各伸出右手的拇指,指肚相互一顶,说声“抵(音堆上声)了”,便告绝交。但过不了多少时间,又要和好,这便叫“起和”,也叫“缠”,也伴随着动作,即各伸出右手的小指,弯起来相互一钩,叫“钩”,并念:“金钩钩,银钩钩,吃碗米,尽缠你。”其中的“尽”,音扣Jin3(紧),意思是老是,指长时间。——这跟其他地区的“拉钩”不一样,那是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按:也有用小指的)起誓,还念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之类(见《中国民俗辞典》)。   武汉的“缠”和“钩”,宣告恢复交往,皆大欢喜。
三个钱买个糖人   武汉有句歇后语:三个钱买个糖人——吃了冒得玩的,玩了冒得吃的。这跟《孟子》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麦芽或谷熬成的饧糖,到了一些艺人手里,可以做成糖人(“人”包括人和物,下同):一种是浇,一种是捏。  浇糖人:业者先把较稀的熬热了的饧糖舀在铁勺里,兜浇在平滑的石板上,成为线条状的桃子、花蓝、关刀、老鼠、鹿、龙等,很好看,也可以吃。就这一点而言,歇后语该是“三个钱买个糖人——有玩的也有吃的”。这种买卖,常用转(音“赚”)的方式来博,即在一块木板中心安一个桩子,竖根钉子,再在木板中心画上向四边辐射的格子,然后把一根中央穿孔、某一端垂着铁丝的棍子插在钉子上;顾客推动棍子的一端让其旋转,视其停留在哪个格子中间,就博得格子里所示的糖人或糖块。所以叫“转糖人”。   捏糖人;业者把稍稠的较热的饧糖用手捏成猴子、老鼠、蜈蚣、哨子等,还可吹成葫芦、灯笼等。1850年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第二O七首中即有吹糖人之句,称其“以泥为范,乘热吹之,中空外朗,其薄如纸”。这种东西完全是工艺品。由于手捏口吹,不太卫生,不适于吃。就这一点而言,歇后语该是“三个钱买个糖人——只能玩,不能吃”。因为业主通常敲锣招揽生意,故俗语有“敲锣卖糖,各干一行(音杭)”的说法。明代渭有诗句“敲锣卖夜糖”。据顾炎武《日知录》考证:“古卖糖者吹箫,今鸣金。”足见明朝已有敲锣卖糖的生意经了。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即有“街口鸣锣卖小糖”的记载。
上大人   旧时蒙童用作描红的由“上大人”开头的一组字,较早见于唐代的敦煌写本,其后又载于宋代的《续传灯录》,略有改动。直至清代,逐渐定型为“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记礼”。长期在我国文化史上发挥着作用。除用于蒙学外,还被当作有文化(识字)的象征。如《西游记》里猪八戒化作矮瘦和尚,敲着木鱼哼着“上在人”;鲁迅有篇小说的题目和主人公的名字均为“孔乙己”,正是这组字中的三个字。   “上大人”这组字,有人认为“仅取字画简少无他义”,有人认为“义有了了可解者”,明代祝允明还在《猥谈》中逐字逐句作了注释。   在武汉,“上大人”云云还有一层影响。从清代到民国,本地设计制作的一种纸牌,按此 24个字(但“可知礼”改为“福禄寿”)每字一张(同字各4张),全副96张。用于博线,流传全市并扩及全湖北。“上大人……由此家喻户晓。   博戏时,有几个字还有特殊读法:“人”称“洋人”,“ 仁”称“横人”,以示区别;“孔”读作丘,显系清代以前文献遗存的证据;“士”被当作“土”,称“泥巴”;“尔”被当作“耳”,称“耳朵(洞)”;如此等等,极富地方文化色彩。   这种牌的抹法分“抠(音欧)经和“赖字”两类,说见徐明庭等《武汉地区的“上大人”纸牌》(载《武汉文史资料》 1989年第1辑)。   “上大人”的文化影响渗透到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比如,婴儿的大便糊了衣服、尿布等,便谑称为“和(本作壶,谐糊,下同)了台和”,“台和”是抠经的一种算和的名堂;武汉称有希望、有好处为“有着(音同作)”,歇后语“佳字靠横仁 ---有作(着)”,即从“佳作仁”一句而来。汉剧《扫松》等之中有顺口溜“丘乙己,从头起”,有人认为丘乙己是孔乙己的“讹称”,其实这是把“孔”训读为“丘”,并不是什么讹误。此外,“赖字”的抹法,现在已经被麻将迷们引进了,作为术语(详见本书“抹赖字”条)。还有,过去抹“上大人”中途请人临时顶替叫“挑土”,取填坑之义,现在已经成为一般用语,比如代人开车子便叫“挑土”(详见本书“挑土”条)。
