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生的古诗文名句红木的古文、诗

远古文化的遗存 红木家具云纹图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论明清红木家具的云纹装饰
清红木云纹长桌
对于中国传统的红木家具来说,除了本身材质的优异和保值外,就是红木家具在装饰,而中国古典家具最广泛的装饰图案就是云纹,在明清时期的红木硬木类家具上,都
原标题:论明清红木家具的云纹装饰
清红木云纹长桌
对于中国传统的红木家具来说,除了本身材质的优异和保值外,就是红木家具在装饰,而中国古典家具最广泛的装饰图案就是云纹,在明清时期的红木硬木类家具上,都有大量云纹装饰的应用。云纹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是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祥云&,它代表着吉利、祥和、理想、美好以至神圣之意。几千年来,其传承发展了丰富多彩的形态和图案样式,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超越自然的精神特征,具永恒的生命力。
1、 红木家具云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有关云纹的产生,有部分学者认为,彩陶上的原始旋纹就是早期的云纹样式,其作为远古的文化遗存,在当时是否真有&云&的指征意义,恐怕现在还无法断定。但从形态上看,似乎可以肯定:楚汉云气纹、先秦卷云纹、商周云雷纹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旋纹,有着一种比较明显的承继关系。在后来云纹的发展中,涡形旋纹始终是云纹演绎的基础及其形态结构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就是以涡形旋纹为骨干构成的几何云纹和雷纹的总称。对于家具装饰图案来讲,把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视为家具云纹装饰的早期形态可能更为合理。
云纹一直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装饰图案之一,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审美精神。从根本上看,对云这种自然现象的重视,是与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采集转入农耕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中,先民们认识到云与雨的必然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类以至世间万物的生存意义。由此形成了古代气论哲学思想,在古人的观念中,&云&与&气&实为一体,义本一贯。这种自然之气被先民视作统一宇宙人生、天地万物的生命质素和生命本源。如此意义上的&云&,凝聚了中华民族对宇宙创造本体的认识。气论哲学视宇宙大道为气化流行、生生不息之历程的文化观念,使自然之云得以升华为人文意义,在中国人的心中,云纹乃是生机、灵性、精神以及祥瑞等的载体和象征。另外,云纹在形态上对流动飘逸的曲线和回转交错结构的一贯保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感觉或审美心理的普遍倾向,适应了中国人注重事物动态特征、热衷流动形式美的一般审美习惯。
清末红木雕灵芝
2、中国历代红木家具上的云纹装饰
明式红木家具上的云纹装饰在前代的基础上,呈多种样式并行发展的趋势。有线条舒展的卷云纹、空灵蘊藉的如意云纹、朵云纹以及各式各样的团云纹等。这些云纹在明式家具的背板、角牙、牙头、牙条、挡板、腿足、栏板以及各类板面等部位都有装饰。这一时期家具上的云纹装饰构图清新雅致、寓意高升及范围宽广的吉祥含义,颇具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强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
在明式红木家具椅背上的装饰常以如意云头形为框架,在其中纳入如意云纹或其它适合纹样构形,也有直接以如意云头纹构形装饰,并常在背板下部镂空装饰有如意形云纹亮脚,这是明式红木椅子背板常用的范式。另外,在床围栏、衣架中牌及柜面等部位常装饰有四簇如意云纹。对于团云纹,它是产生并盛行于明代的一种云纹类型,通常由若干个朵云形连合而构成,因形态多呈团块状,故而得名。在明式家具上团云纹常与龙、麒麟等神兽组合构图,在团云纹的衬托下,神兽形神兼备,具仙风道骨般的深远意境。明式家具云纹装饰线条舒展自如,姿态空灵生动,是明式红木家具装饰图案中的典范。
清式红木家具上云纹装饰更为丰富多彩,除一些卷云、朵云或团云、如意云纹、灵芝云纹等外,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叠云纹装饰最具时代特色。叠云纹是一种以面状展开,颇为铺张、繁杂的云纹类型,一般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来构图,多作满铺装饰或边缘装饰,具自由多变、连绵不断的组合特色。与明代云纹相比,清代的云纹装饰构图更加丰富,多与各种福、寿等题材组合构图,吉祥意义更加明显。另外,叠云纹装饰更有层次感,它从内向外涟漪般层层推移扩张的同形反复,赋予图案化的云纹以叠加般的&立体感&。符合清代满雕密饰、追求富丽的图案装饰效果。
中国传统红木家具上的云纹装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不论从审美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具有广泛的传承性和适应性,蕴涵着无限演变和发展的可能性,具广泛的运用空间。将其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演绎,运用于现代红木家具的装饰上,将更能充分而有效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促进现代民族风格红木家具的研究与开发。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中国古代皇家宫廷紫檀的使用历史(一)_新浪家居
