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敏艺术签名怎么写好看样好看

中国裁判文书网
&&/&&&&/&&&&/&&
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郭庆铸、郭庆敏等金融合同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山东省单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单商初字第56号原告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机构代码:1690XXXXX。法定代表人时培行,理事长。委托代理人苏宁,系该社职员。被告郭庆铸,男,日出生,汉族。被告郭庆敏,男,日生,汉族。被告孟凡光,男,日出生,汉族。原告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被告郭庆铸、郭庆敏、孟凡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苏宁、被告郭庆铸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郭庆敏、孟凡光经本院合法传唤,逾期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原告诉称:被告郭庆铸于日从原告处借款本金100000元,月利率为10.17‰,期限12个月,由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逾期后被告归还部分本金,尚欠本金53124.52元及相应利息未继续履行。请求依法判令被告郭庆铸归还尚欠借款53124.52元、利息55271.63元及日后的相应利息,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承担连带责任,诉讼费由被告负担。被告郭庆铸辩称:在信用社借款100000元属实。我已陆续归还部分本金,尚欠本息愿缓期归还。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未答辩。经审理查明:被告郭庆铸于日向信用社申请借款。同日被告郭庆敏、孟凡光向该社承诺:当借款人不按期偿还借款本息时,本人对该批借款本息及相关费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签订共同还款承诺书。同年5月27日被告郭庆铸与该社签订借款契约一份,约定:借款本金100000元,月利率为10.17‰,借款期限自日-日,由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人的连带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利息、罚息等,保证期间为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如借款逾期另按原定利率的50%计付逾期利息。契约签订后,该社于同日依约将上述借款转入被告郭庆铸帐户中,该帐号为9170ZXXXXXXXXXXX,并为其办理贷转存凭证,其在该凭证上签名予以确认。逾期后被告陆续归还部分本金。日及同月23日该社分别向被告郭庆敏、孟凡光送达担保人履行责任通知书,二被告均在通知书上签名予以确认。截至于日,被告尚欠本金55271.63元及利息53124.52元。因被告未继续依约履行,原告诉至本院。诉讼中,被告郭庆铸于日归还本金15476元。尚欠本金39795.63元。本院认为:被告郭庆铸向李新庄信用社申请借款,由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有原告提交的借款申请书、共同还款承诺书、借款契约、贷转存凭证、贷款催收通知书为证,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足以认定双方签订的借款及担保合同真实有效,其借款及担保合同关系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签订后,信用社已依约交付借款,被告应依约履行合同约定义务。逾期后被告郭庆铸归还部分本金后,未继续依约履行,应依法承担向原告偿还尚欠借款本息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信用社于日、同月23日分别向保证人送达担保人履行责任通知书,二保证人均在通知书上签名予以确认,即已证明原告在合同约定的二年的保证期间(日至日)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依照上述规定,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应从上述催收之日起分别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故本案保证合同二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上述催收之日起开始计算。原告于日提起诉讼,未超出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笫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合同中约定如借款逾期,自逾期之日起另按原定利率的50%计收逾期利息,是双方的意思表示,现原告要求按30%(即逾期月利率13.221‰)计付,是原告对其权利所作处分,本院予以确认。依照合同约定:月利率10.17‰、逾期月利率13.221‰,本金55271.63元自借款之日起至日止利息为元,已归还65237.07元,尚欠53124.52元,与原告请求的利息相符,对此本院亦予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被告郭庆敏、孟凡光对被告郭庆铸的上述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在被告郭庆铸逾期不能偿还借款本息时,应对该笔借款本息承担连带责任;被告郭庆敏、孟凡光承担连带责任后,有权向被告郭庆铸追偿。