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胜利日是什么时候70周年老兵补偿什么时候发

四川抗战老兵蓉城聚首&盼胜利70周年大庆
&&来源:&&&&
原标题:四川抗战老兵蓉城聚首 盼胜利70周年大庆  中新社成都7月18日电 题:四川抗战老兵蓉城聚首 盼胜利70周年大庆   作者 付敬懿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我们期盼着。”99岁的抗战老兵郑维邦端坐在椅子上,看着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门口缓缓走来,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如果能提早20年或30年,健在的人会更多。”   18日上午9时,23位川籍抗战老兵如约相聚在成都市人民公园的茶馆里,相谈甚欢。在四川,每月一次的抗战老兵聚会已坚持了十余年。   “我是远征军第5军山炮营2连的,不晓得有没有当年一起参加密支那战役的兄弟。”97岁的老兵杨仲春第一次参加成都的老兵聚会,平时不爱说话的他特别兴奋,与老兵们打起了招呼,虽然素未谋面,但丝毫不显生疏。   家住离成都主城区50多公里的崇州的杨仲春,今早天刚蒙蒙亮,就不断催促女儿出发,来成都与战友相聚。“早点过来,怕错过车。听说聚会不只有远征军,还有川军的兄弟。”   “因为有共同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经历,我们成了知交好友。”87岁的吴绍光说。1944年,不到16岁的吴绍光在崇庆县(今崇州)读中学,听说独山失守后,一怒之下走到成都报名参加远征军。在印度,他被分到总反攻的第一线,成为新一军工兵十二团的一名战士。   老兵们见面,聊得最多的还是抗战,“战争太残酷了,一发炮弹打来,好几个战友就没了。”郑维邦说,松山战役中,他所在的营300人只剩下53人。   23岁那年,郑维邦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李家钰统领的47军远赴千里外的山西参加抗战,中条山战役、松山战役……一次次的血战让郑维邦右耳朵失聪,脚趾残缺,伤痕累累。   “见过太多的战友牺牲,活着的战友才会更亲切。”郑维邦说,他们是最幸运的老兵,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仪式,老兵为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心血和青春,是值得肯定、支持的。“现在的日子都是战友用生命换来的,不能被遗忘。”   随着时光的流逝,最初参加聚会的上百位老兵如今只余不到二十人,但越来越多的外地抗战老兵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陆续加入到聚会的行列。   “在世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但我们依然会努力寻找。”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的蒲寒说,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是抗战老兵共同的节日,他们光荣的历史事迹,不能默默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每次聚会上,抗战老兵们总会含泪高唱《大刀进行曲》,缅怀抗战中牺牲的战友。歌声中,这群八旬老人们昂首挺胸,神情专注,昔日风采依稀可见。(完)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  / 
 /   /  
&&& & 正文
[芜湖]办精彩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向老兵致敬
&&芜湖文明网
  编者按:当前各地都在陆续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通过文艺汇演、诗词朗诵会、主题联欢会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爱国氛围。为了让江城大街小巷的市民们更深入了解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芜湖市各界也掀起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热潮,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老兵讲述亲历的抗战故事。除了这些,芜湖市还为抗战老兵们发放补助金、开展免费体检等,向老兵们送上社会的浓浓关爱。&
  各界纷纷开展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芜湖离退休老同志文艺汇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8月28日,一场由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在百花剧场隆重举行,芜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谢胜权,金庭柏、黄连庄、阮治源、臧国寅、魏道斌等20多位市级、副市级老同志观看了演出。
  此次汇演是由市老年教育委员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企业联合会、市老年协会主办,芜湖老年大学、市委老干部局承办。演出在表演唱《松花江上》中拉开帷幕,节目形式包括表演唱、舞蹈、独唱、合唱、钢琴四重奏、京歌联唱、大合唱等。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军民携手并肩&共建美好家园"主题联欢会&
市文化馆双拥文化演出队表演开场舞《红色娘子军》&&&赵维军&摄&
  "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8月28日,由南京军区某部、市文化委联合主办的"军民携手并肩&共建美好家园"主题联欢会在部队大礼堂热闹开场。参加演出的人民子弟兵和来自市文化馆双拥文化演出队及少儿艺术团成员一起,将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和真情实意的慰问送上。&
