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婴儿奶粉应该怎么选要注意什么呀?怎么知道哪个好?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冲动呢?

  由于家里还有个哥哥,九岁的虎虎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无论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对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解释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错事而哥哥却没有的时候,虎虎就撅着嘴说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却没有或者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而自己却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这样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欢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能诱发他们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长认为这种表现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专家指出,过分的妒嫉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自己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自卑,妨碍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达到上学年龄之前教会他们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减少妒嫉心理,以及当孩子的小脑瓜被妒嫉所占据的时候如何平复他们的情绪。

  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当孩子妒嫉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哭泣或者说妒嫉对象的坏话等等。有时候,妒嫉心理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方面,如胃疼、难过、焦躁、情绪低落或者没有干劲。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比如,爸爸带着5岁的女儿玩秋千,站在一边的3岁的儿子委屈地要哭,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看,爸爸一直陪着姐姐玩,把我们都冷落在一边了,这真不公平,对不对?”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觉得妒嫉,是不是?不过这没什么的。”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

  让孩子知道大人也会妒嫉

  显然,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比如,当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样参加跆拳道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这种情绪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吗?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邻居家的姐姐却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说多不公平!”这个故事让虎虎明白原来妈妈也妒嫉。随后妈妈告诉,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别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须学会接受。

  不要过分强调负面的东西

  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做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你发觉孩子感到嫉妒的时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假如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同桌被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队,而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时候我们决不能指责那个过生日的孩子“不够意思”,而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别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请来吗?这样,孩子就会理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未受邀请,也不会因此而记恨那个过生日的同学。

  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样的待遇,假如此时家长能够诱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但能够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觉得球队一个队友比自己上场的时间长,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加强练习的话,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时,孩子会发现,虽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练的选择,却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通过联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场的机会自然就多了。或者,当孩子对别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重视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消除孩子的误会。5岁的美美因为妈妈错过了自己在学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满,“别人的妈妈都来了!”于是,妈妈就让美美在家里面给自己开了一个专场晚会。这样一来,美美明白了妈妈其实很关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别的同学了。

  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育儿专家认为,对儿童来说,“信任、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投入”是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后天的培养对这些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其他品质特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信任,那么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体验到很多痛苦。

  培养孩子对人的信任感,可以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例如,搂抱孩子的时候让他有强烈的安全感,让他对周围陌生的世界产生信任,从而让他渐渐地在内心建立起对人的信任。对小婴儿来说,让他产生信任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满足他的基本需求,饿了就给他奶吃,尿了就换尿布,烦了就抱起来走走。还有,经常跟他说话、给他唱歌,用眼神跟他交流,告诉他“宝宝,妈妈爱你”。总之,不要忽略婴儿的需求,也就是不要让他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恐惧感,让他在一个舒服、安心的环境里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对幼儿来说,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给他一些关注。很难相信,在一个冷漠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信任他人。随着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他已经不满足于吃、喝、换尿布这些事情,他开始产生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父母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关注。孩子的性格各异。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就会多一些,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多一些,反之亦然。举例说,有的孩子喜欢安静,如果父母总是给予他过多的刺激,每天让他做很多运动,会引起他的厌烦。所以,首先你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让他感到你很了解他,给他最想要的东西,才能让他对你产生信任。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

  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做事长久、有耐心的人呢?首先,父母要切记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如果父母做事无规律,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洗碗,还没有放下扫把就去拿抹布,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

  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幼儿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如果孩子因为搭不好积木而发脾气,把积木扔掉。作为父母你可以跟他谈谈,告诉他你知道积木搭不起来他很不高兴,但是把积木扔掉也解决不了问题。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至少他会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的效果比你为孩子的坏脾气生闷气,或者责怪他好多了。

  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是责任感的基本体现。事实上,在你还没有察觉时,孩子已经开始观察和学习责任感了。记不记得1岁左右的孩子把奶瓶摔到地上,妈妈捡起来递给他,然后再摔——再捡——再摔——再捡。那个小小人儿在这个看似恼人的游戏中学习责任感。这样说很多人都不相信,在摔和捡的重复过程中,他开始对原因和结果这两者的关系有模糊的理解,认识到奶瓶掉到地上是他摔的结果。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可以了解行为和结果的关系,那么父母可以适当地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责任感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做事情。其实你不妨变通一下。如果时间特别紧张的话,可以选择让孩子做最简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不想要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做一个万事包办的妈妈。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把小纸头递给爸爸,大一些时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孩子责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学习独立行为,孩子逐渐变得非常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自己寻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充满自信的人通常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理由。

