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村光棍节的由来来是什么,古今的变迁?

大蒲河村 蒲河口岸述变迁
&&& □本报记者 王磊 李娜&&& 基本情况& 隶属于昌黎县大蒲河镇,常住人口839户、2585人,耕地面积2598亩,农作物以玉米和水稻为主。地处渤海沿岸,地势低洼,村南有饮马河流过,由大蒲河口入海。东临黄金海岸和沿海公路,南靠抚昌黄公路,交通便利。曾为大蒲河工委和大蒲河乡(镇)政府驻地。&&& 村中资源& 该村经济发达,是大蒲河镇的中心村,以甜玉米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现有加工企业21家,另外有彩印、制罐、包装、水产品加工等企业20家,并拥有着在昌黎颇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田氏集团”。&&& 村名由来& 据《秦皇岛市地名词典》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东移民曹、常二姓人家来此定居立庄,因以往附近河坑里长满蒲草,被称为“蒲泊”,故村得名“蒲泊庄”,后称为“大蒲河”。&&& 大蒲河村依海而建,南有饮马河(相传唐太宗东征曾在此河饮马)流过,经大蒲河口入海,村庄与海隔河相望。作为大蒲河村与渤海相连的纽带——大蒲河口,是昌黎县的传统渔港之一(另一个传统渔港,是新开口渔港),由饮马河、东沙河及滨海相互作用沉积而成。在长约1000米、宽约150米的渔港内,停泊着许多木制渔船。说起渔船,我们还得从大蒲河村的一位“土专家”讲起。&&& 造船“土专家”&&& 7月2日,在昌黎县文联原主席董宝瑞老师的引领下,伴着温湿的海风与空气中阵阵的咸腥味,我们来到了大蒲河村。&&& 当地人都说,大蒲河渔港里泊着的“昌黎型”渔船的诞生,源于一位造船的“土专家”,他就是今年82岁的大蒲河村村民田信文。这名“土专家”是如何造船的呢?经他手制造的“昌黎型”渔船,又有什么不同呢?&&& 为此,我们专门来到田信文老人的家中拜访。老人虽年逾八旬,但头上却几乎找不到银发。他一边回忆,一边向我们讲述着那些难忘的往事。&&& 为了谋生,田信文从小就接触到木匠这一行当。14岁时,他通过一个亲戚介绍去东北通辽市的“庆发木局”做杂活儿,当时木匠铺中已有40多位木匠,而他的年龄偏小,人家根本不愿收留他,无耐之下,他的亲戚说道:“嫌小就养活大了,只管饭就行。”从此以后,在田信文的生命里,第一次与“木匠”这个字眼产生了交集。&&& 平时,他干杂活儿的时候,眼睛常盯着木匠们做活儿,偷偷地学习技艺。后来,有空儿他就主动替木匠师傅们做些零活儿,老板和师傅们看他聪明好学,就分配他做整件的木工零活儿。16岁那年,他就可以做板柜、棺材等大件的活儿了。&&& 木局中的三位领班人都是手艺精通的木匠,对木工活计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要求”也使得田信文在他一生的木工事业中受用无穷。&&& 解放后,田信文回到家乡大蒲河村,参加了天津铁路工程队,专做木匠活儿。当时最让他感兴趣的是看图纸,由于没上过什么学,他拼命地学习绘图、看图的知识,而这,为他日后的造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田信文与造船相关联,是从1956年他加入“大蒲河乡木业社”后开始的。那时候,田信文主要负责为各业主排造小渔船,共计造了300余只。由于他从未涉足过造船行业,也不懂得专业知识,只能一点点琢磨,一步步研究。当时,他对造船可谓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因为一个问题蹲在地上想到头疼,出去转几圈,灵感突然来了,就又立刻跑回来继续琢磨。因此,人们都称他为“造船迷”。&&& 1959年,大蒲河乡高级社渔业队指名约他掌尺排造两艘60马力的渔船。由于没有图纸,排造船之前,他先与负责人一起到秦皇岛及沿海各县渔港观看船型、船的结构等。之后,他又用了20多天的时间研究船型,并做了个模型,在一次大会上展示给大家,得到了滦南、乐亭、秦皇岛、昌黎等处渔民的一致好评。于是,1960年初,他将船排造成有后舵楼、尖底的全新船型。这是田信文掌尺并参与制造的第一对(两艘)较大型渔船。&&& 虽然田信文已经排造了许多艘渔船,但在造船的技法上,他仍遭到一些人的怀疑。在给抚宁县留守营镇的南李庄村造“812”型船时,田信文在距离海边千余米的地方建造渔船。造好后,当地人却产生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怕这船无法使用,让他将船拉入海中试一试。田信文只好铺好轨道,将船送入海中。当船上载满了人后,人们发现这艘船造得非常成功,这才对田信文的技艺信服不已。&&& 到上世纪70年代时,田信文已经有了丰富的造船经验,常奔赴各地造船,秦皇岛各县区以及周边滦南、乐亭等县的沿海村庄,他都走了个遍。他还培养了10多名徒弟,一年就能排造不同马力渔船80多艘。&&& 为使造船技术精益求精,田信文边排造边改进船型。他将机船原有的后舵楼改为中舵楼,使驾驶员视野更加清晰;又将过去的船尾横插板,由船底上翘到甲板。此后,昌黎县造的新船均为他改造的中舵楼圆尾船。“就老田能改这船型,别人改不了。”连唐山地区水产局的工作人员都这样讲。&&& 但这还不是“昌黎型”渔船。田信文将国家原有“812”型船的船身、前蒙头、尾部甲板、船筋骨,均作了改变,改后的船型被昌黎造船厂送到了1998年在海南省召开的科技大会上,定为“昌黎船型”,并被评为国家级“金奖”。&&& 其实,“昌黎型”渔船在获得此项殊荣之前,早已得到昌黎县及部分外地渔民的认可。截至1995年,昌黎县千余艘渔船中,80%以上都更新为“昌黎型”渔船。&&& 田信文老人从事造船业40余载,造船千余艘,辽宁、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都曾买过他制造的渔船。