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是听障儿童,现在需要进行语言矫正,问问成都这边有听障语言矫正的机构吗?

儿童助听器用户朋友们注意了,在弱听儿童佩戴了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以后,下一步,家长们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听障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或小学学习。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老师与父母见面,一起讨论给孩子最合适的安置。下列几个因素应列出考虑:孩子对上学的准备度,父母之尺度,离家远近,学校的听觉环境及硬件的布置,教职员的态度及对孩子的兴趣,师生比例,对其他说话较慢的孩子教学课成绩怎么样等。

二、去参观幼儿园以观察整个环境设施及课程安排与园长见面并讨论孩子的安置。

和负责老师参加助听器孩子的康复课程。

1、  可观察到孩子目前的发音、听能、语言及沟通技巧与能力及如何运用于完成他认知的学习。

2、  开展这些沟通技巧的策略上,父母们的参与感。

3、  可以学习怎样帮助孩子把外部设备戴好,及找出外部设备的问题之症结。

4、  取得一些讨论老师该如何接触听障儿及回归理念、有关助听器的刊物的文章。

这样有助于从孩子在家的表现中了解其理解语言的程度和表达词汇的样本。

五、助听器孩子及父母一起参观幼儿园,父母应记下一些常使用的词语以教一些孩子不熟的字。

1、  依助听器儿童的听力程度及听能环境,他是否需要视觉线索以辅助聆听。

2、  先以他的名字来引起他的注意,如必要时在靠近的距离反复叫他。

3、  在正常音量下发音说话,同时注意表现唇部嘴形。

4、  用合乎孩子语言程度的语言,简短且反复地述说,若孩子不理解,可换句话再说。

5、  可以请他回答问题或重复你的话,来测验孩子是否理解,若他不愿意说,试试看以手势引导或鼓励。

6、  让孩子照指示做动作,给三次指令后孩子应该知道与了解。

7、  在叫他做动作前,应先输入语音,这些话应重复,若必要时,可以眼神来指示他,最后使用手势引导。

8、  要求听障儿首先用说话来得到他人的注意、寻求讯息或满足需要。

9、  一张热情、活泼、表情丰富的脸,对鼓励孩子注意听是非常有效的。

10、在表达句子或指令时,应一直使用同一句话,直到他已经懂了,然后再将句子扩充,教他新的字汇及概念。

11、 偶尔可允许他在团体课时,从家里带来书,他可以知道里面的故事且一行行的读下去。

1、一定要一视同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这个团体的一份子。

2、记得跟孩子很要好的小朋友的名字,或许你也可以邀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或玩耍。

家长、语言治疗师、教师之间之联系:

1、老师应注意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弱听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打击的。正面鼓励他可以养成他健康的人格和思维。

2、每周或甚至每天开始用学校的联络簿做沟通,老师可记下某些特殊事件的消息,家长也可回报家中发生的讯息,诸如问题、建议、开心的话题,赞赏孩子好表现等,均可在此本子中讨论,如此可增强整个团队的努力,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这本联络本还可以帮助听障儿讨论其活动,并增强他的说话与语言。用相片及手绘的人物,可以更加帮助孩子确知这些信息。

3、当父母去接小孩时,或者父母可利用老师方便的时间与老师见面,以讨论孩子近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4、老师如果有可能,应把教学计划告诉给家长,以便家长可以帮助确保孩子的学习跟得上进度,可以让家长为孩子培养其预习和复习的观念。

5、父母和老师之间的联系是绝对重要。随时需要开会,以确保对孩子的期望是科学的、可行的。通过讨论使家长明白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双方共同商定对孩子该做怎样的安排,这样可使弱听儿在知认、沟通技巧及社会适应性方面能持续健康地成长。

6、听障儿的发展不一定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但他们大部分的需要却是雷同的。若干年后,当你回想起孩子进幼儿园生涯的最初几个月,你会发现他在托儿所的经验对他整个未来的发展架构,以及对帮助他适应未来要进的小学上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7、还有一方法,试推行,入学前与幼儿园老师协商,每天安排言语矫正老师为孩子做20-30分钟的单独语训,语训内容由家长与班主任协商制订,内容为孩子发音不清的单词、句子、与实地教学时孩子不能理解的部分。实施方法为家长与教师每周交流一次,并指定辅导内容,然后再分在周一到周五去实施与完成,每周检验一次效果,不成功下周继续,或另行制定方案。

【摘 要】 在我国,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但目前笔者所在地区的特教学校只招收6周岁以上儿童。许多3—6岁听障儿童由于无法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训练,而错失了习得有声语言的最佳时期。本文从一名听障儿童的教育实践为例,提出了帮助听障儿童融入普通幼儿园普通班级学习、生活和游戏的方法,同时探讨了在听障儿童的语言最佳习得期开展特殊教育的听觉训练与发音训练的意义及具体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听觉训练  发音训练

