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到,加咯哒奇公交车,都有几点的?

恭喜白银案告破,这是当年位列中国建国后十大悬案之一的恶性案件,未来更新进来。

为什么这里面都是告破案件,而最经典的刁爱青案却没有收录,主要原因是变态杀人狂魔,首先要确定凶手才能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刁案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连个人犯案还是群体作案都无法确定,而且被害人只有一人。手段虽然恶劣而残忍,但就影响力而言,反而不如朱令案的社会影响力大。【个人意见,仅供参看,勿喷】

变态杀人,连环杀人,我们并不是为了探求血腥而整理如此多的案例,而是希望通过归纳,能够找出这些人的犯罪究竟是人性使然,还是社会影响,能够多次犯罪而未被发现,是防护意识不足还是高智商犯罪令人无法避免。

但很遗憾,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

以已经更新进来的例子而言,

龙治民杀人案,以贫穷为诱因,但持续犯罪理由却是变态到极点的为社会减少残疾人。

石家庄特大爆炸案,情感失败导致的人生坍塌,自我毁灭过程中妄图拉上更多亲属或者得罪了自己的人同归于尽。

杨新海 流窜4省 杀人强奸案,这是最令我毛骨悚然的案件,后期的犯罪居然是没有理由的。这让你赤裸裸的面对人性中最恶的一面。

宫润伯,刑满释放人员心理扭曲后的危害案,本可以通过监管可以避免的悲剧,使得二次犯罪过程中,被害者几乎都是孩子。

邱兴华,涉财案件引发的冲动犯罪,杀害报复对象后失控。通俗点说,就是杀得手滑了。

包括还未完整更新的那几个案件,这其中的共通点有什么呢?

百人百样,每个人的爆发点是不同的,同时针对人群也不同。这也许就是变态杀人和连环杀人最容易造成恐慌的原因的吧。

当年大学的时候看蜘蛛大大的《十宗罪》,心血来潮就收集了一下国内杀人比较多的案例。

只是略作整理,没有深入挖掘,其实这些内容在网上都有详细报道,可以查到的。

答案里首先剔除了古代史上因战争、灾难和其他群体事件造成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个人认为,战争过程中放任屠城和道德崩坏造成的杀戮只能称之为群体事件,而题住所举出的汉尼拔、开膛手杰克均为个人性质的变态杀人事件。

另一方面对没有确认的异型杀人案做了剔除,如南大刁爱青案。该案被害人为个例,只是杀人手段比较引人瞩目,同时影响时间长,且凶手未知,不能判定是不是变态杀人。

要知道,还有“激情杀人”这个说法嘛。

美剧《犯罪心理调查》对变态杀人有很详细的解释,同时也从心里层面和行为成因进行了比较通俗易懂的剖析。根据这么多年的美剧经验,变态杀手的行为模式可以总结为:智商越高越难缠,童年越苦越变态,无差别攻击,谁遇上谁倒霉。

而由于中国对变态杀人事件的研究较晚,这个定义也是很晚才出现的。

甚至在前苏联时期,苏联就有心理学家表示,变态杀人狂只会存在于资本主义体制之下。一直到谢尔盖特卡奇为时25年的杀戮生涯被公开。

以下内容为国内建国以来部分公开的变态杀人事件:

1.陕西商县龙治民杀人案【死亡人数:48人】

注:48具尸体全部埋在自家院子里,妻子知情。

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个人恶性杀人案。

事后确实有媒体和专家去还原了龙治民的童年、成长经历、人际关系,试图寻找变态杀人的成因。但就本人看来,所谓还原因为案情的披露,很多带有主观形式。不过他的犯案手法却值得研究。

这就是龙治民,图片来自度娘

其实,整个案件可以看做是凶手无聊杀人。被杀害的48人(其实这个数字是在他家院子里发现的尸体数量)有很多是被他以“做工”的名义带回家,甚至很多还住了一晚,然后才被杀的。

在审讯过程中,龙治民说,我这是为民除害嘞。

不过审讯人员没有继续关注他的杀人原因。

这48人都是龙治民在集市上随机带回家的,而且被害男子几乎都身强力壮。从照片中不难看出,龙治民的身高、体重其实并不出众。

这48人中,有17名女性,还有几名智力和肢体残疾者。作案手法一般为引诱被害者到家帮自己干活,例如埋尸体的猪圈、菜地都是被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挖出来的。等晚上熟睡后,再由自己袭击杀害,这个过程中,龙治民瘫痪的妻子会提供照明等帮助,然后二人把死者的衣物清洗干净,尸体整齐码放到院子里掩埋。

当时刚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联产责任承包制让龙治民没办法再吃大锅饭,同时,农闲时期的生产力过剩让很多人开始打短工,外出做活。逐渐活跃的人员流动给龙治民的犯罪有了一定的掩饰作用,直到他杀害了一名周边村民之后,这名死者的亲属通过龙治民冒领死者钱财的行为,捕捉到了他的行踪。

引诱手段:做工、介绍对象、免费住店

杀人动机:初期为劫财,后仅仅是为了杀人

处理尸体:自家院内就地掩埋

2.靳如超 石家庄特大爆炸案【死亡人数:108人】

注:这是唯一一个一次性伤害人数最多的杀人犯,在中国,爆炸案的数量是少之又少的。

靳如超的案件是典型报复性杀人,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而且无差别攻击。

这108名死者分别死于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至5时许,五次爆炸中的其中三次。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为:靳如超父亲和继母居住的棉纺三厂宿舍15号楼(无人员伤亡)、靳如超的居住地棉三宿舍16号楼(93人死亡,12人受伤)、靳前妻父母的居住的市建一公司宿舍1号楼(5人死亡,20人受伤)、靳如超的前妻和她现在丈夫居住的市五金公司宿舍楼(10人死亡,6人受伤)、生母留下的房产桥东区裕华路民进街12号(无人员伤亡)。

而靳如超的攻击对象分别是在楼内居住的继母、邻居、前妻父母和前妻。生母留下的房产因为其姐姐专卖他人,所以也被他列入了报复范围。

这五次爆炸,靳如超一共购买了约550公斤炸药,花费了人民币950元,破案后警方根据靳如超的交代,起获了被他遗弃的365克硝铵炸药、34枚雷管等物。加上雷管、纸捻等物品,靳如超的犯罪投入其实并不多。

让靳如超产生报复心理的诱因应该是与其同居的云南姑娘韦志花,因不堪他的打骂而逃回云南老家。1997年刚刚因强奸刑满释放的靳如超2000年结识了韦志花,相处不到半年,韦志花逃走。靳如超追踪到云南之后,强迫其跟随自己回石家庄遭拒绝之后,杀死韦志花。自知难逃一死的靳如超决定,被抓到之前,将所有对不起自己的人全部杀死。于是就有了凌晨的五次爆炸。

因为国内对枪支和爆炸物的管制,中国国内的爆炸案其实相对不多,也不太可能出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投弹客”和邮包炸弹事件。但其实,黑市从工矿流出的炸药雷管等危险物品不在少数,只是鲜少有人用来在居民集中区域实施犯罪。

之所以认为靳如超是变态杀手,原因在于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的私怨被转化为无差别攻击。这就像变态杀手中的入室灭门杀手一样,本是最安全的避风港——家,却有一场灭顶之灾横空而至。这种不可控的犯罪比有预谋的针对性犯罪更加可怕。

图片为靳如超年轻时的照片,宣判时他头发微秃,发际线较高

靳如超本人9岁时因病导致听力障碍,从小在石家庄棉纺三厂长大,1984年结婚,1988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7年8月19日被减刑释放。

从新闻报道中没有发现靳如超掌握有熟练的爆破技能,在购买炸药的过程中,他曾先购买了一部分进行了实验,然后才一次性买走了500公斤炸药。另外,在这五次爆炸中,造成93人死亡的棉三宿舍16号楼有一处未爆。

