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戴河金丝宾馆大金丝村为什么不拆迁

第06版:专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绥中东戴河
海岸中关村
人民日报海外版
  辽宁绥中东戴河新区西起辽冀交界处,东至高岭镇疏港路,北靠京沈铁路,南临渤海,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处于南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1℃,年平均降水量645毫米,无霜期174天。共分为4个功能区域,西部的辽宁(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产业;中部的东戴河新城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商贸、地产及行政办公;东部的高岭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南部沿海地区与规划面积10余平方公里的碣石大遗址公园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东戴河新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起点,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接两大新区双向辐射的先天优势。新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畅通快捷。京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和滨海公路均经过新区。这里到北京298公里、到沈阳300公里,3个小时车程,距秦皇岛国际机场12公里,10分钟车程。距秦皇岛港25公里,与正在建设的山海关港区2个3.5万吨级通用码头零距离,东接绥中石河亿吨综合港区。区内的绥中港、36-1油码头分别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和3万吨级油轮。&&  资源丰富、文化厚重。新区拥有近30公里浪碧沙白、滩缓无礁的原生态海滩。这里鸥翔碧水,浪逐白沙,阳光和煦,海风轻柔,让人尽享北国滨海的浪漫风情,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的游客来此休闲度假。新区还拥有大片地势平坦、附着物少、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另外,东戴河新区淡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滨海公路两侧河网纵横,湿地密布,海鸟繁多,金丝河、九江河、强流河三条河流在新区内汇入渤海,生态环境极其优越。  千年历史的演进在绥中地区沉淀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尤以与碣石和长城相关的文化最为丰富多彩。绥中全县文物古迹多达114处,新区的浅海内矗立着著名的碣石奇景,历史上有五位帝王先后巡幸于此,并多留有诗篇。碣石对岸就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行宫群遗址——碣石宫,秦始皇在此建宫驻跸,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汉武帝刘彻在此修筑汉武台,遥观沧海;魏武帝曹操三临碣石,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句。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留下“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的豪迈诗篇。帝王的步履行止之处,也由此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秦汉遗址群,包括:石碑地、瓦子地、黑山头、止锚湾、大金丝屯和周家南山六处遗址。国家已经批准在此区域修建占地10余平方公里的碣石大遗址公园。新区15公里范围之内还有与山海关“天下第一关”、“老龙头”一脉相连的东北地区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挂牌地—九门口水上长城,质朴古野的永安古长城群以及保存完好的明代前所所城。这里曾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闯关东的“迁徙之地”,关内文化和关外文化的融合交汇、取长补短,形成了独特的绥中文化。  政策优惠、服务高效。为吸引高新技术类项目入驻,东戴河新区制定了《东戴河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税收、研发资助资金以及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企业积极的政策支持,并积极帮助入驻的高新技术类项目争取省科技厅科技支持资金。为打造全国一流的“服务高地”,东戴河新区招聘专业服务人员,建立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公章生效的企业入驻全程跟踪服务体系。  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区,日,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葫芦岛市管绥中县体制不变前提下,绥中县享受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沿海经济带起点的东戴河新区,为了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热潮中掌握主动、赢得先机,从建设伊始,就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坚持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开工“三条线”同步推进,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各类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  东戴河新区始终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在关系到新区长远发展的规划编制上,更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超前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进行高水平编制,特聘请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作指导,编制完成了《东戴河新区总体规划》。目前,《东戴河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东戴河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景观绿化规划》等均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批;另外,与新区建设紧密相关的《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秦始皇行宫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规划》等均已编制完成,待通过审批后,马上组织实施。  (二)基础及配套工程快速推进  2009年年初,东戴河新区除了刚刚开通的滨海公路,基础设施一片空白。为了快速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新区从2009年3月底具备施工条件起,就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面启动了基础及配套工程建设,各项工程的设计、招标、施工工作快速推进。截至目前,新区起步区“七通一平”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能够满足企业从开工到正式投产运营的全部需求。  在配套设施建设上,集研发、孵化、办公、会议、展示、一站式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大厦已封顶;农民新村已有11万平方米回迁楼落成,回迁农民已于去年11月全部入住,另外12万平方米回迁楼已建成,正在回迁;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在去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山东胜利海事学院已经划地,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2.6万平方米的商贸市场已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发车位20个,日旅客发送量将超过1万人的公路客运枢纽站正在进行施工;东戴河动车站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二期东戴河新城初步框架已经显现  目前新区有近20家综合地产类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开工面积达504万平方米。其中北京盛邦基业山海同湾项目总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已经在去年6月16日正式开盘,现已销售一空。