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需要惩罚吗?

2021-08-29 05:00
来源:
小螺号合唱
转载
逍遥行者读书坊
作者
郑建业
审核
刘悦
编辑
杨茜
戴艳 春推荐:对于教师而言,惩戒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一直以来也是受到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教师需要有合理的惩戒力,才是对教育的负责。新学期即将开始,班里的“熊孩子”该咋管?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惩戒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而当孩子出现问题和发生错误之后,必然要涉及到惩戒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看待惩戒教育的呢?
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排除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教育,但他无论在什么时候,是坚决反对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实施的体罚行为的,更反对学校不负责任地把问题学生推出校门和推向社会。
他说过:“我们首先应当关心人的培养。不应当把任何一个少年‘推出’校门,当做‘包袱’甩掉,或者给个‘3分’就打发他走,说什么‘让生活去教育他吧’。”(三—758页)对违犯纪律或犯错误的学生实施惩戒时,苏霍姆林斯基是非常慎重的。
首先,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是惩戒教育的前提。
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惩罚不是对学生进行讽刺和挖苦,让学生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它犹如春风,催人奋进,它要求以情动人;要让学生知道老师罚得无奈,老师也正为他着急、不安、难过。罚不仅仅是指出不足,更要给予学生希望。
其次,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己进行自己教育。他说:“只有当每个人都成为自己行为主人的时候,只有自己的良心变成严厉的裁判,人的自我羞耻要比在别人面前大得多的时候,只有在那时,我国的犯罪现象才能完全消除。”(二—188页)。
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 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凡发现做坏事的人,决不放过,一定要进行谈心教育或批评教育。他认为:“做坏事的人,往往是从一点小事上开始逐步形成的,而正是由于一个人干了点坏事,没有受到惩罚,有了头一次,才变得从内心深处放纵起来,不守纪律,感到别人的善良可以变为宽宏大量。要教人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善于扪心自问,形象地说,在少年心灵中树立起一个理想的人。”(三—354页)只有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律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不犯错误的信心。
第三,注意批评与谈话的艺术。
对孩子进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言语教育的作用,他说:“在一定意义上,言语是惟一的教育手段。这特别适用于少年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认识观念、原则和概括性真理的时期。”(三—729下) 对一般性违犯纪律的错误行为,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谈话的方式,从正面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意识到错误的根源。因此,他非常注重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和怜悯之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内外,总是教育孩子们爱护弱小的生命,哪怕是一棵小树、一棵小草、一只小麻雀。而当孩子们欺侮这些弱小生命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同行们 总是抓住机会,对孩子们进行道德情感教育,让孩子自己感到内疚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四,在惩罚教育中注重谴责和批评。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谴责和批评。 并要求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学生能以明晰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责备。他认为,在一个人童年时代就进行责备、批评,这恰恰是去抵制那些小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坏毛病的出现。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分析说:“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之际,就要对它们进行谴责。只有在谴责之后出现自责——良心感到痛苦之时,谴责才会有效。请相信语言的强大力量吧!这语言,必须是诚恳的、智慧的、信任的、真实的、在心灵上深思熟虑的,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痛苦的。谴责的语言——这是教育者最大的、无可比拟的责任。”(二—第399页)
第五,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让他改正自己的过失。
苏霍姆林斯基 对无意干了坏事的儿童一律采取谅解的态度。这种态度深深地感动着他们具有自尊感的、敏锐的心灵,并激发他们心灵深处坚决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们不仅深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悔,而且还会以积极的行动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慎重的惩罚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希望读者不要误以为我们一味主张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原谅的态度而根本反对进行惩罚。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不慎重的惩罚往往会削弱集体,造成学生抱团共同对付老师的现象。”(《教育的艺术》49页)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初期,学生往往认为抱团只是反对教师的不公平态度,维护班集体的正当手段。大家都知道,在低年级是从来没有抱团现象的。孩子们坦率地、真心地愿意把同学们的错误行为告诉老师,犯错误的孩子和向老师反映情况的孩子之间没有什么争执。坦率地向老师反映情况的孩子也并不被叫作“小密探”、“小汇报”,或者被赠予其它一些带侮辱性的绰号。这些绰号都是在有了“抱团”现象以后才出现的。
第六,坚决反对体罚行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行为。他认为,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体罚无缘的,这一信念不是书面推理的结果,而是多年实践的总结。 凡是一切依靠惩罚的地方,这不会有自我教育,而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
教育不能拒绝惩罚,但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反对非正常性的惩罚,他曾说过:“惩罚,特别是其正当性大可怀疑的惩罚,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粗野、凶暴、残暴。一个在儿童时代遭受过惩罚的人,少年时代就不会害怕什么时儿童收容所、法庭、劳教所。”(五—5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五—388页)而对待批评教育和惩罚学生方面,更能体现出教师教育的艺术和水平,愿我们能够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中吸取更多的精华,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作者简介:郑建业,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教育中心学校教师。
◆ 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心灵之旅
◆ 如何对待所谓的“问题学生”?
