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去日喀则旅游攻略吉隆沟赏景的指南?

  7月6日,由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的“天湖之旅分享会暨线路发布仪式”在拉萨成功举办,自治区旅游发展厅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西藏专项旅游协会代表、旅行社协会代表、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天湖之旅体验官代表6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强西藏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大力发展“旅游 +”与“+旅游”,改善旅游消费体验。  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其中,湖泊总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三成。西藏的各类湖泊形态不一,具有原始之美、自然之美、狂野之美、色彩之美,令无数游人向往。记者了解到,此次天湖之旅的宣传推广工作,在西藏七大天湖及沿途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条件的基础上,融入边境旅游、新业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特色内容,深入挖掘沿途景点的故事与历史文化,成为进一步推广西藏旅游的重要动力。  分享会上,来自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张继峰、天湖摄影师李珩、天湖之旅体验官代表次仁罗布作为分享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与现场嘉宾分享有关天湖之旅的专业知识、趣闻美图与旅行体验。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以“观星河”“闻乐章”“游山海”为主题的线路Vlog及天湖之旅宣传片。  “天湖之旅设计出了边境深度3日游、多彩天湖5日游等围绕天湖的4条主题线路。邀请了3位天湖之旅体验官参与为期15天的拍摄行程,共计拍摄了西藏20多个湖泊,产出了不同风格的线路Vlog及官方宣传片。”西藏专项旅游协会会长曲峰说,“此次天湖之旅宣传推广拍摄过程中,对西藏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以及吃、住、行、游等要素进行了针对性地考察,从不同角度对天湖之旅中产品供给、旅游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自治区旅游发展厅持续大力推广天湖之旅项目,对天湖之旅进行线上及线下多平台宣传报道。据悉,截至7月4日,“天湖之旅”网上话题浏览量达348.8万次,“西藏旅游天湖之旅”网上话题阅读量达2523.9万次。天湖之旅精品线路的打造将带动拉萨、那曲、阿里、日喀则、山南沿途五市地、18个县区、43个乡镇的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将加大对天湖之旅品牌的宣传推广,推进西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西藏旅游业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让“诗和远方”的故事更精彩。  天湖之旅主题线路  边境深度3日游  推荐语:环湖徒步之乐,秘境峡谷探索  D1.拉萨-羊卓雍措-普莫雍措-洛扎县-色乡全程:约340km  D2.色乡-白马林措轻徒步-洛扎县全程:约100km  D3.洛扎县-羊卓雍措环湖-拉萨全程:约420km  多彩天湖5日游  推荐语:遇见狂野北方,追溯文明足迹  D1:拉萨-纳木措-班戈县全程:约377km  D2:班戈县-班戈措-色林措-达则措-吴如措-尼玛县约:333km  D3:尼玛县-戈芒措-当惹雍措-昂孜措-文布南村约:124km  D4:文布南村-格仁措-南木林县-日喀则约:480km  D5:日喀则市内参观-乘坐唐竺古道列车返回拉萨约:2h  览湖赏川9日游  推荐语:奔赴千山之巅,邂逅万川之源  D1:拉萨-羊卓雍措-普莫雍措-康马县约:349km  D2:康马县-多庆措-曲登尼玛冰川-定结县约:283km  D3:定结县-珠峰大本营-定日县约:204km  D4:定日县-佩枯措-萨嘎约:295km  D5:萨嘎-塔钦约:491km  D6:塔钦-萨嘎约:491km  D7:萨嘎-拉孜县约:300km  D8:拉孜县-日喀则市约:150km  D9: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拉萨市约:270km  