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火的清热去火粥有哪些些 让你告别暑气的清凉粥品?

秋气渐浓,时下可谓正迎来一个阳气收敛而阴气渐长的阶段,在此阶段中,曾经炎夏充裕的阳气即将慢慢衰微,而萎靡的阴气则将日渐饱满;但当下毕竟热气尚且充裕,暑气也不会立即消减;再加上最近南北冷热气流交汇频繁,所以这时候的天气也往往阴晴不定,所以在此期间,很多小伙伴便会出现食欲减少、身体困倦,甚至心烦失眠等问题。所以每逢此时,大家不妨在饮食上稍作改变,比如将原先的干饭换成更为水灵的粥汤,这样既可以补充水分,也能缓解因肠胃不适而出现的乏食现象,当然,要是还想令汤粥更具食养效果,那么不妨再加一些佐料,使其变得更为出色。秋季煮粥多加“它”,湿热清,病气除,精神佳清燥热:多加马齿苋说起马齿苋,它在古时别名“五行草”,根据《滇南本草》的记载,马齿苋具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的食效;且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来看,马齿苋中所含有的一些天然成分,正对细菌来讲,有着极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所以在当下这个暑热未消且极易出现食品问题的时候,天然且健康的马齿苋便是一道兼具清热与杀菌的绝佳良品。材料准备:薏米大米各50克、马齿苋50克。第一步:先将薏米淘洗浸泡一小时以上备用。第二步:接着将马齿苋洗净,然后焯水至变色。第三步:接着捞出马齿苋进行清洗,洗去其表面上的黏液后,再挤干水分切碎备用。第四步:砂锅注水后烧开,分别下入大米、薏米煮沸。第五步:待大火煮上五分钟后,再转小火下入马齿苋,继续煮半小时后即可食用。除湿气:多加白扁豆在古时,白扁豆一直以来有着“祛湿第一豆”的美誉,且因为具有不错的健脾胃食效,所以也被人们称为补脾界的“常胜将军”。而当下时节中的我们,脾胃功能往往较弱,因此如果不及时补益脾胃,那么便会影响营养的消化与吸收。另外关于白扁豆,李时珍就曾说过:“其(白扁豆)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可见相比于其他的健脾食材,这白扁豆不仅能健脾胃,同时还不滋腻,且能除湿,故而“脾之谷”的称赞可谓是实至名归的。但这扁豆虽好,可就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如果你体质偏寒,容易腹泻、腹痛、手脚冰凉的话,那么白扁豆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但如果处理得当,那还是吃的,至于怎么处理,下面就分享了一道山药扁豆粥给大家:材料准备:山药120克、扁豆50克、核桃仁50克、粳米50克步骤一:将山药洗净,去外表皮,蒸熟切片后再碾成山药糊,盛入碗中备用;然后再将核桃仁洗净、晒干,研成粗末待用。步骤二:将白扁豆、粟米拣杂、淘净后同人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1小时,待白扁豆、粟米酥烂,调入核桃仁粗末和山药泥糊,拌和均匀,再用小火煨煮10分钟即成。但如果小伙伴们不喜欢汤汤水水的话,这里还有一款现成的茯渭糕,同样也以扁豆和山药为主要材料,另外除了这二者以外,还另添加了糯米、大枣、薏米、莲子、麦芽、芡实与山楂这七味滋养脾胃,补益气血的食材。这其中芡实:健脾祛湿,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帮助脾胃。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不仅能祛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山药:健脾补气,对肺也不错。所以湿气重如果能调理肺,也可以快速把湿化掉。茯苓和薏米一定要有,它们一升一降,会让体内的气运作起来山楂:健胃,有了它,哪怕有积食也不怕,还能行气化瘀。最后再经过特殊制作技艺的处理,这些珍贵食物内的清香不仅会被更彻底地释放出来,同时这一咀一嚼间还能品出不一样的绵软与那悠长的清香。补睡眠:多加酸枣仁说起酸枣仁,《本草纲目》记载说它:“味酸、性平、无毒,主祛邪气,安神养心,平胃气,通七窍,补中气,增津液。”;此外酸枣仁还在西方享有着“东方睡果”的美誉,所以如果各位小伙伴最近总是睡不好,那么不妨试着用酸枣仁熬一熬粥,或者煮一煮水来喝。虽说夜间将睡之时不建议大量饮水,但是在睡眠前一个小时补充好水分以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显然是颇有必要的,所以大家不妨在夜间熬一些酸枣仁粥来吃,这样既可以补充好水分,同时还能让自己的睡眠更加安稳。酸枣仁粥做法:准备酸枣仁末15克、茯苓5克、百合5克、粳米100克。步骤一:先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锅内,再加水适量,同百合一起煎煮半小时,最后取出汤液备用。步骤二: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汤液和茯苓一起熬煮,待茯苓和粳米一同熟烂时即可食用。而酸枣仁除了可以入粥以外,还可以做成酸枣仁膏,这膏比起粥来说,不仅滋味更加丰富,同时补充的面积更广,你像我家的这款酸枣仁膏,内富含了宜精固肾的桑葚、滋补活气的桂圆、养容补血的黄精再有调节滋味的蜂蜜。这样每到秋夜的晚上泡上一杯,即可以润一润嗓,同时还能降下体内的燥气,令睡眠更是增添了一份安稳与保障。但需注意的是,服用酸枣仁膏时,时间最好控制在睡前一小时,另外泡膏的水要用温而不是用热,用热的话,膏内优质蜂蜜的安神效果就会被减弱。想要秋天过的舒心,请多注意这3件事第一:睡眠要尽量早在秋季的时候,因为自然界阳气由极盛向下滑落的缘故,所以彼时早晨的舒适度就会相较夏季来说更好一些,自然来说起床就会比夏季更轻松。此外早起的好处还有三个,即如《遵生八笺》所说:“秋七月,早起早卧,与鸡俱起,缓逸其形,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可见,这“早起早卧”正有着“缓逸其形”、“收敛神气”和“使志安宁”的好处。第二:身体要锻炼好秋季以后,因为气温开始下降的缘故,所以彼时就非常适合我们组织秋游;另外在秋天组织锻炼,还能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以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再者因为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的缘故,因此这时锻炼便能带给肉体以良好的刺激作用,进而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于是便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三:情绪得稳得好相信每逢秋季,各位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些许“秋愁”的情绪,有道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之所以秋愁会产生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正和秋时白昼的缩短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无论怎么讲,我们人克服不良情绪的主要办法,正是自己的调节而非外物的帮助,所以入秋以后,各位小伙伴要尽量主动地去寻找排解情绪的办法,例如找亲人、好友倾诉感情,或是去郊外逛一逛以消惆怅,总之,尽量得让自己“动”起来或者“说”出去,然后以此来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状态。
原标题:夏至喝什么粥好?推荐3款清凉解暑粥
茶、粥和汤是我们流质食物中最为常见的三种,而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不同的选择。今天是夏季节气中的夏至,不如就一起了解了解适合夏至的茶、粥、汤都有哪些吧。
夏至喝什么茶好?
