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两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吉林省农村信用社有什么相关政策

您所在的位置> >
编辑 :admin
[晨报关注]
[身边感动]
[热线出击]
[档案解密]
[晨报关注]
[热线出击]
[南昌城事]运行中出现错误
错误:/home/mailarch/18/44/meide/0/4/24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抗震英雄民警自费照顾84岁老人3年 老人称其为儿子
字体:[][][]
  周发智每年都会给孙秀兰老人家里送煤。
  今年84岁的孙秀兰是棉花社区的一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平时和有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生活非常困难。2010年5月份,惜福镇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周发智在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自费买煤、买药&、买食品,默默地帮助老人,3年多里花了3万多元,时间久了,孙秀兰亲切地称周发智为儿子。10月22日,周发智又给老人送去一吨半煤&,希望老人能过个暖冬。
  社区民警自费送煤3年多
  “有了这30多袋的煤块,老人这个冬天就不怕冷了。”10月22日上午10时许,一辆运煤车停到了棉花社区孙秀兰老人的家门口,这已经是周发智第4次自费给老人买煤了,每年一吨半&,都是他一个人亲自卸到老人的屋子里。
  送煤当天,孙秀兰老人家中只有儿子许先生一人,他的身体有些残疾,已经很久不能工作了。“家里的炕太冷了,母亲几天前搬去亲戚家借住几天,昨天还在电话中念叨周警官。”许先生告诉记者,3年多里,如果没有周发智的帮助,他们撑不到现在。据了解,今年84岁的孙秀兰常年卧病在床,平日和59岁的儿子许先生相依为命,每月150元的养老金几乎是他们的所有收入,所以老人的病症也迟迟没有得到医治。
  2010年5月份,周发智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孙秀兰的家庭情况,便常常为老人自费购买药品、食品,抽空就去看望老人,几个月后还带去了500元钱的药和一吨煤,而且这一送就是3年多。许先生表示,在周发智送煤之前,他们每年靠捡来的干柴过冬,有时碰到雨雪把柴火打湿,他们只能蜷缩在炕上不敢动弹。
  舍小家顾大家感动同事
  为了给孙秀兰老人买药治病,周发智前后跑了城阳的不少医院,每次买药会花掉四五百元,够老人吃几个月的。让周发智欣慰的是,孙秀兰的病情已见好转,早在一年前就能下炕活动了。“周警官就像亲儿子一样对我,我真是感激得不得了。”孙秀兰经常和儿子念叨。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到现在,周发智已经为孙秀兰老人花了3万多元。“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周哥每月还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很难想象他是怎么走过来的。”惜福镇派出所的一位社区民警告诉记者,除了孙秀兰外,周发智还帮助过很多困难家庭。
  目前,周发智负责管辖东葛、西葛、书院、棉花四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尽管工作上的周发智一丝不苟,帮一个个家庭解决困难,为一个个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可是谈到自己的生活,周发智说自己并不称职。由于工作原因,他跟妻子两地分居,妻子在河南工作,自己带着孩子在青岛,上面还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儿子今年上高一,很少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和老人,真的感觉欠他们的”。
  ■新闻背后
  曾是抗震英雄,眼睛负伤难痊愈
  据了解,周发智1990年3月参军入伍,曾是一名指挥着2000多名官兵的副团长。日,正在家转业待岗的他听说汶川发生大地震,马上就萌生了奔赴一线抢险救灾的念头。周发智偷偷买好了机票就匆匆启程,临走时给父亲编了条短信:爸、妈,请照顾好自己,如果我回不来,请帮我把欠×××的人情还上。
  震灾中,周发智先后参与了100多次的现场营救&,救助受灾群众达千余人之多。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周发智的眼睛出现问题,“白天看人模模糊糊,晚上就几乎看不到了。”抗灾之后经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至今白天需要佩戴墨镜,否则眼睛受不了。
  2009年1月,周发智正式转业到城阳公安分局惜福镇派出所当上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几年来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百姓疾苦。遇到家长里短纠纷,他苦口婆心劝导,被身边的人戏称为“社区里的好团长”。
责任编辑:陈 明师
青岛新闻网
青岛政务网
青岛传煤网
青岛财经网
中国文化产业网
志愿者媒体服务平台
文明公民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日报网您所在位置: &&&&&&
建瓯市供电员工真情服务农民工老人
&&&&来源:英大网
  11月15日,一位85岁高龄的黄爷爷来到建瓯市供电公司抢修中心值班室,老人是山西上饶移民户不会讲普通话只会家乡方言。抢修人员在老人手势和方言的结合下了解到老人家中断电,于是立即组织同事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黄爷爷家中查看停电原因。
  抢修人员到达黄爷爷家中才知道他家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卧病在床,他们住在一间30多平方的平房里,儿子和儿媳都是来福建打工的农民工,近期工程队施工紧张已经一个多星期留宿在工地,家中就剩下两位老人。老婆婆说:“昨晚就没有电了,连晚饭都没吃,”抢修人员马上到临近的小店买了干粮和牛奶让两位老人充饥。
