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游击队社会体育指导员查询麻庆霄

《铁道游击队》:激情燃烧的不老传奇
――关于一个抗战文艺主题的梳理和记忆 本报记者 刘 璇_新浪军事_新浪网
《铁道游击队》:激情燃烧的不老传奇
――关于一个抗战文艺主题的梳理和记忆 本报记者 刘 璇
本报记者 刘 璇   
  漫长的65年,足以让人们遗忘很多。但那些反映伟大抗战的传世之作,却时刻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这个民族曾有过怎样的艰难和困苦,又有着怎样的果敢与坚强。
  《铁道游击队》就是那棵“记忆树”上一段粗壮繁茂的虬枝。铁道线上游击队员们“爬飞车”“搞机枪”“闯火车”“炸桥梁”的年代早已远去,但中华儿女誓将热血筑长城的铮铮铁骨,依然铭刻在人们心间。于是,一个又一个艺术版本记录着那段发生在鲁南铁道线上的动人的抗日传奇,留给世人的是不同的解读、相同的感动――
  小说 英雄的故事从此流传
  艺术档案 书名:《铁道游击队》
  作者:刘知侠
  出版:1954年1月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家刘知侠似乎生来就是要与铁道游击队结缘的。
  1918年,他出生在河南省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铁路道班房里的护路工,道清铁路就从村边经过。天天看着火车飞驰、在铁道旁捡煤核的他,很早就学会了扒火车。十几岁时,刘知侠当过火车站的义务服务生,对铁路职工、行车制度都了若指掌。1938年到1939年,他又曾随抗大一分校两次深入敌后体验生活。这一切,都为他创作《铁道游击队》打下了基础。
  据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回忆,刘知侠与铁道游击队的首次亲密接触缘于一次英模大会。“1943年夏天,山东省军区召开全省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知侠所在的《山东文化》编辑室的同志都投入了这一工作。就是在这次英模会上,他认识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了解了他们感人至深的抗敌事迹,知侠当即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
  1944年和1945年,刘知侠又两次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同游击队员们生活和战斗在一起,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创作素材。1946年,正当他要动手写作时,解放战争爆发,他受命执行新的任务,创作一直搁置到1952年。那年,时任山东文联编创部部长的刘知侠请了一年长假,在济南大明湖畔赶写《铁道游击队》。
  写这部书,让只有初中学历的刘知侠颇费周折。在《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中,刘知侠曾这样写道:“我事先剖析了一遍《 水浒传》,在写作上注意以中国民族文学的特点来刻画人物,避免一些欧化的词句和过于离奇的布局和穿插,把它写得有头有尾,故事线索鲜明,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小高点。”
  十年磨一剑,鞘出谁争锋。从1943年邂逅,到1953年成书,刘知侠整整用了10年时间。小说出版后,立即成为抢手读物,并多次再版,先后被译成英、俄、法、德、越等近10种文字,成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经典。
  电影 黑白胶片封存的感动
  艺术档案 片名:《铁道游击队》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 秦怡 冯吹
  出品:1956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
  茫茫夜色中,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飞身爬上急速行驶的列车,身姿矫健;情急之下,紧张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将手榴弹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队长的脚后跟上……
  不知什么时候,黑白电影《铁道游击队》早已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这部由小说作者刘知侠担任编剧、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之一的刘金山担当军事顾问的电影,让没有读过原著的人们也永远记住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怎样才能成功地将小说转化为电影呢?导演赵明认为,“游击战争题材并不新鲜,但铁道线上的斗争却有其独特性。如何把这些英雄人物在铁道上的战斗生动地表现出来,赋予他们独特的、新鲜的艺术形式,这一点应慎重考虑。”
  基于此,创作人员在剧本写作时对原小说进行了提炼和浓缩,删去了诸如“进山整训”、“血染洋行”等铁路特征不明显的情节,紧扣“铁路”这一特定环境,突出原著的主要精神、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就这样,曲折惊险、险象环生、悬念迭起的电影《铁道游击队》一经问世,就格外引人入胜。
  要扮演身手不凡的铁道游击队员,对演员们来说可是一大考验。剧组专门从上海铁路局借来一列火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演员们都能准确地跳上火车了,这才有了影片中“打票车”那精彩的一幕。
  电影的高潮要数惊心动魄的“一分钟营救”了。芳林嫂被鬼子押赴刑场,队长刘洪飞骑营救。按照拍摄要求,刘洪的扮演者曹会渠必须骑马,在列车即将到达的一刹那从火车头前面穿越铁路,距离远了太假,近了又太危险。为了这个镜头,曹会渠反复练习。开拍那天,担任军事顾问的刘金山亲自操纵火车,曹会渠在最佳时机一跃而过。
  扮演芳林嫂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们在现场的人都出了一身冷汗。那个年代演戏没有替身,所有拍摄都得自己完成。在戏里,芳林嫂要从高高的房顶上跳下来,就是我自己跳的。戏场如战场,让你往火里跳就得跳,让你往水里钻就得钻,没有冒险精神和敬业精神,戏是拍不好的。”
  音乐 永远弹奏的“土琵琶”
  艺术档案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交响诗:《铁道游击队》
  作曲:吕其明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家喻户晓的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以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时至今日仍让人心动不已。
  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担纲创作时,刚刚26岁。谈起当时,80高龄的吕老记忆犹新。
  1955年,吕其明应邀为电影《铁道游击队》作曲。起初电影里并没有这支歌,可认真研究过剧本后,吕其明觉得这部电影从头至尾战斗很激烈,建议安排一首插曲舒缓一下节奏。可这个曲子怎么写?有人建议写成进行曲,也有人建议写成苏联电影式的抒情曲。吕其明在创作札记中写道:“我见过许多游击队员,他们多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们口里是唱不出洋腔洋调的。往昔的战争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觉得应该写成一首近似山东民歌的东西,把抒情和战斗的情绪结合在一起。”