开呵   武汉旧日对吃饭的幽默说法是“开舔”。故此,叶调元《汉口竹枝词》里多次自注:“俗以饮食为开舔”(第九八首),“俗讥……健食者曰开舔”(第一五八首)。讥讽之意显而易见。   舔,《集韵·忝韵》他点切;“取也”。古人有所谓言舔,就是用言语诱人。其后,舔义转移为“以舌取物”(见曹浚《说文外补》卷二),现在通写作“舔”。那么,“开舔”便是“开舔”了。然而现代人非常忌讳舔碗舔盘子之类的动作,认为那是穷相、馋相,狗猫之类才会如此,很是难看,所以再也不说“开舔”而代之以“开呵、开餐、开动”以及“呵饭、逮饭、甩饭、Zuai2饭、den2饭、Qio1饭”之类。有趣的是“呵”(h01),本义为“呼”(如“一气呵成”),却又为“吸”(武汉有“呵烟”的说法)。这不是反同词的好例子吗! 落千丈
开笼放雀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第一二八首:“一树梨花傍海棠,百船趋奉不相当。开笼放雀囊空后,拖跳年年有几场。”说的是两类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据叶氏自注:“老夫娶少妇,受累不一”;“其求去之辞曰开笼放雀”;“乘间私逃……曰拖跳”。  “开笼放雀”犹如文雅说法“网开三面”,请求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给予一条生路。这不仅对施骗者而言,在一般情况下也可用。如旧日有人家虐待童养媳,邻居便会指责:“你们不该这样对她,不喜欢就开笼放雀!”当有人责打小偷时,如果小偷是少年或老人,旁人便会劝说:“莫打了,看他可怜,开笼放雀算了。”如今的“开笼放雀”,意思更加宽泛了。
天干无露水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了一条武汉谚语,道是“天干无露水,老来无人情”。把天气干旱时没有露水这一自然现象,硬用来比喻人到老年时没有人情这一莫须有的情况。  在一般关于熟语、俗语的书里,查不出类似的说法。这可能是别地没有,也可能是有而未收。  其实,别地也接触到这个问题。比如,张抗抗《分界线》有“人老话多”的说法,柯尤慕?图尔迪《克孜勒山下》有“人老脾气怪,越吵越恩爱”的说法,《袁宏道集?与段青园宪副》有“老人好(去声)述远事”的说法,都透漏了一些消息:“话多”、“好述”难免有失,遭人反感;阅历多、经验多,看法与青壮年不一致;常与家人吵,显得“脾气怪”(然而“越吵越恩爱”,则表明仍然有人情)。
天狗吃日头  日食的现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并且记载下来了。《春秋》经中提到日食有20处以上;《诗经》中有“日有食之”句;《孟子》中有“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句;《释名》中有“日月亏则食”的说法;《礼记》中还提到“救日月则诏王鼓”。  古籍中也有把“日食”写作“日蚀”的。但以“日食”的写法较普遍,如今的规范辞书都以“日食”为正体。  发生日食时,除了上引《礼记》用鼓的记载外,《左传》也有当政者用币(车马玉帛)或牲祭天并伐鼓,此外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是在民间长时期流传着“天狗吃日头”(武汉、柳州、南昌、宁波、崇明、娄底等地)或“天狗吃日”、“天狗吃太阳”、“天狗吞太阳”、“太阳佛被天狗吃了”等说法,但文献却无记载。《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也只在“参考词目”中列了“天狗吃月”而没有“天狗吃日”,内容也只是河北保定的民间传说。  日英国路透社所发电讯称:在全世界,一些古代传说里都提到,日食是天体怪物正在吞太阳。中国的“天狗吃日头”正属这一类,本来就够了。然而该电讯却画蛇添足,说什么“中国人在出现日食时用牛做祭品,以安抚吞食太阳的巨龙”。“用牛做祭品”就已经欠精确,倒也罢了;而安抚巨龙(换言之,中国认为是“巨龙吃日头”而不是“天狗吃日头”)的说法却完全是信口开河。不知道他们从哪里“采访”到的。
