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站小学苹果创始人人范登良有后人吗

惧勾°椹灏
堕达 9:59:11&ユ锛&璇绘帮娆&
瑙f惧椹灏
椹轰腑蹇灏韬负蹭埂锛绯婚┈绔涔$昏¢涔锛浜缁浜骞达1906锛锛璁炬部娴璇峰夸换锛寮锛锛绠锛绠瀛涓ょ查蹭涔★板搴朵汉瀹跺寮锛澶姝ゅ氨璇汇瀛7骞达淇婊★椤讳姣涓璁烘棣灞姣涓婊杩姝濂淬″瀹村炽娼澶棰宸棰搴灏х18浜猴查ㄥ涔璇达缁澹
昏锛锛涓瀛澶╁技锛淇o椹ゅ熬灞变汉娓缁骞达1898锛浠澶╄★缇わ浠ユ℃负宸变换锛涓句浜轰澹互憋甯告崇娓告捣澶浠ュ胯璇锛浣缁舵骞磋锛藉裤缁涓骞达1905锛锛搴ょ涓撅村瀛缈骞达浠涓璐ゆ妞垮涵ㄦ部娴蹭埂锛骞舵浠绘¢裤骞撮达浠瀹堕杩骞革姣浜层濡诲哥户涓锛╀涓涓勾浠涓宀垮峰峰恒浠韬肩舵浜锛姣ュ杩浜锛涓杈硅村浜蹭涓锛涓杈规瀹跺★浠姝ゆ讹娓寤烽澶绔瀹涓惧芥撅璇涔澹寮浼搴绁锛浠ヤ究垮╂ユ琛瀹裤涔ワ浠甯瀛′富搴绁澶тュ寰浜椋锛绔涓涓璧枫涓寸锛ㄥ涓涓瑷涔浠冲藉澶т锛灏ゅ舵蹇靛$垂澶锛瀹跺锛ㄤ戒翰肩扮淮板挎不讹骞翠涓宀
姘藉骞达1912锛锛瀛楠ゅ3涓锛¤涓凤″杩ㄦ辨绁锛瑰蹭埂楂绛灏锛换¢裤瀛6骞达绾4骞达楂绾2 骞淬姘戒骞达1913锛浜锛瀛′杩插浜惧锛涓衡涔$查ㄩ绛灏锛¢块杈骞村″棰杩锛瀛瀹锛寮璧峰+缁虫敞棰涓村璧璋妫绛璧峰锛澶ㄩ┈绔寤烘°棰涓村棣舵锛涓鸿d浣濡璧璋妫姣妞裤寸锋ㄨВ瑗╋卞1800跺涓杞斤寤哄氨姝fゼ涓搴э璁″翠锛瑗块涓翠负熬灞辫浼寤鸿锛锛骞虫夸搴т达涓ゅ耿涔村寤鸿蛋寤颁版′浜┈绔澶╁涓妗峰涔达妤煎杈猴ㄧ村烘¢澶澶ц矾锛璺婧★″宸蜂┈绔琛告锛颁浜╋瑙妯″О瀹ぇ姘戒骞磋锛哄缓绔e伐姘戒骞达1914锛ワ瀛¤ユ板垮濮浠婚璧璋锛寤锛涓烘¢匡村查ㄤ埂绔楂绛灏♀姘藉骞达1915锛锛瀛″涓哄绔锛姣勾寰娆惧惧锛杩姣勾瀛跺璐瑰璐逛跺浜哄+澶璧瀛帮骞讹缃锛琛绉惧绛浠ヤ负宀垂锛查㈣朵般浠讳杞藉涓浠婚杈锛浇缁т涓洪绾绁广舵甯绯诲锛ゆ瑙瀹璇剧澶锛杩寮璁捐辨璇俱
姘藉涓骞达1924锛锛琛板讹姣鸿瀹ㄥ涓锛绔绾у锛1906骞存绔锛璁惧ㄩ┈绔涓澶у锛濂藉苟ワ瀛辨板浜哄崇句浜猴瀛℃圭О骞抽冲绔绗ㄥ锛瀛7 骞达绾4骞达楂绾3骞达锛缁垂宀姐骞抽冲蹇杞斤ㄥ瀛¤ˉ╀璐癸姘藉浜骞村璁璁筹辩伯姣袱堕变瑙锛涓哄哄父骞村涔璧姝ゅ″杩存癸瀛骞村姘藉勾锛1929锛锛骞抽冲烘村锛绔绗ㄥ逛负绔绗ㄥ灏勾跺涓轰勾绾э涓浜骞寸骇锛涓勾绾э涓骞寸骇锛楂骞寸骇锛浜勾绾э姘戒骞达1931锛绉锛绉扳骞抽冲绔查ㄥ姘戒涓骞达1932锛锛ц灏璇剧锛寮璁惧璁借绠躲浣层充缇充10绉姘戒浜骞达1933锛锛瑰涓衡绔查ㄤ腑蹇灏姘戒骞达1935锛锛瀛澧200浜猴璁6涓绔宄颁换锛澧缃″婧$版╁猴浠涓捐板璧灏妯¤ㄤ姘戒骞达1941锛浠ュ浜骞寸骇涓璁鹃绉锛逛负勾讹楂绾фョ涓ゅ锛ㄦ$瓒轰撅骞抽虫。妗棣璧锛1947骞存ュヨ〃锛瀛浜烘板句浜猴村绂炬¢垮冲妗峰楗璐杩琛归╁缓锛浠ュ瀹や姘戒浜骞达1943锛ワ娑绔锛圭О骞抽冲椹涓灏锛璁8涓锛瀛308浜恒姘戒骞达1945锛锛姘戒骞达1945锛锛ㄩ妗峰宸板缓2涓瀹わ圭О骞抽冲椹芥涓瀛♀锛璁9涓锛瀛澧432浜恒
璇ユ℃¢匡澶灞瀛锛娆℃瀛锛濡ユ+瀹瀛′灏锛澶у姣涓锛濡涓娴蜂浜浣涓涔绁ワ锛甯浜讹濡涓娴风姣涓涔ㄨ搴点浜ら澶у姣涓跺锛锛℃棰锛互ㄧ浜1940骞翠互锛℃℃涓锛绉扳楂绛姣涓锛モ楂iэ浜叉歌春锛淇ㄥ涓妇瀹锛绛靛澶у锛绉扳姣涓锛兼杩ǘ锛存涓撮ㄢ瑙f惧锛变璧瀛′骇瀛般缃琛绉绛澶锛版瑰ぇ璧¤o姣勾浜涓浼椁涓娆★卞瀛瀹锛淇绉扳绂e瀛¤芥瑰锛姝や存部琚1949骞淬
瑙f惧椹灏
1949骞9锛浜烘垮绠″★圭О骞抽冲椹涓灏锛挎ㄥ烘瀛瀵煎伐浣1952骞达逛负骞抽冲椹轰腑蹇灏锛8涓锛瀛300澶浜恒
1961骞达璐㈡挎ㄦ2.5涓锛ㄦ哄㈤杩矾板缓涓搴8涓瀹わ1涓瀛ゼ锛跺12涓锛瀛杩600浜猴宸20浜猴村澶绉褰㈠璇诲锛瀹琛宸ュ璇汇1963骞达瀛″灞瀛烽娲诲翠釜″挎不绌烘朵帮╀汉涓轰鹃涓с涓哄娈¤舵椋
1972骞达瀛″涓衡骞抽冲椹轰腑蹇瀛♀锛ㄦ″15涓锛瀛738浜恒1975骞达灏¤妗峰寤烘8涓瀹1涓瀛ゼ锛浠3.5涓锛哄Щ1.5绫筹浣夸袱骞㈡瀛ゼ涔存哄澶э藉700浜哄╂
1981骞村寤烘甯瀹胯涓妤间骞390骞虫圭背锛寮杈姘存偿绡1涓╁ぇ棰锛缁垮缇浜″骞6锛圭О椹轰腑蹇灏1985骞达瀛″18涓锛瀛942浜恒瀛跨ュ97%骞达瀛¤璇涓烘姹绛插杩浣浣1987骞达瀛″灞20涓锛ㄦ″1032浜恒
1990骞达涓骞存娲按琚伙ㄤ甯绉炬撅ら纰锛舵㈠瀛℃甯哥З搴娑轰澶ф光浜插绔灏瀛烽瀛瀹绉瀛锛甯濂跺ㄦ19涓锛瀛971浜猴宸38浜恒朵换¢块锛煎ㄤ功璁般1992骞达瀛澧1062浜猴宸45浜恒1995骞达瀛¤璇涓哄垫杩瀛°1996骞达涓绾у冲锛椹ч757.2骞虫圭背颁娇ㄦ褰灞瀛★骞朵1998骞存寤轰负瀛$患妤笺
1997骞达琚涓哄灏骞寸插杩浣涓句功棣杩浣寰疯插伐浣杩浣1999骞1锛杩浜烘垮茬e瀹ら惰浼帮璇涓A绾у瀛按骞崇瀛°2000骞达甯灏骞存捣绌烘ā绔璧灏缁绗锛琚藉涓哄┖捣杩ㄥ浼浣2001骞达涓锛灏缁锛绡璧灏韫姣璧浜绛濂ゅ伐浣杩浣
