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完回家,大人得水痘要隔离吗们表现都还好,只有三年级的侄女表现出嫌弃,她的行为让我很生气,我该怎么做?

3月25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840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赶赴世博展览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开展救治工作。

27日晚间,我们联系到在隔离点工作的一位护士长,电话里,她声音沙哑,“因为这两天一直反复和患者沟通,引导就医流程,说话没停过。”

她和同事们自25日赶赴隔离点,一刻不停地忙碌,目前已完成前期安排、收治工作,进入治疗阶段。以下是她的讲述。

讲述人:董啸男 36岁 仁济医院护士长

我是仁济医院脊柱外科和五官科联合科室的护士长,现在在世博展览馆集中隔离点工作。

其实从3月20日开始,我就在隔离病房工作了。因为两年前曾经参加援鄂抗疫,有些经验,我被调派支援医院发热门诊的隔离病房。支援到第五天的时候,护理部通知我,即将去集中隔离点工作。

情况紧急,当时的要求是整理好行李,随时准备出发。25日当天,包括我在内的196人的护理团队在一天之内集结出发。

之所以能这么迅速,是因为22日我们已经开过动员会,统计了自愿报名的名单。23日开始,陆续进行了一些培训。25日要求出发的时候,大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我是护士长,科室里包括我在内有9个人。领导给了我半小时开动员会,但我们一共只开了5分钟。

我知道去隔离点工作会非常辛苦,所以特地叮嘱科室里的同事,你们要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毕竟很多人身上还有其他“角色”,是女儿,是妈妈,是妻子。

5分钟之后,我收到了所有人的私信报名信息。我问她们,家里怎么办?她们回复我,已经安顿好了,我们是护士,家里人知道,随时要出发的。

时隔两年,我又想起了去武汉的情景。2020年2月19日,我是上海第八批赶赴武汉支援的医护之一。那时候,我被分配到武汉的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

这一次,我们这支队伍里,有些是和我一样,两年前去过武汉的,也有这两年支援过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的。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有些经验。但也有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非常年轻的妹妹。

两年前去武汉,我们队伍里最年轻的护士是1997年出生的。现在,在世博馆集中隔离点最年轻的护士是“00”后。

25日刚到世博馆的时候,其实场馆内还没有完全布置好。场地非常大,总共有大约6000张床位,分配给仁济医院的区域,一共有2569张床位。

到达之后,我们立即开始了每个区域的信息统筹、物资分配、院感布局。护理团队迅速分配了196名护士各自负责的区域。

25日白天转运来的患者相对较少,从晚上9点多开始,不停的有大巴、救护车转送来患者。从26日凌晨至中午,隔离点开始密集地接收病人。

我们一般是10个、20个一批放进来,进行引导分配。刚开始人少,后来陆陆续续要排队了。有些患者要在门外等候,可能转运过程路途遥远,难免有些抱怨,大家都理解。

工作流程还没有理得很顺畅时,已经有大批量患者入住了。和日常护理工作模式很不一样,在集中隔离点,除了照顾患者,护士更多时候像社区工作者,有许多协调和引导工作。包括刚刚入住的指引,配合医生的分诊,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患者引导到床位上。

在预检分诊时,主要是分了三个区块:无症状患者、轻症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这样的区域划分,也便于医生查房管理。

患者住下之后,我们要负责解决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隔离点给每一个患者都准备了脸盆、牙刷、牙膏、毛巾,还有一个防疫包,里面有口罩、湿纸巾、酒精消毒等物资。但还是会有一些疏漏,比如有患者没带水杯、充电器,需要我们尽可能去协调满足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定时搞读书会,开辟一个小区域,用于患者活动身体。目前大家各方面都还比较平稳。

隔离点对每一个区域都进行了划分,每一班护士都能点对点进行交接。因为穿着防护服耗氧量很大,所以尽量让护士们固定在一个区域里,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工作时间长一点。

因为集中隔离点太大了,而且格局一模一样,经常有出去上厕所的患者回来找不到床位,所以在患者刚住下的时候我们就得提醒一下,离开前拍张床位的号码。这样,即使迷路了,可以根据编号帮助他找回来。

我从25日进来之后,27日晚上才出来休息。后面应该会更顺畅一点。工作作息安排是,护士们6小时轮一个班次,五个班次轮流翻。计划是6小时,但其实算上前后交接准备的时间,每个班次大概在9个小时左右。

董啸男在集中隔离点工作(受访者供图)

