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歌词滚那你呢

童年的游戏之三&&滚铁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如今电视上的广告或网络上很流行的‘某某,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就是来源于70年代。那时候没有电话,更不用说托机 手机了,大家都是住在一溜的平瓦房。所以那时的小孩都是成群结队的在树林或是草坡玩。在夕阳如血的黄昏的旷野就会传一声比一声惨厉的喊声“阿狗啊,回来吃饭了',有些爱起哄的小孩听到了就也会跟着喊“阿狗啊,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听到自己妈妈的喊声的小孩立马撒腿跑回家。有时大家玩得兴高采烈就会听得不怎么清楚,马上停下手上的活计, 面面相觑,‘是叫你的吗?”像兔子一样侧起耳朵再听一次,到底是喊谁?呵呵呵,那时候的小孩大多有一个拖油瓶,或是妹妹或是弟弟,他们当然知道哥哥姐姐在哪玩,赶紧吃饱饭,跑过去耀武扬威地说“快回家吃饭,饭快没了'一听到饭快没了,那是天大的事也拦不住了,最怕听到这句了。立马就跑,扭头问“那你呢”“我吃饱了”妹妹或是弟弟接着玩。有时,大家玩得忘乎所以,都没听到喊声,等妈妈喊到喉咙破,气得血冲脑,弟弟妹妹就会钻出来兴奋地说“妈,我带你去找他'这时候的妈妈手里肯定握着一枝细树枝,找到了照着小腿就是一顿抽,嘴里狠狠地念叨着“叫你听不见,叫你听不见”。那是一路活蹦乱跳的跑回家,弟弟妹妹在一旁一面坏笑‘嘿嘿,叫你不带我出来玩,活该"
  前些日子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我是来打酱油的”也是70年代小孩说的话,那时候的酱油是散装的,可以卖一角钱,二角钱,傍晚妈妈炒菜时醋或是酱油没了,就会喊“阿福,快拿碗去买二角钱酱油”小孩买了酱油,拿着碗小心地赶回家,半路上碰到大人,大人就会逗他“咦,碗底裂了,酱油流出来了”小孩赶紧把碗翻过来看,酱油没了。回到家,光头上挨一顿暴凿,又再拿二角钱去打酱油。
  如今,70年代的小孩已经是人到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里在生意上多多少少有点小成就,也有多多少少的压力,但是在疲惫的心里偶尔是不是也会掠过童年时的趣事?进来说说吧,70年代的傻小孩,我知道你们的傻事和我一样多。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我回来吃饭了。
  这个话题有意思!我也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吧。  小时和妹拌嘴,恶向胆边生,拿起妹的一件衣服一刀剁破,剁完了害怕被父亲打,“走山”!到露天戏院躲,困了在那里的长条石凳下睡了一晚。当晚家里人彻夜疯找,害怕我出了什么事。第二天早上肚子饿了回家,母亲见到惊喜而泣,但仍免不了一顿暴抽。  那些被抽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做错事就会被抽,躲不过。妹后来说起这件事,说哥你好厉害,那晚蚊子没把你抬走,那么黑的地方也不怕鬼。我那晚当然怕,不过经过那一晚不再怕了。  70年代的小孩都喜欢成群结队地玩,一群必有一个孩子王。玩什么?玩拍公仔、打狗棍、脚乌挑斗、偷番薯焗番薯灶、满天飞土块的野战、到小河沟的堤上挖地道,挖好了各人回家拿好吃的来“做东道”、看哪家果树上的果子熟了,中午没人时去偷来吃、做弹弓打鸟、用椰子树叶的叶骨圈成活套来套“雷公马”,抓“金鹏”来夹在自己弯的铁线车上比赛……上树下水就不说了,各种玩。玩着玩着就长大了,小时的玩伴大多几年都见不了一面了,不胜嘘唏……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70后的小孩也请说说你们的傻事
  70后签名拿分。一会再来,大家先聊
  80后的擦边过,内急,上厕所去,大家先聊。。。。。
  第二篇
