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赖特在60年代提出了传播的第四种功能“娱乐”,而哈罗德拉斯韦尔尔在40年代没有提出

2.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的对比_百度知道
2.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的对比
提问者采纳
5、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用传播学术语即“受众”。4。2;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6;提供娱乐: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化功能、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解释与规定。3、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又具有文化属性:环境监视、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的特点:1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价值以及行为规范4.
提供娱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强制遵守3.麻醉作用-沉溺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用公布反面行为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而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3.
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造成社会瞩目的焦点,带来正统化效果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来自其公开性,获得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占传播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经济信息的收集,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总要组成部分、提供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施拉姆分类法的重要贡献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1.
环境监视功能-了望哨的作用2.
社会协调功能-在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之间进行协调和统一3.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继承和创新使得社会得到发展(二)赖特的四功能说1.
环境监视-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2.
解释与规定-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
拉扎斯菲尔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传播学概论》(0642)笔记
第一章 导论
1、传播现象的由来P2
是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古已有之。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由来已久。
2、传播的含义P4
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共享、有意图、互动),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基本意思为“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P7
(1)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2)人类社会的传达室方式最早是简单和原因的,同时也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传播活动的演变和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发展的关系?
二、传播学
1、传播学的含义P6
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传学,传意学。
(大众传播学为最重要分支,传播学诞生于美国,集大成者是美国威尔伯施拉姆)
2、传播学的研究范围P7
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人际、组织、大众、跨文化与发展传播等。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层次)P8
(1)按信息传、受范围大小,分为五个:自我、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按传播学自身结构,分为三个:理论、模式、研究方法
(3)按不同领域,可分为:纵向、横向研究
(4)可分为:宏观、微观研究
4、传播的五个主要层次P9
自我、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5、传播学边缘学科的特点P27
跨学科性质,有边缘性和多科性
6、传播的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P14
不能截然分开、互相交叉,互为补充
三、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1、大众传播学的含义P15
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P15
两者联系多于区别,传播学大,大众传播学小,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3、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P17
4、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具体区别P15
联系:二者联系多于区别,紧密交织,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区别:1、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2、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研究领域更为宽广;3、大众传播历史较短,是它的延伸,有相对独立性,更具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5、传播学和新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具体区别P17
联系:研究对象差不多,是报纸、广播、电视。传播学的发展与新闻界人士的关注与努力分不开。
区别:1、传播学重理论研究,新闻学重业*****研究。2、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采用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但传播学更宽广。
四、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P19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促进我国大众传播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加强国际间各项事业的交流与合作。(2)有利于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3)对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设,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而引起的
2、学习传播学与提高我国新闻队伍素质、推动新闻改革、促进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关系。P19
(1)新闻活动是一种信息传播过程和通过这个过程而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弄清这种传播过程才能深入理解新闻现象。研究新闻学不能不研究社会传播行为的内在规律。&&&&
(2)传播学的生命力更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对传播学的研究应用,可加强人们在传播行为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
一、传播研究的起源
1、传播研究和传播学的异同P21
同:都是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索。
不同:(1)传播研究是早已有之,源远流长;传播学是独立学科,诞生不过半个世纪。(2)传播研究范围大,传播学是其中比较成熟的部分。(3)古人的传播研究,有许多局限,无法上升为“学”。
2、传播现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P21
始终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各项活动中。
3、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主要原因P22
(1)不具有明确的传播研究意识;(2)始终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没能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3)失之于零散;(4)夹杂着许多不科学成分。
二、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传播学诞生的主客观条件P22
主观条件: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客观条件:传播的作用极端显现
2、传播学诞生是可能与需要的结合P23
“可能”指学科背景,“需要”指媒介背景。
三、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美国的媒介背景——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P24
这是需要,美国媒介的发展对政治、经济、社会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于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成为重大课题。(1)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2)从经济角度看,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媒介还成为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创造丰厚的利润。(3)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弊充分显露。