  同样,让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独立完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一些事情。1岁左右的孩子,让他自己学习用勺子吃饭,再大一点让他自己穿鞋子。注意刚开始尽量让他做简单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复杂的事情,连续的挫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练习自己穿鞋子时,给他穿带粘贴扣的鞋子,因为系带子太复杂了,他可能掌握不了。到了合适的年龄,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比如说吃冰淇淋,你可以让他自己选择是吃巧克力口味的还是吃草莓口味的,让他从小事开始为自己作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孩子小时非常依赖父母,等他逐渐长大,父母要一步步放开约束,让他为自己作主。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犯错误,那说明父母管得太死,他根本没有尝试的机会。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像放风筝一样,逐渐放松手中的线,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知觉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拥有成功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3岁以前的孩子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只能从自身出发感受世界。如,一个2岁的男孩打了同伴的头,你不应该太过于责备他,因为他不知道同伴会感到痛,而这又是因为他自己感受不到被打头的痛苦,理所当然也不知道别人的感受。

  虽然孩子还没有知觉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感受。就像上面的那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告诉打人的孩子:“如果他打你的头,是不是很痛呀?”或者“你忘记了,上次小明打你,很痛,你都哭了”。通过自身的感受来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另外,遇到类似的情况,父母可以重复讲述他人的感受给他听,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不能给他英俊和美丽,但是你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他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知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感觉力和智力就像人们在健身房里锻炼臂力一样,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来发展。譬如,一个葡萄酒商可以品尝出酒的酒精度和酸度,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一度,一个色彩技师可以识别外行人分辨不出的极为相似的颜色。这里为你提供几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的简易游戏。  

  一、你看见了什么?

  在一只盘子里放些小物件,如钢笔、纽扣、硬币、橡皮等,再用一块布或一张纸盖好。叫孩子注视着盘子,然后将遮盖物移开再迅速盖上。问孩子看见了什么?游戏可以反复进行,直到孩子能说出盘子里的每样东西。

  二、你能对上号吗?

  准备十只不同尺寸的瓶子,每只都有一个相应的瓶盖。将十只瓶子放在一边,十只瓶盖放在另一边。让孩子说出哪个瓶盖是哪个瓶子上的,看看能说对几对。

  三、这是什么声音?

  准备一个大袋子,里边放些会发声的东西,如一辆玩具汽车、一个会发出声音的娃娃、两块积木、一张纸或一块能撕开的布、一件小乐器等等。你站在离孩子几米远的地方,用手在袋子里摇动、撞击或撕裂某样东西,使其发出响声,问孩子听见了什么。

  四、哪个杯子的音调高?

  找一些相同的玻璃杯,并在每只杯子里放进容量不等的水。让孩子用筷子轻轻敲打玻璃杯,随意地“弹奏音乐”,然后问他哪个杯子的音调最高。

  五、摸摸哪个皮球大?

  蒙上孩子的眼睛,要求他把一组规格不同的皮球按大小依次排列起来,看看哪次排得最快最准。梅华丽


  当你看到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并且含着眼泪对你说:妈妈,今天有人欺负我!这时,你应该怎样安慰他呢?看看一些热心读者就这一问题在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李梅(公司职员,女儿琪琪2岁半):我的孩子胆于很小,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总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也不敢反抗,常常哭着从外面回来。

  亚妮(幼儿教师,女儿点点3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让孩子学会与同龄人交往,自己不受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有时看着孩子哭得那么伤心,也有冲出去与对方讲理的冲动,但最终还是能控制住自己。

  刘杰(内科大夫,儿子壮壮3岁):每次看到孩子泪眼汪汪地从外面回来,我的心都疼得利害。不过,孩子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时候家长不便搀和进去。

  邱枫(报社编辑,儿子宝宝3岁半)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反正我的孩子也有哭着回来的时候,也有把人家的孩子惹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自己之间的纠纷没有太多的原则问题,多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又好了,倒是家长自己要保持冷静的态度。

  亚妮:对呀,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事儿,但在我们大人的眼中,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孩子哭着回来,我们一定不要激动地去找对方家长,也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无疑是在暗示孩子:"受了委屈可以找妈妈。""犯了错可以由家长承担。"孩子有了这种观念后,容易产生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失去独立性。埋怨孩子,无非是说些"惹不起还躲不起"之类的气话,这样只能加深孩子对小伙伴的不满,却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也不利于他们日后和解。

  邱枫:宝宝在外面受了欺负,我都是先设法让他从激动中平静下来,再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他弄清楚究竟是谁错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轻易地认为,既然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一定就全是对方的责任。其实,有些纠纷恰恰是最后受了"委屈"的孩子挑起的。例如,我的宝宝比较任性,有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喜欢玩捉迷藏,他偏偏要玩过家家,别人不同意,他就破坏别人的游戏,或者挑别人的毛病,这样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不满,甚至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敌对、攻击,致使自己受"委屈"。如果宝宝受到的"欺负"是自己"招"来的,我就要先告诉他,小朋友打人是不对的,不能做"打人的孩子"。然后,再耐心地指出他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做。