2004骞达涓绾ф瑰椹灏锛寤哄搴ф瀛ゼ锛辨匡2006骞8锛妗缇寮哄椋澧锛瀛ゼㄧ300骞虫圭背锛甯璇炬妞420瀛″村濉80绫炽2007骞达瀛℃涓衡椹灏缁瀵煎涓瀹剁绌跺冲锛椹灏杩寤哄伐绋浜绫绘藉伐锛42浜╋诲缓绛㈢Н10125骞虫圭背锛朵腑涓6005骞虫圭背锛浜4120骞虫圭背锛娴姹娓瀛昏缁浣灞淇杩浼涓哄$惧寤烘娆300涓锛涓界虫补宸ラ㈠璧260涓锛椋瀹垮伐绋琛ュ89.1涓锛$甯灞璋寸垂80涓锛搴琛ュ100涓2009骞3锛瀛¤寤洪扮锛缁辫缓涓垮缓锛骞朵4涓捐寮宸ヤ华寮
2010骞4锛瀛¤ヤ惧勾锛甯绾ч瀵肩悍绾峰ュ寤烘$惧勾搴稿ぇ浼
28涓锛瀛1400澶浜猴宸69浜恒
椹灏浠ユワ涓虹ぞ浼杈浜澶ч汉浠浠腑锛ユ浜姘涓婚╁介楠ㄩ璐涓灞涓哄芥韬芥、辩寮瑰寮浼卞辩绛╁藉锛瀛浜杞哥瀹跨寰锋杈棰璐绘ョ涓瀹舵锛ㄥ娴蜂腑杩绛瑰阜骞娓稿浣宸ュ濂ぇャ娌绛锛浠浠ㄥ宸ヤ宀浣涓锛ョ瀛″鸿蹭浠恒
琛夸腑蹇950瀹
缃绔锛垮俊′腑蹇马 站 镇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马站朋友,假期参加马站户外活动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马站镇位于县城南部,东与渔寮乡为界,南与沿浦镇、蒲城乡接壤,西靠岱岭乡、福鼎市前岐镇,北邻赤溪镇、凤阳乡,镇政府驻地朝阳路距县城27.5公里。地处苍南县三大平原之一的马站平原,地势低平,河网交错,三面环山,山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其西北面的鹤顶山,主峰989.5米,山脉连绵蜿蜒,与罗家山、笔架山连接,成为境域的西北屏障,形成冷空气“难进易出”的特殊小气候地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严寒酷署,冬暖夏凉,春秋宜人,拥有充足的光热资源,适宜水稻、蔬菜、瓜果等作物生长,系“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浙江省苍南县马站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和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站试验站设此,是马站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该镇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已有人迹。南北有古驿道,可通福建沙埕。明洪武廿年(1387),为加强海备,在此设驿站,专供兵马憇息和传递过境文书,因此得名。清属54都,民国19年(1930)始建马站乡,隶属蒲门区,23年(1934)改为马站镇,1949年建国后沿用旧名。1950年6月,蒲门区析为马站、矾山二区,马站镇隶属马站区。1959年3月改称马站公社管理区,1961年10月改称马站人民公社,1984年2月实行政社分设,改称马站乡,1985年2月恢复马站建制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城门、魁里二乡并入,直属苍南县人民政府。
总面积36平方公里。2005年有耕地面积17636亩(其中水田13162亩,旱地4474亩),林地面积20732亩,森林覆盖率为53%。主要树种为马尾松、黑松、杉树、枫树、桉树、樟树和毛竹等。辖3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303个村民小组,8082户,29144人,其中畲族29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09.2人。1992年,农村总收入23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1元。2005年与2002年相比,农村总收入由12211万元增至15191万元,增长24.40%,农民人均收入由2028元增至4786元,增长136.00%
该镇系苍南县重点产粮区之一,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番薯为付。过去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很低。建国初期丰熟年景亩产不到200公斤,歉收年景亩产只有50余公斤。建国后通过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实施科学种田,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2年,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达423公斤。