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自行车车把前后怎么调?

四轮BMW没弄上,不知不觉突然有了两轮,手一晒吧,让晒单区增加些新东西

非专业人士,来段官网介绍:BMW成人休闲自行车,车架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前叉角度结合轴距确保出色的骑乘性能,提供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最佳平衡。高扭转强度和可单独调节竖杆确保这款完美设计的运动型自行车拥有最出色的舒适性。

配置方面没啥好些的,买这车的都不在乎配置,要的就是牌子,BMW,蓝天白云

主要讲下骑行的感觉吧,今天让小伙伴们都骑了试了试,口碑还是不错的,个人感觉车子骑起来很舒服,不颠很平稳,看来整体架子的设计很好,骑行感觉前减震即可完成整车减震,再也不用担心颠着蛋了。心里很爽,骑着BMW虎虎生风啊。

车把很不错,整车只有两个地方有BMW的标志,不是喷涂,是金属徽标打进车架的

车把上下角度可以调节,具体对骑行的感觉有什么影响不清楚

前叉,前刹车,哎没碟刹好用啊,不过此刹车也很精准

车子走线设计很到位,都隐藏的很好

变速,后变速 9速调节

很小的铃铛很不错,铃铃铛,铃铃铛,我是送报的小行家。。。。

来个车把俯视图,工业设计很不错

特写,官方说自行车上有的设计元素

车座调节前后,虽不明但觉历

这是整车第二处BMW标志,啊蓝天白云啊,赐我一个四轮的3系吧

处,下雨天骑,可以自动洗菊花,冲洗强度可调

再上个整车照,看着很低调

单独来张挑三结束吧,配置比BMW强多了,每天通勤必备车

近年来,骑自行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是什么原因使大家这样投入呢?因为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既省钱、健身又环保、刺激。一路上,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既自由又方便。旅行途中,不但可以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考察地形地貎、人文气候、风土人情,还可以置身于没有污染的大自然中间,品尝各地的美味佳肴,吃到纯绿色的瓜果食品。

自行车运动与其它任何运动强身健体的原理基本相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防止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产生,是克服心脏功能毛病的最佳器械之一。最突出的优点是相较于其它运动,如跑步、爬山等,更加平和,易于持久,能够适应的人群更加广泛。

但是,它的不安全系数较高,产生运动性身体不适和疼痛,甚至疾病的可能性,疼痛的部位和种类也比其他运动较多。

所以对骑自行车长途旅游的知识,了解得越多越广泛越好,做到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出它的最佳运动效果。

这些知识可从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即自行车的选购、自行车的基本功能、自行车的使用、保养与修理、骑行的常识与基本骑行技巧、自行车旅行的装备、旅行中的食宿和骑游团队的组成。

第一个问题 自行车的选购

骑自行车旅行时,有一辆轻便、灵敏、可靠的自行车是最重要的,能够适应各种路况的自行车可以使旅途更加轻松、舒适、安全。所以在选购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自行车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又因为自行车是一种价格较高的商品,特别是对工薪阶层的人来说,更要慎重,最好一次就能买到永不后悔的爱车。

自行车从用途上分,可以分为生活用自行车和运动用自行车两大类。

1、生活用自行车又可以分成男式和女式,标定和加重,从尺寸上还可以分为28型、26型、24型和20型等多种类别。

2、运动用自行车根据功能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山地车、公路车、技巧车等几个大的类别。山地车又分为一般山地车、越野车、攀爬车和速降车等几种。诸多种类的自行车当中,最适合长途旅行的自行车就是一般山地车和越野车或旅行专用自行车。

二、自行车的结构:无论哪一类自行车,都由四大系统组成。分别是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辅助系统。这四大系统的全部零部件完全依附在主体车架上。

前三大系统我们在下一节专门讲,这里只讲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的零部件有车框、后衣架、水壶及水壶架、车灯、挡泥板、副把、码表、车锁和车铃等。其中的后衣架和水壶是长途骑车旅行必备的辅件,其次是挡泥板、副把和码表,其它的辅件可视需要和爱好取舍。

1、购车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个是个人的经济状况,另一个是自己的爱好。 一辆好的自行车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会显示出它的种种优良特性。如果是短途旅行,而且道路比较平坦,只要有一辆28或26型的普通自行车就可以轻松完成全部旅程。而长途旅行中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从路面上说,有油路、水泥路和沙石路的区别,从地形上说,有平原、丘陵和高山。所以为适应这些复杂的地形,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一辆档次较高的山地车或越野车。档次越高的车,优良的特性越突出。

