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戎苗寨晚上会不会很冷?

从凤凰古城到张家界的路途中有一苗寨,名为“墨戎”,据说是宋祖英的外婆家。刚一下车,便可见河对面有一小山寨,依山傍水,甚似桃花源。河堤上,排着一排鼓,彰显了当地特色。

过河至山门,几名阿妹堵住了我们的路,端着酒,唱着歌,听导游讲,这是苗寨拦门酒,须喝了酒才能进山寨,听说是米酒,大家都无所畏惧。进了山门,沿石梯而上,原始风貌的苗寨便呈现在眼前。经过有些农户时,还能闻到家畜粪便散发的臭味。大家戏称,这是来自家乡的味道。

当然,墨戎苗寨也有一些新的建筑,全木结构的婚房里面正在上演新人“结婚”,主要是让游客体验苗家婚俗。由于新郎的表现精彩,引起阵阵哄笑。

在这里,最精彩的就是近距离观看巫术表演,表演现场十分安静,大家都在亲眼目睹那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进去时,巫术大师正在表演,只见大师烧了纸、化了符后,将两片剖开的竹子放在一男一女的两边,让他们分别夹住,然后他开始作法,一手画符,一手拿司刀,不停地画符,不停地摇司刀,只见两片竹子竟然慢慢地弯曲,后来奇迹般的沾在了一起。

我们一行人里面有对年轻夫妇不太信,便亲自去试。大师再次作法,果然又连在了一起,于是信服。据说湘西巫术相当厉害,我们十分敬畏,生怕触犯了神灵。

听导游讲,这里最厉害的巫术是赶尸。据说过去湘西的风俗是人死了后,定要葬在家乡,不能在异地埋葬,于是就有了一项职业-赶尸,就是将那些在外乡死了的人带回家乡埋葬。当然最多的就是将那些战死疆场的战士的尸首带回家乡,让他们尸骨还乡,魂归故里。

于是“赶尸将”们用朱砂防腐,用符咒作法,将那些战士带回家乡。而这些尸首是自己行走,他们白天休息,晚上翻山越岭,就像僵尸一般自行回家,非常神奇。据说香港鬼片《僵尸先生》的摄制组曾到湘西来寻找灵感。林正英先生更是所学甚多,表演得非常成功,其拍摄的鬼片曾引领了一个时代。但传说他由于泄漏了部分天机,便早早去世,其传奇故事更令大家毛骨悚然,便没有人打听赶尸的秘密。

但大家还是非常关心现在还有没有传人,听说还有某中央领导到了张家界,不太相信赶尸等巫术,认为这是一种迷信。当地领导为了推销张家界,便安排了一个节目--赶尸。当然不能用人,那实在太恐怖了。于是改用猪,当场就牵来-头猪,当众杀死,并且剃了毛,然后赶尸将开始作法,只见猪果然站了起来,赶尸将叫它走,它就走,叫它停,它就停,并且绕了广场一周。领导大为惊诧,不再言语,不知此传闻是真是假。

由于墨戎苗寨地处古丈县,在这里有著名的“古丈毛尖”,是与我们家乡的“巴山雀舌”齐名的绿茶。当地村民也做起了茶叶生意,向我们推销,在村中心,有两排廊房,里面摆有桌凳,这就是苗家举行长龙宴的地方。

在一空旷地方,当地村民还为我们表演了“四方鼓舞”,听说这个节目曾到上海世博会表演过,非常精彩,最后还有一个互动节目一竹竿舞,我们里面有几位女性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从风雨桥出来,回望这个“有龙的地方”,她古朴而又现代、喧嚣而又宁静,墨戎苗寨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从凤凰古城离开后,我们又冒雨去了湘西苗寨----墨戎苗寨(“墨戎”为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

我们到了苗寨,先在那里一起吃了一顿具有苗族特色的“苗家长龙宴”。“苗家长龙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本村寨其他重大喜庆节日的宴饮活动。

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主人劝饮并对酒高歌,如若客人对不上主人的歌,那主人是不会轻易地给客人筷子的。其过程充满了苗家所特有的喜庆和欢乐,是进入苗寨所必不可少的一次经历。

饭后我们又深入到苗族人现在生活的地方去走一走。导游给我们热情的讲解了这里的特产,实为引导消费,但是她也讲解了很多这里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比如,进苗族人家的门时,不可以用脚踩门槛,因为在苗族人看来,那是他们家的龙脉;平时我们看到可爱的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摸摸这个孩子的脑袋,但是在这里,摸人家小孩子的脑袋可是犯了人家的大忌,会让人家生气的。因为他们认为小孩子的头顶是有神灵在保护孩子的平安,如果被人摸了,会影响到孩子的平安。