1981年,粮食播种面积6164亩,总产量3312.75吨,平均亩产537.5公斤,1992年,粮食播种面积15926亩,总产量7966吨,平均亩产500公斤。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25690亩,总产量8213吨,平均亩产319公斤。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25087亩,总产量9215吨,平均亩产367.32公斤,被评为苍南县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蘑菇、四季柚、脐橙、黄桃、荔枝、无核柿、杨梅、李、葡萄、草莓、番茄、芹菜、蚕豆、除虫菊、中药材等。其中,四季柚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试种成功至今已有240多年历史,具有味甜、汁多、籽小等特点,不仅甘甜可口,还能清肺止咳,清朝中叶被选为贡品。1985年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优质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柚类亚军,荣获1985年度全国优质水果奖。此后,多次被农业部和浙江省农业博览会评为金质奖、银质奖,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2003年11月,马站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四季柚获“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桔”称号。蘑菇于1979年开始栽培。1979年,马站供销社从福建福鼎引进葡萄型的蘑菇新品种,供农民栽培。1980年,马站公社蘑菇栽培面积3.04平方尺,产量3.29万斤。1983年,马站供销社建立蘑菇加工厂,为蘑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马站区域蘑菇栽培面积猛增至127万平方尺,产量489.9吨,产值87.72万元。此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改进。1995年10月,马站蘑菇罐头获北京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9年,马站被命名为“中国蘑菇之乡”。建县以来,该镇大力发展蘑菇和四季柚两大主导产业,努力发展“大农业”。至2005年,已形成以下魁、棋盘、兰山三大示范基地为中心的环马站蘑菇产业布局,建成中魁、车岭、桥头三大四季柚园区,建成黄桃基地3000亩,城门脐橙基地,中姑草莓、番薯基地,霞峰芹菜基地,后岘无公害蔬菜基地各300亩,建立蚕豆基地3200亩。还成立苍南清源蘑菇合作社和扶民蘑菇专业合作社,为菇农提供资金、信息、技术、销售服务。2005年,蘑菇产量9130吨,产值3872万元;四季柚产量2600吨,产值1205万元。
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建设
建县以来,马站镇农田作业逐步实行机械化,1981年,拥有各类农机251台,总动力1200.4千瓦。1992年,拥有各类农机641台,总动力3699千瓦。至2005年,拥有各类农机& & 台,总动力发展到6600千瓦。
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1959年5月建成十八孔水库,总投资104.50万元,总库容406万立方米。1999年3月建成铁场水库,总投875资万元,总库容142.2万立方米。1958年建成山门水库,库容1万立方米,受益农田100亩。1978年6月建成利垟水库,库容1.5万立方米,受益农田120亩。1978年12月建成西边水库,库容9万立方米,受益农田250亩。
1964年冬,马站区集中5000人,对马站霞峰河段进行拓宽疏深,拆建阻水桥梁3座,马站河道基本形成沿浦、下在两条主河道与各支流沟通,并由沿浦、下在、岭尾三水闸下排入海。1992年至2005年,兴建下屿、下魁等水闸和蓄水池,修建利洋、西边、大贡等山塘,建成三面光渠道56300米。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投入400万元,建成十八孔水库至马站大桥二堤岸2.8公里,被评为苍南县城乡命脉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建国初期,马站以传统手工业和家庭工业为主,发展缓慢。1956年,马站私营企业颜丰和酱园和永丰碾米厂实行公私合营,建立马站酒厂和马站永丰碾米厂。