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三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缺席判决如下:一、被告郭庆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所欠原告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借款本金39795.63元、利息53124.52元,自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依照约定逾期月利率13.221‰另行计付;二、被告郭庆敏、孟凡光对上述借款本息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468元,由被告郭庆铸负担(原告已垫付,待被告履行清偿义务时一并支付于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王全忠审 判 员  贾洪欣人民陪审员  王昭军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房殿军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
Copyrights(C)最高人民法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100745 总机:010- 举报:010-hbgqm's Blog
[ 21:41:12]
10:32:19]&&一、有的人心眼多,过于聪明,我不敢轻易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能躲尽量躲,能回避尽量回避。这样的人,不能质疑,更不能批评,对方有一大堆的理由在等着你。与这样的人对话,属于自寻烦恼、自讨没趣。二、“就你聪明!”有时候,我甚至会脱口而出。路上,总有些车辆不大守规矩:大家都在等红灯,偏偏有人加塞插队;车多行缓,偏偏有人一打方向盘就将车驶进慢车道,与自行车往一处挤;行至路口,眼看着车头开始转弯,却偏偏看不见车上的转向灯闪烁,让对面的行人和车辆左右为难;挺窄的道路,偏偏说停便停,而且停得不当不正,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按说,很多现象是属于“违法”的。“违法”得不到及时惩处,于是,“聪明”人便不屑于守法了。“耍聪明”的,大致是两种人:一种开低档车,人穷素质低,发混;第二种开豪车,有钱无德,充横。“出几次事故,他就规矩了。”很多人,可能都是这种想法。三、看一档挺喜欢的电视节目,某嘉宾对动画片《大圣归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信以为真,到网上搜出该片,看了,没觉得有多好。我怀疑这位嘉宾有问题。或者,这位嘉宾就是这种口味,他看着挺好。我与人家口味不同。但,转念一想:不至于吧,年龄比我还大、自称看过不少国内外经典影片、能道貌岸然地端坐在电视台的演播厅里侃侃而谈的人,真的会以为《大圣归来》很好?或者,这是一种曲线“宣传”。嘉宾直言:影片的制片人是他的朋友。呵呵。只能呵呵了。感觉上当的,可能不止我一个,说不定,电视台的编导们也有同感,除非他们没有因为嘉宾的“忽悠”而去观看这部影片。还好,我是在网上看的,没有直接给制片方贡献票房。也许,此刻,这嘉宾正在与他的制片人朋友击掌相庆,心里想的是:该如何向对方邀功请赏呢?耳濡目染,我的心眼也多了起来。四、面由心生。有些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比如刚刚落马的某位高官,在位时,我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就跟旁人说:看着像流氓一样。有的人面相忠厚,有的人貌似奸佞,不一定全对,但应该有些道理。戏剧中,包拯、刘墉等都以面相不佳为由劝谏皇帝不要任命某人为官。坠剧《白玉带》中,包龙图便给偷窃珍宝的店老板杨忠相了一面:男生龙眼坐王位,女生凤眼坐正宫,人生狮眼做宰相,人长虎眼做国公,人长鼠眼专挖洞,人长狗眼翻脸无情,人长猴眼人前耍笑,人长猪眼是一个蠢笨无能。“叫我看,杨忠他长了一对老鼠眼,不是贼人就是挖窟窿,此人在朝如把官做,只怕大宋江山不得太平。”官场上,面相不好的人还有不少。相术有很长的历史,难道其中真的就一丁点道理都没有吗?提拔官员特别是高官,或许,应该请“高人”看上一看。五、觉得自己聪明,却忘了别人也不傻。别人不那样做,不是不懂不会不敢,是不好意思。有些人,我很讨厌。讨厌他,便不理他,尽可能地远离他。我想,讨厌我的人,大多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不一定事事非要利于他人,至少不影响他人。这是底线。讨厌是一种情绪,如果这讨厌是对的,被讨厌的人终究会付出代价。也许,错的是自己。诚如是,生气,便是对自己的惩罚。&(字节数: 5857) [原创
16:52:41]&&一个企业家,把素不相识的老人接到家里,像父母一样进行孝敬,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大家都在说“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想,这种爱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责任,是企业的文化自觉。我们提倡责任,恰恰说明我们的社会缺少这种责任。在商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比比皆是、不绝于耳,近期媒体热炒的“电梯吃人”事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关厂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位企业家能够在企业经营中“以及推人”、“换位思考”,并换来了回报,获得了成功,说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需要。不是简单的献爱心、做好事,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获得发展。