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画桃花源记 电影这篇文章是不是一本书里面的啦!

帮忙找一本书,有阿凡宫,捕蛇者,桃花源记,出师表,林觉民与妻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书分上下集_百度知道
帮忙找一本书,有阿凡宫,捕蛇者,桃花源记,出师表,林觉民与妻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书分上下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高中上的语文教材。。。。。。
不是的,是一本古文书集里面分上下部。以前发下水被洪水冲走了。就是里面什么比较出名的散文都有
《古文观止》
其他类似问题
与妻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桃花源与乌托邦06-18来源:上海图书馆
&&&&&&&&&&&&&&&&&&&&&&&&&&&&&&&&&
主讲嘉宾:叶 扬
  叶扬,原籍安徽桐城,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89年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终身聘任教授。近10余年来,常回母校复旦讲学,2005年百年校庆时,被聘为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叶扬:谢谢主持人的介绍,也谢谢各位今天下午离开家里的电扇、空调,冒着耀眼的夏日阳光,穿过炎热的空间,到图书馆来听我这个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桃花源和乌托邦》。
  第一单元: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桃花源
  上面这幅画,如果你去过北京,到过颐和园,也许记得颐和园的长廊里面有一幅苏式的彩画,这是根据清朝的画工任预的《桃源问津图》绘制的,把这个故事画得非常详细。右下角则是桃花源的作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我无需多言,我相信可能都列入大陆或台湾、香港的中学课程,写的是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位打鱼的,沿着一条小溪放舟前行,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两岸都是桃花,有几百步路,中间没有别的树,非常美。渔人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总算走到了,这条小溪也到了尽头,那里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仿佛黑黑的洞里有光线透出来。渔人就进去了,一开始非常狭窄、非常小,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相信这个渔人长得也不是特别胖。走了几十步路,里面别有洞天,另是一片天地。
  文章里有几个地方我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桃花源里面有房子、有田地,有美丽的池塘,种的是江南一带从远古时期就非常重要的植物――桑树,因为桑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喂蚕,蚕吐了丝可以纺织成布,这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植物。桃花源里面种着桑,还有另外一种在中国文化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苏东坡所谓“何可一日无此君”的竹子。文章里面还有一句“鸡犬相闻”,这是中国人所谓“马牛羊,鸡犬豕”的家畜里面的鸡和狗,叫声互相能听到,里面的人没有任何和外面人不一样的地方,和外面完全一样。他们看到渔人大吃一惊,把他请回家。大家看看:他们用什么招待这位渔人呢?杀鸡、做饭给他吃,大家跟他聊天。后面有一句话也很重要:“先世避秦时乱”――他们的前辈为了避开秦朝的混乱来到这个地方,不再出去了,所以和外面隔绝了。有一句无限感慨的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为什么说是无限感慨的一句话呢?这个我们得熟悉陶渊明的生平,我稍后会讲到。除了有一家人请他吃饭,别的家庭也来请他,请了几天之后他才离开,他们跟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要和外人说。这个渔人非常不像话,用上海话说是“勿上路”,出去马上就处处留下标志,马上就去见当官的,见了太守,把情况向太守报告。太守赶快派人跟他去,幸好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文章的结尾说,“南洋刘子骥,高尚士也”。这个文章在陶渊明的当时这样提一笔,就像现代哪一位作家写了一篇文章,到最后说,当代有一位钱钟书先生或者是陈寅恪先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也曾经去过。这就给这篇文章加上了一点纪实的色彩。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美。陶渊明,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大诗人。但是很多诗人,往往他们的文名被诗名所掩,其实文章一点不在诗之下,我觉得甚至是文章好过他的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陶渊明,有人说他又叫陶潜,有人说他是晋朝亡了入了宋朝之后改名陶潜。在历史上,我们为了跟后来的宋朝区别,称之为刘宋,因为是刘裕建立的宋朝。陶渊明是一位晋朝的望族,他的祖先曾经是晋朝的名将,后来晋朝改换门庭变成了刘宋,所以他一生曾经经过这样朝代的变迁。我们再回想《桃花源记》里面的那一句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能够体会到陶渊明写这篇文章时候的那种沧桑感。