被捕后,公安部相关人员根据他的供述,进行了现场还原,按照作案路线和过程,发现五次爆炸仅用时39分钟。

根据其家人回忆,靳如超脾气暴躁,1994年母亲因车祸去世之后,性格更加乖戾。其父亲、圣母、继母、妻子等都曾被他殴打过。他本人虽然听力有障碍,但视力很好。能够熟练使用猎枪,驾驶摩托车、汽车。

杀人手段:凌晨在居民楼安放炸弹,依次引爆

落网:案件影响极其恶劣,公安部投入人海战术,大量排查后锁定嫌疑人,并在异地落网

【一点说明:靳如超其实不应算是变态杀人狂,他的目标很明确,动机也很明确,五次爆炸的指向性和需要除掉的人并不随机,所以他更像一个杀手。而这里之所以收录他,一是因为犯案的原因;二是在中国禁枪的大背景下,这种规模的爆炸案更像是战争,影响极其恶劣;三是死亡人数。特此说明】

这个案件堪称儿时阴影啊,犯案地点就在我们老家,当地影响力很大。届时会根据印象和犯案时间当地的一些具体情况添加自己的分析。

3.杨新海 流窜4省 杀人强奸 【死亡人数:65人】

注:跨皖豫鲁冀4省,疯狂作案26起。虽然不想披露,但是根据一些资料可以发现,杨新海在犯案过程中存在奸尸情节。根据审讯过程也不难看出,他是最符合变态犯罪心理成长经历的变态杀人狂。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

杨新海犯罪期间堪称中原地区的梦魇。横跨四省,每每犯案动辄就是灭门,手段极其残忍。

先说一下他犯案的地点,河南、安徽、山东、河北,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这四省的交界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地形,机动性非常强。他选择的杀人地点多为农村,而且这些地方不乏国家级贫困县。

犯案时间。2000年,犯案两起;2001年3起;2002年11起,2003年6起。其中最为猖獗的2002年,几乎全部是在河南境内流窜杀人。

背景:2000年至2003年期间,河南等地其实还没有大范围出现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情况,当地人一般是农闲、农忙两季,靠天吃饭。河南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和城市学校不同的地方,是多了春秋两个农忙假期,一般分别持续两周,当然,代价是日常上课时间没有双休,而是单休。

杨新海2002年的犯案在当地造成巨大动荡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犯案时间刚好是在农村“两抢”期间。这个两抢不是现在打击两抢一盗中指的,抢劫、抢夺,而是抢收抢种工作。因为当时的大型农用机械不多,只能靠劳力在田里日夜劳作,而守在家里的就只有老人或者妇孺,这就给了杨新海可乘之机。当然,这也使当地居民人心惶惶。

在农闲时期的犯案,杨新海手段更加隐蔽和残忍。农村地区民风淳朴,很多家庭是不建围墙的,杨新海多选择这种家庭,使用锤子等凶器,入户杀人,洗劫,随后徒步逃跑,然后搭乘交通工具流窜。

和美剧《犯罪心理调查》中提到的真实入室杀人案例相比,杨新海的模式和他们完全不同。美国的变态入室杀人案中,凶手会控制家庭中的孩子或者女人,威胁具有反抗能力的男主人就范,随后实施犯罪。而杨新海则是选择首先杀死最具威胁的男人,然后实施后续犯罪。

按照一般变态杀手的模式,其犯罪次数应该是逐渐增多,同时犯案频露会原来越短。例如在2002年12月的三起命案中,杨新海的犯案时间分别为:12月1日、12日和15日。2003年1月到3月,连续作案五期。但在2003年4月之后,中止犯罪4个月。

这不是变态杀人狂魔幡然悔悟,或者智商突然增加开始隐藏行踪。而是因为这段时间因为SARS的缘故,各地对流动人口加强了管控。

8月,他前往河北,三天内作案两起,杀死8人,强奸3人,其中有4个孩子。两天后,他再次作案杀死一家五口,最后在沧州落网。

在作案过程中,他主要的凶器是锤子,每次作案后,都会重新换一把。有时为了避免留下脚印,他会在鞋上再套一双袜子。为了避免留下痕迹,他也曾戴着白手套作案。在审讯过程中,杨新海能够清楚记起作案细节。

杨新海的恐怖之处在于,他袭击了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特别是居住于农村的男人,在自己的家庭被侵扰而自己有无能为力的时候,这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摧残。

杨新海的每次作案都是认真而随机的挑选目标,他的目标并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目标。他初期的犯罪动机应该是为了钱财,这从他曾经因盗窃罪入狱,释放后加入过盗窃团伙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但随着恶性的不断扩大,生命在他眼中逐渐成为一种可被消灭的东西,成为他行为模式中的一种必然。

这种被释放的恶,成为了他的犯罪动机,也造就了一个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的变态杀手。

犯罪手段:夜间入室杀人

杀人动机:初期为劫财,后仅仅是为了杀人

杀人手段:锤杀,或使用钝器

处理尸体:遗留在犯罪现场,有奸尸行为

落网:公安系统多地合作抓获

4.宫润伯 娈童 分尸【死亡人数:6人】

注:国内罕见的娈童并残忍分尸的案例,监狱内被同性犯人性侵之后产生了极度扭曲的人格变化。

在这个案件之前说一句,美国的假释犯、有性犯罪史以及对儿童有重大威胁的案犯都需要定期向专门假释官报到,而且这个频率很频繁。但由于中国的警力薄弱,不太可能达到这种力度的监管,同时由于对有犯罪前科人员的保护,邻里也不会知道新入住小区的成员是否有犯罪史。

这对自卫能力极差的老人、儿童、妇女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宫润伯就是这样一个爆发之后的隐患。

作为佳木斯本生本长的居民,23岁的宫润伯在1996年因与未满十三岁的幼女同居被判8年。在我国,其实并没有对心理变态罪犯的关注和测评。这次入狱其实就已经暴露出宫润伯对幼女和儿童非同一般的关注。

中国的监牢相信报应。在集体关押的牢房中,狱霸层出不穷,而约定俗成的一个规则就是暴力犯罪者居于这个小社会的金字塔顶层,经济犯罪次之,随后是偷窃抢劫,而最为人所不齿的就是性犯罪者。入狱后的一天晚上,宫润伯就被同监室的几名狱友强奸了,而且这种事情随后频繁发生,直到有了新成员加入,他才摆脱了被强奸的身份,摇身成为强奸者。

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一过程,让宫润伯的心理产生了扭曲,成为他出狱之后的性犯罪成因。

2004年10月底,获得减刑九个月的宫润伯被释放。

一直希望和那个十三岁女孩重温旧梦的宫润伯出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那个姑娘。结果发现她已经合家搬迁,不知去向。

被压抑的欲望,正在寻找突破口,只是已经变了态的心理,释放只是为了更快的毁灭。

2005年2月20日,宫润伯将在天麒网吧上网的十二岁男孩张天(化名)骗至家中猥亵后放走。

2005年9月,宫润伯将在天麒网吧上网的十三岁男孩崔浩(化名)带至家中多次猥亵后放走。

2005年3月16日15时许,宫润伯以自己生病帮忙开门为由,将佳木斯市第二小学三年级学生王胜利(女,9岁)骗至家中,以钝器将其击毙后数次实施污辱,随后将尸体和衣物焚毁。

2005年10月2日23时许,宫润伯以提供住处为由,将流浪少年王力(男,14岁)骗至家中,多次猥亵后于5日22时许以钝器击打后扼颈的方法将其杀害,随后将尸体分割。

2005年10月22日下午,宫润伯以游戏将江富元(男,9岁)骗至一游戏厅,并于当天23时30分将其带至家中,多次猥亵后于11月初将其杀害,随后将尸体以塑料袋包裹置于家中炕上。