2、自行车档次高低的区别:自行车档次的高低从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可以体现出来。下面介绍四个主要部分。

㈠车架。坚固耐用是对车架的基本要求。目前市场上自行车车架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钢、铝合金和钛金属碳纤维三种。钢的优点是强度、韧性及减震的效果都非常好,而且价格低廉,缺点是太沉,表面易生锈。铝合金的主要优点就是轻,不易生锈,价格适中,缺点是材料特性比较脆,减震效果较差。钛合金及碳纤维的优点是坚韧、轻便,强度及减震效果都非常好,缺点是价格昂贵。

㈡轴。我们在这里指的是总成轴件,它包括轴杆、钢珠、碗子和轴档等零件。有普通轴,密封轴和轴承轴的区别,当然,密封轴承轴是最好的。它坚固耐用且灵敏轻便,维修率低,保养周期长。

㈢变速器。有很多种品牌,喜玛若(SHIMANO)是大家公认的优良品牌。喜玛若变速器的质量分为八个级别,各级别零件的精度、平滑度和韧性都不一样,除非专家,很难用肉眼从表面区分它的级别,区分它的手段是借助于零件表面上的标识。

XTR——竞赛级别 Deore XT——高级越野爱好者 Deore LX——普通越野爱好者(山地越野入门) Deore——越野爱好者入门 Alivio——山地车娱乐用途 Acera——山地车入门 Altus——普通使用 Tourney——民用

㈣减震。减(避)震器分前后两组,用来减轻不同路面对前后轮的冲击,提高骑行的舒适度。但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些骑行效率,特别是后减震,这一点尤

为明显。考虑到长途旅行主要是在公路上骑行,所以只有前减震就足够了。种类有阻力胶、气压和液压的区别。最好的是“液压式减震器”。

3、自行车的尺寸。有两种尺寸,一是车架的尺寸,二是根据个人的身材所要调整的尺寸。

㈠车架的尺寸。一般山地车的车架有

18、21英寸三个尺寸。购车时可根据自己的身高选择不同尺寸的车架。

㈡调整尺寸。普通车的鞍座比较宽,竞技车的鞍座比较窄,长途旅行由于骑行时间较长,裆部频繁磨擦,极易出汗,较窄的鞍座可以减少磨擦面积,便于通风,是预防裆部伤害的措施之一。主要是鞍座的位置。鞍座的位置由三个数据控制,分别是前后、高度和角度。调整好鞍座的意义非常大,它可以在骑行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人体腿部力量,减轻疲劳程度,避免韧带损伤。所以必须认真进行调整。

①高度: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控制数据。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用身高×/

旧金山是世界上最适合步行观光的著名城市之一,而且它同样也是自行车爱好者的旅游天堂。自行车爱好者可以骑车轻松穿越金门大桥或者Panhandle绿地,享受一次轻松的自行车之旅。当然如果你更希望来一次真正的自行车锻炼,旧金山也能提供完美的爬坡挑战。

不管选择哪一条线路,骑自行车的游客都能体验旧金山充满不同情趣的各个街区和壮观的景色。这座占地面积为47平方英里的城市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了各种富有挑战的骑车线路,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手,都能在旧金山享受骑自行车旅行的快乐。

金门公园每周日在约翰肯尼迪大街将限制汽车通行,为自行车爱好者留出/

马林纳区位于旧金山的北面,这里汇集了几个住宅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著名的艺术宫和探索宫。位于海洋公园内的人行道地势平坦,非常适合自行车初学者在这里骑车。当你在艺术宫的西侧骑自行车时,你会发现一个面积达1,400英亩的要塞区,之前这里是一个军事基地,自从1994年10月以后成为了国家公园。有几条路穿越要塞区的绿地,在这里绿树成荫,形成一座大型的公园。沿着要塞区的林肯大街骑自行车可以欣赏到金门大桥和马1岬的壮观景色。

沿着大洋海滩平坦的人行道共有3条自行车道,这里是非常好的自行车锻炼场所,还能形成日落区内一条更长的旅游线路。沿着Great Highway往南骑车大约2英里,经过旧金山动物园,前往斯洛特街,再右拐至Merced湖大街,然后骑车可以环游Merced湖和附近的高尔夫球场,行程大约为5英里。

对于在Great Highway骑车的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另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行程是骑车从Merced湖往北至克里夫屋,准备骑车攀爬200英尺高的斜坡。然后向右上Point Lobos大街,在经过太平洋的海豹岩后右转至43大街,沿着海岸线下行至金门公园,从而回到约翰肯尼迪大街。对于那些有足够勇气在繁忙的金融区骑自行车的人来说,周末是最好的骑车时间(那时来往车辆比较少)。由于路面铺设有电缆车的缘故,建议选用粗轮胎自行车。