我们宣传他,不是简单的肯定他、赞美他,而是想给更多的企业以启发,让大家看到,企业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让大家都来效仿他、学习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少数人的行为渐渐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李树亮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古往今来,有人说“性本善”,有人说“性本恶”。善也好,恶也罢。人性是趋利的,这一点,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共识,这是一种天性,无所谓好与坏。历史上进行的很多所谓改革,利用的都是这种天性。工业上的职工持股、农业上的联产承包、商业上的绩效考核等,都出于“多劳多得”的理念,用“多得”的天性来鼓励人们“多劳”。其实,除了物质,人们需要的所谓回报、得到,也包括精神方面。2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辩论会,那个时代,辩论会很流行。记忆中,有一个辩题是:人是不是自私的?辩论中,有人就问:如果人都是自私的,那,雷锋呢?正方的观点令我印象深刻:雷锋也是自私的,当然,这自私是带引号的。他图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伸出了手,图的是心安,得到的是快乐。这样的解释,今天看来,并非没有依据。前段时间,有一项调查报告说:做慈善这种利他行为,能显示出积极的心理效应:捐一次钱可以让人一周都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中,花大量时间投身慈善事业或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会让人的精神振奋时间更长久,最长可以达到24天。实践证明,乐善好施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调查显示:如果人们在过去的1年中为慈善机构进行了捐助,他们的幸福感要比没有捐助行为的人高12%。对一个人来说,在很多时候,幸福、快乐比物质方面的获取更有价值。做好事,是有利可图的,而且是“大利”。获取幸福和快乐是有路可走的,这条路,就是慈善、公益、助人。人们常说,助人为乐。应该说,助人“有乐”、助人“生乐”。没有回报的付出是难以持续的。能做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的,毕竟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圣人,一般人很难做到。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持续地做好事,就在于他们得到了回报,这回报就是快乐,是幸福感。他们图的东西和一般人不一样。我们今天坐在一起讨论助人为乐,就是要学习这样的人,告诉更多的人:帮助人,做好事,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号召大家都来学习这种行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时,如果我们一时半会还难以成为这样的人,至少,我们可以在获得帮助的时候,说一句“谢谢”,并给他们以肯定、赞美,这其实是在给他们以回报,是在为他们加油,给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焦文更助残车队大爱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字节数: 4675) [原创
15:25:23]&&不喜欢给人打电话,也不喜欢接听电话,这就是我。“我是刘主任。”不管喜不喜欢,电话铃依然响起。“省记协的刘主任。”对方说,让我把某位曾经采访过的老板的电话号码告诉他。我不认识什么刘主任,也不知道省记协是不是有位姓刘的所谓主任,更不知道打来电话的人是不是真的刘主任,于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几句,将电话挂了。类似的电话接过不少,有自称是新华社的,有自称是中央电视台的,有自称是国务院的,有自称是省政府的,大多,在有些人眼里,来头不小,好像都凌驾于我所在的单位之上。于我,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去你的吧。可以想见的是,看似来头不小的电话,无一例外属于扯大旗拉虎皮。真正位高权重的人怎么会把电话打到我这样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这里呢。假设一场景:一老农,接一电话:“我是习总书记,把你们村支部书记的电话告诉我。”你说,此情此景,这老农该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呢,还是该沉默半晌如实相告?设若我是老农,多希望电话那头的人是敬爱的习大大啊,退一万步,打来电话的哪怕是省长、县长也好啊,乡长、村支书知道了,怎么着也会高看我一眼吧。可能吗?&(字节数: 1666) [原创
15:44:46]&&总会结识一些人,遇到一些事。人生在世,其实,是人生在“事”。我非圣贤。面对一些人和事,难免会生出一些情绪,或喜,或气。顺心之人,便乐意接近一些,言语自然也和缓很多。逆意之徒,便不悦,萌生斥责、教诲之意。因为不坐班,同事之间并不经常见面。于是,便建了个QQ群,让本部门的人员悉数加入,初衷是让大家在线留言,既能节省话费,又不耽误沟通。但,总有人默不作声,即使面对“呼唤”,也从来不予理睬。要知道,这是工作,不是闲聊!说句“看到了”、“知道了”难道很难吗?原因可能有很多。每个人的心态、观念也不一样。不能拿自己的处事方式要求别人。这些我都知道。但我依然希望能够有所“回应”,除非对方真的没有看到。在我看来,当下的生活现实中,一个混迹于城市里的年龄并算不上太大的身为所谓编辑的人,不会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都不用电脑或手机上网吧?既然上网,既然看到,为什么“装聋作哑”?于是,我写了一段话,修改再三,既想表达我对“不回应”的不满,又想体现对于“回应”的希冀,尽可能把指责一类的话语删减到最少的程度:1、这个QQ群是我们部门管理、交流的平台,公开、透明,见字如面,备忘可查。在这里交流,便于大家相互沟通、了解。2、小小QQ群,也是一片市井风景,特别是只有同处一个部门多年的几个人,既熟悉又陌生,风景更是与众不同。