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春节习俗习俗姐姐给已经结婚的弟弟拜年正常吗

结婚习俗里是哥哥不接姐姐不送吗-55BBS 我爱购物网
&&&结婚习俗里是哥哥不接姐姐不送吗
结婚习俗里是哥哥不接姐姐不送吗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高山族社会的发展比较缓慢,有的到现在甚至还处于原始状态,仍生活在贫困之中。据记载,在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都曾实行过海禁,强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搬到内地,不准他们和沿海诸岛人民进行联系。这样,孤悬海外的高山族人民,便和祖国大陆人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过程。但是他们的族源、文化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仍和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从前清时期开始,放弃了原来的“番”姓,改为和大陆移民相同的姓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集体居住的地方叫村社,每一个村社包括若干个不同的家庭和家族。这些村社,分别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外人不能侵犯。   高山族人民居住的一般是茅草顶的木板房,也有的屋顶是用树皮、石板或竹子盖起来的。住在台东兰屿岛上的雅美族人民,到现在,还采用挖地穴的办法建造房屋,室内比地面低很多,挖出的土堆放在周围就成为屋墙。他们以芋头、甘薯为主食。平时男子大都只在腰间挂一个“丁字带”,妇女也仅在胸前和腰间系一块方布。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兰屿已成为台湾一个旅游区,一部分雅美族人已摆脱愚昧落后和衣不避体的陋习。
  高山族人非常尊敬老年人,还很爱喝酒。由于他们经常进行打猎活动,所以特别喜欢自己的猎狗,就像汉族人民重视自己的耕牛一样。   高山族人民也有传统的文化艺术,并特别喜欢跳舞。著名的杵乐,就是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山族人民按其居住的地区分布和语言的不同,分为许多支。除早已定居平原并与汉族融合在一起的平埔族外,高山族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曹族)、排湾族、鲁凯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邵族等十大族群。一共40多万人,占台湾2300万人口的1.7%,属于弱势族群,但是代表的却是台湾本土文化最典型的表现。这十大族群中前六个族群的居住地多在无法耕种的山区,阿美族和卑南族居于东部平原,雅美族则居于太平洋上的兰屿岛。据此,长期以来,把这十大族群统称为高山族,看来也不是很恰当的,但是沿用时间已久也就习惯了。   高山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节日与习俗   高山族一般每年有两个主要节日,一是播种节,一是丰收节。后者的规模特别大,差不多等于汉族的春节。各家届时都要屠宰家畜、酿酒、做糕等,祭祀祖神,饮宴作乐,一般延续10天左右。他们特别崇拜祖先;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万物皆有灵魂,灵魂有善有恶。外出时挂菖蒲于胸前,夜间行路涂炉灰于额上,避免恶灵近身。有病用茅叶、鸡卵、兽牙抚摩患处。还普遍迷信征兆和占卜,常根据征兆决定事情的行止。如日食、月食、彗星出现、鸡夜鸣、犬长嚎、蛇出洞、小鸟小兽横道、人被毒刺挂、跌跤、打喷嚏等都是凶兆。儿童的头不许随便抚摸。女人专用的小锹、厨具、织机等和男人的弓箭、农具、武器等不准异性接触。   女性权力高   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是“社”,若干社集合成一个部族。有的部族里,女性权力一向比男性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在部族公共事务上,他们的长老、祭司、甚至头领,大都由妇女充任,执政掌权。在阿美族和雅美族里,婚后的丈夫几乎把最好吃的、用的都给妻子享受。妇女们不仅在家中享受主人的待遇,社会地位也大都比男子高。   精美的服饰   高山族同胞的衣着服饰最引人注目。他们的衣服主要用麻和棉布制成,又因地区的不同各有差异。但一般男的有背心、短褂、短裤、包头巾、裹腿布和披肩等。女的穿有袖或无袖胴衣、围裙、裤或裙子。妇女还喜欢在衣襟、衣袖、头巾、围裙上刺绣精美的图案。   高山族男女喜欢赤足,不论男女都爱佩带头饰、耳饰、手镯、脚环、项链等。排湾族男子的头冠甚至还比妇女头冠更复杂、美观。阿美族人喜欢在衣服的袖、领、下摆镶上细条的衬色花边,腰部系半腰裙、黑布,或以豹牙、毛、贝壳、铜、银、鹿角等,制成头饰或耳饰来打扮自己。泰雅族和赛夏族男人,经常在额头当中和嘴唇下施有刺墨,成为蓝记。那刺墨成纵向条纹状,约有一节小指大小。女人踪面(用刺针在面部刺出色彩复杂的花纹)则都从脸庞两边的颧骨刺到嘴角,形成一个“V”字形。女人的踪面,纹路细而宽者,为高贵;纹路粗而窄者,是一般平民。   在身上刺黑的人高山族比较普遍,其中的排湾族人和卑南族人均有文身的风俗。居住在东海岸边的卑南族、阿美族人,有的男子还有一种烧疤的习惯。而排湾族人和阿美族人则喜欢用鸟尾羽作为装饰。排湾族人常常用二三根鹰的尾羽,插在皮帽的顶端。阿美族人用的是野鸡的尾羽,取其白色者,计20多根,在头上排成扇形,作为头饰。泰雅族人、排湾族人喜欢戴环形帽,有的戴花环帽、碗形藤帽、熊皮幅等。雅美族人和阿美族人的一部分,还常常戴独木笠,利用木头,当中挖空,成为笠帽,用以遮阳、遮雨。   高山族同胞出门,不论旅游、出猎、捕鱼、赶集等,几乎都随身带着网袋,成为一种风俗;排湾族人的一部分女子盛装外出,时常在肩上挂着一个长足带,一直垂到膝盖下。男子出门也往往有披肩布袋,用来藏槟榔和其他用具。泰雅族人、布农族人爱挂用皮革做成的袋。   待客点鼻礼   兰屿岛上的雅美族同胞,在接待岛外的来客时,有时还使用一种自古相沿的奇特礼节――点鼻礼。这种点鼻礼,就是客人上岸后,部族的长老,在手举火把的人群中,以亲切温和的姿态,用自己的鼻子轻轻地摩擦客人的鼻尖片刻,然后再发表欢迎词,以示对登陆来宾的友好感情。   