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宝宝可以吃吸吸百吉福奶酪多大孩子吃吗?

奶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零食,奶酪杯、奶酪棒,造型各异,形式多样。6月24日,米可泡泡MilkiePOP吸吸奶酪新品来袭,这款被称为“可以吸的奶酪”以别具一格的奶酪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尽管市面上的儿童奶酪已不胜枚举,但米可泡泡此次推出的奶酪不落俗套,反而另辟蹊径,将奶酪设计成了吸吸果冻一般的造型,阻氧独立的小包装光在吃法上就显得更加有趣、新奇,富有童趣,其带来的新鲜感也让孩子们更乐意尝试。

营养健康是米可泡泡一直以来在产品调制时的追求与目标。吸吸奶酪超过51%的干酪含量远超国家允许再制干酪最低干酪含量>15%的标准,实现每一口都是满满营养的消费需求。奶钙比>6、钙钠比>2,更有利于蛋白质和钙的补充。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调查数据显示,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钙的需求量很大,每日推荐的摄入量分别为6-12个月250mg/d、1-3岁600mg/d、3-6岁800mg/d、6-11岁1000mg/d、11-14岁1200mg/d。为了确保孩子每天能够摄入足量的钙,很多家长们都会通过给孩子喝牛奶、吃肉类等方式进行补充。相较于食用大量的牛奶、肉类才能满足每天对钙的需求,米可泡泡吸吸奶酪相当于普通牛奶6倍的高钙含量,让孩子们摄取等量的奶酪时可以摄入更多的钙。

米可泡泡吸吸奶酪共有两种口味包装,包括蓝色装的原味和黄色装的椰香味。孩子们只需要拧开小盖子,就能够像吸奶嘴一样吸出美味的奶酪,不管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食用起来都更加方便。在生产、运输的过程中,米可泡泡运输采用全程冷链模式,保障了吸吸奶酪的新鲜度和香醇度。此外,米可泡泡坚持香精、防腐剂、色素零添加纯净配方,倡导健康无添加。

作为新概念乳基儿童食品品牌,米可泡泡MilkiePOP注重新鲜食材带来丰富口感及味道的同时,更关注食品的营养健康,以轻松、活泼、欢乐的产品设计俘获孩子们芳心,更以让健康食品变得更好吃的理念推动实现“乳品零食化”与“零食健康化、功能化”,致力于与中国妈妈共同研创覆盖3-12岁儿童生活全场景的零食替代及营养补充方案。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宝宝的早餐是有注意事项的,宝宝正处于成长的时间,那么2岁宝宝早餐吃什么哦呢!宝宝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今天大家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家里有宝宝的可以收藏一下哦!

  牛奶蛋白质丰富,而且容易消化。2岁宝宝吃点奶酪和酸奶,但不要用含乳饮料代替牛奶。这对宝宝的成长是十分好的。

  豆制品的种类很多,如豆腐、豆浆、豆干等,这些豆制品经过加工后,原料大豆外层的纤维和胰胃蛋白酶抑制素被解除,蛋白质结构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变得疏松,其被吸收率因此大大提高,可达到90%~94%,其营养价值甚至比原料大豆还高!

  蛋、肉、鱼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也高,妈妈可以给宝宝吃点鸡蛋、鸡肉、鱼肉等食物。

  一、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1岁半以前可以给宝宝三餐以外加两次点心,点心时间可在下午和夜间;1岁半以后减为三餐一点,点心时间可在下午。但是加点心时要注意一是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二是时间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不要多给宝宝零食,时间长了会造成宝宝营养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

  宝宝每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这些蔬菜加工成细碎软烂的菜末炒熟调味,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要注意水果也应该给宝宝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1至2岁的宝宝每天应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三、适量摄入动植物蛋白

  在肉类、鱼类、豆类和蛋类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可以用这些食物饨汤,或用肉末、鱼丸、豆腐、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宝宝。1至2岁的宝宝每天应吃肉类40-50克,豆制品25-50克,鸡蛋1个。

  四、牛奶中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钙质,利于宝宝吸收

  因此这一时期牛奶仍是宝宝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应保证摄入250-500毫升。

  五、粗粮细粮都要吃,可以避免维生素B1缺乏症

  主食可以吃软米饭、粥、小馒头、小馄饨、小饺子、小包子等,吃得不太多也没有关系,每天的摄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2周岁宝宝饮食特点

  宝宝到2岁时,随着其消化功能的不断完善,饮食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开始逐渐向成人过渡,以粮食、蔬菜和肉类为主的食物开始成为幼儿的主食。不过,此时的饮食还是需要注意营养平衡和易于消化,不能完全吃成人的食物。

  给宝宝做饭时要将食物做得软些,早餐时不要让宝宝吃油煎的食品,如油条、油饼等,而要吃面包或饼干、鸡蛋、牛奶等,每天的奶量最好控制在250毫升左右。在奶量减少后,每天要给宝宝吃两次点心,时间可以安排在下午和晚上,但不要吃得过多,否则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食量,时间长了,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