每一个场景,都能带来不同的解读。常过来看看,挺有意思。3、很少有人能忙到全天都难以抽出时间用手机或电脑上网的地步,雁过留声,该回复时就给个回复吧,单纯一些,实诚一些,把心思省下来用在工作上,“生活其实可以更美的”。4、发声与不发声,背后或许都有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大家都看着呢,彼此心里都很清楚,每一个细节都在勾画着我们的形象。及时回复,利人利己。写好后,忍了又忍,终于没有发出。一度,甚至想从电脑中删除。这时,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林肯未寄出的一封信》。南北战争时,葛底司堡战役的第三天,南方将军罗伯特?李率军向南撤退,途中恰遇一场暴雨,在抵达波托马克时,一条河流横在他们的前头,河水猛涨,根本无法渡过。而背后又有北方的追兵。显然,罗伯特?李的部队陷入了绝境。这对北方联军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一举歼灭或俘获他们。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争就会立即结束。怀着这个迫切的愿望,林肯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米德将军率领部队向罗伯特?李发起攻击,命令他事先不要召集军事会议以免贻误战机。可是,这位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硬是召集了军事会议,寻找种种借口反复打电报向林肯进行解释。结果,河水退了,罗伯特?李的队伍也过河而去。这件事简直把林肯气疯了。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提笔给米德写了一封信:“我亲爱的将军: 眼下,罗伯特?李已经逃之夭夭。由此而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我想你横竖是不会领会的。他曾是一只瓮中之鳖,要是我们当初伸手将他抓获,配合我们近来节节取得的胜利,这场战争本可结束了。而今天呢?还得象现在这样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要是象您所说的那样,上个星期向罗伯特?李发起攻击是不安全的。那么,在河对岸,您又如何能平平安安地去实现你的目标呢?您知道,您能带过河的兵力仅仅是您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这太少了!因此,指望您能如此奏效是没有根据的,我也根本不会相信。难得的战机已经丧失,为此,我感到无可比拟的悲恸!”当米德读到这封信时,会做何反应?然而,米德压根儿就没有见到这封信。一直到林肯去世后,人们才从一大堆文件中翻出了这封未寄出的信。后世,有人这样揣测林肯的所思所想: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过去,这封信发出去又有什么用处呢?想想过去,那些尖刻的指责又有哪一次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呢?于是,林肯将这封信搁在了一旁。也是,有什么用处呢?于是,我将这段思来想去的文字暂存于博客中。&(字节数: 5385) [原创
10:23:51]&&一、又一地方大员落马,我关注的是:媒体如何报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介绍一下落马官员的简历,因为这位官员的级别足够高。在这方面,似乎是有些规矩的,君不见,厅官、县官之类,即使被抓被判,也极少有媒体愿意抖搂其简历。部分媒体似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独具慧眼,别有用心地在标题中使用了“曾在中央政法委任职10年”一类的字眼。“中央政法委”可是某位更高级别的官员落马前长期经营的地盘。难道是拔出萝卜带出了泥?很多人觉得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说。我觉得不至于。同一时间,在中央政法委工作的人多了,怎么偏偏是这位地方大员被“带”了出来?对此,网络及所谓的新媒体一个个讳莫如深,噤若寒蝉,纷纷扮演起好孩子的角色,祭出“莫谈国事”的大旗,奉劝网友闭嘴。这,说明了什么?最尴尬的是当地媒体,昨夜晚还赶着把高官活动的消息往头条上挤,第二天高官便落马被查。我想,媒体的老总一定有一种灰头土脸、不愿见人的感觉。以至于,连高官落马的消息也干脆不登了――当然,“不登”一定是经过相关领导“授意”或“同意”了的。如此高官,眼看自己曾经的领导落马,按说,应该会改弦更张,另投他人。至于在新主心目中是不是受到重视,自己应该心里有数。对于被查,亦应该有所察觉。应该是做了一些“工作”,可能尚未得到明确的答复。这段时间,进不是,退不是,公开场合要道貌岸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私下里却惴惴不安,四处打探,难免会夜不成寐,左右为难。不容易啊,日子不好过。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如此。如今,身陷“囹圄”,不知这位曾经的高官会将多少自己曾提拔重用、曾向自己行贿的人拉下马。亦不知这位曾经的高官会不会遗憾:不应该提拔谁谁谁,早就该把谁谁谁安排了。一切都晚了。对于有些人,这事来得却正是时候,或许能抓住机遇,捡漏上位。二、报道传统企业转型,标题是“先心动后激动,最终却一动没动”;报道郑焦铁路开通,标题是“焦作的她撒娇了,郑州的他34分钟就能跑到”;报道刘翔与葛天离婚,标题是“男的说性格不合,女的说委屈太多”;报道高考成绩公布,标题是“啤酒西瓜花生毛豆都备好,今晚12点高考放榜,这夜值得熬”。令人叫绝。这样做的,是《河南商报》。每天我看的报纸有上百种,《河南商报》可算是一个标杆。平心而论,这样的标题,未必能称得上“最好”,但我赞叹的是制作者“用心”了,说明他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在探索如何让信息更容易让受众喜闻乐见。单凭这一点,如此标题便该获取这样那样的一系列奖项。但,可以坚信的是,在当下,这样的标题很难获得这样那样的奖项。在有些评委看来,这样制作标题简直是玩闹,不合规矩。该获奖却一定不会获奖,说明奖项出了问题。