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怎么样 探索哈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2018-01-23 22:49
来源:
极地地理
(本文转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哈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山和天山余脉莫钦乌拉山横贯东西。巴里坤山山南便是哈密盆地,这里的绿洲是哈密瓜的重要产地。
哈密地区是个很大的区域
仰赖于两山脉的水源
哈密盆地、巴里坤具有一定农业生产力
巴里坤山和莫钦乌拉山之间的河流灌区、巴里坤湖沿岸是哈密重要的农牧业区域之一,也是哈萨克族的聚居区。
巴里坤及两山间灌区
哈密盆地向南则是南湖戈壁、哈顺沙漠;莫钦乌拉山向北也是三塘湖戈壁等荒漠化区域;北部的东准噶尔断块山系则将哈密与蒙古国大致分隔开来。
哈密周边的干旱邻居们
因此即使哈密市的面积超过浙江、福建等省份,较难开发利用的戈壁、沙漠、高山等地形就已经占据了哈密超过70%的土地,适合居住和生产的区域则更少。
中国真的大
哈密这种沙漠戈壁与山地夹绿洲、河谷相间分布的地形,形成了两条大致呈东西向的走廊。
一条即哈密盆地沿巴里坤山南麓的东西向通道,此通道向东南穿星星峡可抵达甘肃,向西可至吐鲁番,这也正是古丝绸之路的路线;一条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东西向通道,沿巴里坤山北麓可抵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乌鲁木齐。
河西走廊与南北疆之间的哈密
(可横屏观看)
由于这两条通道的存在,中间的哈密看起来确实如当地宣传所说的是“丝路咽喉”。但是明清以前,哈密东西两端的敦煌、吐鲁番的几度繁荣则大大削弱了哈密的交通要冲的地位。
而且由于当地蒲类国等地常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慑,中原王朝一直难以控制此地。直到 488年北魏才在哈密始置伊吾郡的行政建制。
夹在内亚几大势力之间的伊吾(哈密)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初,伊吾西突厥归附,太宗在其地置伊州。唐中期以前,经哈密的丝路北支和沿天山南麓可抵达唐朝控扼西域的两大中心——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哈密交通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唐帝国鼎盛时期的伊州(哈密)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代察合台汗国统治新疆时期,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了当地主要宗教。明中后期随着边关收缩,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被明政府放弃,蒙古、畏兀儿等民族杂处于此。
明朝在西北所设关西七卫
明中期以来,随着国力衰弱,七卫全部放弃
明朝西北边疆收缩到嘉峪关和长城以内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清初,蒙古准噶尔部一度占据哈密地区。1696年,准噶尔噶尔丹在昭莫多大战被清军所败,哈密当地维吾尔贵族额贝都拉归附清朝,因协助清军对准噶尔部征讨有功,后受封为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由此开启了哈密回王长达233年的统治。
哈密回王墓(作者供图)
1696年额贝都拉奉诏入京时携带了大量贡品,其中就包括当地的甜瓜。康熙帝和群臣们品尝之后,大加赞叹,并赐名“哈密瓜”。
乾隆年间清廷又设置哈密厅来管辖回王辖属地区之外的民事,哈密在这一时期成为中原至新疆的门户。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哈密也是清军入疆作战的重要大本营,尽显进疆前哨的本色。
清朝所设哈密厅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使得哈密进一步确立它在东疆的地位。
哈密的三道岭煤矿是我国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早在清前期就被当地人发现并开采。在经历官办、民营和回王经营三个时期后,又于民国年间收归国有。
地图上的颜色都是有原因的
建国后,国家成立了哈密矿务局来勘测、管理和建设三道岭。1970年三道岭大型露天煤矿建成投产,几十年来,又有其他矿井陆续开采,围绕三道岭煤矿的城镇也越建越大。
以至于在哈密早期申请撤地设市时,曾一度计划分设伊州区和三道岭区两个市辖区。毕竟因矿设区在国内城市中并不鲜见。
三道岭煤矿的蒸汽机车
三道岭煤矿是目前中国
唯一还有蒸汽机车运行的地方
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追捧
1962年兰新铁路全线通车后,哈密新疆东大门的交通枢纽地位愈加凸显。如今,兰新铁路、兰新客运专线、连霍高速公路进疆的首站都是哈密。铁路公路各线路大部分客货运也都由哈密进出疆,可谓是新疆物资进出的生死门户。
作为新疆对外枢纽的哈密
随着临河至哈密铁路、哈密至罗中铁路的建设开通,哈密可直接东抵达内蒙古,南达罗布泊,这使得哈密成为“疆煤东运”和罗布泊钾盐资源开发的基地。未来随着哈密至罗中铁路的延伸,又使哈密可不经吐鲁番和库尔勒而直达南疆若羌、和田等地。
目前,哈密铁路枢纽已经建成了货运南环线和东南西北四个车站,其中哈密站是全疆站场规模第三大的客运火车站,哈密东站是西北第四大货运编组站。
前景大大的好
驰名的农牧业,蒸蒸日上的煤炭工业,加上现代交通加持下的物流业,使得哈密后来居上。2016年哈密市伊州区GDP总量位居自治区两个全国百强县市(库尔勒、昌吉)之后,超过兵团石河子市,是喀什市的两倍多。整个哈密市一区两县的人均GDP也在自治区中居于前列。
