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新殊适合哪些人吃呢?

宝宝刚生下来几天,婆婆妈妈往往端上厚厚一层油的鸡汤、猪蹄汤、汤、什么汤给妈妈们「补补」。殊不知,这个阶段的妈妈不那么需要「大补」,她们更需要的,依旧是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

于是有商家坐不住了:我来帮你搭配!

靠得住吗?还是靠自己更合理呢?今天,丁妈就请营养学家来告诉咱们,哪种做法更可靠。

商家们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其实宗旨都是通过饮食尽快恢复产妇的身体。无论月子餐的宣传得有多么好,关键还是要设计得科学合理。

如果月子餐的饮食合理,从方便、节约时间等角度考虑,只要条件允许,买买也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设计不合理,不仅对恢复产妇身体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会有不好的影响,完全是花冤枉钱。

然而,市场上的月子餐产品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如果要购买,最好先咨询营养科医生或专业营养师(不是月子餐销售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不过,如果条件允许,也有能力和时间,完全可以选择在家自己料理饮食。符合自己的口味不说,制作方法和食材的安全卫生也更容易保证。只要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也完全是可以满足月子期的营养需要的。

有人要问了,那坐月子需要哪些营养呢?别急,我们接着聊。

中国人都十分重视「月子」中的营养供应,这可能是由以前食物供应不足的时代延续下来的一种习惯。

所谓「坐月子」,通常是指胎儿后到产妇身体复原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 6~8 周。「月子」只是一种传统俗称,在医学上将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产褥期所需的营养的确会更高一些,几乎是女性一生当中的最高水平。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里,产妇既要恢复身体,也要给宝宝准备口粮(乳汁)。

但是,营养需求更多,并不意味着要大鱼大肉来补。

营养需求增加,重在饮食均衡

虽然月子期需要更多的营养,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多吃某几种食物就够了,更应该注重均衡的营养。如果只是盲目补充单一种类的食物,不仅不会促进身体恢复,反而不利产妇健康。

实际上,很多产妇都存在饮食不当导致的营养不合理。

比如,有的地方认为坐月子要多吃鸡蛋,于是家家户户顿顿都给产妇准备红糖鸡蛋,最终导致鸡蛋、红糖的摄入量过多;还有的说法说坐月子不能吃凉的食物,结果就导致很多产妇奶类、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不足 ,造成。 有研究显示,在坐月子期间,有 18% 的女性从不吃蔬菜、78.79% 从不吃水果、75.66% 从不喝;有些产妇吃红糖较多,每日红糖摄入量在 100 克以上的占 25.06%,最多的每天 400 克,并存在只重视头一个月营养的现象 。

月子期饮食禁忌,大多没有根据

我们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坐月子」期间吃什么或不吃什么的说法。

比如,在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按照传统的做法,坐月子期间只能吃小米和鸡蛋两种食物;在华南,特别是闽南很多地方,坐月子则一定要吃麻油鸡、生化汤及油饭等;更有意思的是,河南很多地方坐月子要喝「公鸡汤」,而贵州的习俗是喝「母鸡汤」,到了广州则每天要吃姜猪脚。坐月子真的有这么多饮食禁忌吗? 实际上,产褥期这些饮食禁忌大多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国 2013 版居民膳食指南中认为,产褥期的膳食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以满足营养为原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月子期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安全,半生的鸡蛋之类就不要吃了。另外,需要的女性也应该忌烟酒,避免喝太多浓茶和咖啡。

说了这么多不靠谱的,我们再来看看月子期到底应该怎么吃。

1. 适量多吃肉和蛋,保证足量的优质蛋白

肉类(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和鸡蛋这类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所以被称为优质蛋白。

一般来说,新妈妈每天的饮食中能有 150 克肉和 1 个蛋,再配合日常饮食,就基本能满足产褥期蛋白质的需求了。

2. 多喝奶,多喝汤水

如果在月子期需要哺乳,那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加。奶类含钙量高,也容易吸收,建议新妈妈每天应喝 500 毫升牛奶。