2、美国的学科背景——适宜于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P26
这是可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有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科研氛围和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研的沃土。当时大批精英在法西斯德国暴政驱赶下,被迫流亡美国,为营造这一繁荣局面做了极大贡献。
四、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1、传播学学科特色、形成年代和主要分支P27
学科特色:跨学科性质,有边缘性和多科性
形成年代: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粗具规模是在20世纪40年代
主要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2、学术渊源中密切相关的两大学科群及其具体学科P28
行为科学群: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信息科学群: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3、8项经典性的研究成果P28
(1)从库里到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2)卢因的“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社会心理学)
(3)李普曼的《舆论》(新闻学)
(4)拉斯韦尔对战争宣传的分析(政治学、宣传学)
(5)拉扎斯菲尔德对选举投票行为的调查(社会学)
(6)霍夫兰对“劝服态度改变”的研究(实验社会心理学)
(7)盖洛普对舆论调查方法的改进(社会学)
(8)申农和维纳对创建信息理论的贡献(信息科学)
4、4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创举P29
(1)1946年,拉斯韦尔编著《宣传、传播、舆论》,首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2)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首次完整提出传播的5W模式,确定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3)1949年,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总结了此前有关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5、传播学不同于传统人文学科的特点P27
跨学科性质,有边缘性和多科性
6、传播学以大众传播学为主要分支学科的特点P27
五、奠基人对创立传播学的贡献&&
1、学术成就P29
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1)提出5W模式(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3)倡导并实践“内容分析法”
(代表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卢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1)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2)提出“把关人”的概念
(代表作《解放社会矛盾》)
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创立者
(1)创建“二级传播理论”(2)确立“实地调查法”
(代表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1)从微观入手,总结传播技巧(2)使“控制实验法”成为一种基本研究方法
(代表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
施拉姆: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
将他人的成果集中起来,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
荟萃作:《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
六、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P33
取得成绩:传播学成为当代最兴盛的学科之一
存在问题:传统学派(1)过分偏重微观研究(2)过分依赖定量方法(3)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批判学派,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验方法。
2、传播学引入中国后的发展情况P36
50年代传播学传入中国(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译丛》首登“群众思想交通”),70年代正式传入中国,当前,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以介绍、评价和初步应用为主。我国传播学研究具备了良好基础,并拥有一支潜力可观的研究队伍。
著译:1978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外国新闻事业资料》上开译有关传播学的文本;
会议: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倡导,在北京首开全国传播学研究会;
教学:1980年,复旦大学首开传播学课程,1996年新闻学定名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升为一级学科;
应用:1982年,北京首次开展运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进行的受众调查。
3、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P34
最值得注意的动向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传播”。“控制革命”导致了“信息革命”。传播学的普及和提高,直接有利于推动一国的信息产业及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传播学在中国的崛起和兴盛,是大势所趋。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和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
1、传播过程的含义P39
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2、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P40
传播(1)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2)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3)本质是变动的。
3、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的重要意义P40
具有继往开来的积极意义,再次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总结前人得失的基础上,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
二、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1、传播模式的含义P41
简洁表现“理论”的手段。(理论指对客观规律的表述)
2、传播模式的类型P41
模式:文字、图像(最常见)、数学;传播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3、传播模式的作用P41
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4、传播理论模式化的原因P41
使人们不致陷入纷繁的细部,能清晰地观察到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本质
5、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P42
理论为主,方法为辅;理论指导方法,方法为理论服*****;模式是简洁表现“理论”的手段。
三、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P43
内容:5W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channel&&&&
对谁&&&&&&&&&&
Whom&&&&&&&&
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
贡献:(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2)第一次为传播字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缺陷: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
2、申农—韦弗模式P45
&&&&&&&&&&&&
特点:多少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
3、噪音的含义P46
不速之客,内外干扰。
四、控制论模式
1、德福勒模式的内容P47
(1)传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要看传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2)提示了大众传媒对传播
过程的介入;(3)表现了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
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内容P48
对德福勒模式表现得更为明白,(1)传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要看传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
(2)提示了大众传媒对传播过程的介入;(3)表现了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4)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
&&&&&&&&&&&&&&
编码&&&&&&&&&&&&&&&&&&&&&&&&
解释者&&&&&&&&&&&&&&&&&&&&&&&&
译码&&&&&&&&&&&&&&&&&&&&&&&&
&&&&&&&&&&&&&&
讯息&&&&&&
3、反馈的含义P47
指传播过程中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的特点?
5、丹斯的螺旋形模式的特点?
6、传播单位的含义P47
指每一个传播参加者,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双重身份;都有发信、受信、编
码、译码四种功能。(2+4定律)
7、认识新闻传播的反馈机制?