  虽然有了想法,可吕其明并未急着开始创作,而是到山东对当地的民歌和戏曲进行研究。当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与山东民歌特有的悠扬旋律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时,这首经典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便一泻而出。
  1964年,吕其明根据其创作的《铁道游击队》电影音乐主题,创作出的同名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亮相。这一民族交响乐的经典之作,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让人们从音乐形象中再次领略到当年银幕上那些铮铮铁汉的风采。
  连环画 收藏市场的宠儿
  艺术档案 书名:《铁道游击队》
  作者:丁斌曾 韩和平
  出版:1955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如今的收藏市场上,一套名为《铁道游击队》的连环画价值不菲。因为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在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中获得绘画创作一等奖、文学脚本二等奖。出版以来,共再版20次,重印47次,累计印发3652万册,是中国连环画出版史上再版次数最多、印刷质量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
  这套包含10册、1000多幅画页的连环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家丁斌曾和韩和平联手创作,是两位画家公认的“花费精力最多、创作时间最长的作品”。
  据丁斌曾回忆,“我和韩和平先后五下山东,通过生活体验,掌握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资料,用传统单线白描的形式来表现这部连环画。我负责造型创作打铅笔稿,韩和平勾线。从1955年起,我们边创作边出版。
  “在创作中我们的第一部作品是‘夜袭临城’,在表现夜间战斗的情节时我们碰到了棘手问题,即这种情节单线不易表现,正当我们感到困惑时,著名画家程十发提议借鉴一下京剧《三岔口》的武打表现手法,这使我们得以顺利地完成了‘夜袭临城’的创作工作。”当他们完成第十册后,发现前两册风格不够统一,于是又重新绘制,这样下来,创作并出版这套连环画前前后后花了7年多的时间。
  电视剧 挑战红色经典改编
  艺术档案 剧名:《铁道游击队》(30集)
  导演:王新民
  主演:赵恒煊 张立 史兰芽
  摄制:2005年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
  对1985年某电影制片厂拍摄的12集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人们几乎没什么印象。刘真骅回忆说,那是因为剧中的故事情节严重脱离了生活,掺杂了太多的人工痕迹。“知侠看了一半后便没有兴趣再看下去,他感叹道,要是看看本子就好了。我觉得他带了很大的遗憾。”
  为了弥补丈夫的遗憾,当2004年山东决定翻拍《铁道游击队》,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献礼时,刘真骅担任了该剧的艺术顾问,并审看了剧本。3大厚本的剧本初稿在8个月的时间里,四易其稿。其间,一位编剧不幸病故,编剧李世明也累得犯了两次心脏病。
  在忠于原著、忠于真实的前提下,导演王新民首次将武打动作引入其中,还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小说中原有、后在“文革”中被删除的“掩护过路”等情节,而且将刘洪和芳林嫂的爱情戏贯穿始终。剧中,老版电影中的一些经典画面仍然保留,传唱不衰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也依然被选作主题歌。
  此次改编在刘真骅看来,是对原著改编最成功的一次。该剧播出后,立即掀起了一股“铁道游击队”热潮,“土琵琶”再次唱遍大江南北。作品被视为“红色经典”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荣膺“五个一工程奖”。
  舞剧 肢体语言再谱传奇
  艺术档案 剧名:《铁道游击队》
  总编导:杨笑阳
  主演:邱辉 山
  演出:2010年7月
  总政歌舞团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演出《骄杨颂》至今,已30多年没创作舞剧的总政歌舞团,于今年“八一”前后推出了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又以一种崭新的文艺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该舞剧将山东民间音乐及山东地区特有的“鼓子”、“胶州”和“海阳”三大秧歌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舞蹈元素相结合,刻画舞剧人物、塑造舞蹈形象。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突出舞蹈本体的创作,使舞剧《铁道游击队》成为文学的经典人物和音乐舞蹈的经典语言的完美统一。
  在舞台上,舞蹈演员的高难度动作技巧,将“打票车”、“打洋行”等经典情节演绎得生动传神;奇特的舞美装置,更营造出以假乱真的奔驰的火车、鸣放的枪炮等特效。肢体语言讲述的红色经典传奇,令观众啧啧赞叹、连连称奇。
  其他 铭记历史传递精神
  一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小说作者刘知侠于1991年离开人世,书中铁道线上的英雄们也大都相继离世。然而,在新的世纪,他们的故事不仅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以更多的形式被铭记,被传递。
  2000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发行了《铁道游击队队员掠影》一书。该书收录了41名健在铁道游击队队员的照片,以及他们的种种真实经历。这是由山东枣庄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历时四载,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寻访到的。
  2004年,枣庄市委市政府为新版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专门筹建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该影视城占地500余亩,集影视拍摄、传统教育、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并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铁道游击队大型群雕在微山县铁道游击队纪念园落成。凝固的艺术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铁道游击队当年的战斗场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网络世界里,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也有不少拥趸。2004年,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上海岩浆数码制作了一款电脑游戏《铁道游击队》,玩家可身临其境地爬飞车、打鬼子,过足英雄瘾。
  《铁道游击队》为什么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用原铁道游击队长枪三中队指导员张静波的话说,是因为“铁道游击队的壮丽史诗,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碑,是抗日军民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一座无形的丰碑”。以这些文艺作品为载体,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老的传奇!