  在开场《红色娘子军》激昂的乐曲声中,市文化馆双拥文化演出队的女演员们跳起了红色经典舞蹈,高难度、高水准的表演,赢得观众一片掌声。铿锵有力的武术表演《中华魂》、少儿艺术团带来的京剧选段《智斗》、深情高亢的男生独唱《共和国之恋》、诙谐幽默的曲艺表演《快板小段》以及官兵们表演的乐队演奏、小品等一个个节目,生动新颖。整场演出在部队官兵合唱《祖国不会忘记》的旋律中接近尾声。联谊会现场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满满的祝福融入在演出中,化为官兵们最暖心的礼物。
  据悉,近年来,芜湖市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为积极响应"双拥"工作,由市文化系统举办的慰问驻芜部队文艺汇演在全市多个驻芜部队开展,旨在将"文化拥军"工作落向实处,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建一家亲的浓浓深情源源不断传递。(汪潜)&
  不忘历史&共同缅怀那段峥嵘岁月&
  8月25日晚,由弋江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主办,澛港街道承办的"2015年弋江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巡演--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在澛港小学举行。来自区文广新局的文艺表演者与辖内多位文艺爱好者,以经典的旋律、动人的歌舞,共同缅怀那段峥嵘岁月。(陈洁&摄)
  诗词朗诵会纪念抗战胜利&
图为诗词朗诵会现场&
  8月21日,芜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诗词朗诵会在市文化馆举行。&
  21日下午,文化馆内朗诵声阵阵,诗歌作者、朗诵者、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特意赶来的新四军老战士、市25中学生代表齐聚一堂。此后,大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历史的天空下》、《欢庆胜利》、《让岁月山河作证》等20多首抗战诗歌,艺术地再现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歌颂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伟大精神,也表达了对伟大祖国锦绣前程的赞美和祝福。&
  据悉,为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以文艺形式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携市作家协会、市诗人协会、市诗词学会和市文化馆共同主办了此次活动。短短的十几天,活动共收到应征诗词40首,楹联数副,得到了市诗人协会、市诗词学会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而此次朗诵会上的诗词多为近日收集的芜湖市原创作品。
(唐乐燕&文/摄)&
  送戏下乡&弘扬抗战精神
  8月16日,由市有关方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来到繁昌荻港镇,当晚,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广场演出吸引了众多居民。开场舞《党旗颂》、抗战歌舞《微山湖》和《为了祖国》等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郭小文&摄)
  "和平颂"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和平颂"交响音乐会现场&&&&&记者&杨大伟&摄&
  8月16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交响音乐会"和平颂"在芜湖大剧院奏响,观众在音乐声中缅怀历史,歌颂和平。&
  当晚音乐会由荷兰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Lute&Brommer执棒指挥。在一曲波澜壮阔的《红旗颂》中,音乐会拉开帷幕,激昂澎湃的演奏使观众迅速进入状态,领略到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随后,以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的《辛德勒名单》、《桥》、《海狼》、《音乐之声》等四首知名电影主题曲逐一奏响,带领观众回到战火纷飞的时代,提醒大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紧接着,演奏家们以饱满的激情和精湛的技艺先后演奏了《凯旋进行曲》、《威廉·退尔》序曲、《轻骑兵》序曲等精彩曲目。音乐会最终在波澜壮阔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落下帷幕。&
  此次音乐会由市文委、芜湖广电、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主办,芜湖广电爱乐乐团演奏。据悉,芜湖广电爱乐乐团成立于2014年3月,目前共有演奏人员70余人,旨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为文艺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赵丹丹&陈竹青)
  参观抗日档案史实展&
  8月27日,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第二党支部来到市政务新区,参观"不能忘却的记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史实展"。参观活动让党员们全方位、系统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激发了党员职工的工作热情。(刘江&摄)
  开展"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英雄"大型公益活动&
  记者23日从马仁奇峰风景区获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繁昌马仁奇峰风景区发起"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英雄"大型公益活动,意在寻找那些隐姓埋名、不为人知的抗战老兵和参与抗战的英雄们,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挖掘他们的精神财富,并为他们送去关怀、敬意和温暖。&