五、社会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P53
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基本群众、更大的社会结构、社会总系统
更大的社会结构&&&&&&&&&&&&
更大的社会结构&&&&
&&&&&&&&&&&
社会总系统
2、马莱茨克模式的主要特点P54
(1)各要素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都进一步展开;(2)传者和受者都有主动性和都承受“讯息的压力”,都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组织、社会层面;(3)还展示了传者、媒介、受者的彼此印象,受者的反馈等。
3、三大类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线性模式P44:直线性和孤立性
控制论模式P51:(1)易使人产生错觉,各“传播单位”这间传、受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会引起误解。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1、传播学研究的三个特点P58—60
(1)科学性:表现在以系统的理论框架为先导,研究过程有可靠的控制机制,研究有严格的分析手段,结论具有良好的复制功能。(2)操作性: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上,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3)综合化与定量化。
2、传播学研究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二、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1、历史的观点P62
研究时,(1)从该时代传播活动的现实出发,而非从个别人的意志和思想出发;(2)把它放到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才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
2、机率的观点P62
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3、系统的观点P63
把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要求考察对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传播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三、传播学研究的建构类型与一般程序
1、传播学理论建构的4种类型P63
归纳理论、演绎理论、机能理论、模型
2、传播学研究程序的6个步骤P65
选择客体、确定研究客体、研究设计、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结论
3、传播学理论建构各类型的区别P63—65
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由此提出)
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的概念)
机能理论:综合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费斯汀格的“态度改变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模型:根据客观传播现象和活动的表现和特征,设计出一种“模型“,对其加以描述,能适应预测与实际数据之间较大的差异。
4、传播学研究步骤组成的相关链
四、抽样调查法P66
1、含义: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种类:分为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
特点:推断总体的目的性、推断形式的整体性、样本抽取的随机性、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2、抽样的基本程序P67&&
界定调查总体&&
编制抽样框&&
设计和抽取样本&& 样本代表性评估
3、随机抽样的主要形式P68
简单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多阶段随机抽样
4、非随机抽样的主要形式P66
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5、确定样本量的实质P73
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
受影响的基本因素
(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6、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的特点和区别P71
随机抽样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非随机抽样的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
7、抽样程序的具体步骤P67
8、各抽样形式的具体内容
五、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含义及问卷调查的特点P74
指为进行标准化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标准化、匿名性、操作性
2、提问设计的原则P76
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3、提问设计的步骤P75
(1)课题分析,提出假设;(2)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3)确定指标;(4)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提问。
4、提问项目的排列P78
先易后难、先面后点、同类集中、先一般后特殊
5、问卷的内容结构P78—80
封面信:调查者的身份和名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关于匿名保证、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
主体:对被调查者选出*****如何做记号进行说明;关于选择*****数目、填写*****要求的说明;关于提问适用于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关于提问项目中有关概念的说明;结语。
6、问*****的设计P80
二择一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矩阵式、量表式
7、问卷的修订与发送P82
问卷试填:填写者对提问项目是否正确、顺畅理解;填答所需时间。
问卷修改:长度控制、沟通控制
问卷发送:访员面访、邮寄问卷、报刊问卷
8、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关系与一致性?
9、提问的设计原则、项目排列和提问内容的关系?
六、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P83
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特点:客观性、系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
2、内容分析的运用和种类P83
有21种应用范围和方面(美国学者希尔泰兹):鉴别传播者的动机、发现传播机构的存在、获得政治情报、鉴别国民心理状态等
种类: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符号载体分析
3、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P86
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分类标准、抽取分析样本、实施统计分析
4、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P89
推理模式(趋势、共变、因果推理);
比较模式(趋势比较、不同内容群比较、内容比较、有标准的内容比较)
5、内容分析的长处和短处P90
长处:能真实表现信源特征,研究所需费用低
短处: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一般只能得出内容讯息较为表层直接的效果方面的结论。
七、控制实验法
1、控制实验的含义和要素P91
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
要素: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实验观测
2、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和种类P92
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控制”,表现在(1)对实验环境的控制(2)对研究变量的控制(3)对被测对象的控制
种类:实验室控制、实地实验
3、控制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P93—94
程序:(1)建立研究假设(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4)前测(5)实施实验刺激(6)后测(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方法:消除法、保持恒定法、效果平衡法
4、控制实验的研究设计P94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
5、控制实验法和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区别?
6、控制实验法的一般过程和要求?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1、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P98
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
2、帕森斯的功能主义P98
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做一个具有一切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用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3、默顿的功能分析方法P99
通过将社会或文化现象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研究它们在社会中的功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4、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P99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
5、结构功能主义和传播功能研究的关系P98
传播功能研究源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很大程度上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在传播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1、传播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P99
(1)对个人来说有哪些功效(2)从社会整体来说有哪些功效
2、传播个人功能的不同观点的内容P100
(1)可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2)很多是属于工具性的(3)游戏说(4)可纳入“使用与满足”理论中
3、传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区别?
