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温泉哪家环境好万元店无白丁温泉在什么位置?


本期新闻主编:文雍(微信号lymlcx欢迎添加)
凌源啊凌源,我的家乡
马路上灯火辉煌... ...
一直被这座城市所抚育
却从来没想过要为它做点什么
越长大就越会发现
身边好多的熟悉的事物都在消失
曾经熟悉的街道、书店、商场、景点
也许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我们还来不及反应
没说声再见就消失在视野中
这些年
凌源都消失了什么......
凌源四大古城门都去哪儿了?
城西不足十里的安丈子即为西汉右北平郡故址,城西不足十五里的十五里堡与二十里堡之间的古榆州城址,是辽代城池,其废址城墙遗痕犹存。
辽代古塔旧照
摄于20世纪30年代伪满洲国时期
辽代古塔千年矗立
见证一座老城的千年风雨沧桑
明朝以后广山下大凌河畔农业发达商贾云集,逐渐形成边贸集散地。清廷康乾盛世,视广山侧凌河源为宜居之所,乃颁旨设厅一一塔子沟厅应运而生。
凌源之名来自于大凌河,大凌河的发源地在凌源的打鹿沟和热水汤。
图为30年代的大凌河
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改名为凌源县。(今凌源市)。
图为《凌源县志》中的民国19年(1930年)
凌源县地图
美国地质学家克拉普于1914年2月23日在一处名为 San-tui-tse的客栈拍摄,大家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笔者判断为凌源“山嘴子”地区。
1914年2月23日,美国地质学家克拉普拍摄的一支运输石油的骡队。根据行程,应该是哈叭气和山嘴子之间。
图为1914年凌源市乌兰白镇哈叭气村
放大前图,右上的尖山轮廓清晰可辨
是位于哈叭气村的金花山
凌源市乌兰白镇的哈叭气村
美国地质学家克拉普于1914年2月23日拍摄
克拉普拍摄的一处河谷,名为Hsiao-lan Ho峡谷的入口,周围是Ku-lung-shan地区。
笔者判断可能是凌源的窟窿山,峡谷中遍布白色的积雪,同行人骑着马,那处小屋可能是土地庙。
1914年凌源县城,当时已是大雪之后的晴日,城内的大街上积满了厚雪,左边的住户正在屋外铲雪。
我们放大图片来看,县城街道中竖立的长杆其实是广告牌,上面写着:“存益堂自置云贵南北各省地道生熟药”,看内容是一家药店。
1914年凌源县城的街道。厚厚白雪已经冻成光滑冰面,仿佛一条冰河,两侧商铺的门前,有好几个人看着这些硬邦邦的路面,不知道如何进出。
凌源县城的一处旅馆
凌源县境内,可能是上图的旅店院内。虽然屋顶没有雪,可能是朝阳的一面早已融化。
1914年3月3日的大凌河。此时冬季断流,几乎没有河水,岸边残存的水洼已冻成冰。
我们放大来看,可以看到岸边的道路上,一位老汉牵着一匹驮着货物的骡马走来,旁边是一垄垄的地,远处的村庄规模不小,看样子比较富庶。
1914年3月凌源热水汤旧影。热水汤位于凌源县城的北面三十多里,历史悠久,相传唐玄宗曾来此。
我们放大来看,考察团的成员们围在前方的温泉小屋,大约是准备泡温泉,一洗旅途的劳累。
位于凌源热水汤附近的“元宝山”旧影。
图为1927年遵化街口德胜园楼
图为1935年凌源大十字北街口
老凌源东城门
东城门名“迎春”,在土地局楼西边,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老凌源东门外
东城门外不远就是河套,中医院住院处那是河套边,都是柳树,公园和富丽来那界墙就是河中心,河水清澈,有鱼有虾还有龟,80年代初建公园改的河道,东大桥也是80年代初建的。
老凌源东门里
东门里的老爷庙
凌云寺(关帝庙)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由僧人常福募化集资兴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竣工,并刻石立碑为记,特请“奉委勘验塔子沟”的直隶试用知县广宁题写碑文。
以前老庙的墙上有壁画,正殿东西两墙上有各有四个神像,解放后针织厂当做厂房,刷白灰把壁画盖上了,针织厂80年代末搬走的,墙皮脱落又显现出来。
凌云寺(关帝庙)历经沧桑变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粮食部门、针织厂等单位占用,古建筑群被改为厂房、仓库、宿舍等,山门、钟楼、鼓楼被拆掉,殿内佛像、山门前旗杆被毁,余下的古建筑房屋也是多年失修,破旧塌落,此寺断瓦残垣,面目全非。
图为老凌源西城门
