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的故事提纲台阶中心思想想

请问《难忘的一课》有什么相关的背景资料?_百度知道
请问《难忘的一课》有什么相关的背景资料?
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以为纪念,简称“光复节”,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美。17日及22日,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英。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翌年8月。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
日。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日本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宣布&quot。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
依据中国台湾当局《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25日,中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其词亦有另一说法,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quot,美;,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昭告中外,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学校举行庆祝活动,《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强占了台湾,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台湾光复节属于不放假的节日、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从今天起。因此,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战后东北,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日。“台湾光复”一词。10月 2日;、英;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日,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quot、团体,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1945年 7月26日,一律废止&quot。“光复”字面上。
1895年,中国陆军第七十军,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而由有关机关。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其他类似问题
难忘的一课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宣布&从今天起。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统治,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昭告中外。
1895年,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强占了台湾、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以为纪念,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其词亦有另一说法,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quot,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quot,美。日、学校举行庆祝活动。日,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一律废止&quot,简称“光复节”、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光复”字面上,美。17日及22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25日,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英。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团体。
依据中国台湾当局《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 7月26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而由有关机关。
日。10月 2日。因此。“台湾光复”一词,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光复节属于不放假的节日,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战后东北。翌年8月。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
1895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日,中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因此,《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日本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战后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10月 2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17日及22日,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
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一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
难忘的一课参考教案一 【双击鼠标滚屏】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教学难点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三)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清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读熟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分清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你们有难忘的一课吗?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作者“我”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会不会也让你难忘。(板书:难忘的一课) (二)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完成书上预习部分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准自己不认识的字及生字的读音。其中,老师要特别辅导“诸”、“崇”的读音。告诉学生无论“诸”的意思是众多还是用于复姓,它都读zh&,不能读成zh(;“崇”是卷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从”。 3.记清字形。 “崇”上面是“山”,下面是“宗”,不能丢掉宝盖头写成“示”。“葛”的字形比较难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光复:恢复,多指收复被敌人侵占的国土。本课指台湾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我收复。 真挚:真诚的,出自内心的。 崇高:极其高尚的。 八卦:中国古代用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符号,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八卦衣是指带有八卦图案的衣服。 高雄: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是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意外:(1)意料之外。(2)意外的不幸事件。本课指第一种意思。 台湾:地名,我国东南部的一个宝岛。 停泊:(船只)停靠;停留。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 熟练(老练) 真挚(真诚) 宽敞(宽广) 反义词: 熟练(生疏) 真挚(虚假) 宽敞(狭小) 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再根据字义组词。 (四)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师生共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 我们了解了主要内容以后,就可以根据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有些文章具备下面两个特点:一是文章题目明显地提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文章比较集中地描写了这一内容的主要过程。这些文章可以使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文章分段。 具体方法是,根据题目中明显的内容提示,在文章中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看,把集中描述这一内容的几个自然段先提出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再考虑前后自然段的分段。 根据上面的方法,课文中从“校园里很静”到“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集中描写了“难忘的一课”的上课过程,可以提出来作为一个结构段。它前面的部分写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自然地成为一个结构段。它后面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参观小礼堂,另一个是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就应该是两个结构段。从“他知道我是在船上工作的”到“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为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四段。 (五)概括段落大意。 通常段意的写法有三点要求,一是能全面概括这段的意思;二是语言简练;三是体现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根据这个要求,第一段可以概括为“我”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第二段可以概括为“我”在小学里见到师生共同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第三段可以概括为“我”在礼堂参观中国伟人像,很受感动。第四段可以概括为“我”对在这所学校的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六)学生按分好的段熟读课文。 每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读中心段,另一个读其它段落。读完一遍之后,两个同学再交换。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消化“提取中心段”分段的方法和好处。 (七)检查学生熟读课文。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课文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为下节课的讲解作准备。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答案,都是他自己的理解,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八)材料介绍。