2006年2月27日凌晨,宫润伯以提供早饭为由将钱兵(男,13岁)骗至家中,将其猥亵。2月27日14时,钱兵以这里太冷,家里没人为借口诱使宫润伯将其送回家中,随后钱兵于2月28日下午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佳木斯市公安局向阳分局报案,警察随即在天麒网吧将宫润伯抓获。

从犯案过程中不难总结出,宫润伯的行为模式符合一般心理变态杀手的发展规律。

先是试探,单纯性犯罪,并不伴有暴力。随后开始有过度暴力的情况出现,并有猥亵尸体的情形发生,为了掩盖痕迹,分尸成为常态。

而针对儿童性犯罪的罪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表现出暴力情形,宫润伯平日里很少与人说话,总是给人一副老实敦厚的感觉,外表懦弱卑微。

但对于所谓专家说需要儿童尽可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说法,我个人只能同意其中一部分。这就像现在某些媒体指责针对女性犯罪中,女子穿着暴露为犯罪诱因的说法,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需要做的是净化环境,而不是净化儿童。女性和儿童不应该是在这种挫折中成长、生活,学习社会的规则,更何况这从来就不是社会规则。

弱小,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侵犯。

犯罪手段:诱拐,猥亵后杀人

落网:被犯罪对象引诱至家中报案后落网

5.邱兴华 报复杀人 手段残忍【死亡人数:10人】

注:死者中担任道观住持的熊万成双眼被割,心、肺被掏出,且被下锅炒熟,切成片放在盘中,其余死者则尸身完整。【引自《新快报》】

陕西省石泉县农民,租住汉中市佛坪县大河坝乡五四村三组,具有修理柴油机和刻字技能。

2006年7月15日,汉阴县发生一起罕见的恶性凶杀案,10名群众在汉阴县平梁镇凤凰山山顶上的铁瓦殿被刀斧砍死,死者9男1女,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年仅13岁。

根据邱兴华同村村民介绍,邱兴华初中毕业后就赋闲,但他“根本就不想种地”,在家的时候很少,常年在外靠修理柴油机混饭吃。因为盗窃等原因,邱兴华曾3次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名声很不好。

一村民说,邱兴华结婚后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因为他好逸恶劳,经常借钱不还并欠下了几万元的债,村里没有人理他,也没有人愿意帮他。这些因素最终促使邱兴华一家离开了老家。

而这次凶杀案的导火索似乎也和贫穷有关。

根据华商报的还原,在外打工期间,邱兴华夫妇有一次到石泉县城散心,碰到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头。老头说出邱兴华的心事并为他算卦,让邱到凤凰山上,找到两块刻有姓邱祖先的石碑,多烧些香火就好。事后,邱兴华再次专程到石泉县城,想寻白发老头再次问卦,但最终未果。

6月14日,邱兴华夫妇登上位于汉阴县凤凰山上的铁瓦殿,果然找到了两块刻有姓邱人名的石碑;6月26日,夫妇俩再次上山“祭祖”,并一直在山上住了7天。在此期间,二人多次与铁瓦殿管理人员发生言语冲突,其中,最激烈的一次与两块石碑有关。

两块刻有邱姓人名的石碑一直放置在山顶露天处。邱兴华找到石碑后,为了让祖先的石碑免遭风吹雨淋,就擅自将石碑挪到屋檐下。挪碑一事,引起山上管理人员的极为不满,双方大吵了一阵后,邱兴华最终将石碑又搬回露天处。此外,在山上吃饭、住宿方面,因邱兴华不守规矩,也多次遭管理人员训斥。

7月14日晚,邱兴华趁道观内管理人员和香客熟睡之机,持斧头、弯刀,将陕西汉阴县铁瓦殿内熊万成、工作人员和香客等10人杀死,作案后邱兴华烧殿潜逃,并在墙上留下血书“该杀”等字迹。

据推测,邱兴华认为,熊万成和自己妻子有染,所以对其尸体进行了毁坏,而刻有自己祖先姓名的石碑被道观工作人员用作垫脚石,自己将其挖出挪到屋檐下被制止而遭到训斥引发冲突,遂对其进行报复。斩杀香客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灭口。但也有人认为,此时的邱兴华精神状态已经紊乱,是在精神病发作的情况下,进行的杀戮。

之后,邱兴华开始了为期35天的逃亡。

7月26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并悬赏5万元捉拿邱兴华。

7月30日,邱兴华在湖北省随州市武安铁路工地一临时工棚内,持铁铲将工人周建平划伤,抢走黑色背包。

7月31日上午,邱兴华窜至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福店农场魏岗村村民魏义凯家,以帮魏义凯家补盆子和合伙做干鱼生意为名,骗取魏的信任。当天吃完晚饭后趁其家人休息之机,用斧头和弯刀向魏义凯、魏妻徐开秀、魏之女魏金梅的头部连砍数刀,将三人砍伤后,抢得现金1302元。魏义凯因抢救无效,于9月9日死亡,徐开秀、魏金梅经鉴定系重伤。

8月2日,邱兴华老家安康石泉县后柳镇一心村村民发现其在山间活动并立即报警,300多名警民赶赴一心村对犯罪嫌疑人邱兴华现身区域及周边山脉进行合围封锁。

8月9日,邱兴华妻子及儿女对其喊话并进行规劝。

8月11日,赏金涨到10万元。

8月19日晚8时20分许,邱兴华返回其在市佛坪县大河坝镇五四村三组租住的房子敲门时被4名民警当场制服抓获归案。

事情并没有在邱兴华落网后完结。目前依然有围绕这个案件的争议存在:邱兴华究竟有没有精神疾病,是否应该被执行死刑?

其中主要围绕邱兴华杀人时十分冷静,现场没有留有活口,其中有一名年仅12岁的受害者。审判时面露微笑,据本人解释,是因为看到了熊万成被肢解的照片,认为其罪有应得。

12月28日上午9时,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没有对邱兴华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法庭当庭宣布省高级法院维持安康市中级法院一审刑事判决的终审裁定,决定:判处被告人邱兴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邱兴华二审被判死刑。

审判长宣读判决书时,邱兴华一直左顾右盼,当听到判决结果时,邱兴华微笑起来,并回答审判长说:“听清判决结果了。”9时50分,邱兴华被验明正身、押到刑场。9时57分,他在安康江北河岸边采沙场被执行枪决,终年48岁。

邱兴华事件其实总的来说是一名农民乏善可陈的报复行动,但手段之残忍,并具有明显的毁尸触及内脏行为,这在建国后极其少见的。至于是否如网传曾食用煮熟的被害人内脏,就不得而知了。

犯罪手段:深夜入室杀人

处理尸体:将其中一名受害人内脏剖出,炒熟

落网:被通缉后探家被埋伏民警抓获

【一点说明】从被害人背景来说,这里其实是一件轻微涉及宗教的杀人案,但由于犯案动机是涉财,而非具体针对宗教的恶劣事件,所以严格来说,这只是一起单纯的农村因土地而产生的暴力行为。其实翻一翻中国的历史,农民战争往往起源对土地的渴求,而农村因土地而发生的暴力冲突几乎没有断过。持械、斗殴、血仇……产生这一切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垄麦子地界侵犯。

在中国近6亿农民心目中,土地是依靠,这是根源,是不能触碰的唯一底线。而在法律监管缺失的前提下,使用宗族力量,使用暴力侵占或者讨回,成为一个约定俗成惯例。

多说一句,农村法治问题不能依靠宗族力量,这只会更加激发团体性质的对抗和宗族内部的私刑犯罪。而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法治力量补充,或者打破现有农村生活状态,以后涉及宗教、土地、生产资料的侵财和侵犯人身的暴力事件会越来越多。

6.黄勇 自制杀人器具 诱杀青少年【死亡人数:17人】

注:自称受电影《自由杀手》的影响,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杀手。17人全部是男性青少年,没有性犯罪的痕迹,纯粹是为了杀人而杀人。

