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有时会把动车组列车看成动军组列车?

《动车组列车发生故障组织旅客换乘的应急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车组列车发生故障组织旅客换乘的应急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动车组列车发生故障组织旅客换乘的应急处理1、需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其他旅客列车时,列车长应及时、准确地向运行所在 局客调、本局客调、段调度室报告列车车次、 运行区段、当前所处位置、 担当段、 车内人数、重点旅客人数、旅客情绪、旅客需求、列车所采取的措施、 措施效果、 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等,及时向上级汇报请示。2、列车长在接到司机转达的所在地客调命令需组织旅客换乘时,应尽快向段调 度室及动车车队汇报,接受指示。应尽快换乘,组织开车。3、组织换乘应在车站站台进行,车站与列车一起组织旅客乘降。必须在站内正 线或区间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时,需铁路局主管运输副局长总调度长批准, 同时要做好平安防护,以防发生

2、意外事故。4、根据上下站台的情况做到“九个到位:1开门数量决策到位;2车内宣传组织到位;3平安防护到位;4换乘列车的引导安置到位;5乘降的扶老携幼到位;6重点旅客的重点照顾到位;7换乘完毕旅客人数及财务的清点到位;8效劳备品及票据票款的转列到位;9原车底的看守安排到位。5、开车后续效劳等方面的安排要细致严谨, 确保各个环节有序可控、 效劳到位, 尽可能帮助旅客解决实际困难, 消除旅客不良情绪, 减少旅客列车故障对旅客运 输造成的影响。一、组织旅客换乘的作业1、动车组发生故障在区间或站内停留时,列车长应与司机、随车机械师联系, 了解故障情况, 并通过播送向旅客通告和致歉。 列车长应听从司机指挥,

3、 处理有 关行车、列车防护和事故救援等事宜。2、列车长与司机保持联系, 接到司机下达故障列车旅客换乘后续列车的命令后, 迅速向列车员传达上级命令指示, 及时利用播送 停电无播送时由乘务员在车厢 中部位置 向旅客致歉, 并讲清楚换乘时间和平安本卷须知, 取得旅客对换乘工 作的支持与配合。3、随车机械师负责做好跨越线路的临线防护工作;司机做好向运行所在局客调 汇报,并及时向列车长转达所在局客调指示工作;乘警、乘务员、随车保洁员、 餐服人员做好旅客宣传解释、安抚致歉和需换乘的人数清点、平安防护工作。4、列车与后续列车停靠同一站台时,在车站站长无站长时为客运负责人的 指挥下,可以提前组织旅客上站台等候

4、, 后续列车到达停稳后, 由乘务人员协助 车站组织旅客有序上车。5、横过股道组织旅客上站台换乘后续列车时,列车长必须取得车站同意,按规 定时间,在车站站长无站长时为客运负责人指挥下,组织旅客有序地到站台 等候上车。6、在邻股道门对门组织旅客换乘后续列车时,严禁翻开车门让旅客下车到股道 上等候,必须在后续列车到达停稳后,方可组织换乘。换乘时,乘务班组要与赶 到现场的所在地的车务站段工作人员、 公安干警协调配合, 在车务站段领导的统 一指挥下, 翻开车门组织旅客换乘, 并负责维护车内秩序, 转运换乘时间原那么上 不超过 30 min 。7、旅客换乘后,故障车列车工作人员要将工具梯收好交予随车机械师

5、定位存放。 同时,对翻开的车门进行复位,并关闭车门。二、启用热备动车组组织旅客换乘1、动车组运行途中故障无法修复时,启用热备动车组救援,替换车底,组织旅 客换乘。车站应尽量安排两列车动车组在同一站台,方便旅客换乘。2、列车长要组织全体乘务人员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安抚、稳定旅客的情 绪,维持车内的秩序,指导旅客做好换乘准备。3、先安排一等座的旅客换乘,再安排二等座的旅客换乘。按座号顺序安排,避 免拥挤。 一等座的旅客安排不完, 可以安排在二等座或餐车就座, 对这局部旅客 需编制客运记录交车站办理,并退还票价差额。4、热备动车组定员少于故障动车组实际人数时,余下安排不了的旅客原那么上安 排改签;旅客自行要求乘车的,向旅客说明可以安排无座位乘车。不收手续费5、对安排不了的旅客和旅客自行未乘车的, 可以在车站办理退票,

2011年铁道部动车组技术比武理论题库(CRH5型)

