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article>
<section>
&lt;h3&gt;又到了一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了端午吃粽子这一传统项目之外,我们今年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lt;/h3&gt;&lt;h3&gt;在端午时节,尤其南方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蛇蝎频繁活动,身体难免受侵扰。正因为如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毒五月”,五月初五端午,乃九毒之首,古人在这一天,有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比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lt;/h3&gt;&lt;h3&gt;那么,今天就送您一份良心的端午养生攻略,起居以养阳气,饮食以调气血,运动以防疾病,中草药以避毒祛邪,祝愿大家端午安康!&lt;/h3&gt;
金匮真言论》。意思为在春天,夏天适合养阳。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lt;/h3&gt;&lt;h3&gt;1.晚睡:十点半之前&lt;/h3&gt;&lt;h3&gt;尤其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早睡。虽然说睡觉更晚一些,但是也不能太晚,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会影响健康。&lt;/h3&gt;&lt;h3&gt;2.早起:六点&lt;/h3&gt;&lt;h3&gt;早起对于春夏秋来说,十分必要。早起适当做些体育活动,在夏天端午节里,多出汗,整个夏天会很惬意。&lt;/h3&gt;&lt;h3&gt;3.午睡:小睡至少10分&lt;/h3&gt;&lt;h3&gt;十分钟的睡眠虽然很少,但是,对于劳作的人们来说,确实可以驱走瞌睡。而且午睡十分,养心。&lt;/h3&gt;
&lt;h3&gt;二、饮食:健脾祛湿,调气血
&lt;/h3&gt;&lt;h3&gt;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lt;/h3&gt;&lt;h3&gt;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而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够健脾开胃、祛除燥热,所以这些饮食习俗是很有养生道理的。&lt;/h3&gt;&lt;h3&gt;1、吃粽子益气健脾、开胃消食&lt;/h3&gt;&lt;h3&gt;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lt;/h3&gt;&lt;h3&gt;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lt;/h3&gt;&lt;h3&gt;当然,吃粽子也应有所节制,肠胃病患者、糖尿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2、饮雄黄酒解虫蛇毒、燥湿、杀虫&lt;/h3&gt;&lt;h3&gt;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lt;/h3&gt;&lt;h3&gt;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lt;/h3&gt;&lt;h3&gt;2.吃姜枣茶去热消炎,补阳利湿&lt;/h3&gt;&lt;h3&gt;姜有驱寒,散热,消炎功效。大枣生血。不过,做时候要将食材冷水入锅。&lt;/h3&gt;&lt;h3&gt;3、红豆粥健脾养血、利水除湿&lt;/h3&gt;&lt;h3&gt;端午期间湿热,吃粽子和饮雄黄酒能健脾、开胃、解毒,还需喝红豆粥来利水祛湿。&lt;/h3&gt;&lt;h3&gt;红豆又名赤小豆,《神农本草经》中说,“赤小豆可消水肿”。红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养血、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而且红豆熬成粥,口感更滑润,也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lt;/h3&gt;&lt;h3&gt;经常喝点红豆粥可养心生津,对更年期中老年女性尤其有益。民间有赤小豆与薏苡仁一起熬煮煲糖水的夏日喝法,目的也是利暑湿。&lt;/h3&gt;
&lt;h3&gt;三、运动:强身健体,防疾病 &lt;/h3&gt;&lt;h3&gt;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lt;/h3&gt;&lt;h3&gt;1.划龙舟:全身气血畅通
&lt;/h3&gt;&lt;h3&gt;端午期间最好的运动,莫过于划龙舟了。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lt;/h3&gt;&lt;h3&gt;当然,龙舟只是一时之事,端午前后要想都能健康,不妨坚持一项长期运动,比如健步走2.2.健步走:强身健体&lt;/h3&gt;&lt;h3&gt;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能够很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lt;/h3&gt;&lt;h3&gt;3.疏通经络&lt;/h3&gt;&lt;h3&gt;全身按摩,使用刮痧板效果更好。四肢,后背等重要部位进行按摩。时间不宜过长。大约30分钟即可。&lt;/h3&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1、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

2、在炎热的夏天,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意念中如能想像着心中存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当被炎热扰乱心神,使心境烦躁,那样的话会使身体感到天气更炎热。

3、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4、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5、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6、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7、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邂逅端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