沿着旧金山北面的渔人码头,骑自行车可以经过诱人的海鲜店和商店,然后继续往西前往水族馆、海德街码头和古董船。需要提醒你的是,周末这里人流非常大,这时最好下车推行。在穿越电缆车轨道时保持向右的角度。如果打算进行一整天的自行车之旅,可以沿着49英里大道。起始点位于市政中心,按照“49英里景观大道”的标志的指引,可以带你游览旧金山的大部分地区。

沿318国道从成都至拉萨全程2154公里,共需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9座,全程骑行要25天左右,平均每2天就要翻一座高山,因而,无论对于自身体力还是意志都是一次不

川藏公路始于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邦达,再经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进藏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折多山、海子山、色季拉山、米拉山等1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

线路:川藏路南线(国道318):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

贡-邦达-八宿-波密-林芝-拉萨

很多朋友都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骑上单车行进在进藏公路,站在布达拉宫广场前沐浴圣域阳光,感受藏区风情,探索神秘的第三极。可一直迫于路途的艰险,只能放弃这一美好的打算。其实在每年的六至九月份,每天都有几十位男女老少骑友从起点出发,向拉萨直奔而去......

其实只要你在骑行之前准备充分,实现你的单车西藏行是完全可能的。

一、自行车的选择与配件

由于自行车是旅游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旅游的成败与自行车的好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由于川藏南线(318国道)的路况时好时坏,上坡下行,所以一定得选择圈为26的山地车(根据高矮再确定车架的型号),24的圈小骑行起来速度跟不上且累。为了方便一路的维修(如车座的升降及换补车胎),最

好选用(配)快拆型的山地车。

一路上,自行车最容易出的问题是爆胎、刹车皮与刹车线的更换、变速器不到位、断链条(断链条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排除)等。所以,出发时,要携带最常用的修理工具及换配零件:活动扳手一把;螺丝刀大小各一把;调节辐条松紧的钢环一个;补胎用的胶水、补丁(10个就差不多了)、锉刀皮;钳子一把;打气筒很显然也是必须的(便捷式的最好);内六角一套(主要用于调刹车线等);接链器;另外,至少要有两条备用内胎、四个刹车皮、长短刹车线各一根;变速线一根、机油一小瓶(链条与刹车线的润滑);橡皮绑带2根(如果用绳子扎行李肯定会松)等等。在修理工具上,最好选用便捷式的自行车修理工具,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工具齐(一般自行车专卖店有售,成都的西玉龙街是专业的自行车商业街)。

无论骑颠簸的土路还是平坦的公路都要记住每天检修一次车,主要是检查各处的螺丝有没有松动,螺

在去西藏之前建议选进行几次或多次适应性骑行拉练。一是新车磨合,二是体力训练。

有自行车旅游特别是长途旅游,掌握好自行车技术是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体力,保证安全。

自行车车座的调整,是自行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行车车座应调整到什么高度为最佳呢?一般说来,以车座较低并有5-10度的后倾最便于长途旅游。因为低车座好处很多:一是低车座蹬车灵活,可用脚的不同部位轮流用力,这样可使脚的各种肌肉轮流休息,延长耐久长;二是车座低,人的位置相对降低,可减少空气阻力,也便于伏在车把上,改进空气流张;三是车座低,微后倾,可使身体挺直,臀部受力均匀,减少疲劳感,同时又可减轻双臂的负担,保护手腕;四是车座低于有利于安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双腿伸直便可着地,这样可避免造成危险。因此,旅游时对车座的调整,应以低车座为最佳,这对保持体力、

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此外,自行车旅游选择好适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在体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条件下的长途旅游,速度应保持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体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时20公里,爬行上山时有时只有几公里的时速。自行车旅游贵在根据自已的体力保持适当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劲拼命骑,没劲步步停的

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个小时一次,不要想停就停,应坚持到时间或预定地点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条件下行行车,适当地掌握行车速度更为重要。无论是山间小路,还是又长又陡的下坡道,车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应因地制宜选择速度。一定注意安全,前后两后两辆车一定得保持距离。

自行车旅行也会出事故,所以要时刻注意安全。有人总结出“三要”、“三不要”。一要结伴而行;二要精神集中;三要靠边行车。一不要抢路,尤其是不要和汽车抢路,以免出事;二不要逞强,如上坡时用力过猛易拉断链条,下坡时不捏闸易失去控制而酿成大祸,弯路上不减速易冲出路面;三不要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外出旅行,路面情况你不熟悉,尤其山区,道路弯曲多险段,最易发生事故。