翻看目前的新闻获奖作品,一篇篇貌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看起来中规中矩,实际上却不酸不凉,言之无物,读之无味。说什么要素齐全,道什么无有歧义,所谓的专家评委,有真才实学且真心办报的实在太少。大都是靠熬年头混资历、凭请客送礼弄来的官职跻身于评委之列,不学无术,头脑僵化,不思进取,墨守陈规,不顾实际,不解民情,不考虑受众感受,不鼓励创新。《河南商报》的标题算得上媒体界的一股新风,愿这新风能激浊扬清,把老脑筋们挂到九霄云外,刮出一片新天地。三、纸媒的生存正面临着危机,不少媒体已闻风而动。经济类报纸何去何从?我意,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改革:&& &1、打造“特别报道”栏目。每天拿出半个版或一个版的篇幅对头版刊登的某篇“当日新闻”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融合网络及其他媒体内容,详实具体,有述有评,图文并茂,体现报纸的“深度”特点,突出报道的独家性。目前,很多报纸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可以借鉴。&& &2、打造“经济观”时评栏目。每天拿出一定的篇幅,刊登经济时评,要求篇幅短小,具有新闻性、经济性、可读性、尖锐性,可设“新闻漫画”、“经济语录”、“评论集纳”、“观点碰撞”等栏目,强化评论在报纸上的分量。&& &3、在报社网站开设“稿件完整版”频道。鼓励记者采写稿件后,第一时间将稿件及相关资料提交相关领导(可折算一部分写稿字数),审核后,第一时间将稿件及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站,发挥互联网优势,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全面性。同时,鼓励记者在采访时拍照、录音、录像,与稿件一并提交,审核后,可立即上传网站,使新闻报道更及时、更立体、更完整。与之配套的是,“完整版”稿件经编辑后在报纸上刊登时,可同时刊登“稿件完整版”的网址二维码,让读者扫码即可看到稿件的完整版甚至音像报道,进一步提升稿件内容的宣传力度,使报纸版面得到无限扩容。&& &4、设立“码上读”栏目。利用互联网特点,搜集、整合相关稿件,编辑后,以标题的形式集中刊登或穿插在版面中,并附带二维码,利用“互联网+”的思路,使报纸称为互联网的一个端口,让读者扫码即可阅读更多、更有趣、更有深度的相关稿件。&& &5、开通微信公众号。结合报纸的目标受众,借助报纸的权威性,开设三至五个微信公众号,如“政务平台”、“经营谋略”、“致富有道”、“理财万事通”、“购物看过来”、“持家高手”等,在宣传报纸、强化服务的同时,借助一些活动,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沟通。同时,借机搜集、整理“读者数据”,有针对性地推送新闻资讯及商业信息,为报社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报纸每天选择部分微信标题予以刊登,并刊登微信的二维码,使报纸与新媒体充分融合、互补。时机成熟后,可尝试开展付费阅读、微信购物(与“报商”结合)等。&& &6、适时发展“报商”。利用报纸的品牌、发行量及渠道优势,借鉴电商的经验,与厂商、电商及物流企业合作,开办购物栏目或版面,使栏目或版面成为网店的“首页”,让报纸在为读者提供阅读内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供目标读者所需的商品,借机介入实体经济,并力争使之成为报社经营的新增长点。&& &7、对周刊进行合并管理。改变目前周刊各自为战的特点,对版面、稿件进行统一协调,使版面的利用率更加充分,提高周刊稿件的时效性。&& & 8、增加报纸的城镇味道。报纸的掘金点在城镇,“城市经济报”的概念近年来开始流行。可以通过栏目设置、报道方式、发行等工作的调整,推进报纸的“城镇化”,提高报纸在城镇特别是城市人群中的影响力,促进报社的经营工作和长远发展。&(字节数: 11896) [原创
10:58:51]&&& &&78下午,我到祥隆泰超市新华店购物,买了二斤左右面条。
&&& 回到家后,将面条摊在案板上,发现面条上存在很多斑点,颜色有黑有黄。本打算摘出来扔掉,剩下的,将就着食用,但随手翻看,发现斑点越来越多,很难彻底挑完、摘净。只好将灶具上已经打开的火关掉,将面条收拾起来,到超市反映。
&&& 面对超市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我表示:不能仅仅止于退货。因为,在这家超市,油污的面条一定不只是我买的二斤,如果仅仅只是退货了事,其他被污染的面条仍会大量售出,将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及大众健康。
&&& 我对超市工作人员说:“多亏我买得多,需要摊到案板上进行分装。如果有人回家后将面条直接下锅,岂不会对身体产生巨大危害!”
&&& 超市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相关负责人时,也连连说“面条上油污挺多的”。
&&& 不大一会儿,一位姓张的负责人走了出来。看完被污染的面条后表示,据她了解,面条机前一天“上油”了。我说:可以给机器“上油”,但不能给面条“上油”,任由面条被污染。应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怎么能让污染了的面条出现在超市的柜台上呢?
&&& 张姓负责人表示,她将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最晚会在7月9日中午12点给我答复。
& & 之所以想让对方给我一正式“答复”,是因为我想了解以下内容:
&&& 一、面对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祥隆泰超市及相关商户是如何把控的?被污染的面条是如何逃脱诸多不该或缺的监控环节,出售给消费者的?到底哪个环节的哪些工作人员应该为此负责?祥隆泰超市及相关商户准备对相关责任人如何处理?