中国古代皇家宫廷紫檀的使用历史(一)
摘要:檀香紫檀作为一种珍稀树种长期以来被国人所追捧,但其价值究竟几何却在当今市场中引发争议和猜疑。
&&中国的家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材美工巧&为特点的中国家具特有的神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的传统家具,是能工巧匠的巧手妙思与优美材质相得益彰的产物。在我国的传统家具中,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家具。
&&一、我国古代宫廷使用紫檀始于唐代
一寸紫檀一寸金
&&紫檀这种良材,很早就为国人所认识。我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诗句似乎诉说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并利用了&檀&木。但诗句中所指的&檀&,古代本有&善木&的意思,其涵盖的木材范围显然要比现在大许多。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关于&紫檀&的明确记载,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这种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在我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2.紫檀在唐代诗书画乐中的出现
&&&紫檀&名称虽然早就见诸晋代文献,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全唐诗卷四孟浩然《凉州词》诗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哪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另外《全唐诗》卷十五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赋》:&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觱篥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又《全唐诗》卷二十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唐代诗人笔下所记的&紫檀槽&,就是中国唐代乐器曲项琵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琵琶槽&,琵琶槽本是琵琶工艺制作中非常考究的部分,因为它与琵琶的音质、音色共鸣都有着直接关系,故曲项琵琶槽一般采用较为优质的木材做成,而紫檀木因为木质坚实,纹理细致,色泽晶莹、美观,故被唐代的工匠选为制作琵琶的上好材料。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今天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文物中,就有一件螺甸紫檀五弦琵琶琴,这件紫檀五弦琵琶琴,为上述诗文中的记载提供了详实的物证。
&&而据史料可查,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最早使用紫檀,也是在唐代这一时期。《旧唐书》记载唐开元时,收集天下图书:&甲乙丙丁四部各为一库,置知书官八人分掌之。&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可知,唐代内府里书库的&子库&中,就有用紫檀木雕成的书轴。另外,《南村辍耕录》里也记载了唐代开元时以紫檀木作书画轴头的史实:&唐贞观开元年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紬绫为表,绿文纹绫为里,紫檀云头杵轴&&&
&&3.武则天打造紫檀棺材葬鹦鹉
&&在明代文人李栩所著的《戒庵老人漫笔》里,记载了一则唐代女皇武则天为其宠禽打造紫檀棺材的典故:&唐武后畜一白鹦鹉,名雪衣,性灵慧,能诵心经一卷。后爱之,贮以金笼,不离左右。一日戏曰:&能作偶求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跃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居数日,立化于玉球纽上,后悲恸,以紫檀作棺,葬于后苑。&
&&从上述文献记载可知,早在唐代,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就已经用紫檀木打造器物了,但这时的紫檀木,主要还是被用作乐器&琵琶&上的部件&琵琶槽&或卷书的画轴之类。
&&二、元代宫廷紫檀使用考
&&1.元代海外贸易的舶来品
&&唐代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手工业技术水平较之以前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以后迭经发展,到了元代,我国手工业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代领土辽阔,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的多余商品,促使商人的贸易由国内转到国外。罗盘针的广泛应用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展海外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朝的贵族、官吏多经营海外贸易。在对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来自殊方异域的特产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许多舶来品甚至进入了元朝宫廷,除了犀角、象牙、珍珠、宝石、香料等所谓的专供皇室贵族、权门豪强消费的奢侈品&&&细货&外,也有一部分是手工业产品所需的珍贵原料,这其中不能不谈到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及其进献给元代宫廷的珍贵木材&紫檀木&。
