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谷饶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日前,《人民日报》刊登公告: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此次发布的研究成果包含: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7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等。

    据了解,此次评选课题组以全国重点镇、各省发展态势较好的镇等为基本评价对象。考虑到建制镇数据可得性和可比性,选取三个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财政收入。课题组依据上述三个指标,计算了建制镇的综合得分,排名前1000位的建制镇

    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

    潮汕地区共有12个镇强势上榜

    说明当地经济发展都是棒棒哒!

    在《2017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汕头共有4个镇入围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澄海区莲下镇(排名136);潮南区陈店镇(排名385);潮阳区谷饶镇(排名468);澄海区东里镇(排名932)

    莲下镇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城区北侧,南靠韩江支流莲阳河,东临南海,西倚凤鸣山,是澄海工业重镇,玩具重镇。莲下镇素“侨乡”之称,人杰地灵,人文蔚盛,商贾云集。

    国、省道横贯两翼,不出半小时可直达汕头国际机场、汕头港、澄海莱芜码头、汕头火车站,区位优势尤为突出。现辖30个行政村,人口10.61万人。区域面积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31平方公里,被列为广东省中心城镇。

    莲下镇下辖30个行政村,分别是:建阳村、槐泽村、槐南村、槐东村、立德村、上村村、下村村、北湾村、南湾村、南份村、北村村、东湾村、海后村沟内村、蔡寮村、新寮村、陈厝洲村、渡亭村、神州村、李厝宫村、许厝村、程洋冈村、窖东村、窖西村、云一村、云二村、银溪村、潜溪村、东前溪村、管陇村。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位于324国道汕头市潮南区和普宁市交界处,潮南区西北部,东距揭惠高速司马浦出入口5公里,潮南城区14公里,汕头市区47公里,西距普宁高铁站15公里,普宁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万人,外来人口约2.5万人,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约3万人,是有名的侨乡。现辖23个行政村。

    陈店原为潮阳市辖镇,在境内西部,练江流经北部,西邻普宁市。陈店镇原名和畅乡,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普宁市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人称陈店,村后来改称为陈店,镇以驻地名。

    陈店镇管辖的23个村(居):陈店、溪北、沟湖、文光、湖西、溪口、柯围、陈围、定安、美南等居委和汕柄、新溪西、福潭、三合、上北、流溪、范溪、港后、流仙、内新、洋新、洋老、浮草等村。

    谷饶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部,小北山南麓,处于“潮阳、普宁、揭阳”交界处。镇域面积7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山地4.6万亩。行政辖5个居民委员会和2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3.2万人。是潮阳区重点侨乡之一,厦深铁路穿过镇域,并设置潮阳站。谷饶的乡镇企业十分发达,针织内衣行业更是远近闻名。

    谷饶乡昔称赤寮,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乡。原擎基创乡于赤寮下《后改下家,下堡 华里 现称华光》。明崇祯至清雍正年间,张创大第五嫡孙张玉涛派第八世起陆续由赤寮下迁到上家定居。前此,第二嫡孙张玉江之后代定居于乌门楼,二房港。张姓氏族经发展繁衍,上堡、华光、茂广、溪尾、新兴渐合称为:赤寮乡。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称谷饶乡,取其五谷丰登之义。宋、元代属兴仁乡,明、清至民国初属贵山都,民国10年(1921年)起属潮阳县第六区。1956年为谷饶乡,1958年成立红锋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谷饶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谷饶区,1986年建制为谷饶镇。

    东里镇澄海区辖镇,地处韩江支流出海口,位于区境北部,南濒义丰溪于潮安、澄海、饶平、南澳四市县的交汇处。全镇总面积35.82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7.15万,下辖22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7个居委会。

    据传宋末元初(公元)已有闽南渔民在此定居,以渔盐为业。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设水军营境;元朝初(公元年)设盐场管勾司;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创水寨城为军营,属海阳县。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属饶平县,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属澄海县。因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西有沙垄,垄上小村名西垄,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清末东陇易名东里,故名。1914年称东里镇,民国28 年至35年(1939—抗日战争时1946)澄海县政府一度迁此。1949年改称东陇镇,属苏北区,1953年属县三区,1958年属苏北公社,1961年分设盐鸿、十五乡(莲华)、东陇公社,1964年东陇分设东陇镇和东陇公社,1969年并为东陇公社,1971 年改称东里公社。1974年分东里镇和东里公社,1980年并东里镇。镇人民政府驻镇区东河大街。地处韩江下游平原,耕地面积1015公顷,沙质土,主种水稻,花生,生柑,甘蔗。距离汕头机场16公里,广梅汕铁路汕头站21公里,莱芜港集装箱码头20公里;国道324线、省道安黄公路在境内交合,水陆空交通便利。旅外侨胞7万多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东里镇经济发展较快,逐步形成了以工贸为主体,以农业为依托,外向型、基地式的发展格局。东里镇曾是名扬海外的“通江总汇”之地,素有“百载商埠”的美誉,商贸十分发达,逐步发展为邻近区域的商品贸易集散地。

    在《2017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潮州3个镇入围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潮州市潮安区枫溪镇(排名537);广东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排名661);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排名898)。