二、面条被油污是不是商品的质量问题?面对伪劣商品,难道只是给消费者“退货了之”?超市及相关商户是不是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 &7月8日晚,将上述情况整理成文字,标题是《祥隆泰超市的出售的面条有油污》。登录祥隆泰超市的网页,找到其客服邮箱,将情况予以反映,要求祥隆泰超市相关人员核实相关情况并将处理意见于2015年7月10日中午12点前向我反馈,过时将视为情况属实,会向包括消协、媒体在内的相关部门予以反映,呼吁广大厂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7月9日一大早,就接到一位男士的电话,自称是超市的工作人员,说话的态度还算诚恳,解释面条出现油污的原因。我说:已将相关情况传到超市的客服邮箱,希望能得到文字答复。& &过了一会儿,这位男子又打来电话,说超市网页上显示的客服邮箱已经停止使用了,请我将稿件重新传一遍,并告诉了我一个新的邮箱。& &这句话差点把我惹急了:一家堂堂超市,居然公布一个停止使用的邮箱来做客服,这不是明摆着糊弄消费者、欺骗社会吗?& &这样的客服,对消费者还有什么意义,对企业工作有何价值?这不是在明目张胆地蒙人吗?& &不过,我终究没有生气,按要求重新发送了一遍邮件。& &再次打开超市的网页,发现客服邮箱已经悄悄更换了。& &接下来,那位男子又三番五次地打来电话,承认错误,答应整改。我的答复是:请文字回复。& &7月9日11点57分,终于等来了祥隆泰超市的邮件:& &尊敬的顾客您好:  &我是祥隆泰超市主食厨房主管,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您反应的问题我们已经第一时间查清原因,是由于操作员给压面机加油时操作失误导致机油进入面条,在断面时候也没有检查出来,导致面条出现油污。  对于您提出的问题①处理方案:1、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2、进行操作人员操作的下岗再培训。3、加强监管力度,杜绝类似现象再出现。  对于您提出的问题②,您受到的损失,我们将按着国家相关规定对您做出赔偿。&  再次对给(你)造成的不便(进行)道歉,我们保证加强管理,生产出合格的商品,保证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祥隆泰超市                                            & & & &&电话再次响起,对方问:“这样处理,您满意吗?“& & & & 我说:”可以接受。至于你们的赔偿,我不要了,即使赔我几斤面条,也不值几个钱,自己的损失并不大,避免让你们误解我在讹诈。我的主要目的是督促你们改进工作,重视食品安全,不再损害顾客利益。关键是一个态度。”& & &对方连连称是。& & &总结这件事,我觉得:据理就要力争。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公众,也为了相关企业的工作或服务水平的提升。&(字节数: 10836) [原创
18:40:04]&&一、再看电影《归来》,觉得还是很有味道。所谓的“归来”,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归来。外出的回来了,在家等待的,却还驻足在原先的世界里,于是,召唤她,唤回她,终究未果。我一直非常敬重张艺谋导演,看过他所有的作品,觉得他堪称当今中国电影界唯一的大师。不只是因为他的作品好,而是缘于他做事的态度。认真,用心,单纯,执着,不顾其他,只想把电影拍好。每一部作品都试图传递一种理念,都在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不像有的所谓导演,只是玩,或者赚钱,看似也很成功,却只停留在名利的地步,难以获得真正的尊敬。陈凯歌也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导演,只是才气似乎略逊,有心无力。一部《道士下山》,让人记住了“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的名言,领略了“如松长老”颇具禅意的台词,但,怎么看都好像没有表达出他想表达的东西。&即便如此,在我心中,陈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导演,因为他做事“专注”。论做事的态度,我不相信自己会输于任何人。比如办报,一个线条,一个字词,都试图推敲,不厌,不烦。只是,能力不济,眼高手低。不甘心,无奈何。二、即使在农村,很多孩子也已经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在城市,四六不懂的孩子可能更多。好像什么都不会,除了吃喝玩乐。特别是女孩子,如果连起码的缝缝补补都做不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看电影《放手爱》,想到了这些。三、无论影视还是戏曲,都是“劝人方”。古今中外大体相似。道理很简单,空无一物或者人家看不明白,等于说了白说做了白做,瞎耽误时间。这样的作品,生命力几乎等于零。至于居心不良、教人学坏的作品,更是难逃口诛笔伐的下场,恐怕连历史的垃圾堆都进不了,只能接受一把火烧掉的命运。于是,“好人有好报”之类的主题大行其道。电影《庞贝日记》图解了这个道理,影片《好命先生》在“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外衣下,也包裹着类似的寓意。只是,道理太浅显,把电影拍好便成了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显然,《庞贝日记》比《好命先生》拍得更好看,更吸引人。&(字节数: 3739) [原创
