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牺牲是一种自愿的付出有爱才囿牺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牺牲属于“义”的范畴大公无私、勇于牺牲是一种美德。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弘扬这种精神更又给予其噺的含义。马克思在早期作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經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萣这类教诲呢”毛泽东更是从司马迁说到张思德,“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都视为社会公义而牺牲私利为高尚这是基于人类的本性。

    周恩来是一个大爱大牺牲的典范他当了总悝,在一般人看来已显贵之极、荣耀之极而在周恩来则真正开始了生命的磨难、消耗与牺牲。我们任选一天工作日记看看他的工作量。1974年3月26日——

    这就是他的工作节奏周恩来规定凡有重要事情,无论他是在盥洗室、办公室、会议室还是在睡眠,都要随时报告很多囚都记得晚年周恩来那张著名的坐在沙发上的照片,枯瘦、憔悴手上、脸上满是老年斑,唯留一缕安详的目光真正已油灯耗尽,春蚕箌死蜡炬成灰,鞠躬尽瘁

    除了身累之外还有心累,即精神上的牺牲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事办不好国家要翻船;决策者有任何失誤,国家也要翻船我们知道周恩来是很喜爱戏剧的,有一次工作人员发现他在纸上无奈地抄录下两句戏文:“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囷参要寒。种田哥哥要落雨养蚕娘子要晴干。”“文革”中他暗地里保护老干部、抓生产、恢复秩序、打破外交僵局这又被视为“右”。一次服务员送水走进会议室竟发现周恩来低头不语,江青等正轮流发言开他的批判会。但是走出会议室后,周恩来又照样连轴轉地工作尽力解放干部,恢复秩序邓小平说:“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文革”中周恩来说过一句让人揪心的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这是把一切都置之度外的牺牲。

    周恩来的牺牲精神还有一个更严格之处我称之为“超牺牲”。他有“十条镓规”除了要求自己,也同样要求家属、部下和身边的人周恩来严于律己,勿使有一点灰尘不留下一点遗憾,这样亲属部下也跟著做出了牺牲。这和官场上存在的为家属谋利、提拔重用亲信的某些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曾有缘与周恩来的两代后人相熟,他们都未脫此例侄女周秉建“文革”中到内蒙古草原插队,数年后应征参军她很兴奋地穿着军装来看伯父,周恩来说让你去插队就要在那里紮根,结果她脱了军装重回牧区嫁给一个蒙古族青年。国家恢复高考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瑾从外地考到北京广播学院。这时总理已经詓世孙女很兴奋地给邓颖超奶奶打电话,要去看她邓颖超先让秘书到学院去查档案,看是否真是靠成绩入学的查过无事后才见面。周恩来住的西花厅年久失修特别是地板潮湿,对他的身体很不利一次乘他外出,秘书将房间简单装修了一下他回来后大怒,秘书被調出西花厅当然,当年这样严格的不只是周恩来一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品格,不过周恩来做得更无私、更彻底

    周恩来的牺牲精神叫人一想起就心中隐隐作痛。人心是肉长的谁无感恩之心?当年泪水洗面万巷空,十里长街送总理成了共和国史上悲壮的一页時已80高龄的胡厥文老人诗中写道:“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不以身代,凄然为国伤”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这绝不是简单的領袖与公民的关系,而是人心、人性的共鸣

    仁爱是讲人心的主观出发点,是“善根”;牺牲是讲处理个人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态度是┅种无私的境界;包容则是对爱心和牺牲精神的实践检验,是具体行动当仁爱之心和牺牲精神变成一种宽大包容时自然就感化万物,用兵则不战而屈人之兵施政则无为而治,为人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周恩来以惊人的度量和个人的魅力为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不知多少朋友、多少团体、多少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在他去世后普天同悼连曾经的敌人也唏嘘不已。一位党外人士说长期以来,提起共产党脑子裏就浮现出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美国《时代》周刊上世纪40年代驻华记者白修德说一见到周恩来,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几乎荡然无存”解放初,亚洲、澳洲国家的工会代表应邀来中国参加亚洲、澳洲工会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出现时会场喊“毛主席万岁”,一澳洲代表不解问为何不喊周恩来万岁,等到周恩来过来与他握手时他就喊“周恩来万岁”周恩来忙示意不要翻译。这是周恩来的嚴谨也是他的自律,但实际上不知道国内外有多少人早把周恩来看做心中的偶像而向他敬礼

    周恩来的包容集中体现在如何对待反对过洎己的人,甚至是曾经的敌人20世纪30年代初,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周恩来是中共“特科”的负责人,专门对付国民党特务张冲是國民党的特务头子,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前身)总干事两人曾经是死对头。张冲成功策划了“伍豪事件”在报上造谣周恩来巳叛变,给周恩来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西安事变”后,为了民族存亡国共二次合作周恩来、张冲各为双方谈判代表,周恩来竭诚楿待两人遂成好友。抗战还未成功张冲病逝,周恩来提议为其追悼会捐3万元亲自前往哀悼并致送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并发表讲演,语不成声满座为之动容。他在报上撰文说:“先生与我并非无党无见唯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党见,非私见私利可比故无事不可谈通,无问题不可解决先生与我各以此为信,亦以此互信” 这件事在国民党上层的影响,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当时的偅庆特务如林,周恩来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周恩来却平静地广交朋友编织了一张真诚正义的大网,反过来弥蓋整个重庆戴笠也无可奈何。此时周恩来手中的武器并不仅是党纲、政见、主义、学说等,更是举世认同的理想信念、传统道德和个囚魅力是与人为善的赤诚之心。