    枫溪区位于“中国瓷都”潮州市的西部,是“中国瓷都”的龙头,是潮州的城市次中心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枫溪陶瓷在全国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陶瓷产区,是目前国内外工艺瓷、卫生洁具重要生产基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1995年12月,中共潮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枫溪区,其行政领导机关为“潮州市枫溪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正处级单位),是市的派出机构,行使县区级的职权。

    黄冈镇地处南海之滨、闽粤交界,是饶平县城所在地和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广东东大门”之美称。这里依山傍海、一河南岸,钟灵毓秀、物华天宝。黄冈河由北向东南贯穿镇区注入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副热带海洋性季风带来了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和均等的日照,使这里四季如春,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人间胜地。拥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城镇经济综合发展力广东百强、粤东十强”等十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黄冈镇文化氛围浓厚,霞西布马舞、龙舟赛会等传统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黄冈镇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授予“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被省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当前,黄冈镇正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六城同创”“治六乱”的工作部署,以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经济、卫生、民生、文化等各项工作。

    彩塘镇是潮州市潮安区的工业重镇,工业生产以不锈钢行业为主体,鞋类、服装、印刷,电池等行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多年来,彩塘不锈钢产业以产业集群为定位,遵循“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形成了品种多、规格齐、功能全的系列化产品,营造出了专业化生产的产业群,涵盖了厨餐具、建筑装饰,日用品、医疗器械、不锈型材、钟表工具及配件、汽车配件等七大类,逐步建成创新能力强大、科技水平先进、产品门类丰富、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五金不锈钢产业基地。

    在《2017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揭阳5个镇入围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揭阳市惠来县葵潭镇(排名669),广东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排名770),广东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排名792),广东揭阳市榕城区炮台镇(排名872),广东揭阳市榕城区渔湖镇(排名910)

    葵潭镇是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城镇,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列入广东省中心镇,揭阳交通大镇。被揭阳市评为技术专业镇,是惠来县三大镇之一(葵潭镇、靖海镇、惠城镇)。

    这里交通方便,商贸活跃,物产丰富,素有"水果之乡"美称,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菠萝、青梅、杨桃、香蕉、芒果、李仔等,是荔枝盛产和集散地。

    位于葵潭镇区东北面约3公里处的千秋镇村是处千年古城遗址。有学者考证认为:这里乃晋代义安郡所辖海宁县城所在地。该村唐朝时代就已有荔枝落户,如今村庄还遗留着已有800多年树龄的"福建荔",百年树龄以上 "状元红"、"金钟"等。

    棉湖被称为千年古镇,因它是创建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它的古名为道江,后来因为其东南部有个著名的云湖,宽百余顷,水色清碧如玉,湖岸木棉树成林,后因产木棉出名而改称棉湖。

    棉湖镇的风景名胜众多,拥有兴道书院、湖西祠堂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湖两月、和鳌头独占(境潭溪头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古打铁街作坊群、郭氏大楼是揭西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锡场镇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同时境内有山有河,土壤肥沃,沟渠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锡场镇历来是鱼米之乡,有古谚称:“金曲溪,银锡场。潭王蔡,出米粮”。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锡场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一些“三高”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锡场镇也有不少醉人的风景,在位于锡场镇西部,榕江北河中游绕村而过,境内榕江北河堤围约5公里,内河长约5公里,这是一座远近有名、风景秀美的江南水乡。

    炮台镇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明古镇,素有“潮汕明珠”美誉,历来是潮汕地区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早在明清时期,商贸活动就十分活跃。

    目前炮台镇现拥有服装、毛织、烟草、家具、电器、石板、副食、建材八大专业市场,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超4.5亿元。

    炮台镇还是揭阳著名的"侨乡"之一,镇内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有七千多户,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有约30%的劳力共3.6万人左右外出经商务工,遍布"珠三角",年劳务经济收入可达2.3亿元,并涌现出一大批商贾能人。

    渔湖镇境内河流交错,一马平川,土地平整,道路畅通,村落密布,屋宇俨然,地肥水美,自古至今,皆称“渔米之乡”“葫芦宝地”等美誉。

    古村落更是渔湖镇的一大特色,始创北宋元丰年间,着近千年历史的长美村,是潮汕古村落的一个代表。201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全省6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在揭阳甚为著名塘埔工业村,四十年代,便有简单机械和精细手工,造出成套理发工具,开渔湖五金工艺之先河;五十年代初,培育出"塘埔矮"水稻良种,为当时广东水稻的当家品种,好评如潮。三中全会以后帜,形成了五金、模具、塑料、电器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村。岭南著名画家关山月大师为本村题匾:"渔湖镇塘埔工业村"。

    您是在寻找相关信息吗?希望下面的内容对您有帮助:

    是哪里的电话?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中心卫生院的电话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中心卫生院对应的更多信息如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中心卫生院

    说明:目前,查号吧网站收集到的属于疫苗接种号码总条数为4852,本页面仅显示10条号码,如果需要查看更多号码请点击。

    地图说明:下面是谷饶镇华北工业区所在位置的地图,供您参考。

    该号码也可能写作以下几种形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休闲好玩的地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