4、传播个人功能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侧重点P102
前三种观点从人际传播或人的自我传播的层次去分析传播的个人功能,第四种观点与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对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环境监测功能的含义和具体内容P102
施拉姆称之为“雷达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作为人们决策的依据。(1)对社会(2)对个人(3)对统治阶级(4)对文化
2、社会协调(联系)功能的含义和具体内容P103
又称整合功能,指大众传媒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部分联系起来,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作出有效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事情上来。
3、文化传递功能的含义和具体内容P104
又称社会遗产传递功能,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4、娱乐功能的含义和具体内容P105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提出。使人们在闲暇时间得到精神调节,有助于统治阶级把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形成“大众文化”。
四、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1、结构、功能的含义、特点、相互关系P106
结构和功能是任何事物的两个方面。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构造,是横向、相对静态的;功能是结构与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的属性、能力、作用和结果,是纵向、动态的。结构和功能不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一构多能、有同异构。
2、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P106-107
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会得到强化或抑制,存在此起彼伏的态势;
造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取决于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3、显功能和隐功能的含义P107
显功能,指意图达到的后果;隐功能,指未能达到的后果。(默顿)
4、传播功能失调的含义P107
指不利于体系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到的结果。
5、传播功能失调的4种具体表现P109
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方化传递、娱乐的功能失调
6、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特点P106-107
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会得到强化或抑制,存在此起彼伏的态势;
造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取决于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7、功能失调的误译和隐功能与所谓“负功能”的区别P108
把功能失调误译成“负功能”。
隐功能:可能有助于社会体系的调节或适应,只是超出人们的意图;负功能,其实是“功能失调”,侧重点在于它们对社会体系不利。
8、传播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的内容P109
五、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和走向式微
1、拉扎斯菲尔德、默顿等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P111
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显赫的地位。
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媒可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指传媒给们带来的讯息,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从积极参与事件到消极地认识事件。
2、怀利、麦奎尔有关传播社会功能的见解P113
怀利:(1)提供消息素材(2)分析消息(3)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第(4)消遣(5)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麦奎尔:新增一项“动员功能”,在政治、战争、经济发展中,开展适合社会目标运动。
3、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P113
(1)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后,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取代;
(2)传播功能研究仅是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众多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
第六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一、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1、控制研究的含义P117
控制研究指拉斯韦尔的五W中的对“谁”这一要素的研究,“谁”包括个人和组织。
2、控制研究与传播5W模式的关系P117
是5W模式中的一个环节
3、控制的两层意思P117
(1)施控,指主动地施加控制。(2)受控,被动地受到控制。
4、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P118
(1)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2)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况;(3)指出不同的控制形态。
二、把关与把关人
1、卢因的把关概念P120
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2、怀特的把关研究及其模式P121
内容: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筛选的。
模式:&&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
缺陷: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虑,只讲主观随意一面,不讲客观必然一面。
3、麦克内利的研究及其研究模式P125—126
内容: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
缺陷: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及双重行动的含义P127
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媒,相比之下,其他的把关环节都处于次要地位。
双重行动: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
&&&&&&&&&&&&&&
第一阶段&&&&&&&&&&&&&&&&&&
三、深层的控制
1、&& 布里德研究和“潜网”的含义P129
布里德研究:《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是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里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潜网: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媒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这类控制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
2、施拉姆等人的四种控制观念和控制体系P130
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及其他、苏联的共的主义理论
3、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的内容P138
批判学派中的一家之言、基本观点:一切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
4、阿特休尔的观点和施拉姆等人的观点的对立与差异?
四、控制的形态
1、政治控制的含义及其手段P140
主要是政府控制,来自上层建筑,是最重要的控制形态: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2、经济控制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P142
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来自经济基础的控制,关键在媒介的所有权上和广告。
3、受众控制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P143
传播是面向受众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非消极、被动的,总会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得听命于受众。是来自传播对象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
4、自我控制的含义及内容P144
是传播者对自身主动施加的约束。包括(1)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2)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自己行为的约束。来自传播者的控制。
5、文化控制的含义?
6、文化控制和其他各种控制的关系P144
所有控制现象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
7、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媒介控制上的区别?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一、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1、内容分析的含义P146
是传播过程“5W”模式中第二个因素“说什么”的研究。
2、内容分析和传播的5W模式的关系P146
是传播过程“5W”模式中第二个因素“说什么”的研究。
3、内容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的区别P146
内容分析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分析的4个主要方面P147
(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2)对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对不同国家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5、研究传播内容的直接目的和进一步意图P147
了解信息与传播者意图的关系,信息与传播媒介特性的关系,与受传者、使用程度的关系、信息及其社会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二、信息科学的渗入
1、信息的含义P151
2、信息的特征P154
共享性、扩散性、传递性、扩充性、浓缩性、替代性
3、对信息概念的不同理解P151
(1)属于一般的说法,如信息是情报、资料、知识等;(2)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通讯理论中首选被揭示出来的。申农认为信息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3)从哲学角度上探讨信息的定义,研究信息的本质等。
4、传播学引入信息科学的意义P156
(1)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过重要影响;(2)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启示;(3)对传播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冲击。
三、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159
语言、符号、图像
2、&& 按信息的性质划分P160
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娱乐信息
3、按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作用划分P160
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4、信息本身的语法、语义、语用层次P163
语法信息:指在陈述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时按规则进行编码的符号的排列组合。
语义信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
语用层次信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5、信息分类与内容分析的关系?