优美的“杵歌”   高山族同胞性情真挚、豪放,普遍能歌善舞。他们有自己优美的民歌、古谣和神话传说。乐器有嘴琴、弓琴、竹笛和鼻箫等。每逢喜庆节日,同胞门就群集唱歌跳舞。其中“笔杵舞”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歇舞。妇女们环绕在石臼旁,手持长杵舂米,长杵舂在石日上发出铿锵的音响,妇女们有节奏地伴以清脆悦耳的歌声,蹈以优美的步伐,简朴动人。   槟榔情趣   台湾同胞爱吃槟榔,高山族同胞更爱吃槟榔,尤以年纪大者为甚。如果家里来了朋友或客人,请吃槟榔被视为是一种很好的待客之道。他们认为槟榔树是常青之树,槟榔果是常青之果,是珍贵吉祥的化身。把它献给老人,表示尊敬,祝他健康长寿,长命百岁。送给姑娘,表示爱慕,愿她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和睦;送给小伙子,表示祝贺,祝他体魄健壮,勤劳勇敢。送给客人,表示欢迎,祝愿身心健康;万事如意。因此,高山族的村寨,常建立在四季常青的槟榔树林里,意在求得它的庇护,消灾祛病。每年槟榔成熟后,他们爬上高高的槟榔树将果实摘下,用腰刀把它切成小块晾干备用。然后到海滩上找来蛎壳,用火煅烧后磨成细粉,这就是吃槟榔时的“佐料”了。他们还喜欢用一种称为扶萎植物的叶子包着蛎灰和槟榔一道咀嚼,这样吃更具一番风味。据说除了有驱虫的功效外,槟榔还有护牙的作用。由于常吃槟榔,他们的嘴都染得红红的,尤其是年轻姑娘,嘴唇就像涂了一层胭脂,更显得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更为有趣的是,在花莲县初台东县一带,槟榔还成为高山族青年男女们的传情之物。按阿美族的风俗,‘每年的夏秋之交,都要举行一次热闹而隆重的“背篓会”。它被视为阿美族青年男女的节日盛会。他们通过在会上的相互交往,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每当八月十五来临,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阿美族少女们,一个个都背着精巧雅致的小藤篓,前来参加“背篓会”。这些小藤篓都是姑娘们的母亲精心为她们编织的。为了祈求女儿能获得幸福,小篓上还编织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着许多不同的寓意,有的表示吉祥如意,有的表示爱情幸福等。背篓会开始时,首先由部落的头人把小伙子和姑娘召集到槟榔树林里,高声地为他们祝福,祝愿每个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获得爱情和幸福,使部落能保持繁荣和强大。祝词完毕,小伙子们便高声地欢呼起来,争先恐后地奔向槟榔树,开始摘槟榔了。高高的槟榔树,一般都有十多米高,表皮光滑,又无枝杈,要爬上去是很不容易的。同时还规定,爬树时肚皮不能碰树干,这就要求小伙子有强壮的体格和气力了。这是为了保持民族强壮的体质而采取的一种优胜劣汰的方法。这时姑娘们则聚集在一起,一面高声地呼喊着,为自己的心上人助威加油,一面和女伴们悄悄地评论着小伙子的矫健和勇猛。而小伙子们此时都爬得非常卖力,他们都想在众多的姑娘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以博得他们的青睐。当爬上树顶后,就飞快地摘下槟榔果,装入身上背着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迅速地滑下来向姑娘们跑去。姑娘们看到小伙子跑过来,便哄笑着跑散开了。然而小伙子早已暗暗地选中了心上的姑娘,于是向着自己的意中人追去。这样,姑娘在前面跑,咯咯的笑声似银铃般悦耳,小伙子在后面追,气喘吁吁而又幸福无比。当小伙子追上姑娘后,就将槟榔投入姑娘的背篓中,此时姑娘便放慢脚步,微笑着细细地打量着追逐者,如果发现不是自己看中的小伙子,便会歉意地一笑,摆摆身子,耸耸肩,把篓里的槟榔抖出来,笑着跳着跑开了。如果是自己的意中人,便会停下来手牵着手,低声地交谈,相互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意。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姑娘就会掏出自己精心绣制的荷包,送给小伙子,以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意,然后他们手拉着手,走进槟榔树林里,互诉衷肠,表达自己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直到天亮。   “笼子”幽会   在台湾山区一些参差错落的村寨里、修竹茂林之中,经常可以看到构筑着式样别致的独立小屋,这就是高山族青年男女夜晚谈情说爱、进行幽会的“笼子”。当姑娘长到十五六岁,成为一个亭亭玉立、娇媚动人的少女时,她的父母就要为她精心构筑一间小屋――“笼子”,让她独居,这意味着姑娘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参加成年人的各项活动,也可以结交男朋友了。于是,这间“笼子”就成为青年男女在一起谈情说爱,相互交流感情的地方。每当夜色笼罩大地,月儿从树梢上升起,山寨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时,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心中就像暴风雨中的日月潭一样起伏翻腾,热切地期待着那激动人心而又难忘时刻的来临。   住在“笼子”里的姑娘,早早地点起了松明灯,将火塘的火烧得旺旺的,屏声静息,等候着心上人的到来。而高山族的麻达(男青年)则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打扮得新郎似的,趁着月光,悄悄地向“笼子”走来。按传统的规矩,到“笼子”里与姑娘相会的麻达是不能敲门的,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没本事,姑娘会瞧不起,永远也不会开门。眼看心爱的姑娘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可真是终身的憾事。但这难不倒机智聪明的麻达,只见他从怀里拿出小巧精致的嘴琴含在口中,手儿轻轻地拨动,于是一阵阵悠扬动听的琴声,随着清风,飘进了“笼子”里。这琴声是在告诉姑娘,麻达已经来到了。麻达围着“笼子”,嘴琴弹了一曲又一曲,然而“笼子”的门往往却依然紧闭着,一方面是出于姑娘的腼腆,另一方面也是姑娘在有意地考验麻达。麻达当然是经得起这点考验的,他会毫不灰心地鼓足劲一遍又一遍地弹着嘴琴。悦耳的琴声一声声地打动了姑娘的心弦。姑娘终于打开了门,满面春风地把麻达迎进屋里。   “笼子”里火塘火光熊熊,映红了姑娘和麻达的脸,他们围着炉而坐,一面烧烤着花生和芋头吃,一面轻声地交谈,相互表达对真挚爱情的追求。随着感情日益加深,心中的激情如烈火越烧越旺,麻达会禁不住放开歌喉,用低沉雄浑的歌声,倾诉对姑娘的爱慕;姑娘用水灵灵的双眼看着麻达,也深情地对唱起来。双方你唱我和,歌声把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样的幽会,通常持续到鸡叫头遍,他们才要分手。这时,麻达常从贴心的脑袋里掏出槟榔送给姑娘,姑娘则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烟荷包送给麻达,双双依依不舍挥手惜别。经过一段时间的“笼子”幽会,男女间情投意合,便可以告诉双方的家长,把婚事定下来