  我们常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西方学习中国历史,往往特别注意中国的统一大帝国时期,有一位哈佛的费正清教授,他跟他的许多学生,都特别注重研究秦汉大帝国、唐宋大帝国、明清大帝国等等。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就说,研究大帝国可以,但不要忘了我们的分治时期,往往是文化发展上特别有意思、特别快、精彩纷呈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确实就像余英时先生讲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
  讲到陶渊明,这当中牵涉到在比较文学领域经常讨论的题目,叫作经典和经典化。陶渊明这位作家,在生前并不受人重视,甚至在他去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大家都知道中国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书,是刘勰――刘彦和的《文心雕龙》,这部书有五十章,牵涉到许多当代和以前的文学,讨论得非常透彻,但是没有提到过陶渊明。和刘彦和差不多同期的另外一位钟嵘――钟仲伟,写了一部《诗品》,把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陶渊明被放在中品里面,并不属于上品。我们可以看一看钟嵘的说法,他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这句话意思是文章非常利落,不拢挥幸痪浞匣啊S炙怠绑埔庹婀牛切送胥保幸恢终嬷抗牌拥母芯酢S炙怠懊抗燮湮模肫淙说隆保褪强此恼拢皇蔷醯谜飧鑫恼滦吹妹溃幌裎颐窍衷诰醯枚撂赵鞯奈恼拢醯眯吹枚嗥痢⒍嗝溃撬迪氲秸飧鋈说牡赖拢飧鏊捣ê芷婀帧S忠昧怂妇涫担庋氖南袷且桓鲋痔锏娜怂档幕澳兀刻赵骶」芑丶夜匀徊皇且桓銎胀ǖ呐┤恕H缓笾又傥胺馓赵魑肮沤褚菔酥凇薄U庋钠兰郏比缓秃蟠蕴赵鞯钠兰凼遣惶谎摹
  到了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他可以说是陶渊明第一个热情的“陶粉”、粉丝。他收集了陶渊明的作品,在他写的《陶渊明集序》里,对陶渊明褒扬非常高,最后还说,自己对陶渊明的作品,有一种很深的感情。他最后一段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可以说,一直到昭明太子,才真正出现一个把陶渊明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的读者。
  《桃花源记》在后世影响非常大,纪昀――纪晓岚先生,国内经常把他作为电视剧里的人物,外面知道的人很多,可是不要忘记,纪晓岚先生是那个朝代最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而且是学问非常渊博的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里面很多传记,是在中国最早有文学史之前写的,简直就是一部史前的文学史,其中很多篇章,都出自纪晓岚先生之手。他也是非常好的一位书法家,画面右边有纪晓岚的书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有《桃花源集》一卷,还有一个三卷本的《桃花源集》,这都是当地的官员――比如姚U是武陵令,就是当地的县太爷,父母官。在那里做官的时候,把有关桃花源的诗都收集在一起。到了明朝,有一位冯子京,是湖广按察使,在湖广一代做官,收集、增加、补充了很多元、明两代的作品。还有一个宋朝的赵希弁,他写的《读书附志》里也讲到《桃花源集》原来是姚U编的,后来宋朝的赵彦L又把它补充了,所以里面收有晋、唐及宋朝历代关于桃花源的诗。陶渊明写了一篇《桃花源》之后,后面有这么多人跟着写。
  在那么多的桃花源诗当中,我们如何看桃花源在历代的变迁呢?让我用一个西方的批评概念来讲,我们一方面有传统,另一方面如果你墨守成规,文学就没有创造。所以我们一边是传统,另一边一定要有变化。在这个传统和变化的问题上,美国有两位学者先后讨论过其中的奥妙。其中一位也算是我在哈佛的老师,因为我跟他交谈过,在我开始读研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他叫贝特,他写了一书叫《历史的负担与英国诗人》,他的观点是,自从有了莎士比亚之后,在莎士比亚以后的诗人,都感觉到一种沉重的负担:你怎么样才能超越前人呢?所以英国诗歌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跟“沉重的负担”打交道的历史。在他出了这部书三年之后,耶鲁大学另一位有名的学者布鲁姆,写了他的成名之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这部英文著作有我的复旦学长徐文博先生的一个中译本,1989年出版的。布鲁姆运用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说后代的诗人看着前朝伟大的诗人,心里有一种俄狄浦斯情结,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情感。爱,是觉得前面的诗人了不起;恨,有点像《三国演义》里面“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感情。他把诗人分为两种,强者和弱者。诗人当中的弱者无所谓,反正高高兴兴地写他的诗,写得好坏无所谓,也不想和前面的诗人较劲。但诗人当中的强者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总是在琢磨,怎样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声音,怎样超越前人。对于传统和变化,他们说得非常精彩。前面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刚才我又讲了,纪晓岚先生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里面记载,后来又有过好几本《桃花源集》,说明桃花源在历代都有它的流风余韵,后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我们中国历代诗人当中的强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声音?让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