还有,不能打张开的伞进家门;不能踩人家后脚跟;不能吹口哨;不能坐人家的正堂主位(神龛方向)等等。当地还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除了一些年轻人会说普通话外,很多老人只会说当地的苗语。而苗语也很神奇,发展到了今天,却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我们来之前已经了解了一些这里风俗习惯,所以到了苗寨,每个人都很小心翼翼的,生怕触犯了人家的忌讳,看得出现在出来旅游的人素质是越来越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因为我们的文明,所以他们才更加欢迎我们。

顺着细长的小巷,踏着雨中的石阶,我们来到了一家苗族老奶奶的家里,她为我们倒上了清香的莓茶,并演示了她的茶艺。老奶奶家的木头房子非常简陋,建成大概有半个多世纪了,里面有些阴暗潮湿,没有什么家具。只在墙面上挂着一些我小时候才见过的一些过时的照片。

后来我发现,这里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里面都很简陋,里面都很杂乱。除了在巷口摆一些苗族的特产和银饰看起来还挺鲜艳的,家里面都很简单和朴素。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苗族普通百姓家的民居吧。

远远看来,他们挂在山川河流之上,吊脚楼,房檐勾心斗角、层次鳞比,点缀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景,但是他们的生活看起来还很落后,这也许与他们这里处于深山之中,交通不便有很大关系。

但是,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开发湘西的旅游资源,相信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在旅程的一路上,我看到一架架高速公路都建在了悬崖峭壁之上,像长龙一样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我国的公路铁路建设真的可以让天堑变通途!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在凤凰与芙蓉镇之间有许许多多的苗寨,他们在群山之间像是层叠的宫殿,褐黄色屋舍掩映在青山秀水之间堪为福地。这其中墨戎苗寨做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故乡古丈县最大的苗寨而倍受瞩目。在古丈县城有班车可达。

墨戎苗寨又叫龙鼻嘴村,寨前有条潭溪河。丰水时碧波荡漾,枯水期砂石可见。走过河上的石板桥,便是墨戎苗寨的门户,是一座挂有“竺璀”匾牌的廊桥。竺璀是苗语“寨门”的意思。桥的廊棚飞檐挑角,似苗家瑰丽多姿的银饰。如果是跟着旅行团一起,桥上还会有拦门酒,还要对山歌、敲了鼓,宾主尽兴后才能进入苗寨。

整个苗寨宏伟壮观,房屋层叠,漫步其间,狭窄逼仄,蜿蜒而上又或旋转渐下,有如走进了迷宫。青石为路,花草从墙角处倔强而生,似乎每座房屋都是黄墙黛瓦,若是没有旅游指示牌只怕会迷路。但是每当转过一道弯,绕过一座房,面前又偶尔会现出大片蓝天白云,又或地势陡然拔高,坚厚的片石为基,将房屋整个抬升,更能看见大片大片叠起的黑瓦如龙鳞。扑朔其间,竟生出一缕久违的童趣天真。

苗族服饰当属我国少数民族中最为繁复与瑰丽的。其中鲜艳的色彩、繁复的套装与拼接款式、以及精美的走线刺绣,都使得苗族服饰浓墨重彩。特别是节日的盛装,再辅以具有苗族风情特色的银饰,直让人挪不开眼。这从苗寨中倚墙而立的小摊上的一些小绣品上就可见一斑。

在古寨中行走,偶尔可从些显眼的位置上看到一只红白相间的大鼓,那是墨戎古镇有名的四方鼓,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寨中还有乖乖楼,是为苗族女娶男嫁的风俗而建。古时苗族男子须到女方家做两年工,第三年打造嫁妆。待女方相中了才能嫁入女方家。另有巫傩堂。苗族除了崇拜天地祖先英灵等,还信奉万物皆有灵,藉此产生巫傩文化,“湘西赶尸”就是顶级巫傩术法,后面又再演化成“上刀梯、踩火”等表现形式,极具民族风情。

寨中的建筑多数老旧残破,也有新建的小楼新刷的防雨防虫的桐油飘香,新旧交替,可见寨人的生活蒸蒸日上。近出口处是苗寨的围场,如今都是新建的特色商品售卖区,也是苗寨重大节日的聚集地,比如苗寨的长桌宴便在这里举行。

走过围场,前面就是墨戎苗寨有名的风雨桥。远看廊棚有三层,有如远山,近观圆柱林立,也有栏杆坐椅,一桥如虹卧波。风雨桥是苗寨的出口,回首一望,蓝天绿岗,古寨悠深,看着那山中的重檐飞梁似乎能看见往日的风雨侵袭,游人渐远,心底唯留对古寨深深的祝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脱冬天最低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