结婚习俗婚礼策划新郎新娘
8条其他回答
我觉得这个是看两家条件的。一般情况是男家买房,男家装修,男家给聘礼钱8-10万;女家买车,女家买电器,给男孩买一套结婚当天穿的西服,给婆婆买一件结婚穿的衣服。两家都需要准备新房被褥。聘礼钱如果有剩,可以交给女方家里人,当然父母不要的话给你们就当是家底儿了,存着就行。其实这些没那么重要,谁家条件好谁多出点,上面两个朋友说的对,不用那么计较,结婚前夕两家因为这些算计钱的事不免会有分歧,计较多了就容易影响感情。你最后问女方另外用带存款么,我个人意见是不用,我也是女孩子,你们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和亲戚都会给改口钱,朋友同事也会随份子,那些钱存起来就是你们的家底儿了。女孩父母不容易,养个女儿20几年,还远嫁外地,少拿点他们的钱吧,当然你父母条件特别好的,另当别论。你们结了婚,还是白手起家,俩人一起奋斗更有成就感。当然如果你老公家里条件好,大都是他们家置办的,你带点钱过去也是顺理成章的
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应在结婚之前细心的询问下女方家长我见到的习俗有这些 接新娘的当天早上 会把新娘的红鞋藏起来 要男方找到并穿好才能让人把新娘带走还有就是 到了新娘家后 见过父母说过贴心话新娘的亲哥哥 (若是没有就亲妹妹亲姐姐这些 一般是哥哥)将没穿鞋的新娘抱入主婚车后座接着新娘的母亲 帮忙穿鞋 意为把女儿嫁出去了 希望这些能帮到亲
没结过婚不是很没没具体操办过 但是我姐姐结婚了的 讲下她的做法1:过年没有规定说要给多少钱 东西之类的 但是一般过年去拜年都会带点东西 简单的水果 保健品类的知识礼节下
至于钱 最好刚开始几年给下吧 也不多 条件一般的话也就几百吧 都是表示心意的没要求2:父母生病,费用一般都是由你哥哥嫂子那边出的 一般父母跟谁后期费用都由谁出
3:哥哥嫂子的孩子这个要给压岁钱,前几年给就好了 大了就不用了
4: 回家住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 住几天就OK了
5:父母去世后 要出些烧香钱 我这一般是不等的样子 钱具体多少看你们那得情况
就这么多吧 都是看我姐姐 以及我妈一些情况说的
其他的我也不太懂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过在钱这方方面更多的还是看感情给的 条件好 感情好就经常孝顺的父母咯 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国传统婚礼的全过程:
1:在入口处,身穿传统礼服的新郎和他的父母站在右侧,新娘的父母站在左侧微笑地迎接来宾。签到后进入举行婚礼的大厅坐下来,正前方立着一座仿照古代建筑建造的房子,里面有间屋子。那是专门为新娘准备的房间。司仪请两家的母亲走到台前点燃蜡烛,随后,新娘的母亲进入准备室和新娘坐在一起,新郎的母亲则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上。 2:这时,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入场(有时候还怀抱着一对鸳鸯)。按照规矩他走到小屋前面,向丈母娘行大礼,丈母娘回礼表示对这门亲事的应
允。这时,身穿漂亮传统礼服的新娘将双手举到眉眼处缓缓地走出来,手的上边搭着长抵脚面印有“两姓之合”的白绸锻。新娘漂亮的脸蛋上一左一右两个胭脂印,眉心也印着一个。
3:新郎新娘行对礼。新娘先行两个大礼盘腿坐下后,双手叠起,腰向前弯到地面,新郎回一个大礼,旁边的司仪解释说代表阴的最小数字是2,代表阳的最小数字是1,所以新娘行两个礼而新郎回一个礼。 4:祝贺公演和宾客代表祝贺词。精彩的是“扔母鸡”的节目,两名男子分别站在新郎新娘的旁边一手拎一只母鸡弓腰待命,对面还有两个男士做出准备接鸡的姿势。司仪喊“一、二、三”,鸡被扔了出去,对面的两个男士准确接住飞过来的鸡。此时大家一起喊“新郎新娘多生贵子,百年好合!”在宾客的一阵笑声中,婚礼仪式结束了。
现在韩国的婚礼分为两种:一种是西式婚礼,一种是传统的韩式婚礼。现在很多年轻人举办婚礼时都选择了前者,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在西式婚礼中加入传统的细节,比如保留了往新娘裙子里扔大枣、新人跨火盆等习俗。 韩国人的结婚礼法主要是沿袭中国古代的结婚礼法,一直延续到朝鲜王朝后期才形成了自己的婚俗体系。韩国传统婚礼习俗主要由议婚、纳采、宫合、婚礼仪式和入洞房仪式等组合构成。 所以韩国的婚仪习俗应该和中国大致相同。按中国一般民间习俗,有个“姑不接,姨不送”。所以无论是你的哥哥还是他的哥哥都应该出席,女方的哥哥应当送亲。如果是女士的妹妹,建议征询一下韩国朋友的意见
这个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
你应该问问你妈,你们那的习俗。
也应该让你的另一半问问看他们那的习俗。
然后再看怎么弄。
不是我们说怎么弄就怎么弄的。
具体还要看地区
这可能是地方的习俗吧,我们家那边就没有呀,我这个月结婚没听说呀,不过我知道有的地方有,其实就这就看自己家里怎么看啦,像我结婚就把家里的那些习俗什么的都给省啦