7.刘超 流窜于昆明、广州、长春等地 挑衅警方【死亡人数:无确切资料】

注:自制枪械,写信挑衅警方,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杀人一点也不紧张……就和在炊事班干活切肉一样。”而在另一封信里,刘超讲述他杀死江山旅馆女服务员,只因该女骂他“傻乎乎”。在一封指明写给公安的信中,刘超还颇具自我剖析力,他为自己杀人行为“辩护”:“和女朋友相处了四五年(分手),又被部队除名,有一种不开心的失败。爱好看侦破类的书籍,心里佩服作案人的心狠和胆量……”【引自千龙网】

当然,这其中没有被大江两岸人民所熟知的白宝山等人,他们在我看来杀人是有目的性的,或为财,或为逃跑,反侦察的目的很明显,所以并没有列入变态杀人的名单,

嗯,看看关注度吧,高的话我试试完善一下,譬如加个图片或者详细报道内容什么的。

广州荔湾广场“八棺镇邪术”

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下九路,拥有6层共14万平方米的商场、2000多间商铺及8幢共1600多套住宅,集居住、饮食、购物、娱乐于一体。

荔湾广场的灵异事,先要从它的题名说起,大家细看下图,有没有觉得,荔湾广场的“广”字写得很像一个“尸”字,连起来就是“荔湾尸场”。

有人说,这四个字写的是行书,行书的“广”就是那样写的,我特意找来了几个行书,大家仔细看看,和题字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当然了,书法这东西不好琢磨,你要让个写草书的人来写,可能更夸张,所以,光从表面看,确有巧合的成分存在。

偏偏,“尸场”二字很符合荔湾的特性,甚至说是非常契合。

荔湾广场原址是一个密集棚户区,再往前,有一小部分是乱葬岗。开发商建广场时,为了赶工期,催着居民搬迁,用了大量非法手段,到了1993年8月,这里莫名其妙发生了一场火灾,致24人死亡、12人受伤、100多人无家可归。

你看,从早前的乱葬岗,到烧死24人,再到建成后不断有人坠楼,可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尸场”么。

火灾发生后,市里很重视,为了平息民怨,迅速查清了原委,锁定了嫌疑人——开发商老板,判刑入狱。

因为出了这么档子事,拆迁工作暂时停止了,但除了在火灾中死伤的人们,剩下的居民反而在没人催促的情况下主动开始搬离。

原来,火灾之后,附近就开始频传邪门事,说是在午夜12点后,总会听见小孩子哭、女人哭、男人叫喊、老人打麻将等声音。

本来嘛,有人住的地方产生这些声音是很正常的事,怪就怪在,每当有人循着声音去找源头时,就会被引到那片着火的废墟上,然后,在一片黑暗和焦臭味当中,听着空荡荡的身边传来哭声、说话声……

半年后,剩下的所有住户都搬走了,还全是自行搬离的。而那个关在看守所里的老板,竟然突发心脏病死了。

修荔湾广场是政府定的项目,只不过是开发商图省事,采用暴力强拆。既然开发商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那这事也算平息了,项目还得继续啊。

商人逐利,最难搞的拆迁都办妥了,有政府站台,这项目还不等于捡钱?

很快,第二任开发商入驻工地,结果,施工不到一个月,就死人了。

死的是名架子工,高空作业时安全带断裂,直接摔了下来,当场毙命。说来,不仅是工人运气差,老板运气也差。工人是新来的,还没来得及办理保险。老板只得自己掏钱赔,但这样一来,赔的就不多,工人家属不乐意,为了给老板施压,一家人披麻戴孝的,把灵堂摆到了工地。

老板没办法,只得又加了一笔钱,这才息事宁人。但晦气没有结束,春节的时候,工人们都回家了,只留了个两个人守工地。

留下的人里有个老大爷,大年29晚上,他被冲入工地的野狗咬了一口。那时电话还没普及,大爷没法给老板说这事,看自己伤得不重,也没放心上,让同伴帮着包扎了事。

等工人们陆续返工的时候,大爷的伤口都长好了,他更没把这当回事。可到了正月底,大爷突然开始感到身体不舒服,一周时间不到就死了,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倒在工地的废墟上,脸上鲜血淋淋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咬过。

关于这个事,有三种说法,比较正常的是野狗咬的,另两种就比较玄乎了:

人咬的可以理解为疯子,只有疯子干得出这种事。

可僵尸一说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打地基时,挖出了清朝的棺材,里面有古尸。

一般情况下,工地挖出古墓都要上报,由考古专家前来抢救性挖掘。这老板是个“二扯火”,他看棺材里没什么陪葬品,觉得没什么价值,又为了赶工期,就决定隐瞒不报,让工人一把火烧了。当时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担心工地上又惹出火灾,跑过来查看,被老板笑脸拦住了,好烟好酒伺候,说是在焚烧一些建筑垃圾,就糊弄过去了。

老板还下了严令,谁把这事讲出去就卷铺盖滚蛋,扣下的半年工资一分钱也别想拿。因此,这事仅限于工人间小范围传播,直到看门大爷莫名惨死,有人进行了联想,就传出了“僵尸咬人”的说法。

经医生鉴定,大爷死于狂犬病发作,他脸上的伤是自己死前太痛苦抓的。这种解释很合理,外围群众普遍相信,可事发当日见过大爷尸体的人并不认同,因为啊,他们没有看到大爷手指甲里有血肉……

为了平息舆论,考古专家也出来辟谣,说尸体既然已经烧了,就不可能出现“复活咬人”的现象。

却有人从这话里推断出:不烧的话,尸体就有可能复活?

第二个老板接手项目后,接连死了两人,他还擅自处理古墓,让领导很不高兴,于是,门卫大爷的事处理完后,老板就下课了。

第三任老板是香港人,他们那边处理这种事很有经验,开工前就先从香港请了大师过来做法事,又重新挑了黄道吉日。

别说,还真顺利了一阵子,可太顺了也不是好事。

第二个老板只挖出一副棺材,这第三个老板上任,刷刷刷,好家伙,棺材来个不停,前后共挖出了七副,加上之前被烧掉的那副,就是八副。

老板又把大师请来,大师挨着看了七副棺材的位置,又问了工人第一副棺材的位置,掐指一算,脱口而出:“这是八棺镇邪术!”

老板一听名字就双腿发软,担心自己撞到了大邪煞,求大师破解。大师解释,广场附近是龙脉所在,自古便人流熙攘,是经商旺地,可惜广场位于八颗龙牙之上,戾气重,血光之灾难免。有高人以八棺镇邪术将八个死囚的尸体封印在棺木中,供龙吸食,这样龙才不会伤及无辜。

听罢,老板恍然大悟,从拆迁开始,这里的格局就被破坏了,难怪接连出人命。

大师更是满脸忧虑:“八棺镇邪阵法已破,现在不仅龙被惊醒,嘴边的食物还被抢走,棺材里的八个恶鬼也被放出来了,实为大凶之兆!”

老板五十多岁的人了,听了这话却是吓得近乎尿裤子,他能怎么办,只有紧抱大师大腿,求大师指点一二。

大师说他能力有限,只有去泰国搬救兵。泰国是佛教大国,能人辈出。老板一听有戏,踏实了许多,马上安排大师前往。大师却说要先回香港一趟,做些准备。

然而,大师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老板等不及了,亲自回港去找大师,却惊闻大师已经去世了,是在睡梦中走的。

这位大师在圈内很有名,好些娱乐圈的明星都曾找他看事业、指点迷津。这事传开后,不少人都认为是老板害死了大师,让大师被恶灵反噬,很不待见老板。

老板在懊恼的同时,更是恐惧,连大师这样的人物都扛不住,何况他一介凡人了。所以,一回到广州,老板就找领导,说自己身体欠佳,执意退出工程,请当地重新招标选择合作方。因为之前都是签订了合同的,老板单方面主动退出,经济上损失巨大,但他表示,愿意承担一应赔偿。

领导倒也没强求,劝老板好好休养身体,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免费帮着干活,干到一半主动退出,再拿笔赔偿款出来,这样的合作换谁都喜欢啊!