  经过抢修人员的仔细排查,发现由于室内线路长期裸露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线路严重老化断线。查出故障点后,抢修人员随即展开一系列的抢修工作。抢修人员还主动帮助老人买了新线,对一部分受长期风吹日晒导致老化严重且多处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进行更换。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抢修,老人家的灯亮了。
  最后,抢修人员把老人的电话记录在手机里,并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老人,表示今后有困难随时拔打电话,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黄爷爷感激地直落泪,并连声道谢。
function createPageHTML(_nPageCount, _nCurrIndex, _sPageName, _sPageExt){
if(_nPageCount == null || _nPageCount 0){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上一页");
if(nCurrIndex == 0)
document.write("1");
document.write("");
for(var i=1; i<_nPageC i++){
if(nCurrIndex == i)
document.write(""+(i+1) + "");
document.write("");
if(_nCurrIndex<_nPageCount-1){
var a=_nCurrIndex+1;
document.write("&&&&&&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两个字符)
英大传媒集团数字媒体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英大传媒大厦 邮政编码:1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3号
京公网安备 (1)直播四川: |
您当前的位置 :&&&&&&
自贡赖富聪:长年照顾老人
字体:[][][] &[][]
&&& [10月“四川好人”] 孝老爱亲
&&& 赖富聪&&自贡市富顺县骑龙镇大湾村十组村
  长年照顾老人
  赖富聪家庭较为特殊,全家吃住共9口人(两位老人、儿子儿媳、女儿、孙子、及外孙和自己两夫妇)。夫妇俩都长期患病,尤其是赖富聪患类风湿和哮喘病多年,不能做重体力活,其子女在外打工收入极少,家庭全靠赖富聪和丈夫种菜买菜收入支撑。二十多年来,赖富聪没有唠叨和怨言,始终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营造着无尽的幸福和温馨。
赖富聪照顾宁俊方老人
  赖富聪家里赡养的两位老人,一位是丈夫刘学贵的姑姑。名叫宁俊芳,现年105岁,无儿无女,双目失明,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系五保户。另一位是赖学聪自己的母亲,名叫赖少容,现年87岁,多年前左眼失明,双耳失聪。从上世纪80年代起,赖富聪就和丈夫将两位老人接到家中照顾。在赖富聪心里,姑姑、母亲岁数都大了,她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但绝不能因为自己生活好了而忘记了自己的亲人。现在,两位老人的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不可预测的,而这时,她们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关怀,精心赡养她们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了让老人能在自己家中安享晚年,赖富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无微不至地为老人的饮食起居操劳忙碌。为照顾好两位老人,勤劳朴实的赖富聪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为老人准备早饭,待老人吃完早饭后,她便到地里干活,忙到中午又回家为老人做午饭,为调理好两位老人的身体,让两位老人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每天她都要煮好一锅粥,即使自己吃不上一顿肉,也要省一点钱,从街上买点肉来给老人补充营养,每次吃饭时炒一点放在两位老人的碗里,家里实在没肉时也要给为两位煮上几个荷包蛋。宁俊方老人长期手足乏力,不能自己进食,赖富聪和丈夫便轮换着一口一口的喂老人,从没一句怨言。晚上,左邻右舍得灯都熄了,赖富聪却不急着休息,而是还在灯下为老人们洗衣服。
&赖富聪照顾宁俊方老人
  据周围的村民们反映,赖富聪不仅对自己的家里的两位老人孝顺,对其他老人同样尊敬,并且经常帮助他们,义务为村里缺劳的老人们提水、挑东西,为庄稼地施肥、浇水等。赖富聪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赖富聪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她以女性特有的贤淑与乐观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责任编辑:朱鸿瑜
去哪里旅行和旅行时做些什么同样重要,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快餐”模式…
顺着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数十里秀竹青山相伴而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省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