  "峨山头的搏斗,塘口坝的血战,我们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弹,火力猛烈的机关枪,前仆后继的冲锋,把敌人打下山岗……"1940年春天,一曲铿锵有力的《繁昌之战》传唱开来,讲述了1939年新四军与日军五次争夺安徽繁昌浴血奋战的动人故事,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当年谭震林将军率领的新四军三支队长期驻扎的地方--繁昌马仁奇峰风景区,以红色收藏馆为载体,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积极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英雄"大型公益活动的寻找对象包括:凡抗战期间被编入中国各战斗序列或其他军事单位担任指挥员、战斗员或从事文职、后勤、情报、医疗等相关工作的中国军人,新四军老战士,以及为新四军三支队提供支援的农民自卫队、妇抗会、儿童团员等。
  另外,9月5日上午9时零9分,马仁奇峰风景区将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毛主席画像揭幕仪式"。天安门城楼第一幅毛主席画像(复制品),将落户马仁奇峰,悬挂于马仁奇峰红色收藏馆正门上方,以纪念伟人的丰功伟绩。部分抗日英雄代表,谭震林将军之子谭晓光、儿媳唐卓娅、女儿谭胜远,毛主席的警卫员王明富,贴身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警卫员兼保管员张正午,警卫员刘纪春,人民大会堂118厅服务员侯桂珍等五位老同志及各地嘉宾届时应邀出席。&
  活动期间,各地红色藏品收藏者也将齐聚马仁奇峰,参与纪念活动。他们中的部分代表,届时还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红色藏品捐赠给马仁奇峰红色收藏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振兴中华。&(吴安亚)&
  芜湖老一辈人用行动缅怀历史&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这些事,我一定要说出来给大家听"&&
  芜湖九旬老人讲述亲历的日军侵略罪行&
徐爷爷正在讲述他少年时的亲历&
  即将到来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近日,芜湖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说自己90岁的外公有一个心愿,就是将他少年时候亲历的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写成文字刊登在报纸上,让更多的中国人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在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想请大江晚报的记者来帮我们完成外公的心愿。"李先生表示。&
  26日上午,记者来到李先生外公所在的南瑞瑞东园小区。老人名叫徐大明,老家在肥东,出生于1925年,今年已经90岁。因为腿不好,老人坐在躺椅上跟我们讲述了他当年亲历的日军暴行。"这些事,我一定要说出来给大家听。"老人表示。&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的春天,虚龄14岁的徐大明因为家里穷,早早从乡下来到肥东县城跟着师傅学打铁。"刚到肥东县没多久,就听人说鬼子要来了,到了那年阴历5月,鬼子真的打到了肥东。老百姓全部跑反,我记得自己跑了快20里路躲到乡下。"徐大明回忆说,当时鬼子经常到农村来"打粮",不但抢老百姓粮食,还打鸡鸭鹅,不过鬼子一般不敢超过自己驻地方圆五里外活动,他们也怕中国军队的打击。"鬼子一进村,就是奸掳焚杀。"徐老说,当时的他就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了三例日本人残杀侵害乡亲的暴行。&
  "每次鬼子进村,村里人能跑的都跑了,但总会剩下一些年老体弱没来得及跑掉的。有一次鬼子又在村里打死不少家禽牲畜准备带走,看见一个60多岁的老人,就让老人帮他们将猪挑到驻地。老人因为年纪大,实在挑不动,就被鬼子用刺刀一刀刺死。"徐老先生告诉记者,当鬼子走后,乡亲们回村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说出了日本人的暴行,大家都恨得牙痒痒,没过一会老人就断了气。&
  "还有一次鬼子来村里扫荡,我一个表叔边跑边躲,没成想鬼子从后面发现了他,还是没保住命!后来我们去看表叔遇害的地方,地上都是他临死前挣扎时手抓在土上的痕迹,痛苦至极。"&
  在徐大明老人的记忆中,日军对中国妇女的侵害更是惨无人道的。"邻村有个18岁的姑娘被5个鬼子拖到我们村里一户人家轮奸了。邻居那天一进门都惊呆了。我记得当时这个姑娘的妈妈从邻村一直找到了我们村里,姑娘晕厥在床上,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全身是伤。妈妈边哭边讲,姑娘已经订了婆家,跑反的时候婆家是要将姑娘带走,但当妈的想再留女儿在家一段时间没让她走,后来却被日本人祸害了,悔青了肠子。"徐老先生说,当时那个年代,哪家有十几、二十岁的大姑娘,都要在脸上搽点黑锅灰,为的就是希望丑一点不被鬼子惦记上。&
  除了亲眼看到的,徐老先生听乡亲们讲的日军惨无人道的行径还有很多,"鬼子割下中国人的头挂在树上,使劲灌水后再往地上摔……有的都没办法说。"老人说到这里,面色无比凝重。&
  胜利日阅兵将振奋人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徐大明已经来到了芜湖。"我记得当年日军是在现在的冰冻街那个地方缴枪投降的。"历史走过了70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掳掠的中国,祖国的发展与强大世人有目共睹。&
  记者了解到,身为老党员、省级劳动模范的徐大明从江东船厂退休后,一直保留了读书看报、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9月3日的胜利日大阅兵,我们全家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我想场面一定会非常振奋人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次大阅兵意义非凡,既展示中国军事实力,也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维护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我们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90岁高龄的徐大明激动地说。&&&&&&& && (胡芳&文&许诚&摄)&