去年9月,园长把一名特殊的小男孩带到了我班,这是一名听障儿童,他先天性耳道蒙塞及耳廓缺失,庆幸的是尚存部分听力,能发出“哦、噢、欧”等音。我和其母亲沟通,得知小皓属于传导性耳聋,医生建议在其6周岁以后进行耳道打通手术及人造耳廓,但到6周岁以后再学习语言的话,就会错过幼儿学习语言3—6岁的黄金期了。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的心里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我应为小皓提供一个怎样与健听儿童平等相处的平台,使他能够尽快融入到我们这普通幼儿园的普通班级呢?日常的集体教育教学、游戏、生活活动又如何开展呢?我应为他设计怎样的特殊教育的听、说训练呢?摆在我脑中的一连串问号使我向特殊学校的老师请教经验,以特殊教育的理论指导结合小皓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及班里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言语训练活动。

一、加强师幼之间、幼儿同伴之间的融合支持

我发现小皓的观察能力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他的座位安排在前排,以便于他能看清老师的口型,并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考虑到小皓的特殊需求,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背对他或一边走路一边讲话,讲到关键词语时我总是放慢语速、放大声音。在向小朋友提问时,我总是站在小皓的身前,使他看清我的面部表情和口形,并适当增加一些有助于理解的手势动作。当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会提示小皓转向那位小朋友,聆听别人的发言。

集体教学中的个别指导尤为重要。每当有桌面操作活动时,我都会走到他的面前,把操作要求再大声说一遍,或者演示一遍,让他知道如何操作,鼓励并帮助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自由活动时,我会安排活泼开朗且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小朋友和小皓一起活动,让他们帮助小皓获得更多的口语和知识信息,以便小皓获得交往与玩耍的快乐体验。我尽可能更多地为小皓提供參与活动的机会,使他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色。在“庆祝元旦”联欢会上,小皓和其他几名小朋友一起表演了歌曲《小星星》,他的表情和动作非常棒,我当即重点表扬了他,通过这个机会展示小皓在模仿能力方面的优势,鼓励健听儿童热情接纳他,看到他以开心的笑容迎接新年的到来,我感到小皓已克服种种困难,逐渐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逐渐走向正常化和社会化。

二、开展听觉训练——刺激听觉器官,帮助听障儿童获取声音刺激

听障儿童的听觉器官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听觉训练可以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我发现每当琴声响起的时候,小皓就会紧紧盯着琴键,像在寻找什么,他的眼神总有按捺不住的兴奋。我明白了,他对乐音特别敏感,于是我开始向他进行乐音刺激来进行听觉训练。使他意识到声音的存在,让他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残余的听力,培养他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感受、辨别、记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进而获得有声语言。

每天,其他小朋友离园后,班里的钢琴会为小皓特别地奏响音乐。我请小皓的家长配合一起与他听音乐、歌曲,一起随乐曲拍手、跺脚、点头。班里的哨子、小喇叭、铃鼓、碰铃、三角铁等发声器具经常让他把玩,以培养其辨别不同的音色和音调的能力。为把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我和他玩起了许多声音游戏,比如“听音长开玩具车”:哨子吹的声音长就把玩具车开的远,哨子吹的声音短,玩具车就开的近。

三、开展发音训练——利用发音器官,帮助听障儿童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

人的舌头和嘴唇上聚集着大量的运动感受器。人在发出声音的时候,需要多个发音器官相互配合,包括:改变各发音器官的位置和形态、言语运动的方向、发音器官的紧张度、语速的快慢等。小皓不能靠听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语言活动,发音器官的动觉即言语运动觉就成了他模仿、检查、监督自己发音器官的重要工具。因此我把发音练习的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与听觉训练密切配合,同步练习。

1. 为了教魏志皓的发音器官灵活、协调地运动,我陪他进行舌和口部的训练。舌部运动时,我和小皓把双手五指叉开,放在脸两旁模仿小猫的动作:伸收舌(小猫真淘气)、舔嘴唇(小猫小猫爱干净)、顶两腮(小猫小猫在吃糖)。结合有趣的儿歌提示,小皓做起这些运动操来饶有兴致。

2. 我利用闲暇时间给小皓做按摩操。通过揉揉脸颊、双手抹嘴巴轮廓、摩擦下巴、轻弹颧腮等多种手法刺激他的发音器官穴位,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

因为长期没有有声语言的刺激,小皓说话时存在声音短而轻、虚飘不实的现象,他的肺活量小,不会控制气流,平时又缺乏体育锻炼,呼吸训练尤为重要。每次吃点心、午饭前,让他闻一闻点心和饭菜的香味,引导他进行正确地吸气。别的小朋友在园喝水是用小茶杯,而我给小皓使用的是吸管杯,让他用吸管吸水喝,让他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吸气练习。我把彩色皱纹纸撕成纸条做成彩色长胡子,挂在他嘴上,让他“吹胡子”学习噘嘴吹长气。

小皓在这一年的集体生活中,他已能和健听儿童一起愉快的学习、游戏,进行交往了,但是对他的言语训练还要保证其持续性,这样既可巩固往日所学,更可让新的语言矫正往日的失误,以及填补过去的语言空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障儿童语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