16:11:28]&&一、越是生性较为内向的人,内心深处,越是向往热闹。有时候,看到一条消息,会生出一些遗憾:我为什么没有参加呢?也有时候,受到邀请了,反复掂量之后,终于没有参加。事后,看到关于活动的信息,会萌生一个句:幸亏自己没参加。参加“想参加”的活动,见到“想见到”的人,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是一件幸事。反之,人杂乱、事无趣,即使参加了,留下的,也只是后悔。这样的后悔,我体验过太多。往往是,担心“不参加”而后悔,到头来,因“参加”才后悔――耽误了时间,破坏了心情,整个人都不好了。结论是,熟人张罗的活动,应谨慎应对;陌生人组织的活动,倒是随意,即使参加了,也可以随时退场。二、有些症状,很多人都有,比如强迫症――离开办公室,刚迈出几步,便怀疑自己是否锁了门,忍不住转回身来试探一下。酒席之上,有些人对自己的一些症状丝毫不加隐瞒,甚至会拿出来津津乐道――“哎呀,我高血压、高血糖。”好像这些症状成了一种值得炫耀的东西。所谓的明星们,在媒体上出现时,面对“业余时间如何安排”之类的问题,往往会给出两极化的答案:登山探海、出国旅游,一听就觉得“高大上”;或者“宅在家里,看书看碟”,貌似乖孩子。好像喜欢遛弯儿逛公园的都是俗人。其实,任何事,比如看戏跳舞,比如喝酒搓麻,比如外出旅游,比如深居简出,久而久之,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某一件事情,不知不觉间便上了“瘾”,成了一种症状。症状不可怕,甚至可以谈之笑之,而一旦成病,便麻烦了,有一些,甚至变得讳莫如深。从症到病,应该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适可而止,半途而废,悬崖勒马,改弦更张,止于症,善莫大焉。三、与人聊天,说的满嘴都是对方的优点,简直让人家都已经不好意思了,但心里却未必这样想,满肚子可能都是对方的不足。是故,听到恭维之语,我满脸堆笑,心里却紧张起来:他想干什么?一言不合,不管对方无意还是故意,自己不高兴了,一定要忍住愤怒,从容地向对方说一句“谢谢”,让交流嘎然而止。避免更大的争执,省却了自己更大的不高兴。见别人不悦,不管自己是有心还是无心,立即向对方说一句“对不起”,看似服了软认了怂,实则展示了自己的高,躲掉了来自对方的舌枪唇箭。&(字节数: 4058) [原创
10:18:37]&&有一出名叫《崇祯吊死煤山》的戏,我看的是丝弦。戏中,面对气数将尽的自家王朝,崇祯皇朝唱了一大段的“排王论”,“看一看先王爷怎么样的为君”。其中的一句“文仗着刘伯温神机妙算”令我印象深刻。其实,戏曲中,“文仗着”的不只是刘伯温。看京剧《汉宫惊魂》,其中的“上天台”中,刘秀也曾唱过“文仗着邓先生阴阳妙算”。“邓先生”何许人也?姓邓名禹字仲华,曾辅佐刘秀建立东汉,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其谋略在丝弦《纪阳关》中曾有所展示,用“差马武就把你妻抢,差敬丹诓来你的娘”的计策收降了王莽阵营中的小将岑鹏。同为雄才大略之人,在民间,刘伯温的名气似乎比“邓先生”大上很多。据说,刘的《烧饼歌》以其精准预言了大明王朝的历史,令人称奇。就是这样一位被很多人视为与姜子牙、诸葛亮齐名,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主儿,告老还乡后被人构陷,赶到京城面见皇帝,只请罪,不辩解。朱元璋终于制了一道诏书,谴使送他回家。由此看来,不辩解,是最聪明的一种行为。试了一次,还真灵――面对别人的意见,一句“谢谢”便优雅地堵住了对方继续说下去的嘴,哑了。缘由是写了几篇关于看戏的感悟,有人看到了,给我说了几句“逆耳之言”。于我,设若遇到类似情况,大体是不说的。认同的、喜欢的,便看;不认同、不喜欢的,便不看。仅此而已。偶尔,溜溜须拍拍马,冲着的,也是写东西的人,而且一定是熟人。有不同意见,忍不住想说,不吐不快,便另起炉灶写篇文章,谁都不批不驳,只是阐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没人因此而对我说什么“谢谢”。其实,无论谁,这“谢谢”都绝非出于本意。面对不同意见,我也想辩解甚至反击,但冷静细思:辩解与反击很可能招致无休止的争执,何苦呢?于是,便忍着。庆幸的是,我忍住了。再细想一下:没站在人家的角度,便没有人家的感受,或许,人家是有些道理的,只是咱暂时不知道、不理解而已。你看到知道的,他可能不知;他看到知道的,你也可能不知。说别人“自命不凡”,本身就是“自命不凡”的一种症状。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很难变更。别人不认可我的观点,我也不认可别人的见解,谁都改变不了谁。于我,至少在别人的言论中,了解了另外的意见,是一件幸事。及时道一声“谢谢”,不只是一种回敬的技巧,也是一种修养。即使以纳谏著称的李世民,面对谏言,很多时候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口头上虚心接受,行动上我行我素。例如,刚刚修缮完九成宫的唐太宗,提出要修缮洛阳宫。民部尚书站出来反对,太宗虚怀纳谏,不仅表扬这位臣子“忠直体国,知无不言”,还给他升了官。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太宗还是忍不住命官员继续修缮洛阳宫。古今中外,有几个人不是“自以为是”?李世民堪称面对批评说“谢谢”的顶级高手,不仅获得了臣民拥戴,而且青史流芳。其实,人生的经历中,当老师、领导劈头盖脸吹毛求疵慷慨陈词地批评学生、下属的时候,哪怕这批评是曲解甚至冤枉,最好的回应是低头认错,让对方偃旗息鼓,而辩解与坚持己见则是最幼稚最不恰当最无效最能激怒对方的策略,除非你想与对方鱼死网破,否则,还是讲究点“大丈夫能伸能屈”吧。谁都心知肚明,所谓“认错”,所谓“谢谢”,只是口头上的事情。即使“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的圣贤子路,大概也是如此。“闻过则喜”不是本能,是一种修炼的结果。自诩“闻过则喜”的一代枭雄曹操,曾与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的陈琳尽释前嫌,但面对乐师师祭酒给自己的《短歌行》挑错时,终于原形毕露,将其刺死。着实不该。说句“谢谢”多好啊。小肚鸡肠可以理解,但把自己的小肚鸡肠表现出来,便是大大的不妥了。比如,我说部分民间剧团在演出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马上便有人不乐意了,说什么民间团体不容易、很辛苦、收入低等等。显然,和我说的不是一件事。我给你说演技,你跟我说辛苦;我给你说辛苦,你跟我说收入。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有些剧团,好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碰不得,只能赞美与颂扬,否则,便是“没说到点子上”。既然是“点子”,肯定有很多,别人未必非要说到“你认为的点子”上。当然,我承认,自己远非专家,很多观点也未必正确,但修炼过的人闻之一定会有则改之、兼听则明。动辄说别人“没说到点子上”,十有八九也不是专家的做派,是理屈、自卑的一种表现。同样都是枣,你看到的是红的,他看到的是青的。立场不一、角度不一,时间不一,看到的也难免会有所不同。看戏或其他,总有个好与不好、对与不对的感受,说出来,未必合别人的心意,但至少是一己之见,有自己的道理。