西门里有座城隍庙,西门外有座西梁庙(就是原饲料公司的位置),再往西有座铜鼎庙(原日杂用品总公司库房的位置),铜鼎庙是座喇嘛庙。原西门外现在叫铁西。
老凌源西门里
(图片上树挡着的位置就是城隍庙)
老凌源西门外
(左上角树下就是城隍庙)
图为西门外的西梁庙
老凌源南城门旧影
南城门名“阜财”。在老汽车站门附近,前面是马道口,再往前是西窑后来叫新生,现在叫劳改分局。南街有三大户,乔家,曹家和霍家,前桥厂大院就是乔家的,里面有一座木楼。这是1950年的南城门,五十年代拆的。
凌源南门外
把图片放大能看到后面的城墙和城门。解放前南门外和西窑就没几家住户。
在南街佳惠对面原来有座元神庙,就是用石条雕刻建造的一个一人多高的小庙,里面有个石刻的大王八,活灵活现,面向河套,是为了镇河套水灾的。过去东河套发大水从公园前的小南口进兴隆街经客运站出南门经拆迁的三中入两河归。
凌源商业大厦今昔对比
北城门名“镇远”
北城门在北桥子北侧方块城附近(原来商业招待所),北门外有龙王庙原镇北大队院内,现在的镇北高层小区院内,之前一直有香客,大约在2012年7、8月份倒了。天源酒厂铁道外有座阎王庙(鬼王庙),庙里有机关,进门一踩到机关神像的眼睛和舌头会动。
家具城那条道是后期新开的(大约是九几年),原来走的是二中下面那条道。凌钢去凌北的101线公路是在九十年代修的以前走的是批发部和模胡店后来又叫零点这条路,那时过了北大桥庄稼地多没几户住家。
凌源城里有三座石桥,分别是北桥子,西桥子,小西街桥子,西街魁星阁
朝阳街有座财神庙,在朝阳街小学 附近,马道花墙子附近有座小庙子。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老凌源北城门并没有留下历史照片。
广济桥在西街市医院东侧,建于清初,于1982年拆除。
永济桥在小西原纸箱厂西,与广济桥相对,建于清初,大约二零零几年拆的。两座桥都是用大块石条砌的还压缝的,石栏雕刻的很漂亮,是西梁庙的两个和尚建的,各用其名为 '广济‘' 和“永济'。
细数那些远去的凌源老照片
秀塔书院同期古建照片
李淡墨提供
秀塔书院复原图
手绘:凌木 协助调查:李志儒
粮食后小学院内
秀塔书院(文庙)
秀塔书院是凌源城最早的一所培养“人民子弟”的学校,对提高本地区文化教育起到开创性作用。而粮市小学承接其后,也可以说,粮市小学是凌源最早的一所小学。
老凌中天主教堂原貌
左一为凌源市著名儿童作家胡景芳先生
(刘贺朋供稿)
老凌中天主教堂原为中西结合建筑
始建于清代咸丰到光绪时期。
原教堂顶层建筑于60年代中期拆除
(刘贺朋供稿)
凌源第一所中学创立于1925年10月3日(民国十四年),1937年,改校名为“凌源国民高等学校”,1936年(伪康德三年),在凌源重建了一所中等学校,简称国高。解放以前1948年凌源高中学校(国高)位于凌源老凌中天主教堂附近,还建两层楼。
老凌中天主教堂手绘结构图
最左侧为老凌中原址
最右侧为天主教堂
(刘贺朋供稿)
手绘:凌木 协助调查:李志儒
老凌中天主教堂手绘结构图
(刘贺朋供稿)
手绘:凌木 协助调查:李志儒
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旧影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考古工作站旧影
金华山大庙,以前是喇嘛庙
万祥寺旧影
解放后是孤儿院到七十年代后期就搬到沈阳,大约到2000年左右是一个锦州姓姜的和尚修的庙。
上世纪70年代的粮市后居民区
凌源老中心市场旧影
凌源烟酒综合商店旧影
图为老凌源长脖店胡同旧影
凌源公园旧影
凌源市遵化街南口旧影
1972年大十字百货大楼旧影
1985年凌源大十字东街口旧影
1992年2月14日,凌源撤县设市
(马淑杰老师拍摄)
自此,凌源正式成为县市级
仍隶属辽宁省朝阳市
(马淑杰老师拍摄)
凌源大十字西街口旧照(张振远拍摄)
凌源大十字旧影
凌源市人民政府旧影
凌源凌河广场旧影
大凌河两岸旧貌
东十字北建昌街旧影(张振远拍摄)
今红山医院原址与建设路交汇处
(张振远拍摄)
凌源市人民政府广场旧影(张振远拍摄)
南转盘街旧影! (张振远拍摄)
站在这里向北可以看凌河大街
白色楼即是当年的检察院
凌源老三中旧影
凌源老电影院旧照
凌源市府路东段旧影
老凌源批发部旧影
凌源清真寺旧影
天元当老宅旧影
凌源过去有句古话:铜邦铁底天元当、万古千秋塔子沟。凌源过去有个天元当铺规模远近闻名,影响度很大,就在现在凌源酒厂附近,酒厂院里曾有三间。
酒厂院外的天元当老宅,现如今早已消失无踪,再也看不到了。这些古朴的建筑总能勾起家乡人的城市记忆,在记忆的照片中重现老宅身影,可唤醒你脑海中的珍贵回忆。酒厂院外的天元当老宅,是否也有你的故事呢?
