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哮喘经常发作,可以试下跑步缓解吗?

运动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哮喘,很多患者认为这种哮是运动型的,只要不运动就不会引发。其实还有其他的诱发因素,例如情绪激动等也会诱发运动性哮喘。那么怎样诊断运动性哮喘,典型症状有哪些,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临床疑为运动性哮喘的患者,应作运动前后的肺功能检查,根据运动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运动性哮喘,这种方法也称为运动诱发试验。常用的运动方式有跑步、自行车功率试验和平板车运动试验。如果运动后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下降20―40%,即可诊断为轻度运动性哮喘,如果下降40―65%,即可诊断为中度运动性哮喘,如果下降65%以上,即可诊断为重度运动性哮喘。受检患者有严重心肺或其它影响运动的疾病则不能进行运动试验,试验时要备有适当抢救措施,应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运动性哮喘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运动越剧烈,诱发哮喘的机会越多、越重;运动持续时间越长,诱发哮喘的机会越多。一般说来,剧烈运动5—10分钟后才可能引起运动性哮喘发作,短于5分钟很少引起哮喘发作。
2.运动性哮喘多发于哮喘息者,且有家族倾向性,患者亲属中哮喘息者较多,气道对运动的耐受性较差,气道高反应性较多见。
3.运动后呼气流速峰值(PEFR)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l),运动性哮喘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有人提出,运动后PEFR或FEVl,下降大于10%,应警惕可能合并哮喘,而大于15%,则应视为异常。
4.运动性哮喘典型的发病过程呈3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运动开始及运动中。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通气血流分布好转,PEFR、FxVl均有提高,提示气道扩张,Pa队轻上升;
第二阶段,即运动停止后2—5分钟。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肺泡过度充气,PEFR、FEVl均明显降低,类似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此时P。o 2明显下降,而P。C02亦有下降趋势,可伴随轻重不一的乳酸血症,严重者可伴明显P aCO z下降,呼吸性碱中毒;
第三阶段,即运动停止后1—2小时内。气道痉挛逐步缓解,哮喘症状好转,PEFR、FEVl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但如在这段时间内,重复诱发哮喘的同种等量运动,气道痉挛较前减轻,气道阻力增加达不到第1次运动后的水平,PEFR、FEVl下降不足首次运动后下降的一半,这个阶段称之为“气道不应期”。

运动性哮喘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运动性哮喘患者由于重视不够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治疗,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大多见于右肺中叶。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偶见合并纵隔气肿或气胸,严重者有程度不等的心肺功能损害,运动性哮喘的临床危害甚至会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2、运动性哮喘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损害,很多的运动性哮喘患者就会惧怕运动,从而逃避运动,这样也会使身体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对病情的恢复无益,这就是运动性哮喘的心理危害的表现。
3、运动性哮喘在发作时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咳喘、憋闷,可以自行缓解,严重哮喘发作可能会导致一些急性并发症,如:缺氧、肺气肿、气胸、呼吸衰竭或心脏衰竭,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运动性哮喘的诱发因素很多,不要局限于剧烈运动。这种哮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一旦病发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否可以跑步运动,要视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来定。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其气道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此类患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性的因素下而诱发其急性发作,例如患者有可能在受到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刺激性的粉尘油烟,部分患者还可因剧烈的运动而诱发其急性发作。

如果此类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仍有剧烈的干咳,此时并不建议跑步运动,以免因跑步运动导致其临床症状难以缓解、控制效果也不佳。通常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要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来降低其气道的敏感度,待其病情稳定以后再适当的慢跑。要注意跑步的幅度和力度等,才能更好地避免其疾病反复发作而影响其预后。

总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是可以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哮喘的前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