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有的父母对孩子威胁式教育是否正确?

内容摘要:由于儿童还处于幼年时期,这个时期学校对孩子的生理性教育少之又少,关键就在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性教育。那么家长们进行性教育要从哪几个关键点入手呢?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呢?只有家长们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够在年幼 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孩子的身心发育才会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方法。此外,长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性教育方式。

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男女有别这个说法,应明白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进而延伸出许多男女有别的性别知识。但是性别知识的灌输不能教条,很僵硬的告诉孩子,应在他玩耍时或者遇到类似的男女生问题,趁机告诉他这个知识。

对于孩子不经意间的性提问家长们应该及时作答,即使不能立即回答,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给孩子正确答案,以免问题越积攒时间越久,出现的问题便会更多。在回答孩子的性提问时不要害羞,以免给孩子造成他的提问很肮脏的错觉。

由于父母和幼年时期的孩童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孩子受家长们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亲昵的称呼和亲密的行为,夫妻的避孕套也应放在孩子不易找到的地方,以免孩子看到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性早熟。

开启性启蒙的四把“钥匙”

教给孩子性器官的准确名称

尽管孩子不能完全的理解你教给他们的知识有什么用。但是至少让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私密处,能让他们对行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这将有利于你与孩子更精确和方 便地交流性方面的问题。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阴道等)也有助于你向孩子解说什么是性侵犯。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叙说是否有性侵犯发生。

利用各种时机向孩子灌输性知识

虽然有的家长不排斥给孩子教授有关性的知识,但是确不会主动向孩子灌输,他们觉得孩子问的时候才是他们想了解的时候,不问就不需要向他们解释什么。其实,有 时也没必要等到孩子发问才开始谈论。父母可利用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向孩子阐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为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应 该采取的预防方法,以及事件发生之后,应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敢于说自己不知道并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家长都会教孩子在学习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但是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运用。有很多家长在孩子不知道孩子问题答案的时候,就会胡乱的 说一些,就怕自己的形象会在孩子哪里变差。其实你这样是不对的,也没有必要。向孩子承认你不知道答案没有什么,关键是看你之后怎么做,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 一起查资料,去寻找答案。通过这件事也可使你在孩子面前树立一种诚实、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榜样。在孩子问到有关性的问题,而你不知道时,也应该这样做。

孩子虽小,但是她也有自尊心,如果在他小的时候你尊重他的话,长大后就会效仿你的言行。研究证明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孩子及他们成人后的性心理健康与否,它们分别是:自尊、隐私和如何做出决定。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小就尊重孩子,让他懂得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专家指出,上述建议只是让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尽可能的做到,如果做好这几点的话,就能给孩子的性教育开一个好头。只有家长们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够在年幼 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孩子的身心发育才会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掌握方法。此外,长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性教育方式。

一说到叛逆期,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只有年龄大的孩子才会有。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就发生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的时候。


每每看到孩子顶嘴、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不是语言威胁,就是棍棒教育。父母这样做,顶多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甚至还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叛逆。面对孩子的3个叛逆期,父母应该怎么做。

一、自我意识成长期(2.5岁到3岁)


2到3岁的孩子会遇到成长路上的第一个叛逆期,叫做自我意识成长期。2岁的孩子叛逆的特征有:爱说“我不要”、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很爱模仿大人,做事固执、倔强,父母怎么说也不管用。

这个年龄的孩子之所以这么叛逆,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个新的词叫“不”。会说“不”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了选择权,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管教太严,限制太多,孩子缺少选择的机会。当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会常常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慢慢地孩子也就学会了。孩子和我们一样,从心里就不想被人控制,所以“不”字就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父母应该学会的两个教养方法


1、用开放式的问句代替命令

面对2到3岁的孩子,我们不要讲太多命令式的话语。如果想让孩子不乱丢玩具,父母可以说:“玩具的家应该在哪里”而不是“不可以乱丢玩具”,这样听起来很舒服,孩子也容易接受。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更喜欢听到“可以”,而不是“不可以”。如果我们带孩子去一个新地方,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这个东西不能碰”、“这个东西不能摸“。尽管你叮嘱了她无数次,但孩子还是会犯错。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碰,哪些东西只能摸。

二、小大人时期(7-9岁)


当孩子长到7到9岁的时候,他们会进入第二个叛逆期。处于这个叛逆期的孩子特征是:

爱顶嘴,当父母说孩子的时候,孩子常常会说:你还不是一样,还管我。

嫌弃父母,父母想要抱她、亲她的时候,孩子会说:“好恶心“

推卸责任,明明是他自己做错事,最后还要埋怨父母。

管教父母,当你给孩子定规矩时,有的孩子会把老师搬出来,教育父母。


1、孩子开始变得独立,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孩子顶嘴不一定是坏事,而是表达自我想法的一个方式。

2、孩子梳理自己的知识。孩子上学前,父母都会告诉孩子生活的标准答案。上学后,孩子通过作业中的选择题,意识到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并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3、撒娇。有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可能是一种撒娇的方式,只是因为年龄大了,选择错误的撒娇方式导致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协助孩子制定计划,而不是替孩子做计划,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

2、告诉原因,也要告诉结果。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不能简单的说:“不可以”,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如果孩子有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的习惯。你可以说:“你不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这是你看电视写的字,和你专心写的字差别有多大。“

有很多父母常常要求孩子要少吃零食,可自己却经常偷偷地吃零食。一旦被孩子发现,从此你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三、青春期叛逆(12-15岁)


为了应付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也应该早早学习应对之策。我们常说青春期的孩子才是最叛逆的。你有没有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不爱和父母沟通、觉得父母很啰嗦,常常觉得父母在监视自己,不信任自己。

1、生理导致心理的改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荷尔蒙一直在改变,让孩子变得情绪冲动,常常会做出顶嘴的举动。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懂得比较多,而父母观念陈旧、做事古板,根本就不理解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叛逆,只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懂得尊重自己。他们会觉得,你们不尊重我,所以我也不会听你们的话。

4、不想被当做孩子来看待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希望父母还把他们当孩子看。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父母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不一定非要说话,可以写字,发微信。有时候,父母和孩子沟通,有点距离会更好。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要一上来就是怀疑的语气。孩子没有告诉你成绩,父母就会说:“是不是没考好,才不敢告诉我。”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告诉自己,要学会等待。父母可以和孩子说:“等你想说的时候,可以随时找我。”有时候,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自己就想明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种父母毁掉孩子自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