1. 牵引辅助变流器有(2)个四象限模块,有2个牵引逆变模块,有(1)个辅助模块。
2.如果列车控制系统产生了一个提示列车速度超过(5)km/h 的信号,则处于开启状态的车门将被(自动关闭)。
3.CRH5型动车组运用的气温条件为(-25)℃~(+40)℃。
4.空调系统故障开门运行时,低站台通过限速(60)km/h,高站台通过限速(40)km/h,途中运行限速(60)km/h。
5.ATP故障需要重启处理时,可以通过断开QCA面板上的(24Q101)空气开关,30s后重新闭合的方法进行操作。
6.换端保持前需确认总风压力大于等于(7)bar,施加停放制动车辆不少于(6)辆,至少有(5)个以上充电机工作。
7.MVB总线传输的三类数据是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督)数据。
8.调节受电弓升弓降弓的速度用(升弓节流阀)和(降弓节流阀)来调整。
9.牵引辅助变流器的输入电压值(AC1770)V,牵引变流器输出(AC0—2808)V;辅助变流器的输出电压值(AC400)V。
10. 动车组有3种车钩:(自动车钩)用于动车组头车重联,动车组内部靠(半永久车钩)连挂,(过渡车钩)用于机车与动车组连挂。
11.动车组在轴箱上装有一个(接地/牵引回流)设备,用以构成电流回流通路。
12.动车组空气弹簧的破裂压力为(20)bar。
13.备用制动系统中均衡风缸D11的额定压力为(6)Bar,减压阀D04设定压力值为(6)Bar。
14. 正常情况下,蓄电池电压高于(16.8)V、总风压力高于(3.5) Bar,可以升起受电弓。
15.正常运用时备用制动系统中列车管压力是通过(主控)端司机室的(D12)阀得电充风到定压的。
16.列车管由额定压力减压到(2.7 )Bar时,会使压力开关(D08)动作并导致牵引使能无效。
17.制动控制单元的主板MB04面板上的(S2)键用于防滑阀动作测试。
18.CRH5型车电制动时,单轴最大电制动力为(20.5)KN,单编组全列最大电制动力为(205)KN。
19.在启用备用制动时,列车管的压力是受均衡风缸D11的压力控制通过( D17)中继阀进行调节的。
20.制动系统中继器位于(T2)车,网关位于(TP)和(TPB)车。
21. 一系悬挂装置内、外侧弹簧的高度差由(调节垫片)调节。
22.卫生间控制器故障代码显示07的故障原因为(便盆满)。
23.卫生间主控制面板的主要组成包括:(主电子控制单元),电器设备,接口连接器,起动供风零部件。
24.净水箱装有50 mm保温材料,水箱底面上装有(1)kW加热器,通过调温温控器控制,将水温保

 动车组业务知识

答:动车组是指运行速度在200 kmh及以上的列车。

2.动车组列车对旅客随身携带的物品有何规定?

答:乘坐动车组列车旅客的携带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30 cm,重量不超过20 kg。残疾人旅行时代步的折叠式轮椅可免费携带并不计入上述范围。

3.动车组列车的客流有何限制?

答:时速300 km及以上的动车组和直通动车组列车不得超员;铁路局管内短途一等座车不得超员,二等座车最高超员率为15%。

4.《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对旅客免费携带品的规定有哪些?

答: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但乘坐动车组列车不超过13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5.动车组列车制动初速度与对应的紧急制动距离限值分别是多少?

答:动车组列车制动初速度为200 km/h时,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2 000 m;制动初速度为250 km/h时,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3 200 m;制动初速度为300 km/h时,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3 800 m;制动初速度为350 km/h时,紧急制动距离限值为6 500

6.铁路通勤职工能否持铁路乘车证乘坐动车组列车?

答:持有各种铁路乘车证的铁路员工允许乘坐动车组二等车,但须办理签证后乘车,未经办理签证不准上车。

7. 动车组应有识别的标记包括哪些?

答:路徽、配属局段简称、车型、车号、定员、自重、载重、全长、最高运行速度、制造厂名和日期、定期修理日期、修程和处所。动车组应有“电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8.动车组列车对列车长有何要求?

答:列车长出乘除携带电报、客运记录、处理票务等必要的设备和处理业务资料外,其他纸质资料台账不得携带上车。动车组列车运行中,列车长无须向添乘领导汇报工作。

9.动车组列车上对行李架的调整有什么要求?

答:行李架、大件行李存放处物品摆放平稳、牢固、整齐。大件行李放在大件行李存放处,不占用席(铺)位,不堵塞通道。锐器、易碎品、杆状物品及重物等放在座(铺)位下面或大件行李存放处。衣帽钩限挂衣帽、服饰等轻质物品。使用小桌板不超过承重范围。

10.动车组应具有什么功能?

答:动车组应具有列车运行安全监控功能,对重要的运行部件和功能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和记录,并能及时向动车段、动车所传输。

11. 动车组须配备哪些设备满足相应速度等级运行需要?

