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出行打车司机来了又没及时上车,司机叫我取消,我会影响下次打车吗?

  26元的车费只需付6元

  □本报记者 章高航

  早报讯 “26元的打车费只需付6元,你相信吗?”昨天,有位网友在QQ上向记者“炫耀”她的打车攻略。

  “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大打车软件,正在进行火拼。“怎样打车更优惠”的打车攻略,也出现在了网上。

  支付两次可省进20元

  “师傅真精明呀,我一上车就教我怎么打车更划算。”昨天,沈女士从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口用“快的打车”软件打到一辆出租车,前往杭海路开泰大厦。

  一上车,的哥就问沈女士有没有装“嘀嘀打车”,装了的话可以更省钱。沈女士正纳闷:“每个打车软件不都是优惠10元吗?还能怎么省钱?”

  的哥一脸“得意”地开始传授经验:“在起步价之内,你先用‘快的打车’把车费支付一下,然后用‘嘀嘀打车’再叫一次车,直接呼叫我,这样,别人就不会抢单了,我直接接单,剩下的车费就用‘嘀嘀打车’支付。这样是不是可以省进20元钱?”

  沈女士恍然大悟,这次打车按计价器是26元,而她实际只支付了6元。

  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出租车司机,发现如此付费的乘客还不少。“这两个打车软件的账号都是独立存在的,互相谁会知道同时使用两次支付方式呢。”的哥吴师傅说。

  的哥钱师傅表示,他碰到的较远路程的乘客,基本会采用这样的支付方式。“对乘客来说,可以省进20元,对我们来说,每天优惠的份额也可以早点拿到,何乐而不为?”

  打车软件火拼到何时

  近期,令出租车司机、乘客热情高涨的“红包返现”活动,由“嘀嘀打车”联合微信、“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分别开展。通过打车软件及各自所关联的支付手段,在每一单,乘客、司机师傅均可获得相应数额的返现、红包。

  像“快的打车”,司机每天限额5单,每单从之前优惠10元涨到优惠15元,乘客每天限额2单,每单优惠10元。而“嘀嘀打车”,司机每天限额5单,每单优惠10元,乘客每天限额3单,每单优惠10元。

  按照活动初期的推广计划,“嘀嘀打车”软件的返现活动将于2月10日结束,随后有消息称,将延长优惠期。

  昨天,记者致电嘀嘀打车杭州地区负责人陈女士,她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延长优惠期的通知。“现在还不确定。”

  而“快的打车”工作人员也表示,优惠活动结束日期尚未确定。

  如果优惠活动取消了,大家还会如此“青睐”这些打车软件吗?杭州市外事出租车公司的的哥林师傅觉得,优惠活动结束,用软件打车的乘客肯定没现在多了 ,不过他还是会继续使用打车软件。“不是高峰期的时候,或者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用打车软件能降低空驶率。”

  “没优惠活动就随手拦车呗,打不到车可能会考虑打车软件。”刚下车的钱女士说,“现在他们就是‘拿钱圈地’,能占点便宜就占点,以后就没这好事了。”

如今,凡是占据一席流量之地的互联网平台,都或明或暗地将触角伸向金融,作为金融最基础的功能支付,由此也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不过,目前也有少数缺位支付牌照的平台,在支付方式和资金流向上引发争议。近期在金融业务上动作频频的嘀嗒出行,就因为预支付模式资金管理引来消费者和业内质疑……

争议:缘何留置结算资金

近两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通过嘀嗒出行乘坐顺风车,资金流向显示收款方并非车主也非支付平台,而是嘀嗒出行自身平台账户:“资金为何流向了嘀嗒自身平台账户,这样我们的打车费会不会存在风险?”

对此情况,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亲测,登录嘀嗒出行App后,选定目的地、出行时间就可提前预付车费。从支付方式来看,嘀嗒出行目前主要开放嘀嗒白条、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白条四类支付方式。支付成功后交易页面显示,收款商户全称确实为嘀嗒出行公司主体“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行信息”)。不过,当天记者尝试多单均未有车主接单,根据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多方交易详情来看,退款来源均显示为畅行信息。

图片来源:微信支付截图

不同于网约快车、出租车等按路程计费方式,乘客在乘坐嘀嗒顺风车时,都需在上车时就确认上车并支付费用,这也是嘀嗒出行目前惯行的预支付模式。从资金流向看,支付费用会预留在嘀嗒平台资金账户,若有嘀嗒车主接单,款项会在行程确认结束后结算至车主,若无人接单则会自动退回至原支付渠道。

这一点也得到了嘀嗒出行客服的确认,2月20日,嘀嗒客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嘀嗒顺风车订单主要采用预支付模式,乘客预支付费用在平台,若乘客行程结束之后在App操作到达之后,资金会立即到账(司机账户);若未操作点击到达,资金会在平台于4小时或12小时内到账(司机账户)。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向车主采访求证,多位顺风车司机告诉记者,其在嘀嗒顺风车担任车主,乘客没点到达,一般在车主点击到达后平台24小时内会结算车费。其中,一位在嘀嗒平台注册多年的车主告诉记者,“嘀嗒除去部分佣金后,结算后的车费全部留存在我的嘀嗒账户,我要想使用的话需要进一步绑定银行卡,申请了才能提现,且一天只能提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车主忘记及时提现,这笔资金也将一直留存在车主的嘀嗒账户中。而这种预支付模式和结算资金流向,也引发消费者和业内质疑。后者多数认为,无支付牌照的出行平台,通过自身平台账户指令向车主结算交易资金,如何保证平台提供交易信息的真实性?结算至车主嘀嗒账户的个人资金又怎么保证安全?