6、信息的3个层次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的作用
四、新闻与信息
1、新闻与其他信息相比较P162
内涵和外延都有明显区别和差异
3、客观真实
5、倾向性和主观性
6、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及其特殊性P161
二者密切相关,新闻源于信息,终于信息。新闻是信息的一个主要成员,有自身的特点,概念小于信息。
五、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1、&& 信息匮乏的含义P164
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2、信息超量的含义P165
指社会的信息流量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3、信息匮乏和信息超量带来的后果P165
信息匮乏:(1)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2)科技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4)一些不健康信息乘虚而入。
信息超量:(1)会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2)成为人为的噪音;(3)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影响。
4、正确掌握和控制信息流量P166
(1)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整个社会对信息的普遍需求,社会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影响,传播环境的影响,与个人因素的联系等;(2)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
5、研究控制信息流量的现实意义
六、符号制作和符号交流
1、符号的概念P168
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
2、&& 符号与信号的区别P189
(1)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信号活动是的所有高等动物都具有的,符号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2)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
3、语言符号的含义和特点P170
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
特点:(1)有声的、(2)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3)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有一定模式。
4、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和特点P170
指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人的感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
有体语、类语言、艺术
5、符号编码和译码的含义及其作用P172
符号编码:是把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
符号译码:指信息接受者要把符号重新还原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
6、语义学对语言符号特性的分析P173
(1)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指经过选择和舍弃,引出事物的头绪来,即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早川一荣(1949)认为,语言的抽绎程度有高低之分,抽绎的程度愈高,它与具体实际的依存关系就愈是间接。他曾依据柯日布斯基(1933)提出的语言“不同结构”的概念,设计了语言的“抽绎阶梯”
(图5---1)。阶梯愈是向上,被摒弃的细节就愈多,离具体的实际就愈远,给人的感觉也就愈模糊。因此,语言抽绎的特性是有利与不利并存。
7、可读性对新闻、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P174
(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简化专用名词,少用“性”、“化”之类的词尾;(3)适当多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8、符号的指说性P189
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
9、符号编码和译码要达到的共同目的
使传播得以顺利进行
10、对可读性的正确理解P174
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
11、分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不同特点P171
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非语言传播则是连续性的,整个过程不可割。
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通道,是线性的。非语言传播则可多渠道、非线性的互动。
(3)&& 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一、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
1、渠道的含义P177
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
2、媒介的含义P177
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
3、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发展的4个阶段P177—181
(1)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2)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3)印刷传播媒介的诞生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4)电子传播阶段
4、人类传播活动是渗透一切社会活动的现象P177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
5、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P177
生产力的发展为传播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又产生新的更高的要求
6、人类传播活动及传媒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二、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
1、报纸P184—185
长处:(1)信息容量大(2)保存信息的力量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短处:(1)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报道形式缺乏电视的动感和广播的亲切活泼(3)受众有一定限制
2、杂志P185
长处:(1)趋向于专业化(2)重视图文并茂(3)印刷质量更讲究
短处:出版周期长,新闻性逊于其媒介。
3、无线电(广播)P185—186
长处:(1)时效性强(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3)是听觉媒体,可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也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
短处:(1)保留性远不如报刊(2)受众选择余地小(2)单纯提供听觉形象
长处:(1)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感染力强(2)手段先进,时效性强,超越空间的力量强
短处:(1)不宜保留、不容选择,不便查考(2)运作成本相对高(3)视听兼用,有时不方便。
5、各类大众传媒在竞争中的对策P187—188
报纸:(1)发挥信息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保存的优势(2)向信息的深度化发展(3)采取短新闻、倒金字塔结构,加强时效性。
无线电广播:(1)发挥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听众(2)向专栏节目发展(3)收听工具走向小型轻便化。
电视:以声像之美取胜。
6、我国各类大众传媒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现状P188
三、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P190
是麦克卢汉的中心论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媒的出现,因为传媒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而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内容,无关紧要。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含义P191
关注传媒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
3、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含义P194
依据媒介(1)提供信息的清晰度(2)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3)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划分。
热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传播对象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参与者程度低,想力发挥程度低。(印刷媒体、无线电广播)
冷媒体:与热媒体相反。(电话、电视)
4、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理论的价值及其缺陷P195
价值: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缺陷:过份强调媒介作用,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
5、麦克卢汉与英尼斯在媒介理论上共同点P189
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
四、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1、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基础P197
(1)英尼斯和麦史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理论(2)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观点
2、视情境为信息系统的含义P198
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3、独特的行为需要独特的情境的含义P199
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谁和什么处于某一特定情境之中”与“谁和什么处于某一特定情境之外”同样重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
4、梅罗维茨理论的价值及缺陷P201
价值:(1)把传媒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提出应该将安们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联系起来研究。(2)把受众的概念包括在情境概念中,指出受众的重要性。
缺陷:(1)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影响社会变化的其他因素。(2)不提及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3)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
5、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6、梅罗维茨理论与麦克卢汉、戈夫曼理论观点的联系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
一、受传者与受众
1、受传者的含义P203
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
2、受众的含义P203
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点
广泛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
4、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P205
(1)消遣娱乐(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3)获取知识(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5、受传者与受众的区别和联系?