◆ 如何跟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
网师感悟
欢迎扫码关注新网师视频号↓↓↓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 招生简章 (←点击查看)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老师该体罚学生吗?大部分人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民主教学中绝对不能体罚。大家潜意识里已经把体罚和“专制”“不民主”画上了等号。体罚真的这么不可取吗?我国古代体罚就一直盛行,不仅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主张体罚,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是将体罚贯彻始终的(拿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知否》举例,里面中最常见的体罚有跪祠堂、抄书、打手板心等)。《学记》中记载的“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朴作教刑”等就是说的教师应该具有惩戒权。后来,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提出:“夏楚只可示威,不可轻施,尤以不用为善”;1952年新中国正式发布了废止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指示;1986年我国首次制定法律明确禁止教师体罚学生。这些法令对老师体罚学生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仍没有彻底杜绝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时至今日体罚依然存在。此外,在外国教育史里体罚也非常常见。东方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伯来)中每个国家是有体罚传统的。西方文明古国中,古希腊时期,不仅斯巴达这种崇尚武力的国家提倡体罚,连雅典这种崇尚民主的国家也主张体罚;古罗马时期,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也一直延续体罚这个传统。再往后,从西欧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再到17-20世纪世界各国的教育中依然有体罚的影子。除了国家喜欢体罚外,很多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赞同体罚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传统教育代表人”——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具体教学上提出了统觉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形式阶段论等先进的教育思想,重视兴趣、强调经验,但在教学管理上仍然坚持体罚。关于体罚他主张:1.惩罚的威胁。以惩罚来威胁儿童,学校规定许多确实而具体的命令和禁则,设置惩罚簿,专门记载儿童的过失。2.监督。对儿童加以严密监视、督促,这是为了防止儿童有越轨行为而采取的防范措施。3.命令和禁止。教育者对儿童的行为规范直接提出的要求。命令和禁止一经发出就不能轻易收回,儿童必须绝对服从。4.惩罚。这是在上述方法未奏效后采取的严厉措施。如:批评、警告、“站墙角”、禁止吃食物、关禁闭。5.不给儿童空闲。用安排紧凑而内容丰富的活动将儿童所有的时间占满,使儿童感到时时刻刻有事情要做,因为“懒散会导致做坏事和不受约束。”6.权威和爱。教育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提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另外,“爱”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他主张教育者应该通过爱抚、关心等手段深入儿童的感情,一旦激发了儿童的感情,管理工作便容易进行了。从上述文字中,不难看出古今中外体罚都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但普遍现象就一定是合理的吗?前段时间曝光的老师向学生扔三角板导致学生头骨破裂让人不寒而栗,类似这样的极端体罚事件频繁发生,也是时候该思考“要不要体罚”“如何体罚”的问题了。针对“要不要体罚”这个问题,存在即合理,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就不会流传几千年。不能因为一些负面影响就搞一刀切,全盘否认;但也不能因为体罚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教学效果,就随意滥用。针对“如何体罚”这个问题,体罚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应该完全一致,应当结合具体情况与时俱进。传统教育中因为科学知识的匮乏、教育理论的缺失,体罚往往简单粗暴。随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后,教育理论日益丰富,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入,那么,体罚相应地也应该发生一些变化。怎样的体罚才会更科学呢?一、体罚不等于纯暴力把体罚简单理解为动手打人太过狭隘,这样虽然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但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性格比较倔强的学生来说,纯暴力只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身服心不服,一旦脱离管控范围,会更加变本加厉。对于性格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纯暴力只会让他产生自我怀疑,害怕表达,不敢尝试,变得内向自卑。二、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适度体罚体罚需要适度,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拿捏好分寸。任务过重,学生完不成的话,很容易摆烂,最终不了了之,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老师也会失去威信。任务过轻,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这样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助长学生的犯错心理。三、体罚只是手段,关键是认识到错误体罚只是手段,并非目的。体罚的本质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错误负责。很多老师都倾向于把学生体罚一顿,然后自己去收拾残局,这其实根本没有让学生承担后果,学生也无法真正意识到错在哪里。四、体罚升华到德育,收获情感认同体罚是一只有形的手,具有强制性,管控学生少犯错误;德育是一只无形的手,具有引导性,让学生自觉不犯错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让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单纯的体罚是一种机械式教育,只有将体罚上升到德育才能收获学生的情感认同。总之,体罚可以有,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都任重而道远。最后,我想以雅斯贝尔斯的一句名言收尾,让即将成为教师或已经成为教师的我们来共勉:“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