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孟子与孔子并称为被称为褒成宣尼公与那两个人物息息相关

为什么称孔夫子是“圣人”?
为什么称孔夫子是“圣人”? 30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被称为“圣人”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就是孔子。孔子的本名叫孔丘,别名叫仲尼,“子”是当时人们对于有学识、有名望的人的尊称。孔子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要做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到了30岁左右,孔子成了鲁国最有学问的人,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读书。孔子一生中收了3000多弟子,出名的有72人。孔子对弟子要求既严格,又宽厚,对弟子的行走、坐立、礼貌等等生活习惯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平时他和弟子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师生之间很友好,是名符其实的教育家。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称之为“圣人”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他的思想在现代仍有很深的影响。
其他回答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古代把孔尊为文圣人。实际上孔子的“仁”的学说同样有利于今天建立和谐社会的。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加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汉书》首先以此称孔子;“至圣”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司马迁首先以此称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赞》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秋,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对孔子的赞辞。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改称“至圣先师”。
  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谥号未再更动。到了民国年间,一切封谥号皆废置不用了。“谥号”是根据死者的生前事迹参照《谥法》追加的,它只适用于帝王、显宦和卓行德懿的人。追加给孔子的谥号,据《谥法》说,“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圣善周闻曰宣”,都是《谥法》中最高的赞誉之词。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随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孔子逝世后,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后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当时好像没有学籍管理制度,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谁早不可考,至于配享了孔庙的这七十二个高徒,然而这些先生们都是上古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只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影影绰绰只能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其纤毫。而我们上古的出版业又实在落后得惊人,一切文献,全靠用刀来刻,诸般辛苦之中,难免出现错别,以至以讹传讹;更有班爱牵强附会的所谓高人,将错就错,胡乱解释一通,竟就解释出无穷深意来,甚至被当作了不可改易之经典。于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则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孔门七十二圣人的尊姓大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谁知道孔子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睁着大眼说瞎话,难道连个数都不会数?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取其最接近于真实者。所以称之为圣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孔子生平事迹分类_百度知道
孔子生平事迹分类
请把孔子的一些事迹分成仁、交友、学习、孝道、志向,越多越好,谢谢。
我不是要这些啦!比如说孔子教他学生时,哪一些是教他学生做个仁人,依此类推。
提问者采纳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政治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涵义十分宽泛,“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减轻剥削和刑罚,“为政以德”,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只要“自行束 (十条干肉)以上”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 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多人,比较出名的有72人。 (2)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肌厂岗肯瞢厩哥询工墨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给于不同的指导。 在教学发展史上,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被公认为中外启发式教学的鼻祖。《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还没有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深思暝想而苦思不得时,教师不要去开导他;当学生未达到若有所悟又无从说起时,教师不要给他启发诱导。)是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经典语录。 (3)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文课中学生已学过《论语》十则,启发学生思考:对待学习,应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要有谨慎谦虚的学习态度,不要盲目夸大自己的本领和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语文学过的《论语》十则,还指出应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教师总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演习所学内容,不是很快乐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两者不可偏废。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因材施教”的小字和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原始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充实,做到论有所依,论从史出。 编写的典籍: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后,弟子们将平时听讲的东西汇集起来,汇集起来之后就是听讲的记录了,古代给它一个名词,叫“论”。我们今天有论文、论说,将这些言论集中起来,就叫做“论”。学生们系统的整理孔子平时的话,学生也发挥孔子思想,大体上孔子逝世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个定型的东西,即《论语》。 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资料编订《春秋》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约在二十岁之后,孔子做过两次小官,一次是做会计的委吏(管粮仓),一次是做乘田(管牛羊)。 步入中年,私人讲学 孔子三十岁左右时,学问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他要把自己的主张公诸于世,于是,他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开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私人讲学事业。 他所用的教材是选取以前已有的材料而整理改编而成的,所以他说“述而不作”。他所教的科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行,陶冶性情,以便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在教学方法上,他坚持“不愤不启”、“有教无类”的宗旨。因此,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形成了一个对社会影响极大的儒家学派。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到鲁国,孔子曾与齐景公对答。景公听了他的话很高兴。 离开鲁国 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即鲁桓公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来鲁昭公失败后,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所以,就在公元前517年(34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了。到了齐国,他做了高子的家臣,想要借此与齐景公通上关系。