  这其中非常有名的一首,当然是王维――王摩诘的《桃源行》。我三月份在这里演讲的时候说过,这里想要重申一下,我从小时候起,受父亲的影响,不愿意对历代的大诗人、大艺术家直呼其名,觉得这样不礼貌。我从小提起这样的诗人,总是用他的字,比如我不会说王维长、李白短,而会说王摩诘、李太白。现在的中国,当然不是唐朝的中国,不再是一个诗歌的黄金国,不再是那个朝代,但我们对前朝的诗人、大艺术家还是要有一定的尊重,还是不要直呼其名为好。
  王摩诘这首《桃源行》据说是他19岁的时候写的。我们想想我们自己19岁的时候,或者看一下我们19岁的子女,就可以知道19岁的王摩诘可以写出这样的一首诗,相当得了不起。讲到王摩诘的诗,大家都知道苏东坡的评论,苏东坡题跋里面两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很可惜,我们都知道王摩诘是一位大画家,但今天王摩诘的真迹已经失传了,我特地列出了几幅在网上找到的画,一幅是宋人仿作的《王维长江积雪图无上神品》,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在民众可以到台湾旅行,如果有机会去,千万不要放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那里的收藏,特别是宋元以前的书画,简直太棒了。我去的时候,花了整整两天,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都待在里面。那里收藏了一幅相传是王摩诘画的《雪溪图》。从苏东坡的话里知道,苏东坡生在王摩诘差不多三四百年之后,他还见到了王摩诘的画作。不要说苏东坡,一直到清初王时敏、王烟客的时候,王摩诘的画还流传在世间。我们知道,明朝的程季白收藏有一幅王摩诘的《江山雪霁图》,董其昌――董香光也收藏了王摩诘的《雪溪图》,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现在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那幅。王烟客还画过长卷《王维江山雪霁图》。王摩诘是个大画家,尽管我们见不到了,但可以想象。苏东坡的诗里说,我对王摩诘和吴道子两位,没有任何二话可说,佩服得五体投地。
  讲起王摩诘的诗,我也想在这里引进一个西方的观念。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就在讨论诗和画。在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艺》里也有一句“诗即如画”,但诗和画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一直没有人把这个题目说清楚。到了十八世纪德国的思想家、美学家莱辛,他有一部名著叫《拉奥孔》。画面右上角是非常年轻的朱光潜先生,他翻译的《拉奥孔》里面,对诗和画的区别讲得比较透彻。这本书的题目,就是《拉奥孔或诗与画的界限》。在这部书里面,他认为是空间里面平面的排列,一个挨着另外一个,你画一座山,下面画一道江水,画一个船,一个挨着一个,这是平面的排列。而他认为诗歌则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相继。他这个说法,我觉得比较清楚,也非常简明地说出了诗和画的区别。钱钟书先生也有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收在他的《旧文四篇》里,后来又收在他重新出版的《七缀集》里,题目叫作“读《拉奥孔》”。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朱先生的翻译或者是钱先生的文章。
  回到前面王摩诘的诗,它精彩在哪里呢?一开始说“渔舟逐水”,你还可以说渔船顺着水在往前行,可以说是第三人称的描述。“爱山春”,“爱”字一出现,诗人就出现了。诗人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他把自己放在渔人的位置上,然后就开始描写。大家可以看,因为我们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你看一开始按照一个自然的顺序,“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你可以想象,有一个摄影机的镜头,摄影师慢慢对着溪水拍过去,“山口潜行始隈T,山开旷望旋平陆”,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说的“豁然开朗”。后面又有长镜头和特写,长镜头是“遥看一处攒云树”,特写是“近入千家散花竹”。还有一种写法,是把昼、夜对照来写,这种写法,在山水诗里,来自于南北朝的谢灵运,他经常有这样的写法。所以“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又接着后面还有两句,“平明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这里面有很多是按照《桃花源记》的说法,比方“居人未改秦衣服”,但后面就开始变调了,比方陶渊明明明说“先世避秦时乱”,到了王摩诘的笔下,“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就变成仙人了,这是唐人对桃花源普遍的想法。中国诗不像英文的句子,不一定要有主语,但是“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王摩诘又把自己放在渔人的位置上了。然后“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他把渔人写得很好,不像《桃花源记》里面那个渔人那么不像话,他这个渔人还是想脱离凡尘、愿意回到桃花源去,可惜“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回不去了。这首诗写得一步步深入,有空间感,也有时间感。我最喜欢最后的四句,好象可以和全篇脱离开,成为一首非常好的七绝。(吟诵)“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是写得非常美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问号:这样的境界到哪里去找呢?