目前山海同湾项目正在进行五星级酒店及商业街的施工,山海同湾盛托理尼主题酒店已具备开业条件,五星级酒店即将投入使用;合生天戴河项目,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元,整个项目包括高档别墅、会展中心、五星级海景酒店、音乐厅电影院等多种设施,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海天翼昆仑五星级酒店项目总占地约57亩,投资5.8亿元,总建设规模约3.1万平方米,正在紧张施工中,高档公寓区现已开盘,酒店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去年,新区与来自香港的著名房地产上市公司佳兆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将携手打造辽宁东戴河国际旅游新城,项目占地11平方公里,将建成集旅游产业、新兴服务产业和生态居住产业、欧陆风情小镇的国际休闲体验之都。目前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启动区建设,项目的销售会所和滨海广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区已经开盘销售。这个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我们计划在5年内完成全部11平方公里的建设,相信这个区域一定会成为渤海湾又一处极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新城。  今年,新区还先后成功签约三大国际级休闲旅游项目,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积极向前推进。这些项目的顺利入驻,将把东戴河新区内秦始皇行宫遗址和优质的岸线资源完美的呈现出来,对东戴河新区提升区域知名度,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彻底解决绥中旅游业存在的季节性问题。  优化环境&&推进建设  新区始终把软环境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建设与投产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来抓,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开展评议活动、组织干部学习等一系列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开工建设,也令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与完善。  (一)建立健全高效率的办事流程,为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新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从项目洽谈、对接到落地、开工,采取全程跟踪代理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营造“亲商、爱商、扶商、安商”的发展环境,打造全国一流的“服务高地”,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协调工商、财政、质监、税务等部门,集中一处,互相配合开展工作。二是新区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定,重点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测,促进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廉洁高效。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等方式,制止各种不当行为,为企业做好服务。在办理注册上,企业只需提供有关资料,相关手续均由经济发展服务局代为办理。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本部门出现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并受到党政纪处分的,追究部门主管领导责任和主要领导责任,在年终各类评比中对所在单位(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各项措施的有力实施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四是新区还积极帮助已开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向省科技厅申报项目材料,争取科技资金支持,目前,新区已有61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共计8,850万元的科技资金。  (二)加强理论学习,激发各级领导干部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为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引导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东戴河新区的目标任务上来,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学习仇和同志读书活动,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学习《政道:仇和十年》一书,用仇和精神激励、教育广大干部,积极倡导敢想敢做、大胆创新、身先士卒、真抓实干、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仇和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在读书学习活动中受到了强烈触动,在葫芦岛日报《绥中新闻》专版刊发体会文章30余篇。同时还对新任职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分期进行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全县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  (三)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去年年初,新区在起步区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把“打造辽宁乃至东北第一软环境”作为坚定企业投资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从2010年开始,在全县广泛开展三项评议活动,对涉企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工作纪律等进行评议。投资企业代表以不记名、全封闭、背靠背的方式,对涉企单位和具有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及服务部门进行评议。同时将评测结果和书面检讨、整改意见刊登于葫芦岛日报。评测结束后,将刊登评测结果和书面检讨、整改意见的《葫芦岛日报》给企业做了反馈,效果非常好,企业非常满意。  今年新区对评议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仍由企业投资人对各个部门的同志进行评议,但扩大了评议范围,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参加评议,县委、县政府和新区的领导班子成员也同样在评议范围内。“不满意率”也由去年的10%下调到今年的5%。&  (四)不断充实人才队伍,为新区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搭建新区人才与智力保障体系,新区聘请中关村高企协协会副会长、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亮为新区招商工作高级顾问,为新区建设提供先进的招商方法与招商理念。聘请原沈阳市规划院院长李国才教授为新区规划工作高级顾问,为新区园区规划与企业布局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此外,市委从市有关部门抽调了四名专业对口的干部担任管委会主任助理,新区又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选拔了19名招商、管理和服务型人才,从各高等院校选聘了30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各类人才的积极引进,大幅提升了新区的综合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历史机遇&&适合投资  独特的资源禀赋、优惠的投资政策、刚性的招商举措,使辽宁绥中东戴河新区引进项目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升级,由开始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入驻的企业层次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共引进各类企业314家,协议投资603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企业185家,协议投资205亿元;投产或具备投产条件企业97家,协议投资123.7亿元。  随着绥中东戴河、海岸中关村的名声鹊起,绥中人的视野更宽,要把北京-天津-秦皇岛的城际轻轨延伸到绥中;筹建自己的民用机场;在经济区内建设动车站。到“十二五”期末,把绥中建设成辽宁十强县、全国百强县,真正成为连接华北和东北的具有地市级功能的支点城市。  为了更好、更快的创建“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我们将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的服务体系、更多的优惠政策欢迎各界人士到辽宁绥中东戴河新区投资发展!  (绥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供稿)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戴河金丝度假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