在齐国他向齐景公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齐国,他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乐》,并且深入学习,竟然入迷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景公想给孔子封地,但是遭到晏婴的反对,而且把孔子当成了季氏的间谍,甚至齐国大夫想要加害于他,孔子未能成功,只好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 回鲁授徒 齐国回到鲁国之后,孔子便专门从事教育事业。此时,他的知识已相当渊博,但是,因为“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的学说更加成熟完善。在他47岁时,阳虎曾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但他都没有答应。 此时,“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招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想要前往,欲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之作为。子路很不高兴,阻止孔子,不知什么原因,孔子终究未前往。 仕宦生涯 在51岁那年,孔子正式出任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由于政绩突出,升为小司空(主管工程),52岁任大司寇(主管司法)。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大会”,在大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从《孔子世家》所记的这次大会的情况可以看到,孔子不仅看重礼乐,而且注重文武并重、礼法并重。 此后,孔子曾经和鲁定公谈论治国方略。孔子说:“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并任命仲由(子路)为季氏宰,对三桓采取了实质性的措施,即“堕三都”,攻下了叔孙氏的封邑郈和季孙氏的封邑费,欲攻孟孙氏的封邑成,未成功。从《史记》的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到,孔子不仅善于用礼乐,而且善于用兵。 五十六岁时,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至使“齐人闻而惧”,认为“孔子为政必霸”。从此可见孔子的治国才能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实用的。 “堕三都”招致了三桓的极力怨忿因而也招致了他们对孔子的极力排斥。再说,孔子的政绩引起了齐国的忌妒和担忧,于是,齐景公一面离间鲁国的内部关系,一面又送了八十名美女,“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季孙氏和鲁定公欣然接受了,并且三日不理朝政,对孔子的态度也怠慢了,孔子知道治国大计无法实施,于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率领众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十四年的生涯。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肌厂岗肯瞢厩哥询工墨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学术贡献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教育贡献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随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夫子逝世,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后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当时好像没有学籍管理制度,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谁早不可考,至于配享了孔庙的这七十二个高徒,然而这些先生们都是上古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只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影影绰绰只能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其纤毫。而我们上古的出版业又实在落后得惊人,一切文献,全靠用刀来刻,诸般辛苦之中,难免出现错别,以至以讹传讹;更有班爱牵强附会的所谓高人,将错就错,胡乱解释一通,竟就解释出无穷深意来,甚至被当作了不可改易之经典。于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则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孔门七十二圣人的尊姓大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谁知道孔子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睁着大眼说瞎话,难道连个数都不会数?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取其最接近于真实者。所以,俺决定以《史记》为基础,与《家语》相杂较。司马迁所列这七十七人中,说不得有五个是编外人员,至于是哪五个,俺就不得而知了,在这里还请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虽已中落,但在早年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六艺。三十多岁,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收徒传道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其中得其神髓者有七十二人。年过五十以后,曾被鲁国委以司寇要职,主管司法工作,后因政见不同,弃官离开鲁国,周游讲学。经过大约十四年的游学生涯之后返回鲁国,将余生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对《诗》、《书》、《礼》、《乐》、《易》进行删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的孔子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生活上迭遭不幸, 独子孔狸,得意门生 颜渊、子路早逝。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 孔子去世后,他的思想在弟子们的传播下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日益升高,汉初开始被尊为有王之道,无王之爵的“素王”。自公元元年被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之后,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先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等等。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政治学、社会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化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封建教条,而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立言、自知、知人,成就人生大业的不二法门。孔子主张人们要顺天应人,建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学行并重, 以君子之风去处世,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优良的人格形象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神圣的殿堂,聆听圣人的福音,让圣人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人生的真谛。 第一章 学而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既是整部论语的总纲,也是圣学仁道的纲领。这一句对阅读和理解《论语》的微言大意,准确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十分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字在古代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一个字就包含了一个思想,一个观念,不象现在的语汇这样浅显苍白。现在我们一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理解,在过去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是分开来讲的。学有读书学习的意思,但在《论语》中“学”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爬桌子啃书本意义上的读书学习,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堂堂正正做人的学问。“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复习功课,而是实习、见习、实践的意思。开篇的这句话是圣人告诉学生们,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如何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何做人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这门学问需要在作人,做事上,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去体会、思考、印证,当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时候,那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远”不仅有远方的意思,而且包含着 人与人在思想 、观念 、情趣 、志向等心灵上无法丈量的距离。钟子期和于伯牙的故事可以说是对这段话最好的注解。“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当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指内心的怨愤,心理不平衡。一个有真学问而且彻悟了人生真谛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内心里如春风吹拂,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原文)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释义:这章的关键是孝 、悌这两个字。