  李梅:可是,琪琪一般不会在小朋友面前表现得太任性,你不能不承认,有些孩子的个性就是强,为人也霸气。比如,邻居家的牛牛看上琪琪的积木了,非要借回家玩,但是一借就不想还了,还有本来许多小朋友一块玩滑梯,可是不大会儿就有个小朋友成了领导,规定谁谁谁可以滑,不让谁谁谁玩。这时候,琪琪一般表现得比较胆小。

  亚妮:碰到"牛牛拿走积木不给我","小凯不让我上滑梯"之类的情况,你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和这些小朋友交涉,鼓励他"到牛牛那里把积木要回来",去告诉小凯"滑梯是大家玩的"。这样做,能够培养起孩子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让孩子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力"。我们要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但没有原则的宽容就成了懦弱。比如借积木,我们鼓励琪琪牛牛要是想借回家玩就借给他,这就是宽容。但借就是借,如果牛牛不想还,那就是牛牛不守信用,而不是琪琪不宽容了。这时候,琪琪想把积木要回来的要求并不过分,应当支持他这么做。当然,在琪琪还没有强烈的想要回来的想法时,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暗示孩子去做,因为这样会激发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容易让孩子变得狭隘。更何况,有时候小朋友借了东西没有及时归还,并不是不想还,而是忘了。

  刘杰:女孩子之间的冲突一般会文雅一些,男孩子就不一样了,经常是"武斗",有时候争执不了几句就打起来了,壮壮就挨过好几次打了。有的同事说,孩子要是挨了打,就要鼓励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样孩子日后才不会受欺负。可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因为我不想让壮壮日后成为一个太霸道的孩子。不过,我也不希望看到他受人欺负,怎么办呢?邱枫:如果孩子受欺负到了挨打的地步,你就不要再让他去找小朋友交涉了,也不要告诉他"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打你你就打他"这种做法固然可以避免孩子受欺负,但也有可能使他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富有攻击性。因为打架也是孩子们的集体活动之一,正是在这个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他们有打架,有和好;有生气,有开心;有攻击,有退缩;有强硬,有妥协,逐渐形成自己完整成熟的个性。如果家长一味地单纯强调进攻性,那等孩子真的变成"小霸王"时,不仅是孩子的不幸,也更是家长的不幸。

  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比一般的孩子小一些,有时也挨打。他回家告诉我的时候,我会非常关切地问他"是不是很疼"之类表示安慰的话,让他觉得家长是爱他的,他自己并不是孤立的;然后跟他说,"以后再有人这样欺负你,不要哭鼻子,告诉幼儿园老师,老师会批评他的。"渐渐地,宝宝就意识到受人欺负时有时需要主动还击,但还击不一定非得"以牙还牙",对于这种"不公道"的行为,应该让主持"公道"的人去管。

  李梅:对,让孩子接受这些观念,不仅可以提高他的自立能力,而且对他学会将来如何在一个有规范、有秩序的社会中为人处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刘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带壮壮去同事家串门的时候,要是比较喜欢人家的玩具,就会哭着闹着要,有时候还会因此和同事家的孩子发生争执,弄得我很尴尬。

  亚妮:3岁左右的孩子之间闹矛盾,原因一般很简单,多数是由于抢夺别人的东西或东西被人夺所致。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明道理,又处于一个"自我中心期",往往分不清什么东西是别人的,而把它们都当成自己的。这时,家长仅仅说一句"不准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够的。最适宜的方法是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其它活动引开他的注意力。如可以说:"过来,妈妈给你讲你最喜欢听的故事"或者"阿姨刚才说妈妈刚给你买的这件牛仔服可漂亮了"等等。

  李梅:有时候,孩子之间的冲突是由于意见不统一引起的。比如,在玩过家家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想当妈妈,可是妈妈只能有一个,这时候就会发生冲突。

  亚妮:在我们幼儿园就经常有这种现象。这时候,我们老师一般会出面调解。比如,有一次我们排《白雪公主》,小朋友都想当公主,不想当小矮人,我们就说一些"小矮人的名字多有趣呀,你看有一个叫"喷嚏"",然后我们做一个打喷嚏的动作,小朋友觉得有趣,也就愿意演了。不过,在没有调解人的情况下,3岁左右孩子很容易因此发生争吵,甚至打起架来。不过,吵多了,打多了,孩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协作精神小朋友们会不理自己,于是就学会妥协,从而能够经常与小朋友融洽地玩耍。一般来说,到了6岁左右,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做到不盲目地爱热闹,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伙伴有所选择,加上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制力,孩子们之间的直接冲突也就会逐渐减少了。