  下面我们再看看刘禹锡――刘梦得写的《桃源行》,这首诗把桃花源里面的人完全写成仙人了,大家可以看后面,到了第九句,“俗人毛骨惊仙子”,然后又说“因嗟隐身来种玉”,明明陶渊明写的是这些人杀了鸡、做饭给他吃,现在变成一些人在那里种玉了。请他吃什么东西?“筵羞石髓劝客餐”,拿石头的精髓给他吃,渔人哪里吃得下去?“k松脂留客宿”,里面完全是仙境了。然后说“尘心如垢洗不去”,最后又说“仙家一出寻无踪”。刘梦得的诗把桃花源里面的人完全写成了神仙,就不如王摩诘那首来得自然了。
  后面还有一首韩愈――韩昌黎的《桃源图》。这首诗,从文学种类来说,和前面的两首不一样,它是一首题画诗。大家都知道,韩昌黎一生弘扬儒家、批判佛教,因为辟佛,曾经遭到放逐,他不相信鬼神之事,他的观点和孔孟一样,“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法文里面有一句话说“文如其人”。韩昌黎完全是这样的。这首诗一上来就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一上来先批评了神仙的说法,说是实在荒唐。下面他基本上也是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说法,一步步的写下去,非常精彩。最后说,“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哪里知道究竟是真是假?只不过是有个武陵人相传到如今而已。这首诗也是非常精彩的,大家可以看看,画面右边还有清朝王炳《仿南宋赵伯驹桃源图》,非常漂亮的一幅画。
  到了宋朝,宋人写诗,王安石――王介甫,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也写了一首《桃源行》,比较短,他不是像唐人的说法。唐人从王摩诘到刘梦得、韩昌黎,不管信还是不信,都是把它作为神仙来讲的。韩昌黎不信,王摩诘和刘梦得信了。王荆公明显是不信,他按照《桃花源记》的说法,“先世避秦时乱”,不光是商山翁在秦代混乱时避入山中,又说还有桃源种桃子的人。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太准确,因为如果你还记得《桃花源记》,到了桃花源里面,进了山口,里面种的是桑树和竹子,并没有说里面种的也是桃花,这个桃花林是在外面,是在溪水两岸,“中无杂树”,哪里说过里面也是桃花呢?明明桃花树在外边,并没有在里面,可是他说里面是种桃子的。“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好了,里面的人别的不吃,也不杀鸡了,天天在吃桃子,种的是桃子,采桃花、吃桃子、用桃树的树枝做柴火。
  陈寅恪先生说,“有一事可特注意者,即渊明理想中之社会无君臣官长尊卑名分之制度,王介甫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深得其旨。”我刚才说,王安石把桃花源里面的人都说成种桃子的,不准确,但是陈先生认为“虽有夫子无君臣”说得很对,符合陶渊明的描写。
  苏东坡是我非常喜欢的大作家。他也说唐人不对。他说,“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哪有仙人在里面杀鸡的?不是杀生吗?这个说得也很好。他就说当初南阳有个地方也有点像桃源,要把桃源说成是一个现实当中真正存在的地方。所以宋朝的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里就说“东坡此论,盖辨证唐人以桃源为神仙,如王摩诘、刘梦得、韩退之作《桃源行》是也。惟王介甫作《桃源行》,与东坡之论暗合。”陈寅恪又说了,“古今论桃花源者,以苏氏之言最有通释。洪兴祖释韩昌黎桃源图诗,谓渊明桃源初无神仙之说,尚在东坡之后”。画面下面,放了一幅林纾――林琴南的《春山桃源图》。通常大家知道他是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琴南自命为古文大家,其实他一笔山水画得也相当不错。
  作为中国人,我们往往不太重视日本方面的汉学,其实有的日本人对汉学做得很深,比如吉川幸次郎,他的全集有很多卷,他是专门研究中国诗歌、包括散文的一位汉学大家。他讨论宋诗,说宋诗好发议论,喜欢在实际问题上面兜圈子,不像唐人往往仅就那个意象来说。就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两首诗而言,我觉得吉川说得相当有道理。
  王士G――王渔洋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为流传者就是王摩诘、韩昌黎、王荆公的三篇。你看韩昌黎和王荆公的两首诗,笔力意思还算可喜,一读王摩诘的诗,多么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赤耳热”,不像王维那首诗自然,“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可以他是一位“哈唐”的批评家。翁方纲――翁覃溪也说,“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固不必言矣。然此题咏者,唐宋诸贤略有不同,右丞及韩文公、刘宾客之作,则直谓成仙;而苏文忠之论,则以为是其子孙,非即避秦之人至晋尚在也,此说似近理。盖唐人之诗,但取兴象超妙,至后人乃益研核情事耳,不必以此榉直鹨病M蹙9嗳缢账怠!
  按照我的想法,桃花源只不过是人类心里的一个梦。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不一定事事都能如意。按照佛家的说法,生、老、病、死都是苦。我们在苦中如何作乐?要给自己留个空间,留个幻想。这就是人类本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以说远在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桃花源的史前史,我们可以回到《诗经•魏风•硕鼠》,里面的老鼠,是比喻剥削普通农民的大地主。诗人就说,“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我一定要离开你,我不跟你住在一起,我不让你再来压榨、剥削我了。最后说“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我要到那个乐土去,那个地方可能是我应该待的地方。然后又说“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到了那个快乐的国度,在那里可以找到我本身的价值。最后又说“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我到了那个快乐的郊野,何必再哀号呢?这首《硕鼠》,表示对现实、对自己所在的世界的不满,而想象有一方乐土、乐国、乐郊可以逃避。