“孝”是“父慈子孝”之孝 ,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付出慈爱 ,子女回过头来孝敬父母 。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对哥哥恭敬,孝和悌是相对的,是父子、兄弟之间感情的双向交流。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是迟至宋代才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与真正的孔孟之道已相去甚远,圣人自己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为人父母者既不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没有不是?在先秦典籍《易经》中便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卦辞,是说做父母的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但做子女的要以极大的爱心,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们,所以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要去劝谏,如果执意不听,那也就算了,但仍然要对他们尊敬如常,不心生怨恨,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孔子所谓“父父、子子”是告诉人们,做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准则。做父母的要对子女付出做父母的爱心,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回报父母要有做子女的诚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身为父母不成其为父母,或者做父母的不尽慈爱之责,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尽孝,这是违反情理的。“孝”、“悌”是父母、子女、兄弟之间真情的表现,是爱的延续和反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具有孝 、悌的真情至性 ,就不会犯上,既然不会犯上,那么就不会做出作乱的事。因为这种人做事有分寸有原则,他们会从根本上通过孝、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内在的品格修养,于是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就此而言孝、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 :巧言 ,就是语言上的矫饰伪诈,能说会道 ,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说话很漂亮,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态度上表现的很真诚。但是要注意,这种言过其实的表演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这种人内心真正仁义的成分不多。“令色”是指表面态度很诚恳的样子。巧言令色的人有时候确实能得到人们一时的赞许,但决不可能长久地蒙骗世人,当人们一旦看清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得到的只有世人的鄙视和唾弃。所以只有真诚才是一个人长久的立身处世之道。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四十六岁,不爱说话,样子有点拙,但很有智慧。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被后世尊为宗圣,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他的学生,被后世尊为述圣。曾子说,我在向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上只把握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去办了。“忠”在古代指对任何一件事都尽力地去做。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相处是不是有失信的地方。第三, “传不习乎”,老师教给我作人做事的道理,我是不是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了。在社会处于剧烈变化,人们的人生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候,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圣人告诉我们的自省之法毫无疑问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释义:“道”是治理领导的意思。“国”字在过去指一个地方的政治单位,现在我们讲的国家,在过去叫“天下”。“乘”在古代是以战车、壮丁、田赋合在一起计算的,指一个地方政治单位的综合实力。一乘战车有四匹马,车上有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兵,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千乘之国是当时一个中等实力的诸候国。 这是对身居要职手握重权者而言的。作为一个管理千乘之国的领导人,要有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对国计民生的事要认真负责,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作风上要“节用而爱人”,不奢华,不铺张,本着节俭的原则爱护属下、体谅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需要征调百姓做公益劳动的时候注意要“使民以时”,把握好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不搞天怒人怨,劳民伤财的事。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才能 把自己领导的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为人子弟者,要做到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边对朋友,对同学,对一般人都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友爱。而且“谨而言”,作人谨慎,不乱吹牛说大话,在社会上和人打交道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对整个社会有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喜欢和有学问、德行修养好的仁人君子亲近来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都做到以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探讨历史文化和作人做事上的学问。在《论语》中“文”并不是单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或语文知识,而是指为人处世的艺术修养,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的陶冶。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比孔子少四十四岁 ,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他继承老师的思想从事社会教育工作,战国初期在河西讲学,当时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这一段是子夏说的话。“贤贤易色”的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有学问修养的人。“色” 指态度、神色、表情。“贤贤易色”是说我们对有学问和德行修养好的人不仅从内心里,而且在态度上要肃然起敬,表现出对贤者应有的尊重。孝顺父母重要的是要做到尽心尽力,并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和别人攀比,如果事事和别人家比,那么穷人家便会无孝子了。“事君能致其身”的“君”在古代是对有学问,道德修养好的人的尊称。“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一个君子选定了自己所尊敬的人,那么追随他,为他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社会上与朋友相处要言而有信。子夏认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以上这几条一个人如果在为人处世中都能做到,尽管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文凭,没学历,但是这个人在做人上其实是有真学问。在这里子夏明确地告诉我们,“学”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的学问,是人生的修养,是处世的艺术,不是进了个什么学校拿了个什么文凭那么简单的事。社会上有一种人文凭证书拿了一大堆,专业知识也不错,但是为人不真诚,做人没有信用,在做人的问题上乱七八糟,毫无章法。我们说这种人有知识但没学问。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否则勿惮改。 释义:过去把这一章的“重”注解为庄重,就是把脸搭拉下来,做出威严的样子,因为不这样学问就不稳固。把“无友不如已者”注解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样理解现在看来有些牵强。在这里“重”可以理解为自重的意思,孔子告诉弟子们, 做人要自尊自重 。一个人如果飞扬浮躁,不自尊自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东西,就会毫无威信可言。不管你有多少知识、多大的能耐,在社会上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一切所学将会付之流水。“无友不如已者”是说做人不要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仅要自重而且要尊重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如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面对,不要怕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这一句过去是这样解释的:对死去的先人要怀念他,如果大家都孝顺父母,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就孝道而言,这样讲不能说不对,但也可以这样认为“慎”就是慎重,“终”就是结果 ,“远”就是远因。