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自驾宜兴经过常州要防疫检查吗?

常州到宜兴自驾路线查询:总里程为65.2公里,开汽车大约耗时为1小时19分钟,总费用约100元左右。

  • 里程距离:65.2公里
  • 驾车用时:1小时19分钟
    自驾路费:100元左右
线路介绍 常州 → 342省道 → 宜兴 详细路线导航
  • 第二:向右转进入广场大道
  • 第三:在第一个路口向右转,朝广场大道行进
  • 第四:向左转,进入惠山南路
  • 第五:向左转,进入龙城大道
  • 第六:走左侧匝道,走龙城大道高架
  • 第七:下出口,前往青洋路高架
  • 第八:下左侧的 东方大道 号出口,前往青洋路高架
  • 第九: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青洋路高架
  • 第十:下出口后走长虹路高架
  • 第十一:下 和平南路/常武路 号出口走长虹东路
  • 第十二:向左转,进入常武中路
  • 第十三:继续前行,上常武南路
  • 第十四:继续沿常武南路直行部分收费路段
  • 第十五:向右转,进入342省道
  • 第十六:稍向右转,继续沿342省道前行部分收费路段
  • 第十七:继续前行,上东氿大道
  • 第十八:稍向右转,走龙潭路
  • 第十九:继续前行,上龙潭东路
  • 第二十:向左转,进入陶都路
  • 第二十一:向右转目的地在右侧

车友会活动可以增加感情及彼此间的认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还是挺不错的【活动地点】宜兴竺山湖湿地,常州出发,部分车友自行前往集合。【活动行程】1、计划当日上午早8:00集合,贴车队标,强调车队须知,出发前往(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两小时)2、到达后在景区附近 拍照合影3、小游戏,小活动(安全第一)4、聚餐(自助烧烤)5、景区游玩、真人CS互动

宜兴竺山湖湿地这个环太湖区域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成为太湖治理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自然地理条件好,人文信息丰富。有2700多年历史的周铁镇,素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的美誉。在紧邻太湖西岸大堤的周铁镇一些村庄,是太湖渎区的重要构成,自然风光秀美。该公园还设置了环太湖国际自行车赛道景观带、生态休闲会所区、生态深水湿地区、疏林草地观赏区、生态浅水湿地科普区、登高瞭望区等“五区一带”,成为全面展示太湖西岸自然景观和人文厚土的重要窗口。

烧烤小能手出镜,论烧烤,他NO.1

看着多,吃起来几口一个,哈哈

刺溜刺溜的声音不时传出,闻着也香

另一桌的烧烤,显然没我们这的专业啊

好咯,可以开吃啦,边上的串儿都是我的“战利品”

吃到尾声,专业“厨师”想到一个妙招,铁板烧烤。。。。

其他桌的人吃饱了,把他们那多余的烤好的肉串送过来。。

这铁板也光荣“退伍”了

接下来就是女子军团收拾“战场”了

吃饱喝足,大家侃大山,聊完差不多就该捡起装备“打仗”了

常州一家专做真人CS的店家提供的装备,与室内CS相比而言,这样的只需要瞄准头部3个感应器即可机枪是50发,甩下可以换弹夹,无限子弹

作为攻方的女战士,她这守的,“专业”。。。

HOHO,被说过之后,勇敢的登上至高点

算了吧,枪太重了。。放弃。

王者女侠,青铜战士。。。擦肩而过。。

趁着他们CS时,我还是欣赏一边的花花草草比较好

未上市 即将上市 在售 停产在售 停产

在地图看到江苏省无锡市被分成东北、西南比较对称的两块。常州就好像伸出到太湖的一只脚,把无锡从中间踹开成两半。

像别的城市可能也有一些飞地,但是飞地往往要比主要的城区小很多,像无锡这样陆地被完全分割成两块,而且两块的大小也差不多的情况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表面上看好像常州太霸道,非得插上一脚,让无锡南北相隔很难受。实际上常州有点儿小尴尬,这插上的一脚只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毕竟百分之九十多的太湖让苏州和无锡两家给占去了,常州如果不能保有这么小块儿太湖入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州、无锡开发太湖了。