  本文资料提供:瞿淑华
  照片合成:方汉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铁道游击队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原作者:范祥广)夜半婚礼
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振海是日夜晚结婚的,新娘是枣庄市齐村的李桂贞。成亲那天,日伪军在齐村盘查很紧,新娘一家人像往常一样,什么都不敢准备。晚饭之后,洪振海的岳母才催新娘赶快梳洗打扮,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
午夜12点钟时,村南一阵狗叫声,迎素的队伍来到了新娘家。随轿而来的不是洪振海的近亲,而是全副武装的铁道游击队员。洪振海匆匆忙忙把新娘扶上轿,既没放鞭炮,也没宴请亲朋故旧,他向岳父母磕了个头。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新娘抬出了村。一路上静悄悄的,听不到迎亲的人说笑吵闹,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不像是迎亲,却像是行军打仗。行走了近两个小时,迎亲的队伍终于停了下来,新娘从花轿里被两位女同志扶出轿。从迎亲者的口中新娘才知道已到了目的地——薛城区的南于。这里是一所小学校,在校园靠北墙的地方用苇箔临时搭起一个棚子,棚子里悬挂的两盏汽灯不时地发出“刺刺”的响声,周围挤满了身穿便衣的铁道游击队队员。大概是深夜的缘故,没有老百姓来看热闹。院子里仅有的两个女性,一个是铁道游击队杜季伟政委的夫人赵杰,一个是地下交通员刘景松的爱人,她俩自然就充当了伴娘。婚礼主持人杜政委召集全体队员为他俩举行了简单的结婚典礼之后,就送入了“洞房”。
那时的新房是临时借住的,里面摆放着一张床,一张方桌,两个小板竞,一个脸盆。只有从方桌上的两盏红蜡烛和一个“喜”字上,才真正显示出房子里的喜庆气氛。婚礼的前前后后,简单而又神秘,像“山大王半夜娶亲”的情景。从此,他们便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游击夫妻生活。
1944年隆冬的一天,地下交通员来到铁道游击队说,驻沙沟车站负责爱路段的日本特务平野,受其上司差遣,要求前来与铁道游‘击队联系,有要事商谈。铁道游击队设想了发生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答应了平野的要求。
一天,铁道游击队通知平野,派人领着他摸黑上路。从这个村,到那个庄,又从那个庄,拐到另一个村,绕着弯转了一大圈。直到确实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才将他带到早已计划好的距沙沟车站不远的村子里。张鸿仪政委、刘金山大队长等几位领导已在那里等候。
平野坐好后,考虑到他是乞求谈判的,就让他先讲。开始平野有些紧张,中国话说得不好,但慢慢地交谈,也能明白他的意思。他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请求铁道游击队不要破坏铁路线,说前些时候破路,他的大太君很不高兴,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如果再发生破路,他的大太君就不会宽容了。言外之意,也包含着恫吓。平野接着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说他的宣抚班在爱路村活动时,要求不要打他们,保证活动范围不出爱路村。言外之意是,越出爱路村的范围。你们可以处置。第三个问题,请铁道游击队帮助他购买些微山湖出产的蓖麻子和茼麻杆子。看样子他们在侵华战争中遇到了困难,来要求“帮助”。尽管他表现出态度和语气低下,但占领者的身份没有变,似乎他提出的要求你就会照办。张鸿仪政委早已有所准备,不慌不忙地带着讥讽而又严肃的口气说:“平野先生,你应该明白,是你们远渡重洋到中国进行野蛮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到灭绝人性的烧杀掠夺!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必定胜利,这是大势所趋!希望你认清形势,不要再与中国人民为敌……你提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意,但有个条件,就是不准你们再‘扫荡’我们的根据地。”张政委接着答复他的第二、三个问题:“至于你们的‘宣抚班’,我们也可以不打,但也要有个条件,我们铁道游击队派两个宣传队,到临城、沙沟两个车站进行宣传,你们必须确保他们的安全。”“关于蓖麻子和茼麻杆子问题,今年因湖水干了,这两种东西在湖田里种的都丰收,这事好办。你们可以拿弹药和医药来换,以物易物,你看如何?”平野哪敢答复,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1940年到1944年间,临城内住着日军的大兵团司令部和日本特务机关小林部队,兖州至徐州一线的特务,统由小林调遣。铁道游击队为鼓动群众抗日救国,宣传抗日必胜、日本侵略者必败的坚定信念,经常到临城日军大本营的火车站内贴标语。王金亭当时是临城火车站的工人,又在临城车站做党的地下工作,铁道游击队就把任务交给了他。这天下午,王金亭把写好的传单、标语叠好卷在煎饼里,趁着到站里上班带了进去。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避开日伪值班人员,悄悄到处张贴、散发。
第二天一大早,在临城车站日军大本营里、火车头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小鬼子快要完蛋了”等大字标语。日本人看到这种情况,气急败坏,但又无法追查是谁干的。
铁道游击队为了达到瓦解日军的目的,每逢节日还会印制反战传单,送纸做的樱花,向日本兵的据点和碉堡发动宣传攻势。
日本有首歌:“人中有武士,花中数樱花。”樱花被誉为日本的国花。日本兵每当看到铁道游击队送的樱花,多数人就会泪雨涟涟,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痛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有的日本兵还积极投入到反战活动中。