不当班的时候,医护们也不能回家的,要去专门的隔离休息点休息。这个模式和在武汉的时候基本一样。在武汉的48天里,我瘦了10斤。每天就是两点一线,当时去之前其实大家也很害怕,但是真正开始上班了,没有一个人胆怯过。

这一次也是一样的。因为一直在隔离病房工作,从20日开始我就没有回过家了。25日,我是在医院收到通知,要立即去集中隔离治疗点。因为要准备点生活物资,我抓紧时间在路上打了个电话给妈妈,我说你快点帮我去拿一个箱子出来,我回来要理东西。

家人也都理解,做这行的,随时要准备出发。他们都有心理准备,因为两年前去过武汉,现在也猜到我要干什么了。我儿子今年十岁,感觉也比两年前懂事很多。我回去理东西,儿子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情绪,就问了问,妈妈你要去多久。我想他长大了,还蛮理解我的工作。等他睡着了,我妈妈跟我说,你前面去拿箱子的时候,他哭了。

这两天工作太忙,也没来得及跟家里视频通话。有同事说我狠心,但我这人就是这样的,出来了就不想了。每天给家里报个平安就可以了,这样我才能够更专注的去工作。

比起当年在武汉,我现在除了照顾病人之外,多了一份责任是保护好我们的护士。出发前答应过她们,我把你们8个人带出去,我们9个人要一起回去的。

实际工作的时候,我有三十多个护士的工作要安排分配。很多人是其他科室的,之前也不太认识,但我一空下来,就会和每个科室的组长沟通,看看组里有没有需要关心帮助的护士。这些姑娘太小了,有些刚上班还没来得及了解医院里发生的紧急时刻,突然间就要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我担心她们会扛不住,所以时时留心。

27日早晨,我安排一个护士负责一个区域之后,她有点慌张,说我不太会。我说,不要怕,我们都是慢慢学的,你先把这个位置站定,保证这个区域的患者情况在掌握之中,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协调帮忙的。

有时候,会碰到历经几个小时转运过来的患者,对护士有一些情绪。我也和护士们说,尽量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尽量把情绪留在这个班次的6个小时里。因为休息之后,要迅速调整,才能进入下一个班次。

从26日开始,医护都扑在集中隔离点里进行分诊治疗。27日早晨8点,照例查房,我们会尽可能地关心每位患者的需求,观察症状,测量体温,然后给予一些相应的药物治疗。

现在,一切基本妥当,我可以暂时离开隔离点休息一下。

下班的时候遇见一位同事,也是护士长,她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舅舅昨天刚被送来。我问她家里人怎么样了,她说,刚刚特别忙也没空去找,在哪个床位都不记得了。进了隔离点之后,医护是不带手机的,我们靠对讲机联系。一整晚,她和家人连句话也没说上,只能出去再联系了。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交通安全个人演讲稿(通用16篇)

  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现如今,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交通安全个人演讲稿(通用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交通安全个人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和交警支队三大队联合举办了这次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系列比赛。本次活动自12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共有2000余份作品进入复选,400多份作品获奖,参赛人数之多,参与热情之高令人欣喜和鼓舞。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向在本次活动中获奖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为孩子们提供这次机会并参与组织的交警支队的各位领导和学校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人民网武汉1月27日电 (郭婷婷 周雯 张沛 张婵 张隽 周恬)1月27日的凌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一封“求助信”。呼吁和请求各航空公司、兄弟城市旅游行业同仁,继续对武汉旅行团回国返汉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让出境的武汉旅游团队安全回国返汉。请求兄弟城市的文化和旅游部门继续给予协调和排忧解难,对所有在外旅游的武汉市民给予必要的帮助,让他们更深切的感受到兄弟城市的温暖和关爱。

“这几天,朋友圈微信群中不时收到一些流落在外湖北人的求助信息。有的人拖家带口,被酒店出驱逐,找不到住处;有的遭遇歧视,被辱骂;有的被当成瘟疫一样隔离,甚至连累亲友。”家住武汉市汉阳区的陈忠明说。“留在武汉的本地人虽然被闭关,但至少还有个温暖的窝,可以和亲人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疫情不是武汉人的原罪。大多数人走的时候并不知道疫情这么严重。”

那些滞留外地的湖北人现在的遭遇到底如何?本网记者探访了六位身处外地的湖北人。对他们来说,有的与亲人相隔两地,阖家团圆成奢望;有的意外留在城外,正遭遇“人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人得水痘要隔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