在骑行练习中,一要练习耐力,二要练习爆发力。耐力就不用说了;爆发力,主要是在藏区藏狗特多,遇到藏狗追车时,你就只能一阵猛骑,甩掉野狗的追击。一般狗多的地儿,在海拔不高的地方,所以甩掉是很容易的。我们同行说笑话时,如果是在上坡遇到狗追,就返回下骑,呵呵。

藏区最猛的是藏獒。不过你放心,一般情况下你是遇不到的,因为那狗太贵又太猛啦!藏民是舍不得的,你即使看到了,也只是被拴起来的。你放心大胆的走就行啦!

三、 骑行及生活用品的准备(轻、少、精)

1. 头盔(选配):流汗终比流血好,骑摩托车需要安全帽的主因是为了 保护脆弱而精细的头部,骑自行车也不例外,虽然法律没有规定骑自行车必须戴安全帽,但为了安全起见,安全帽配件中是排名第一的必须品。选购时以通风量为优先,包复性、吸含材质、扣带角度调整也是必须考虑的。

2. 手套:手套最主要可以止滑,还可以手掌磨破皮,一般手套分为半手指及全手指,全手指多半用于越野激烈操控的玩家,一般而言,具吸汗棉的半手指手套适合一般休闲使用。其实精通的线手套也可以。 4. 鞋:鞋子一般选用防滑、快干且轻便的运动鞋。也有建议选用登山鞋,不过登山鞋太重啦,骑行起来累。另外再带一双解放鞋和拖鞋。鞋子不要太重,通风排水比防水重要。

5. 袜子:四五双袜子换穿就行了,也可以选用一次性的袜子,棉袜不易干,可选用尼龙型的快干袜。

6、衣物:即使是夏天,青藏高原也会下雪。高原天气真可谓变幻莫测,温差大。但是衣物不能带得太多,

两套外衣,一件厚的,一件普通的;一件毛衣;一套保暖内衣;一条毛裤(

七、八月份可不带毛裤);两条长裤(可选用牛仔裤);两件深色的棉料T恤,全是长袖的;四条内裤(或带一些一次性内裤,方便);

另女士带些自己的特殊用品等

7、雨具:可选用一套冲锋衣裤,既可作外衣保暖,也可作雨衣,可谓一衣多用。但是冲锋衣的价格太贵,一套下来得近千元。所以可选用一般的分体雨衣,轻便,一件30元。

8、口罩:口罩四个,防尘,也可用毛巾、纱布之用。

9、太阳镜:高原上阳光太强烈,这个东西可是必备的,保护你的美目,颜色和深浅无所谓,偏振的比较好

10、户外用品:睡袋、防燥垫,这两件必备,尤其是119道班只能用它作为你安睡的用品啦。帐篷没有必要带,不仅增加重量而且用不上,你安全没有必要考虑露营高原。

11、车灯:在夜行时必不可少的装备,可用小手电作替代品,当然夜行的机会也少。

12、生活用品:毛巾一条(必备)(选择灰色的);牙刷牙膏各一个,其实牙膏也能用来洗手、洗水果的;防晒霜,唇膏;男、女的特别生活用品(有的男士也会带些卫生巾,在鞋子湿的时候放一块在里面,鞋子

干得快);卫生纸、小梳子、小镜子等。

13、数码相机:相机的存储卡要尽量大,我当时带的是1G+256M的存储卡,还觉得小啦,因为一路的风景太美啦。不过这些电子产品得注意防水,所以随身带个小塑料口袋。对于电子产品,还有的骑行者带了DV、手提与数码伴侣,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体力够强,还是可以选带的,只是实在太重啦!

⑴现金五百左右,不带多了,路上随时补充(硬币在西藏不流通)。

⑵邮政绿卡(存折放在家中亲人那里随时可以补充,卡带身上),在西藏的每个地方都可以取到钱,而银行的银联卡是在很多地方行不通的,因为没有自动柜员机。卡上根据经济情况可以存2500~(一般骑行西藏的花费,省些在三千内可以搞定,想腐败就得多带些啦

身份证;笔记本和笔,为你记下每天的点点滴滴;手机(移动的信号不错,一路很多地儿都有信号);地图(川藏南线);备用电池,个别地儿是不能充电的(119道班);骑行计划书,318国道海拔示意图(附