体罚  70后的小孩大多受过体罚,即挨过父母责打,特别是男孩,没有不挨过打的,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父母忙,那时刚打倒“四人帮”工作的父母忙开会促生产,务农的父母种自留地搞小地摊什么的,忙得人仰马翻,焦头烂额,小孩顽皮不听话,那有时间去谈心,去促膝长谈的?没那闲功夫,一巴掌挥过去了事。二是没那么穷讲究,不象现在的什么胎教啦什么科学教育孩子八法十要素啦……..等等。可能也有一点信奉‘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思想吧?三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了,一是70后的孩子大多有一到二个拖油瓶,甚至更多,孩子多,吵吵闹闹的,他说你先打我,你说是他先捣乱,乱成一锅粥,父母烦,又没功夫审个水落石出,只好打。二是70后的小孩记性特别的差,不是一般的差。上午犯错打的伤痕还在,转眼工夫又忘了,下午又犯,又打,好了伤疤忘了痛,说的一点没错。  所以家家户户必备“家法”,或是藤条或是鸡毛掸,真是居家必备专治小孩各种顽皮捣乱不听话的神器啊。  我有一同学兄弟,他家6兄弟,他排行第6,我去过他家玩,看到他家门后有一支小指大的大概有2米多点细长竹竿,笔直的,握端都油亮油亮的,我如获至宝,对他说“这个作鱼杆,那可是一流的”他瞪了我一眼说“你想找死啊,那是我爹的家法,没了它,我哥不都闹上天了”他爹是县食品厂的副厂长,管着一百多号人,抓革命促生产忙得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功夫跟6个熊孩子磨叽,替你们查清谁对谁错?大家在一起玩,老五老六哭了,先打老大老二,都哭了,全打,俗话说“八竹竿都打不着”他爹一竹竿是扫横千军啊,打得6兄弟四处逃窜,落得耳根清净。  不长记性害死人啊,我妈就对我讲过“说过1亿次,你都记不住”,1亿次啊。  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吧,我爹下乡工作队去了,家里还养猪和一群鸡还种点菜,记得有一次,我妈上12点半的中班,早上出门上学时,她反复对我说“记得一放学就赶紧回家看弟弟吃饭,下午送他上幼儿园,知道吗?”“知道了,放心吧”。  一放学,我就真的赶紧走了,可 一出校门,就听到锣鼓响,原来是猴酸戏,登时把我妈的话忘得干干净净,我赶紧挤进去,占了靠近一个大箱子最好的位置,那个变戏法的就拍着箱子大声对我说“小弟弟,你慢慢看,等会变个小妹妹给你带回家”我欣喜若狂蹲在哪眼都不眨地看着他变戏法。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坏了坏了”又忘了,赶紧跑回家。一到家门口,看到弟弟坐在地上号陶大哭,脸上又是眼泪又是饭粒,身上全是菜叶菜汁,饭碗菜碗打翻在地。说那时迟那时快,我妈一个箭上步冲出来,鸡毛掸电光一闪,屁股上挨了一抽,嘴里骂着“我都说了一亿次,你还记不住”。鸡毛掸又往我光头上一闪,哪能再让她打着呢,那我白看了好几年的猴酸戏啦?只见我一个兔子后蹬腿已经窜出一丈开外了,我妈也不乘胜追击了,没时间了。推出自行车,嘴里恨恨的“一亿次啊,还记不住”,头发乱得像鸡窝一样扬长而去。‘危险危险“我摸着光头一转身,看到弟弟趴在门口,也不哭了,两只眼睛里闪烁着又兴奋又喜悦的光芒,可见爱看热闹是人类的天性啊。  那年代每个家庭杂七杂八的事情特别多,小孩也都帮着做点事情。可一出门,看到一群小孩围着一棵树仰着头在看,急忙挤进去,什么啦?有一窝蜂在树上。顿时总父母交待的事情丢到孟加拉国了,那我去拿竹竿来挑。结果便是被蜂咬得鼻青眼肿的跑回家,又忘了父母交待的事情像个猪头一样回来,又是一顿猛抽。或者一出门,看到一群小孩在草地上灌蟋蟀,生怕别人不给他玩,赶紧说“我去提水“事情又忘了,又是一身烂泥回 到家,结果不用说。  总之体罚的方式五花八门,有跪菠萝密皮的,有跪松树籽的,有顶一盆水在头上的......不知道你们受过哪种?  如今,轮到我们当家作主了,孩子不听话,要抽孩子,你们又来拦着,说我们教育的方式不对头,可是爹,娘,,你们忘了当年如何抽我们啦?
  很有趣,楼主继续
  如今,轮到我们当家作主了,孩子不听话,要抽孩子,你们又来拦着,说我们教育的方式不对头,可是爹,娘,,你们忘了当年如何抽我们啦?   上面这一段我也是深有体会!现在每次教训完女儿我都心如刀绞,想想当年的父母……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今,轮到我们当家作主了,孩子不听话,要抽孩子,你们又来拦着,说我们教育的方式不对头,可是爹,娘,,你们忘了当年如何抽我们啦?  ------------------------------------  呵呵,教育小孩子的方法也会与时俱进的,不能只想着老一套。
  @七月地晴 12楼
07:39  很有趣,楼主继续  ------------------------------  70后的小孩,大家接力写童年篇上学篇初恋篇中学篇大学篇等等,呵呵呵,大家都写才有趣
  @老恶鑫 13楼
08:59  如今,轮到我们当家作主了,孩子不听话,要抽孩子,你们又来拦着,说我们教育的方式不对头,可是爹,娘,,你们忘了当年如何抽我们啦?  上面这一段我也是深有体会!现在每次教训完女儿我都心如刀绞,想想当年的父母……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  呵呵,主要是我们只有一个孩,舍不得抽啊
  阿叔你们老了,还有牙齿吃肉吗?