太湖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不但淡水储量丰富,而且风景秀丽、引入入胜,还有范蠡西施泛舟太湖的美丽传说。苏轼的《赠莘老七绝》把太湖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太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价值最早是被无锡认识到并开始发掘的。尽管苏州占有太湖面积比无锡多,但世人皆知无锡太湖而不知苏州太湖,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无锡、常州之间的行政区划沿革有比较复杂的历史,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变成如今这样奇怪的区划的。

无锡拥有悠久的历史,3000多年前的周部落太伯让位于自己的弟弟季历,而南奔至梅里(现在的无锡梅村)建立句吴古国,此乃后来吴国起源。

无锡建县始自汉朝,但是无锡县比较小,因此从西晋到隋朝时期一直归毗陵(常州古称)郡管辖,从唐朝到清朝也都一直归常州府(路)管辖。从下图可以看出,太湖在隋朝时是被西北边的毗陵郡和东南边的吴郡所瓜分。

清朝时期常州府是江南大郡,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因此有“八邑之都”之称。也就是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无锡和常州周围的其他县市区都是归常州府管辖的。

从清朝时期的地图可以看到,太湖是被常州府、苏州府以及南岸的湖州府所共有的。

1949年解放后,在现在江苏省和上海市大致范围内以长江为界设置了两个行署: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

其中苏南行署区的政府驻地在无锡市,管辖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几个专区和无锡市。

从这个时候来看,苏南行署区里面是由常州、无锡、苏州分享太湖,无锡分的并不是很多。

1952年-1954年,常州并入镇江专区;宜兴、无锡并入苏州专区。此时太湖周围的江苏地区只有苏州和镇江两个单位,因为宜兴并入苏州,当时镇江也就只能有一只脚伸到太湖,这为今天的太湖划分现状埋下了伏笔。

1955年-1957年,因为镇江把苏州从中间划成了两半,看起来有些不太协调,所以镇江把常州划给苏州,而把宜兴从苏州拿了回来。没有了飞地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但是苏州占有的太湖实在有点儿太多了。

1958年-1982年,常州又重新被划入镇江专区。从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来看,常州划入镇江可以说更合理一些。并且划分完以后,虽然苏州占有的太湖多一些,但是镇江和苏州陆地面积基本上差不多了。

1983年,撤销专区,实行市管县。无锡、常州作为省管市都取得了管县的权力,剩下的就是看选哪些县来行使管辖权的问题了。

常规的原则都是就近选相邻的、连续的县来组成辖区。对无锡市来说,江阴、张家港、常熟应该是最正常的选择。常州的武进和苏州的吴县肯定是不能选的,选了估计常州和苏州也不会给,因为那是它们传统的辖区。

结果无锡的选择出乎意料,没有就近选择张家港或者常熟,而是选择了远在太湖西岸的宜兴作为下辖的县。

无锡为什么会舍近求远选择宜兴呢?宜兴之前有过被划到苏州的历史,现在划到无锡也算有先例可循。

而且太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无锡已经认识到太湖的价值,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取得太湖的管辖权。这是非常必要的,要不然今天太湖沿岸苏、锡、常中被夹击的就不是常州而是它了。

选择宜兴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宜兴有矿产资源。宜兴的煤矿等矿产资源,对于当时大力发展工业的无锡来说,诱惑力是非常大的,那时的无锡可是全国闻名的十几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当然了,旅游资源可能也是一个考虑因素,但是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来看,应该不如工业资源来的重要。

无锡隔着常州将太湖西岸的宜兴市纳入自己管辖范围,以至于出现如今南北两块分离的局面。中间夹着常州对无锡的城市整体规划会造成一些不便,比方说高速公路或者地铁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相关方面都协调一致以后才能实施。效率低不说,还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另外也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宜兴人如果要去无锡,或者在无锡工作的宜兴人如果想回老家,路途的辗转也是个麻烦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常州因为没有得到宜兴,分不到太多太湖水域,伸出一只脚到太湖实属无奈之举,无锡被分成两半也就无法避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兴为什么不给常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