后);自行车锁;遮阳帽;反光带。

16、驮包:这么多东西,得找个合适的包来容下这么一大堆东西,建议选用自行车驮包,方便省事。背包在麻烦,背起太重;捆在车上,取物与捆绑麻烦,所以最好配驮包,省事省心。另个以上物品装包时,最好分类放置,衣物最好分类用塑料袋装好,防水(防雨罩只通防三面)。

17、腰包:放置经常取用的小物品。

四、药品(在途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预防,那里可不

要准备点的,但是要精,碰到有些车友带的药夸张点说都可以开药店了,这没必要。我觉得最主要的药就是肠胃类的,感冒类的,外加点纱布绷带创可贴,外伤药,舒筋活络的,高原反应类的不要太多,骑车进藏的海拔上升的比较慢,很少人会有反应,倒是坐车的人很多都有反应。我带的药如下(因人选用,只

感冒类:白加黑一盒,板蓝根两大袋(坚持每天一~二包冲服预防感冒啦!)

胃肠类:痢特灵 、氟派酸,泻痢停,霍香正气液

消炎类:阿莫西林,阿斯匹林

治外伤类:创可贴,小瓶医用酒精,脱脂棉,棉签,绷带,云南白药,红花油;

清火类:维C银翘片,牛黄解毒片;

防中暑类:清凉油,人丹;

抗缺氧类:红景天胶囊。(另在去藏前一个月天天用红景天泡水喝,注意泡水喝的不是胶囊,中药店或

在进藏途中,有时只能在路边自行解决,所以必须带足

四、五餐的食品,一般选用踏实且高能量的食品,如:压缩饼干四袋,巧克力,牛肉干,饼干、糖果等,特别注意在县上随时补充食品,如到了雅江,可以出发时买两块烙饼在身上,特别顶事。建议个人喜好的零食就算了,尽量减轻负担。

有了食品,水是一定少不了的。每天出发时带足两至三瓶水,1.5~2升就够了,在路上有山水,清澈干净,随时补充。我们的水除了在水壶架上放一瓶,还在车龙头上放了个自制的布袋放水,特别管用。

1、与藏胞打交道,一定得夸他,如说他长得帅气,很有男人味,或者他的衣服漂亮,摩托车漂亮,千万不要与他们发生矛盾。不过,多数藏民与我们语言不通。

2、见到藏民时,主动招呼——“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他们很喜欢这个招呼。

3、路上见到小孩得绕开骑行,更不能让他们给你推车,因为很多孩子是想要你的东西(钱物),你不给则是动手在车上扯。不过放心,一般他们是追不上你的飞车的。

4、在藏区遇到要钱的,你可以不给,绕行。你如果大发善心,最好把自己身上的钱换成一角钱的纸币,因

为里面要钱的人太多啦!

5、组队骑行,以八人以上体力相当者为宜,相互照应。

6、在藏区骑行,为了安全,一定不要放单,最好与车友前后不超过二十米为宜(必须前后能看到),这样

有什么突发事件,可有个照应。

7、一般是不会遇到抢车的,所以你放心骑行。如果实在遇到中六合彩啦,你就将车给他们算了,不要与他们争,然后再到附最近的政府部门报案就可以啦!所以没有必要带管制刀具。

8、组队入藏,一般以7—10人体力相当者为宜。女士入藏最好找个身体素质好的男士同行,有个照应。人少了不安全,人多了心不齐,意见不好统一。最好在出发前队友聚到一起开个会,讨论一下入藏事宜,比如:装备可每人各带一些,减少重复;骑行中的骑行注意事项;在出现特殊情况如何处理;还有就是经费AA,如何安排;在食宿在以节省为主还是腐败为主等等。所以,最好选个队长出来,听队长安排。总之,

一个队出去,就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

我们的骑行计划书,可作参考:

(合97km) 第4天:康定--35km --折多山垭口(4270)--37km --新都桥藏民家(合72km) 这里被誉为摄影家天堂,可在这里好好享受一下,休整一天。

第14天:左贡——(好路,上下坡)—→邦达兵站

第17天: {建议在然乌休整 ,看然乌湖,以及来古冰川,早上早点出 }

第18天:然乌—53KM→中坝(可住宿)—36KM—→松宗—40KM→波密

(合47km) 第21天:东久—27km→鲁郎(下午看鲁郎小村,看南迦巴瓦,有中国瑞士之说,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叫

第22天:鲁郎—25KM→色季拉山口—30KM→林芝——19KM→八一

第23天:八一 ——巴松错—→工布江达 (合127km) 第24天:工布江达———→松多96km(内江饭店,松多前面有温泉泡,松多工布江达到米拉山口间唯一可

第25天:松多—27KM→米拉山口(寒冷)—27KM→日多—56KM→墨竹工卡 (合110km)