6、具体分析报纸、广播、电视不同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二、关于受众的理论
1、传播研究初期“靶子”论的缺陷P207
认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被动的,很容易被信息所击倒
2、个人差异论P208
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认为:大众传播对各受众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同的受众特点各异,特性差别巨大,除了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更重要的是各人的后天环境和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心理结构不同,导致对信息刺激有不同的反应。
3、社会关系论P209
以社会学为基础,认为:按照性别、年龄等可变因素,可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由于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具有大致相同价值观等,大致上会选择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并对之作出大致相同的反应。
4、社会分类论P210
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认为: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5、受众理论的演变过程
6、3种受众理论的内容和差别
三、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心理)
1、选择性因素(心理)的含义及其组成的3个方面P211
传播学把受众心理上对传播的选择过程称为选择性因素,是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
三方面: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2、选择性接触的内容P211
受众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接受信息。
3、&& 选择性理解(和解释)的内容P212
受众受以往经历等动机的影响,对同一传播内容各有看法。
4、选择性记忆的内容P212
受众对所接触理解的信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5、受众选择过程3方面的联系
四、对选择性心理的理论分析
1、认识连贯论对选择性心理的解释P212
认识连贯论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的干扰,从而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2、实用论对选择性心理的解释P213
实用论认为,受众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
3、可获得性论对选择性心理的解释P214
可获得性论认为,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可获得性。
五、反馈与受众调查
1、反馈与受众调查的关系
2、大众传播中反馈的特点P217
延迟性、间接性、代表性、累积性、量化性
3、受众调查的种类和方法(手段)P218
种类:(1)读者概况调查、(2)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4)读者—非读者研究
方法:(1)面对面调查法(2)电话询问法(3)日记法(4)仪器记录法(5)日记兼仪器记录法(6)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
4、我国受众调查的发展概况P226
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1982年,首都新闻学会在北京发起随机抽样调查(是标志)。
(1)深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2)形式的多样化(3)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壮大(4)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研究理论的发展。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1、传播效果研究的双重含义及其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P232
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两个基本方面:(1)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2)对效果产生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2、传播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P233
认识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P233
环境认识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4、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P234
时间上: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与传播者意图关联上: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
效果的性质上: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
还有一些中间形态的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P236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6、宏观的传播效果研究?
7、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P236
理论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实践意义:包含对媒介活动的宏观社会效果和影响的考察和对具体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的分析,为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1、传播效果研究出现的媒介背景与社会环境P238
(1)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印刷媒介进入了大众报刊时代,完全具备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战和心理战对战争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3个时期P239
(1)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2)40年代至60年代(3)70年代至现在
四、早期的“魔弹论”
1、“魔弹论”(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的含义P240
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药剂注入一样,可引起直接速效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行动。
2、“魔弹论”产生的背景P241
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有密切关系。
3、“魔弹论”的缺陷及谬误P241
错误表现在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定了受众的能动选择和使用能力。
4、用历史上的实例证明“魔弹论”的谬误?
五、“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1、“传播流”的含义及其研究成果P242
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2、拉扎斯菲尔德等的理论发现P242
《人民的选择》,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结果是: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投票意向,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不是主要。
理论发现:(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强化、结晶、改变)。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P262
“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即: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
3、卡茨等的验证P243
为验证假说的政治选举之个是否适用,又对购物、流行、时事等领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既有倾向的作、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现象,在这些领域是广泛存在的。1955《人个影响》汇总了这些结论。
4、罗杰斯的理论发现P244
《创新与普及》把大众传播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信息流、影响流,前者是“一级“的,后者则是多级的,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5、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有限性”与有限效果模式的联系P245
J.T.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中,提出五项一般定理,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条件,只通过各中间环节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改变受众的态度,而是对既有态度的强化,并不作为唯一因素起作用。
6、运用两级传播(含意见领袖)分析、检验人际传播的案例
六、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1、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特点?