天生人必养人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有两条:“天生人必佑人”;“无娘的伢天照应”。前一条在武汉口语中是“天生人必养人”,后一条还衍生出“苦人有天照应”。  两条俗语的含义:人只要生下来就能被养活,看似无法生活的人自会得到老天照应。  所谓天,虽然指的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老天爷),实即人类自己。任何人——包括苦人、无娘的孩子等,只有靠社会,或者说只要处在社会之中,就会受到照应,就会被养活。当然,任何人要想生存,就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为自己为他人尽力,不能坐等社会来“养”、来“照应”。  两条俗语跟古谚“天不生无禄之人”有渊源关系。  “天不生无禄之人”见于元末高则诚《琵琶记》第二十六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戚继光《练兵实纪?练将篇》。意思是:老天不会让没有粮食的人生下来。把“天”理解成“社会”,此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理解成“神明”,那就荒唐至极,必会饿死。
无事莫打江边走  武汉有一则俗语:“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打江边走。”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录了。  查工具书,《中国俗语大辞典》有一条:“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向江边走。”释义“:三月三泛指春天。九月九泛指秋天。旧时春秋两季,官船往来较多,官差有拉江边行走的老百姓去纤船的,因说无事不要去江边。”并引清谈迁《北游录?后纪程》壬午:“有鬻灯薪者,驿卒诱入庙中闭之,以供挽纤。又二十里宿,中夜大风。谚云‘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向江边走’。良然。”言之凿凿,不能不信。  但是据旧日武汉老人说,为什么三月三、九月九不打江边走呢?是因为这些时间里常起大风,过江不安全,“打江边走”是指渡江,如果不渡江,走一走是无妨的。
五鬼闹判  《汉口指南方言志要》有“见绊”条,注曰“即见鬼”。《武汉指南俗语》和《新武汉指南言主》也都有“见绊”条,都注作“瞎说”。  相比之下,《汉口指南》注的“即见鬼”是对的,只是很笼统,不清晰。——据《现代汉语词典》,“见鬼”比喻离奇古怪,又指死亡或毁灭。人们一般用此语表示惊奇、不满、失望、鄙视的感情。《武汉指南》和《新武汉指南》注的“瞎说”是不准确的。  这条目所用字“见绊”不确,应作“见判”。“判”本是唐宋设置的大官兼小官之称。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迷信说法:阴司(阴间官府)设置十殿阎君、八王、判官、左三曹、右三曹、七十二司等大小官职,执掌鬼事(参见《钟馗传》)。判官主管生死簿等事务,简称“判”。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回写了姜老星、味海干、圆眼帖木儿、盘龙三太子、百里雁这五个鬼跟崔判官辩论,五个鬼“乱吆乱喝,嚷做一驮,闹做一块”。小说回目作“灵曜府五鬼闹判”,“判”指崔判官。——可见“见判”即为“见鬼”。判(官)是鬼中之官。  这“五鬼闹判”的说法,已成为武汉俗语,意思是胡闹一气(即嚷成一坨、闹成一堆),常可听到“他们简直是五鬼闹判”、“你莫在这里五鬼闹判”之类的说法。
