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2月4号捷吉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交响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上半场钢琴家的返场曲目

捷吉耶夫-马林斯基歌剧艺术周2月于东京开幕
来源:搜狐娱乐
  搜狐演出讯 “捷吉耶夫与马林斯基歌剧艺术周(Gergiev and Mariinsky Opera Art Week)”将于2011年2月在东京举办。届时,马林斯基歌剧团一些脍炙人口的的歌剧作品都将如期上演,其中包括英国导演乔纳森-肯特(Jonathan Kent)在2009年的作品《没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以及法国导演查尔斯-隆巴德(Charles Roubaud)在2002年的经典之作《图兰朵(Turandot)》,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以爱情为主题。
  这场由意、德、法三国歌剧与俄罗斯交响乐完美融合的艺术盛典将由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Mariinsky Theatre)艺术总监、世界著名指挥家瓦列里-捷吉耶夫(Valery Gergiev)策划指导。
  除了马林斯基歌剧团亮相艺术周,在此期间还将有三场音乐会隆重上演。例如,捷吉耶夫将带领他的交响乐团与一些合唱团和独唱者合作,为观众联袂打造一场音乐盛宴。第一场是马林斯基歌剧团在2010年音乐会上的作品――柏辽兹(Berlioz)于1858年创作的史诗歌剧《特洛伊人(Les Troyens)》。第二场――“瓦格纳之夜(Wagner Evening)”,融汇了瓦格纳歌剧的许多经典曲目,例如《罗恩格林 (Lohengrin)》的前奏曲,《唐怀瑟(Tannhuser)》的序曲,《帕西法尔(Parsifal)》的第三幕。第三场――“俄罗斯音乐之夜(Russian Music Evening)”,以展现俄罗斯音乐传统为特色,包括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1812序曲和《D小调第五交响曲》的64号作品,来自里姆斯基-科萨可夫(Rimsky-Korsakov)的《贵族进行曲(Procession of the Nobles)》,穆索斯基(Mussorgsky)的《鲍里斯的加冕典礼现场(Boris' Coronation Scene)》,“恰柯芙娜的咏叹调(Konchak's Aria)”以及“波罗维茨舞曲(Polovtsian Dances)”。
  据悉,捷吉耶夫在马林斯基剧院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从事工作已有22年,在此期间他成功地使马林斯基剧院声名海外,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化偶像之一,曾被誉为“俄罗斯音乐的灵魂”。(艾鑫)(责任编辑:陈然)
黄晓明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需要改变。……
杨丽萍提菜篮逛车展 时尚与村姑仅一线之隔…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娱乐?大视野
娱乐大事件
影讯&&& 电视节目
今日焦点关系:
已有58,329人关注
“我问:智慧还在不?你曰:女子无智慧,德也……
刘涛微博晒孩子照片,女儿清秀儿子可爱……
近期热点关注马林斯基续写俄国音乐的艺术自信
& 媒体视角
关注·捷杰耶夫演出普罗科菲耶夫专场
马林斯基续写俄国音乐的艺术自信
来源:京华时报&&&&&&&&
刊发时间:
(文 许渌洋)三首交响曲外加两部钢琴协奏曲这种“超常规”的曲目安排,让马林斯基管弦乐团12月3日开始的普罗科菲耶夫专场音乐会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长!这恐怕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前所未有的情形,时针已指向晚上9点,但音乐会上半场才刚结束,待到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演毕,已是晚上10点15分!乐团之前在台湾刚刚连演三天,曲目与北京迥异。捷杰耶夫周三清晨与乐团一同抵京,,这很难不让人对演出质量心存忧虑。但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如若不是高超的乐手素养和深厚的艺术积累,马林斯基和捷杰耶夫很难会如此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开场的《第一交响曲》不乏有暖身的味道。捷杰耶夫一如既往地驱使乐团奉献出鲜活的表现力,刻画出稍纵即逝的趣味,令乐团保持着旺盛的律动。随后的《第二交响曲》与《第一交响曲》有着强烈的风格反差,且极为冷僻。乐团在粗犷尖锐的第一乐章释放出凌厉的音响效果,而在随后的变奏曲乐章中,乐团又恰当地发出迷离暧昧的音色,并捕捉到抒情表象下一抹冷淡的气息。两首钢琴协奏曲连接了上下半场,女钢琴家格雷丝·方显得极尽谦卑,她在《第一钢琴协奏曲》中以恰当的音色隐没在乐团之中。马林斯基“御用钢琴家”之一、阿列克谢·沃洛丁不事炫技,但也没有愧对普罗科菲耶夫这部经常被演奏的作品。以往,马林斯基和捷杰耶夫每每会在这种专题音乐会的最后时刻发力,比如2012年的“肖八”,去年的《春之祭》,但30分钟长度“普七”显然不是一部有挑战性的力作,这部作品自始至终未脱去小品式的格调。捷杰耶夫没有改变这一格调,乐手们只是从容地奉献出明快、爽朗的演奏,为观众带来一个清新的结尾。在国际乐坛,马林斯基和捷杰耶夫已垄断了俄罗斯音乐的话语权多年,的确,他们比绝大多数欧美乐团更权威,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莫不如此。这塑造了马林斯基管弦乐团不容置疑的艺术自信,让他们有条件以真实的水平,换取骄人的演出效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北京亦是如此。
关键字:普罗科菲耶夫艺术节,马林斯基剧院,瓦莱里·捷杰耶夫,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秋季交响盛宴
转载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家大剧院”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家大剧院,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征得许可后转载使用本站的文字和图片时,请注明“来源:国家大剧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11622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邮编:100031按地区查看:
