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三级文物国家文物局网站会收走吗

当前位置:
慈溪一收藏家捐赠252件珍贵文物 其中有10多件是国家三级文物
作者: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时间: 16:51:28
&&&&浏览次数:【112】
  瓷器、铜器、金银彩绣……与一般的展览不同,记者在慈溪博物馆看到的这场展览显得有些“杂”,但是,这些展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来自同一个人―――郭永尧。  郭永尧,慈溪人,浙江当代十大收藏家之一。昨天,他把自己藏品中的252件珍贵文物捐赠给了慈溪博物馆。这也是该馆自建馆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  不少展品具有宁波特色  橱窗中陈列的两只青瓷堆塑罐造型古朴,其中一只还沾着泥,似乎依然保持着刚出土时的模样。这两个堆塑罐,即使是在满厅的青瓷精品中,依然很显眼。  堆塑罐是三国两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陪葬器物,又称为“魂瓶”。郭永尧指着自己捐赠的这两只青瓷堆塑罐告诉记者:“这都是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与慈溪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慈溪是越窑青瓷的发祥地和中心产地。而这也是郭永尧捐出这两件宝贝的重要原因。而这两个堆塑罐的珍贵之处还在于,过了这么多年,整个器物都保存完好。  在展厅的另一角,一张金银彩绣麒麟图桌围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金银彩绣是宁波“三金一嵌”传统工艺之一,它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的实例出自陕西法门寺的唐代地宫中。“这张桌围是清乾隆年间的。”郭永尧介绍说,这是他20年前从宁波一户人家中买来的,“现在收不到这样的珍品了。”他指了指旁边的彩绣童子图童衣,“就连这样的,现在民间也很难看到了。”  每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末,郭永尧开始涉足收藏,20多年来,他已有藏品5000多件,至今在藏品上的花费高达上亿元。  在多年的收藏岁月里,郭永尧走南闯北,他感慨道:“这背后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此次郭永尧捐赠的物品中,有一件是皮胎髹漆帽箱,“是明代宫廷用的官帽箱。”因为年代久远,赤红描金雕龙的帽箱看上去有些褪色,但上面的龙纹依然栩栩如生。“我还收藏了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帽箱,是用布做的,远没这个帽箱精致。”郭永尧说。  郭永尧是10年前买下的这个帽箱,为此,他还跑了5趟西安。“这个帽箱是那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在传统观念里,祖上的东西不能随便卖。”最后一次去,对方因为要买房子急着用钱,这才让郭永尧如愿以偿,“当时花了15万元。”  “其实,很多藏品都不是一次收购成功的。”郭永尧指着另一件展品说,“这个唐代的白釉碗,是我从山西平原山沟沟里的一农户家买的,也是去了好几趟。”  有10多件是国家三级文物  这次,郭永尧向慈溪博物馆捐赠了上至西晋、下至民国时期共180种252件珍贵文物,包括瓷器、金银彩绣、漆器、铜器等种类。这些珍贵文物是郭永尧从他的5000多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有些甚至是孤品。而这批捐赠物中,有10件以上是国家三级文物。郭永尧说,把这些文物捐给慈溪博物馆,算是给它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了却了我多年来想化私为公的心愿。”  事实上,就在今年6月份,郭永尧刚刚将近200件教育类文物无偿捐赠给了正在筹建中的宁波教育博物馆,那也是宁波教育博物馆接受的一次性捐赠数量最多的一批文物。
宁海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网站建设:更多新闻搜索:
&&&&核心提示:官兵们在美酒的诱惑面前,个个斗志高昂,奋勇杀敌,一举拿下了峙据长江天险易守难攻的泸州城
  在上世纪80年代,泸州市博物馆组织专家在民间采购收集&宝贝&,无意之中采购到了一件特别的文物。此宝贝珍贵之处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上面的字。究竟是什么宝贝呢?这就是泸州新闻网将要介绍的国家三级文物&&爱仁堂三百年老窖瓶。
  &国宝&素描
  眼前的酒瓶并无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制造于民国时期,瓷质,高25.5厘米,底径13厘米。卷沿,平肩,直腹,平底,肩部饰三桥形耳及两道弦弧纹周身施白釉,光洁润泽。而其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腹部之处的十字楷书&&&爱仁堂三百年老窖酒瓶&。
  老酒瓶上十个字佐证泸州老窖酒发展史
  作为瓶子本身制作年代、使用材质以及样式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它珍贵之处在于酒瓶腹部的&爱仁堂三百年老窖酒瓶&十个字。&市博物馆藏品部文博副研究馆员晏满玲说,正式因为此原因,在2000年之后,酒瓶被评为国家三级文物。
