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是占多数还是少数?

每年暑假,全国有近900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各省市人才市场。

职场中有一条明规则:学历高者优先考虑。

清华北大,我国高等学府。清北毕业生们,都在哪?干嘛去了?一起来看看2018年的北清毕业生现状分析。清华VS北大↓

通过研究调查,可看出以下:

1.清北本科生大部分还是会选择就业,也有一部分选择深造。

这与大学学历有关,很多清北学生毕业之后,对自己的学历很有信心,会尽早让自己投身社会工作中;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高学历毕业证书还不满足,想继续深造。

2.在就业选择上,清北毕业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相比发现,除了高等教育单位、科研单位、国有企业这些两校毕业生都会选择的单位外,清华学生还喜欢选择民营企业,而北大则更偏向机关单位。

3.在行业分布上,清北各有特色。

清华毕业生青睐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化技术服务业;北大毕业生则更多选择了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在企业选择上,两校毕业生“默契十足”。

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毕业生签约最多的企业都是华为,其次是腾讯科技。这两所企业都是国内有名的企业,实力自然不必说,只是清北两校学生如此“默契十足”,不知是不是这些年的“邻居”没做够,还想继续当同事一较高下呢?

看完了对比总结,我们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一些关键数据图表提取了出来,其中包括本科、研究生及博士生选择的升学学校、就业行业分布、重点签约单位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2018届清华毕业生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7243人(不含国际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其中本科生3239人(44.7%)、硕士生2518人(34.8%)、博士生1486人(20.5%);男女比例1.8:1;定向和委培生28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9%。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定向和委培生毕业后到定向和委培单位就业,所以清华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中的统计分析均不包含定向和委培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中有54%学生选择了就业(包括签三方就业和灵活就业),就业率达99%

2018届清华毕业生深造情况

清华2018届毕业生中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选择美国的人数最多,占比69.5%,其次是英国和中国香港。

清华大学同时还公布了深造毕业生择校情况,分别统计了选择《泰晤士报》排名前50大学和QS排名前50的大学的毕业生人数

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选择就业的3759人中,有2739人签三方就业,1020人灵活就业。

就业单位性质(仅统计签三方就业)

清华2018届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以企业为主,其中国有企业819人、民营企业871人、外资企业147人;其次是事业单位,其中高等院校229人、科研单位183人、其他事业单位164人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仅统计签三方就业)

在行业分布上,人数最多的前三名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化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签三方就业20人(含)以上的单位

哪些公司最青睐清华毕业生?

第五名: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阿里巴巴

除此之外,百度、微软等也都榜上有名。

北大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2018年,北京大学全校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9603人,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98.02%。

本部毕业生合计754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693人,占总人数的35.68%,硕士毕业生3614人,占47.88%,博士毕业生1241人,占16.44%;男女比例为1.14:1。

截至20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就业率为98.81%,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0.1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5.21%,毕业后就业比例为63.48%。

2018届毕业生深造情况

和清华一样,北大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选择美国的人数最多,占比48.51%,其次是英国和中国香港。

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263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从签约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54.11%;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签约人数的43.58%

就业单位性质(仅统计签三方就业)

北大2018届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选择最多的单位前三名是国有企业(757人)、机关(541人)、三资企业(364人)。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仅统计签三方就业)

在所有签订三方协议就业的毕业生中,80.65%的北大毕业生签约就业集中在公共管理、金融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行业

签三方就业20人(含)以上的单位

哪些企业最青睐北大毕业生?