2、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P246
证明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
3、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方法P246
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等
七、“使用与满足”研究
1、“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角度和基本观点P246
研究角度:从受传者角度出发
基本观点: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发展P246—248
(1)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对广播节目和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调查(2)50年代停滞(3)60年代再次复兴。
3、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P249
(1)认为它考察的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与“有限效果论”相呼应(2)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一种矫正。
八、宏观效果理论
1、“有限效果论”的局限性P250
(1)忽略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忽略了传播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2、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P250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格差研究、培养分析、编码与释码研究等
3、宏观效果理论的共同特点P250
(1)研究焦点大都集中在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2)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3)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九、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主体的“把关”与效果定向的含义P252
把关: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于的重要机制,每个大众传播者都在扮演“把关人”角色
效果定向:(1)传媒的信息传递是有目的的取舍和加工(2)信息的选择中,与媒介方针相符的信息更容易优先入选(3)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体现媒介组织方针。
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研究的内容P253
可信性包含: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信源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
3、“休眠”效果研究的内容P253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研究内容P255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
两面提示:同时提示己方和对立方的观点或材料
2、“明示结论”与“寓结论于材料之中”的研究内容P258
(1)论题较复杂的场合,前者比后者效果好(2)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3)否则用后者。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的研究内容P259
两者结合,最佳。
4、“警钟效果”的研究内容P260
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十一、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传播对象的属性P262
(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2)人际传播网络(3)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经验和经历等。
2、意见领袖的特征P262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未必是大人物(2)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3)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4)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3、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研究内容P263
有两个基本视角:(1)作为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群体(2)作为个人行为的精神依托点的群体
有关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与说服效果之关第的一项著名研究,是凯利和沃卡尔特在1952年,以“童子军”为对象进行的一次实验。结论是: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规范的忠实程度越高。
4、受传者个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P265
饱户弘认为可说服性包含:与特定主题、说服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和一般可说服性
贾尼斯:从自信心角度对个性倾向与一般可说服性的关系进行考察: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一、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概要P267最早见于美国麦库姆斯和肖在《舆论季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现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从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于是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议事日程”的功能。
特点P271(1)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着眼传媒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3)暗示这样一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研究P273(1)功能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评价P274重要意义:(1)提示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了重要作用(2)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不足: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二、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沉默的螺旋
概要P276最早见于诺依曼《传播学刊》上发表的《沉默的螺旋——我们的社会皮肤》
特点P279(1)这个假设中的“舆论”指的是“公开的意见”,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2)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评价P282对这个假说的普遍适用性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重要意义:(1)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
三、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
起源和背景P283起源于60年代后期,当时美社会暴力和犯罪问题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对策。格伯纳主持了“培养分析”研究。
基本观点:P285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
外围研究:P286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四、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析
知识沟理论P289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的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两者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大的趋势。
产生背景P28960年代的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垢社会呼声高涨,贫富童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的差距引起社会关注。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很高的电视媒介,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内容P290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2)传播技能上差异(3)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4)社交范围的差异(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6)大众传媒的性质
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P291
艾蒂玛和克莱因提出(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上限”(2)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3)现有知识已到“上限”
研究领域P292
主要有三个(1)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研究(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始研究(3)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
五、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1、传播效果研究的现状概观
(1)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不同观点P294
两种观点:推动社会整合(“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促进社会分化(“知识沟”理论和“编码和译码”理论)
(2)对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不同评价P295
肯定的评价:“上限效果”假说认为大众传播可带来文化和知识的平均化
否定的评价:“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理论”、“知识沟”理论、“编码和译码”都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3)对受众性质的争议P296
“能动”:有限效果论、传播流程、选择性接触、使用与满足
“被动”:魔弹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编码和译码”