亦黑迷失是将紫檀带入宫廷的第一位中国人
&&亦黑迷失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可谓&三朝元老&。他奉元廷旨意,数度泛海浮舟,出使外洋,经验丰富,在远赴海外期间,亦黑迷失特意留心于殊方异域的番货、远物、珍宝、奇玩。对于产于西南洋地区的紫檀木,亦黑迷失更是格外倾心。据《元史》记载,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使马八儿国,取其佛钵舍利,浮海阻风,行一年乃至。得其良医善药,遂以其国人来贡方物,又以私钱购紫檀木殿才并献之。&当时元朝宫廷正大肆营建大都的宫殿,而紫檀木对于元朝宫廷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殿材,所以亦黑迷失在出使西南洋的&马八儿国&期间,又以私家钱重金购得紫檀木献给元廷。
&&马八儿国是印度南部的古国,文献记载马八儿与俱蓝国,是&忻都田地里&(元代对印度次大陆的统称)中&足以纲领诸国&的二个重要国家,与元朝关系密切,自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起,马八儿国多次遣使入元,带来珍珠、象、犀、奇兽等物。马八儿国位于今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Malabar),其地理位置与今天印度西南部的迈索尔(Mysore)接近,而印度西南部正是植物学界公认的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的唯一产地。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的《家具用木材》一书转引《红木》标准的规定,紫檀木类适用的树种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红木共分八类&&其中紫檀木类的适用树种仅一种,为&檀香紫檀&,产地:南亚一带的印度南部。&又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先生讲:&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可知,亦黑迷失从印度南部马八儿国购进的紫檀木殿材,应是极为名贵的&檀香紫檀&,也就是今天民间惯称的&小叶紫檀&。
&&亦黑迷失不辞劳苦,出使重洋,&取佛钵舍利&,&得良医善药&,同时又以重金为皇家进献紫檀木,其一片忠心,深得世祖皇帝的赏识。史载亦黑迷失回国后,&尝侍帝(元世祖忽必烈)于浴室,问曰:&汝逾海者凡几?&对曰:&臣四逾海矣。&帝悯其劳,又赐玉带,改资德大夫,遥授江淮行尚书省左丞,行泉府太卿。&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后,成宗继位,亦黑迷失又于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再次向元朝宫廷进献紫檀木。成宗元贞二年五月丁酉,&也黑迷失(即亦黑迷失)进紫檀,赐钞四千锭。&受到了成宗皇帝的厚赏。
&&注:亦黑迷失又称也黑迷失,元畏兀儿人。初充世祖宿卫。至元九年(1272年)、十二年两度出使海外,十八年授荆湖占城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一年,使僧迦剌国(今斯里兰卡)还,复从攻占城。二十四年,使马八儿国(今印度半岛东南部)。复充宿卫。授江淮行省左丞,行泉府太卿。二十九年,以熟悉海道,拜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副史弼侵爪哇,兵败,与史弼等并获罪削职。至大三年(1310年),起为平章政事,集贤院使,领会同馆事,告老家居。
&&据史料载,元世祖忽必烈死于一座非常特殊的建筑内,它就是紫檀殿。那么,这座紫檀大殿究竟是怎样兴建的,而用于建筑的大量紫檀木又是从何而来呢?
&&又有《崇祯长编》载,明朝崇祯皇帝曾下了一道御旨,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严禁使用紫檀、花梨等物制造器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愤然下此禁令呢?
&&3.神秘的紫檀大殿
&&亦黑迷失向元廷进献的这批紫檀木,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笔者在前文中曾有叙述,亦黑迷失于至元二十四年出使马八儿国后,&以私钱购紫檀木殿材并献之。&说明亦黑迷失以重金购买的这批紫檀木是元大都宫殿建造中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建筑材料。据文献记载,元朝的宫殿建筑中有一座紫檀殿,就是采用亦黑迷失进献的紫檀木建筑而成。元朝王士点所撰的《禁扁》一书曾专门记载了元大都各个宫殿的殿名,其内就有&紫檀(西)&殿之名。说起紫檀殿,不能不简要地谈一下元大都的宫殿。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后,自上都(和林)迁往大都,元大都开始兴建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东北郊外以琼华岛以金大宁宫一带为中心建设一座新城,大都城由刘秉忠等人主持规划,他们按古代汉族传统都城的布局进行设计,历时八年建成。