第三名:工商银行、北京大学

第四名: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两校纵向对比结论如下:

1.出国(境)深造率继续下降

从近几年统计数据来看,顶尖高校毕业生的出国(境)深造率呈下降趋势。

2.大多数毕业生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根据统计,清北大多数毕业生流向地首选均为北京,除北京外,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也较多 。

3.只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创业

据统计,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直接创业人数为60人,其中本科生16人,硕士生40人,博士生4人,直接创业总人数相比2017届毕业生减少11人,创业领域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和文化创意

而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41人。其中本科生8人,硕士生32人,博士生1人;理工科毕业生17人,人文社科毕业生24人。创业的领域主要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教育类企业及文化传媒类企业。在北京创业的学生占创业总人数的一半,其余学生选择回省创业。

看完两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大家一定会发现,名校毕业生确实是有实力的,即使无缘北大清华,为了将来就业前景,考生们也要尽力考入一个更好的大学!因此,努力吧,少年!

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出境游可以带动公路、铁路、航空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服务行业发展。毕竟多数出境者会买东西,纯粹是为了买奢侈品的人占少数,这样会促进目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199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全球出境旅游消费前十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我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发展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旅游人次保持连续高速增长
1994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出境近一亿人次,年均增长13.87%。其中,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2022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1700万人次左右的出境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见表1。
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居亚洲第一位。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相比上年增长了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见图1。
(二)目的地国家集中度发生变化
截至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已经实施的达63个。我国出境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公民出境目的地仍然以亚太地区为主。从地域上看,1997年以前出境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马、泰和港澳地区,而现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更多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
(三)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在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中,因公出境人数与因私出境人数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因公出境在经历两年的减少之后,于2001年出现正增长,这一变化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扩大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私出境旅游冲破长期封闭,一经开办就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而且,从2000年起,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超过因公出境人数,成为出境旅游的主体。
(四)出境旅游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境旅游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经营操作主动性强,且利润率较高,各家旅行社都瞄准这块市场,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留学监理网创建于2009年,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备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国内唯一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监理的第三方独立平台。

出国留学申请看本科院校背景、GPA、语言成绩、软实力(相关比赛奖项、科研经历、实习等),除此之外还与你的PS有关。所以绩点不是绝对的(但绩点绝对是很重要的)。
绩点低的话,也不用着急。可以先看看自己本科院校的排名,学校等级不同,分的要求也不同,英国名校对于中国学校理解差别非常大。对于985/211的大学,非常重视,他们认为他们的均分75-80,相当其他非985/211的学校学生的83-87%,如果你的本科院校非常好,那么低绩点也可以试着冲刺国外名校。
绩点低只会影响你最后申请到的学校层次,而不会影响你出国留学。毕竟即使是在国外,也有很多“野鸡大学”存在,只要你交钱就能去读。不过说实话如果你为自己的未来着想,真的十分不推荐去这类学校读书,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比不过那些排名靠前的学校不说,最后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更是极低,完全对不起你耗费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推荐你选择走保录取渠道,即使绩点低也能轻松申到好学校,而且还没有任何风险,保证让你轻松圆梦名校。
其实保录取和普申都是合法合规的申请方式,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可以实现低分高录,这也是它与普申最大的不同点。保录取主要是通过和海外大学合作帮助学生拿到全新认证的真实成绩单,然后包装学生的软性背景,再从海外大学或名企拿到推荐信,以此申请来使学生成功入学心仪院校。这种申请方式几乎没有任何被拒风险,保证百分之百能拿到名校offer,而且靠谱的机构会在签约合同上明确注明“不录取全额退款”的字样,你完全没什么后顾之忧!
留学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一键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语言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可以依据自己的条件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留学案例,了解一下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他/她们都去了哪些院校,作为自己选择院校的参考。

我有个某留学生群,曾经交流过GPA这个问题。

我本人是拿到了南安普顿+诺丁汉+兰卡斯特的offer。

我最终选择了南安普顿,我的同窗大多数都是211占多数,双非少数。

所以楼主的问题针对的是哪个群体问的?拿3.0当比较低的GPA的话。
我211的同学会回答:我GPA只有3.2,最终去了南安普顿。
我双非的同学会回答:我GPA3.5,最终去了南安普顿。
我二本的同学会回答:我GPA3.8几,不算低,但是我只去了南安普顿?????