不是瘌痢不护头  忌讳,也许人人都有,如阿Q,就因为长过瘌痢,是秃头,很忌讳,甚至连“光”“亮”“灯”“烛”等字眼都听不得。武汉俗语“不是瘌痢不护头”,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产生的,几乎尽人皆知。《汉口指南》收了这一条。  此语中比喻有毛病的人怕别人揭短,所指当然不只是长瘌痢的人,也不只是疾病和生理缺陷,而是包罗万象,泛指一切护短的心理和言行。  一些辞书中也收入了别地的相对应的说法:  秃子护顶(李良杰、俞云泉《较量》十);  秃子护秃(贺政民《黄河儿女》十六);  瘌痢头怕人叫秃子(李晓明、苗冰舒《风扫残云》三十)。
不端你的碗,不服你的管  关于给谁干事就受谁管、不给谁干事就不受谁管的谚语,各地各时代几乎都是从正面说的。这就是:  端谁的碗受谁的管。(《俗语词典》)  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的管。(《中国俗语大辞典》)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俗语词典》)  端人碗,归人管。(《俗语词典》)  端我碗就服我管。(《中国俗语大辞典》)  端你的碗,归你管。(《俗语词典》)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所收“不担你的碗,不服你的管”,却是从反面说的。其中的“担”是“端”之讹。武汉音端=担(dan1),故有此讹。(“担”还有dan4。)  此语源出《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八回的“吃人家碗半,被人家使唤”。  相比之下,从正面着眼的“端你的碗,归你管”等说法显得无奈、压抑,而从反面着眼的“不端你的碗,不服你的管”的说法则显得舒展、自在。
比乖乖还乖  “乖”在古代汉语里,有违背、分离、差错等意思;在近、现代汉语里,有听话、伶俐等意思,其实是借用了现成的同音字。  在武汉,“乖”的伶俐义,用于“学乖”、“教(阴平)乖”、“卖乖”等说法中。“学乖”是学得聪明些,如说“学乖了”、“学点乖”;至于“莫学他的乖”则含贬义,其中的“乖”是不好的榜样。“教乖”是教得聪明,引伸为接受教训,如说“上一回当,教一回乖”、“吃了亏还不教乖”。“卖乖”是显示聪明,“得了相应(便宜)卖乖”意为“得了便宜却说没有得便宜”;“讨好卖乖”比单纯讨好更可恶。  在武汉,“乖”的听话义专用于小孩,如“放乖些”是要他听话、不吵闹等;夸小孩则说他“蛮乖”、“好乖”、“乖伢”之类。一些港台影剧里,对成人也用这个意义的“乖”,武汉人会感到肉麻。“不乖”是批评人(小孩)用的,但也把小孩生病叫“不乖”。重叠的“乖乖的”却含警告,如对自己不欢迎的人,说“你乖乖的走”。  在武汉,“乖”还作为对小孩的爱称,溺爱孩子的总是“儿”呃“乖”地喊个不停。也可以重叠为“乖乖”比喻胆小的人,如说“吓得像乖乖”,低声下气“比乖乖还乖”,就是胆子小得不能再小了,简直连气都不敢出、话也不敢说。有时用“乖乖儿(阳平)”来骂人,如说“他像人家的乖乖儿”。  在武汉,“乖乖”还用作叹词,表示惊讶。如说“乖乖,房子真高!”还有个“乖乖咙的咚”(或“乖乖咙的咙”)的口头禅。还变音成guai2guai4。
扎台子  《汉口指南·方言志要》有“扎台子”条,注曰“即欺骗”。其后的《武汉指南》和《新武汉指南》照录不误。这样注虽然不算大错,但太笼统、太模糊,不仅令读者“不知其所以然”,连“知其然”也做不到。从构词来看,“欺骗”是动词,而“扎台子”是动宾形式的短语,不能相互替换。  所谓“扎台子”,意即几个人串通一气,搭一个台子,或做一个圈套,或造成一种局面,让某人进入其中,不知不觉、糊里糊涂甚至心甘情愿地演绎那几个人所需要的角色。  跟“扎台子”同义的武汉俗语,还有“斗盒子”、“抬轿子”。  所谓“斗盒子”,意即几个人串通一气,拼揍成一个“盒子”,把某人装进去成为傀儡,以达到那几个人所想达到的目的。  所谓“抬轿子”,意即几个人串通一气,弄来一顶轿子,请某人坐上去,让他舒舒服服地被抬到那几个人设定的地方去。这“抬轿子”,跟通用语的“抬轿子”有区别。后者比喻吹捧某人并为之效劳,是一种拍马的手段,跟一般的欺骗不太相同。俗语还有“人抬人,无价之宝”,武汉话“人抬人高”,与之相近,也跟“抬轿子”有区别。