黑木是临城车站铁路警务段的小头目,曾在本国当过教师,为人正直,态度和气,有正义感。他是被逼迫而勉强来华的。通过铁道游击队的宣传攻势和教育,黑木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行径极为不满。所以,他不论干什么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愿意为铁道游击队办事。一天晚上,漆黑的夜幕把临城火车站笼罩得严严实实,黑木先在站台上走了一圈,然后,走进自己的住房,换上一身便衣,带人悄悄地走向站台散贴传单。
1945年11月,铁道游击队派人向驻在南山的鲁南军区首长汇报了对付日军铁甲列车的行动计划。张光中司令员听完汇报后指示: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不值得再打了,可以通过谈判,让他们把武器全部交给铁道游击队。张司令员还把早已印好的向日军发出的最后通牒,让刘大队长立即派人送到日军联队长官那里去。
日军收到最后通牒后,派出了两个谈判代表,谈判地点设在姬庄村西南角一个农户家里。我方参加谈判的代表有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长枪中队指导员李德富和会讲日语的黄友贤、日籍队员田村伸树等4人。
开始,我方首席代表郑惕政委,首先阐明这次谈判的宗旨,然后由田村伸树用日语宣读朱德总司令命令冈村宁次要立即向八路军、新四军就地放下武器、缴械投降的文件。日军见我方代表态度非常坚定,小林又提出一个讨价还价的方案,郑政委批驳了小林的无理要求。谈判相持了几个小时,日军代表表示,对于我方的条件,他们要回去请示后答复。第一次谈判没取得实质性结果。
当日下午,谈判仍在原地进行。这次日军联队长官太田亲自出席,围绕日军是否全部缴械,双方又争执了好长时间。午后4时左右,张光中司令员带领十多名随从人员,骑马赶到姬庄,会见了双方谈判代表,张司令员对日军联队长官太田严厉指出:“日本政府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如果你们仍然执迷不悟,我军将用武力解决。”田村把张司令员的一席话向太田等作了翻译,太田的态度立即软了下来。鲁南军区又派出警卫营的两个连队换上铁道游击队的服装来到姬庄附近,为最后谈判和举行缴械受降仪式助威。日军无奈,只好按照我方的要求,乖乖地缴械投降。
根据谈判的最后决定,午后在姬庄南部的一片开阔地里,日本官兵及其随行人员、家属等上千人,向不足一百人的铁道游击队缴械投降。铁道游击队姬庄受降在鲁南地区是一次规模最大的日军直接向我军缴械投降的行为。
选自《党史信息报》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铁道游击队》观后有感 内容详尽,但请以实际操作为准,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铁道游击队》观后有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706|回复: 3
来自 湖北精华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听到这首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的时候,不由的便叫人想起铁道游击队的创建者和上级领导人张光中。
组建鲁南铁道大队 铁道游击队因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和同名电影而闻名遐迩。然而他真正的名字是鲁南铁道大队。<font color="#38年初,苏鲁边区临时特委书记郭子化组织武装暴动,短短几个月内,在微山湖地区和枣庄一带拉起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原在枣庄中兴煤矿彭山号矿井当掘进工人的洪振海、王志胜参加了这支武装。这年5月,苏鲁豫皖特委调集沛县、滕县、峄县抗日武装在鲁南山区的墓山汇合,正式建立了第五战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微山湖西建立二总队后称第一总队),总队长张光中,政委何一萍,参谋长韩文一。1938年9月,根据总队长张光中的指示,派苏鲁人民义勇总队第三大队三连三排长洪振海、一排长王志胜返回枣庄矿区,负责了解敌情,为义勇队提供情报,并伺机夺取武器,发展矿区抗日队伍。王志胜回到枣庄后,在日军开办的国际公司(老百姓称洋行)干搬运工。洋行设在枣庄火车站,表面看是经营百货商品,实际是日军的特务情报机构。1939年8月,王志胜在洋行秘密工作了半年,了解了不少敌情,后与洪振海商量,决定铲除洋行的日军,夺取武器,摧垮日军这一特务机构。一天晚上,洪振海、王志胜二人联络了驻鲁南国民党五O支队司令部的警卫宋世九,摸进洋行,将熟睡中的3个日本特务当场毙二伤一,缴获步枪、手枪各1支,并安全撤出。而后又发展了铁路工人李金山、李荣兰、赵连友3人,继续进行隐蔽活动。1939年10月,王志胜、李金山、李连发3人在火车站上发现日军部分军火待装外运,认为是夺取武器的大好时机。于是在装车时有意把两挺机枪和一捆步枪放在车门旁,为了便于打开车门,又预先把车门做了一番伪装。为了在夜间行动方便,李金山故意把机车搞坏,使开车时间由下午5点推迟到晚上8点以后。当火车开到他们选好的地点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洪振海等人飞身跃上火车,将机枪与步枪推下,共获得机枪2挺、步枪12支。这批武器送交义勇队总部,受到张光中等领导的表扬,并奖给现款500元(伪钞),手枪4只。武器得到补充后,洪振海、王志胜又发展了6人参加隐蔽斗争。<font color="#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鲁南,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于10月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苏鲁支队成立后,支队长张光中等立即指示洪振海、王志胜迅速在矿区发展武装。同年11月,王志胜辞去搬运工,与洪振海合伙在枣庄火车站北的陈庄开了一座炭场。炭场收入除维持生活外,盈余的一部分上交支队,一部分用于购买武器。到1940年1月,人员已发展到11人。洪振海、王志胜认为正式建立铁道队的时机已成熟,于是向苏鲁支队写了报告,建议马上拉起武装,并请求委派领导。