但项目还得继续啊,虽然ZF面上不承认那些神叨叨的传言,但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的。他们也看清了,这工程有点邪门,要把它修好,得找个厉害点的。

经过一番考察,第四任老板走马上任。

这个老板是从部队转业的,一脸杀气,也是纯粹的无神论。他一接手就来了个奇招,到挖出棺材的八个地方,噼里啪啦地放了几串鞭炮,又弄了几大袋石灰撒在上面,之后就是一顿猛干。

这一回,神了,直到广场完全修好,都没再死一个人。广场正式投入使用后,人气逐渐变旺,一度成为广州最火热的商城,也让之前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不攻自破。

然而,这一切在2004年发生了改变。

那一年里,有8人在荔湾广场跳楼身亡。因为刚好是数字“八”,“八棺镇邪”再次被人提及。

有人侥幸地想,既然死够8个人了,是不是就没事了?至少短时间没事了,要等到龙气把这八人消食完之后才会继续发生意外。

哪知这开了个头,就一发不可收拾。

2005年5月1日,一男子从荔湾广场跳落身亡。

2008年3月4日,一男子从荔湾广场跳楼身亡。

2008年11月5日,荔湾广场南门,一男子坠亡。

2009年7月19日,荔湾广场南塔,一男子在商场内跳下身亡。

2010年1月30日,一男青年在荔湾广场纵身跳下,当场身亡。

2012年5月30日,一年轻女子从荔湾广场4楼平台跳下,当场死亡。

荔湾广场虽占地甚广,但商铺楼层不高,一般人只能上到五楼,那些坠亡者多数就是从五楼跳下的,个别是从四楼跳,让商场的四五楼成了当地的有名的“自杀圣地”。

死者自四楼或五楼跳下,摔入广场中央的大堂,民众给这一过程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天外飞仙”。

广场大堂的云石地板非常坚硬,摔下来的死者基本上都成了一摊泥,惨不忍睹。讲到这里,真心劝告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轻生,跳楼多痛啊,死得多惨啊!

不过,有幸存者曝出,那些跳楼者,可能求死意愿并不是特别强烈,而是被一种声音蛊惑了。

幸存者小梁是个大学生,他是2011年在荔湾广场跳楼的,当时刚好当时有个商户推着装满货物的推车从大堂经过,小梁落在上面,造成好几处骨折,好歹命是保住了。

事后,小梁讲道,他那天不过是去广场逛街,想给女朋友买份小礼物,作为过几天她生日的惊喜,可从他进入商场后,就感觉到心烦意乱的。随着在里面待的时间越久,他的思想越混乱,而当他走到第三层时,感觉耳边有个声音在说:“上面,去上面。”

然后,他就像了着了魔似的一步步到了四楼,接着是五楼,那声音时不时地出现,引导着他:“上去……到那边……跳下去……”

小梁说:“最后我站上五楼平台时,有瞬间是清醒的,想要下来,可马上后背有道力量把我推了下去,那感觉非常真切,像是有人在身后用力推。”

2014年,广州本地论坛上有人发贴,讲出了自己在荔湾广场的惊魂经历。

发贴人“罗心”自称是广场里一个卖货的小老板,有天早上,商场刚开门,里面的人加起来不超过十人。她去卫生间上大号,蹲下关上阁门一分钟后,听着外面有咯哒咯哒的高跟鞋声音,她以为是其他女士。可声音慢慢走进厕所,直到她的蹲阁前面,然后就停了。

那时的蹲阁上没有“红绿”显示,只有用手去拉阁门拉不开时,才能确定里面有人。所以罗心以为外面的女子是想进她这个蹲阁,就主动说:“这里有人了。”

她说完,外面却没回应,她好奇,就埋头从阁门的缝往外看,看到一双穿黑色皮鞋、白色长袜的脚。

罗心又好心地说:“旁边都是空的。”

仍然没有回应,这个时候,罗心害怕了,她为了给自己壮胆,鼓着勇气继续说:“喂,你能不能说句话,别吓人啊。”

话音刚落,卫生间的门被推开了,还有人咳嗽的声音。罗心听出是大厦清洁女工田大妈,叫了一声,得到了回应,她总算松了口气,可她再看门缝下,那双腿不见了。

罗心觉得奇怪,因为有田大妈在,也不怕了,提起裤子,打开阁门出去,问田大妈刚才有人出去没,田大妈摇头,她又把旁边蹲阁都看了一遍,一个人都没有……

罗心问了商场里的许多人,都并没找到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她坚定地认为自己见鬼了,去调查之前在广场出意外的人,最后查到,2004年有个坠楼者就是穿的黑色皮鞋、白色长袜。

虽说广场里像罗心一样真正见鬼的人不多,但不少人都间接地接触过负能量,比如听到奇怪的声音,比如大夏天感到凉嗖嗖的。很多生意人对这种事都是间接承认的,但他们要养家糊口,遇到了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在广场里待下去,为求心安,他们通常会在店门口和店内一些地方挂上八卦、贴上灵符辟邪。

荔湾广场灵异事不断,也引起了公众关注,有很多小说、漫画和影视节目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更是有人到此地探险,企图解密荔湾广场的传说。

除了八卦市民,也有风水行家进行了分析:建成后的荔湾广场,格局比较凶恶。中间的商区是洼地,高楼位于两侧,风从广场中心穿堂而过,被称为“穿心煞”。

广场的玻璃圆拱顶,汇聚戾气,增加了穿心煞的杀气;广场内一层,正门进来就是往地下一层的扶梯。

而在传统风水格局中,阳宅进门的楼梯应该往上走,只有阴宅才是进门就往下走。

那为什么直到2004年才出人命呢?

风水专家说,表面看第四位老板是一顿胡整,实际上放炮、撒大量石灰还真起到了驱赶、压制作用,稳住了荔湾广场的风水。

但这格局被2002年底在荔湾广场旁建成的康王路和名汇大厦破除了。

中国古代镇守建筑四方的神兽分别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康王路在南塔西方的白虎位开了个地下通道,形成了“白虎开口煞”。

“虎口煞”是地形煞中最严重的一种,主重病、是非官司、漏财和血光之灾。西侧白虎方位高耸的名汇大厦与东侧低矮的旧楼形成了“白虎探头煞”的局面,也主血光之灾。

经过两年的聚势,到了2004年,荔湾广场的凶气就被彻底激活了。

连续多年出事,大家会问,这广场怎么还不关门?

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只要有高楼的地方就会有人坠楼,连我们这四小城市每年都会有几起坠楼事件。

所以,站在ZF的角度,开发一座商场的成本是巨大的,如果因为有人坠楼就关掉一个大型综合商场,是很不负责的。若说荔湾广场闹鬼就关掉它,那就更不可能了,ZF不会干这么打脸的事,至少明面上不会。

如果真要关要拆,那也会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去年2月份,广州市规划局计划改善街区环境,就提出了拆除荔湾广场的建议。

但后面不了了之,有一说是因为疫情,该项目暂时搁浅,也有人说是上面还没想好到底怎么解决这个烫手山芋,担心一个不小心再弄出其他幺蛾子,需要从长计议。

自1996建成至今,荔湾广场已走过24个年头,它曾经辉煌一时,如今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无论是走是留,它作为一个引发民众广泛谈论的“鬼楼”,在人们心中已然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再过几十上百年,人们提到广州,也会想起那里有个神秘的荔湾广场。

我公众号“韦一同说”还有彭加木、林家宅37号等神秘事件解析,欢迎关注查看。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铁浆》,来自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甯。或许很多读者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即使有所耳闻,也大多与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之父联系在一起。此次是朱西甯先生的作品首次在大陆出版,终于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透过标签,直接品读到朱西甯笔下的小说世界。我们书评周刊也曾用专题形式介绍、评析朱西甯先生的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阅读《迟到五十年的台湾作家,朱西甯》。