&&在修建大都的同时,元朝的宫殿也开始了紧锣密鼓地施工。大都城由外城、皇城及宫城三套城组成,其中元朝的宫殿是大都城中的主要建筑。元朝大都的宫殿,是陆续修建完成的。&至元十年(公元1271年)十月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十一年(公元1274年)正月朔,宫阙告成&&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三月&&发侍卫兵营紫檀殿。&
&&元大都宫殿内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而紫檀殿就是其中一座。从&至元二十八年三月&&发侍卫兵营紫檀殿&这则史料看,紫檀殿修建年代要晚于元大内其它宫殿,建于至元二十八年。而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对紫檀殿的记载最为详细具体。&文思殿在大明寝殿东,三间,前后轩,东西三十五尺,深七十二尺。紫檀殿在大明寝殿西,制度如文思,皆以紫檀香木为之,缕花龙涎香,间白玉饰壁,草色髹绿,其皮为地衣。&从陶氏所记可知紫檀殿的装修极为讲究,陶氏文中记载紫檀殿的&制度如文思&,说明紫檀殿的尺寸与大明寝殿东侧的文思殿一样,东西长三十五尺,南北深七十二尺。紫檀殿的整体建筑&以紫檀香木为之&,除采用极品硬木&&紫檀木建造外,又在殿内装饰缕花龙涎香,在墙壁上镶嵌有晶莹剔透的白玉,可谓不计工本,极尽奢华,可以想见当年这座宫殿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盛景。
&&紫檀殿建成后,元代帝王曾在此召见高丽王世子及从臣,赐宴饮酒,此外,一些祈祥求瑞的巫术活动也在此进行。《朝鲜史略》记载:高丽忠烈王十七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于紫檀殿内召见高丽忠烈王世子及从臣。&帝召见世子于紫檀殿,御案前有物,大圆小锐,色洁而贞,高可尺有五寸,内可受酒数斗,乃摩诃钵国所献骆驼鸟卵也。帝命世子观之,仍使可臣赋诗以进。可臣献诗曰:&有卵大如瓮,中藏不老春。愿将千岁寿,醺及海东人。&帝嘉之,辍赐御羹。&
&&另据史载,&高丽忠烈王十八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八月,遣郎将秦良弼押咒人巫女如元,帝召之也。九月,帝御紫檀殿引见,世子令咒人巫女等入殿执帝手足咒之,帝笑。&
&&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元代帝王于紫檀殿内召见高丽王世子及从臣,赏赐御羹,又在此秘招高丽巫女咒人,祈祥求瑞,或在此殿豪饮无度,可见紫檀殿并非元代帝王处理朝政、举行重大朝会活动的正殿,而是属于款待藩属、秘作符咒、或暴殄豪饮之所,元代帝王的一些与朝会政事无关的活动选在此殿进行。
&&紫檀殿虽非正殿,但它在元朝宫殿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最后病逝之所,就是在紫檀殿内。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免朝贺。癸亥,知枢密院事伯颜至军中。庚午,帝大渐。癸酉,帝崩于紫檀殿。&元世祖皇帝忽必烈病情危笃后,于紫檀殿内辞世,正说明了该殿在世祖皇帝去世前的病情加重时刻,为世祖皇帝的就寝休憩之寝殿,紫檀殿在元代皇宫里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4.元代宫廷内的紫檀器用
&&元代皇宫中不仅有以紫檀木为构架栋材建造的&紫檀殿&,元代禁宫大内的一些家具器用陈设等也都采用紫檀木制成。元代立国之初,国力强盛,四海来朝,八方入贡,来自殊方异域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元代宫廷以内。元代紫檀的使用,较之元以前唐代宫廷里的&紫檀轴&、唐武后为宠禽鹦鹉打造的紫檀小棺等范围更广,涵盖面包括紫檀宝座、紫檀画轴以及雕饰紫檀福海龙纹的卤薄仪仗等。
&&元代宫廷内紫檀器用家具的记载见于元末文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一书,该书记载元朝大内延春阁的寝殿之内,就设有紫檀御榻。&寝殿楠木御榻,东夹紫檀御榻。&此外,在元大都宫殿内供奉祖先御容的&神御殿&里,其所供奉的帝后御容的画轴,也用紫檀木制成。&其绘画用物,&&大红销红梅花罗四十尺,红绢四十尺,紫梅花罗七尺,紫檀轴一。&元代的卤薄仪仗中,也出现了以紫檀木雕成的海水龙纹。如&木辂,黑质,金妆,青绿藻井,栲栳轮盖。外施金妆雕木云龙,内盘描金紫檀雕福海圆龙一,顶上匝以金输石耀叶,八十有一。&值得一提的是,《南村辍耕录》里所记的延春阁寝殿内的&紫檀御榻&,是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明确出现以紫檀木制成坐具的记载。
&&综上所述,元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达,使得来自殊方异域的名贵紫檀木大量进入元代宫廷中,而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也是有确切文献记载将紫檀木采买、带回我国古代宫廷里的第一位中国历史人物。
&&可惜的是,元亡之后,元朝皇宫中的多数建筑遭到拆毁,紫檀殿及元朝宫苑里的紫檀家具器用也未能幸免,一同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好在今天我们还能从文献资料中得知当年元代的宫殿里曾存在过一座构思奇巧、工精料细的紫檀殿及紫檀器用家具等,这些记载将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紫檀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电话:400-606-6969
精品样板间
Copyright @ 1996 - 2013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