&&& 像田信文老人这样,如此痴迷于一项事业的,在大蒲河村不止于一人。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唱着昌黎民歌,走向全国。&&& 民歌唱京城&&& 走在大蒲河村,提起昌黎民歌演唱家——曹玉俭,可谓无人不晓。虽然他已经故去30多年,但他传唱的民歌却流传至今。&&& 曹玉俭从13岁开始,学习扭秧歌、演唱民歌,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演唱二人转和乐亭大鼓。后来,他学会了不少大蒲河村的常平、薛营村的张成等民歌老艺人传唱下来的民歌,在演唱过程中又进行再创作,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曹玉俭的演唱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熏从县里唱到省里,并曾先后被邀请到中央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杭州歌舞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团体和院校讲学,使昌黎民歌在全国很多地方产生较大影响。&&& 1963年10月,曹玉俭被聘为昌黎县政协委员。可惜,“文革”来临,曹玉俭没能再唱出他心爱的昌黎民歌。但由他传唱的《绣灯笼》《茉莉花》《捡棉花》等昌黎民歌代表作却流传下来。&&& 曹玉俭的徒弟曹秀华,年近八旬。提起当年跟师傅学唱民歌的情景,老人仍历历在目。&&& 曹秀华喜爱唱民歌,硬是将曹玉俭会唱的民歌,大部分都学会了,唱得有韵有调。&&& 1955年春节期间,县里和专区举行民间艺术会演,年轻的曹秀华演唱的昌黎民歌征服了在场的观众与专家,被选拔到省会演出。2月,在“河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会演”的舞台上,一曲《捡棉花》被曹秀华唱得出神入化,被评为优秀节目。后来,曹秀华一边舞着彩扇,一边唱《捡棉花》的照片,被登在了《河北文艺》第4期的封面,并在封二作了介绍:“民歌《捡棉花》流行在我省昌黎一带,颇有地方风味,歌唱参加田间劳动的一对年轻的姊妹,形象优美而健康。此节目参加了我省第二次民间艺术会演,照片即为此次演出中演唱者之一曹秀华。”&&& 这期《河北文艺》,被曹秀华一直珍藏着,即使封面的照片已经发黄变旧,但留下的却是老人对那美好时光无尽的追忆与怀想。&&& 如今,就连曹秀华的五六岁的小孙女,也会唱那首《捡棉花》。我们提议,让小姑娘唱上几句,她却羞涩地躲闪起来。曹秀华随口唱了起来,虽然只唱了几句,却仍韵味十足,耐人回味。&&& 今昔观变迁&&& 沿村中宽敞的水泥路向东,有一座华严寺。跨过气派的山门,即为二层大雄宝殿。寺内庭院宽敞,庄严肃穆,左边鼓楼旁,十余通石碑前后摆放了四排,其中还有碑额、石柱等,上面的文字有的还很清晰。最前排的两对小石狮,大小、神态互不相同,较大的一对刻得相对粗糙,风化得较为严重;较小的一对则略显精致美观。&&& 董老师告诉我们,解放前,华严寺一带共有8座庙,分别是关帝庙、马神庙、财神庙、文藏宫、观音阁、三霄娘娘庙、小女佛庙等。而这座华严寺,是在原来的这8座庙的遗址上建立的。这些林立的石碑,即是当年的关帝庙等古庙遗留下来的。&&& 董老师撰写的新修华严寺碑文有如下记载“……京东名城昌黎,山雄水美,形胜之地矣;邑东滨海有镇名大蒲河者,昔之蒲泊庄也。大蒲河东临渤海,钟灵毓秀,土沃民淳,甲于一方。村东河畔,旧有大寺,香火鼎盛;其地庙宇祠堂麇集,有五门八庙,碑碣林立,惜或拆或易,仅存二三故迹与残碑断碣……”&&& 如今,崭新的华严寺中,唯有那些饱经了风霜的石碑,静观今昔的巨大变迁。&&& 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不仅仅是华严寺,还有眼前的整座大蒲河村。&&& 据了解,大蒲河村经济发达,是大蒲河镇的中心村。甜玉米加工业是全村主导产业,现有加工企业21家。近年,以甜玉米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实现产值逾1.8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6%左右。另外,村中还有彩印、制罐、包装、水产品加工等企业20家,特别是拥有在昌黎颇有影响的大型民营企业“田氏集团”。&&& 走在今天的大蒲河村,一排排在建或已建好的小康楼,宽敞的休闲文化广场(每逢年节都组织戏曲、歌舞等文化演出活动),平坦的水泥马路,阔气的入村牌楼……这一切,都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大蒲河村正大跨步地向小康之路迈进。
[本网关注]李庄村 - 长官镇 - 宁津县 - 德州市 - 山东省 - 行政区域网&&&&&&&&&&&&&&&李庄村李庄村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相关网站及友情链接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古今的变迁或地名的由来手抄报图,大些_百度知道
古今的变迁或地名的由来手抄报图,大些
其他类似问题
手抄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今春节习俗变迁_百度知道
古今春节习俗变迁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其他类似问题
春节习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圣节的由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