  大家知道孔夫子生平也不尽如意,经常要发出一些感慨,有一次说“吾欲居四夷”,我要离开中国,我要住到四夷的地方去。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要做一个木筏,飘到海上去。中国是一种黄土文明,孔夫子虽然“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但是在他那个时代,海洋是一个神秘的境界。我们不像大不列颠或者是日本,那是一种蓝色的海洋的文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黄土的文明。在这个黄土的文明当中,蓝色的大海表现为一种神秘、不可知的境界,所以孔夫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海成了他的桃花源。
  老子的《道德经》,比《诗经》和孔夫子说得更详细了。什么样的国度,是老子愿意在其中生活的?他有一个“小国寡民”的梦,原始的社会,一个虽然有船也不用乘、虽然有盔甲和兵器也不用打仗、非常和平,“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一个理想国度。陶渊明一定读过《道德经》,因为他的《桃花源记》里面“鸡犬相闻”,我觉得很明显是从《道德经》第八十章里引用过来的。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幅非常有名、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名画,北宋晁补之――晁无咎画的《老子骑牛图》。我们知道,相传老子最后是骑青牛出关,不知所终,去找他的理想国去了。
  陶渊明除了这篇《桃花源记》,还留有一首《桃花源诗》,当中有几句,可能后来成为唐人把桃花源说成是神仙境界的根据,比如说“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可能唐人就是根据这点来发挥的。陶渊明确实说了这是一个他想去的地方,“愿言b轻风,高举寻吾契”,要去找那个和他精神契合的地方。这里的画面上是一幅明朝仇英――仇十洲的《玉洞仙源图》,也是非常好的一幅画。
  说起去寻求心灵当中的乐土,在陶渊明之前,还有郭景纯的《游仙诗》,这种《游仙诗》,从曹孟德的时候就有人写,他的两个儿子子桓、子建都写了。《文选》的李善加注,说“凡游仙之属,皆所以滓秽尘网,OЪ”,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尘世看成是一派肮脏、龌龊,把当官作为是不值得去做的事,这就是《游仙诗》的精神所在。
  一直流传到今天,除了刚才纪晓岚列出的很多桃源诗之外,我们再看看我们周围,甚至在我们的当代,桃花源也成为文学的一个素材,比如台湾的剧作家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我想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文学当中的一部小经典。从最早的台湾演员李立群、林青霞的版本,后来林青霞换成了萧艾,一直到最近大陆黄磊、袁泉的版本,这出戏每次上演,都非常受欢迎,这部作品当中,也非常巧妙地把桃花源和现实的题材糅合在一起。
  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幻想的空间,我刚才讲到佛家的思想,说生、老、病、死都是苦,乔达摩在菩提树下悟到的“四谛”,就是人生就是痛苦,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要想避免痛苦,只有停止我们的欲望。怎么去消灭自己的欲望?要通过“八正道”,这就是他体会到的四谛。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的想象留一点空间,留一些想象。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想象是我们在人生中为了克制欲望而建立的一种防御体制,这个说法有点不太好听,让我另外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我觉得我们国内现在的社会,往往对知识过于重视了。我们以前宣传的一句口号,叫“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爱因斯坦却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我们不要把知识过分沉重地压在我们子女的身上,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给知识的重担压得过分了,给他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太少。前几年联合国做过一个调查,抽样几个大国,英国、美国、印度、中国几个国家,发现我们中国的孩子计算能力全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是倒数第一,这真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桃花源实际上是我们想象的空间。这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幅漫画,漫画的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明朝的陈洪绶――陈老莲。陈老莲有一幅特别有名的画叫《寿星观音图》,里面的寿星,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乐呵呵的老先生,里面见到的观音也不是那个慈眉善目的观音,而是皱着眉头,满脸不高兴的一位寿星和一位观音。这里画面上陈老莲画的陶渊明,也和我们通常想象的陶渊明不太一样,拿着一朵菊花在那里闻。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国。