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九)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二)了解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作者在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看似平淡的一节语文课,为什么使他终身难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难忘的一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 (二)学习第一段。 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段话告诉我们作者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天来到高雄市郊的一所乡村小学。到那儿的时间(板书:时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行走的路线:从高雄港口上岸,穿过市区到郊外;乡村小学的样子(板书:地点):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这一切,作者记得都很清楚。说明作者对这件事难以忘怀。) (板书:时间 地点) 这一段主要让学生围绕着难忘分析内容,渗透安排材料要围绕中心。 (三)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可以分几层? (分二层。第一层从“校园里很静”到“火热的真挚的心”,第二层从“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到“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因为第一层是写“我”站在窗外听课,第二层是写“我”坐在教室里听课。) 1.学习第一层。 作者走近一间教室,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板书:教室见闻)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分别画出标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看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这里用了“祖国的文字”这个词,说明了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表达了由衷地热爱之情。看到年轻教师“一笔一画”地写,从“一笔一画”之间,可以看出年轻教师写字认真的态度,写起来确实很吃力,但却是发自肺腑的行动。课文里第一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我”感到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真挚的意思是真诚的出自内心的。 听到教师先用闽南语,再用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从他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地语气中,可以听出师生共同的爱国心声。 让学生用“真挚”造句。 (真挚: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学习第二层。 作者本来是停船时随意地漫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这所乡村小学,本来并没有打算认真地听一节课的。但是,一下子被师生共同学习国语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教室,此时,师生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里,“和孩子们一起”,一是说明“我”已经融进孩子们中间,二是说明“我”也很愿意学国语,三是说明“我”被师生的真挚的感情感染了。“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说明了所有的人都是认真地、发自内心的学习国语。“我”只是所有台湾人中的一个代表,“我”的感情是全体台湾人民的一个缩影。这里第二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既是“我”和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他,“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儿了”。 “意外”是什么意思?意料之外。让学生用“意外”造句。 (意外:他平时学习十分用功,这次考试又取得了第一名,我们大家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分析行动的变化,就是分析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从教室外听课到坐在教室里上课,表面看,是行动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内心情感在变化。他们都有一颗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下课后,老师和“我”说的这段话放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老师的话,说的是台湾的历史。被日本人统治时期,是不能讲国语的。放在文中,说明台湾的屈辱历史也是“难忘”的。) 作者在教室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都非常细致清楚,记忆犹新,仿佛是昨天的事情。说明什么? (这是难忘的一课。) 这一段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字、词、句,理解思想感情,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升华。 (四)学习第三段。 参观礼堂的时候(边提问边板书:小礼堂),“我”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年轻教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板书: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 “我们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这历代的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孔子,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作者看着看着,“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因为作者听着年轻教师的话语,看着伟人的画像,此时此刻,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这段话对学生来说,可能难度比较大,有些历史学生不一定了解,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教师要予以讲解,根据实际情况解答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五)学习第四段。 课文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看了伟人像,作者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他“紧紧地握着”年轻教师的手,想向他表达一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到一时间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强烈感情,所以用反问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肯定、强调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六)总结全文,分析课文围绕中心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本文通过描述作者在台湾一所小学里见到师生们刻苦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时的情景,表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真挚的民族自尊精神。 《难忘的一课》所指的“一课”,不单是指在课堂上学习国语这一节课,更是包括在教室外听课、在教室内上课、在小礼堂参观的所有事情。 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对“我”看到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教孩子们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情景,“我”和老师参观小礼堂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写得都比较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从而充分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与其说难忘的一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不如说永远牢记的应该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大家体会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八)作业。 1.用“真挚”、“意外”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
宝岛台湾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全省原本共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后来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之后,在1979年又将高雄设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名称由来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于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于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尸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
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自清朝割让日本后又回归中国领土。“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的意思。1895年,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日,中国政府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因此,《马关条约》属于废止之列,日本对台湾和澎湖列岛的统治,从是日起即失去凭借。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战后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定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应归还中国。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主持接受当地日军第十方面军十六万九千人的投降。10月 2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各事。17日及22日,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宣布&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 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台湾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一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6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依据中国台湾当局《纪念日及节日实施办法》,台湾光复节属于不放假的节日,而由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举行庆祝活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