<font color="#40年2月,苏鲁支队决定正式组建鲁南铁道队,并派杜季伟任铁道队政委,委任洪振海、王志胜为正副队长。为隐蔽起见,他们一面经营炭场,一面加强对队员的政治教育与军事技术训练。3个月后,铁道队又购买了十几支短枪,增强了装备,队员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font color="#40年5月的一天,一名队员无意中将铁道队的情况泄露了出去。第二天拂晓,日军两个中队包围了炭场所在地陈庄,由于队员多是本村人,在乡亲们的掩护下大都安全突围,政委杜季伟经巧妙化装也脱了险,有3名队员被日军逮去。从此,铁道队便公开了旗号,转移到枣庄西北隅的齐村,以齐村为依托,在临(城)枣(庄)支线的南北之项城、小屯、放马场、夏庄等十几个村庄开展活动,不久发展到30余人。在鲁南铁道队创建的同时,月间,在微山湖畔的临城,以南至韩庄、以北至滕县的铁路沿线也建立了铁道队。以孙茂生为首的临城以南铁道队,由沛滕边区办事处加委命名,他们白手起家,靠从鬼子火车上搞物资装备自己。一次,孙茂生带领5名队员在沙沟车站附近,从鬼子火车上搞下48麻袋芝麻,把部分芝麻运往微山湖,换了1支短枪,余下的分给了当地的群众。不久,他们又派8名队员化装成老百姓,带一把菜刀,在孙庄车站爬上火车,在火车行至沙沟至塘湖之间时,从火车上卸下2000斤茶叶。后来又在当地群众帮助下,从反动地主手中搜缴了20余支步枪,在紧靠微山湖的郗山一带打击敌人,队员很快发展到30多人。临城以北的铁道队以田广瑞、杨茂田为首,共20多人,由滕县县大队领导,活动于辛庄、水寨、王福楼、丁桥一带,不断截击日军火车,破坏交通,打击出扰之小股日军。<font color="#40年7月,鲁南军区成立,张光中任司令员。为统一并加强对这三支铁道队的领导,鲁南军区命令三支铁道队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不久,召集三支铁道队的干部在微山湖东夏镇三孔桥水火神庙开会,会上宣布了鲁南军区的合编命令。会后三支铁道队的全体队员在微山湖东边的蒋集村合编,大队长洪振海,杜季伟为政委,副大队长王志胜。下辖4个中队:原鲁南铁道队为第一中队,中队长徐广田;原临城以南的铁道队为第二中队,中队长孙茂生;原临城以北的铁道队为第三中队,中队长田广瑞;新组建的破袭队为第四中队,中队长华绍宽。4个中队共有队员400多名,大队3位领导人随第一中队活动。<font color="#41年冬,鲁南铁道大队发展到500人/枪。大队建立了党总支,总支书记杜季伟,总支委员11人。4个中队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各中队指导员任党支部书记。1942年2月,杜季伟去鲁南党校学习,孟昭煜任政委。1942年4月,在微山湖边刘店村战斗中,大队长洪振海牺牲。6月,鲁南军区任命刘金山为大队长。9月,鲁南区党委和鲁南军区决定,将活动在津浦铁路沿线微山湖区的微湖大队、鲁南铁道大队、沛滕大队和峄县县大队合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铁道大队编为独立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刘金山,政委先后由孟昭煜、文立正、杨广立担任。1944年9月,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二大队奉命恢复鲁南铁道大队番号,仍隶属于鲁南军区,大队长刘金山,政委先后由张洪仪、郑惕担任。1945年12月,铁道大队奉命到滕县接收整编。整编后除留两个中队归鲁南铁路工委领导外,其余编入鲁南军区特务团。鲁南铁道大队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番号撤销。
来自 湖北精华
亲切关怀 铁路是日军的交通命脉,因此,日军、伪军对铁路戒备森严,铁道游击队长年与日军控制下的铁道打交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日军、汉奸的严密监视之下;他们活动的地区枣庄、临城、峄县、滕县、微山湖区,大都又是敌占区,处于日军的铁蹄践踏和血腥恐怖之中,战斗、生活十分困难,离鲁南军区根据地抱犊崮山区虽说只有百多公里,但要去回报、联系一次工作却非常困难,仅翻山越岭不说,还要冲破日伪的道道封锁线,随时都有发生战斗的可能,环境十分艰险。但是,铁道游击队自成立之日起,张光中司令员和军区其他首长都非常关心和爱护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铁道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日军的交通运输情报,并向军区汇报;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解决部分军区部队所需物资和药品,并在日伪内部发展自己的力量;保护秘密交通线的畅通,安全护送过往领导干部。张光中司令员经常对铁道大队的干部、战士提出:“你们战斗在敌人眼皮底下,一定要讲究策略,注意隐蔽,千万不能暴露自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力量,要保护好帮助过我们的群众。”还说:“要扩武装,你们向军区要枪要炮是没有的,因为我们没有兵工厂,所以你们只有向敌人去要。”铁道游击队遵照张光中的指示和要求,充分利用铁路这一被日军控制的交通线,为军区和自己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品和武器弹药,多次受到张光中司令员的表扬。<font color="#40年至1942年,是鲁南地区军民抗战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军区首长考虑到铁道游击队干部战士长年活动在敌占区,战斗十分频繁,吃不好,睡不好,总是过一段时间就把他们调到山里去整训。主要目的是,通过整训提高战斗力,使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得到休息。<font color="#40年11月,铁道游击队在血染洋行、配合山区反“扫荡”、破袭临枣支线、切断日军电话线、扒掉铁轨3里多之后,日军狗急跳墙,加紧了对铁道大队活动区域的“清剿”与“扫荡”,国民党顽军也乘机大搞反共摩擦。