  钱钟书先生在写《谈艺录》的时候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东西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外国都没有的,又说这个东西我们中国怎么怎么样,和西方怎么怎么样,一天到晚说不同。当然有不同,但相通之处还是更多,大家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我们当中相通的东西要比互相抵触的东西多得多。
  第二单元: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乌托邦
  德国画家老克拉纳赫的一幅画《黄金时代》,里面是他想象当中的一个理想国度。说起乌托邦的来龙去脉,远在“乌托邦”这个词诞生之前,柏拉图就写过一部《理想国》。柏拉图游历埃及,看到埃及是一个神权统治的国家,他自己是贵族出身的,不喜欢当时希腊的民主制度,所以从埃及游历回来之后,就写了这部《理想国》。当然,所有柏拉图的作品里面,柏拉图自己从来不露面、不出场,露面说话的都是苏格拉底。所以,在《理想国》里面说话的也是苏格拉底。这部作品是从讨论正义的题目开场的,讲到正义,说正义是一种美德,是社会的美德,也是个人的美德。这样讲来,社会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正义的社会呢?然后就讨论到应该有所分工,我们需要一般的民众、手工业者来干活,也需要有人来保卫这个国家,需要有军人。然后说,军人应该像哲学家,一方面把哲学家看得很高,哲学家应该是国王,然后又说狗也是一种哲学家,他说军人应该像狗一样,认识的就是朋友,不认识的就是敌人。他把哲学家和狗说在一起,很有意思。他对教育发表了很多见解,说这样的理想国里面,应该进行怎样的教育,把每个人都想象成是大地的儿女,大地是我们大家的母亲,每个人都是金银铜铁各种质量不同,根据不同金银铜铁的质量,我们在社会当中有所分工。他说的这个社会,孩子都是由集体、大家一起抚养,甚至还有共妻一说。哲学家应该是这个国度的国王。最后他又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影子与实体的比喻,说我们像在一个山洞里,带着脚镣、手铐,背对着外面阳光坐着的人。偶然有人转过身来,走出山洞,阳光把我们的眼睛照花了,要过了半天才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回到洞里以后,我们又看不清楚洞里是什么光景了,但是我们需要那种能够面对光明的人来做这个理想国的国王。这当然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但是他的理想国有一种非常恐怖的成分,我后面会讲到,因为它是矫揉造作的,而不是自然的国度,把很多清规戒律强加在这个理想的国度上。所以这个《理想国》,一方面是一部乌托邦的著作,另外一方面也是一部反面乌托邦的著作。
  《圣经》里的伊甸园,是希伯来和犹太文明当中的一个乐国、乐土、乐郊,这里我又用了老克拉纳赫的一幅画,描写伊甸园是什么样子。乌托邦这个词,中文翻译我觉得翻得非常好,翻成乌托邦,因为我们《庄子•逍遥游》里面就有一个“无何有之乡”,译成“乌托”,非常好。这是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写的一本书,1516年写的。我们这边有广州外国语学院的戴镏龄教授的一个中译本,1982年出版,非常好的译本。里面有一个希思罗迪,这也是拉丁文造的一个人名,我们可以翻成“妄言先生”,胡说八道的人。这是一位饱学之士,曾经云游四海,见历非常广博,到过这么一个国家,是一个新月形的岛屿。在这个新月形当中,大海里面有礁石,形成天然屏障,里面有54座城市,当中有一个是首府。这个国家里面,每30个家庭选一个主管,每10个主管上面又有一个官员,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治理,在这个国家里,每天工作6小时,这个家庭的人数,13岁以上的成年人有多少人数,都有一定的安排,如果不够就要凑足。选择配偶,也是由城邦或者是由国家帮你选择,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个男女见面,是让双方都尊敬的人带着少年男女互见一面,见面的时候一丝不挂。这个国家里面没有一定的宗教,宗教自由,可以信太阳,也可以信月亮,有人把基督教传进去,他们也可以接受。这就是《乌托邦》这部书里面描写的这么一个国家。
  我比较喜欢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它有两个非常好的中译本,鲍文蔚只翻译了第一、第二两卷,成钰亭的是全译本,两部都翻译得非常好、非常精彩。第一卷里面有一个约翰教士,因为他帮助卡冈都亚打天下,为了奖赏他,就让他造了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翻译成德廉美修道院。里面都是俊男美女,只有律师、法官、放高利贷的人不让进去,其他的人都可以进去。这个修道院里面,不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者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它的宗旨是“随心所欲”。这是拉伯雷的理想国,但是他在书里面用了托尔斯•莫尔的
“乌托邦”这个词。英国作家培根,我们平时读他的散文比较多,他也写过一部《新大西岛》,内容与前面说的几部书大同小异,都是飘扬出海之后在海外发现这么一个理想国度。
