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近视200度能矫正吗?

有些心脏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躁、忧虑、害怕的情绪,有些病人常因心慌心悸、恐惧于医院就诊,然而心脏相关各项检查结果却未见异常,还会被误会为“装病”,让人无比苦恼,这到底是怎么了?

年后天气渐渐回暖,不知不觉新一年的春天已经开始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养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一天良好生活习惯的坚持。下面给心血管病患者一些简单的养生建议。

如果您刚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者刚动完心脏手术,或被诊断为心力衰竭,是否会灰心的认为自己以后只能静养了,对恢复以前的工作和生活觉得希望渺茫?其实并非如此,心脏康复可以帮助您的心脏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并能助您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工作。

大家知道人体通过血管系统将组织、器官必需的氧气、营养物质和水等源源不断地送到组织、器官,又通过它将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运出。如此,机体得以不断的吐故纳新,完成新陈代谢。

秋风飒飒,红旗飘飘,举国欢庆,热热闹闹,然一到节日期间,慢性病往往在一定的条件刺激下会突发而成急性病。虽然节日是天天快乐有吃有喝的节日,是放飞心情缓解压力的节日,但对于心脏病人来说就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点: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的好朋友二旭妈妈写的。

她最近这个月一直都很心焦,每周都要带孩子去医院折腾很久,最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就是“后悔”。

她家女儿现在准确的年龄是 8 岁 10 个月,上三年级。

去年发现近视 50 度,没想到今年一查,度数疯长,孩子现在已经真性近视 250 度了。

医生说如果早干预早控制,孩子度数不会增长这么快。

她写下了自己在防控孩子近视的问题上,走过的一些弯路。

也分享了一些矫正孩子视力的经验,还有咨询专家后得到的一些实用的方法。

现在孩子近视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低龄化,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我女儿是去年 7 月份查出近视的,当时双眼度数都是 50,当即戴上了普通近视镜。

我以为,孩子只要佩戴上合适的,就可以控制住度数了,完全没想到近视发展这回事。

复查应该是今年 2 月份,疫情原因,一直拖到 9 月份。

初复查时,孩子裸眼视力,仅有 0.4,医生说,近视度数已经在 250 左右。

仅一年时间,孩子度数涨了 200!这太让人难以预料了。

孩子正是快速发育的时期,眼轴距每增长 1mm,近视度数就加深 200 度。

即便用眼习惯很好,每年自然增长 50-100 度,也都是正常的。

回想这一年,女儿身高确实明显增长。

但用眼习惯,显然没太注意。

前半年憋在家里上网课,户外活动少,加上女儿特别爱看书,看起来就忘了时间,种种原因,才让她近视度数激增吧。

医生还帮我做了个推算:

孩子现在刚上三年级,如果不重视,小学毕业,可能会发展到 400-600 度,初、高中 6 年再下来,高度近视无疑了……

图片来源:电视剧《明天,妈妈不在》

其实对孩子可能会近视,我心里有准备。

毕竟现在各种电子产品刺激加上学业压力,孩子难免有些用眼过度。

可孩子要真是小小年纪就高度近视,我还真有点难以接受。

那段时间,我不停地咨询、查资料,想办法控制孩子度数增长。

心里也满是自责,后悔自己重视度不够。

我在朋友圈发了孩子近视的事后,有朋友这样回复:

假如近视不是病,没必要担心或焦虑。假如近视是病,可以治,那就治。

这条回复看起来挺理性,但我作为真的“吃过亏”的妈妈,真是无法做到这么佛系。

近视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它最大的麻烦就在于——它不是病,但它跟病一样,有许多潜在危害。

我自己是中度近视,二宝 8、9 个月时,我准备了一场考试。

那两个月,我不停地看书、熬夜、刷题,用眼有点过度。

考试过后,有天忽然发现视野里有几个黑点,去医院一查,是视网膜裂孔。

幸运的是,裂孔位置不错,发现也及时,手术修复后就没事了。

我家二楼的高中英语老师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是高度近视,前几年不小心摔了一跤,视网膜脱落,伤害了眼底的黄斑部位。

虽然最后手术修复了,但视力仅剩一点点,看人看东西都是模糊的。

平时跟我们打照面,她都是“听音识人”。

也因为眼睛问题,她从特别受重视的英语老师,调到了学校图书馆,工作事业都很受影响。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除了日常生活的不便,最大的隐患,就是眼底病变概率比正常人大。

因为我们的眼球是附着在视网膜上的,近视会让眼球拉长,但视网膜是不能随着眼球增长,所以,高度近视的人,眼球就特别容易牵扯视网膜,眼底各种病变的概率就大。

高度近视的人,发生视网膜穿孔、撕裂、脱落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五倍,患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是 0.07%。

最近几年,也常有新闻爆出很多眼底病,包括黄斑病变、后巩膜普通肿等眼病正在低龄化,而这些眼底病,跟近视都有很大的关联。

正是因为这些,我才想要千方百计不要让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女儿一个同学家长,也很不理解我的焦虑,她说:

现在近视眼矫正手术很成熟的,大不了以后做手术不久行了。

可事实上,这是一个认知盲区:

即便做了激光手术或“全飞秒”、“变飞秒”等晶状体植入,也只是改变了视力。

眼底已经发生改变的生理结构,是没办法复原的。

也就是说,即便做了近视眼手术,眼底病变的概率,也并不能改善。

图片来源:电影《小番茄》

何况,这些近视眼手术,还有很多并发症或后遗症。

我怎么忍心,让孩子因为自己的疏忽,长大后承担那么多潜在危险呢。

我家孩子的近视防控之路

系统检查、咨询医生后,我终于明白了:

就像上面说的,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改变屈光度,无法根治。

而孩子要想免除日后近视带来的风险,只能防控。

医生还非常耐心地告诉我,控制近视目前只有两种办法:

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但因为副作用明显的原因,并不常用。

第二种就是用光学手段:

佩戴角膜塑形镜、多点近视离焦镜、周边离焦软镜等延缓近视增长。

目前,控制近视增长最有效的是角膜塑形镜,就是俗称的OK镜。

但同时也说了OK镜的两个问题:

一是价格,OK镜一副价格在 8000—15000 之间,而且要每年更换。

一副眼镜,加上护理复查费用,每年要在 15000 左右。

孩子如果戴到成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第二就是,OK镜也是有副作用的,因为它要戴到眼睛里,卫生搞不好,非常容易感染。

纠结再三,我决定先帮孩子控制度数,选择了OK镜。

OK镜在佩戴前,要进行一系列的繁琐检查。

像角膜的各项数据,都需要评估通过后,孩子才能验配。

检查过后,还要经过繁琐的试戴、各种仪器检查。

我家当时是试了 4 只,才找准孩子合适的眼镜。

旁边一起试戴的小姑娘,前期检查评估都通过了,但试戴了好多副,都因为眼睛太敏感,不停流眼泪,只能放弃了。

试戴繁琐的前期检查,加试戴,让我差点放弃。

想想现在麻烦,是为了孩子以后不麻烦,就坚持了下来。

OK镜是晚上戴,白天摘。

它的光学原理是通过压迫角膜暂时降低屈光率,短暂提高裸眼视力。

我家第一天戴过后,第二天早晨裸眼视力明显转好。

但医生说,一般要持续戴一周左右,才能达到一整天的矫正视力。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佩戴过程确实很繁琐:

戴和摘之前,都要充分清洗,清洁要做好。

我女儿第一天摘镜时,因为经验不足,轻微抻拽了角膜,好在复查时,医生及时看出来角膜上的两个轻微的小点。

这让我意识到,按时复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佩戴上OK镜后,第二天,第一周,第二周,第一个月,第三个月,以及以后每隔三个月,都要复查。

整个过程,也让我特别跟所有的妈妈或爸爸们提个醒儿:

孩子近视,不是小事,一定要早重视。

光佩戴眼镜,并不能一定就控制孩子近视,还要有一系列的做法,才能真正有效。

1)从小监测孩子视力变化

孩子从出生,到 6、7 岁,视力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 2 岁时能达到 0.4,

4 岁正常视力是 0.8,

我当时就是,错过了孩子 6、7 岁前视力的形成期,还没留心,孩子就近视了。

所以,孩子小时候,父母一定要多观察,早重视孩子的用眼情况。

头正、肩平、身直,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另外,国际护眼法则 20-20-20 也要牢记,即:

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要停下来休息 20 秒看 20 英尺外的地方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远眺,才有效果。

3)每周保证不低于 2 次,每次不低于 1.5 小时的

户外运动最好是打球类的运动,也可以看远处或看绿色植物。

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在晚上或者特别早,光线不足的时候,是起不到理想效果的。

标准的光线条件是,我们看向天空时,眼睛感觉有微微刺痛感。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4)配一副适合孩子的青少年专用眼镜

这个就不展开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综合为孩子考虑佩戴的类型。

孩子要尽量少吃甜食和,因为甜食在代谢的过程中,会带走钙质,会让眼球壁变软,近视容易形成。

绿色蔬菜,黄颜色的蔬果,豆类,瘦肉等可以多吃些。

6)视疲劳的缓解和视觉训练

很多孩子的近视,是由视疲劳过度造成的。

孩子的眼睛肌肉,调节力度不够,就容易视疲劳。

平时的眼保健操,以及远眺,训练眼睛肌肉的方法,都可以学学。

每天多做几次,既能减少视疲劳,还能让小点的孩子,增加远视储备。

近视防控,其实就是这一系列的好习惯,坚持下来,一定能见到效果。

这是我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希望大家不必走我这么多的弯路,早点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

让每个孩子,都保护好眼睛,拥有清晰的视力和健康的未来。

本文经公众号:小树妈妈(ID: tree2050)授权发布,原标题:孩子近视1年,疯长200度:医生的话,让我无比自责……,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据悉,《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高中生、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了70%,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前列。若无有效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近视患病人口或达7亿。这时候,有一些近视度数没那么深的小伙伴,比如200度,就会好奇:200度近视能自愈吗?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来为大家解答。

  200度近视能自愈吗?

  在当前医疗水平下,近视一旦形成,有效地解决方式就是及时地、准确地矫正。对于视力尚处于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应格外注重近视防控,避免低度近视发展成为高度近视或超高度近视。

  孩子近视很常见,为什么要重视控制度数发展呢?

  因为近视的危害,不是简单的近视度数高,镜片就更厚一点、或戴上隐形眼镜、或做近视激光手术就没事儿了。真正近视的危害在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眼轴很长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带来视力急剧下降,是容易引起致盲眼病的!角膜塑形镜的配戴,就是为了把孩子将来可致盲眼底疾病发生的风险减低!

  1、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3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

  2、电脑与眼睛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

  3、看电视的距离不小于3米,一般为屏幕斜对角线的3-5倍

  4、每天睡眠时间国家规定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5、阅读、看书时,背部伸直,头部与书本的距离至少保持33厘米的距离

  6、写作业时坐姿不正、趴着、低头、歪着脑袋写字的学生,应用防近视笔,纠正错姿

  7、不要在强光、阳光下写作业

  8、不要戴别人的眼镜

  9、已经近视的学生配眼镜时要求度数准确

  10、不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或写作业、不用未洗的手揉眼睛、不能在晚上关着灯玩手机玩电脑

  以上就是关于“200度近视能自愈吗”问题的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视力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视能矫正过来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