为保存有生力量,鲁南军区命令铁道大队全体指战员去临沂南部的埠阳休整,张光中司令员亲自到埠阳去看望铁道大队的干部战士们,他认真仔细听取他们的汇报,深入队员们当中与大家座谈,问长问短,既了解队员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战斗、生活中与当地群众的关系情况,又问具体生活问题,如平时睡在露天地里还是住在老乡家里?是否有被子盖?能及时吃上热汤热饭吗?队员们想不想家等等。这次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干部战士不仅恢复了体力,而且思想觉悟和战略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1941年1月,铁道大队4个中队都返回临城一带,以微山湖为依托,展开了艰苦的对敌斗争。<font color="#41年10月,由于盘踞鲁南的日军不断向抱犊崮抗日根据地“扫荡”,根据地军民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考验,山区极端缺乏医药,战士们负了伤,用食盐消毒,得不到药品治疗,不少战士牺牲了、残废了……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军区司令员张光中等首长指示铁道队,一定要千方百计搞到药品。可是,日军控制得很严,要想搞到药品确实很不容易。一天,临城车站铁道队的内线宋邦珍报告:有一车皮药物刚从日本运来,晚上经过临城车站南运。铁道大队经过周密计划和部署,等火车一出临城站,由队员梁传德、孟庆海爬上火车往下掀,刘金山、王志胜带领其他队员预先埋伏在沙沟站北的洼地里等待搬运。他们从火车上掀下几大箱药品,打开一看都是军区部队需要的外伤药,同时还得到了当时十分少见的显微镜,随后立即组织力量送到了根据地。他们一到军区,张光中司令员就去看望铁道队员们,并连连夸奖他们干得好!干得好!还给指战员们准备了饭。此时的鲁南根据地已经缩小到“东白山,西白山,南北曼子宝山前,东西十余里,南北一线牵。”的地步,成了一枪能打透的根据地。上至司令员,下至战士吃的是树皮、草籽、野菜。铁道队送到药品的时候,军区机关已经好多天没吃上粮食了,整个部队吃的是用花生饼、柿子皮加上豆饼磨成的面,掺上百分之八十的野菜,有时偶尔给首长弄点“保健饭”,也只是地瓜粉和高粱面做的窝窝头。张光中等军区首长,为了招待铁道队员,把自己吃的这些饭让给了队员们吃,首长们却去吃野菜饭。当时,铁道大队队员中有人不了解这一情况,还小有牢骚:说我们跑了一夜半天,好不容易才把药品送上山来,就给我们吃这种饭?当大家得知这是张司令员等首长们吃野菜省下来的窝窝头时都非常感动。队员们纷纷表示:“首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今后要搞更多的物资送到军区,感谢首长们的关心和爱护!”司令员的关心爱护给了队员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久,他们飞登火车搞了1200匹布、800套军装和大批医药、医疗器械,都安全送达到根据地。<font color="#42年7月,刘少奇从新四军驻地盐城去延安筹备“七大”,途经山东时,对铁道游击队的发展和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之后,张光中司令员又把铁道大队调进山里整训,他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结合鲁南山区根据地斗争的实际,深入浅出地给铁道队员们讲游击战术,讲在敌占区怎样建立根据地,怎样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怎样掌握敌情,怎样争取变敌为友等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他谆谆告诫铁道大队队员们说:“你们在铁路边活动,没有一个可靠的根据地,没有耳目是不行的。光靠你们这些人能打多大的仗呢?打几百个敌人就不行了吗?当敌人向你们进攻时,你们就没有立足的地方了。你们既然活动在敌占区,就要有自己的立足点。刘少奇同志不是说了么,蜘蛛还要有个网呢。如果你们没有,那就不能存在,所以你们一定要依靠发动群众,扩大自己的力量才行。”<font color="#42年4月,铁道大队火烧伪军柏山碉堡工事后,中队长曹德清带着一个中队驻在钟口村伪保长家,不幸遭日军、伪军四、五百人包围,曹德清等7人牺牲。钟口事件后,张光中等首长指示大队:无论如何要控制住津浦沿线,要坚持住,要积极主动地扩大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但同时要十分谨慎,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要接受钟口事件的教训,化悲痛为力量!
来自 湖北精华
战功赫赫 <font color="#43年夏,作家刘知侠在山东军区召开的英模大会上认识了鲁南铁道游击队的徐广田和在省委党校学习的杜季伟,经过采访,他写出了以真人真事为主的章回纪实小说《铁道队》,发表在《山东文化》上。1944年至1945年间,铁道队曾两次邀请刘知侠去微山岛和枣庄,并被聘为鲁南铁道大队荣誉队员。经过反复深入生活,刘知侠写出了名闻全国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建国后,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陆续播映,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从此,铁道游击队的名声远播海内外。潜入敌列打票车。1940年夏,因日军对鲁南军民进行“大扫荡”,进驻山东的八路军经费十分紧缺。鲁南军区司令部函令铁道大队搞一部分资金,以解燃眉之机。铁道队接到命令后,先将开炭场结余的8000元(伪钞)上交,并准备打一次日军票车。经过侦察得知,每逢星期六,徐州以北津浦铁路沿途各车站都向济南日军交税款,月底一般交税较多。7月底的一天,铁道队派人潜入火车站,跟车到临城侦察。在摸清了押车的日军、伪军的人数、生活习性及军事技术等情况后,拟定了一个打票车的行动计划。按照行动计划,大队长洪振海带领12名勇敢机智的队员组成先遣小分队,预先潜入列车,选中目标,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烟、酒、点心等食品,引诱押车日本兵与他们一齐吃喝,以稳住日军;副大队长王志胜带领12名精干的短枪队员埋伏在预定地点。