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做事,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前因后果,做事的动机和方法一定要正,不搞歪门邪道。要想有个好结果,就要有个好开始,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作人做事就会考虑前因后果,就不会乱来,这样的话,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厚道严谨、纯朴良善了。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 :这一 篇是孔子 两个学生私下里的对话 。子禽名亢,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才。有一天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定要了解那里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是想在那里求官做,还是要给他们点什么?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对他说,我们的老师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们的老师不象一般人,遇到出头露脸有好处的事就抢着干,而是谦让给别人,实在推不掉才勉强自己做,如果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恐怕和别人的做法也不一样吧! 温是温和、平和。良是善良有道德。恭是恭敬严肃。俭是节俭,不张扬奢华。让是谦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的风度,性格,修养和作为圣人的风范。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老师究竟为什么,就要知道老师的为人,如果你认为老师在政治上有什么理想和追求,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实际上子贡非常了解自己的老师,他知道老师的理想是使动荡的社会恢复到文明道德,祥和安定的秩序中,这一点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父在观其志”的志 ,在古文里解释为意志,它包括思想、态度。为人子者,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在他们面前要言行一致,有正确的做人原则和高尚的志向。父母死后,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情况下,仍然能一如既往,三年不改初衷,这个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孝子了。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礼义之邦,有道是“有礼走偏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是一种仪范,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秩序和行为规范,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的起居往来言行举止都有一个规矩。那么礼是干什么的?讲礼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维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上下左右,亲友邻居,人与人之间言语谦和,举止得体。互相之间相处都彬彬有礼,那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以说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仪文化的倡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先王”不是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指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也可以理解为前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先人留下来的“礼”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家事国事只要照“礼”的精神去处理,做事以礼义为先,做人就不会出问题。但是圣人提醒人们,“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虽然说“礼之用和为贵”,但是做啥事都有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过了头,讲礼也要有所节制,“知和而和”需要调整就去调整,但做过了头就不好了。“礼之失也烦”尽管说礼多人不怪,但过了分就会流于虚伪烦琐,让人讨厌。现在的日本国仍然保持着见面鞠躬的礼节,“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然后互相鞠躬表示礼貌尊重,非常文明,但是如果过了头,说一句话弯一次腰,那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所以圣人提醒大家,讲礼仪是对的,但也要有个分寸,不能过了头。讲礼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不是为了礼的表面形式,如果违背了礼的精神实质,就会流于虚伪、诌媚、烦琐,那是不可以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那么信有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信近于义”。义就是的侠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为朋友两胁插刀。讲信用的人一诺千金,掷地有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对事从内心里严肃恭敬认真庄重,就基本符合了礼的精神,以这样的人格修养去处世就可以避免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事情的起因、动机。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首先顾及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已及人,象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因为这个人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这种人有感情重亲情,善良有同情心,一般来说做事会关照前后左右 。有子认为,这样的人是可以尊敬效法的。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 ,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圣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追求生活的奢侈,吃饭的主要目的是吃饱。住的地方不追求豪华气派,只要差不多能安身就可以,不贪求过分的安逸和享受。但是他们处理问题敏捷果断,绝不不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而且“慎于言”,不乱说话,不信口开河。“就有道而正焉”,潜心学习作人、做事的道理,端正自己的品质修养,这就是君子做人的态度。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这一段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一天,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是不低三下四,不去谄媚于人;发了财,有了钱,得意了,也对人不骄横,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孔子对子贡说,这样做当然好,但“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是个穷光蛋,没有社会地位,但不向有钱有势的人低头谄媚,很难能可贵,但是你心里很落寞,不舒服,这说明你的修养还不到家。你有钱,富贵了,对人不翻白眼,不骄人,在心里仍然有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事实上,修养还是不到家。如果身处贫困之中,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虽然富有,却能够在如何做人的大学问上不断追求,在为人处事上处处礼貌合度,那才是做人的高明境界。子贡领悟了老师的意思。他说,我明白了,《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看来做人和做玉器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成器。孔子很高兴子贡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告诉他,你懂了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诗经》了,因为你能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我给了你一个提示,自己就推敲出了别的道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这一段是全篇的归结,也是中心之所在,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 ,最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与开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尾呼应。作为君子,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对别人的不了解,对社会的不接纳而愤愤不平。他最担心的是怕自己坐井观天,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整个社会不了解,成为一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庸人。
孔子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