  "抢救"抗战历史记忆&
  老战士阮万钧向市档案馆赠送珍贵资料
  8月25日,芜湖市档案局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行,来到位于赭山脚下的干休所,探访、慰问8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阮万钧,并接受阮万钧赠送的书信、照片、回忆录手稿等一批珍贵档案材料。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悉,今年芜湖市档案局开展了大型的文献档案征集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征集了众多历史档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市档案馆馆藏,也为研究芜湖近代史增加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档案资料。
  据了解,阮万钧抗日战争期间即投身革命,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党的忠诚战士。在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他和战友们,在皖南的山水间,与日本鬼子殊死搏斗。他还曾经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也曾战斗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他荣获过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功勋荣誉章。在阮万钧家中,记者倾听了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对敌斗争经历的精彩描述。耄耋之年的阮万钧身体状况非常好,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很清晰。当日上午兴致所至,阮老还当着芜湖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记者的面,唱起了一首战争年代的歌曲《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激昂的歌声回荡在阮老家简朴的客厅里,令聆听者肃然起敬。&
  阮老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将自己革命生涯中所见所闻撰写成各类文章,同时坚持为大中小学校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后代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此次,阮老向芜湖市档案局捐献了包括回忆录、演讲稿、老照片等在内的大批档案资料。芜湖市档案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芜湖市档案局正积极开展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历史档案资料征集活动,对此次征集来的阮万钧老人的历史档案资料,市档案局专门建立历史档案资料专柜,对外开放,以充分发挥、展示革命历史档案的教育作用。当天,芜湖市档案局夏冰馨局长还亲自向阮万钧老人赠送了由芜湖市档案馆颁发的收藏证书。(夏成俊&李续灵&文/摄)&
  芜湖好人自制剪报展板&让青少年了解抗战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自暑期三结合活动开展以来,最近,在位于天门山公共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多了6个自制剪报粘贴的展板。展板的内容全是有关抗日战争的,孩子们观看后很有启发。
  该展板由天门山关工委副主任李柏松制作而成。作为芜湖好人、"一米阳光"志愿者,他自成立"柏松关心下一代工作室"后,老人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上。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李老便利用空余时间,用两个月时间,对各大媒体报刊所刊登的有关抗战内容的报道进行了收集、剪辑、粘贴,自制了六大类展板,内容分别为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听抗战遗迹的诉说;抗日之光辉案例;抗日类烈谱;二战中的中国贡献;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迈向未来等。&
  下一步,展板将在中心各社区进行巡回展示,李柏松老人还计划在10月前每月制作一期有关抗日题材剪报展板进行巡回展出。&
(芮娟&&唐小娇)&
  芜湖红色收藏家龚世林:用收藏纪念历史&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仿佛回到那个红色火热的年代。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大江晚报特意策划这期"抗战收藏"的专访,了解藏家与"抗战收藏"背后的故事。&
龚世林向记者介绍他的藏品
  有时候,爱好就像一颗种子,只要在心里扎根,就会疯狂地发芽、生长。提起龚世林,在芜湖收藏界无人不晓,他是芜湖十大收藏家,马仁奇峰红色收藏馆馆长,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已达3万余枚。而在老龚收藏的诸多红色藏品中,抗战题材收藏品的数量也非常可观。老龚为了这些藏品,曾穿着十几元一件的T恤衫,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花费数十万,积攒了数千件与"抗战记忆"相关的红色藏品,那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有啥用?有些人认为一钱不值,但在龚世林眼里,这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它们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时期里发生的故事。&