姑不接姨不送”这个结婚时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在北方,意思是娶亲时,男方的姑姑不能跟随迎亲队伍来接新娘,接到新娘后,女方的姨姨梗着迎亲队把新娘送过来。另外部分地区还有“姑不接,姨不送,婶子大娘都不用”的说法。具体不太清楚。为什么姑不接姨不送?这个说法有两种说反来源。其中的一种解释就是,“姑不接姨不送”是“辜不接疑不送”的讹传。“辜不接疑不送”是以前婚书中双方约定的婚姻条款。“辜不接”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婚后发现女方有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有辜),男方就有权利悔婚。“疑不送”的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事后发现男方有重大的隐瞒(有疑),女方也可以毁约。因为以前的人识字不多,经过口传慢慢就变成了“姑不接,姨不送”。另一种解释是,新郎的姑姑多是出嫁之女,出嫁之女只能代表丈夫的家族而不能代表娘家。迎娶时必须本家人亲自接亲,不能由外人接走,以免误会。姨也是出嫁之人,也属外姓,嫁女是大事,应当由本家人亲自送。感觉这二种说法有点道理,与古代那时候的传统相应.另外,出嫁的姐姐也不能也不能代表娘家接亲、送亲。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那到迎娶时选用什么人接送合适呢?未婚的兄弟姐妹自然最好,他们在长者带领下,通过接亲、送亲,可以先熟悉一下迎亲的程序。接送新人的长者,担负着教育新人的任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嘱托新娘,从今天起你是婆家氏族的人了,在家听父母的,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孝敬公婆等等。所以接送亲的长者一般从归来之女中选择。归来之女,指的是原来是外姓,嫁到夫家皈依夫姓的女子,比如婶婶、大娘、舅妈。现代人社会交际广泛多了,新郎新娘除了自己的亲戚以外,还有更多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让这些人接送也未尝不可。但是姑不接姨不送的传统保留了下来,已示对对方的尊重。接送亲人也要选择,不能找不守妇道的人,也不能找离异的人,而以求吉祥。济南的结婚习俗多得很,这只是一小部分,也只是过去的老传统。现在好多在城市酒店里结婚的青年男女对有些习俗不太看重了。但是好多老人还是比较在乎的。有好多的地方的习俗都有差异,所以,结婚迎亲时,双方父母长辈都应详细商议
万安县下乡结婚的习俗大概如下:一,自由恋爱结婚的习俗不讲究,就是办下酒席请亲戚朋友及乡里乡亲吃顿就好,意思是告诉大家你们俩结婚了!二,明媒正娶结婚的就十分的讲究,流程大概是这样的:2.1-见面;2.2-算八字,2.3-定亲送礼;2.4-择日;2.5-定单送聘礼;2.6-嫁娶;2.7-回门!礼金给在的哪些流程:见面,定亲,定单送聘礼及嫁娶时都要给!礼金给的人员及金额:见面给美女(≥269元),美女母亲(≥99元)及媒人(≥69)!定亲给美女(≥999元),美女母亲(≥288元),美女父亲(≥288元)有兄弟姐妹的都要给:美女哥哥及弟弟(≥188元),美女姐姐及妹妹(
有叔叔大伯的都要给:美女叔叔大伯(≥88元)定亲给的礼金是没有回的,给的是你的心意,是你看中他们家女儿愿意出
的钱,你有钱就多给些,没有钱也是一定要给的,有的女方家对定亲的金额有要求,要求的多少也可以还价,但是尾数要吉利数字,现在有的人家在定亲时要了好几万,甚至更多。有的女方家明事理没要求,你给他们多少他们收多少,在嫁女那天还把你定亲给他们的钱全部给到美女手里,特别要注意一下,男方家定完亲不要随便反悔!否则定亲的钱就不好说了,
而女方家反悔,见面及定亲的钱是可以要回的!定单送聘礼: 定单聘礼给美女(≥666元),美女母亲(≥288元),美女父亲(≥288元)美女哥哥及弟弟(≥188元),美女姐姐及妹妹(≥188元)美女叔叔,姑姑及大伯(≥128元),美女堂叔,堂姑及堂伯( ≥88元),美女舅舅及姨妈(≥128元)!酒席(≥288*N桌数),烟钱,帮忙人员的钱等!定单聘礼给的礼金是会随东西随回来的,酒席钱,烟钱和帮忙人员的钱就用掉了!嫁娶时准备20个左右的红包,里面可以是5元的或10元的
扫描下载客户端查看: 44948|回复: 148
你老家还有拜年磕头的习俗吗?
注册时间07-7-23
在线时间447 小时
最后登录1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注册时间07-7-23
发表于 13-1-24 09:07:49
& &刚刚和办公室一女孩聊春节回家事情,她老家山东的,正月初一天早上开始给全村长辈磕头拜年,晕!
这都啥年月还兴这种陈规-费解. 小孩磕磕还可以理解。
.jpg (108.31 KB, 下载次数: 115)
13-1-24 09:06 上传
48.jpg (120.71 KB, 下载次数: 110)
13-1-24 09:06 上传
单选投票, 共有 309 人参与投票
1. &磕-至今保留
70.55% (218)
2. &啥时代了 -不兴这个
29.45% (91)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羡慕嫉妒恨!
注册时间08-12-6
在线时间718 小时
最后登录15-3-27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5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22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5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22 积分
注册时间08-12-6
发表于 13-1-24 09:11:08
我老家也有这样的习俗,不过女孩没结婚前不用去拜年
我也是山东人,对了,没结婚的女孩就不用去拜年的,也不磕头的,只给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的磕头,还要给自己的至亲嗑~~~&
发表于 13-1-29 10:23
借楼点评:过年磕头不一定是恶俗 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 如果心中都不尊重 磕头就变成了形式&
发表于 13-1-28 13:18
我们 小时候 给爷爷奶奶父母磕头 赚压岁钱。给别人不磕头的。&
发表于 13-1-25 10:20
注册时间10-9-3
在线时间424 小时
最后登录15-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注册时间10-9-3
发表于 13-1-24 09:13:01
石家庄也是这个习俗,大过年的给长辈磕头拜个年显得真诚些,又是祖辈留下来的礼节,废除不太好。
注册时间08-11-2
在线时间994 小时
最后登录15-2-12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1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1 积分
