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辣椒这是什么情况?

  好喜欢吃四川菜,现在学做泡菜,但就是不会做辣椒油,没有那个油好像也不好吃,请问怎样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补充一点:干辣椒碎前最好先小火炒香,喜欢麻的还可以放些花椒一起炒香绞碎

  其实油热的话,辣椒比较不辣,但颜色是黑的,而且有点苦。如果油不够热的话,就不香了。所以一般我们家做都是热到冒烟了,再凉个一分钟或两分钟,就OK咯

  1、在炒锅里加热清油加热至油滚开冒烟(色拉油也可以)
  2、将油放凉至8成热
  3、放需要制作的1/3的辣椒面在罐子里(最好是陶瓷的)
  4、将1/3热油舀到罐子里,然后搅拌油和辣椒面(此时会将辣椒面烫煳,辣椒面的颜色不好看,辣度也不够,但能完全释放出辣椒的香味)
  5、等罐子和油锅内的油都降温到5、6成热的时候,再将1/3辣椒面倒进罐子内
  6、将全部的热油加入罐内,搅拌(此时是烫出辣椒的辣味)
  7、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剩下的1/3辣椒面,搅拌(此时是为辣椒油提色,低温加热的辣椒面才有红亮的颜色)
  8、最后加一把白芝麻,OK!

  BTW:辣椒油放在泡菜里的时候,一般会加一点点味精

  按照三楼的说法做是对的,我一般还放几个花椒,和小把芝麻,那样更香

  我一般会放等量的辣椒面和花椒面(可根据自己口味放花椒,想麻就多放点)
  之后放一点凉水 让面面们有点潮 这样炸出来不会变黑 鲜红鲜红的
  不太能吃辣的 可以适当放点糖 这样甜辣甜辣的 还有麻

  我家的做法是:先把干红辣椒剪成段,然后放在铁锅里炒一下,要炒到出辣味,但也不能炒久了,火候要控制好,不然就炒糊了。然后将辣椒取出,捣成辣椒面。再将铁锅放在火上,倒入菜籽油,一定要菜籽油,色拉油做出来不香,烧至8、9成热。关火放凉,凉至5成热时,先将油倒入罐内,然后将捣好的辣椒面倒进去搅拌。这也就是重庆的油辣子海椒,LZ所说的辣椒油,就多放点油,把最后的成品中的油倒出来就是了。

  黑羊和兔兔都很棒,不过偶家也是把花椒油和辣椒油分开的

  正确做法:  1、在炒锅里加热清油加热至油滚开冒烟(色拉油也可以)  2、将油放凉至8成热  3、放需要制作的1/3的辣椒面在罐子里(最好是陶瓷的)  4、将1/3热油舀到罐子里,然后搅拌油和辣椒...
  请教一下,怎么确定油温是几分热?

一个地方的饮食口味与地理人文诸多因素相关。原产于中美洲的辣椒在大约16世纪传入中国,明代时辣椒只被当做观赏植物,清代康乾年间辣椒才逐渐走上中国人的饭桌。
至于明代之前中国各地的口味特色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出一些线索,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当时大概是南方人喜欢咸,北方人喜欢甜,饮食口味分布出现南北咸甜不同的明显差别。但是对“南咸、北甘”的解读历来存有争议。
与沈括同时代的朱彧则在《萍洲可谈》中说:“大率南食多盐,北食多酸,四夷及村落人食甘,中州及城市人食淡,五味中唯苦不可食。”《萍州可谈》内容包括当时的典章制度、风土民俗等,书中此处谈及各地口味特色时用“大率”进行模糊化处理,仅对不同地区饮食口味作粗略描画。在说到北方的口味偏好时说“北食多酸”,这一点与《梦溪笔谈》出现差异,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各地口味特点的认识并未统一。
在辣椒传入前,西南地区的川人的饮食偏好如晋常璩《华阳国志》所言是“尚滋味”“好辛香”。川人“好辛香”中的辛香料包括花椒、姜、茱萸等,其中的茱萸在辣椒传入后被逐渐取代。

A,民警口头传唤违法嫌疑人,没有配合,强制执行,喷辣椒水,并对家属喷辣椒水能对民警造成什么威胁呢,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A,民警口头传唤违法嫌疑人,没有配合,,喷辣椒水,并对家属喷辣椒水,是合法的吗?问题补充:家属没有暴力抵抗民警,只是面对突然的口头传唤对违法嫌疑人喷辣椒水感到很错愕,不清楚状况,只是上前想跟民警问清楚具体情况,先慢点把人带走,但是民警直接就对着家属喷辣椒水了。问题补充:而且在场民警有10个之多,家属只有一个老人和一个青年,能对民警造成什么威胁呢,居然还有喷辣椒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辣椒太辣加什么可减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