第26天: 墨竹工卡——68KM—→拉萨

推荐车型:捷安特ATX670,1300左右;ATX680,1300左右;ATX690,1500左右 ;ATX770,2000左右;ATX780,2600元左右。 美利达勇士,1200左右;勇士PRO,1450左右;公爵,1900左右;公爵PRO,2800左右。 内六角、+字改刀、—字改刀、钢丝扳手2(或活口扳手2)、尖嘴钳

1、撬胎棍、砂纸或补胎挫、补胎胶布及胶水

12、打气筒 、黄油 润滑油(3M锈敌)、维修抹布 自行车后驮包带雨罩、腰包。(一般的背包绑在后架上也行,不过在路上要从包里拿东西的话就不方便了,要把绳子都解开了才能得到) 橡胶绑扎带兼晾衣绳4条备用零件(估价:30元) 刹车线前后各1(强调必备)、前后变速线各

1、刹车皮 4副(2对) 备用螺丝若干、备用铁丝(无合适螺丝时用于连接) 生活用品(估价:180元,衣裤未计价) 遮阳帽(便宜的都行)、骑行头盔(强调必备,价格在100元左右)、魔术多用头巾(我的是买8元康师傅方便面送的)、水壶(可用脉动饮料瓶子代替) 普通绵线手套若干(1元1双),冬季骑车用的棉手套(防水防风的最好,因为就算夏季,遇到下雨,山上都会冷死人) 普通自行车雨衣裤(便宜,可代替防潮垫,防雨效果最好。鞋套若干(下雨时防鞋被打湿,也可用塑料袋代替)、塑料袋(用来包湿衣服等) **、 短裤、 短袖T恤、秋衣、秋裤 长袖单衣2(用作骑行用,太阳太毒,不能穿短袖骑行)、骑行长裤、 抓绒衫(不要带毛线衣,透风的)、棉衣(或羽绒服,一般山顶或下坡时都比较冷) 运动鞋2(用作骑行,1用1备)、 棉袜3 电子装备(估价:30元) 头灯及充电电池(或车前灯)、刀子(有瑞士军刀就有点奢侈了)、打火机 洗漱用品(估价:30元,须刀未计价)毛巾、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水、纸巾、洗衣粉(小半袋)、剃须刀感冒药、医用纱布、泄立停、霍香正气水、麝香壮骨膏、阿莫西林(或其他消炎药) 其他(估价:10元) 身份证(学生证)、邮政绿卡、银行卡(农行最好用,ATM多)、Money、记录本、签字笔、针线包 、地图等。可选装备(以下装备各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选择携带,无法估价。) 睡袋(建议不带,除非是你骑行中运气非常差,才可能找不到住宿)、帐篷(一路上都可以借宿,故用得很少)、防潮垫(也可用雨衣代替) (不过如果你想在途中体会野外露营,或者行李不够重的话,这三样也可以带); 墨镜或近视眼镜(强调,骑行中风沙较大。); 数码相机、数据线、充电器、镜头纸; 码表、海拔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备用电池; 手机及充电器; 移动硬盘或数码伴侣、MP3; 截链器(骑车比较规矩,换档时不要乱加力,截链器就不用,几乎不可能遇到断链); 车圈钢丝(骑车不规矩、乱跳,下山速度快得不怕死的,遇到好路宁愿走烂路的,建议带); 骑行手套、冲锋衣、冲锋裤 车前包(有点奢侈,但很方便); 防晒霜、唇膏、大宝SOD蜜、电吹风(强烈建议带电吹风,这样路上未干的东东全可以用这个东东整爽。) 二孔插头的多孔电源插板(途中旅馆一房间一般只提供一个插座,而你要充电的东东一定有点多); 榨菜、压缩饼干、巧克力、火腿肠(建议少带,路上买点馒头,馍馍,饼之类的更管用)

  篇一:爸爸的自行车 

  一提起爸爸,我的耳边就会响起他那自行车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

  这声音陪伴着我度过了童年。三年级时,我年纪不算小了,但爸爸仍骑车带我上学和回家。我坐在车后,看着一个个自己骑自行车回家的同学,心里十分羡慕。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对爸爸说:您就给我买辆自行车吧,我已长大了呀,我的同学可都骑车了呀!爸爸听了,沉默了片刻,说:好吧,让我再考虑一下!