菊花茶:菊花偏凉,又可明目,适合虚火、体质偏热的人以及办公室一族、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或长期用眼易致疲劳者。
藿香茶:可解暑。特别是需要在室外高温下工作的人,出汗多、易中暑,建议可用藿香泡茶喝。
绿茶:绿茶偏凉,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适宜夏季饮用,特别是年轻人。不过,胃寒者不宜喝太多。
盐茶:茶叶10克,盐5克泡成。夏天出汗特别多,体内的盐或多或少流失,盐茶可补充水分、盐分,有助于缓解代谢紊乱。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50克,泡一大壶。山楂促消化,荷叶可清热解毒,还有消肿、减肥、美容作用。
莲子芯泡茶:很苦,但可清热解毒。
与此同时,还有适合夏至的粥和汤品推荐给大家。
夏至喝什么粥好?
凉瓜鸭肉粥
材料:凉瓜100克,鸭肉100克,小米100克,盐适量。
制法:苦瓜去瓤,切成小丁,与洗净的鸭肉、小米一同入锅,煮沸后用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凉瓜清暑解毒、清心明目;鸭属水禽,性寒凉,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消除暑热带来的不适。此粥品适合夏日在户外工作的暑气较盛的人群。但阳虚体质者或感冒者慎食用。
荷叶绿豆粥
材料:荷叶2张,绿豆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粳米洗净浸泡半小时;将一张荷叶洗净切成3厘米左右方块,加水煮1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粳米与绿豆放锅内,将荷叶汁倒入,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入冰糖并洗净另一荷叶覆在粥面,盖上锅盖,半个小时后拿开荷叶即可食用。
功效:荷叶清热解毒,绿豆具有清热生津,利水消肿。此粥品可预防夏季中暑,也可适用于暑热烦渴、中暑等病症患者。
淮山芡实粥
材料:淮山,芡实各50克,粳米100克,盐适量。
制法:淮山、芡实稍浸泡。将粳米洗净,用少许盐腌拌,放入沸水中先熬,后将淮山、芡实放入锅内煮粥,调味即可。
夏至喝什么汤好?
荷叶冬瓜煲老鸭汤:
每次可选用鲜荷叶一大块,鲜老冬瓜(连皮)250克―500克,老公鸭肉250克,食盐适量。制作时,先用清水洗净荷叶,剪成4―5小块,冬瓜连皮用清水洗净,煲1―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
本汤中的鲜荷叶消暑利湿,老冬瓜能清热解毒,老公鸭肉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三种食物合用,既能清热解暑排湿,又能益胃生津;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盐分。
山斑鱼煲葛菜汤:
每次可选用鲜活山斑鱼250克,新鲜塘葛菜150克,大枣2枚。制作时,先将活山斑鱼去鳞、去内脏,并用清水洗净,塘葛菜用清水洗净,大枣洗净去除内核。然后将三种食品同放进汤煲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煲烫。煲2小时后,加小量植物油和盐调味即可。
汤中鲜塘葛菜能清热利尿、凉血鲜毒;山斑鱼能健脾胃,益脾阴;大枣能健脾和中。三种合用,既可清热、利尿、解暑热之毒,又能健脾胃,益脾阴,清凉又滋养。
冬瓜绿豆沙:
每次可用鲜冬瓜肉250克,绿豆75克,红糖适量。制作时,先洗净冬瓜,并去皮及瓜籽,将瓜肉切成小条状,干绿豆洗净,有条件可去除绿豆皮。然后将准备好的绿豆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煮,待豆粒将煮成豆糜状时,加进切好的冬瓜,继续煲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鲜冬瓜味甘性淡,能清热解暑;干绿豆性味甘凉,能清凉解毒、消暑利水;红糖甘甜能解毒润澡。三种食品合用既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又清甜可口。
夏至节气,以上食谱不如就来试试看吧。(责编:盛月、聂丛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热去火粥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