日里游游荡,夜里熬油亮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有一条“白日打逛荡,夜晚熬油亮”,武汉人一般说“日里游游荡,夜里熬油亮”。指的是有人白天荒废时光,夜里浪费能源(灯油)。  这种现象到处都有,因而说法也到处都有:  白日挨门子吃茶,夜晚点灯儿絮麻。(《乡言解颐·物部》)  白天游门走四方,黑夜点灯补裤裆。(《太行风云》三十九)  白天绕街吃茶,夜里点灯绩麻。(《中国俗语》)  白天满街打话,晚上点灯剥麻。(《中国俗语》)  白天游逛走四方,夜里点灯补裤裆。(《中国俗语》)  白天逍遥走四方,黑夜熬油补衣裳。(《中国俗语》)  这种现象也许如今更多,但夜里熬油(耗电)却不是“绩麻”、“剥麻”、“补裤裆”、“补衣裳”之类,而是打麻将、“斗地主”、跳“迪斯科”、唱“卡拉OK”、洗“桑拿”、网上聊天之类。
中梁不正倒下来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有一条武汉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据文献记载,“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传统通用谚语。《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中即有,辞书家释作:上边的人行为不正,下边的人便也跟着学坏。  据考,此语出自晋杨泉《物理论》之“上不正,下参差”。清范寅《越谚》卷上作“上梁弗正,下梁参差”,显然是吴语地区的说法。武汉特别续上一句“中梁不正倒下来”,颇显特色。意为中间层的人行为不正,全体便都要跨台,言之有理,看得透彻,提得尖锐。有些地区、单位的腐败正在于“中梁”。
见钱不抓,不是行家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有一条:见钱不抓,不是行家。这是旧时武汉商人的一条生意经: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就不能放过,放过了就不能算个行家。  解放后实行计划经济的日子,这则俗语当然犯忌,故而长期高高挂起。如今可以重新使用了,只是要正确理解就是了。能抓该抓的一定要抓,不能抓不该抓的绝不去抓。乱抓一气,不是行家,而是违法乱纪,那是要遭殃的。
反说驴肝无滋味  《汉口指南·成语汇编》收有一条“好心当了泥肝肺,反说泥肝无滋味”。“泥肝(肺)”是什么?只可能是“驴肝(肺)”。前句正是将传统谚语“好心倒做了驴肝肺”(见《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按当时(1920年)的武汉方音把“驴”讹作了“泥”,武汉n=1的现象由来已久,部分鱼韵字混入齐字中的现象也很突出。直到20世纪40年代甚至今天,还有老人把“驴子”说成“ni(泥)子”。这条写讹了的俗语正好作证。  这条俗语的意思是:本是一番好心,却被人当作了恶意。通常的说法是“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或“把好心当成驴肝肺”。  《汉口指南》所收条目中的后一句“反说泥(驴)肝无滋味”,是武汉添枝加叶而成的,把原意又推进了一层,可谓独树一帜。