《铁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九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白先勇说《铁浆》是朱西甯短篇小说中的佼佼者;莫言说如果早读到《铁浆》,他的《檀香刑》会是另一番气象;阿城则认为《铁浆》是现代汉语文学强悍的代表作......如果你这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小说集感兴趣,不妨看看本期评审团的读者们怎么说。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版本: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2018年10月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

朱西甯很注重小说空间形式的营造。《铁浆》作为乡土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发生的环境聚焦于一村一镇。当叙述速度放缓,时间感被淡化,小说空间环境的永恒性就更为凸显。《锁壳门》开头用了两页篇幅描写故事的地理环境,如同哈代的《还乡》开篇屹立在苍穹之下的爱敦荒原。跳脱出时间的流逝,具体情境中的故事就更有现时性,消除岁月的隔阂也就更让人容易代入。朱西甯不仅将小说题材圈定在乡土中国这一宏大的物理空间上(《新坟》、《铁浆》),在叙事技巧方面也更注重叙述视角的自限,将故事的发生地缩小到酒店(《刽子手》)、祖陵(《捶帖》)、深宅大院(《出遭》),创设封闭空间的情境化,让情节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整篇作品也就更为聚焦和紧凑。朱西甯在小说内容和叙事技巧的空间化之外,更注重建构小说文本的自身空间,叙事速度减弱的同时,故事的多义性开始野蛮增长,像秋千一样摇来摆去。《刽子手》被砍头的陆姓男子杀掉乡董的正义性,因每个人的身份、经历、视角之不同而变得模糊含混。

朱西甯写这些小说的时候在军中,需要利用夜晚时间写作,写于1957年的《刽子手》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这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复调小说,联想到这很可能是作者具有文体自觉性的创作,这部短篇诠释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置诸那个年代来看,就特别不易。《刽子手》每个参与到讲述中的人物,各自的叙述地位都是平等的,像多声部的乐曲般此消彼长,但是每个人的观点都并非隐含作者的全部观点,他们的观点有融合,也有撕扯,相互纠缠又持续对抗。整个事件的情节、细节和真相在对话的推动中愈发明晰,但是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却多线并进、各自独立,这就让小说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不再那么轻易的能够被非黑即白的看待和断定。

朱西甯在故事里始终凝视着人性的深渊,那深渊在他的追问之下深不见底,小说的开放式结局并非只是给读者想象空间或想强调小说的情节发展在故事结束后还有多种可能性,而是传递出作者的某种观念:人性里总有一些亘古不变的元素。《余烬》在房屋着火那一刻,兄弟二人的尔虞我诈机制就自动开启,逃生成功后围绕账簿和钱折又开始了亲兄弟间的明争暗斗,直至河边那场终极的人性试探,整篇小说的分量不断加重,不多的一些人性微亮(瘸子内心的善恶犹疑)随着那块石头的落水,也沉入了茫茫夜色。“这故事似乎仍然没有完,恐怕永远也讲不完”,结尾的苍凉调子点响了《金锁记》的一声长叹:“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铁浆》的小说标题隐现着张爱玲的风格——九个标题都是一至三个字的短语或词汇,具有含义深远的隐喻、象征或反讽色彩,用字数尽可能少的题目喻示主题的复杂多义和丰富性。尤其是当小说的叙事在看似“可靠”中逐渐显露出“不可靠”的面孔时,标题给予读者的提示和帮助作用就更为明显。《刽子手》给人以叙述刽子手傅二畜故事的错觉,当整篇故事结束,“刽子手”的意象指向了杀人者或乡董;《余烬》显然是兄弟二人的亲情和善良已被内心的算计烧成一片灰烬。

朱西宁先生是临朐人,算而今同莫言也是潍坊老乡,怪不得莫言赞叹到,如果早读到朱先生的《铁浆》,那么《檀香刑》,就会是另一种样子了。读完此书,深以为是,在“齐鲁青未了”的那块土地上,性情最烈的汉子们世世代代上演的故事,绝对也是最决绝最刚烈的故事,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朱先生的作品中有一份温暖,缺少莫言作品中的那份冷酷,比如,同样写到像“吃人心”这样的酷刑,莫言给人的是一种感官上撕裂的快感,而朱先生则是一种淡淡的怜悯中夹杂的温暖,毕竟民国的人还是克制的。

刚才同莫言比较,得出朱西宁先生作品的特点,其实,如果要准确地对一个作家进行评判,最好是建立一个坐标轴,如果把朱西宁作为坐标轴上的那个原点,那么连接的横纵轴,则分别是五四以来的民国文学和我们隔绝太久反而有点陌生的台湾文学。虽然在新版的《铁浆》封面上标有“台湾文学家朱西宁”的字样,但是就我看来,朱西宁实际上是接续了五四那辈人的文学传统。

虽然《铁浆》中的作品大都是作于五六十年代,在时间上早已同五四远隔,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同五四一脉相通的,但是如果将《铁浆》中的这些作品放置在五四作家之中,也是很有特点的。用后记中刘大任的话说,民国的作家实际上是可以分为两套路数的,一套是鲁迅,一套则是张爱玲,在台湾由于受到政治的影响,鲁迅的作品基本上是禁书,整个文坛始终都被张爱玲的阴影所笼罩着。而朱西宁同张爱萍私交甚好,所以在文字风格上颇受到张的影响,字字锤炼,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深陷其中的鬼魅般的吸引力。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同鲁迅是一体的,总是将文字聚焦在这片沉重的土地上人们性格上,展现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当然可能同鲁迅的差异之处就如张爱玲说,他的土地上的人身上有的是“战国时代的血性”。

当然如果继续放大比较的范围,同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的乡土文学作家作比较,比如王鲁彦,彭家煌,蹇先艾,台静农等人,也会发现很大的不同。像是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蹇先艾的《水葬》,实际上是静态地展现农村的生活现状,同期还有另一部分作家则是运用一种理论对着农村在做分析,比如像是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台静农的《蚯蚓们》,充分地表现了妇女的商品化以及农村的阶级对立。而在朱西宁的作品在我看来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地表现土地上人的情感,同时可能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怜悯中带有一种普遍的温暖。刚巧在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中有也有一篇《新坟》,虽然同样是感人至深,但是小说中新坟的筑起,四太太的死,终归还是由于这个黑暗的时代,是残暴的士兵使这个本该幸福女人家破人亡,以致变疯,最后死亡,而朱西宁的《新坟》中的能爷的家破人亡,是自我奋斗的失败,自己想要学医救人,最终却导致自己的家破人亡,这里是没有外力影响的,完全是自我的失败,多多少少带有一种宿命观的感觉。

朱西宁在大陆的文名不显多半是因为他的几个女儿名声太响,反而盖过了老爸的声名,老实说,我第一次知道朱西宁这个名字还真是在读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的作者介绍时知道的。而朱西宁给他的下一辈们,朱天心,朱天文,唐诺,以及三三社的其他成员的最大影响,就是创造了一个精神上的大陆。虽然朱天心有一个本省的母亲,但是这二分之一血统的女孩却始终将自己归属到外省人的行列,所以在《无情刀》《时移事往》《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中才会表现楚浓浓的眷村情节,这是同老爸的影响分不开的。

最后分析一下朱西宁的小说创作特点。

赛义德曾经定义过的知识分子是具有这样的特点的:总是一种去国离乡的流亡形象,总是处在文化的边缘位置,捍卫着属于整个人类的价值。朱西宁的父辈信奉基督教,所以不见容于故乡,就开启了流亡之旅。而朱西宁曾经当过兵,也有着四处奔波的经历,最后在那小小的孤岛生了根。缘于这些放逐的经历,朱西宁的作品有着一种迥乎不同的视角。

首先的基督教信仰,有了一种外来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其次,接受的现代教育,则从时间的维度上重新审视我们长久的历史。最次,颠沛流离终老孤岛的经历,则又有了一种泪眼中望乡的温暖。