天湖环线15日游  推荐语:穿越国之大道,饱览天湖奇观  D1,拉萨-羊卓雍措-普莫雍措-洛扎县-色乡全程:约340km  D2,色乡-白马林措轻徒步-洛扎县全程:约100km  D3,洛扎县-普莫雍措-康马县-多庆措-亚东县全程:约352km  D4,亚东县-岗巴县-曲登尼玛冰川-定结县-定日县(岗嘎镇)全程:约455km  D5,岗嘎镇-佩枯措-吉隆沟全程:约226km  D6,吉隆沟-朗吉措-吉普沟小徒步-吉隆沟  D7,吉隆沟-萨嘎县全程:约136km  D8,萨嘎县-仲巴县-珠珠措雅鲁藏布江源头-公珠措-玛旁雍措-拉昂措-塔青全程:约492km  D9,塔青-阿里地区全程:约249km  D10,阿里地区-班公措-阿里地区全程:约240km  D11,阿里地区-革吉县-改则县全程:约486km  D12,改则县-昂拉仁措-扎布耶茶卡-措勤县全程:约430km  D13,措勤县-扎日纳木措-当热雍措-当穷措-尼玛县全程:约360km  D14,尼玛县-达则措-色林措-班戈县全程:约334km  D15,班戈县-班戈措-纳木措-当雄-拉萨全程:约386km(责编:常邦丽)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他喜欢西藏的风景,偏爱探寻小众旅行线路,热衷西藏人文地理;他喜欢摄影,习惯用镜头记录下对这块土地的喜爱。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向往,但对他来说,是看不完的风景,走不完的旅程。
顺着包罗万象的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中间穿行,经狮泉河转道青藏高原的腹地,在冈底斯北麓,犹如繁星般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便是无数旅行者向往的地带——“一措再措”的阿里北线。
14天,336小时,4500公里。从神山到圣湖,从冰川到土林,从草原到沙漠,从河谷到雪山,这是旅行,也不仅是旅行,这是阿里,也不仅是阿里。
Day1
拉萨—日喀则
后藏重镇,阿里之行的“开胃菜”
无论是初次进藏的行者,还是深入西藏的藏迷,拉萨到日喀则的风光,都是极好的开胃菜。翻越岗巴拉山口,藏地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Yamdrok Yumtso)冲击着视线。随着脚步的行进,羊卓雍错变幻着不同的风光,气象万千。
▲羊卓雍错
而远处终年积雪的乃钦康桑(Noijin Kangsang 7206m 105th),发育出一条距离首府拉萨最易接近的陆地型冰川——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这些在高山地表运动的巨大冰体,经历数万年的积雪、结晶等作用,形成了如今的形态和层次。当岁月足够漫长,最初乳白色的冰体,会因为压实作用排出气泡,慢慢变成晶莹如同蓝色水晶般的冰川冰,配以卡若拉山口的高寒,如同到达了极地。离开前,还可以去接一些冰川消融留下的富含矿物的冰川水,用来烧一壶热茶,享受自然带给人类的馈赠。
▲卡若拉冰川
热茶的余温还未散尽,车轮印已经抵达日喀则(Shigatse)境内。日喀则是从古到今的后藏重镇,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
这样的称呼并非一时兴起,众所周知,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汽进入青藏高原,但喜马拉雅并非完整的万仞高墙,而是有许多的缺口将其分段,在日喀则地区、拉萨地区尤为富集。
这些缺口迎来了水汽,带来了丰富的降水,降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带来了人口,人口促进了集权。因此在最初以分散部落为主的青藏高原,最终以松赞干布所在的雅砻河谷,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每当面对卫藏地区的农田,总会想起这些因果关系,感慨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江孜农田
Day2
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世界之巅,旅行者的情结
清晨在日喀则的晨光中醒来,伴随着每一位旅行者的行程,自然是后藏第一寺——扎什伦布寺(Tashi Lhunpo Monastery,全称音译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相信我,这片只能通过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的殊胜之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扎什伦布寺