如今,哈密已经被自治区确定发展为新疆副中心城市、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一级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看上去前途不可限量。
丝绸之路上的哈密前途无量
但是纵观哈密现有产业结构、资源腹地情况和城乡发展态势,哈密的未来却不容乐观。
首先是哈密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农副产业和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布局缓慢。随着伊吾县淖毛湖等煤矿的开发,煤炭工业等仍将是哈密经济的增长点,看不出哈密较大的经济产业转向或调整。
而哈密服务业又受区域人口容量和旅游业相对落后的限制。除了回王墓、巴里坤古城等,哈密历史上鲜有大型遗址保留,缺乏人文景观。哈密的自然风光资源又都集中在交通相对不便的巴里坤。
巴里坤景色
甚至哈密瓜牌也没有打好,打造出像尉犁罗布人村寨、伊犁解忧公主薰衣草园等文化旅游项目。
解忧公主薰衣草园
其次,哈密的经济腹地较小,这就限制了哈密的资源整合集聚和消费市场规模。哈密辖一区两县的规模,跟新疆喀什、和田、阿克塞、伊犁等地区辖七八个县以上的规模相比,次级中心显得少得多。
还是被基础条件死死限制住了
仅有的两个县也是体量一般: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尚有一定人口、农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伊吾县全县人口甚至还不足3万,除了在2008年作为日全食最佳观测点刷了下存在感之外,连哈密人也只能想到淖毛湖的煤炭和胡杨树。
这就使得哈密不能不倚靠现代交通来扩大自己的经济腹地,譬如伸向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罗布泊。
哈密博物馆(作者供图)
哈密木卡姆艺术中心(作者供图)
再次,哈密多中心的分散式城市化发展弱化了哈密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由于种种原因,哈密伊州区的主城区出现了时代广场为中心的传统市中心、维吾尔族聚居的大十字中心和兵团十三师师部附近的北郊中心。城市外围西北面吐哈油田的生活基地又自成一城。
西端的十三师的火箭农场和东端的红星一场凭借着快速城镇化又吸引着主城区的人口和商业资源。西北方70多公里的三道岭煤城又分散了哈密本就不算强的经济势力。
多城市中心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哈密现有城市发展程度离大城市还有很大距离,这样过早分散发展反而限制了哈密中心城区,造成目前哈密市区一些地方城村交错的低水平城市化。
如果将上述诸多资源和经济力量整合到一处,则哈密的投资招商将会因产业规模化效应而拥有更好的环境。
作为新疆的东大门,哈密的地缘位置极为重要。无论是东部人进疆还是新疆人出疆,陆地上都很难绕开哈密这个地区。正因如此,这里才有了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历史上崇高的交通经济地位。
农副业和工业资源,也让这座城市焕发着新的生机。
只要机缘得当、努力奋斗,哈密人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哈密城,再续历史上的辉煌。
今晚夜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6-05 23:14
来源:
独自旅行的姑娘发布于:浙江省
去过两次新疆 就爱上这里了 一个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我都各去了一次。新疆北疆是中国境内一个风景秀丽、文化独特的地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新疆北疆地区,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对于喜欢自然风光和文化探索的旅行者来说,北疆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天山天池。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80公里的天山脚下,天池是一个壮丽的高山湖泊,很多人也叫这里“天山明珠”。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高山蓝天、碧水倒影的壮丽景色。欣赏湖水的宁静和周围山峦的美丽。在新疆,欣赏风景,视野开阔。
哈密的著名景点之一是骆驼湖。这个湖泊位于哈密市南部,以其奇特的湖水形状而闻名。湖水呈现出类似骆驼脖子和背部的形状,因此得名。
伊犁地区的喀纳斯湖。
这是一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的地方。湖水呈现出宝蓝色,周围被青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宛如仙境的景观。在这里,您可以参加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也可以徒步探索湖泊周围的原始森林,欣赏到它独特的生态系统。
除了自然风光,新疆北疆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游。比如,库尔勒的龟兹古城遗址。龟兹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古城遗址中,也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代建筑和壁画。
你到过新疆吗?喜欢新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哈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