  出生时 触觉在胎儿期便已经开始发展,但并不敏锐。

  3个月 开始通过皮肤向外发展触觉经验。

  5个月 通过唇、舌去认识事物,抓到东西就喜欢往嘴里塞。

  6个月 能运用两只手去碰触玩具,也可以把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结合坐、爬练习与触觉经验,利用整个身体去感受世界。在触碰到物品之后,能感觉出粗细、软硬、大小、冷热等不同。

  1岁之后 分辨物品细微差别的能力已经与成人差不多。

  触觉能力分为两部分,即触觉辨识和触觉防御。触觉辨识能力能够让宝宝积累软硬、冷热等不同材质的经验,而触觉防御能力则可以让他了解环境的安危,进而保护自己。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最好的触觉刺激就是父母的拥抱。除此之外,还可以捏捏小手小脚,帮他做身体按摩。在6个月大时,可以提供多种不同材质的触摸玩具和按钮玩具,让他们的小手去体验不同玩具的纹路和质感。

  等宝宝会爬之后,要帮他布置一个安全的爬行环境,适时放置球、图片、各式玩具等能够诱发他爬行的物品,让他多爬、多探索。在爬行时充分与环境互动,对肢体协调与认知发展都很有帮助。

  0~2岁味觉与嗅觉发展

  味觉和嗅觉的发展非常早,在胎儿3个月大时就已经完成。有研究指出,出生后的宝宝对于味道的反应与成人类似,闻到花香会微笑,闻到腐臭味会出现厌恶表情。就味觉来说,初生宝宝最爱的是甜味,对于咸味的判断力则不佳,吃到不喜欢的东西也会有厌恶表情。到4~6个月大时,宝宝开始吃辅食,体验不同的味道。到1岁之后,固体食物增加,宝宝吃的东西就更接近成人了。

  初生宝宝偏爱甜食,所以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一旦吃到不甜的食物,常常会有奇怪的表情,甚至拒绝继续吃下去。不要因为宝宝的拒绝而放弃,可以过几天后再试试。

  0~2岁正是对不同味道建立初体验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不同味道的食物,但原则是“一次给一点”。每一样新食物都要维持几天,确定宝宝不会过敏之后,再换下一种食物。

  在其他感官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之前,初生宝宝将主要依靠嗅觉来认识世界。因此,应该为宝宝安排空气流通的生活空间,保持嗅觉的敏锐度。父母可以准备一些小罐子,放入有不同味道的物品,做成许多不同味道的嗅觉瓶,以训练宝宝的嗅觉辨识能力。

  TIPS:五感训练5项提醒

  宝宝的一切表现,都离不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环境的刺激。因此,父母的陪伴和适当的刺激都很重要。当然,五感发展训练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忘记以下5个小提醒:

  提醒1 过程重于结果,不要急于看见成果。

  提醒2 就地取材,将五感教育落实在生活中。

  提醒3 尊重宝宝的学习步调,耐心等待。

  提醒4 让宝宝亲身体验。

  提醒5 在真实环境中学习。


  如何才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尽力地减少感冒的次数?下面是一个成功的妈妈的经验之谈: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宝宝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二、少穿衣、少盖被

  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宝宝奶奶家暖气很热,室温在22度以上。前几个月刚来奶奶家,一直穿着保暖内衣裤,有时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宝宝经常手心热热的。宝宝爷爷奶奶就怕冻到孙子,有时抱着还会拿个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觉,宝宝奶奶给做了棉睡袋,柔软暖和,可怜宝宝睡前总是满头汗呵。就是这几个月,宝宝频繁生病。

  八个月之后,我坚决去掉了宝宝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个薄马甲。当然,刚睡醒时,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动开了暖和了再去掉。(刚睡醒时宝宝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要着凉)到中午阳光明媚时,会连马甲也去掉。宝宝的小手渐渐变得温润、潮湿。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

  晚上睡觉,我也忍痛摒弃了那件柔软的薄棉睡袋,改为一套春秋衣裤。原来盖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宝宝睡觉时的汗消失了,睡眠也踏实了许多。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MM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的。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又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原料:大骨头2~3根,红枣10粒,生姜3片,大米100克,青菜3棵,醋、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大骨头洗净,放沸水中焯几分钟,去血水及去油腻,然后敲断;红枣洗净、姜切片。将大骨头、红枣一起放入锅中,水淹即可,再放入3-5小勺醋和姜片。沸腾后,撇去浮沫;汤煲好后,盛入大碗中放进冰箱冷藏后,将上面浮油撇去。再将去油后的骨头汤与大米同煮。粥将好时,再放入剁碎的青菜和少许盐。

