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来说,六个核桃智汇养生六个核桃真假是啥?有啥不一样吗?


2022-12-30 17:06
来源:
新行情Pro发布于:广东省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这个广告吧。
这个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就跟“脑白金”广告一样,在电视台里铺天盖地的播出,到现在可谓家喻户晓,现在甚至连很多小孩子都会模仿。
不过,这则广告最近遭到了公众的质疑,起因就是这句广告词“多喝六个核桃”。大家质疑的重点就是:“六个核桃”核桃露是否真含有六个核桃?“六个核桃”真的能补脑吗?
有消费者表示,“六个核桃,我可能买过吧,补脑这个功能,我们不能随便说。”“饮料里面有防腐剂吧,还是自己做饮料比较好。”
专业人士也对“六个核桃”的补脑效果产生怀疑。浙江医院营养科主任郑培奋就表示,核桃补脑是有这种说法的,但人们如果真要补脑,那为何不直接去吃核桃,还要喝饮料呢?
郑培奋:如果你冲着“六个核桃”的“核桃”,那你倒不如就直接吃核桃。炒熟了的核桃不是更好吗?你何必要去吃核桃露呢?它毕竟是一个饮料啊,里面有添加剂。
“六个核桃”是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性产品,该公司始建于1997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公司实控人为姚奎章。
2010年企业被评为“国家级诚信示范单位”,连续多次被授予“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5~2016年,“六个核桃”通过冠名电视节目,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当时,“六个核桃”独家冠名江苏卫视现象级大型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独家冠名湖北卫视全国首档脑力开发节目《天才想得到》等,成为家喻户晓的饮品。
与“脑力”“天才”等节目名称挂钩,加上其“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等广告语,“六个核桃”成为不少家长心中的“补脑饮料”。
其中,短发陈鲁豫出镜的“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让养元饮品在央视上掏出了6000万元的广告费。
一位家住安徽的张女士表示,自己一直以来深信“六个核桃”可以补脑,不光经常买来给孩子喝,还让家里的老人喝。“平时逢年过节送礼也送‘六个核桃’,亲戚都挺认可的。”
此外,其部分产品线被命名为“易智”“智汇”等,读音与“益智”“智慧”相同。其介绍中,有一句便是“六个核桃,您身边的健脑专家”。“这很容易使人联想产品有“补脑”功效。”张女士说。
张女士还表示,此前以为“六个核桃”的含义,就是一罐饮料是用6个核桃制作而成。但这就像鱼香肉丝没有鱼一样,一罐“六个核桃”里也没有6个核桃。据百度百科介绍,“六个核桃”中的“六”是代表吉祥、顺利的意思。
但不可否认的是,“六个核桃”通过冠名各种益智类节目,形成的“智慧”营销策略,使其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2008年-2011年,养元饮品营收增幅以每年接近100%的速度野蛮增长。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养元饮品营业收入分别为74.31亿、82.62亿、91.17亿;净利润约为15.82亿、18.31亿和26.2亿。
然而,从2015年达到收入高峰后,公司的收入增长就陷入停滞。2016-2021年,养元饮品的营收分别为89亿元、77.41亿元、81.44亿元、74.59亿元、44.27亿元和69.06亿元,同比变幅为-2.38%、-13.03%、5.21%、-8.41%、-40.65%和55.99%,其中6年中仅2个年份营收增速为正,2021年营收仅为2015年的76%。
与此同时,产量与整体营收下滑趋势一致。养元饮品植物蛋白饮料总产量从2015年的101.39 万吨下降至2021年69.38万吨,产量萎缩近三分之一。据了解,养元饮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量与销量接近,产量萎缩也就意味着销量的萎缩。
下滑的最大原因在于依靠补脑等全新概念以及高密度营销投入火起来的六个核桃不好卖了。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核桃乳贡献营收80.21亿元、73.78亿元、43.66亿元、67.06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是98.48%、98.91%、98.62%、97.17%。这意味着养元饮品超九成收入来自核桃乳,但六个核桃销售额逐渐下滑。
而与此同时,其研发费用则显得比较“寒酸”, 2019年到2021年,养元饮品的营销费用(含广告费、市场推广费、促销品费用)为6.47亿,3.76亿,6.52亿。
2019-2021年相应的年份,其研发费用仅为5660万元、5919万元、6220万元,其在营销方面的费用是其在研发方面投入的十倍。
此外,其“六个核桃”还曾被吐槽“罐子比饮料值钱”。据养元饮品招股书显示,2017年1~6月,公司自产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中,直接材料费占据91.75%,其中易拉罐占52.18%、核桃仁占23.3%、白砂糖占4.35%、其他材料占11.93%。
换句话说,假设每罐饮品的生产成本为1元,其中材料成本共计0.92元。在生产饮品所需的材料中,易拉罐0.52元、核桃仁0.23元、白砂糖0.04元、其他材料0.12元。
早在2012年,就有北京消费者以“六个核桃”里并未真正含有六个核桃,将养元智汇公司告上了法庭,认为其“虚假宣传”。
2015年,重庆市一名消费者在受到电视广告语及产品包装标签影响后购买了6罐”六个核桃”,随后发现该产品没有保健食品标志或药准字号,起诉至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
2017年年底,知名职业打假人王海因为喝了六个核桃“没有变聪明”,将生产商和代言人陈鲁豫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其退货并赔偿经济损失500元。据统计类似的诉讼案件大约有10件。
北京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包华认为,先不说“六个核桃”的广告词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光“六个核桃”这四个字,其实就不能作为企业的商标。因为它违反了商标法。
六个核桃,前面是个数量词,后面是一个通用名字。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商品名称使用的话,很有可能跟我们日常购物的通俗认识会混淆;另外一个,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商标使用的话,很明显会违法我们国家的商标法。“六个核桃”是在有意的引导我们广大的公众认为,这个产品就是核桃做的,核桃含量就是很高。
包华认为,现在的不少产品宣传普遍夸大,有的甚至可以把没有的功能“忽悠”成有的,这其中是利用了公众信息不对称,属于违法。
包华强调,在国外,对于商家售卖的产品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产品涉及夸大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厂商将遭到重罚。
所以,国外的商品一般都会很老实的打广告,实事求是的把各种微量元素等产品告知消费者,甚至还会提示哪些孕妇不能用,哪些小孩不能用,这一点值得国内的商家学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汇养生六个核桃真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