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创办了公社炼铁厂和农具修理厂等乡镇企业,至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70年代,小五金、皮革、服装、食品等企业得到发展。建县后,该镇的工业门类逐渐齐全,国营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1992年,全镇有工业企业22家,总产值2019.36万元。其中苍南仪表厂、苍南罐头食品厂、马站酿造厂为县重点工业企业。苍南仪表厂、求精仪表厂生产的仪表产品畅销全国;苍南罐头食品厂完成改制,重新组建苍南天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扩大再生产和新产品开发,被评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兴办马站镇农副产品加工厂、苍南四季柚开发总公司及鸿迪蘑菇加工厂等企业,使蘑菇、四季柚、蔬菜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05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4783万元,主要涉及蘑菇加工、花边纺织等。同比增长10%。苍南天丰实业有限公司的“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加、销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蘑菇罐头、盐水蘑菇产品远销欧洲、中东、亚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大市场。中石化苍南鸿达加油站、液化气供应站等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求精仪表厂得到发展。
商贸 金融
该镇是周边6个乡镇的商贸中心,清代已集贸成市。民国时候发展为马站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设有棉布、百货、水产摊、肉铺、粮行等100余家。建国后,商贸活动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辅以合作商店、个体商贩。1951年2月,建立马站供销合作社,成为区域商业的主渠道。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成立2个公私合营商店和8个合作商店。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和股份商业迅速发展。至2005年,镇内有小商品、蘑菇、水果、蔬菜、粮食复制品、牲畜、木材交易等7个贸易专业市场,共有集体、股份制、个体商店420家。温州人本超市投资100万元在永昌路建成分店,拥有营业面积400平方米。朝阳路成为全镇“诚信经营文明示范街”。
镇内有马站中心信用社营业部、蒲城信用社和马站邮政储蓄等3家网点。马站信用社2005年实现各项存款142998万元,各项贷款累计17842万元,年终存款余额15306万元,年终贷款余额113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59%、1.8%、21.55%和9.0%,其中全年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5072笔、17393万元,同比增长16.0%。马站邮政储蓄全年实现各项存款5800万元,同比增长23.4%。
交通 邮电
该镇交通方便,78省道马站至矾山公路全长23.2公里于1961年9月建成通车;马站至霞关公路全长17公里于1971年11月建成通车。建县以来,建成马站至蒲城、马站至城门、魁里至渔寮等四级公路5条,共计9.64公里。2005年,投入600多万元,建成通村公路9条,共计17.25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投入70多万元,完成马站至蒲城积谷岭段公路降坡工程。全镇共有机动车辆400多辆,开辟了广州、深圳、汕头、东莞、杭州、温州客车线路,每天往来各地的各种客车数百班次。
明洪武二十年(1387)设马站驿站。民国25年(1936)7月设马站邮政代办所。1960年9月改称马站邮电支局。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9月,邮政、电信分设,各立支局。马站邮政支局建筑面积1361平方米,汽车邮路1条,自行车邮路8条,共计352公里。马站电信支局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2005年,程控电话达到8300部,手机达8850部,宽带用户达700户。