星期三 19:30
国家大剧院2014五月音乐节: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介绍
注:商品预售期间,票价调整及最终销售数量将由主办方和演出场馆确定,正式开票后将根据用户付款的先后顺序依次配票。我们会尽量满足用户需求,如最终未能配票,中票承诺全额退款,敬请谅解。
吕思清 小提琴家
&&&&&&&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无疑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项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他那美妙绝伦、激动人心的琴声早已遍布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来坞碗型剧场、加拿大多伦多福特中心、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威格莫尔音乐厅、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歌剧院、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大会堂、克林姆林宫、日本东京山托利音乐厅、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中国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台北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赢得了世界近四十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吕思清合作过的世界顶尖指挥家包括洛林·马泽尔、瓦列里·捷吉耶夫、艾度·迪华特、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劳伦斯·福斯特、范茨维顿、奥斯莫·万斯卡、余隆、吕嘉、吕绍嘉、简文彬等。而诸多国际知名乐团也与吕氏合作过,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哈勒管弦乐团、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挪威斯塔凡格交响乐团、巴黎室内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阿斯彭节日乐团、辛辛那提室内乐团、好来坞碗型剧场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多伦多室内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九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他还多次受邀以客座演奏家身份参加美国阿斯彭、拉文尼亚、德国路德维希堡、瑞士日内瓦、蒙特勒-韦威、阿斯科纳、芬兰萨沃林纳、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日本、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重大国际音乐节。  吕思清与飞利浦Philips、拿索斯Naxos、马可波罗Marco Polo以及其他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多张专辑,其中与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合作的“萨拉萨蒂小提琴作品名演”大获成功。此外,他使用六把斯特拉蒂瓦里、瓜奈里、阿玛蒂意大利名琴演奏并与多伦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名琴版”,则被权威乐评家称为“演绎与录音均属A+天碟级,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敌制作”。他还曾录制过四版《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其发行量数以百万,并被喻为当今最佳版本。吕氏的专辑“梦幻曲-吕思清浪漫小提琴曲集”1997年在香港发行后,即被台湾《音乐时代》、《中国时报》评为每月最佳唱片、“音响论坛”年度最佳100张唱片。吕思清的演奏经常在包括美国《纽约时报》WQXR音乐台、芝加哥WFMT音乐台、波士顿WBGH电台、加拿大CBC电台、德国WDR音乐台、瑞士伯尔尼电台、日本NTV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第四电台等全球上百个电视台和电台中播出。  吕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他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教授,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84年回国继续深造。19岁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此外,吕思清除获得帕格尼尼金奖外,还赢得过北京、英国及美国等多个重要国际比赛大奖。&
秦立巍 大提琴家
  秦立巍是当今世界古典乐坛炙手可热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作为环球音乐旗下的中国艺术家、一位卓越的独奏家和室内乐音乐家,他的艺术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秦立巍曾在“第11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上荣获银奖,被赞誉为“以艺术性、精湛的技巧、文雅的乐感和真挚的诠释吸引观众的大提琴家”,这也是近四十年来中国大提琴家在该项比赛中所获的最高奖项。他还曾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享有盛誉的2001年瑙姆堡比赛第一名。  秦立巍与许多国际知名的乐团和指挥家有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指挥:马雷克·雅诺夫斯基)、伦敦爱乐乐团(指挥:布里格)、布拉格交响乐团(指挥:安东尼·维特)、BBC交响乐团(指挥:范·斯蒂恩)、BBC爱乐乐团(指挥:杨·巴斯卡·托特里尔)、苏格兰BBC交响乐团(指挥:布拉宾斯)、香港管弦乐团(指挥:范·兹维登)、大阪交响乐团(指挥:杰利·贝洛拉维克)、中国爱乐乐团(指挥:余隆)、悉尼交响乐团(指挥:谭盾)、墨尔本交响乐团(指挥:维奥蒂)、波兰华沙交响乐团(指挥:耶胡迪· 梅纽因)。