  晏满玲说,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悠久,大多数人也都知道,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有400多年,这400多年的历史,很多时候是根据一些文字资料得来的,但在物质当面却少有证明,不过爱仁堂三百年老窖瓶的出现,则一个方面证明了泸州老窖存在的历史至少有300多年,这对于研究泸州老窖酒的历史以及泸州酒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关新闻报道
泸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泸州日报、泸州晚报授权泸州新闻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所刊登的的新闻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任何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稿件中标注"稿件来源:泸州新闻网(包括泸州日报、泸州晚报)"的稿件。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泸州新闻网"。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未标注"稿件来源:泸州新闻网"的作品,为本网转载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泸州新闻网"的,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7日内进行。 邮箱
责任编辑:
声明:网友评论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泸州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古董商合伙骗两套国家三级文物
华商报讯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张启飞 张强)以认识古董界名流可以高价出售文物为由,榆林3名古董商合伙将他人文物骗来后低价转卖。近日,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破获一起古董诈骗案,并追回两套国家三级文物。 嫌疑人乔某长期经营古董生意,与古董收藏爱好者刘某
  华商报讯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张启飞 张强)以认识界名流可以高价出售为由,榆林3名商合伙将他人骗来后低价转卖。近日,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破获一起古董诈骗案,并追回文物。
  嫌疑人乔某长期经营古董生意,与古董爱好者刘某相熟。2013年6月,乔某与古董商孟某商议,准备骗取刘某的古董。密谋后,乔某联系刘某在榆林某火锅店商谈古董生意,同时介绍另外一名古董商孙某与刘某相识。饭桌上,孙某称其认识古董界名流,能将古董卖上好价钱,加上乔某和孟某在一旁帮腔,刘某便信以为真,将手中的青铜“鬼灶”、青铜鱼嘴瓶交给孙某。得手后,三人将青铜“鬼灶”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古董收购人侯某。3万元被3人私分,青铜鱼嘴瓶则被孙某据为己有。
  拿到钱后,孙某便离开了榆林,还换了手机号。刘某询问乔某、孟某,二人也以不知情为由推脱。无奈之下,刘某只好报了警。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民警辗转内蒙、靖边、米脂、西安等地,终于在今年11月7日将全部涉案人员捉拿归案,并追回文物青铜“鬼灶”和青铜鱼嘴瓶,总涉案价值2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某、乔某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孟某、侯某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儿网收藏频道
------分隔线----------------------------
3D打印的青铜器皿方盖与身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完成合璧 导读:在湖南省公私单位...
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 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 卖萌佛像引游客合影 “剪刀手” 新华...
鸟形拿宾探鹎嗤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大晟钟 人首青铜刀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 探寻丝路...
一号摩崖造像(局部)。 银福忠 摄 二号摩崖造像。 银福忠 摄 中新网理县3月20日电(张...
西伯利亚惊现3500年前情侣墓 3500年前青铜时代的“情侣墓”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陕西宝鸡石鼓山两天升井48件青铜器:考古仍未收官 陕西宝鸡石鼓山两天“升井”48件青...