  文学作品当中很少有写乌托邦写得成功的。勉强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说得过去的小说,是美国作家贝拉米写的《回顾:公元年》,里面写的是波士顿一位普通的白领,名字叫作朱利安•韦斯特,他有失眠症,那时候正在和一位叫伊迪丝•巴特勒特的姑娘谈恋爱,写了很多热情洋溢的情诗给她。他有失眠症,就在自己的房子下面造了一个用大石板封起来的密室,一个地下室,请催眠师做催眠术让自己睡着。他有一位非洲裔美国人的仆人,到了一定的时间,他就让仆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和姑娘见了面,回家以后睡不着,于是叫催眠师来对他施催眠术。等他一觉睡醒,发现床边站着一男两女,一对中年男女和一个年轻貌美、似曾相识的姑娘,站在他的床前,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一觉睡了113年,已经到了公元2000年,到了一个未来的、美好的社会。这个社会里面没有战争,全世界大家都互相谦让,每个人接受教育,到了21岁以后,自己选择职业,但是每个人都要轮流做别的工作。站在他床前的那位中年男人,是一位名叫利特的医生,他在做医生的同时,有时候也打工做别的事,做一个餐馆里面的服务员。在这个社会里面,人人相安无事,偶尔发生有人做不好的事情,他们看作是一种返祖现象,不是关进监牢,而是送进医院治疗。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韦斯特恢复正常了,他非常喜欢那位名字也叫伊迪丝的姑娘,但是他有点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从远古的过去来到的、这么一个不够格的公民,不敢向她求婚。好不容易他最后总算求婚了,原来这位伊迪丝就是当年那位伊迪丝的外曾孙女,从小就读了韦斯特写给她外曾祖母的情书,发誓将来一定要嫁给一个像韦斯特这样的人,所以两个人就结了秦晋之好。这部小说,理念上的东西不是太多,还可以一读。除此之外,就很少有精彩的乌托邦作品了。
  我引用法国学者、两位曼纽尔合写的《法国的乌托邦:理想社会文选》,里面有几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们说:“乌托邦在英、法形成传统,而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却不成气候。”又说:“乌托邦中的艺术杰作极少,其审美性质相当贫乏,更加吻合社会思想史,而非文学史。”“以总体而言,乌托邦作品僵硬、机械化、很不自然。将它们说成具有梦幻气质,也许有误导之嫌,因为它们毫无幻梦的强劲的感情因素。它们的情感幅度范围极为狭窄。”他们说的这些话,我都非常同意,所以我刚才介绍的那些乌托邦、理想国、新大西岛、太阳城,除非你真正是个社会学家,否则我一概不推荐,因为读起来毫无意思。甚至这部《回顾》也只不过是一部勉强过得去的小说。很奇怪,在西方,所谓反面乌托邦却写得非常精彩,里面出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所谓“反面乌托邦”的,我们的翻译也各显神通,有的翻成敌托邦、坎坷邦、废托邦,我再加一个“乌托魇”,想象的噩梦。这个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山东大学张健教授有非常好的中译本,里面的小人国、大人国,大家很熟悉,我就不一一讲了。又有飞岛国、慧S国,在那里马是灵长,统治全国,还有一些像人猿一样的野猢,是一种贱民。这就是斯威夫特笔下的反面乌托邦。
  最有名的反面乌托邦作品有几部,一部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写的《美妙的新世界》。他是以福特开始大规模集装生产梯形汽车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他的福特纪元632年,就是公元2532年,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三样:群体、认同、安定。这是这个社会追求的最高宗旨。有一个波卡诺夫斯基程序,通过某种化学方法,一个受精卵可以同时生产96个胞胎,生产出来的人都可以很好地在这个社会当中生活,这个社会当中根据他们生产出来的情况,把人分为五个等级。有的劳心、有的劳力。性代替了爱,杂交,父亲、母亲变成了肮脏的字眼,因为不需要爱,只需要性。给大家成批的、经常供应的一种药叫索麻,可以麻痹你的神经,让你在这个社会里面过得很快活。经常让大家看一种电影,都是刺激感官的,我翻译成“感化片”。后来有一位此中人,据说在生产他的时候,里面酒精的成分加得多了一些,后来他和这个社会就很不相适应,而他又认识了外面一个野人,把这个社会搞得天下大乱。这就是这部《美妙的新世界》。
  然后是著名的《一九八四》这部作品,有圣约翰大学毕业的董乐山先生的中译本。他在文革之后,首先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后来又翻译了《一九八四》,对从文革噩梦当中醒过来的一代中国人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这部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一位温斯顿,一位朱丽雅,他们生活在大洋国。大洋国和其他两个国家欧亚国、东亚国,有时候结盟,有时候打仗。大洋国是由英社党统治的,有核心党员。党外的人是无产者,他们在这里是无足轻重的。国家有四个部门,和平部专管战争,真理部专门制造谎言,仁爱部专门设刑堂、严刑拷打,富裕部专管经济。然后大家都要统一说一样的语言,叫作“新语”,主人公温斯顿就在参加编辑《新语大辞典》。有思想警察,到处可以看到画像上有两撇胡子的老大哥,在各处看着你,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个两头相通的电视屏幕,随时可以观察你在做些什么。所有的人都要参加“两分钟仇恨班”,在仇恨班里画面上会出现一个叫哥尔德斯坦的人,这个人是革命的敌人,凡是在屏幕上看到这个人,每个人马上就要尖叫,要表现你的仇恨。如果你露出无所谓的神情,就糟糕了,思想警察就要把你抓去,然后就让你人间蒸发。女的都要参加一个反性团,因为“性”无非是滋生后代的手段,平时不应该有性爱。大家经常要喝一种叫作“胜利”的饮料。这个国家经常宣扬的口号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温斯顿这个人有些叛逆思想,去看禁书。在这里,性爱的对象、你和谁性爱,都是由上面安排的。温斯顿的对象是朱丽雅,他原来认为朱丽雅是间谍,因为她穿着反性团的衣服,后来有天朱丽雅偷偷递给他一个条子,说“我爱你”。以后两个人就在一起,最后两个人都给思想警察发现有异己思想,他们被抓去,经过严刑拷打,两个人都互相出卖了对方,虽然活了下去,却成了行尸走肉。这是非常有名的一部小说。