作为进藏公路里最为精彩的国道318,吸引了太多的人慕名而来,以至于原来的5000公里纪念碑已经被人“拍坏了”,旅游局干脆在此建立服务区,让每一位旅行者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这个硕大的里程碑,在五千公里外的上海,国道318的起点竟然是人民广场的一个“小井盖”。
珠穆朗玛(Chomolangma/Mt.Everest 8848m 1st),万山之上的世界之巅,是很多热爱自然的旅行者心中的一份情结。因为修路绕行,翻越垭口前已经日落,对于不能拍摄到喜马拉雅落日的遗憾,一直挂在脸上。但当翻越加乌拉山口,喜马拉雅的精华——马哈兰古尔分段(Mahalangur Himal)的连绵雪山伴随着依稀的星光和幽蓝色的夜空映入眼帘,那种如同派拉蒙电影片头的景观,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珠峰的月色
Day 3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吉隆镇
一路西行,赏遍群山
限于山峰对于视野的阻挡,珠峰大本营的星光并没有想象中令人震撼,加上瑟瑟的冷风和月光的干扰,还是在毛毡帐篷里裹着睡袋吃泡面来的舒服。虽然近5000m的海拔,可能会让起床后的你发出“我是谁?我在哪儿?”的感慨,但回想来,这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珠峰的清晨
需要注意的是,珠峰并没有壮丽的日照金山可以观看,清早起床,和这位”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仙女的第三位)告别,前往下一站即可。
▲马哈兰古尔辨识图
从珠峰大本营到老定日,走传统的“土路”,可以远观到约伯拉布藏(Jobo Rabzang 6666m)。很多人会把它误认为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Cho Oyu 8201m 6th),但多次对比后,我们确认了它的真名。
▲约伯拉布藏
离开国道318,沿着希夏邦马(Shisha Pangma 8027m 14th)一路行进,一抹碧蓝的湖泊,会在这片原野上伴你行进,这就是佩枯措(Paiku Co),云雾缭绕的岗彭庆(Kangpenqing 7281m 90th)在一旁映衬,格外迷人。作为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它的名气远比不上羊卓雍措、纳木措这些圣湖,但在一些佛教经典里,它同其他三大圣湖并称为“四大圣湖”。
▲岗彭庆▲佩枯措
翻越孔唐拉姆山口之后,慢慢遗忘平日印象里辽阔的青藏高原,从雪山到森林再到田园,别具一格的垂直自然景观分布呈现在眼前。走进吉隆,就是走进了“天堂谷”,而在尼泊尔地震之前,吉隆沟(Gyirong Gorge)的名气,一直被樟木沟所掩盖,却迟迟未被公众重视。
Day 4
吉隆镇—萨嘎
在一个被称为天堂的地方,忘记故乡
如果全西藏只能去一个地方,那我一定推荐吉隆沟,这决非个人偏爱。相传阿底峡大师入藏来到这里时说“此地不是人间,本就是天堂”。近代,外国探险者从尼泊尔进入吉隆,也赞誉这里是“人间天堂”。
▲开热瀑布
除却自然风光,隐藏在吉隆沟背后的历史血脉,更令人惊叹:
这里是大唐通往天竺的主要驿道“唐尼古道”的重要路段;
是远嫁松赞干布的尼泊尔赤尊公主、恢弘佛法的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尊者的入藏通道;
是清军对抗廓尔喀人的主战场;
是下部阿里贡塘王朝叱咤风云的所在地
……
吉隆的藏文意为“快乐舒适之地”,这样的形容无比贴切,很难有词语能够形容吉隆沟的青山碧水、晨雾暮霭给人带来的舒适,只能说写到这里,恨不得买一张飞往加德满都的机票,然后转道直接前往吉隆。
▲吉隆秋色 摄影:乐山老知青▲吉隆乃村风光 摄影:GUANG-IMAGE
吉隆沟周围的雪山,属于大喜马拉雅(Great Himalayas Range)下的键尼萨分段(Ganesh Himal)。键尼萨(Ganesh)是印度教主神湿婆(Shiva)之子,千万不要对它感到陌生,遍布东南亚各个角落被广泛供奉着的象头神,就是它了。象头神在现实中的具象化山脉,即是在吉隆沟抬头可见的雪山群。
▲键尼萨辨识图
从雪域圣地的青藏高原,远到南半球的爪哇岛,每当见到象头神的佛像,再联想起你曾站在键尼萨雪山峡谷之间的吉隆沟,这种宗教与自然之间不可言说的联系总会让人无比感慨。
Day 5
萨嘎—普兰
阿里,看到的第一眼就“傻”了
藏地有句俚语叫“两巴一嘎,谁去谁傻”,两巴指的是仲巴、岗巴,这一嘎指的就是萨嘎了。萨嘎的海拔接近4800m,高寒缺氧的地理环境会令一些人感到不适。但早上吃一笼热包子配豆浆,那股“我是谁?我在哪儿?”的傻,也就被即将到来的阿里风光带走了。
中午途径仲巴,回头一望远处的中尼边境,安娜普尔纳峰群(Annapurna Massif)一览无余。在远隔130公里外的仲巴拍摄安娜普尔纳峰群,相当于在北京拍天津的距离。加上尼泊尔木斯塘(Mustang)、安娜普尔纳保护区(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使得拍摄难度大大提升。相信每一位曾挑战过安娜普尔纳大环线(ACT)的旅行者,看到这些熟悉的地名,会别有感触吧。