  营养提示:此款粥营养又补钙,全家皆可食用。煲制过程中,加入几勺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补钙效果更好。

  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宝宝。


  如何折三层吸水层的尿布

  将尿布折成三层吸水层对新生儿及小宝宝很有用。给宝宝包裹起来很整齐,妈妈也比较省心省力。具体做法如下:

  尿布一折四,对折的边靠近你并且向左。

  从右角拿起表面那层并向外拉开。

  把尿布搞成三用形,各边在顶端对齐。

  小心翻转尿布,再把边拉直。

  拿起垂直一边,往中间折入三分之一。

  再折一次,中间形成厚垫。

  把尿布衬里放进合适的位置,必要时一端往上折。

  布尿布有以下几个优点:

  安全、无刺激。尿布都是用棉布做的,对宝宝来说,是绝对安全、没有刺激的。

  能及时发现宝宝小便。给宝宝用尿布,爸妈就会定时给宝宝把把尿,这样宝宝也容易养成排尿的习惯。

  经济实用。用尿布可重复使用,相比而言纸尿裤就要昂贵许多。

  如果采用这种折法,妈妈可以选用平纹细布的尿布,这样折起来十分好折。

  如何包三层折法的布尿布

  折好尿布后,如何替宝宝包上中间三层的布尿布呢?具体做法如下:

  先彻底洗干净宝宝的屁股并擦上防护膏。

  抓住宝宝的踝部提起腿,把尿布塞入其屁股下面,上缘齐腰部。

  尿布于两腿中间往上折(男婴的阴茎往下),按住,同时把一侧边适当卷折。

  把对侧的一角围着腰拉过来,轻轻拉紧尿布。

  仍按住先拉过来的那一头,再把另一头往前拉,要把尿布拉得紧些。

  把你的手指伸入尿布与宝宝肚子之间衬着,把各层布用安全别针别在一起,扣好。

  包得好的尿布应贴紧腰及两侧大腿。用你的手指检查一下,因为宝宝好扭动,布尿布总是会松开的。如果尿布已松开,取下别针,重新包过。


  有些妈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给宝宝喂母乳,所以只能用人工喂养的方式。虽然没有母乳,妈妈们不应觉得失落,要选择好的配方奶粉,尽量满足宝宝对奶的需求。配方奶粉是将牛奶或羊奶的成分改变,使其接近人乳成分,再加入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奶粉,什么样的是最好的呢?妈妈们在选择奶粉的时候要注意: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奶粉蛋白都是足量的,接近于母乳成分。个别的劣质奶粉里面缺乏蛋白,所以造成了大头娃娃的悲剧。妈妈们买奶粉要注意婴幼儿奶粉中最优的蛋白质比例应该接近母乳水平,即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应该为60:40。

  根据国家标准,0-6个月宝宝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2-18g/100g,6个月-3岁婴幼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5-25g/100g。

  要依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奶粉,大致奶粉分为0-6个月,6个月至1岁,1岁-2岁,2岁以上,4-7岁或其它,根据各年龄段宝宝的消化能力和成长需要而设计的营养比例;

  也要根据宝宝的体质选择奶粉,宝宝吃了后身高体重都正常,没任何不适,大便不干燥就行;

  早产儿可选早产儿奶粉,缺乏乳糖酶、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表层乳糖流失、有哮喘和皮肤疾病的宝宝,可选择脱敏奶粉;

  急性或长期慢性腹泻或短肠症的宝宝,可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根据宝宝缺的营养成分,可选择添加这些营养的奶粉,比如添加DHA、铁、锌、AA等等。

  选择奶粉时,可以通过摇动罐体判断,奶粉中若有结块,有撞击声则证明奶粉已经变质;如果是袋装奶粉,用手去捏,手感松软平滑则为合格,手感凹凸不平,有不规则大小块状物则为变质产品;

  把奶粉买回后,倒一部分在洁净的白纸上,将奶粉摊匀,观察奶粉的颗粒、颜色和产品中有无杂质。如果奶粉颗粒均匀,无结块,颜色均匀一致呈乳黄色,就是质量比较好;如果有团块,就是杂质量多;如果奶粉颜色呈白色或面粉状,可能里面掺入了淀粉类物质;

  奶粉冲后也要无结块,奶味要浓,没有香精味,不成糨糊状。

  现在条件较好的家庭都会选择合资或者国外奶粉,甚至直接从网上购买。但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包装上要印有咨询热线、公司网址等服务信息,并说明奶粉的配方、性能、适用对象、使用方法等,还应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及使用方法等项目;