注册时间08-11-2
发表于 13-1-24 09:52:08
俺就是山东的,现在磕头的确少了,最多给爷爷奶奶辈的磕头。就是个礼仪,表达对长辈的一种尊重。
注册时间07-11-20
在线时间419 小时
最后登录15-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66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66 积分
注册时间07-11-20
发表于 13-1-24 10:46:15
老家河北沧州,习俗差不多,早上3-4点就起来吃饺子,然后一个村子同姓的相互走动拜年,不过基本上没有磕头的,顶多问候一下过年好,相互拜个年,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趁过年给长辈们探望一下,相互问候很正常,下跪磕头的太少了。除非村子里有老祖宗级别的人物。另外我们那里女的是不磕头的,我带媳妇回家,从来不让媳妇跟着去拜年,大清早5点多村子里还漆黑一片呢,找个没人的卧室,让媳妇在里面睡觉,把门一锁,也不让别人进去。^_^自个的媳妇自个心疼啊。
注册时间10-9-1
在线时间234 小时
最后登录15-3-27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20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0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20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0 积分
注册时间10-9-1
发表于 13-1-24 10:46:48
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满族的礼仪就多,小时候磕的脑袋都大了,不过也有奖励啊
红包 那时候的钱和现在可不一样的,再有磕头是一种感恩,表达的方式。
注册时间13-1-17
在线时间50 小时
最后登录13-5-21
主题帖子八通币
高中生,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高中生,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注册时间13-1-17
发表于 13-1-24 10:47:16
好像我们小的时候这样的,但近些年没有了。
注册时间09-9-17
在线时间872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65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8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65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8 积分
注册时间09-9-17
发表于 13-1-24 10:48:59
我家也是山东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习俗。这种帖子会让人以为我们山东人都砖头,老公家是河北的,倒是现在还砖头。
注册时间12-2-29
在线时间310 小时
最后登录14-1-12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23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6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23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6 积分
注册时间12-2-29
发表于 13-1-24 11:17:12
在我们老家,三十年前已经开始用鞠躬代替磕头了。
注册时间06-2-14
在线时间29 小时
最后登录15-2-8
主题帖子八通币
初中生,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初中生, 积分 3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注册时间06-2-14
发表于 13-1-24 11:27:57
我每年就利用磕头这个时间锻炼了,一圈下来,微微出汗,早饭还能多吃点
注册时间12-5-21
在线时间231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17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8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17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8 积分
注册时间12-5-21
发表于 13-1-24 11:28:55
我老家就山东的,就是这个习俗
注册时间12-8-8
在线时间1238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后, 积分 1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30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11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30 积分
注册时间12-8-8
发表于 13-1-24 11:33:55
我们那边好多年不让磕头了,要不然初一早天还没亮,大街上全是人!我负责在家给我奶奶磕头的递杯酒喝!
注册时间09-1-12
在线时间114 小时
最后登录13-8-16
主题帖子八通币
高中生, 积分 8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 积分
高中生, 积分 8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 积分
注册时间09-1-12
发表于 13-1-24 11:44:59
我家内蒙的,家里也有磕头拜年的习俗,但都是给最亲近的长辈磕头,其他都互相鞠躬抱拳拜年了
