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湖滨社区书记是谁


   前埔健身公园。


   在罗宾森广场的五楼,原先有一个闲置的广场,现在这个广场成了附近居民的“空中乐园”。


   镇海路第一广场后面空地的小房子,环卫工人有了自己工作时的临时小家——“马路天使驿站”。


   莲前街道家庭关爱中心,家长与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做游戏。


   7月12日,曾厝垵游人如织。

   加快推进新建一批街心小公园等房前屋后的实事、好事,积极推动辖内的民生项目早日开工动建
   今年计划建设20座“马路天使驿站”
   积极推动鹭江道——白城步行道的设计规划,使之与海湾公园步道、环岛路相连,打通沿海的健康步道
   把曾厝垵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的成功经验借鉴到黄厝等“城中村”改造中
   重点打造海底世界前广场、轮渡海滨公园广场、中山路东段舞台、鸿山公园、中山公园广场等12个重点广场
   把好资源投向民生
   实现群众需求与城区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罗宾森广场的五楼,原先有一个闲置的广场,现在这个广场成了附近居民的“空中乐园”。原来,在思明区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中,这个闲置广场得到了充分利用,在高层楼宇之中创造出近6000平方米的娱乐休闲空间,获得周边居民的一片赞誉。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热情的感染下,开发商也无偿腾出一间7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交由街道、社区进行规划,作为厝边义工站、环保教育屋、健康小屋、结伴养老互助站的平台。
   空间资源有限、承载力不足,是目前思明区空间发展的最大问题。思明区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平稳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双成效,更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把民生优先理念融入城区建设的全过程。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和第一广场之间有一条路,不仅车流量大,而且由于路边绿化等便民设施迟迟没到位,野草丛生并有土头垃圾堆放,成为不和谐的一个“音符”。中华街道思南社区老少齐动员,成立了“兵强马壮”的项目小组,不仅发动周边居民和单位为新道路征名,还广泛宣传道路周边网格化植被认养理念,动员居民参与植被认养。厦门大学志愿者协会生化系的师生还将在这个路段上,每隔五米设立“生态宠物公厕”,道路旧貌换新颜。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中,思明区利用现有各种资源,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新建一批街心小公园等房前屋后的实事、好事。接下来,思明区将积极推动辖内的民生项目早日开工动建,早日发挥效用、服务于民。同时,合理务实地利用一些闲置用地,实现群众需求与城区功能的有机结合。
   设“马路天使驿站”
   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喝水的地方    从这个月开始,中华环卫所的环卫工人有了自己工作时的临时小家——“马路天使驿站”。这个位于镇海路第一广场后面空地的小房子,共20多平方米,里面配备了热水器、饮水机、微波炉等,可为附近的环卫工人提供休息、饮水、存放物品等服务。
   这是思明区率先在我市建起的首批五个“马路天使驿站”中的一个。除了镇海路的这个“马路天使驿站”,其余四个分别位于古城西路、东浦路、坂尾南二路、南山南路。
   中华环卫所的郭建良说,“做环卫工人已经六年时间了,有了‘马路天使驿站’,工作条件好多了,累了有地方可以休息、喝水,我们心里更温暖了,干活也更有劲了。”
   建设“马路天使驿站”是思明区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计划建设20座“马路天使驿站”,解决环卫工人的实际困难。
   不仅增设“马路天使驿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思明区还贴心地考虑到环卫工人家中的“小天使”。为了解决环卫工人的后顾之忧,中华街道启动了“天使家园”爱心学堂,聘请专业授课老师,免费为辖区内环卫工人的子女提供功课辅导和各项兴趣爱好培训。