  好亲切的记忆啊。
  @ptacb 17楼
19:51  阿叔你们老了,还有牙齿吃肉吗?  ------------------------------  这些阿叔们正是喝汤要喝头啖汤的时候,吃肉是你们年轻人向往的,阿叔们已经不怎么吃了。年轻人多吃点肉,好长身体。
  小时候邻居的两个大哥哥带着我去河沟钓鱼,当时我们都不会游泳,就听他俩在商量:“听说生吃大头鱼(我们当地的叫法,其实是一种河沟里的鱼种)会游泳,你吃头,我吃尾。”据我所知他俩到现在还是旱鸭子。
  @清风掠影2011 20楼
00:38  小时候邻居的两个大哥哥带着我去河沟钓鱼,当时我们都不会游泳,就听他俩在商量:“听说生吃大头鱼(我们当地的叫法,其实是一种河沟里的鱼种)会游泳,你吃头,我吃尾。”据我所知他俩到现在还是旱鸭子。  ------------------------------  很有趣,70后的童年就这么纯真、快乐、简单,接着写
  吃篇:下田偷地瓜去“国土灶”,抬锄头下坡去挖“老先”(托马)。上山去摘“嘎灯”“猪尼”。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后面是一大片农民种的地,到了秋天就会有农民收完剩下的土豆,茄子,豆角,黄豆什么的,很多小孩去捡来烤着吃,很香的。要去那片地需要度过一条上面有石头的臭水沟,家长是禁止我们去的。有一次我实在耐不住,也偷着跟一群小伙伴去捡,回来被我妈发现了,把我一顿胖揍,我可是女孩子,第一次被妈妈打,哭得那叫一个凄惨,不过真是再也不敢去了。现在妈妈不在了,好想她。
  @自在飞花188 24楼
11:24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后面是一大片农民种的地,到了秋天就会有农民收完剩下的土豆,茄子,豆角,黄豆什么的,很多小孩去捡来烤着吃,很香的。要去那片地需要度过一条上面有石头的臭水沟,家长是禁止我们去的。有一次我实在耐不住,也偷着跟一群小伙伴去捡,回来被我妈发现了,把我一顿胖揍,我可是女孩子,第一次被妈妈打,哭得那叫一个凄惨,不过真是再也不敢去了。现在妈妈不在了,好想她。  ------------------------------  怀念挨打的日子不?
  其实对这种现象记忆最深的是六零后,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产,不是七零后的专利。  呵!
  讲一个60后的故事吧,是我父亲少年和我最小的叔叔童年的回忆。  那是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我父亲大概十三四岁,小叔四,五岁吧。那时候,家里有八个孩子,加上奶奶,全家十口人,只靠我爷爷一人那点工资实在是难挨下去了,再说了那年代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缺粮食啊。全家人都饿得肚皮贴到后背上了。有一天黎明,父亲饿得实在受不了,带着哭到没力哭的小弟弟回到老家看看有什么蕃薯,萝卜.......什么的。毕竟农村的情况还是比县城稍好一点。  两兄弟步行十几公里,将近三个小时,一步挨一步走到了他们亲叔叔的家门口,叔叔不在家,婶婶站在门口听了兄弟俩的哭诉,无奈地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啊,一点吃的也没有,家里四个孩子都饿得睁不开眼了。  兄弟俩这次真的没力气走回家了,在村头的一棵椰树底下躺下了,弟弟昏沉沉的睡在哥哥的怀里。就在这时,父亲的一位远房的堂姐经过村头,看到兄弟俩躺在地上,知道是饿狠了。回到家里拿了两个生蕃薯和一小袋蕃薯干含着泪对兄弟俩说“拿去吧,家里只有这点了.....”  父亲舍不得吃,两个生蕃薯都给了弟弟吃,父亲一根一根慢慢地啃着蕃薯干,兄弟俩又慢慢地挨回家。  父亲参加工作后,每个清明回老家,总会带一些不值几个钱的饼干,面条,鱼干等等一大袋给他的堂姐,他的救命恩人。我小叔对堂姐虽然谈不上有求必应,但对堂姐家里的事随叫随到。  前两年父亲对我说起这个情景时,望着远方的眼睛竟然有点湿润。  这往昔,这磨难,这记忆,刻骨铭心。
  为这样的亲情赞一个!
  记得:哥跪着,爸拿竹子抽他,妈不出声,奶求别打了,我们远远看着。  我觉得我很懦弱,家里打架我都不敢出声。
  90后的擦边过,大家先聊。。。。。
  记得:哥跪着,爸拿竹子抽他,妈不出声,奶求别打了,我们远远看着。  我觉得我很懦弱,家里打架我都不敢出声。   -  ---------------------------  呵呵,邻居的孩子有来看热闹的吗?这是70后小孩最喜欢看的热闹。
  报到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一个人享受大水球 左翻右滚享受属于我的童年
08:52 &&&&
编辑:杜昕静 &&&&
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浙ICP备号-2
2版权所有 宁波纽米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童年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昆虫记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字数多的滚!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童年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昆虫记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字数多的滚!
童年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昆虫记片段200字,赏析300字一篇,字数多的滚!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