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压制弟弟妹妹?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以自己孩子的懂事和顺从感到骄傲,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我们小时候也都会听到老人经常夸别人家的孩子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懂事,

从来不让家长操心,会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学习成绩也不用管,可是太懂事真的好吗?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懂事”,并且正在逐渐丧失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

同事聊天,说她家亲戚有个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因为家里比较困难,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家里老大,从小就知道让着弟弟妹妹,逛街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玩具,假装没看到,有好吃的也首先想到自己的弟弟妹妹,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去游乐园玩,其实自己也很想去,父母问他要不要去的时候,他就假装自己不喜欢玩,她总是怕给家里带来麻烦,遇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也只是摇摇头说不想要。这是懂事吗?不,这是习惯。长期以来压抑自己的欲望养成的习惯。

其实并不是她不想要,不喜欢,因为小时候每次想要的时候,妈妈就说听话,我们家条件不好,不买,或者是弟弟妹妹喜欢家长就会先给弟弟妹妹,只会对着她说,你是姐姐要懂事。久而久之,为了迎合父母的想法,长期压制自己内心的需求,逐渐忽视了真正的自己,失去了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能力。

很多时候,越是乖的孩子,长大后越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所谓“懂事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带上面具生活,他们一般都是害怕去麻烦别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死扛;还有就是不会拒绝,不管别人让他们帮什么忙,他们都答应,最后搞得自己满身疲惫,受人欺负。是什么样的家庭会让孩子成为这样呢?

父母过于强势: 有些父母比较强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不停地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喜爱。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称赞,他们愿意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不停地逼自己学习,取得好成绩,成为优秀的孩子。但是一旦他们成年后,需要独立做选择,会因为失去了父母的期盼,而失去动力,他们的人生将陷入巨大的空虚和迷茫。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会感觉到没有安全,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去安抚父母,为了巩固摇摇欲坠的家,他们会变得懂事、独立、坚强来讨好父母,以求得安全感。这会使孩子长大后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不自信或者是自卑很难自在地与他人相处。未来处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时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父母经常向孩子“吐苦水”:父母经常给孩子倾诉自己的辛苦和不容易,或者是与别人发生矛盾等等;父母可能是无意说出口,但是孩子是无条件爱着父母的,面对父母的这些压力,孩子不是只是单纯的听听,父母给孩子说这些会无意间把成人世界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他们会尽己所能保护父母,迫使自己变得强大,来为父母解决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有教养,但是不要让孩子太过于懂事。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有一些道德的底线我们要划清,但是在不触犯这些底线的时候,我们要保证给孩子最大的空间,给足他们最多的尊重。

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人生首要的任务好好爱自己,做自己世界里的太阳,没必要去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更没必要为了别人去表演。那样会让自己变得没有自我。

第一:怨恨。老大会怨恨弟弟妹妹,也会怨恨爸爸和妈妈,甚至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无法化解“不公平”造成的心理伤害。

第二:报复。父母不在面前的时候,老大很可能不再保护弟弟妹妹,而可能通过“报复”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报复”的行为也会针对父母。

第三:反抗。孩子并不会一直被压制,等到他们有力量的时候,就会反抗,通常小时候比较乖巧顺从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可能会通过叛逆来反抗父母。

第四:退缩。一直被要求忍让的孩子,会形成退缩不敢表达的性格,即使是自己应得的,也不敢争取。

第一:怨恨。老大会怨恨弟弟妹妹,也会怨恨爸爸和妈妈,甚至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无法化解“不公平”造成的心理伤害。

第二:报复。父母不在面前的时候,老大很可能不再保护弟弟妹妹,而可能通过“报复”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报复”的行为也会针对父母。

第三:反抗。孩子并不会一直被压制,等到他们有力量的时候,就会反抗,通常小时候比较乖巧顺从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可能会通过叛逆来反抗父母。

第四:退缩。一直被要求忍让的孩子,会形成退缩不敢表达的性格,即使是自己应得的,也不敢争取。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姚策思路清晰,郭威却沦落到给弟弟抱遗照,为什么感觉姚策比郭威聪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你亲弟打了你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