   方便市民登山健身、休闲娱乐、放松身心    清晨的阳光,洒在狐尾山上,空气中夹杂着草木的清香,一个个运动着的身影,步伐轻巧矫健。这里,就是市民喜爱的狐尾山公园健身步道。在湖滨北路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的小黄说,他每天下班后都要到狐尾山跑上半个小时,“很方便,既能健身,又能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如今在思明区,这样房前屋后的步道已经有十余条,长50余公里,遍及思明区辖内的狐尾山公园、东坪山(大厝山)公园、金榜公园、鸿山公园、万石山南麓、磨心山、云顶岩、曾山、狮山等山体,以及铁路文化公园,给市民登山健身、休闲娱乐、放松身心提供了便利。
   一条条绿荫环绕的步道在串联起思明区各大山头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健身房”,休闲放松不需要长途跋涉,在市民自家门口就能实现。
   现在,思明区又在积极推动鹭江道——白城步行道的设计规划,使之与海湾公园步道、环岛路相连,打通沿海的健康步道,满足市民的健身和观光需求。
   方便居民出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在重新美化的“城中村”,居民群众将告别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车辆乱停放、垃圾乱堆放、路面破损严重、公共配套设施缺乏……这些以前“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年有望在思明区得到解决。
   今年,思明区的“城中村”提升行动预计投入资金1.2亿元,在全区12个“城中村”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实现“城中村”环卫管理规范化,修缮“城中村”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方便居民出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曾厝垵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的成功经验,将被借鉴到黄厝等“城中村”改造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不大拆大建,在旧城改造中延续城区历史文化,挖掘曾厝垵、沙坡尾文化底蕴,努力留住“乡愁”。
   在厦港、营平片区等旧城,实施保护性开发,保持城区原有的肌理、尺度、色彩等风貌特征以及人文风情,禁止与周围环境风貌不协调、不相容的开发建设行为。
   思明区认为,通过城区有机更新,尽量为市民开放空间、提供公共绿地及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让居民走出家门,变“生人社区”为“熟人社区”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对前埔北区居民杨淑惠老人来说,幸福就是每天来到前埔健身公园,和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不仅让自己得到了锻炼,而且每天和大家在一起,心情很愉快,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在前埔健身公园里,许多人都和杨淑惠一样有着共同的小幸福:有的跳起了广场舞、交谊舞,一旁还有人扭着秧歌;太极拳、柔力球、毽子等爱好者也在各自的空间里活动着……这里俨然就是展现市民活力的“大舞台”。
   通过一些群众喜欢的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打破钢筋水泥的界限,由“生人社区”变身“熟人社区”——这是思明区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目标。
   目前,思明区正在重点打造海底世界前广场、轮渡海滨公园广场、中山路东段舞台、鸿山公园、中山公园广场、育秀广场、白鹭洲下沉式广场、松柏华庭广场、金榜公园、莲花公园、前埔健身公园、小白鹭金荣剧场前广场等12个重点广场,使之成为市民开展文化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设立家庭关爱中心
   为老人、青少年、务工人员等提供公益民生服务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在莲前街道家庭关爱中心一楼的长者之家里,老年人正在社工的带领下跳着健身操。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声中,老年人舞动着身姿,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每天来这里跳跳健身舞,打打乒乓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够结交许多新朋友。”78岁的潘秀云抹着头上的汗水说道。
   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潘秀云依然满头黑发、精神矍铄,一点也看不出实际年纪。一旁是她的女儿——56岁的刘建华。
   刘建华也说,一年多前,当家庭关爱中心的前身“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后,她就天天过来,“做做足底按摩,打打扑克,跳跳操,从早上8点多到中午12点,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很充实啊。母亲在我的带动下也过来了,我们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在长者之家,记者看到,现场摆放了许多招募会员的宣传单,有健身操、摄影、手工串珠、电脑等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需要参加的老年人可以通过现场或电话两种报名方式成为会员。
   这些服务都是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的,接下来,这里还将建立个人档案、需求信息数据库,并提供理发、陪聊、阅报、代写书信等关怀服务。
   除了老年人可以享受到贴心服务外,服务对象还包括辖区青少年、来厦务工者及其家庭成员。(厦门日报 文/记者 吴晓菁 图/记者 王协云)

商务合作/友链交换:QQ

本站为信息储存空间,网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信息、品牌介绍、招商信息、商标LOGO、图片版权)均来自用户提交,不代表网站观点。品牌官方网站、网上商城或互联网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本站无法证实其真实性。如因用户非法使用引起纠纷,一切法律后果由使用者承担。如无意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来函告知,并附上权利证书,本网站审核后立即删除侵权内容。

广州天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根据《思明区部分单位联合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简章》,现将面试资格复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进入面试资格复核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二、面试资格复核时间、地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厦门中公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湖滨社区居委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