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清嗓子”怎么变成“抽动症”啦?

8岁的楚楚从小是被夸奖着长大的。因为她乖巧懂事,不但漂亮,上学后学习还好,凡事追求完美,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

但是好孩子也有烦心事,一个月前楚楚感冒了,由于身体不适,在钢琴考级时出现了一点小纰漏,虽然不会影响成绩,但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想起来就有点闷闷不乐。一周后感冒虽然好了,楚楚总觉得嗓子痒,为了缓解不适感,她频繁清嗓子,发出“吭吭”的声音。家长以为孩子得了“咽炎”,各种含片都试过了也不见好转。

时间长了,在学校里同桌也开始用探寻的眼神看她,因此楚楚在课上极力克制自己不发出声音,但真的很不好控制。家长也觉得这咽炎持续时间太长了,怕转为慢性的,就带着楚楚来到医院进行检查,可医生检查后却说不是咽炎,而是“抽动症”。频繁清嗓子竟是抽动症?抽动症是个什么病?好好的孩子为什么得了这个病?好治吗?会影响学习吗?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家长迫切想知道的,为此,栏目记者马上连线唐医专家团李树华医生。

栏目记者:李主任,您好!像楚楚这样频繁清嗓子也是抽动症吗?抽动症都有哪些表现呢?

李树华:是的,偶尔清一下嗓子是正常的,但每天频繁的清嗓子就不正常了,就可能是抽动症了。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临床上大部分患儿是以眨眼、吸鼻子、耸肩等面部的运动性抽动,或清嗓子、干咳等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这些症状具有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等特点。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的“小动作”,却没有其他全身症状,家长就要小心抽动症了。尤其是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当然,抽动症障碍的症状不限于此。还有些复杂性抽动,患儿会出现经常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说脏话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注意的。另外抽动症可以有很多种共患病,比如同时患有注意缺陷、多动、强迫症、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暴怒发作等。

栏目记者:抽动症患者需要去医院的哪个科室就诊?

李树华:抽动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疾病,可以到神经科就诊,也可以到精神科就诊。

栏目记者:是什么原因导致抽动症?

李树华:抽动症发病原因同时受到遗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多方面影响。也就是说孩子可能有一定遗传素质,遇到促使发病的因素,超过一定的平衡,就可能发病了。

栏目记者:抽动症可以预防吗?

李树华:不能完全预防,但有抽动症家族史的家庭需要注意,孕妈妈在孕期就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均衡营养,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更不能经常处于不和谐的环境中。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高标准、严要求,教养方式不恰当,动则打骂体罚,最容易促发本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急性扁桃体炎,也是危险因素之一。还有就是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零食,摄入过多也不好。发病后一些情况能够加重抽动,如紧张、焦虑、生气、惊吓、过度兴奋、疲劳、炎症等。而轻松愉快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少感冒等会使抽动症状减轻。

栏目记者:如何治疗抽动症?

李树华:短暂性抽动障碍、轻度抽动障碍需要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观察病情发展即可。有些孩子症状比较重,影响了社交和学习、生活,就需要药物治疗了,要找专业的儿科医生。

栏目记者:抽动症能治愈吗?

李树华:抽动症分三种类型,其中短暂性抽动症总病程不超过1年。慢性抽动症和Tourette综合征属于慢性病,病情严重程度可时轻时重,感觉总是反反复复或迁延不愈,但总体来说,多数到青春期能够明显缓解或痊愈,也有小部分会延续到成人期,但症状会大大减轻。

栏目记者:抽动症会影响学习吗?

李树华:病情比较轻且没有共患病的孩子不会影响学习。症状比较严重的孩子或者共患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的孩子会影响学习,需要积极治疗抽动症及其共患病。

栏目记者: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该怎么做?

李树华: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

首先要认识本病:本病的发病是有生物学基础的,不是“坏毛病”,也不是单纯依靠药物就能“根治”的;

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爱是最好的良方。首先了解孩子,给孩子制定合理的期望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对孩子少施压,少责罚,多给与安慰、鼓励。家庭矛盾不暴露给孩子;

不做“抽动警察”,不能时刻盯着孩子的症状,如果症状太突出,更要尊重孩子,及时转移孩子注意力可以暂时减轻症状;

起居有规律,不熬夜,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兴奋性食物。少食方便食品及含有防腐剂、添加剂的食品;

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

鼓励患儿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抽动症的孩子也可以是非常受欢迎的。

针对抽动症的治疗,传统治疗以精神类药物﹑中药药物为主.精神类药物虽能暂时控制症状,但副作用相当大,如食欲减退﹑失眠﹑头痛﹑腹痛等,长期服用还易产生药物依赖,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形成长不高﹑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精神综合症;中药虽相对安全,但疗效仍不确切,常以补药为主,容易导致儿童过早性发育.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由自主清嗓子是怎么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