分子钱  武汉把面额为“分”的辅币,包括硬币和纸币,包括一分、二分和五分,统称“分(阴平调)子(轻声)钱”。在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称呼。大致为:  (一)铜分子,是1936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的铜质辅币,面额有一分(大分子)、半分(小分子)两种,数量不多,现在难以见到。当然,这跟铜的用途特别广泛有关。  (二)银分子,就是镍币,是跟铜分子同时发行的镍质辅币,面额有五分、十分、二十分三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纸币(法币、关金劵和取而代之的金圆劵)猛烈贬值,简直成了废纸,银圆(光洋、大脑壳)和银分(镍币)在民间竟成了流通的货币,直到解放之日。  (三)镍分子,是解放后人民政府发行的人民币的辅币(另有纸币),面额一分、二分、五分三种。  以上三种分子钱,只指硬币,不指纸币。  小小的几种“分子”,从一个侧面记载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政治风云和人世沧桑。  这个“分子”,跟数学名词“分子”、化学名词“分子”的读音不同(后两个“子”读上声)。
公一天母一天  何祚天小说《失踪的儿子》提到韩春泰住在一间小小的过街楼里,靠着“公一天母一天”的短期帮工维持生活。  这“公一天母一天”是武汉的习用语,指时有时无、时好时坏、时丰时歉、时多是少的状态。用于工作便是有时有活干、有时没活干,用于生意便是有时有顾客光顾、有时无人问津,用于生活便是有时有饭吃、有时没饭吃,用于收入便是有时钱够用、有时钱不够用,如此等等。  公、母两个字关联而用,除了指男、女人士——如亲家公、亲家母之外,一般指雌雄禽兽——如公鸡母鸡、公牛母牛。武汉还特别称雄性虫类为公子、雌性虫类为母子,常用于幼小的,如说“这是只公子,那是只母子”。也用于某些物件,如称布绾的纽扣为“扣公子”,襻子为“扣母子”。此外,用来做种子的带芽的红薯块根叫“苕母子”,而没有与之相对的“苕公子”。  “公一天母一天”的公、母,却跟雌雄不沾边,而是指两种相反的状态:有无、好坏、丰歉、盈亏、得失之类,无需明确所指对象。
打开童年的那扇门,我满心欢喜,那温馨的一幕幕犹如在眼前……春天里,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中,在铺满青草的田埂上,有我们忙碌的身影,打猪草,挖荠菜,掏蚯蚓····用我们的辛勤点缀着春天。傍晚时分,空旷的晒谷厂上,小男孩推着家里的永久自行车,跨在三脚架里,满头大汗的在晒谷场上打转,女孩们三三两两的跳皮筋,甩大绳,跳房子,嘴里念着自己编的歌谣,整个晒谷场上洋溢着吵闹声,欢笑声,天黑了,劳作了一天的父母,喊着我们回家吃饭,整个村庄好像也安静了。夏天里,炙热的太阳光挡不住我们嬉戏的脚步,吃过中午饭,我们就相约来到村头小溪边,各自带着“装备”,家里的床板,竹竿,旧车胎,整个小溪里顿时沸腾了,打水仗,捞水草,摸河螺,捉鱼虾,运气好点还能捡到鸭蛋,每个人回家都是满载而归的,餐桌上一定有一盘自己的战利品。秋天里,山上的松针落满了山坡,野果挂满了枝头,我们美其名曰背着篓筐上山扒树叶,其实是为了那熟透的山楂,石榴,让我们大饱口福的同时,也一举两得,即吃到了美味,又带柴火回家,也好交差,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秘密。冬天里,白雪皑皑,严寒挡不住我们的脚步,我们吸着青鼻涕在雪地了串来串去,扫雪,打雪仗,堆雪人,热火朝天的忙着,大人们縮在家里天南地北的聊着,偶尔被雪球打中,就笑骂到,“哪个淘气包,打的真准”,我们谁也不承认,只有偷偷的笑。我们的童年里虽然没有五彩缤纷的玩具,没有肯德基,也没有“喜洋洋”和“柯南”,但我们有自编的歌谣和木制手枪,有五分钱一包的酸梅粉,有辣椒面拌饭,让我们的童年好不逊色。童年--怀念的时光,难忘的岁
看完了,挺有意思,洗洗睡吧
呵呵,有个性,期待中。。。。。。。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俗语谚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