待火车开动后,洪振海迅速果敢地处死日军司机,控制机车,火车一出王沟车站,便按预定部署,车速减慢,埋伏在预定地点的王志胜带领12名短枪队员神勇地飞身上车,与早在车上的队员一齐动手,将车上20余名日军全部杀死,又在列车最后一节车厢找到装有现款的帆布袋子,随后撤离。这次打票车,共缴获伪钞8万元,短枪8支,长枪12支,手炮1门,机枪1挺,铁道队员无一人伤亡。战利品除3支短枪经上级批准留队使用外,其余全部上交鲁南军区。血染洋行。劫票车后,部队经过简短休整,决定趁热打铁再打枣庄国际公司(洋行),进一步扩大铁道队的影响。1940年8月下旬,王志胜化装回到枣庄,他趁机混入洋行内部进行了一番详细侦察,回来后他将洋行的情况作了介绍,根据侦察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抽调32名队员,分5个组,1组担任警戒,其余4组分别负责消灭住在4间屋子里的日军。行动这天,游击队员乘夜色进入洋行院内,乘日军不备,打死日兵13名、伪翻译1名,缴获长短枪各6支,手表、怀表100多块。整个行动只用三、四分钟。巧截布车。1941年11月,已是朔风阵阵、寒气袭人的季节,驻鲁南地区的抗日部队近两万人的棉衣还没有着落。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张光中司令员召集铁道队政委杜季伟,运河支队的邵剑秋、褚雅清,沛滕大队的钟勇飞、李明,微湖大队的张新华等研究解决办法。决定截日军的布车。一天,张永纪得知日军一列挂了两节布车车厢的火车从青岛发车南行,约下午4点钟到达临城车站,张永纪考虑,这个时间太早不便行动,必须想法让布车丢在临城,夜间再挂走。于是他当天下午3点多钟便跟车到了滕县车站,等布车来到后,他利用工作之便捧了几捧沙子放进车轴上面的油壶里。火车启动了,不一会,沙子和车轴摩擦起火了,火车不得不减速,慢慢向临城爬去。这时,动员来的几百名群众汇集在黄埠庄,个个扛着扁担,拿着绳子,待命行动。铁道队政委杜季伟作了动员后,几百名群众便风风火火赶到塘湖车站附近,隐蔽在封锁沟里,焦急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晚上9点多钟,火车驶来,张永纪借着火车喷出的水蒸汽作掩护,与同时爬上火车的铁道队员刘金山、梁传德、徐广田三人,一边警戒,一边行动。在火车到了沙沟、塘湖车站中间时,趁火车拐弯之机,猛地提起挂钩,前边的车开走了,载着布匹的两节车厢继续滑行了一段之后,便慢慢停在了铁轨上,杜季伟一挥手,几百名群众一跃而起,火速爬进车厢,掀的掀,搬的搬,卸了整整一夜。微湖大队长张新华和沛滕边水上区区长黄克俭率领100多只小船在湖边待命。第二天黎明,天公作美,大雾弥漫,三步之外看不到人,借着大雾掩护,抗日军民顺利把布匹搬运至安全地带。运完布匹后,车厢内的部分敌军装,便放火烧掉了。临城日军发现出事后,出动铁甲车开路,步兵跟在后边;徐州方向也驰来了一辆日军车,两车厢全是日军,一齐围攻铁道队员。早已埋伏在铁路边的铁道队长枪队,架起了机枪向日军扫射。日军遭此伏击,一时摸不清情况,不知所措,慌乱中,日军车与起火的布车车厢相撞,撞死日军30多人,重伤不计其数。此次巧截布车,共截获棉布1200匹,皮箱200只,日军军装800余套,锻子被100余床,呢子毛毯一批,显微镜4架,电炉2个。后来鲁南军区派了一个骑兵连,接连搬运了半个多月才搬完。破袭津浦路。1941年11月至12月间,日军调集盘踞在天津、济南、青岛、徐州、蚌埠、洛阳、开封、郑州等地的日兵、伪军五万余众,对沂蒙山区(鲁中南地区)实行“铁壁合围”式地空前大规模“扫荡”。鲁南军区命令铁道队要立即对津浦铁路开展大破袭,切断日伪军的交通和通讯线路,以配合山区军民反“扫荡”。接军区命令后,铁道队兵分四路开展铁路大破袭。副大队长王志胜带领5名队员为第一路,在枣庄夺取了日军的3部机车,相向开足马力安全跳车后,将日军机车撞毁,王沟铁路大桥坍塌;陈有记带领70余人为第二路,在临城以南扒铁轨,扛枕木,破坏铁路,使日军机车20多节车厢行至塘湖车站以北翻下路基;政委杜季伟率领部分队员为第三路,在临城以北张桥将日军的电话线全部割断;徐广田带领部分队员为第四路,在临城以北扒毁了铁路10余里。智毙高岗。1942年4月,日军为强化对铁路沿线的控制,围剿抗日武装,便从济南调来一个叫高岗的日本特务头子,接替住在临城的黑木。高岗是个中国通,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还十分熟悉中国的风俗人情,这家伙表面温文尔雅,内心却极其凶残、狡诈,经常用狼狗撕咬中国人寻开心。高岗一上任,便组织一支80多人的便衣队,其中日军40人,伪军40余人,全都腰插20响德国造驳壳枪,还配备了2挺机枪。他想以短制短,以便衣对便衣,以夜间活动对夜间活动,来对付铁道游击队。为了收买人心,这小子专门同当地社会名流绅士拉关系、拜把子,有时暗中抓了人又经他亲手放出,以至临城周围的伪乡保长大多数被他拉了过去,他还派出许多谍报员,一旦掌握铁道队的活动线索,便立即召集其便衣悄悄出动,长途奔袭(钟口事件铁道队中队长曹德清及7名队员壮烈牺牲就是高岗一手制造的)。高岗的便衣队对铁道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不除高岗,铁道队活动难以开展(钟口事件后,队员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要求除掉这个祸根)。此时又值日军对鲁南山区进行“扫荡”,对此,鲁南军区张光中等首长指示铁道大队:无论困难如何,一定要控制住兖州至徐州的津浦铁路沿线,切断日军的交通动脉,配合山区军民反“扫荡”。为执行军区首长指示,铁道队大队长刘金山,政委杜季伟,副大队长王志胜等立即研究,决定先干掉高岗,然后消灭他的特务队。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周密准备,一是派队员宋邦珍以干讯号员为掩护打入临城车站,作为内应,伺机行动;二是刘金山、徐广田等队员与特务队成员拜把子,进而掌握他们;三是利用高岗与黑木的矛盾,在黑木身上做文章(原特务队长黑木由于无能被高岗接替,成了高岗的部下,黑木对高岗心怀不满)。铁道队通过“两面保长”姬茂喜给黑木送去宣传品,一步步争取黑木。通过这些活动,逐渐摸清了日军特务队的兵力部署及高岗的活动规律。高岗的特务队和他的办公室离日军大兵营只有200米,在站台南80米处,有日军、伪军重兵把守;车站外木栅栏上架着电网,再外边是壕沟,除掉高岗及其特务队绝非易事。<font color="#月底的一天深夜,铁道队队员们化装成铁路工人,分三组陆续进入了临城车站。这时,内线宋邦珍发现车站来了一辆军车,装满了日军,不便行动,便通知铁道队大队长、政委等撤退。