秦立巍还与很多国际知名的室内乐团公开演出,包括:慕尼黑室内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波罗的海室内乐团等。  在音乐季,秦立巍受邀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汉堡)、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BBC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德意志国家爱乐乐团、韩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2013年,秦立巍的繁忙行程包括与BBC交响乐团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合作演出,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以及作为客座艺术家参演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的演出等。  在独奏音乐会与室内乐演出中,秦立巍是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的常客,他还曾亮相BBC逍遥音乐会、莱茵高音乐节、伦敦城市音乐节、石荷音乐节、梅克伦堡音乐节、耶路撒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盛会。秦立巍曾与众多优秀音乐家合作,其中包括:丹尼尔·霍普、今井信子、米沙·麦斯基、大卫·芬科、吴菡、弗拉基米尔·门德尔松、皮特·弗兰克尔等。秦立巍为DECCA、EMI Classics(China)、Cello Classics、ABC Classics和Channel Classics等唱片公司录制过CD专辑。他于2010年为DECCA录制的全套贝多芬奏鸣曲专辑在音乐界引发轰动,他也成为继马友友之后又一位在国际知名唱片公司录制这套经典曲目的华人大提琴家。2012年,DECCA唱片推出了他的拉赫玛尼诺夫专辑。秦立巍与DECCA唱片下一步的合作出版计划包括德沃夏克、艾尔加、布里顿的大提琴协奏曲等。  秦立巍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13岁时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1995年获得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奖学金,入读并师从著名大提琴家拉夫·柯西勃姆。2002年获得澳大利亚年度杰出青年奖。  秦立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担任教授,他曾是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大提琴教授,他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秦立巍目前使用的是一把由GPA有限公司的吴毓逊夫妇特别赞助、价值一千万人民币的1780年约瑟夫·瓜达尼尼大提琴。&
孙颖迪 钢琴家
  孙颖迪,1980年生于中国上海。孙颖迪在2005年4月在荷兰乌德勒支举行的极富盛名的第七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成为第一位摘取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近年来,他活跃于国内外的音乐舞台,巡演足迹遍布于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捷克、波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印尼、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德国柏林音乐厅、瑞士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国际重要的舞台上举行过音乐会。孙颖迪合作过的国内外著名乐团有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荷兰广播交响乐团、北荷兰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首尔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合作过的著名指挥有郑明勋、米歇尔·普拉松、艾度·迪华特、佐尔坦·柯奇士、米歇尔·塔巴尼克、安德拉斯·里盖第、让-伯纳德·波米埃、他因对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原色李斯特”。&&& 2006年始,孙颖迪成为中国文化部“东方快车”推广计划的艺术家成员,曾多次参加诸如日本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俄罗斯中国文化年上海周闭幕式、匈牙利文化年开幕式、萨拉戈萨世博会闭幕式、中奥建交40周年庆典音乐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动。2009年,荷兰Brilliant Classic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孙颖迪的个人首张专辑。&&& 除了对古典音乐的传统曲目继续精研之外,孙颖迪还颇多涉猎近现代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与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有密切的合作,曾成功出演其钢琴协奏曲《火》和《武侠三部曲·夜宴》;在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孙颖迪献演了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钢琴协奏曲,受到布里顿生前工作伙伴、音乐学家唐纳德·米歇尔的高度评价。孙颖迪还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音乐《江河情缘》的创演编排;在2012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开幕式上,孙颖迪成功地演绎了华人作曲家刘敦南先生的钢琴协奏曲《山林》。