答:动车组须配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列控车载设备、车载自动过电分相装置等,满足相应速度等级运行需要。

12.动车组列车购票有什么规定?

答:车票应在承运人或销售代理人的售票处购买。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承运人或销售代理人应按购票人的要求发售车票。动车组列车车票最远只发售至本次列车终点站。

13.动车组列车对学生生票的使用有什么规定?

答:乘坐动车组列车学生票限于使用动车组列车二等座。

14.动车组主要乘车凭证有哪些?

答:目前动车组乘车凭证主要有计算机票;代用票;磁介质车票;铁路职工乘车证;铁路乘车卡;动车组登乘证;餐饮、保洁人员便乘单;动车组餐饮、保洁专用添乘证;二代身份证;应急乘车凭证;电子客票信息等。

15.动车组列车如何查验车票?

答:动车组验票由车站负责,通道和站台专用的车站可以不在车门验票。

16.《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中对携带纸质资料台帐有何要求?

答:按规定配置业务资料,内容修改及时、正确。除携带铁路电报、客运记录、车内补票移交报告外,车上不携带其他纸质资料台账。

17.动车组列车的设施设备如何配置?列车工作人员应掌握哪些?

答:各车厢灭火器、紧急制动阀(手柄或按钮)、烟雾报警器、应急照明灯、防火隔断门、紧急门锁、紧急破窗锤、气密窗、厕所紧急呼叫按钮及车门防护网(带)、应急梯、紧急用渡板、应急灯(手电筒)、扩音器等安全设施设备配置齐全,作用良好,定位放置。乘务人员知位置、知性能、会使用。

18.动车组列车上,遇有空调故障应如何处理?

答:遇列车空调故障时,有条件的,将旅客疏散到空调良好的车厢;需开启车门通风的,在车门安装防护网,有专人防护。在停车站,开启站台一侧车门;在途中,开启运行方向左侧车门。运行途中劝阻旅客不在连接处停留,临时停车严禁旅客下车。在站停车须组织旅客下车时,站车共同组织。按规定做好旅客到站退还票价差额时的站车交接。

19.动车组列车,遇有车门故障应如何处理?

答:车门故障无法自动开启时,手动开启车门,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处理;无法关闭时,由专人看守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处理。使用车门紧急解锁拉手后,及时复位。

20.《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中对CRH5型动车组列车停靠低站台时作业有何要求?

答:CRH5型动车组列车停靠低站台时,到站前乘务人员提前锁闭辅助板指示锁并打开翻板,开车后及时将翻板及辅助板指示锁复位。

21.《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中对发生人身伤害或突发疾病时如何处理?

答:发生人身伤害或突发疾病时,积极采取救助措施,按规定办理站车交接,客运乘务员不下车参与处理。必要时可请求在前方所在地有医疗条件的车站临时停车处理。

22.《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中对开启、关闭车门有何要求?

答:列车到站停稳后,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并监控车门开启状态。开车前,列车长(重联时为运行方向前组列车长)确认站方开车铃声结束、旅客乘降、高铁快件和餐车物品装卸完毕后,通知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关闭车门。

23.《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客运组织中,对进站检票由哪些规定?

答:自动检票机通道和人工检票通道正常启用,通道数量适应客流情况,并设有商务座旅客快速检票通道。设两侧检票口的,对长编组、重联动车组列车同时开启。按照先重点、后团体、再一般的原则,引导旅客通过自动检票机、人工检票通道分别排队等候、检票进站,宣传自动检票机的使用方法,提醒旅客拿好车票或身份证,防止尾随。具备居民身份证自动识读检票条件的自动检票机正常启用。人工检票口核验车票和其他乘车凭证,对车票加剪。

24.《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对高铁车站站区管理的规定?

答:站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旅客进出站乘降有序,站内无闲杂人员。进出站通道流线清晰,有管理措施。站台两端设置防护栅栏并有“禁止通行”标志。夜间不办理客运业务时,可关闭站区相应服务处所,但应对外公告。疏散通道、紧急出口、消防车通道等有专人管理,无堵塞。

25.《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对高铁车站站台作业车辆的管理有哪些规定?

答:进入站台的作业车辆及移动小机具、小推车不影响旅客乘降,不堵塞通道;停放时在指定位置,与列车平行,有制动措施;行驶或移动时,不与本站台的列车同时移动,不侵入安全线,速度不超过10千米/小时。无非作业车辆进入站台。

26.《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对高铁车站无障碍设施管理有何规定?

