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派祝融杀死了盗窃息壤控制面板的谁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谈起南海神庙的建立,人们自然会问起南海神的名字。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仍然认为祝融君光临。祝融究竟是谁呢?他又怎样合水火为一神的呢?这有许多传说。
传说一: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传说二:上古帝喾(ku音酷)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儿子,他的官职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庙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传说三:黄帝时期,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今衡阳南岳祝融峰顶还有一座祝融殿,殿后岩石上建有石栏杆,可以凭栏了望北山的风光。这个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属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传说四: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浸山灭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尧帝下令鲧(人名)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过去了,毫无成效。后来,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间。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终于渐渐看不见洪水踪迹了。但是,上帝知道息壤被窃,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鲧杀死,并夺回余下的息壤。上帝还命祝融监视人间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权。由于祝融属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传说五:北水神王与火神祝融战斗,被祝融真火炼死。从此,祝融成为水火之神。
南岳传说之祝融的故事
  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就能长期保存下来。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黄帝的路过云梦泽南边的一群大山。黄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问道:&这叫什么山?&祝融答道:&这叫衡山。&黄帝又问:&这山的来历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时候,天地一片浑沌,象个鸡蛋。盘古氏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他活了一万八千年,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之上,头部朝东,变成泰山;脚趾在西,变成华山;腹部凸起,变成嵩山;右手朝北,变成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刚刚说完,黄帝紧接着又问:&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祝融马上答道?:&此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象一杆秆一样,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黄帝见他对答如流,非常高兴,笑呵呵地说:&好哇!你这么熟悉南方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黄帝并不说出是什么重任。
  黄帝走了以后,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务。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经常吃生东西,就告诉他们取火,教他们把东西烧熟再吃。他看到这里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诉他们使用火松明。他看到这里瘴气重、蚊虫多,百姓经常生病,就告诉他们点火熏烟,驱赶蚊虫和瘴气。百姓们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后,就成群结队地来朝拜他。大家说:&祝融啊,我们人丁兴旺了,鸡鸭成群了,五谷丰登了。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感谢你,我们要尊你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们就叫你赤帝吧!从此,祝融就被大家尊为赤帝了。&
祝融与火攻战法&
祝融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广泛祭祀的火神。据罗泌《路史&前纪》卷八中说:&祝诵氏,一曰祝龢,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传说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发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还发明了火攻战法。&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发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战法,他还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
祝融与共工之战&&
祝融因为教会人类使用火,人们对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过眼,心想世界万物离不开水,为什么人类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气奋。于是集四湖五海之水冲向昆仑山,把昆仑山上的圣火浇灭,顿时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愤怒,骑上火龙,与共工大战起来,水此终是往低处流,洪水从昆仑山下落下来,祝融乘机发起进攻,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公输得不顺气,一气之下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给撞断了,天也塌下来,给世界万物带来灾难,于是就引来女娲补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话来说这可以说是女娲补天的前传。
另一说法,伏羲死后共工作乱,黄帝派祝融平叛,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没有杀死所有共工氏成员,黄帝杀了祝融。后由他的弟弟吴回担任火正官,依旧称祝融氏。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一九八八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息壤备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