  我觉得写得最好的反面乌托邦作品,是俄国作家扎米亚金写的一部小说《我们》,在这个反面乌托邦里生活的人们更有意思了,都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个号码。小说的主人公是D-503,这部小说就是由他所写的四十段日记组成。在这个国度里,一切按照“大一统国”里面的规矩生活,大家诚心感谢“大恩人”。一切都按照一个“作息戒律表”进行,性爱的时候,要由政府发给你粉红色的票券,进行指定的性交。这里有一个国家护卫局,如果发现有谁有异己思想,就把人送进一个气钟罩处决。俄国形式派论宗中有一个说法,叫作“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把你平时认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写得非常陌生,让你重新有一番崭新的体验。小说的主人公从来没有见过别人抽烟,在一些地下活动中,看到别人抽烟,他的那个描写,就把抽烟的动作、神情等等陌生化了。他从来没有听过古典音乐,偶尔在地下场合听到了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于是又有一番出神入化的描写。这部小说兼有果戈里的讽刺和屠格涅夫的抒情,是写得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
  美国报纸上有过一幅正反乌托邦的地图,上面有很多我们所熟悉的:柏拉图理想国,有莫尔的乌托邦,有格列佛的小人国,还有香格里拉,有很多这样的国度。我认为在中国文化里也有这样的反面的国家,我随便举一个例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罗刹海市》里面,马骥到了罗刹国,那里以丑为美,以美为丑。他长得非常英俊、漂亮,人家都吓坏了。最后他只好用煤屑把自己的脸涂得很黑,人家反而觉得他很漂亮。这里画面上是于受万画的《聊斋》,大家可以看看。还有一部小说,写得并不是很好,叫《镜花缘》,里面列出来的很多国家,既有我们的乌托邦,也有我们的乌托魇,两者都有,这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可以接触到的。
  西方有没有像我们的桃源诗一样的诗篇呢?也是有的。爱尔兰诗人叶芝有一首诗,袁可嘉的翻译。他要到一个岛上去,搭个小屋子,做个泥巴房,支起云豆架,架起蜜蜂巢,听蜂群歌唱。安宁会慢慢下降,下降到蟋蟀唱歌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光,正午是一片紫色的光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他听到河里的水声整天拍打着湖滨。他站在灰色的人行道上、车道上,但是他心灵深处听到美妙的声音。这首诗一开始就用了《新约全书•路加福音》里面的那句“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这是浪子回家的故事,一个小儿子向父亲分了一半的财产,然后花天酒地,用得精光,最后反悔了,回到自己的父亲那里去。叶芝一开始就用了《路加福音》里那句话。这首诗通篇运用了“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眼、耳、鼻、色、身各种感官,把它互相交叉、交通。比如说阴凉的地方,他说是一片响着蜜蜂的嗡嗡声的阴影,把听觉和视觉糅合到一起。就像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里说“阳光沉默了”,阳光本是一个视觉的东西,但他写成听觉的东西。这首诗里面也使用了很多这种通感的方法,还用了“头韵”和省略法,增加音乐上的情韵。
  我把这种诗和我们的桃花源、我们的王摩诘摆在同样的位置上。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一首诗,叫《邀航》。波德莱尔生活在十九世纪工业化以后的法国,生活在首都巴黎。他英年早逝,只活了45岁就去世了,他写的《恶之花》非常漂亮,他把巴黎看作是一个罪恶、肮脏的地方。画面左边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画的波德莱尔的画像,右边是德国画家史瓦柏给《恶之花》画的封面。这首诗很难译,我看了几个外面所谓的翻译,很抱歉,我统统不满意,我觉得这首诗没法翻。我也不敢自称翻译,我只能用我自己的散文的意译,让大家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一开始说“我的小娃娃,我的小妹妹”,这种写法在英文里面叫直呼法。他这么一说,读者就不好意思了,因为他这么一说,就变成了“恋人絮语”、他和爱人说的悄悄话,读者成了偷听、偷窥。但是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就是这种私密的悄悄话。“我的小娃娃、我的小妹妹,你想想:到那儿一起生活的那份甜蜜、甘美”,这里他把生活形容成非常甘甜的感觉。“去到那个跟你一样的国度”,说明说话的人对爱人的那份深情。“在闲暇中相爱”,得无所事事,不能忙忙碌碌地去相爱。“去爱,去死!”法国人和日本人对死有一种神秘的眷恋。然后“云起云飞的天上,潮润的太阳”,我们中国把太阳看成是独一无二的,“天无二日”,这首诗里说了两次太阳,都是用的复数,是把阳光、光线统统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我的灵魂说来,有一种如此神秘的魅力,正像你那透过泪珠闪烁的、诡诈的眼睛。”跟自己的恋人也开开玩笑。“在那儿,所有的一切,统统皆是秩序与美,奢华、宁静、还有快感”。那儿有的,正是这儿所没有的。因为说要到“那儿去”,一切都是秩序,说明他所在的地方一切都是混乱。那里是美,这里就是丑;那里有奢华,这里有贫乏;那里有平静,这里有混乱。
  刚才我从中国的桃花源讲到西方的乌托邦,我希望诸位能够永远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点隐秘的空间。我们乾隆时期有一位诗人黄景仁――黄仲则,一生穷困潦倒,写出来的诗句未免低沉。他有一联诗,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什么意思?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可以和你说得上话的人,十个里面不到两三位。他说得未免太悲观了一些,但我们生活中不可能永远都乘顺风船,在你不如意的时候,我希望大家心里都有一些隐秘的空间,有我们自己的桃花源,有我们自己的乌托邦,有我们自己的想象的空间。
  谢谢各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花源记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