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可以养猫?

顺便有木有除蟑螂有效办法推荐?



养蜘蛛,大蜘蛛,某宝有卖


同样的困扰,广东蟑螂实在太多了


网上有一种杀蟑胶饵很管用,大概35元左右,一盒就好使。


听说北方人都没见过蟑螂真是羡慕




南方超级多,一窝生完又一窝,又大又黑又会飞


猫喜欢抓蟑螂蜘蛛玩儿,就像抓老鼠一样



猫会抓各种虫子,一般家里进虫子类的,都逃不过它的猫爪!


网上有一种一块钱一包的蟑螂药很管用,我刚买过,撒一次可以管好久


我记得博物杂志有说过一个好办法,你去他微博搜一搜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前段时间,#麦当劳猫窝#和#麦当劳崩了#同时上了热搜。

起因是麦当劳搞了个买套餐送猫窝的活动,结果被热情似火的铲屎官们冲到系统崩溃。

当日,我亲眼目睹了疯狂抢猫窝事件的“冰山一角”。

上午10:20,距离猫窝活动正式开始还有10分钟,办公室和微信群里开始了一阵骚动,个个互相提醒、拿出手机做准备。

10:28,活动开始前2分钟,有人已经打开了抢购页面,每隔20秒刷新一次。

10:30,开抢!编辑邓等等拿出春节抢火车票的手速成功下单,结果5分钟后接到电话说猫窝没了。

我一朋友啵啵更是连页面都没能打开——麦当劳小程序被抢到秒奔溃,外卖app上的麦当劳店铺也连续取消订单并被迫临时休息。

这架势,不知道以为是麦当劳在派钱,但“猫窝套餐”其实并不便宜,同款组合比没有猫窝时提价超过了51%。

没抢到猫窝的人也不死心,四处高价收购。

别人有的,自家猫主子怎么可以没有?!

闲鱼上,麦当劳猫窝被炒到¥169(价格翻了几倍)也抵挡不住铲屎官的热情,仍然有184个人标记想要。

不养猫的人也许会觉得“至于吗”,但对铲屎官们来说,这点儿花销在养猫过程中简直不值一提。

四脚吞金兽,果然名不虚传。

小时候我奶奶养了一只叫小黄的猫,小黄是亲戚送的中华田园猫,那会儿没有猫粮的概念,一般我们吃什么小黄就吃什么,偶尔它还会自己去抓老鼠,养猫花销约等于0。

而现在年轻人养猫显然要更科学、更精致,随之而来的花费也更高。

“我可以不吃,但是猫一定要吃好!”,绝不是一句空话。

不少年轻人自己吃饭随便应付,点个外卖要几个app来回切换看哪个更便宜,为了2块钱的返现认真写满15字好评。

但是猫的口粮一点也不能含糊,¥500+的进口猫粮说买就买,35元的猫罐头2天喂1个,零食肯定也要准备好的。

为了让猫吃得更新鲜营养,他们还会亲自下厨做猫饭,前20年没做的饭,养猫后全补回来了。

我司著名猫奴狒狒是个连煮河粉都能翻车的厨房杀手,但做起猫饭来却是一套一套的,食材搭配了然于心,一天蒸2次从不落下。

为了保证猫的营养均衡,铲屎官做猫饭时都会尽可能地准备多种食材。

猫饭包含7-8种的食材是基本操作:以肉类为主(鸡肉、牛肉、猪肉等),搭配少量内脏(鸡肝、鸡心、鸡胗等)和水产(三文鱼、虾、青口贝等),蛋黄1-2个。

一些十级猫饭玩家准备的猫饭里甚至有十几种食材,恨不得把菜市场里能买到的都加上。

肉去掉带筋和脂肪的部分,虾剥壳去虾线,肉类称重按比例搭配好,然后剁/绞成碎块,但也不能太碎,要保留一些肉块锻炼猫的咀嚼能力。

边称边处理,严格规定每种食材的分量

最后上火蒸熟,蒸的时候要密切关注不能蒸太老,低温慢蒸,刚熟就关火!猫主子可是很挑食的!