该镇原来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公共设施简陋。1982年开始进行老集镇改造和住宅小区建设,至2005年,新建房屋66.1824万平方米;改建、新建街道27条,总长9.2公里;建成桥梁15座;铺设供水管道25公里;全镇绿化面积达17000平方米,绿化率为12%。新建的南新街、北兴街和朝阳路街道宽敞,楼房林立,是该镇的枢纽地带。镇内供电、供水、交通、邮电、卫生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布局分明,市容整洁,2003年12月,被授予“温州市一星级文明城镇”。2003年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按城镇功能设立中心区组团、老城区组团、西南区组团和东南区组团。近年来,该镇创建3个县级生态村,完成6个村整治,被评为苍南县“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2005年,采用公寓式建筑方案,建成占地面积10亩的异地脱贫移民三期工程,安置移民108户。
电力、供水设施快速发展。马站供电所供电量从1954年的100万千瓦时至2005年发展到1861.72万千瓦时,用电量为1590.22万千瓦时;马站自来水厂供水范围扩大到马站、霞关、沿浦三个镇,供水人口3万多人。文教 卫生
1957年7月建立马站镇文化站。1984年4月建成马站镇文化站办公楼,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文化站配有乐器、音响设备和摄影器材等,开设图书室、览阅室,藏书10400册,报刊13种。马站影剧院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设有964个座位。2005年,投入90多万元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配套设施,新建门球场2个。乡村电子信息馆、卡拉OK厅、网吧、台球城等一应俱全。
马站电视转播站创办于1984年4月。1986年初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设置16米铁塔,3.5米抛物天线二套。1991年10月实行全天播送。2005年,有线电视终端5300户。
清末,马站镇有各族姓氏主办的私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马站范登良创办“蒲门公学”于沿浦文昌阁,民国元年(1912)迁址城门朱氏宗祠,易名“蒲乡高级小学堂”,次年又迁址蒲城五显庙,先后易名“端本学校”、“蒲门高等小学堂”。民国2年(1913),郑赞塻等有识之士募资建新校舍于马站。民国2年,魁里林千仞创办“兢立小学”,民国10年,城门朱君寿等创办“灵宕初等小学堂”。至此,马站的私塾教育改为国民教育。
建国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秋,马站区中心小学兼办中学。次年马站中学校舍建成,初中班搬至新址,被命名为“平阳县第十一初级中学”,1963年易名“平阳县马站初级中学”,1968年更名“马站五七中学”,1981年易名为“苍南县马站中学”。1998年该校始办高中部,被温州市教委命名为“马站高级中学”。
1985年,马站镇普及初等教育经苍南县人民政府验收合格,成为全县第一个普及初等教育镇。
1997年,马站镇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育通过苍南县人民政府验收达标。
至2005年,马站镇共有小学8所、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4269人。其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7.7%。高中段升学率70%,高考综合升学率为80%。
设有马站医院、马站妇幼保健站各1所,村卫生室   个。马站医院系苍南县人民医院协作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设有内科、外科、生化和电脑图等六个科室,是马站地区的中心医院。