基于这些不同的视角,所以我在读《铁浆》时,发现朱西宁特别喜欢用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进行叙述,比如《贼》、《捶帖》、《红灯笼》。孩子终究是未成年人,我们可以笼统地将这些孩子的视角定为“不可靠叙述者“,如同作者在《一点心迹》中所言:一个古老的世界,一点点的永恒,依样照出一个朦胧的现代,和后世。实际上,通过不可靠叙述者的叙述,作家有意创造了一块想象中的土地,以及想象中土地上的人们的故事。而真是这种想象与现实的间离,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你们身上还有着战国时代未曾冷却的血性。

另外,在阅读《铁浆》时发现,作者特别喜欢让两个人物对峙起来,比如《贼》中的狄三和鲁大个,《捶帖》中的兄弟,《铁浆》中的孟沈两家,《余烬》中的瞎子和瘸子。没有褒贬其中的任一方,作者实际在暗示,这片土地上的血性实际上就在每个人身上。

当然,这我看来,《铁浆》中的作品也有一定的不足,存在一定的以辞害意的特点,过分追求词句的奇丽,反而导致故事在整体结构上不太圆转熟练。

读写画才是人生乐事的中年少女。

读完《铁浆》之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既悲凉又震撼。整本书的语言很质朴,一读起来就会让人融入到当时那样的环境中去。不过,尽管这本书故事性强非常好读,可别想囫囵吞枣一眼带过,很多地方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前半本中有几个故事意外地带有一丝悬疑感——虽然其实整本书中的故事都是乡土气息较为浓厚、着重于揭露人性的,算不上是悬疑故事,但是读的时候很容易地会被故事吸引,会被那个悬疑的点抓住,继而去思考为什么。而且相比而言,前半本中的几篇作品显得更加平实,比如《贼》里面的捉贼过程,《新坟》中因为不满村民在面对疾病时的封建迷信而想要自学医术却害了全家的能爷,《捶帖》中风云过际后对百年前人的评判,《余烬》中经历过生死之后却依旧为了一点点小钱财而互相算计的患难兄弟……或许就是乡里间常常会发生的一些事。

后半本,尤其是最后两个故事,读完会让人久久不能平息,比如《锁壳门》中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好人并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也说不定会长命百岁——不过,看到那个人最后的遭遇和下场,或许读者也和故事中的那些人一样忘记了他曾经的纨绔和作过的恶,只留下一声叹息。而最后一篇故事,也就是和本书同名的《铁浆》,读完会觉得有一种嗓子冒烟的感觉——故事的情节在作者那平实质朴却又有生命力的文字中,似乎穿透到了读者身上,让读者感同身受,而那些关于小镇上即将开通火车时人们的心理描写,关于为了争夺生意而做出的举动,关于故事最开头的悲凉与故事中段那个让人震撼又战栗的举动的对比,又让人会在品味故事的过程中去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喻。

整本书中基本上每个故事都包含了生与死,而且每个故事都让人难以忘怀。从这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一方面,这是在当下各类层出不穷的畅销书、快餐文学、流行小说中所看不到的。另一方面,这样的文字又和国外的经典作品不一样,透露出一种特属于中国的,或者说是特属于故事中那个年代的乡土深情,在这样的深情中又道尽了人性。读完这本书,会让你真的觉得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文学洗礼。

因为自觉理亏,所以嚷着有理给自己壮壮胆。

最早听闻朱西甯是在西方文论的课上,讲《错斩崔宁》与《破晓时分》的叙事视角。如今凑近一看,原来朱西甯笔下的故事也这般有趣。《铁浆》读着很尽兴,下字运意值得仔细咂摸,其中的各种风俗也令人津津乐道。要点咀嚼力,但不磕牙。可读完总觉得惘惘愕愕,仿佛口中含了个几千斤重的橄榄。

读完阿城的跋,略略想明白,抽离意义是无效的。不必过分去追寻乡土的韵味,勘探人性的幽微。这都是文本的底色,是不证自明的东西,无须赘述——至少不需要我来解读。

生吞活剥之后,我之所得在于“意气”二字。九个短篇,大多都有份意气的贯注;而意气的最终指向都是死亡。鲁大个替狄三顶罪,处在濒死的边缘;能爷的意气直接导致了妻儿的死亡;《刽子手》用嵌套的结构叙述了一场意气的翻涌;瘸大爷和瞎老三斗了一番意气,留下一堆人情的灰烬;红灯笼照亮了老舅的意气,出殃埋葬了三奶奶的意气;《锁壳门》的叙事是荒蛮世界里意气的较量;《铁浆》中孟昭有灌下铁浆的那一幕简直让天地失色!“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笔挟风雷,一股悍厉之气呼啸在纸页上,赚得我一阵又一阵的惊心动魄与唏嘘浩叹。

阿城说有意义的自然不太自然,同样,太有意义的死亡也不像死亡。“曲终人散”,这伤感中还有份余音绕梁的意味。可人生的结束,几时是徐徐地转动手腕,圈出的一个完满的句号?能用文字为自己将尽的一生陶铸一个结尾是件很美也很幸运的事,朱西甯写《华太平家传》大抵也是出于这份用心。但对于无力先于死亡就御文驱字、为自己预设一个结局的我们,或许只有这股意气的发抒,才是存在过的真切证明。

朱西甯:追寻那一抹永恒的铜绿

小时候,我妈给我讲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妈妈被妖怪吃掉了,妖怪变成小孩的妈妈来陪他们。睡觉前,妖怪唱:肥的肥的靠娘睡,瘦的瘦的靠墙睡。最瘦的孩子当然就靠墙睡了。

半夜里,他听见妈妈吃东西的声音。就着窗户透进来的月光,他发现哥哥的脑袋已经不见了,妈妈正在吃哥哥的胳膊。他吓的赶紧往外逃,妖怪就跟着追。

似乎老一辈人满肚子都是这种恐怖故事,还特别爱讲给小朋友听,小朋友还都听的津津有味。

朱西甯当然是老一辈人。

在《铁浆》这本书里,朱西甯用缓慢的口吻讲述了9个不同的故事,故事主要以人物对白推动,但绝不缺少细节,比喻精准,落地铿锵。

几乎每一篇里,都有死人,或者将死之人。死狀被描述的非常细致,最后一个故事《铁浆》聚焦的死亡,已经带上了声音和味道,如同恐怖片一样逼真。

“人只有把那只竖直的胳膊搉弯过来——或许折断了,这才勉强盖上棺盖。”

“咯哒” ,那一声骨折的脆响,在雪地里,在人群里被刻意忽略了,但它仍然存在。

朱西甯在死亡的残酷里,故意加上一层其他事物的灰白粉,像是想要掩饰某种他自己内心活动的轨迹。

他当然不是仅仅想要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在一个个看似不动声色的故事里,如椽大笔早已瞄准了人性的幽微之处。

《贼》里,狄三因家庭负担过重,铤而走险,鲁大个子挺身而出,替他挡了灾祸,却把自己置于一个家贼的境地。

《新坟》则关注一个孤独的男人,因为母亲被道婆害死,从此执拗学医,结果妻子和俩儿子都没有被他的药救活。

《刽子手》、《红灯笼》、《余烬》、《锁壳门》、《铁浆》则关注了利益纷争带来的苦难。每一个纷争都导向必然的悲剧。

一个又一个死亡现场上方,都有作者悲悯的双眼。

这双眼也注视着我们,使我们在读故事时,无法去谴责任何人,只能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在故事里,那些底层人物举止自然,像是压根不知道自己被一只看不见的笔操纵,只是在他们的时空里不自觉地前进。

有时候,我们觉得人物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起意改变一下,但却不知道要在哪一个节点去变,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红灯笼》里,老舅被疯獾咬伤,宁家给了一个祖传的单方,老舅就痊愈了。只有一个后遗症,决不能见到荞麦,如果见了,立刻去宁家讨要就好。