这就是现代养猫实录:给猫吃最好的肉,自己天天吃外卖。

另外,还要给猫主子准备化毛膏和猫胺片、牛磺酸、鱼油、液体钙等保健品。

一个月吃下来,¥7-800是正常操作,吃到¥2000也不是问题。

吃的讲究,用的当然也不能敷衍。

在豆瓣一篇“大家都在猫身上花多少钱?”的帖子里,很多人表示自己的猫还没接回家,但买各种猫猫生活用品已经花了好几千。

家有两猫的Vicky双十一最大的一笔消费是一个¥3000的猫爬架,这个4层的猫爬架将占掉她20㎡出租屋近1/5的空间。

不过这并不是她家最贵的猫用品,去年她曾斥巨资¥4000购入一个全自动智能猫砂盆,有除菌净味系统,能手机远程操控,还能记录哪只猫什么时候上了多久的厕所。

同时她表示猫窝、猫玩具、猫碗、口水巾等也是隐形钱包杀手,看着不贵,但一见到可爱的就忍不住想买,不知不觉也累积成了一笔不少的开支。

除此之外,铲屎官们很大一部分钱都奉献给了宠物医院。

体检、打疫苗、绝育、驱虫,一整套做下来几千块就不见了。

要是猫不小心生病了,那更是不得了。

狒狒的猫去年生了两场病,前前后后花了3-4万。

不过上面说的这些其实还是小意思,终究版精致养猫的人,已经给猫猫用上了奢侈品。

在一身名品行头加持下,整只猫由里到外透露出一股贵妇范儿,身价百万不是梦。

在如今养猫的世界里,一个月¥1000多属于“穷养”范围。

至于富养嘛,上不封顶。

为什么年轻人甘愿成猫奴?

《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全国城镇养猫人数为2701万人,比2019年增加10.2%,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884亿,比2019年增加13.3%。

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宠物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仅6.5%的猫主人把猫当作宠物,对他们而言,猫是朋友,是家人甚至孩子。

在单身、独居人口逐渐上升的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养宠物,而对早出晚归忙于打工的他们来说,不用遛、不需要太大的活动空间的猫是更好的养宠选择。

“晚上回家后看到胖猫在沙发上呼呼大睡,突然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我坚信它是为了等我回来等到睡着的!”

撑起“猫经济”这片蓝海市场的,是年轻人的孤独。

他们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猫的身上,独自在外打拼的孤独,还有随之而来的不安、混乱、遗憾等。

最近在闲鱼上兴起了一项“动物沟通”业务,一些自称动物沟通师的人表示可以通过意念与宠物进行沟通。

只需要知道宠物的长相、性别、年龄、名字,他们就能了解宠物的想法、感情、喜恶,甚至能跟去世的宠物对话,收费普遍在¥200/30分钟。

看似是“智商税”的服务,却吸引了不少宠物主人前去下单,其中养猫人士占了大部分。

“为什么不吃饭?”“喜欢我吗?”“喜欢现在的生活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高冷难懂的猫主子到底在想什么?铲屎官希望通过玄学能得到一个答案。

但要说他们真的对宠物沟通这件事深信不疑,也不见得。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宠物沟通经历,她因为担心猫换了生活环境后不习惯,所以去找了沟通师,尽管她觉得沟通师的回答比较笼统也不完全准确,但当听到“猫说”它“过得很好”时,她感到心里瞬间放松了不少。

去进行宠物沟通的人,与其说是想了解猫的想法,也许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现在年轻人疯狂砸钱的精致养猫大法,也是如此。

帮猫过生日,订蛋糕,做美容,买新衣服……

很多东西不是猫需要——猫压根不会在乎自己的窝是爱马仕还是爱牛仕,而是养猫的人需要。

养猫已经不再单纯是养猫,还是人类欲望的投射。

Vicky告诉我,她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猫最好的,希望猫能过上她渴望、但目前拥有不了的理想生活。

不过Vicky同时表示,所谓的“力所能及”并不好把控。

“有时看到别人晒给猫猫买了什么东西,就算超了预算,我也忍不住想给家里两个主子安排一个,不然会觉得有点对不起它们,让它们过得没有别家的猫好。”

如今社交媒体上养猫在疯狂内卷,猫粮要最顶级的进口粮,猫饭要全部用进口食材,猫碗要蒂芙尼的,打造恒温猫室让猫一年四季都能尽情玩耍。

在这股风潮中,很多人不知不觉中也被动卷了起来。

有人花光了存款,有人为了养猫借钱,甚至搞到连饭都吃不起。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猫最好的,重点不仅是“最好”,也是“力所能及”。

勉强自己去追逐一些网络上“养猫大神”的脚步,最终只会陷入负债精致养猫的困境。

如果真的能跟猫进行沟通,也许它也会劝上一句,“别卷了,我不需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放式厨房养猫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