注册时间12-2-28
在线时间484 小时
最后登录14-1-10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50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80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50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80 积分
注册时间12-2-28
发表于 13-1-24 12:20:02
俺家山东的 跟着父母回老家拜年的话就得磕头了,给爷爷辈的磕头,出了五服的就不磕了
注册时间08-6-24
在线时间950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92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7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92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7 积分
注册时间08-6-24
发表于 13-1-24 13:02:05
这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表现,且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能够以时代变迁来衡量的。
我们家乡已经没有这样的习俗了,但是当我学过《弟子规》后,才发现这是现在时代很应该推广的一种尊老爱老行为。子女很多在外飘泊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那么如何在现时代孝敬父母?有人说能让父母高兴就是孝敬父母,也算对。可是很多人做不到——父母希望你过得好,有房有车有好工作,你自己工作辛苦,没有房没有车;父母让你赶紧结婚,你找不到对象;让你赶紧生孩子,你生不出来。诸如这类的事情,你都做不到,如何能让父母高兴?怎么能算孝敬父母呢?
所以我们只好以其他的形式变现出来,就是赶着过年好好回家孝敬父母——帮做家务,给父母洗洗脚,给父母长辈磕头,以示对父母长辈养育关怀之恩的感恩戴德!这个习俗,有些地方有——比如孔老夫子之乡山东,有地方没有了,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凡有的地方,咱就得入乡随俗去做。
《弟子规》“出则悌”有云:事诸父,如事父——可简单理解为,对待他人的父母,应当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所以能对自己父母下跪,也可以对他人父母下跪。长辈们都是与父母一起奋斗过的老人,对社会做出过巨大贡献。我们有今日的好生活,同样离不开长辈们的辛勤劳作。由此可见,过年时,对父母长辈下跪也是必须应该的!
国人素质日趋低下,国学应该得到政府重视了,应该从娃娃抓起。首先要懂得尊老爱幼。过年磕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礼仪方式,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应该传承。&
发表于 13-1-31 16:19
注册时间12-11-15
在线时间118 小时
最后登录13-10-12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1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14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1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14 积分
注册时间12-11-15
发表于 13-1-24 13:08:00
老家给村里上年纪的人拜年的习俗还有,没有过磕头的习俗
注册时间09-8-18
在线时间444 小时
最后登录13-11-20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29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29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注册时间09-8-18
发表于 13-1-24 13:31:19
他老家河北也是这样,不过不是给村长辈,只是给自己的亲戚长辈磕,我就是讨厌这种磕头才逃避不回他家过年,我的心里极其抵触,在我老家只有给死人才磕头,不是我不尊重他家的习俗,是我的心里真过不了这个坎。
我跟你想法完全一样,我也跟老公说,我们家那边只给死人磕头。&
发表于 13-1-24 18:01
注册时间08-10-23
在线时间1705 小时
最后登录14-12-12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后, 积分 170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54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170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54 积分
注册时间08-10-23
发表于 13-1-24 13:33:53
我老家就是这样的,年味很浓,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也不是有人说的都磕,磕死什么的,就是自己长辈也不是全村,没有多少,闺女不磕,第一年的新媳妇和小孩的一般都给钱
注册时间09-8-18
在线时间444 小时
最后登录13-11-20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29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29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 积分
注册时间09-8-18
发表于 13-1-24 13:34:26
suker 发表于 13-1-24 10:46
老家河北沧州,习俗差不多,早上3-4点就起来吃饺子,然后一个村子同姓的相互走动拜年,不过基本上没有磕头 ...