何况,我这样想,其他一些人可能也这会样想。很多意见,其实无所谓对错,即使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也未必便一定正确,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即使那些号称专家、领导的人,说出来的也未必便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答案。有不同意见在,是一种常态,每个“不同”加在一起,才有可能接近正确,接近客观。曾经,我的一篇关于看戏的博客被南方某市拿来做中考的考题,考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问及“作者当时是怎样想的”。看后,我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我尊重一切的不同意见,尽管我未必心悦诚服,更未必全盘接受,至少,我会说一句“谢谢”。设若这篇拙文冒犯了谁,惹谁不高兴、不满意了,不妨对我说声“谢谢”,既体现你的大度,又堵住了我接着说下去的嘴,一举两得。&(字节数: 8364) [原创
16:35:39]&&看戏的时候,我喜欢拍些照片,或用手机,或用相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看过什么戏,因为作为资历并不深的一位戏迷,自己看的这些戏,喜欢看戏的人几乎全都看过;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拍摄水平,因为自己拍摄的照片毫无技术性可言,傻瓜相机,聚焦对焦白平衡之类,一概不懂不会,一通乱按之后,挑几张还不算太差的,留存。目的是“备忘”。年龄大了,记性不佳,担心把看过的戏忘掉。没事的时候,看看照片,舞台上的情节便会历历在目,提醒自己曾经看过什么、哪出戏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其实,骨子里,和很多人一样,我是喜欢摄影的。前些年,编辑《生活周刊》时,我专门拿出半个版面设为“目击”栏目,刊登图片报道。自己也近水楼台,刊发了不少照片。现在,编辑《冀商周刊》,又设置了一个名为“商眼”的栏目,刊登图片新闻。如今,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拍照时代。剧场里,但凡手机具有拍照功能的,不论像素多寡,也不管距离远近,很少有人能挡得住掏出手机进行拍照的冲动。遥想当年,大学里的摄影课,几乎是每位同学的最爱。每堂课,我都认真听记。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课堂笔记。尽管随着时代的演变,曾经的设备、技术、观念等早已成为“古董”。有的同学能买得起相机,看人家捧着相机摆弄来摆弄去,我这样的穷孩子只有羡慕的份儿。好在,除了在暗室里学习显影定影拆装胶卷之类,学校还临时发放了相机,让大家“实践”。我甚至为了拍摄运动中的物体,居然从保定跑到石家庄,站在天桥上拍汽车。那时候,街上的汽车并不多,叫“手机”的东西还没有出现。时间再往前推,和摄影有关的,好像就是自己曾深深喜爱的连环画了――有一种,好像是电影(彼时,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电视剧”尚未出现)的剧照,一幅幅连起来,附带上一段段剧情介绍。遗憾的是,这样的连环画与手绘本相比,价格较高,每本大概需要两毛钱左右,我舍不得买。我拥有的,大都是每册只有一毛钱左右的连环画。那个年代,还有一种墙画,好像也与摄影有关,春节前买回家贴在屋里,充当年画。现在想来,其实就是连环画的“平铺版”。印象中,我家曾贴过样板戏《平原作战》和传统戏《铁弓缘》。这大概是我接触最早的剧照了。是故,看戏时,每次拍照,我的脑海里都会闪现出当年连环画和墙画的影子。剧照一定有剧照的“讲究”。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点:干净、整齐、饱满、动态、主角、情节、特写与全景兼顾。所谓干净,就是照片中不能有戏曲之外的东西。别说戏台前观众晃动的身影、高举的手机,即使台上的音箱、射灯等,也不应出现在照片之上。所谓整齐,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出现“半个人”现象,至于只露出一只手、一只脚的情况,更是剧照中的大忌。所谓饱满,就是留白不能太多,否则,显得舞台过于空旷,观者容易跳戏。所谓动态,是指拍摄目标正在表演中,而不是在舞台上“闲着”。实践证明,目标正在做造型、引吭高歌时,拍出来的照片最漂亮。反之,目标人物“闲着”时,目光往往呆滞无神。所谓主角,当然指的是一部戏中的主演,因为他们是整出戏的关键人物,与很多情节有关,在剧照中自然应该多次出现,甚至应该屡屡充当剧照中的“主角”。需要注意的是,大腕不等于主演,更不等于主角。有时候,知名度再高,也只是一“龙套”。这要根据戏份来决定。同时,要考虑到演出团队毕竟是一个整体,很多情节离不开所谓的配角,是故,关键场次的关键配角也应适当成为剧照中的“主角”。不能只顾主演,不顾其他。但应主次有别。应该掌握的是:每张剧照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此时此刻的“主角”。所谓情节,就是一场戏的关键点,让人家看了几张剧照便能对整出戏的故事有个大概了解,即使配上说明文,也能对应的上,不能出现“该有未有”的情况。至于特写与全景兼顾,也是出于剧情的考虑,不能看谁长得漂亮、谁知名度高便拍一堆大头照,这样的话,就不是剧照而成了人物照了。当然,拍摄全景,既要注意此时的“主角”,也要观照其他人物,不能出现“闭目养神”、“鼓捣服装”等与剧情无关的现象。这些只是我的一点想法,不成体系,也不一定对。及时给我配上专业器材,我十有八九也拍不出什么好片子。所以,就不能埋怨设备问题了。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别人有的毛病,我也有。只是,拍照这种事,既然做了,思考一番总比不思不想要好一些,追求无止境,注意一些,拍出来的照片或许就会更好一些。&(字节数: 6452)1 |
已成功添加“”到 个分组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签名怎么写好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