翌日晚,队员们全部化装成日军、伪军,躲在铁路西的麦垅里待命。深夜零点30分,南去的客车过去后,车站上的警戒放松了,杜季伟带领孙茂生的长枪队埋伏在临城车站西边壕沟外的土坎上,枪口瞄准车站日军的各个火力点。3个短枪队分三股,在大队长刘金山的带领下,呈扇面形从西南方向向临城车站包抄过去,十几分钟后,刘金山、王志胜爬到车站西边的一个小土坡后面,隔着草丛向车站里观察。刘金山曾发誓:“鬼子特务队专门对付咱铁道队,是咱的死对头,我这个当队长的当然要同高岗会一会,打不掉高岗,算不得山东好汉!”一刻钟过去了,刘金山等得不耐烦了。凌晨2点许,月台上发出了红色灯光,对着刘金山等隐蔽的土坡晃了三晃。刘金山左臂一挥,低声命令道:“上!”孙茂生和两个队员架着长木板放到壕沟上,队员们飞一般跨过壕沟,又用此法通过了电网。刘金山、王志胜、徐广田三人身如飞燕般地跨过特务队的院墙,逼近了高岗的办公室,透过门上的玻璃,看到警卫在打瞌睡,高岗坐在桌子前翻阅什么,还不时用铅笔划着。突然,高岗放下手中的笔,警犬般竖起了耳朵,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他猛然抬起头来,发现门外有影子一闪,便警觉地迅速摸起桌上的手枪。就在高岗起身的一刹那,刘金山猛地飞脚将门踹开,一个箭步跨到高岗对面,四目相对,高岗如被雷击一般,身子猛一打颤,就在同时举起了手中的枪。没等高岗开枪,刘金山早扬起手,连发三枪将高岗击毙。那个打瞌睡的日本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魂归东洋去了。这时,王志胜抱起架在墙角的机枪,对准里间的十几个特务,大吼道:“不许动,缴枪不杀。”刚被枪声惊醒的特务队,看到主子毙命,一个个乖乖地扔出20响的短枪抖成一团。枪声惊醒了周围的日本兵,一时间,整个临城车站乱了套,集合号声,吆喝声,枪声响成一片。队员们扛着战利品,趁机闪电般撤离了车站,翻电网,跨壕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高岗被击毙后,临城四门关了三天,又是戒严,又是搜查,还从济南请来了验尸的军医,企图查清高岗死因,结果在一车皮底下找到一顶铁道队员故意扔下的伪军帽子,日军大为脑火,本来就对伪军阎成田团不满,这更断定是他们联络八路搞的,于是把阎团伪军军官全部押到济南审讯,严刑之下,伪军官全部招供,后被日军押到东北做苦力,阎团被解散。智毙高岗,一箭双雕。迫使日军就地投降。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蒋介石却抢先下山摘桃子,命令华北日伪军就地维持治安,等候国军前来受降和接收,并命令八路军和新四军停止行动,集中待命。朱德总司令致电蒋介石拒绝执行这个命令。为迫使日军就地投降,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命令铁道大队务必迅速炸毁韩庄站东南的大铁桥,阻止国民党军队沿津浦线北上,同时阻止临城、沙沟日军、伪军南逃徐州,配合新四军十九旅,迫使沙沟日军投降。铁道游击队接受张光中司令员命令后,迅速炸毁了韩庄铁桥,同时炸毁了临城站至沙沟之间的一段铁路,使沙沟日军、伪军成了瓮中之鳖。鲁南几万军民也在冒着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不分昼夜地破坏着华北至华东的交通命脉,整个津浦线被切断,沙沟的日军插翅难飞。新四军七师十九旅接鲁南军区指示,要千方百计迫使沙沟的一千多日军向新四军和铁道游击队投降。十九旅旅长林毅先找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政委郑惕出面与日军谈判指出,我方消灭盘踞在沙沟的伪军,日军不得插手。待我方消灭伪军时,日军山田部队却以打伤了他的几个士兵为由扣押了刘金山。谈判进入僵局,正在这关键时刻张光中司令员赶到谈判地点,义正辞严,晓以利害地对日军山田说:“你们要服从山东军区的命令,交出全部武器,这也是波茨坦宣言的规定。不就地投降就是拒绝投降,不投降休想走出沙沟一步!”他看了山田一眼后继续讲到:“我们谈判的条件和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你们必须全部放下武器,我们才能保证你们所有人的人身安全(日方曾对刘金山提出三条要求)。否则,一切后果将由你们负责。”刘金山四进沙沟,经过半个月的谈判,终于与山田达成协议。1945年12月的一天,在沙沟车站举行了受降仪式,铁道游击队全体队员与新四军七师十九旅一部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列成二路横队,山田、黑木带领日军全体官兵1000余人排成四路纵队,垂头丧气地向我军投降。日军共交出机枪130挺,步枪1400支,子弹100箱,铁甲车1辆。受降完毕后,按照协议把这1000多日军及其家眷安全护送到华北。早在1945年10月,盘踞在枣庄一带的日军一个大队500余人,向铁道游击队和鲁南抗日军民投降后,被指令押送到鲁南军区驻地桑庄时,日军大队长恳求要看一看张光中司令员是个什么模样。张光中司令员满足了他的要求,并向其训了话。日军大队长见到张光中高大奇伟的身躯,慈眉善目的笑脸,不敢相信这就是叱咤风云,驰骋疆场,使他们闻之丧胆的张将军,但又不免心中泛起一股敬畏之感,身不由己地立正,向张司令员敬礼……
张光中,原名张新亭,字耀华。1901年出生于江苏省沛县宋庄村一地主家庭,自幼接受进步思想教育。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苏鲁边区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鲁南地区人民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38年8月任鲁中南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春至1954年初,先后任徐州警备区司令员、徐州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等职。1954年春至1983年,先后任江苏省政法委主任、检察院检察长、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5月因病离休。1984年6月病逝于南京。
来自 湖北精华
目前的微山湖已经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