武显将军、台湾镇总兵张琴墓  在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脚。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墓以青石砌造,墓前有各种石兽、石翁仲,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四边环绕青石栏杆,花卉、石兽等浮雕刻镌精细,保存完好,是一组有较高价值的石雕艺术品。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站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马站镇桥头村园山仔,建于1960年夏。1990年3月重修。陵园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1.5平方米。正中为三座空庐式墓冡,两侧并列方形墓穴,中央竖立着浙江省原省长周建人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共安葬着中共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等44位革命烈士遗骸。该陵园是苍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霞峰宫  位于马站镇霞峰村。1927年2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王国桢、张培农在霞峰村组建了“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联合会”,会址设在霞峰宫,从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霞峰宫既是马站人民革命斗争的发源地,又是平阳县第四区农民运动的指挥部。2003年5月,霞峰宫被列为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霞峰宫修葺一新,建成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站试验站  位于金山村马站溪堤坝旁,创建于1962年,占地390亩,拥有温室、仓库等建筑面积1159平方米。终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具有南国园林特色。办站以来,共引进亚热带经济作物500多种,试种成功的有170多种,推广应用20多种。目前试验站内有众多观赏植物,如金合欢树、南洋杉、泰国番石榴、荔枝、桂圆、芒果、华盛顿棕榈、紫荆花等名贵植物。
马站名特产有:
四季柚  马站四季柚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试种成功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有“仙家名果”之美誉,早在清朝中期被朝廷列为“贡品”。四季柚一年四季均能开花结果,第一次开花在5月初,所结的果实底部呈现有铜钱大的一个圈纹,其突起较明显,果实大、皮薄,汁多,味甜美,至立冬后采摘,一般重2-4市斤;第二次花所结果实底部圈纹明显,但略向内陷,果型品质均略次于前者;第三、四次开花果小,肉汁不多,味酸苦,不能食用,只能供药用。四季柚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清肺解热,化痰止咳等功效。曾多次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水果奖、柚类金杯奖、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绿色食品证书。1999、2001年两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晚熟荔枝  1962年,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站试验站从福建等地引进“元红”、“陈紫”等荔枝品种,在马站金山、后岘试种取得成功。1974年,马站区域荔枝发展到1000余株,约35亩。其中中魁、下魁最为集中。1986年,全区域种植荔枝26680株,总面积1350亩。1983年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马站召开荔枝生产鉴定会议,省内外专家和有关单位代表做出结论,马站是全省唯一适合荔枝种植的地方,是我省唯一的荔枝基地。马站荔枝属于晚熟品种,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成熟。果皮青色或粉红色,果肉晶莹剔透,味道甜中有酸。堪称我县水果一奇。
& & var str = &&;& && && &if ( str ) {& && && && && && && && &document.write(str);& && && && && &&&}
百度一下下!
