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下雨打伞伞和爸妈回家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年轻妈妈骑摩托2000公里回家看儿子 跑了6昼夜(图)
年轻妈妈骑摩托回家看儿子装扮成男人 跑了6昼夜
见到儿子,李春凤异常激动。
李春凤就是这样一身装扮回家 黔江蓝天留守儿童学校 供图
从浙江温州到重庆黔江,行程2000多公里———
华龙网讯 (记者 韩毅 通讯员 陈大增 实习生 邹源)一位年轻母亲在浙江打工5年,半夜梦见6岁儿子全身是血,与老鼠争食……第二天,她竟独自骑着摩托车,从浙江奔走2000多公里回渝,耗时6昼夜。一路上,她把自己装扮成男人,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小时旅馆……
近段时间,这位“英雄妈妈”的事迹在黔江广为传颂。
梦见儿子满身血
年轻妈妈千里走单骑
“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吃……”
“我当时确实冲动了点,再喊我这么做,打死都不敢……”昨日,在黔江区小南海镇后坝村,记者见到这位“英雄妈妈”。由于染上重感冒,她躺在床上说几句话,就伴随一阵剧烈咳嗽。
她名叫李春凤,29岁,家境不好,睡的床还是用砖头砌成的。回想起自己“千里走单骑”,她连连苦笑:“太冲动了,太冲动了……”
她说,在儿子一岁零三个月时,自己就只身去浙江温州打工,在饭馆当服务员。由于老公也在外打工,儿子与年迈的公婆在家相依为命。她仅每年春节回家呆几天,因此跟儿子的交流很少,儿子对她的感情也比较淡。
“上个月一天晚上,我半夜做了一个梦: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卧室的窗户被大风吹开,雨水漏进屋里……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吃……我当即被吓醒,一摸额头,全是汗。”李春凤说,虽然明知这是一个梦,但她当时不知为什么,特别想马上回家看儿子。
第二天一大早,她给儿子所在全托学校———黔江区蓝天留守儿童学校打电话,老师告诉她,儿子很安全,并让儿子跟她通了话。“我儿子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好久回来,我想你了。我赶紧给儿子解释:妈妈在浙江打工,要给你挣学费。没想,儿子‘哇’的一声哭起来,说:你再不回来,我就到浙江来看你……”李春凤说,挂断电话,她忍不住大哭起来,“当时,我心里非常冲动,就一个念头,赶紧回家看儿子。”
刚好在此前一个月,她花50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太子125”摩托车。她没向餐馆老板请假,也没结工资,脸上挂着泪水,收拾好包袱,骑着车就往老家方向赶。
害怕遇到坏人
一路上化装成男人
“我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加上我身高差不多1.6米,只要不说话,看上去就像一个男人。”
“说实话,我当时也没想骑车回家。”李春凤说,她打工的餐馆在温州城郊,当她把车骑进城,去买车票时,才发现车没办法放。而之前,她之所以买车,也是考虑到老家的婆家和娘家相距较远,买一辆车回老家,方便串门。她就想干脆把车拿去托运,一起带回家。
可她到车站托运部咨询,托运摩托车要300多元钱,还要把车拆开。“我在餐馆打工,一个月只有1200多元钱,工资本来就低,平时为了省钱,洗澡都是用肥皂,洗头也舍不得买洗发水,就用洗衣粉。托运摩托车,加上自己的路费一共要600多元。另外,车被拆了,回家后要重新组装,还要花钱。”李春凤说,她当时很心痛钱,更想“早一点回家看儿子”。
“一时冲动,我也没有细想,就骑起车往重庆方向赶。”李春凤说,不晓得路,她就买了一张地图。但她只读了小学二年级,近年来虽一直在外打工,学了一些字,可地图上不少字还是不认识。无奈之下,她只能一路走一路问。“一般都直接把地图拿给别人,让别人在地图上帮我画线路图。”她说,很多路人都很热心,把她误当着骑车旅游的人。
为了尽快到家,她不分白天黑夜赶路。但她毕竟是一个女性,第一天晚上天刚黑,她心里就直打鼓,害怕遇到坏人。
“我麻起胆子,骑了两个多小时,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打工穿的蓝色工作服还在包袱里,就把它取出来套在身上,再戴上头盔,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加上我身高差不多1.6米,只要不说话,看上去就像一个男人。一般人看见我,都以为我是附近哪个地方的工人。”李春凤说,这样,她才放下心连夜赶路。
为减少上厕所
6天只喝了半瓶水
“从浙江到黔江,全程2000多公里,我只住了4个小时旅社……”
李春凤说,她一般每骑6小时才休息一下。白天,她就找路边的树、石头等靠着睡一觉;晚上,她就把车停在路边,趴在车上睡。只有在第三天,由于长时间在车上吹风,头疼得十分厉害,她才在一个路边药房买了一点药,花20元钱在一个旅社睡了4个小时。
“后来,我还总结出一个经验,每到后半夜,路上的车非常少,我几乎能以80码/小时的速度赶路。因此,之后几天,我每天的后半夜都在赶路,根本没休息。”她称,饿了,她就买方便面、饼干等充饥,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路边餐馆点几个菜。出发前,她还买了20个泡泡糖,困了就嚼一个。
由于长时间疲劳驾驶,第四天,她在长沙时,遇到一个急转弯,车没有控制好,一下摔倒在地。所幸,她仅右手擦伤,伤势不严重,车也未损坏,仅挡风玻璃破损了一点。但由于车身比较重,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将车扶起来。“我当时感觉特别委屈,眼泪哗哗地流,甚至想拍几张照片,等儿子长大后,如果不孝顺我,我就把照片给他看。约半个小时后,一个同样骑摩托车的人路过,他才帮我把车扶起来。”
除了旅途辛劳,更让她烦恼的是上厕所。“我是女人,沿途虽然很多地方都没有人,但毕竟不像男人那样方便。加上我身体不是很好,为了减少上厕所,我只好减少喝水。从浙江到黔江,全程2000多公里,我骑了6昼夜,花了250元油费,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个小时旅社,吃了19个泡泡糖。”李春凤称。
她说:“总体上说,我一路上比较顺利,没遇到多少麻烦。一路上,也只有一个信念:回家,看儿子。最终,我平安赶到儿子的学校,第一眼见到他,把身上仅有的一个泡泡糖喂到他嘴了,心里再也忍不住,一把搂住儿子,莫名其妙的大哭了一场。”
回家躺了10天
手臂疼得梳头都难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知道当初哪里来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见在校全托的儿子一切安好,李春凤才放心回到家中,然而一躺就是10天。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知道当初哪里来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再喊我这么骑车,打死也不干了。”李春凤苦笑说,回家后,手臂疼得连梳头都抬不起,头因被长时间风吹,痛了五六天,整个人就像患了一场大病。
“有时,母爱迸发的力量真的是难以想象!”昨日,黔江蓝天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冯大立敬佩地说,他们学校招收的大多是留守儿童,采用全托方式。当天中午,他正在照看孩子们吃饭,突然看见一个妇女面色憔悴,抱着一个摩托车头盔冲进来,开口就说“我是罗云飞的妈妈”,之后又抱着儿子大哭,其情境的确令人震惊。
冯大立说,之后,他们还针对此事,对孩子们进行了母爱教育。很多孩子对罗云飞母亲的“壮举”敬佩得不得了。李春凤6岁的儿子罗云飞,对母亲的行为还不能完全明白。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一个劲往母亲的身后躲,只怯生生说:“我喜欢我妈妈。”
很快,李春凤的事迹在黔江传开。她的邻居罗昌友说:“平时看李春凤有点弱不禁风,没想到她为了儿子,竟然能作出这样的事!”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爸!妈!我回来啦!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编辑:小太阳
日出品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小小说《给蚂蚁打伞》阅读
&&&&&&&&&&&&&&&
&&&&&&&&&&&&&&&&&&&&&&&&给蚂蚁打伞
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
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童童。
他很想跟童童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童童买
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童童的老太太看见。
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还是在滑梯旁,童童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童童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童童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童童,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童童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童童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他唤了一声童童,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童童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童童。”
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童童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童童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