  我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我每天骑着它上学和回家,可耳边仍旧还有吱呀、吱呀的声音。有一次,我回头望了望,爸爸忙骑上前问:有什么问题吗?我不高兴地说:爸爸,你别天天跟着我呀,我又不是小孩子,不要你担心。爸爸笑道:我们的女儿长大了呀,哈哈哈但那以后他还是经常跟着我,总怕我出问题。

  是的,我长大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因而渐渐地讨厌爸爸每天跟着我了,甚至对他的关怀,我也不屑一顾了。

  一天,爸爸刚体检回来,有点不舒服,正在床上休息,我没有向他打声招呼,就独自骑车上学了。我骑了一会儿,好像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吱呀、吱呀的声音,我甚至有点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我回头一看,果然是爸爸。此时,我有点不高兴了,他不舒服,为什么还要跟过来?我加快了速度,想摆脱他,让他赶不上我,早点回家休息。不一会儿,耳边的声音消失了。我下了车,回头张望,看到爸爸吃力地向我走来,吃力地喊道:要骑慢点啊!望着他苍白的脸与疲惫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此刻,我是多么后悔过去对爸爸的态度呀,也是在此刻,我似乎长大了,我感受到了爸爸那阳光般无私的爱,春雨般细腻的关怀,它是儿女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篇二:伺候宝马自行车

  19日的中午,那场大雨让我记忆犹新。那个中午,我索性戴上了一顶帽子,解开了单车锁,在一声唰唰的水花声中,我骑着自己车冲入了雨中。

  一路上,是有喜有悲。幸好最后时刻妈妈及时将我接到,这也让我避免了一场感冒的召唤。不过,自行车好像并不太幸运。凭着记忆说话,在将单车从大楼里弄出来的那下,由于车辆实在太多,难免我的车会撞上别的车辆。那会儿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傻透了,一路上撞上了整整五辆车,让这车严重受损。在回来的路上,大雨的浇灌,高低不平的路段,让这辆自行车饱经风霜。回到家时,那辆车湿得真是有些可怖。身为这辆车的主人,我抓起一块破布,一转身便来到了我的车旁。

  我并不着急清理轮胎,而是缓缓地用抹布将把手及座椅后的所有部位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一看拿抹布,已经被黑色包围,我的胳膊和指甲也满是黑色,让人不禁一跳,同时又让人感到奇怪:我的自行车有那么脏吗?想着想着,我的脚忽然间擦碰了下车辆的轮胎,一股黑色的油漆便在我脚上,显得十分明显。我马上俯下身子,探进轮胎,用抹布上下来回地擦着。这是一项复杂的工序,因为轮胎上的钢丝可谓密密麻麻,要擦干所有十分不容易。对于我来说,擦完一根钢丝,无疑是一种精神的鼓励。在寒风下,我竟出了一身子的汗,擦完所有,已经错过了午饭时间,我的肚子也难免饿了起来,一冲进门就大吃起来。吃的同时,我的心也暗暗地自责,怎么这么脏了才开始擦自己车,自行车多可怜。

  感谢自行车陪我走过的.这三年,我也发誓:下次我一定会给我的自行车及时清理。它带着在阳光和雨中狂奔,时时刻刻伺候着我,我也得伺候伺候它了。

  那辆小小的自行车安静的躺在墙角,红色的光泽已经没有,而且到处都是灰尘,曾经令我自豪的车把上的贴画早已找不到。可面目全非的它仍然让我温暖。

  小时候的我经常骑一辆红色自行车,在村子里起伏不平的土路上喜欢把车子蹬得飞快,路两旁的花花草草迅速往后移。我总是在这种源源不断的自豪中咯咯笑,这么漂亮的小车子,这么鲜艳的红色,这么棒的感觉。偶尔我会回头看看,因为在我的身后,是我慢慢悠悠的爷爷。

  该上坡的时候,爷爷通常会缓缓扯起绑在车把上的绳子,一步一步拉着我走。在我的反复催促下,到绳子紧了又松,松了又紧,弄得自行车吱呦响。可是前面的爷爷还是怎么都快不起来的节奏。

  那时候的我四五岁,我知道的,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快乐。

  光阴荏苒,几年之后车子显然破旧了很多。车子的红色油漆已经有一部分脱落,由于我的不正当驾驶,车子也摔得有些变形。但是已经上小学的我依旧喜欢骑这辆捆着绳子的自行车(当然是在家里的院子)。虽说骑起来有些难受,但每次看到车头捆的绳子,仍旧很温暖。而这时的我,已不再需要爷爷在后面看护或者在前面拉,他只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用那种无比和蔼的目光温暖着我。