粮市后在以前是山西人烧酒作坊的老宅,原来由老马家住着。听他家里人说,曾经的房照还是大清道光年的咧!如今这栋老房子早已拆毁,只能从这些老照片里找寻曾经的记忆了。
凌源市中心医院旧貌
凌源哈叭气大桥旧影
凌源工会大楼旧影
凌源火车站旧貌
凌源火车站旧影
凌源老汽车客运站旧貌
凌源大河南二师旧影
原大河南二师(朝阳市文化艺术学校),现在已经是凌源市第三高级中学。
原凌源大河南二师(朝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校园旧照。
凌钢西区旧影
凌钢西区的核心腹地。文雍记得,这里曾经有个大型体育场,每年盛夏时节凌钢人都会在这里举办运动会或者足球比赛,很是热闹壮观。
小的时候,每到七月盛夏文雍都会在体育场的石阶上小憩一会儿,听大人们唱歌,看他们跳舞或者扭大秧歌。现如今,那些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喽!
随着凌钢厂房的加速扩建,凌钢西区这些古老的居民楼和街道已经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凌源东火车站旧影
凌源东站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作为阜新车务段管内的重要货运站,凌源东站有9条交接线,昼夜接发列车1300余辆,其中货运列车达500多辆。
凌源人自己生产的凌河牌汽车
凌源刀尔登八道沟水利发电
凌源东大桥老林业楼
早年的凌源万元店铁矿
早年的凌源乔营子砖厂
凌源热水汤老照片
位于凌源北郊的热水汤温泉,声名遐迩,自唐代就已被开发利用。相传唐朝"开元盛世"年间,唐玄宗携杨贵妃处理朝胡库英奚战乱,曾到过此地,洗过温泉澡,并赐银修建"老爷庙",庙门匾额上书"兹云常护"四字。清朝康熙出访此地,洗浴温泉澡,并赐联"宝地灵泉热水汤,能治百病胜八方",热水汤因此而得名。
凌源热水汤温泉疗养院旧照
凌源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注意利用温泉为人民造福。1948年以后直到现在,修建几座较大型疗养院,即朝阳市温泉疗养院,省供销系统职工疗养院、省粮食系统职工疗养院、 省交通公路疗养所、沈阳军区243疗养所等,于97年又修建一秀丽多姿的"水上乐园"成为人们休憩和度假的旅游圣地。
清康熙帝曾巡游此地洗浴温泉澡,赐了一联为“宝地灵泉热水汤,能治百病胜八方”,因而得名为热水汤。
凌源邮电局邮政营业楼
(今联通营业大厅)
凌源向东浮法玻璃厂旧影
凌源杨杖子镇向东化工厂
文化宫俱乐部旧影
凌源大西街小区旧影
这两楼间的过道是跟霍家胡同相对,霍家胡同向西大概20米就是城门,门内就是城隍庙。大西街的树来说, 谨知的就有厡热河省立二中附小学(老西街小学现在县医院地)院内原来有茶树。山花椒。现西小院内有棵一两百年的白丁香树,后院有四棵四五百年的雪杉,对面文冠果胡同有文冠果树等。大西街魁星阁(文庙),秀塔书院,大西街瑞云书院,红楼等原来都是学堂。
文雍有话说: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老地方、老街道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耸林立的大楼商厦。文雍认为,消失的不只是一个地方或者一条街,而是一种城市文化。我们怀念这种城市文化,因为它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是巨大精神财富!每个人都从时光中走来,恍惚间发现一切都改变了,于是更加回味过去,珍惜现在,向往未来。回忆不是复古,而是我们热爱着这座城市,热爱着平凡质朴的生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08-26 18:59
来源:
青春记录手册ABC
本期新闻主编:文雍(微信号lymlcx欢迎添加)
来源:凌源交警
关于凌源市实验小学后门路段设置限时管制措施的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为保障凌源市实验小学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凌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决定,自2022年9月1日起,对实验小学后门路段实施限时禁行和禁止停车管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限时禁行路段:市场路实验小学后门路段(101线至东风街)。
二、限时禁行方向:由西向东禁止通行。
三、禁止停车范围:实验小学后门广场(全天)。
四、限时禁行时间:上学日16:00至18:00。
凌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2022年8月23日
凌源市新增交通违法电子抓拍点位公示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道路交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增设5处固定式电子监控设备,对违法停车,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拍摄,具体点位如下:
1、东风街南段与希望路交会处(美食城北侧)
2、市场路实验小学后门广场
3、101线与市场路交会处
4、凌兴线热水汤无白丁路段
5、四合当镇信号灯路口
凌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2022年8月23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源温泉哪家环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