▲安娜普尔纳山脉
在雅鲁藏布江(Yarlung Zangbo)的源头杰马央宗曲的湿地旁,无人机起飞后,原本在蓝天映衬下的湿地,渐变成绿色的心形湖泊。
▲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心形湖
除了远观安娜普尔纳的雪山之外,仲巴腹地受河水的冲刷,堆积起了一片沙漠,在这片沙漠里滑沙,也是西藏带给我们的别样体验。
▲沙漠航拍
神秘莫测的冈仁波齐(Mt.Kailash/Kangrinboqe 6638m)在远处召唤,纳木那尼峰(Gurla Mandhata/Naimona Nyi 7694m 34th)在碧蓝的玛旁雍措(Manasarovar/Mapam Yumtso)的映衬下无比宏伟。经历五天的行程后,终于在午后抵达阿里地区。
▲采圣水▲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
如同南太平洋海水般的玛旁雍措,是中国水体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泊,与神湖相对应的是周边寸草不生的咸水湖鬼湖拉昂措,原本玛旁雍措与拉昂措连为一体,受各种地理因素影响,两湖分离,玛旁雍错海拔高于拉昂错两米,从此形成了一咸一淡,一神一鬼的神奇景观。
Day 6
普兰—札达
在世界的中心,找回灵魂和信仰
离开阿里三围的雪围普兰,顺着新藏公路一路前行,到达玛旁雍措、拉昂措(Lake Rakshastal/Lagngar Co)、冈仁波齐、纳木那尼组成两山两湖的地带。自古以来,这里被众多教派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虽不是冈底斯山脉(Trans-Himalaya)的最高峰(最高峰冷布岗日 7095m),但却因为盛名在外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主峰。
关于冈仁波齐的传说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言尽,它的神秘诱惑了无数的人来此探秘。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科学家声称在西藏发现世界最大的金字塔群。诚然,这些离奇的“金字塔”是冈仁波齐及其周边的角峰(Tind)带来的乌龙,但这足以表明世界各地的人对于冈仁波齐的种种向往。
▲神山冈仁波齐
不谈冈仁波齐的宗教学意义和传说,仅从冈仁波齐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育出的四条大河,就可以表达出它在山峰中的地位非凡。说到这里,青藏高原的抬升,带来了青藏高原的高山与冰川,它们贮藏了丰富的淡水。而任何一个文明赖以生存的因素当中,水的地位毋庸置疑。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两大古文明某种程度上皆因青藏高原而起。印度的恒河(Ganges)、中国的长江、黄河,他们的源头,不都在青藏高原吗?如此胜地,自然要多按几下快门留念。
Day 7
札达
一个王朝的盛世,万千踪迹的唏嘘
沿着冈仁波齐向西发育的象泉河(Langqen Zangbo)行进,即可到达深藏于荒原大漠之中的札达土林(Zanda Clay Forest)。作为尚未被大肆宣扬的地貌景观,这里有不输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震撼奇景。这些土林因受远古地质运动的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被流水侵蚀,形成了纵向的纹路,而经多年风化剥蚀的地区,形成了如今横向的纹路,被统称为河湖相。
▲札达土林-玛朗观景台
行走在曾经的湖底、如今的土林,“沧海桑田”在这里得到了最为贴切的表达。而在这片沧海桑田当中,诞生了辉煌的古格王朝,古格王朝(Gurugem Monastery)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札达土林航拍
相传古格王朝鼎盛时,民众达到十万人,然而在古格王国遗址下的洞窟,仅能容纳两千人左右。这说明在札达土林,还有许许多多的遗迹,未来又有什么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古格王朝
Day 8
札达—狮泉河
仰观宇宙之大
藏语“拉”意为垭口,沿着新藏公路继续前行,顺着路边的地名可以发现对于“拉”全新的称呼——“达坂”,达坂在维语和蒙古语当中的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和盘山公路。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羌塘的湖泊,例如“xx查卡”、“xx诺尔”,这些蒙语词汇出现在此,意味着蒙古族曾经迁移在这些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见证游牧民族的征程,会有更为深切的理解。