所以针对楼主这个问题,不提本科的话,就是个挺难回答的问题。
单纯问GPA低能去哪里留学?这个能举的例子真的是有如大海找鱼,一捞一个,只要你不在乎大小的话。毕竟本科差GPA低去野鸡大学的也算,本科好GPA低也有去牛校的也算。

首先拿我自己开个刀,再分析分析这件事。

背景:河南某二本非会计专业+GPA3.84/5.0+多邻国成绩(没啥参考性)+两段一般实习经历

别看我绩点其实挺高,其实那是我觉悟的早。大二下学期就打算去留学了,但是大一大二两年我就是混过去的,按我妈的话就是“就是没挂过科”。所以打算留学后才开始好好学习,于是后两年就开始了刷绩点之路,每到期末就搬佛脚,勉勉强强绩点就还不错。

下来就是我的语言成绩,因为疫情原因雅思托福停摆,想考都考不了。眼看着提交语言的DDL之前复考无望,我只能申请语言班,结果我所报名的那一档语言班也被学校取消。然后我和同学们开始找学校申诉,然后学校给出的建议是可以参加多邻国(疫情期间考英语的小伙伴们懂得都懂)。最终用多邻国达到了学校的要求。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各位看官们能及时准备就及时准备!!!别像我一样,这真的是血与泪的教训!

实习的话,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在意金钱,而是要把目光投到“经验加分”这个点上,端茶倒水不如看看账本。最好找你申请专业相关的领域实习,总要为你的申请加光彩的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论你是985,211还是一般本科,GPA低都是个挺不利的事。所以对于选校这件事来说,不懂的话咱们就交给懂得人来。
说白了留学几十万咱都出了,再花了小万给自己垫个底不好吗?

所以我就找了,我觉得很满意,尤其是在择校这事上,虽然这些学校说白了也都挺一般的,但是我居然能配得上啊,我就是个二本啊,国内考研都不敢拼211研究生的那种,居然能和很多211本科的人做同学也算是幸事一件,这就是“申请学校”的乐趣吧。

我推荐一下WordSunny这个机构,因为通过我的了解我发现这家机构在申请过程中施行导师制,非常方便,不会出现老师吧学生信息混淆的情况,(有过经历的人都懂,真的超级耽误时间)。另外一点很好的就是他家的文书老师都是海外名校毕业的,亲身经过海外求学的老师们比起没有留过学的机构老师更能了解实际情况,而却运用语言能力更好一些。还有,除却常规的规划和文书以及申请工作之外,这家机构还提供面试方面的服务,能辅导实习面试,这点我觉得非常好,所以,在对比中介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咨询一下这家。

三. 给你们的一些建议

拒绝拖延:拖延症真的害死人。我雅思是自学,因为该死的拖延症一直没有去考试,2019年年末去考了一次,感觉不咋理想就扔那了,结果后面因为疫情雅思托福停摆的时候,就很无奈。

遇事不决多询问:遇到问题不要慌,多找老师和有经验的同学咨询,求学的路上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虚心求教,真诚待人,很多大佬其实是非常热心的,大家会帮助你一起度过难关。

增强软实力:GPA低又能咋,谁没见过几个靠实习经历交换经历翻身的大佬呢?所以一定要多参加校外活动,这以后是你文书的重要加分点,也是你扩充人脉的好机会。

尽早准备:港英很多学校的录取都是先到先得的,也就是说,在学校开放申请之后,越早提交申请的学生越有可能拿到offer,大家可以先将自己心仪专业的申请时间线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准备好完整材料,申请一开始就投递,这样几率就一定会增加!

去留学,择校很重要,关于大学的类型、排名一定要提前搞清楚,还有你中意的学校申请条件是哪些,比如对GPA、雅思、托福、SAT、GRE、GMAT等成绩要求多少分,也要弄清楚,这样才能合理规划时间,不耽误申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占多数的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