  厂家为了延长奶粉保质期,通常会在包装物内填充一定的氮气,在选择奶粉的时候,用手挤压一下,如果漏气,漏粉或袋内根本没有气体,说明该袋奶粉已经潜伏质量问题。

  还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买奶粉最好去大的超市,商场购买,有质量问题的话也有地方投诉解决,不要去买私人小店的奶粉。


  坏习惯1、不注重防晒

  阳光会使原本已有的色素部位颜色加深。因此准妈妈最好能避免强日光,在日光下将原本即有色素的皮肤尽量保护好。尤其外出散步一定要涂上防晒油或带上遮阳伞、帽子。

  坏习惯2、喜欢酱油、咖啡等带深色素的食品

  深色素的食品会加深黄褐斑的颜色,不易恢复到原有颜色。爱美的准妈妈孕期最好能避开这些食品。

  坏习惯3、仍偏爱浓妆

  偏好化妆的准妈妈,如果使用劣质化妆品会刺激皮肤,引发黄褐斑。

  坏习惯4、生活无规律

  黄褐斑多与体内内分泌失调有关,生活无规律,缺乏睡眠的准妈妈也易引发。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便做了妈妈也不例外。好好爱护自己,摒充不良的生活习惯,你仍可以做回一个“孕”味白美人。


  糖类为身体提供热量,谷类食物是孕妇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孕妇所需要的热量总量,平均每天大约为0.40-0.45kg即可满足需要,但还需参照他们平常每日进食副食品如蛋、鱼、肉类的多少来定。

  婴儿脑的发育有赖于神经胶质细胞,营养不良的婴儿脑细胞数减少,致使低体重婴儿的婴儿期死亡率和脑瘫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婴儿。

  孕妇的饮食不在量多,而在于均衡,保持膳食的均衡才能尽可能地获取必要的营养。

  对准妈妈的饮食营养要求如下:

  蛋白质:一般非孕妇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为0.9g/kg体重,妊娠期则需要另加30g/天。即为所需量如按体重60kg计算,则为54g+30g=84g,即每日需摄入蛋白质84g.肉类中,尤其是牛肉和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乳类和蛋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也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糖类:糖类为身体提供热量,谷类食物是孕妇获取热量的主要来源。孕妇所需要的热量总量,平均每天大约为0.40-0.45kg即可满足需要,但还需参照他们平常每日进食副食品如蛋、鱼、肉类的多少来定。蛋、鱼、肉进食多点,谷类食物就可以相对少一些。

  维生素:维生素是很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维生素A:孕妇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比非孕期要多出20%-60%.食物中以动物的肝脏、蛋类、鱼肝油、牛奶中的含量较多。

  (2)维生素B:维生素B主要预防神经炎和促进正常饮食,为组织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含维生素B较高的食物是米、麦的皮和胚芽、白菜、动物肝脏、芥菜等。

  (3)维生素C:含维生素C最多的食物是西红柿、白菜、菠菜等,水果中含量也很高。

  (4)维生素D:根据不同孕期,适量加大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在医生指导下也应增加烟酸、叶酸等的摄入量。


  ★日常生活防辐射★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各种家电的发明,让人类的生活更便利,也更有效率,但是这些用品所产生的电磁波却可能对身体有害,尤其是孕妇,更要留意胎儿的安全,远离电磁波带来的伤害。

  电器用品中电磁炉的电磁波偏高,电磁炉利用电磁场使锅发热,煮熟食物,如果使用较大的锅,盖住整个炉面,可以阻隔电磁波发出的能量。使用完之后,要先将电磁炉的电源关掉,才能把锅拿开,否则空空的炉面会放出强烈的电磁波。

  质量好的微波炉只有在门缝周围有少量的电磁辐射,30厘米以外就基本检测不到了。但如果微波炉密封不好,辐射泄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人手一机是目前社会的常态,但手机对人体伤害与否,至今仍具争议性。为了避免胎儿畸形,孕妇在妊娠早期应尽量少使用手机。建议在接听手机时,尽量配戴耳机,最好长话短说,以降低伤害。除此之外,在按钮拨机至接通及按钮接听时,是电磁波最强的时刻,最好先离身体远一点,之后再拿近接听。

  电热毯对人体的危害来源于极低频电磁场。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使用电热毯会增加自然流产率。正确的用法是先预热半小时再使用,睡前关闭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没有想到吧,吹风机也有电磁辐射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开启电源时,所以孕期应尽量少使用吹风机。

  要减少电视机产生的辐射,准妈妈们注意了,不要关灯看电视,看电视的距离要适中,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个小时。  

  现代职业女性越来越多,怀有身孕仍然在职场上工作的女性,要特别小心办公电器的使用。

  电脑辐射有两种:电脑屏幕的X光辐射,这只需要一个纤维玻璃就可以阻隔,或只需保持从电脑荧幕到键盘的距离超过30厘米即可避免;电脑背面的电线圈辐射,这种辐射的危害较大,尽量避免在电脑背后作业。将后方电脑的朝向往旁边移,或改用笔记本电脑。

  线圈、电线圈和马达都是有辐射的,所以不要用身体贴着或靠着复印机进行操作。一般使用时,身体间隔机器30厘米为安全距离。

  说起辐射准妈妈们也不要“谈射色变”,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在使用时保持距离,避免并减少使用时间,就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要记住,你的好心情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础啊!