正如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说道,“资金在平台账户停留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资金被平台或者其财务人员挪用以及资金被黑客盗走等,之前资金挪用的情况就已经在持牌支付公司发生过,因此,一旦停留资金过多时,该类模式就可能暴露较大风险”。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同样认为该模式有可能存在违规风险,“嘀嗒曾在招股书里说明是和银行合作的分账系统,但在没有支付牌照的前提下,如果款项都收进平台自身账户,万一出现平台跑路或者资金短缺造成兑付困难,是可能会造成相应商户和用户损失的。另外这一模式也有很多问题没有明示,比如系统的清结算流程是否合规、嘀嗒是否能随意调动相关账户资金、有无相应的备付金准备和监管示警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网约车行业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并强调不得非法经营资金支付结算。

回应:有第三方托管银行监管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身处预支付争议的嘀嗒出行,自身并未持有支付牌照。公开信息显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目前是一款涵盖了出租车、顺风车产品的出行平台,以顺风车为主营业务。

对于预支付资金问题,嘀嗒平台对北京商报记者给出了回应,称“嘀嗒平台所有订单的款项直接进入合作第三方托管银行的资金监管账户。每个用户在该第三方托管银行都有自己的虚拟账户,所有清算都是在第三方托管银行的用户虚拟账户之间完成。嘀嗒平台展示的用户账户金额都是该用户在第三方托管银行自己虚拟账户中的余额,用户可以随时提取。

不过,嘀嗒平台也指出,“为成本及风控考虑,用户每天只能提现一次”。另对结算时间,嘀嗒回应,一般情况下,当乘客点击确认到达,平台视为订单完成,会立即将车费给车主到账。如果乘客忘记点击确认到达,城际订单12个小时到账,市内订单4小时到账。

按照嘀嗒出行所述,资金流若进入的是“第三方托管银行的资金监管账户”,为何账单详情及交易流水均显示收款方为嘀嗒出行主体公司?扣款信息指令是否由嘀嗒平台发出?对此问题,嘀嗒出行暂未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在嘀嗒钱包中“绑定银行卡”环节,发现了“平安银行‘见证宝’商户服务协议”,其中提到,银行在乙方(以下统称“平台商户”)所属特定互联网平台上(以下统称“嘀嗒出行”)提供 “见证宝”商户相关服务,平台商户同意银行通过嘀嗒出行获取商户在平台发生的各类资金交易指令,并进行核验、对账。银行与平台对账无误后,按照约定进行所涉交易资金相应的系统处理。

协议中还提到了“见证支付”,并称是为解决商户与交易对手方的信任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支付方式。商户交易对手方(乘客)在嘀嗒平台对交易订单进行预支付。当商户履行完相关责任义务后,乘客在嘀嗒平台进行确认支付。在商户通过嘀嗒平台申请资金结算,嘀嗒向银行发送资金结算申请指令后,银行再将对应资金划转至商户绑定的银行账户。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嘀嗒出行于2020年10月8日和2021年4月13日相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均已处于失效状态。在嘀嗒出行披露的招股书中,对此问题也进行了风险提示。

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提到,乘客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乘车费用,第二天方可到达司机账户。同时企业用户进行的预付费充值费用、个人账户的退款结余,均存放于嘀嗒出行银行账户,公司可能被视为在并无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为非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嘀嗒出行同样在招股书中给出了通过与特定持牌机构合作的解决方案。通过与托管银行合作,开发了一个与嘀嗒内部系统对接的系统。截至2020年11月9日,该系统已全面运行,所有用户的收入、支付都通过该系统结算。“但公司仍然无法保证该合作能够完全解决付款相关风险,或是应付目前或未来的所有业务。”

业内:建议平台取消预付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嘀嗒出行这一模式,其实与此前被监管点名整改的电商平台采取的是类似的方法,即在银行开设一个托管账户进行资金结算。不过,一接近监管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尽管自身未触碰到资金,但从信息传达方面来说,仍未解决相关风险。

“这种模式主要看持牌机构在其中的监督作用。目前来看,很多时候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不了解,导致这种监督有心无力,因此,很难被监管认可。”王诗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主要是因为,持证机构仍是根据平台方指令进行资金清算,其中便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核实交易真实性,甚至有可能存在平台伪造、变造交易信息,套取商户和用户资金的行为。

王诗强进一步解释道,这种模式最核心的问题是:平台能否随时从虚拟账户划扣资金,客户账户资金划扣是否需要客户授权。如果平台可以随意划扣客户资金,那么这种托管就形同虚设。此外,平台经营好坏是否影响客户资金安全,如果企业未来经营不善,被法院冻结账户,客户资金是否可以正常提取,是否存在被划扣抵偿平台债务的风险。

2017年,央行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指出,无证机构以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接入支付机构或商业银行,留存商户结算资金,并自行开展商户结算的行为当被认定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针对嘀嗒出行预支付资金争议,王蓬博指出,目前支付机构都有成熟的线上合规收款系统,而且经过近几年的梳理,备付金集中存管等条例的出台也都在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建议平台后续明确资金流向,如果有涉嫌不合规的部分尽快整改。

王诗强则坦言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让这些互联网巨头触碰资金,预支付模式并不是一个好模式,建议平台取消预付模式,改为先消费后付款。或者也可与腾讯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等合作,对于信用分较高的客户,采用“先乘后付”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在租单车、租充电宝等场景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客户体验较好,也可以有效降低法律风险。(来源:BBT Fintech圈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出行订单没上车会自动取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