妈啊,你是沧州市的吧,我老公怎么和你相差那么远啊,他青县,我头一年天没亮就和一帮女的什么嫂什么娘一起去给磕头,地上只铺一张薄薄的塑料纸,还脏得要死,所以造成我现在的心里特别抵触磕头,对这个习俗,可以说得是极其讨厌。
注册时间10-8-28
在线时间334 小时
最后登录15-3-20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28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28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注册时间10-8-28
发表于 13-1-24 19:41:29
我老家河北衡水的,现在也依然有这样的风俗.从儿子儿媳开始给老人磕头,然后是孙子辈分的,如果有重孙子的也要磕头,闺女不用磕,每年初一一大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吃过饺子以后就一波一波的满村子转悠着去拜年磕头,但是真磕的也就是自己家的长辈和五服以内的年纪大的长辈,其他远点的亲戚就做个样子,对方就过来拦啦。也没有红包,只是坐一小会儿,吃块糖,吃个花生等,一个村转下来着不多就七、八点了,放点炮,全家一起吃个饭。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一种习俗,表达儿女对老人的一种尊敬,过个年磕个五、六十个头很正常。
注册时间12-5-20
在线时间86 小时
最后登录15-3-12
主题帖子八通币
高中生, 积分 5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8 积分
高中生, 积分 5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8 积分
注册时间12-5-20
发表于 13-1-24 21:32:54
我们老家也有这个习俗,初一早上4点就起床了,放了鞭炮吃饺子,5点左右就有走街拜年的,同上几辈关系很近的按辈分磕头,小孩子跟着大人去,每家的好烟好糖都会拿出
注册时间12-12-7
在线时间78 小时
最后登录14-6-13
主题帖子八通币
高中生, 积分 5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4 积分
高中生, 积分 5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4 积分
注册时间12-12-7
发表于 13-1-24 22:08:13
我老公家是山东的,因为辈分比较大,一到初一早上村里人呼啦啦全来家里给磕头。
注册时间07-12-26
在线时间928 小时
最后登录15-2-28
主题帖子八通币
注册时间07-12-26
发表于 13-1-24 22:31:19
这个帖子好,看来山东聊城和河北沧州的这方面习俗是一样的。而且,这个帖子让很多老乡小聚了一下
注册时间12-2-9
在线时间22 小时
最后登录14-12-1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初中生, 积分 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初中生, 积分 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注册时间12-2-9
发表于 13-1-25 00:12:57
我河北的,我们那儿没结婚的只给自己的亲爷爷奶奶、亲叔叔大爷磕头,结婚以后才给整个家族的所有长辈磕头。基本上每年光大年初一就要磕一两百个,一上午磕完膝盖都疼。有特别讲老礼的,哥哥嫂子都要磕(反正我同辈的从来不磕)。从初二开始就去各种亲戚家磕头,每天去几家,亲戚多的一直就排到初十了。但过了初十再去,好像一般就不能磕头了。
注册时间09-8-3
在线时间3076 小时
最后登录15-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注册时间09-8-3
发表于 13-1-25 09:27:00
山东人在初一的时候去拜年,只要是长辈都必须磕头,比自己年龄小的长辈不用,同辈份之间不用,不过现在也有很大的改变,拜年时磕头的时候,有的长辈也会劝住,不让磕头了,不过多数还是劝不住的。
不仅仅是小孩子,中年人去拜年的时候磕头,老年人去兄长那拜年也会要求磕头,不过这个时候,兄长家的子女一定要劝住,无论如果都不会让老年人磕头的,也就是老年人之间相互聊聊天,喝喝茶!
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不理解,这就是家乡的习俗,!
注册时间07-7-23
在线时间447 小时
最后登录1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注册时间07-7-23
发表于 13-1-24 09:14:03
燕山派 发表于 13-1-24 09:13
石家庄也是这个习俗,大过年的给长辈磕头拜个年显得真诚些,又是祖辈留下来的礼节,废除不太好。
这要村大点,那还不
注册时间09-6-25
在线时间796 小时
最后登录15-3-4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72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86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72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86 积分
注册时间09-6-25
发表于 13-1-24 09:16:18
答案在上面照片中两位老人的脸上
注册时间07-7-23
在线时间447 小时
最后登录1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注册时间07-7-23
发表于 13-1-24 09:17:25
孤云 发表于 13-1-24 09:11
我老家也有这样的习俗,不过女孩没结婚前不用去拜年
早上要找条破裤子穿上,穿新裤子也要磕破啊!