童童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童童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童童,你不嫌叔叔脏?”童童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童童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童童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文中两次提到“闷热的傍晚”,为下文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作了一个铺垫。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D.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童童”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E.本文情节丰富,顺序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2)小说中的农民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3)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6分)
&&&(4)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
题谈谈你的看法。(8分)
(1)AE(A“为下文成功讨回工钱作铺垫”错。E“顺叙的记叙方法”错,有插叙;淡定从容的说法有误。)
(2)有责任感的父亲,对比,第三段“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2分&&&&&
善良、勤劳&& 侧面烘托&& 文中童童 话语中的“蚂蚁是勤劳、善良的”侧面写出了农民工的勤劳善良的特点2分
爱子心切的父亲&& 农民工的动作描写。如: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写出了急于接近童童,进行绑架救子的急切。农民工心理描写。如: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这些心理描写写出了农民工因急于救子的烦躁。农民工的神态描写。如“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此处神态描写写出了农民工因急于救子绑架童童的紧张。(任写一处就可)
该题人物形象各1分,相应的手法及举例分析各1分,只说手法不给分。
(3)烘托人物心理。
第一段中“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运用比喻,写出农民工内心的烦躁。2分&&&&
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明童童是个善良的孩子以及农民工是个勤劳善良的人。2分&&&&&&
推动情节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蚂蚁,农民工才能在下雨后见到孩子2分
&& (4)不可删。(2分)
情节上交待了农民工所作所为的原因,使情节合理化。(2分)人物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明农民是个爱子心切的人。(2分)&主题上深化主题,引发了人们对拖欠农民工工钱这一问题的思考。(2分)&&&&
可以删。(2分)&&
有损农民工善良的形象。前面的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说明这种做法的原因。删去之后,文章更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给蚂蚁打伞
(1)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
(2)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
(3)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4)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5)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童童。
(6)他很想跟童童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童童买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童童的老太太看见。
(7)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8)还是在滑梯旁,童童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童童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童童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童童,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童童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9)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10)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11)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12)童童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13)他唤了一声童童,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童童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14)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童童。”
(15)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16)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童童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童童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17)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
(18)童童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19)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童童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童童,你不嫌叔叔脏?”童童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20)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21)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童童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22)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童童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23)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24)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25)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26)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27)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中两次提到“闷热的傍晚”,为下文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作了一个铺垫。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D.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童童”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E.本文情节丰富,顺叙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14.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4分)
15.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13.AE(A“为下文成功讨回工钱作铺垫”错。E“顺叙的记叙方法”错,有插叙;淡定从容的说法有误。)
14.①烘托人物心理。第一段中“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运用比喻,写出农民工内心的烦躁。&&
②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明童童是个善良的孩子以及农民工是个勤劳善良的人。&&&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蚂蚁,农民工才能在下雨后见到孩子。
&&&&&&&&&&&&&&&
(只要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5.(一)不可删(1分)①情节:交待了农民工所作所为的原因,使情节合理化;②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明农民是个爱子心切的人;③主题:深化主题,引发了人们对拖欠农民工工钱这一问题的思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可以删(1分)①有损农民工善良的形象;②前面的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说明这种做法的原因。③删去之后,文章更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雨打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