  痴迷红色收藏&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龚世林的家,一进屋,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藏品所吸引,墙壁上、书桌上、柜子里,到处都是抗战题材的藏品:抗战时期的电影海报、抗战小人书、抗战纪念章等让人目不瑕接。
  "从感兴趣收藏到有意识地收藏这些物品,我已经花了近50年的时间。"谈起收藏的初衷,今年也刚好70岁的龚世林回忆道,自小就喜欢看抗战影片,许多片子龚世林都耳熟能详。《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这类抗战老电影,龚世林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平原游击队》,只要上映龚世林都会看上十几遍才过瘾,机枪的扫射声,炮弹的爆炸声,冲击着他的耳鼓。好人被害,他会伤心,坏人受惩罚,他会乐得哈哈大笑。那个时候,除了电影,吸引他的还有小人书,同样,他最喜欢的也是那些与抗战有关的故事。小时候是看热闹,长大了却迷上了红色收藏。龚世林说:"也许,这些抗战故事潜移默化地对我有点影响吧。"&
  享受"淘宝"过程&
  龚世林对每件藏品都视作珍宝,用相框和塑料纸进行包装,防止藏品腐坏,并用文字对藏品进行描述,将藏品分类放置。&
  "关于抗战的收藏,有很多是抗战电影海报。"龚世林说:"电影海报也是一种了解过去的方式,希望这些海报能激起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尊重那段历史。"2009年,龚世林还举办了《红色的记忆》电影海报展,精选出的50余幅电影海报勾起了人们难忘的回忆。
  "看这把大刀,依稀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硝烟弥漫。"龚世林向记者介绍:"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奉命留在皖南,在繁铜地区,同敌人做过英勇的斗争。这就是当时在繁昌抗卫战时用过的大刀。"龚世林回忆说,那是1998年,有一次偶然听一位老人说繁昌县横山镇有位老百姓家里收藏着一把大刀,是繁昌抗卫战时用过的,当时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立即找到了那里,那位老人听说是芜湖红色收藏家,表示要免费送给龚世林,但龚世林觉得老人家肯把收藏了几十年的大刀让给自己实属不易,最后还是以500元买下了。
  龚世林还收藏了一些抗日纪念章,上面印有"为国流血"、"光荣胜利"等字样,还有一枚是"安徽大学抗敌宣传团"的徽章,这些徽章如今都已非常罕见,目前全国也为数不多。&
  收藏既是记忆,更是追思和再教育。"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也是传承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我是一种享受,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以收藏的方式纪念那段历史,让年轻一代更加直观地认识那段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龚世林对记者说。&&&&& (陈轶敏&文/摄)&
  各界向老兵致敬并开展慰问活动&
  芜湖20名抗战老兵收到致敬大礼包&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胜利70周年,芜湖心连心爱心协会志愿者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划和准备,&已经于18日正式启动芜湖抗战老兵致敬大礼包发放,&协会共为芜湖20名抗战时期老兵从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花费几个月时间申请抗战老兵致敬大礼包。
  据志愿者负责人介绍,芜湖整体发放工作准备安排10天内完成志愿工作,芜湖市区15名老兵安排3期发放,第一期发放4个老兵,蒋衡洲,王万祥,朱之惠,第二期安排发放7个老兵,范成章,阮相廷,杨炜,奚国梁,毕淑范,韦耀琨,杨必林,第三期发放4个老兵,张银修,何宏彬,余敦富,丁承志,第4期安排发放南陵3个老兵,章启富,方继来,汪成水,第5期发放无为2个老兵,伍有文,王英璠,志愿者分工明确,拍照,摄像,给老兵一一介绍纪念品,读一封信,签写回执等,这些受到协会经常慰问的抗战时期老兵,听老兵回忆历史,并为他们送去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为全国抗战老兵设计制作的致敬大礼包和协会制作的芜湖抗战老兵纪念册。&活动当天慰问了2名老兵伍有文,王英璠。
  当天一大早,志愿者7点之前在协会办公室集合,由于路况不好开车近3小时赶到第一个老兵伍有文家里,伍老和我们亲切的交流,为我们讲述了当年参加部队的抗日经历,使我们志愿者感慨万分,伍老家在芜湖市无为县,自己有退休金收入,家人也照顾的很好,志愿者的慰问让老兵晚年可以享受社会的敬畏,看到志愿者的到来还是非常激动,志愿者为老兵一一展示致敬大礼包纪念品,当志愿者给伍老读那封至抗战老兵的一封信时,老兵满眼泪花,说这么多年社会还没有忘记他们,当年的流血奋斗非常值得,家人也一再表示感谢,感谢社会的爱心温暖,更多的感受到社会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随后志愿者又上门慰问了抗战老兵王英璠,老兵家人在中国人民抗日胜利70周年胜利日到来之际,为黄埔16期抗战老兵王英璠庆祝99寿辰,安徽省黄埔同学会,芜湖市统战部,无为县统战部,芜湖黄埔同学会也赶过来表示祝贺,志愿者及时挂好"祝贺抗战老兵王英璠九十九岁寿辰"横幅,芜湖心连心爱心协会组织志愿者代表为王英璠老兵送上致敬大礼包和生日礼金2000元,王英璠已经瘫痪在床两年多了,家人照顾有加,特别是王老大女儿,自己的孙辈都不带,专门照顾王老,令志愿者和现场的人一个个非常敬佩,老兵家人也对我们后辈的一份心意表示无比的感动,那一枚纪念章,是他们盼了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最后社会没有遗忘他们,人民没有遗忘他们。&&&&&&&& &(胡才虎&纪在学)&
  铭记历史&致敬老兵&