你家宝宝喝过婴幼儿配方奶粉吗?

提出这问题,想必一定有人要笑了:谁家孩子没喝过奶粉啊?

是啊,在我身边想要找出从没喝过奶粉的宝宝几乎是不太可能了,反而从出生起就一直喝奶粉的宝宝倒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咱大中国到底有多畅销了。

可是,在给宝宝选购奶粉前,下面这些常识性问题你真的都知道答案吗?要知道有些事儿奶粉商们可不会主动告诉你,就算告诉了也未必是正确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都鼓励妈妈们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至少坚持到1周岁或更久,而且6月龄内最好坚持纯母乳喂养。

当妈妈母乳不足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哺乳时,应该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母乳的替代品。

宝宝满1周岁后, 可以摄入的奶制品除了配方奶和母乳外,还有纯牛奶、酸奶、奶酪等,也就是说配方奶粉不再是必需品

“我宝宝一喝牛奶粉就过敏,朋友建议我换羊奶粉试试看,羊奶粉可以预防过敏吗?”

“有人说羊奶是奶中之王,一杯羊奶等于三杯牛奶,而且羊奶含有母乳的各种营养成分,真的吗?”

流传的关于羊奶粉的神奇功效貌似还有很多,实际上从营养学角度上讲,羊奶粉不比牛奶粉有任何优势;而且羊奶中的蛋白质与牛奶蛋白有92%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对牛奶过敏的婴儿中至少有92%的宝宝对羊奶也过敏。

请相信,配方牛奶粉和羊奶粉不论是在营养价值还是预防过敏方面,都不能与母乳媲美。

俏妈建议: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应该选择低敏配方的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买奶粉必须按照月龄选择对应段数吗?

关于这个问题,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医生的说法是:配方粉之所以有不同"阶段"之分,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但分段的年龄界限实际上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医学上没有这样的分阶段方式,与商家营销关系较大。

总之,儿科专家和乳品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几乎都是一致的:0-6个月的婴儿只能喝1段奶粉,其它月龄宝宝可以喝对应年龄段或者更低年龄段的奶粉。

例如,一个9个月的宝宝断奶后,可以喝1段或者2段奶粉。

奶粉比母乳好,因为添加了很多营养素?

电视上婴儿奶粉的广告几乎随时都能看到,“奶粉富含XX,能有效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奶粉中添加了XX,让你的宝宝更聪明”“XXX奶粉,给宝宝一生最好的开始”……类似这样的广告语想必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了吧。

商家们宣传的多了,不少人也就渐渐被“洗脑”了,认为配方奶粉中添加了各种对宝宝成长有利的营养素,自然比母乳更有营养了。

实际上呢?婴幼儿配方奶粉只是一种高度模拟母乳营养组成的母乳替代品,却无法提供酶、抗体、促生长因子及其他很多母乳中才有的珍贵成分。

举个例子,很多奶粉广告中都会强调其添加了DHA,并大肆宣扬DHA对宝宝大脑发育的好处,实际上DHA最早发现于母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DHA,这或许是很多宝妈并不知道的吧。

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人觉得应该经常给宝宝更换奶粉品牌,这样真的可以吗?

(1)更换奶粉,宝宝可能并不领情哦,他要是拒绝喝咋办?

(2)1岁前宝宝的消化道机能不健全,频繁更换奶粉有可能导致宝宝肠胃功能的紊乱,月龄越小的宝宝对新奶粉的适应能力越差。

(3)1岁后,奶逐渐变成辅食,而且1岁后各种纯奶制品都可以尝试吃了,换不换奶粉其实并没太大意义。

如果宝宝喝奶粉后没有出现腹泻、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而且生长发育一切正常的话,那就说明这款奶粉是非常适合宝宝的。既然一切OK,咱当妈的又何必瞎担心呢?

袋装奶粉和罐装奶粉有区别吗?