注册时间10-9-3
在线时间424 小时
最后登录15-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注册时间10-9-3
发表于 13-1-24 09:22:03
YY5665 发表于 13-1-24 09:14
这要村大点,那还不
我们村子不算小,大几千口人,一般都是初一早上,起个大早出去拜年,没结婚的不用拜,所以我还没发过这愁
注册时间07-7-23
在线时间447 小时
最后登录1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注册时间07-7-23
发表于 13-1-24 09:25:06
燕山派 发表于 13-1-24 09:22
我们村子不算小,大几千口人,一般都是初一早上,起个大早出去拜年,没结婚的不用拜,所以我还没发过这愁
有这种现象吗?
他家辈分大,家里小孩都是爷爷辈的。那怎么拜?
注册时间10-9-3
在线时间424 小时
最后登录15-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注册时间10-9-3
发表于 13-1-24 09:28:40
YY5665 发表于 13-1-24 09:25
有这种现象吗?
他家辈分大,家里小孩都是爷爷辈的。那怎么拜?
如果关系还不算太远的话,那也得拜,不过差这么大的少,一般差这么多的都是很远的远亲了,估计今年春节我也得早起等着收头了,侄子外甥们都结婚了
注册时间07-7-23
在线时间447 小时
最后登录13-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38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50 积分
注册时间07-7-23
发表于 13-1-24 09:31:02
燕山派 发表于 13-1-24 09:28
如果关系还不算太远的话,那也得拜,不过差这么大的少,一般差这么多的都是很远的远亲了,估计今年春节我 ...
给红包吗?
注册时间10-9-3
在线时间424 小时
最后登录15-2-5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83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5 积分
注册时间10-9-3
发表于 13-1-24 09:33:09
YY5665 发表于 13-1-24 09:31
给红包吗?
注册时间09-10-11
在线时间1504 小时
最后登录15-3-27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后, 积分 20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46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20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46 积分
注册时间09-10-11
发表于 13-1-24 09:45:59
给长辈磕头一年一次
注册时间09-11-18
在线时间1387 小时
最后登录15-3-24
主题帖子八通币
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博士后, 积分 12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51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12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51 积分
注册时间09-11-18
发表于 13-1-24 10:28:20
挺有意思的,有年味
注册时间09-3-16
在线时间263 小时
最后登录15-2-28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18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5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18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5 积分
注册时间09-3-16
发表于 13-1-24 10:34:08
我们老家也有这个习俗,初一早上4点就起床了,放了鞭炮吃饺子,5点左右就有走街拜年的,同属一个院方的(一个姓,上几辈关系很近的)按辈分会磕头(未婚女孩子不去,小孩子跟着大人去会有红包的,每家的好烟好糖都会拿出来)。现在年轻的小伙子也给处的不错的同学的父母磕头拜年。然后早上7点-8点去上份祭祖去,这时候又是鞭炮漫天响了。
注册时间11-3-23
在线时间951 小时
最后登录15-3-28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6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83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6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83 积分
注册时间11-3-23
发表于 13-1-24 10:35:39
不花钱也能让老人家愉快,也算经济、环保、绿色的行为嘛,呵呵
这个习俗,不算特别愚昧和有害身心健康。可以随和一下。
注册时间09-3-16
在线时间263 小时
最后登录15-2-28
主题帖子八通币
大学生, 积分 18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5 积分
大学生, 积分 18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5 积分
注册时间09-3-16
发表于 13-1-24 10:35:54
YY5665 发表于 13-1-24 09:17
早上要找条破裤子穿上,穿新裤子也要磕破啊!
小时候家里门厅会放毯子的,现在不知道了
注册时间10-6-9
在线时间2426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注册时间10-6-9
发表于 13-1-24 10:37:06
我老家河北的
现在也依然有这样的风俗
有些比较封建的家庭里
从儿子儿媳开始给老人磕头,然后是孙子辈分的,如果有重孙子的也要磕头,
每年初一一大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吃过饺子以后就一波一波的满村子转悠着去拜年磕头,但是真磕的也就是自己家的长辈,其他远点的亲戚就做个样子,对方家里有人就过来拦啦。
注册时间10-4-2
在线时间504 小时
最后登录14-10-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59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99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59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99 积分
注册时间10-4-2
发表于 13-1-24 10:40:07
是不是得给钱啊
注册时间09-1-13
在线时间838 小时
最后登录15-3-26
主题帖子八通币
博士生, 积分 69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73 积分
博士生, 积分 69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73 积分
注册时间09-1-13
发表于 13-1-24 10:43:59
俺也是山东的,我们那里就这样,不过不是只要是长辈都磕的,是五服以内的年纪大的长辈才给磕头~~,有的人虽然辈分高但年龄小,是不给磕头的,这种人小辈大在农村很常见的~~
五服知识,简单说就是五辈:
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话,往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白羊座(3/21-4/20)
白羊座(3/21-4/20)
处女座(8/23-9/22)
处女座(8/23-9/22)
八通车友会
射手座(11/22-12/21)
射手座(11/22-12/21)
八通值班人员
八通工作人员
狮子座(7/23-8/22)
狮子座(7/23-8/22)
水瓶座(1/20-2/18)
水瓶座(1/20-2/18)
巨蟹座(6/22-7/22)
巨蟹座(6/22-7/22)
购物分享之星
金牛座(4/21-5/20)
金牛座(4/21-5/20)
天蝎座(10/23-11/21)
天蝎座(10/23-11/21)
GMT+8, 15-3-28 09:55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拜年的习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