2、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
(1)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P293:“魔弹论”为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传播流”代表的“有限效果论”、70年代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论”。
(2)新媒介具有的特点P298:双向性、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多媒体化、国界的消失
3、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课题P299
(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信息沟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的社会病理
4、我国近年来的传播效果研究P300
(1)媒介接触调查(2)评价性调查(3)专题调查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一、历史描述(批判学派的由来和现状)
1、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形成P303
两大学派:传统学派、批判学派
2、批判学派的诞生和主要代表人物P304
诞生:1923年,法兰克福成立了一个社会研究所,1930年霍克海默任所长,1932年创办《社会研究杂志》,“法兰克福学”派名称由此而来。第二代领袖: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3、传播理论与批判理论以及霍克海默的学术观点P308
霍克海默指出,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相对立,本质区别在于:传统理论把自己置身于现存社会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社会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是一种肯定的理论,批判理论是一种否定的理论。
4、西方社会的特征和批判学派的勃兴P311
60年代中期才开始登上学术舞台
5、批判学派中英国的两股学术势力P313
(1)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戈尔丁为代表,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理论,着眼于“经济”;
(2)社会文化学派:霍尔为代表,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立足于“文化”。
6、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P314
巴黎大学:马泰拉特、英国累斯特大学:詹姆斯.哈洛伦、芬兰坦佩雷大学:努登施特伦、荷兰海牙社会研究所:哈默林克、批判学派精神领袖:哈贝马斯
二、传播与意识形态(批判学派的内涵透视之一)
1、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
2、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P318
(1)大众传媒具有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2)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媒的“设定议题功能”发挥出来;
(3)大众传媒所设定的“议题”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
(4)传媒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中立”的招牌,给人信赖感,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5)资产阶级大众传媒的传播者,在立场上基本与人民对立,同时也在制度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 “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4、&& 批判学派对传统学派为既定的意识形态效力的批判
三、传播与垄断控制(批判学派的内涵透视之二)
1、批判性研究的主线——“控制”的命题
2、与传统学派针锋相对的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P319
(1)阿特休尔:任何媒介都受制于某种权势,都是某种权势的工具;
(2)默多克致力于分析西方媒介的所有制结构,揭示其中垄断与控制的实质。《大企业与传播产业的控制》对传统学派的“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做了分析批判;
(3)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广告主,认为所谓受众主权是形同虚设。
四、传播与大众文化(批判学派的内涵透视之三)
1、异化的含义P322
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典型的例子是“上帝”)实质上就是非人化。
2、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P324
大众文化不是大众创造和需要的,是整个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一部分,仅仅体现对个性的消灭。
3、批判学派心目中的大众传媒P325
由于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方面大众媒介出于商业动机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担当异化的吹鼓手。
五、两大学派的比较
1、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联系和相容之处P327
拉扎斯菲尔德在阐述媒介的负面功能时,已站在批判的立场上;许多批判学者也时常采用传统学派的观点、模式及方法等。
2、两派的差异所涉及的各个方面P328
探讨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的角度、使用的方法、强调的重心、主观上的价值判断等
3、史密斯对两派差异所作的比较P329
(研究内容、方法、立场不同)
4、罗杰斯对两派差异所作的比较P331
传统学派的特征: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
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的、思辩的、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联系的、注重控制分析
5、两派对现存传播秩序的态度取向上的差异P331
传统学派是肯定现状、服*****现状;
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
6、两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传统学派研究方法:科学实证P333
批判学派研究方法:哲学思辩P335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一、高新科技与数字化时代
1、数字化概念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P338
1997年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第27届年会,主题“建设网络社会”
2、数字化形式的信息存储和传输P340
3、数字化经济体系的特点和信息消费P340
特点:电脑的二进制数字化信号变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经济活动在通过电脑互联网络以光速传播和共享人类智慧的信息化环境中展开;企业可以在网络化的虚拟空间中创建商店;信息竞争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
4、与信息技术和传播有关行业的组合和联合方式的多种可能性P343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性特征和电脑联网技术,能将电脑联网,共享信息资源,能将原本提供不同服*****的系统联合起来。
5、数化使全球出现既整体化又分子化的趋势P343
(1)“信息高速公路”把全球联入共享信息的巨网,世界成为一个互联的整体;
(2)数字化时代,个体的能动性、参与性大大提高,作用大大加强。
二、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冲击
1、新兴传媒——电脑联网业的特征P345—346
(1)可以共享网上信息资源(2)互动性,反馈环节较强(3)可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于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4)理论上讲,可允许无限理地进行信息沟通(5)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均可成为信息提供者(6)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传播。
2、电脑联网的特点:互动性和兼容性、灵活性与多样性、信息容量及其不受限制的传输程度
3、电脑联网业对报业的冲击P347
具有电视所没有的一些长处,包括传递巨量信息的惊人能力和非实时的非同步传播的灵活性。
4、电脑联网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构成的挑战P348
网上信息内容来源、去向、转换等无法控制,黄毒、垃圾电子邮件、黑客病毒、版权
5、电脑联网业为大众传媒发展提供的新条件,传统的大众传媒利用网络改善自身的信息服*****内容P352
利用互联网优势,报刊业可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网络版报纸还可开辟印刷报刊没有服*****项目;的信息检索功能。
三、信息高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1、印刷传媒与电子传媒不同特点和运作方式的模糊化P354
印刷传媒的特点传递的文字信息是无声的,电子传媒是只传声无法传图。网络使得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2、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信息流通形式方面的模糊化P354
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
3、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与受众成员的角色分配及传统的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P356
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传统职业大众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界限模糊化。
4、信息高新科技对传媒业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影响P357
侵害著作权的潜在可能性越来越大
5、&& 电脑“推”技术的出现及其一系列的作用P359
1997年《亚洲周刊》介绍,“推”技术能使从网上获取住处的操作过程变得异常简单,它们将大批被选的新闻传递到电脑屏幕上,而不需要用户做任何事。
一系列作用P360:(1)有助于信息有效传递(2)有助于使大量潜在用户成为真正的用户(3)可节省时间(4)使网上信息接收简单化(5)可用于对网上的信息进行优选。
6、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推”技术带来的问题P361
(1)使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如何(2)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3)如何发展网上信息服*****出路(4)是否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5)不同文化在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斯韦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