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奶粉除了有罐装的外,有时候还会以袋装形式售卖。那袋装奶粉和罐装奶粉仅仅是包装不同而已吗?当然不是。

(1)成分可能略有不同。个别品牌的奶粉其袋装和罐装可能在配方上略有不同,某些营养素的添加量存在差别。如果存在这种情况,罐装奶粉配方通常都会优于袋装奶粉。

(2)保质期不同。罐装奶粉一般比袋装奶粉的保质期长;开封后,罐装奶粉一般要求4周内吃完,而袋装奶粉必须在2-3周内吃完。

(3)售价不同。袋装奶粉比罐装奶粉售价要略低一些,相对来说更经济实惠。

更换新奶粉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虽然不建议频繁给宝宝更换奶粉,但是当孩子喝奶粉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时,还有当给宝宝更换不同段数的奶粉时,我们都要面临旧奶粉换新奶粉的问题。

在给孩子更换新奶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宝宝出现某些健康问题,比如处于发热、腹泻、感冒等身体不舒适或疾病状态时,尽量不要更换奶粉。

(2)接种疫苗期间或者是酷暑季节也不适宜更换奶粉。

(3)小月龄宝宝更换奶粉需要格外慎重。

(4)更换奶粉需要4-7天左右的过渡适应期。具体方法是:在旧奶粉中先少量掺兑一些新奶粉,观察到宝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后,逐次加大新奶粉的比例继续掺兑,在4-7天左右时间里直至全部更换为新奶粉。

当你决定给宝宝添加配方奶时,你知道该什么时候喂母乳什么时候喂奶粉吗?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哦。

混合喂养有两种方式,补授法和代授法。

小于6个月的婴儿:建议使用补授法。具体方法是,每次喂奶时先喂母乳,接着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补喂一定量的奶粉。补授法可以保证妈妈的乳房按时受到吸吮的刺激,保持乳汁的正常分泌。

大于6个月的婴儿:建议使用代授法。具体方法是,一次只喂母乳,下一次只喂配方奶,母乳和奶粉轮换间隔喂养。因为这种喂养方法容易使得母乳越来越少,可为以后自然断奶做准备。

俏妈建议: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一天当中都使用到的。当然,在你还没有准备给宝宝断母乳之前,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妈妈们喂奶时尽量采取补授法。

洋奶粉、进口奶粉、国产奶粉哪个更好?

说到买奶粉,不少妈妈特别爱研究配方,甚至不惜花大量时间找来各种分析比较奶粉配方的科普文章来看,这种严谨的态度真是不服都不行啊。

可是,如果我们普通人都能判断出哪种配方好哪种配方不好,那这些乳企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吗?各大品牌的奶粉除了拼奶源就是拼各自的配方,这事儿还用得着我们去费心吗?

总之,关于选择什么牌子的奶粉,我个人的观点是:

(1)海淘、代购洋奶粉有风险,需谨慎。如果你对货源百分百放心,而且也心甘情愿承担爆罐风险,那就继续选择海淘或代购吧;

(2)进口奶粉,纠结派妈妈的首选。如果你没可靠的代购渠道,又不想给孩子喝国产奶粉,购买原装原罐进口奶粉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至少品质和售后都有保障,也无需长时间等待和大量囤货;

(3)国产奶粉没你想的那么差。国家实施奶粉新政后,对国产乳企管控越来越严格,能够坚持下来的一定是值得信赖且有实力的大乳企,所以购买国产奶粉没什么不放心的。

(4)认准大品牌。不管是洋奶粉还是进口奶粉、国产奶粉,选择知名大品牌那是必须的。

任凭奶粉商们吹的天花乱坠,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任何配方的婴儿奶粉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配方奶粉只能是母乳不足或者哺乳条件不允许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对于宝宝们来说,母乳才是最自然、最安全、营养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几乎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

作为母亲,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定是——母乳。

更新于 16:34有机奶粉哪个牌子好?

有机食品位于食品安全金字塔最高端,而有机奶粉生产尤其是有机婴幼儿奶粉生产,是有机食品当中要求最严格的。那么,有机奶粉该有哪些品牌可以选购,其中哪个牌子的有机奶粉最好呢?小编在文中都将为你解答,希望对选购有机奶粉的父母们有所帮助。

奶粉对于每一位宝宝都至关重要,所以很多父母在婴儿奶粉的选购上都格外细心,特别是在“三鹿”事件之后,对于国产奶粉很多父母都十分惧怕,继而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奶粉。也就是从那时起,有机奶粉在国内受到大部分父母的青睐,因为有机奶粉严格的生产工艺让很多父母很是放心。说到这,也许会有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奶爸奶妈们不知道有机奶粉哪个牌子好?有机奶粉怎么选购?接下来小编将一一为你解答。

1 有机奶粉哪个牌子好?

小编在这为奶爸奶妈们推荐四个品牌的有机奶粉,这四个都是知名且备受欢迎的有机奶粉品牌,绝对值得信赖。小编会根据推荐的力度一一列出。



举手之劳,请分享给好友,或发到论坛和QQ群,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买奶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