不少新妈妈担心奶水不足的问题,其实,每天喝水的量和乳汁分泌量密切相关。喝水不足时,会使乳汁分泌量减少。

所以,月子期需要哺乳的新妈妈应该多喝汤水。但要记得,不要喝太过油腻的汤,或者把汤上面那层油去掉后再喝。

3. 饮食充足,但不过量

按照我国传统,坐月子就要多吃,因为你不仅要恢复身体,还要给宝宝哺乳。

实际上,月子期饮食也需要适量,吃过多的大鱼大肉并不会有什么好处。过多的蛋白质、脂肪摄入可能会「堵奶」,让宝宝吃不饱,更会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还会影响产妇吃其他食物的量,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因此,产褥期饮食应该注意均衡多样,但都不过量。

需要特别提醒新妈妈的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喂养,那哺乳所需的热量就无需在饮食中考虑,所以吃的应该比母乳喂养的妈妈少一些。

我国不少地方民间流传产后不能吃蔬菜、水果等生冷食物的习俗。其实,产褥期不吃蔬菜和水果的习俗是很不利于健康的。

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增进食欲,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妇不可缺少的食物。

产褥期的新妈妈处于身体恢复期,由于之前卧床时间长,腹部肌肉松弛,运动量少,容易便秘。如果完全不吃水果,不仅会增加便秘的发生,还会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的缺乏,影响乳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

因此,推荐月子期间也能每天吃蔬菜 300~500 克,水果 200~400 克。

有些老观念认为「坐月子」应该多吃少动,才能养好身体。

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后应该适当运动才更利于身体恢复,也能帮新妈妈们尽早恢复身材。

从开始,饮食搭配就要注意了。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毎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感恩自然所赐予毎一种食材的特性,感恩毎一种食材为人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可能。人类在获得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爱护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长久健康

书接上回,话说龙眼名字的起源,背后有一段英勇少年与作乱恶龙殊死搏斗的神话故事,恶龙被击毙后,双眼化作甜蜜多汁,清香如桂的龙眼,成为民间的滋补佳品。

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龙眼,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认识到龙眼能够安神定志,长期食用还能让人变得聪明,身体轻盈,长生不老。因此,民间素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可见龙眼肉的补益作用媲美人参。

中医认为,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二经,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性质平和药食两用的滋补佳品。临床上,龙眼肉多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证,常配伍黄芪、当归、酸枣仁等补气、养血、安神药物。除此以外,龙眼肉还能温补脾胃,治疗脾虚泄泻。

古人将龙眼肉加入白糖,放在瓷碗中,碗口盖上一层丝绵,每天在饭锅上反复蒸制,成为玉灵膏,认为其能大补气血,功力胜过人参黄芪,无论老弱体衰、大病过后,抑或妇女产前临盘、产后体虚,属气血不足者,均可使用。如果平素体质火旺者,还可在玉灵膏中加入西洋参粉,制约龙眼肉敛火之性。

龙眼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食用,龙眼性温热,易上火,平素内有痰火以及湿滞停饮者忌用。另外,孕妇食用龙眼后,可致气机失调,引起呕吐、腹痛等不适,而且增添胎热,严重者可致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也不宜食用。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猪瘦肉250克,石斛15克,鲜龙眼10个,生姜3片,陈皮1瓣,食盐适量。

1)猪瘦肉洗净、切块、焯水;龙眼去壳去核,留肉备用。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龙眼肉性味甘温,能补心气、安志定神、益脾阴、滋营充液,有“果中神品”之美誉。借以肉类的鲜味,搭配甘平补虚养阴的石斛,和中、健胃、消滞的“广药”陈皮,益心养脾,补虚强体之余而无滋腻、呆滞之弊。此汤膳能在暑热未退的初秋时节,缓解口干欲饮、心烦眠差、胃纳欠佳等不适。

《每日一膳》全面升级啦!

如果您有独门菜式、家传菜谱、拿手好菜,或是在制作《每日一膳》菜式的过程中灵感不断,改良和加工后的菜式色香味俱全,不妨把制作过程和成品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下方二维码投稿到我们栏目。

我们会定期评选“粉丝靓菜”,参与制作的您,会得到一份神秘大奖哦!

扫一扫,来投稿,惊喜大奖等着您~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

【每日一膳】设立了每期当值医生,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

主管中药师,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

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咨询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全天,星期六上午(芳村医院门诊2楼药物咨询台)

想要知道您是何种体质?可以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辨体质哦!

地址: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

【 每日一膳 每日一善 】

“每日一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南方日报》联合推出,每天在“广东省中医院”官方微信、南方日报、“南方+”APP同步推送。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团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