p://www.peix京ICP备号-1i848/" style="text-decoration:none">互博国际盗墓团伙绵阳落网:查获出国家三级文物 - 最新新闻 - 藏龙古玩艺术品收藏交易网
当前位置: >>
盗墓团伙绵阳落网:查获出国家三级文物
浏览:192次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获悉,一个专门盗窃文物的盗墓团伙在绵阳落网,警方从嫌疑人家中搜出汉代文物42件,其中一件更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2012年11月初与11月中旬,绵阳三台县郪江镇汉代崖墓保护区域内,连续被盗墓者光顾,多件汉代文物被盗。案发后,三台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
组,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和调查走访。根据线索,专案组于日在三台县城将嫌疑人韩某某、涂某某抓获归案。目前,警方正对此事展开进一步
最新上架藏品
藏龙网保障
关注藏龙微信
版权所有@201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藏龙古玩收藏网 豫ICP备号-1泉州现17.85米古船桅杆:被确认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
发布者: 壹号收藏
|来自: 东南早报
摘要: 当日,专家来到泉州市博物馆广场,仔细勘察古船桅杆。专家认为,该桅杆木材材质较好,桅杆上的构件保存较为完整,箍上的铁屑腐蚀得比较厉害,看上去有一定年头。
泉州捞出的古船桅杆& & & 蟳埔海域“出水”一根长17.85米的古船桅杆,经《渔民捞到千年古船桅杆 &市民买下捐博物馆》报道后,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记者获悉,为了进一步研究桅杆树种、沉船年代等,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邀请中国水下考古木质文物保护国家级专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李国清,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科技保护部主任费利华,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吴幼雄等专家,现场对桅杆进行研究。  如何保护? 清洗去盐保湿防腐  当日,专家来到泉州市博物馆广场,仔细勘察古船桅杆。专家认为,该桅杆木材材质较好,桅杆上的构件保存较为完整,箍上的铁屑腐蚀得比较厉害,看上去有一定年头。  随后,专家进行简短的座谈,就桅杆保护、研究等进行讨论。李国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保护好桅杆,包括临时性保护和长远性保护。他提出,桅杆不适宜放在阳光下暴晒,建议及时将桅杆挪到阴凉处,防止桅杆开裂加剧,最好将尾部开裂处用铁箍先固定起来。  李国清表示,临时性保护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清洗、去盐,盐分在木材中很不稳定,需要去盐,但要注意不能破坏铁箍,桅杆上已锈迹斑斑的铁箍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要保护好,最好用软刷子慢慢清洗;第二步是做好桅杆的保湿工作,不要让水分蒸发得太快;第三步是防腐、消毒,防止菌类生长。  什么树种,何时沉水?  桅杆长17.85米,是迄今为止泉州出水的最长桅杆。桅杆木材是何树种,何时沉水?这是媒体和专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应该是阔叶林树种,硬木类。”李国清和费利华表示,单从桅杆木材本身来看,其密度中偏高,材质相当好、含水量不高,但至于是何树种,还需专业机构检测认定,“但应该不是阴沉木”。  专家表示,树种的鉴定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原木的生长区域,从而进一步确定造船地点,此外,沉水年代的鉴定同样重要。“碳-14测年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基本可确定年代。”费利华表示,下周她将携带部分样品到福建农林大学,进行树种鉴定,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碳-14测年,鉴定沉水年代。桅杆上用于穿绳子固定帆的铁扣  古船有多大? 初步确定为中型船舶  李国清、吴幼雄表示,不同朝代,船的造型、比例不太一样,即便是同一个时代造的船,船身长度和桅杆的比例也不尽相同,但根据该桅杆的大小,基本可以排除桅杆为尾杆,“可能是首桅,或者主桅”。吴幼雄说,宋代古船,首桅和船身的比例为77∶100,而主桅和船身的比例则是100∶105,“海交馆陈列的宋代古船,其残船长24米、宽11米,复原后原船长34米,这根桅杆的原船应该和海交馆的古船差不多大”。  根据该桅杆的长度、桅杆上铁箍的位置推测,原船应该是一艘中型船舶,具备远洋能力。但至于原船是一艘什么样子的船,哪里制造?专家表示,还需多方调查、了解,“这对泉州造船、航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建中表示,接下来市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将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包括走访泉州造船工人、回访出水海域、树种鉴定等各项工作。  古船桅杆  拟申报国家珍贵文物  中国水下考古木质文物保护国家级专家李国清一番观察后,表示桅杆确有一定的年代,但具体达到多少年需要通过C-14测年法来确定。此外,目前只能确定该桅杆是阔叶林木材树种,具体为何种树种也需要通过科学方法确定。针对桅杆底部木头已经裂开的现状,他建议用铁箍圈起来固定,以免分裂加剧,并进行清污、去盐、保湿、防腐等临时性保护处理。  泉州海交馆文物保护部主任费利华也现场查看了桅杆,表示目前还应着手对桅杆发现地点,即其原来的水下保存环境等的信息资料收集,这样才有利于保护方案的设计。  那么,是否可通过这根桅杆断定其所在古船的规模呢?李国清表示,一般来说,船身会比桅杆长,但其比例还不好确认。不过,目前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艘可以远洋航行的中型船舶。泉州古城保护专家吴幼雄补充说,这根桅杆的底部出现了榫卯结构,所以可以排除其为尾桅。此外,通过桅杆上遗存的铁圈也可印证其底部是插入船舱内的,进一步说明其要么是主桅,要么是首桅。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他们将着手为古船桅杆申报三级国家珍贵文物。(责任编辑:江舟)
壹号收藏网-1号收藏24小时服务电话:400-60-51580
& 在线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文物局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