答:按规范设置无障碍设施设备。售票厅设无障碍售票窗口。特大、大型车站候车室设有重点旅客候车区和特殊重点旅客服务点(可与问讯处、服务台等合设),位置醒目、便于寻找,并配备轮椅、担架等辅助器具;特大型车站内设相对封闭的哺乳区;在检票口附近等方便的区域设置黄色标志的重点旅客候车专座。卫生间设无障碍厕所。设有无障碍电梯,正常使用。盲道畅通无障碍。

27.《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中,对动车组列车空调装置故障应急处置有何规定?

答:遇列车空调故障时,有条件的,将旅客疏散到空调良好的车厢;需开启车门通风的,在车门安装防护网,有专人防护。在停车站,开启站台一侧车门;在途中,开启运行方向左侧车门。运行途中劝阻旅客不在连接处停留,临时停车严禁旅客下车。在站停车须组织旅客下车时,站车共同组织。按规定做好旅客到站退还票价差额时的站车交接。

28.《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车门故障无法自动开启时如何处置?

答:车门故障无法自动开启时,手动开启车门,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处理;无法关闭时,由专人看守并通知随车机械师处理。使用车门紧急解锁拉手后,及时复位。

29.《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旅客行李摆放有何规定?

答:行李架、大件行李存放处物品摆放平稳、牢固、整齐。大件行李放在大件行李存放处,不占用席(铺)位,不堵塞通道。锐器、易碎品、杆状物品及重物等放在座(铺)位下面或大件行李存放处。衣帽钩限挂衣帽、服饰等轻质物品。使用小桌板不超过承重范围。

30.《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乘务人员进出车站和动车所有何规定?

答:乘务人员进出车站和动车所(客技站)时走指定通道,通过线路时走天桥、人行地道,走平交道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横越线路,不钻车底,不跨越车钩,不与运行中的机车车辆抢行。进出车站时集体列队。

31.《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车门开启是如何规定的?

答:列车到站停稳后,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并监控车门开启状态。开车前,列车长(重联时为运行方向前组列车长)确认站方开车铃声结束、旅客乘降、高铁快件和餐车物品装卸完毕后,通知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关闭车门。

32.《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发生发生烟火报警时,列车工作人员应如何处置?

答:发生烟火报警时,随车机械师、列车长和乘警根据司机通知立即到报警车厢查实确认,查看指定车厢的客室、卫生间,随车机械师重点查看电气设备。若发生客室或设备火情,列车长或随车机械师立即通知司机按规定实施制动停车,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若确认因吸烟等非火情导致烟火报警时,由随车机械师做好恢复处理,乘警依法调查,并向旅客通告。

33.《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对高铁快件的管理有何规定?

答:高铁快件集装件按装载方案指定位置码放;码放在车厢内最后一排座椅后的空档处时,不影响座椅后倾,高度不超过座椅;需中途换向的列车,不使用最后一排座椅后的空档处。利用高铁确认列车运输时,可使用纸箱、集装袋等集装容器;集装件可码放在大件行李处、通过台、车厢过道及座椅间隔处等位置,但不码放在座椅上;单节车厢装载的集装件总重量不超过列车允许载重量(二等座车厢标记定员乘以80千克)。

34.《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动车组列车晚点15分钟以上时如何处置?

答:列车晚点15分钟以上时,列车长根据调度、本段派班室(值班室)或车站的通报,向旅客公告列车晚点信息,说明晚点原因、晚点时间。广播每次间隔不超过30分钟,可利用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

35.《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中规定的动车组的热备及启用有何规定?

答:热备车底的乘务人员、随车备品和服务用品同步配置到位。遇启用热备车底时,做好宣传解释,配合车站共同组织旅客换乘其他列车,或者按照车站通报的席位调整计划组织旅客调整席位,按规定做好站车交接。

36.《高铁技规》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时列车工作人员应如何处置?

min不能恢复但列车能够正常运行时,列车长可视情况通知司机向列车调度员提出在前方最近客运站停车的请求,列车调度员安排列车在前方最近客运站停车。列车在停车站安装好防护网、打开部分车门后,列车调度员根据司机的报告,向司机(救援时还包括救援司机)及沿途各站发布打开车门限速60 km/h(通过邻靠高站台的线路时限速40 km/h)运行的调度命令。

404  列车因故停车不能维持运行且空调失效超过20 min不能恢复时,列车长应及时与司机、随车机械师沟通,视情况做出打开车门决定,并通知司机转报列车调度员。

安装防护网、打开车门由列车长组织列车乘务员进行,司机、随车机械师配合。防护网的安装需在列车停车状态下进行,安装位置为运行方向左侧(非会车侧)车门处。防护网安装完毕,打开车门后,由列车长组织列车工作人员值守,直到车门关闭。列车长确认防护网安装牢固、看护到位后报告司机。

406  需要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其他列车时,应在车站站台进行。必须在站内不邻靠站台的线路或区间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时,需经铁路局主管运输副局长(总调度长)批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