  2周岁宝宝吃什么好

  在我们的膳食中,提供热能的主要还是谷类。2岁小儿对谷类的消化吸收已没有什么问题,因此,诸如米饭、馒头等主食品对儿童还是适宜的,而带馅的包子、饺子等食品是较受小儿欢迎的。在主食品中,油炸类食品还应避免。在副食品中,鲜鱼及各种肉蛋类、海味品等能够提供较优质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尤其是鸡蛋,营养价值高,又易于消化,且较价廉,是儿童首选的副食品。豆制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它营养丰富,是廉价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还有蔬菜类,尤其是橙绿色蔬菜,诸如小青菜、小白菜、韭菜、芹菜叶等营养价值更高。

  由于2岁小儿24颗乳牙已长齐,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只要将蔬菜切成细丝、小片或小丁,就能既满足小儿对营养素的需求,又适应小儿此时期的咀嚼能力。

【 2岁宝宝饮食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宝宝已经7个月,辅食已经开始添加荤菜,我看书上都说不能给一岁内的宝宝吃盐,但是荤菜不放盐,宝宝会不爱吃,所以想代购些婴儿橄榄油和婴儿专用食盐,放一点点搭搭味道而已,行吗?

  我们建议1岁以内不要加盐,1岁以后也不用刻意加盐。为什么?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6 版)》指出: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不超过2000mg(相当于5g食盐),7~24月龄婴幼儿的钠的摄入应不超过350~700mg/d,相当于0.9~1.8g盐。7~24月龄的婴幼儿的肾脏、肝脏等各种器官还未发育成熟,过量摄入钠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

  1 g 盐 = 400 mg 钠,因此,宝宝 1 岁以前钠的摄取,完全可以从母乳、配方奶以及自然食物中获取,如果额外给宝宝吃盐,给宝宝带来的危害真不少。

  过早加盐会使宝宝对食物本身的味觉感知发生偏差,以后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调料、添加剂的口味产生依赖,易挑食、偏食。

  钠摄入过多,宝宝就会觉得渴,想喝水,而喝水喝太多会导致身体浮肿,又占肚子,这样宝宝吃奶吃饭就会受到影响。

  3、影响锌、钙的吸收

  高盐饮食还会影响对锌、钙的吸收,易导致缺锌、缺钙,影响智力和体格发育,甚至会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

  4、患上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

  已经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在宝宝食物中过早添加食盐,会使宝宝未来患高血压的几率大大提升!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强烈建议成人和儿童减少钠摄入量,以控制血压。可见盐吃多了,不要说宝宝受不了,对大人身体也是没好处的。

  所以,不要让宝宝太早吃盐!宝宝在三岁以前,能不加盐就不加盐,鸡精、味精这类调味品也不要放。

  1、不加盐不爱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上文中妈妈说,辅食不加盐,宝宝会没味道,不爱吃,这是成人的逻辑和视角。宝宝味蕾更为敏感,食物本身的原味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刺激,没有必要再加盐调味。

  如果宝宝不爱吃辅食,家长需要分析是喂养方式问题、食材问题还是时机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认为是“辅食不好吃”。比如,是刚喂完母乳,宝宝还不饿吗?还是食材种类太单一,宝宝感到乏味?或者是宝宝运动量不够,消耗太少?

  2、不要认为宝宝“吃盐才有力气”。

  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能在体内分离出钠离子。钠离子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物质,宝宝的身体也需要。但是,无论妈妈的母乳,还是市场上销售的配方粉、婴儿米粉、婴儿面条等食物中,其实都含有盐的成分。

  所以不是说宝宝完全不能吃盐,而是对宝宝来说,吃奶、吃辅食的时候,摄入的盐分已经足够了,所以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食盐。

  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有效而简单的做法是控制“隐形盐”的摄入。

  要注意,加工食品的钠含量相对比较高,比如,腌肉每50克大约含钠748毫克,零食如泡芙每50克大约含钠629毫克,火腿肠每50克大约含钠551毫克。

  甜食也是隐形盐的重灾区。比如,酸酸甜甜的蜜饯不仅宝宝喜爱,大人也会忍住买点解解馋,而一包话梅,含钠量每50克高达4796毫克,不建议给宝宝吃。另外宝宝们最爱的奶油、奶酪含钠量都不低。妈妈们要当心哦,不要觉得口感甜甜的东西就不含盐。

  4、“儿童”食品并不安全!

  儿童酱油、宝宝饼干、儿童奶酪,如今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仔细研究起营养成分表来,有些钠含量和成人食品相差无几!对婴幼儿来说,爱吃咸味是天然的味觉爱好,也是一种习得性的爱好。也就是说,宝宝天然爱吃有咸味的食物,但接触食盐越早,宝宝对咸味的喜好就越强烈,随着长大就会吃得更咸,盐的摄入就会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发现:给宝宝偶尔吃了一次加盐的食物后,宝宝就不太接受原味辅食,变得偏食、挑食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吉福奶酪多大孩子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