  我已经懂得,这目光里,暖洋洋的东西就是爱。

  后来,我便转学到了这里,于是回家的次数少了,红色自行车也下岗了。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发现那个小小的自行车安静的躺在墙角,红色的光泽已经没有,而且到处都是灰尘,曾经令我自豪的车把上的贴画早已找不到。可面目全非的它仍然让我温暖。因为现在只达到我身高的三分之一的这辆自行车,不光承载着我曾经的快乐,还有爷爷沉甸甸的呵护与关爱。

  篇四:自行车风波 

  我们大院的同学们在最近这几周都骑开了自行车,我也不甘示弱,从储藏室中推出我的自行车,准备和他们一决高下。

  由于很长时间没有骑了,车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我拿出一块抹布,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把它给擦干净了,刚要骑到我们的比赛场地,才发现这家伙的肚子轮胎早已饿得扁扁的了,我急忙推到传达室去打气,这下,我总算可以和他们较量较量了。

  我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从三号楼那边的下坡路开始,围着凉亭转一圈,在从操场后面绕到传达室,谁先到谁就赢。参加这次比赛的人有我、王鹏宇、白志平、宋一安和房锦浩。在我们的车子里,房锦浩的车子最大了,而王鹏宇的车子十分的小,就是原来的四轮车拆掉了两个辅助轮而已。为了比赛的公平,我们让王鹏宇先走十秒,我们其次。

  比赛正式开始了,待十秒钟后,我抢先出发,但刚下了坡,就被房锦浩和白志平给超车了,我暂时和宋一安并排,之后,突然听到前方砰!的一声,我闻声望去,原来房锦浩在超车王鹏宇的时候与他发生了剐蹭,导致王鹏宇的车子翻车,房锦浩则逃逸了,但这是比赛,我们也没有时间去关心王鹏宇,就在我发愣之时,宋一安瞬间超过了我,我飞速追赶,但最终还是得了个倒数。接着,我们又进行了许多次的比赛,我也偶尔进入前三名。骑得时间长了,我发现我的自行车座太细太硬,加上下面的减震太硬,我决定去换一个车座。

  我和妈妈来到了潘庄里面的一个修自行车的地方,去更换车座。我们调好了一个大小、软硬适中的车座,按到了自行车上。这次,我明显的感觉坐上去后软了许多,通过坑洼路面也不是那么颠得慌,在随后进行的比赛中,我的速度明显快了些,感觉非常好。

  你看,这不他们又叫我下去骑自行车了,我去玩了!

  星期天晚上,我突发奇想,今天骑自行车去学写字吧。很快,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了,因为12岁以下儿童是不允许骑车上路的。正巧,妈妈提议道:你跟你爸爸骑车去学书法吧。这爸爸犹豫了很久,才同意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妈妈告诫着。

  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我与爸爸在小区里穿梭,到了西大门,我的心徒然提了起来。虽然我已有一年的车龄了,但大多数是在小区里骑,偶尔去买菜在外面骑。但在外面嘈杂、拥堵的交通世界里,我还从没有见识过呢。我怀揣着一窝兔子出了门。听见爸爸喊:下车!

  过了险滩,我见爸爸已上车,就跨上车。正式开始了我的自行车之旅。

  我与爸爸并排骑着。由于是第一次在外面骑车,我紧紧把住车头,目光盯着前方,脚瞪得飞快。爸爸说:不要骑得太快。我使劲控制住脚,可是爸爸还是被我甩出很远。

  我们绕过了大半个麦德龙,向一座立交桥骑去,正当我为怎样下台阶而发愁时,一段小小的斜坡使我豁然开朗。

  这座立交桥我以前走过,上层是高速公路,下层是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我们向右边的通道骑去。石棉管道飞速向后移动,一台测车流量的机器不时闪烁着,上层高速公路上时而听见汽车急速驶过的呼呼声,时而听见卡车笨重的声响,时而听见火车呜地长鸣。驶出了黑暗的通道,我们穿行在密林中,周围的树枝忽高忽低,有时擦着我的头顶,有时高高在上,在风中摇曳。

  穿过密林,就是宋诏桥了。我们在自行车道上骑着车,我仍很紧张,盯着水泥砖,突然,一个三岁男孩拿着皮球跑了出来,眼看就要撞上了,我猛捏刹车,但无济于事,我把车头往旁边一拐,这才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离开小男孩后,我长吁了一口气:又一次与行人擦肩而过的经历。过了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走进教室时,我想,今天的表现还不够大胆,太紧张了。要对自己说:我能行!毕竟自信是人生成功的要素之一啊!

【关于自行车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行车座包前后调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