回 楼主() 的帖子
马站公社蘑菇栽培面积3.04平方尺,产量3.29万斤,这个数据吓死人了
我的家乡马站镇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热线:5 2
苍南百年老校溯源
来源:苍南新闻网
1882年(清?光绪八年),灵溪许元达倡捐百金,与林聘珍、丁佩珍、董蔚文、朱景新、黄直清、肖凤绕呷宋资拢锛式穑纤返奈崮鲜樵阂平ㄖ亮橄趾螅聪衷诘02小区)。1884年,书院竣工。前后两进,左右廊屋十八间,基址六亩有余。1903年,易名为吾南两等小学堂。百余年来,县令汤肇熙撰题的“喜吾道南矣,求师得师,庶几教化昌明,习俗无歧遵大路;障百川东之,学海至海,从此文澜壮阔,源头有自出灵溪”的楹联,不仅是其后身灵溪一小一直践行的办学思想,更是1905年《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颁布前后,中国大地上废科举、罢乡试之后,有识之士纷纷将书院、私塾改办成学堂的初衷。在苍南这方土地上,仍有一批沿袭自当年的老校传承着百年的智慧和坚忍,散发着百年老校的古韵新风。现列举几所,以思往昔。
浦城学校。前身是蒲门学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蔚创办,址蒲城文昌阁,时2个班,生30人。民国17年(1928),华振中献兰义社田七十亩,捐华氏族田共计百亩作为基金,创办振华小学,址蒲城社仓巷华氏宗祠及毗邻的陈、王两氏宗祠。1958年9月改校名平阳县蒲城公社中心学校,开办团校、妇女班、夜校(分初小、高小、夜农班),教育兴盛。
白沙小学。1903年,现代教育家、白沙乡士绅刘绍宽协鲍铭书借用刘氏宗祠,因简就陋创办刘店蒙学堂;1904年,易名为白沙初小;辛亥革命后,改名为白沙国民小学校;解放后,改名为白沙中心小学。
金乡小学。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光绪十四年(1888)创立的师山书院。晚清维新,书院停办,1905年徐迪秋址文昌阁更名为醒狮学堂。此后百年,尽管学校名称几经变换,一直通称为金乡小学,民间则叫文昌阁学堂。
桥墩小学。学校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仙堂李福泰宅的松山学堂。几迁校址,几易校名。建县后初名苍南县桥墩区中心小学;1992年,更名为苍南县桥墩镇辅导中心小学,至今。
马站小学。学校前身是1906年马站范登良先生在沿浦文昌阁创办的蒲乡公学。 只办高等小学三年(当时的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首届毕业生18人,学名都取“叔”字辈,人称“蒲门十八叔”。 1926年,校友王国桢赴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第6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几易校址和校名。建县后,初名苍南县马站区中心小学,后易址新建为现在的马站小学。
宜山小学。学校前身是1906年仪山乡坤陈锡琛创办的温州府平阳县公立仪山初等小学堂。是时,学校多聘任大学肄业或师范毕业生为教师,师资硬朗,教学显著,声名覆盖江南,吸引平阳各地学子,惠及泰顺,每年寄宿生达200余人。1925年6月,学校组织宣传演出,响应、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现当代名人姜立夫、苏步青、苏渊雷、李蕃(锐夫)、黄湘、黄通、苏中武、陈青莲、林肇荫、徐规、杨忠道等都曾先后在校就读或毕业。
江山小学。学校的前身是江南自治公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校设会善堂内,当时募捐学田八十亩,以租息为办学之资。行政区域变更,学校几易其名。1956年冬,始定名为江山乡中心小学。
湖前小学。前身是象湖小学,为当地贤达杨友卿于清宣统元年(1909)创办,坐落于古镇湖前的文昌街。立于江南深秀处,历百年弥新芬。
钱库小学。1909年,王仲平选址会龙宫创办了振南初等小学堂, 是为学校前身。首任校长王筱兰。经费由商家铺捐及殷户捐充。时学生60人。1914年,倪处、项处、卓家、金家等处蒙馆(私塾)学生纷纷转入。随时事动荡,2008年,百年校庆,经审批,更名为钱库小学。
矾山一小。1909年,朱文侯借矾山乡内街土地公宫庙屋为校舍,创办矾山公学;同时,朱龙光借矾山乡福德庵石宫窑主庙为校舍创办韫玉私校。次年合并二校,定名为韫山小学。是为学校前身。上世纪三十年代,学校成为中共鼎平游击区地下党联络站。吴毓、陈伯恭、朱善醉等鼎平县委领导同志先后在该校任教并开展革命活动。百年来,几易校名,承教育底蕴,犹存初衷。
【编辑:李甫仓】
外媒看苍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行政中心146-156室
邮编:325800 电子信箱:
电话\传真:50
ICP备案号: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站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