  8月21日,市工商联组织芜湖市台州商会热心企业家在市黄埔同学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后慰问阮相廷、蒋衡洲、韦耀琨、金传世等6位在芜抗战老兵,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当天,企业家们带着慰问金和米、油等生活用品走进抗战老兵家中,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了解老人们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今后将切实为老兵提供生活帮助。蒋衡洲等抗战老兵现场追忆了战斗经历,回顾了抗战历史。随后,企业家们看望了正在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阮相廷老人,向他送去鲜花和慰问品,祝愿他早日恢复健康。&
  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慰问抗战老兵活动目的是要铭记过去的战争历史,弘扬英勇斗士们大无畏的爱国精神。以台州商会为起点,芜湖市"两新组织"还将开展一系列进军营,慰问老兵等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杨友艺&肖丹妮)&
  社会各界慰问抗日老战士&
  8月27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牵头组织国厚资产等企业负责人一行走进靳恩池、殷志诚、孙善发等抗日老战士家中,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向他们致以良好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在他们的家中,企业家与老战士们促膝长谈,老战士们讲述了抗日战争的激烈场面,追忆起艰苦的革命历史。参加慰问的企业家还关切地询问了几位老战士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并表示今后将会给老人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以实际行动铭记历史、关爱老兵、回报社会。(杨友艺)&
  市领导慰问抗日老战士&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胜权于27日下午率队慰问了在芜居住的陈德品、宣相广、岳中林等抗日老战士,送去鲜花与慰问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陈德品与宣相广家中,谢胜权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现状和家庭生活情况,并与两位老战士一起追忆当年激烈的战争场面,回顾光荣的革命历史。谢胜权表示,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今天的大好河山,赢得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继续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随后,谢胜权还看望了正在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疗的岳中林,向他致以问候,祝愿他早日恢复健康。(杨友艺)&
  芜湖有145名抗战老战士&
  9月份之前将领5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由民政部门负责统计的抗战老战士芜湖共有145人。在9月份之前,芜湖145名抗战老战士将领5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对包括抗战老兵在内的重点优抚对象的补助慰问工作,我省抗战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年的补助经费是9040元,一级因战残疾军人的抚恤金为每人每年52360元。还按照《安徽省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普惠加优待规定》,由地方财政为在乡复员军人平均每人每年发放4660元左右的优待金。对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按照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采取临时生活救助等措施,确保他们的生活达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目前,经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地摸排确认,我省符合发放补助条件的人员名单均已确定;我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计的抗战老战士共有2623人,其中,芜湖抗战老战士共有145人。(王叶华)&
  爱心医院愿为抗战老兵免费体检&
  "看了晚报报道芜湖有145位抗战老战士,我很感动,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向民族英雄致敬!"芜湖广济医院院长汪之初昨天向记者表示。他通过大江晚报,向江城健在的145位抗战老兵发出邀请,来广济医院做免费的全身体检。如果行动不方便的,该院医务人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如有重病在身的,可以提供医疗救助。&
  今年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老兵如今的境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让这些民族英雄安享晚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报于25日曾报道,由民政部门负责统计的抗战老战士,芜湖共有145人。汪院长是一名晚报老读者,看了后立即有了为抗战老兵免费体检的想法。出生于革命老区六安的汪之初向记者感言:"我爷爷就是一名新四军战士。我敬佩这些抗日民族英雄,包括那些参加抗日的国民党老兵,都是好样的。这些健在的老人年龄都很大了,对于他们来说健康比啥都重要。我们医院希望通过你们媒体向这些老战士发出邀请,免费为他们做一次全身体检。如果有身体行动不方便的,本院医生将上门服务,如果有重病的,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救助。"
责任编辑:许文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胜利 老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