&&& 长期以来,孙颖迪对室内乐有浓厚的兴趣,曾与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丁· 哈德里希在欧洲和北美巡演;2011年末,孙颖迪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先生一起,组建成立了“美杰三重奏”组,并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成功的首演。&&& 近年来,孙颖迪还对跨界艺术领域进行了尝试。他与昆曲名角张军合作的《牡丹亭·山桃红》选段,不仅显示了孙颖迪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戏剧的钟爱,同时也巧妙的将西方印象主义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在2010年世博会的系列演出以及2011国家大剧院演出季的音乐会中,孙颖迪还尝试古典音乐与芭蕾、现代舞的结合,与旅德舞蹈艺术家邱思婷、华裔舞蹈家陈吴泽分别举行了钢琴与现代舞即兴音乐会等成功的实验性音乐活动。&&& 自2006年始,孙颖迪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2011年,孙颖迪受邀担任第二届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大赛的复赛及决赛评委。2012年,孙颖迪受邀担任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评委。&&& 孙颖迪自幼年起便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曾师从张崇芳老师、罗霄教授、陈彦新教授及盛一奇教授,还多次参加了法国钢琴大师菲利浦·昂特芒、多米尼克·墨赫莱、李斯特作品专家莱斯利· 霍华德(Leslie Howard)以及傅聪先生、许忠先生等执教的大师班;学生时代曾获得包括第二届全国“金钟奖”钢琴比赛铜奖、“宝钢教育奖2005年度优秀学生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2005年度上海艺术专业优秀学生特等奖 ”、“上海市教委2006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06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特别奖”等一系列奖项。&&
美杰三重奏
  “美杰三重奏”由活跃在国际乐坛的三位杰出的华人音乐家——小提琴家吕思清、大提琴家秦立巍、钢琴家孙颖迪组成。带着对室内乐的热爱和推动室内乐发展的共同理念,三位志同道合的明星级演奏家联手合作,组成了中国古典音乐界最具华丽阵容和强大影响力的室内乐组合之一。“美杰三重奏”自成军以来,已经在舞台上演出了多场音乐会,他们以严谨的艺术态度、至高的音乐标准、和谐而丰富的音乐风格、激情而优雅的舞台魅力,赢得了听众及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将精致、典雅的钢琴三重奏这一最为经典的室内乐形式,呈献给了更为广泛的听众。  “美杰三重奏”得名来自于多重灵感。众所周知,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活跃世界乐坛40余年、演出逾4000余场的“美艺三重奏”是最为知名的三重奏组合的代表,“美杰三重奏”名字正是向“美艺”致敬并寄予期待,希望“美杰”成为一支像“美艺”一样成功而长久的组合。而且“美杰”的英文名“Major”不仅是一个常用音乐词汇,更有主流、重要的含义,希望“美杰三重奏”成为一只乐坛生力军。另外,分别出生于上世纪60、70、80三个不同年代的吕思清、秦立巍、孙颖迪,毋庸置疑是各自领域最杰出的华人音乐家,他们早已蜚声国内外乐坛,成为领跑各自年龄段的中国音乐家代表,以他们共有的帅气俊朗的外型和纯净丰富的内心,将音乐之美以杰出才华展现给广大听众。  “在三重奏中不但要保持高超的独奏技巧,更要追求默契、和谐、天衣无缝的协作,展现出大家在音乐中共同的高尚志趣,在音乐中共同感受并最终传递给听众一种来自灵魂的愉悦。”这正是“美杰三重奏”的每位成员地心声和努力地目标。  “美杰三重奏”于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了首演音乐会,音乐会中成功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门德尔松以及勃拉姆斯的传世经典之作。此次二度回归国家大剧院,“美杰三重奏”除将带来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三重奏作品外,还将演出钢琴三重奏版的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
  降B大调第三钢琴三重奏&&     莫扎特 曲&&&&&&&&&&&&&&&&&&&&&&&&&&&&&&&   中国民歌组曲&&&&&        王之一 曲  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作品32   阿伦斯基 曲&&&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国家大剧院2014五月音乐节: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相关图片
国家大剧院2014五月音乐节:美杰三重奏音乐会 用户评论
中票在线微博
中票在线微博 北京,西城区国家大剧院制作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_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演出_演出订票--定票 抢票 更多精彩信息查看 -- 综艺票务网
180&&300&&420&&500&&580&&680&&
年间,韦尼乔·凯利受聘于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参与各种剧目的创作。1979年至1989年,他加入米兰比克剧院,与乔尔焦·斯特雷勒一同工作,负责比克剧院全部创作的灯光设计。1987年及随后的四年里,他和许多导演合作,为罗西尼歌剧节创作作品。同时,从1989年以起,他也和萨尔茨堡音乐节、香榭丽舍剧院、巴黎夏蕾剧院和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有着良好的合作。他与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有过数年的合作。
订票区(点击票价即可定购)
18:30 星期四
&&&&&&&&&&&&
18:30 星期五
&&&&&&&&&&&&
18:30 星期六
&&&&&&&&&&&&
18:30 星期日
&&&&&&&&&&&&
您的呢称:
评论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