▲草原上的放牧的孩子 摄影:边边
而狮泉河镇作为阿里地区的行政驻地,被诸多山脉包围,形成了干燥但稳定的气候。绝佳的气象条件、极低的光污染、极佳的视宁度、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让这里成为北半球最佳的观星地点。
▲阿里星空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选址,位于狮泉河镇的阿里天文台将成为与南极、智利并肩的世界三大天文基地。站在阿里高原的苍穹下,茫茫宇宙中的秘密正在被身旁精密的天文仪器探索,而你似乎触手即可摘星。月升,月光照亮大地如同白昼,穿过旷野的风似乎在与你进行一场时空对话。
▲阿里的明月 摄影:一一 by iPhone via 天文望远镜
▲天文台
Day 9
狮泉河—仁多
藏北,写在牧民脸上的坚毅
狮泉河向东转道,即将进入阿里腹地,虽然“一措再措”之旅今日还未开始,但原始的藏北民族风光实在吸引眼球。牧民身着传统的西藏服装,行走在苍茫的高原之上,总会让你在某些瞬间感觉穿越回了现代文明之前的时光。
▲藏北村落里的牧民 摄影:边边
Day 10
仁多—措勤
第一眼,就被迷醉
伴随着狗吠,离开牧民招待所不久,就开始了一错再错之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有黄色潜水艇之称的仁青休布措(Renqin Xubco),它犹如一颗瑰丽的绿松石展现在眼前。
▲仁青休布错
顺着车辙印一路向东,来到被戏称为“中国最大充电宝”的扎布耶茶卡(Chabyer Caka),作为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扎布耶茶卡有着梦幻般的色彩,红、黄、绿、白,如同上帝的调色盘。
▲扎布耶茶卡
Day11
措勤—文布南村
遥远羌塘的西藏密码
继续东行,整整一百余里,都会沿着西藏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Zhari Namco)巨大的波浪形湖岸边行车,犹如过山车一般刺激。坐在岸边的山丘上,一副耳机配以喜爱的歌单静坐,想必这是羌塘高原最清新的打开方式了。
▲扎日南木措 摄影:雪域传说
我们不仅带领大家欣赏西藏最壮美的风光,也会身体力行的实践我们所倡导的负责任的旅行——尽微薄之力帮助这里经济困难的藏族同胞,这也使得我们的旅行多了几分意义。
▲帮助藏族同胞
如果有人给西藏的湖泊进行选美大赛,我想当惹雍措(Tangra Yumco)会毫无疑问的夺冠,作为我国境内的最深的湖泊,当惹雍错拥有其他湖泊不能企及的湛蓝。形如金刚杵法器般的当惹雍措,同远处的达果雪山(Targo),孕育了伟大的古象雄文明。
▲当惹雍错
夜宿文布南村湖边,面向神山圣湖、青稞田畔。像家人一样一同动手做晚餐,伴随着头顶苍穹的星空银河,挥舞着手中的灿烂烟火,放起音乐跳支锅庄,这里的一切都很迷人。
▲玩烟花
还不够High?淳朴好客的主人会邀请你一同唱歌,举起青稞酒送你一句“Jio ji bu qio”(藏语:祝酒),憨厚的康巴汉子学起朝鲜播音腔,这样的夜晚注定难忘。
Day 12
文布南村—班戈
在西藏,看到了一片海
在坐拥湖景的观景房醒来,顺着当惹雍措湖盆前往班戈,两旁如同梯田般的古湖岸线证明了这里曾经是海洋,我们的车也变成真正的“陆地巡洋舰”。
▲色林措 摄影:哎呀我去
一措再措之旅到今日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第一大湖色林措(Siling Lake)索性让我们在西藏看了一片海,壮阔的湖面伴随高原的暖阳,直接在湖边打起了水仗,气喘吁吁之余还不忘制作一些表情包来斗图。
▲色林措 摄影:sky288
在色林措和措愕附近,经常有藏羚羊(Tibetan Antelope)活动,这里也是前不久引起全国关注的追逐藏羚羊事件的事发地。有幸邂逅了几群藏羚羊,我们并不愿打扰这些高原精灵,只是放慢了车速抓拍了几张照片,然而这些藏羚羊见到摇下的车窗便准备躲避起来。
Day 13
班戈—拉萨
梦中醒来,与西藏告别
从班戈县出发,途径巴木措(Bam Co)、念青唐古拉(Nyenchen Tanglha)、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Nam Co)东岸,开往圣城拉萨。一路上,这些赫赫有名的山水突然变得不再重要。闭上眼,这场征程里的飞沙、长河、落日、雪原,恍惚成了失落的梦境。极致的风光,还有伴随着风光的人和故事,都成为刻画在生命里永恒的记忆。
回到拉萨,昏黄的灯光拉长了人影,再一次兜转在八廓街的石板路上,兜转在昨日遥远羌塘的荒芜和明日华灯璀璨的闹市之间。
纵使我们最终不得不和那些人、那些风光道别,但好在临别之前还可以说一句:“依依不舍,我们有缘再见”。
—END—
来源丨藏客旅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喀则旅游攻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