宁家这单方仅仅传给长子,连二儿子都不肯给,更不可能留给老舅家备用。再说了,那地方也的确没有荞麦。

然而,事情就这么蹊跷,在送“我”返乡途中,老舅救了一个溺水的孩子,着急跑

过一片荞麦地。旧病复发。

此时,宁家却举家奔丧去了。

似乎,一切不可能突然全部变成了现实。

但这些不可能却又行进的极为自然。

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木心曾说,诚觉这世间一切事物,均可原谅。却不知道要原谅什么。

这句话,大约也是朱西甯的心声。

朱西甯本人身上综合着基督教和中国传统儒家两种绝然不同的信仰。

当我回过头去翻看他的人生简历时,发现他曾收留过胡兰成,并因此被周围许多朋友断交,包括张爱玲。

在我们看来,这种收留并无意义,付出的牺牲太过于巨大了。

但读过朱西甯的作品,了解过他的人生过往,便懂得,他不可能不收留胡兰成。

在他的心目中,文学是一块圣地,这块圣地里,人人均该自由出入往来,偏见绝无容身之所。

在《铁浆》首篇,朱西甯借一个孩子的口,说出一句话: 我看着他们沾沾自喜的样子,倒是因为眼前有一个贼吊在这里,他们自己不清白也显得清白了。

这句话,使人不由得想起《圣经》里一个故事:人们把一个妓女带到主的面前,请求惩罚。主说,你们谁认为自己没有罪,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于是人群散去。

在朱西甯这个故事里,因为没有主的存在,导致人们无从询问自己的良心,而纷纷把自己变成了有权审判的人。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个被吊在树上奄奄一息的男人,其实是最勇毅最清白的人。

这就是朱西甯的价值观,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犯过错,所以人们剩下的唯有彼此原谅。

仔仔细细读这本书,会发现其中三个故事,用了儿童的视角,讲述的语调带着童趣,语气却有沧桑感,像是故事里的那个小孩子长大了,变老了,才开始讲述这几个故事。

故事里的小孩子当然是纯真的,带着儿童的无知和天真,同时,却有一种不自觉的东西,像是基因一样必然流传。

《锤贴》里的弟弟,在和瞎子的聊天里,一派烂漫,问出一个又一个的傻问题,但同时,我们却在他的思想和行为里,看到了他的未来。

当兄弟俩拌嘴时,哥哥愤然道:有本领,你做你的。

弟弟心理活动:我真有那个本领,但我不要做就是了,反正那一窝斑鸠蛋归我了。

一种人性自私的萌芽在悄然生发。

后面当弟弟被汤瞎子抢白了以后,他想:再没有比挨你瞧不上眼的人数说更叫人无趣的了。于是弟弟

“抓过他身边的粪勺,往石碑上拼命价敲打,好让他着急,怕粪勺柄子被打断。”

这种行为正是成年人无数烦恼纷争的由来。

过去和未来,就在故事里被一种奇特的时间流动穿了起来。

这种人性基因的流动,甚至漫过了岁月,流到了我们身上。

朱西甯明明最是关注人性,但在这本书里,他只是尽量漫不经心地讲着自己的故事。

稍微流露意图的是《余烬》。

瘸子和瞎子苦心经营的铺子在一场大火后,灰飞烟灭。

瘸子骑在瞎子的背上,一个指路一个跑路,一起逃出生天。

瘸子悄悄抢出了账本,回头可以去找人要帐;瞎子在鞋里藏着存折,能去钱庄兑账。

然而,他们谁也不肯说出来。灾难过后,只剩下彼此的猜疑。

瘸子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假装自己跳河,骗瞎子说出了真相。

瞎子带着负罪感离开河堤,瘸子打算日后扮作鬼魂折磨瞎子。

结尾,讲故事的人说:这故事似乎仍然没有讲完,恐怕永远也讲不完的。人总是这样子,不说也罢。

是啊,不说也罢。为何还要说呢?

在书的扉页,有朱西甯的照片,大大的眼睛里,带着牛羊一样的温和善意,嘴角挂着一丝永远的笑意。

这个形象,特别符合《锁壳门》里万家五房长子长春的样子。

长春温良恭俭让,永远用一种谦让和自我牺牲保持着家里的和平安宁。结果还是被另外一个同族兄弟给杀掉了。

朱西甯这样描述临终前的长春:

笑容不曾离开长春,笑容陪伴他葬到地下。抬到家以后,他曾清醒一阵,定定地望着永春,没有再说什么。在他擦洗去泥污的面孔上,仿佛知足地跟这个阳世诀别了。他临终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口里涌出一点点淡红色的血水。

“马贼。。。杀。。。杀了我”

明明是被同族兄弟杀了,他却硬要在死前说这个谎。

他只是不想让血气方刚的弟弟永春去寻仇而已。

但是永春却会错了意,20年一直在找马贼的下落。当真相大白时,永春才明白了哥哥那句话的含义。

那个落魄的脏老头回到了自己的故地,永春内心感叹:也曾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一生里抓打啃咬,总想多给自己争点什么。想要的不多,得到的很少,这样就是一生了。

明明白白是朱西甯自己的心声。

故事的结尾,我们看到讲故事的老祖母又出现了: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

但这当然不是朱西甯的意思。

他只是不想使人感觉到任何一种说教,于是施施然,像一个传统说书人一样:我把故事放在这里了,等着有缘人来捡。

最后一个故事,是全书的高峰。

峰上死神狞笑的眼里,映出惨烈的现实。

孟昭有端起鲜红的铁浆,一口灌下。

“铁浆迅即变成一条条脉络似的黑树根,覆盖着他那赤黑的身子,凝固的生铁如同一只黑色大爪,紧紧抓住这一堆烧焦的烂肉。一只弯曲的腿,主儿还在微弱的颤抖。”

隔着时光厚厚的影壁,我们似乎仍然能听见孟昭有临终前那一声短促的尖叫,而这一声尖叫却又被故事里一声火车汽笛的长鸣盖过。

还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叙事,但死亡的铁爪却攫住了我们。

看起来,老子孟昭有惨烈的自我牺牲,换来的是儿子不成器的败家之举。

实质却是时代进化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影响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死亡而改变结局。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工业革命使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为了表现人比机器更厉害,一个挖掘能手和挖掘机比赛挖土,如果人能胜过机器,那么老板就采用人工放弃机器。

故事里的挖掘能手双手上下翻飞,没日没夜劳作,终于获得胜利,工人们忍不住欢呼。

可惜这胜利只是暂时的。因为飞扬的尘土进入了挖掘能手的肺,他倒在了挖掘的泥土中,再也醒不过来。而挖掘机则没有肺。

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中,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那些无法预见未来或者希望用一己之力改变结局的人,必然倒在时代的车轮之下。

时代的车轮是无情的。当然,也谈不上公正。

他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在全书的末尾,表达出一种无望的同情和苍凉。

听说,这个故事是为孙立人而写。

但是,又何须非要隐射什么呢?

反正任何现实,最后都会变成历史故事。

在书的序言中,朱西甯自陈:就不过是那么一面生满绿锈的铜镜,那样的斑斑驳驳,寒碜而衰老,被弃在遗忘的年岁里独自战索。

这铜镜正是历史,这些历史留下“一个古老的世界,一点点的永恒,依样照出一个朦胧的现代,和后世。”

世事万古长新,人性永恒不变。

朱西甯喜欢的一点点铜绿,正是这幽微而光亮的人性。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铁浆》的得分为——8.52分(满分10分),综合来看,分数不低的同时,每位读者都有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在读此书前,每一位读者都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对此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读罢此书,由于视角和关注点的不同,他们的评价又有所区别。对情感铺陈的沉浸、对情节推动的满意、对笔调想象的盛赞……无论如何,朱西甯的《铁浆》都让拿到此书的评审团们看到了一本好看小说集,领略了朱西甯先生的独特笔锋。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那有施华洛世奇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