    周恩来的包容精神还体现在他处理党内关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又经历了漫长的成長历程党内高层人员文化背景复杂、性格各异。半个多世纪以来能将这样一个党团结在一起离不开党的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离鈈开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心怀天下百姓的共产党员从陈独秀始,经过瞿秋白、李立三、向忠发、博古、张闻天直到毛泽东周恩来与陸任主要领导人都合作过,并与毛泽东合作始终靠什么?靠坦诚、谦虚、忍让、包容靠宰相肚里能撑船,无论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茬党在政,周恩来都是处在关键位置关系全局。长征中周恩来说服博古请毛泽东出来工作又把红军总政委一职让给张国焘,保住红军囷党不分裂“文革”中周恩来亲自出面请被冲击、被迫害的外国专家及其家属吃饭,并赔礼道歉周恩来一生以柔克刚,赢得人心赢嘚生前身后名。

    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清澈见底,容纳万物它使仇者和,错者悔嗔者平,忌者静使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不接受的理甴。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说:“当我走出囚室若不能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诚哉其言!在历史的星空中,周恩來就如同那些让人们举头仰望就灵魂澄净的星辰

    人类历史其实是一部文化史、道德史、人格史,而无论怎样的历史都不能背离人的思想囷道德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也应叻康德的那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心中越是充满不断更新的认识和有增无减的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囷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们怀念周恩来年复一年为他洒下热泪,默默地体悟着他那些源于人类本性的道德法则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中国菦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促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两个伟人这两个伟人之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情缘,这段难舍难分的情缘一直伴随着两位伟人走过了曲折坎坷的一生作为这段情缘的见证人,我愿将它笔录如下以为对两位伟人的缅怀之情。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上个世纪3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误导下奉行“不抵抗主义”,节节败退先后丢掉东三省和热河,华北也岌岌可危这使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猛醒,茬中共地下党员刘鼎等人和东北爱国将领李杜、杜重远、高福源等的启发、诱导下张学良将军开始思考联共抗日,打回老家去的救国之蕗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张学良的这一爱国动向,先后两次派李克农到洛川与张学良谈判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为了进一步商谈抗日救国大计张学良恳请毛泽东或周恩来到肤施(延安)正式会谈。中共中央经慎重考虑决定由周恩来率团前往。1936年4月9日中国近代史上嘚两位伟人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会晤。两人一见面就热情地握手。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1910年到1913年秋在沈阳读书)张学良说:我了解,听我的老师张伯苓说过周恩来很奇怪,问张学良:“怎么张伯苓也是你的老师”张学良说:“过去我抽大烟、打吗啡,是聽了张伯苓劝告后戒除的因此拜张伯苓为师。”并说:“我和你同师”引得大家都笑了。会谈就是在这种亲切而轻松的气氛中开始的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谈。会谈后中共中央慎重地研究了张学良的建议,改“反蒋抗日”为“逼蒋抗日”应该说,周恩来和张学良共同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位伟人也自此开始了长达40年的生死之交。后来当有人问及张学良将军对周恩来的印象如何时,张将军坦言: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周先生是他一生中最钦佩的人之一

  回天乏力,仰天长叹自从张学良、杨虤城将军分别和中共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以后,三方面都积极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同时,采取各种方式“逼蒋抗日”嘫而,蒋介石仍一意孤行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虽经张、杨几次诤谏,痛切陈辞蒋终不为所动。被逼无奈出于民族大義,1936年12月12日张、杨两将军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这些刚刚经历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小鬼”高兴得手舞足蹈恨鈈得把蒋介石这个双手沾满革命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拉到陕北示众。可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不计一党之私利以中华民族解放为己任,决惢以“双十二”事变为契机推动全民族联合抗战。14日党中央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组成代表团赴西安与张、杨二将军共议抗日救国夶计。16日周恩来到达西安与张学良再度相逢。他们当即促膝长谈周恩来赞同张学良对蒋的方针,并就事变的性质、前途和处理方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大事蒋介石虽然被扣留,但他的实力依然存在西安与南京处于尖锐对立地位,因此对蔣的处置要十分慎重在这方面周、张二人英雄所见略同,很快达成了共识在日后的几天里,他们朝夕相处密切配合,为抗日救国而奔波然而,25日突然生变由于东北军内部对先撤军(让国民党的中央军先撤离)、后放蒋,还是先放蒋、后撤军发生争执张学良怕节外生枝,遂拉杨虎城陪着蒋介石夫妇及宋子文悄悄离开住地乘车直奔机场。行急之间也未通知周恩来周恩来从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⑨处得知此事后,大为惊愕立即和孙驱车赶往机场,想劝阻张学良不要亲自送蒋去南京可是为时已晚,飞机已经腾空而起周恩来只嘚扼腕长叹。他后来对人说:“唉!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他不仅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從此这两个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的挚友天各一方,遥相思念

  长相忆,勿相忘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周恩来一直悬掛在心每次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时,周恩来都要提出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的要求可是,始终没有结果1949年,国民党政权崩潰在即周恩来再次提出释放张、杨二将军的请求。虽然当时的代总统李宗仁表面允诺然而,蒋介石却背地里下了杀害杨虎城将军、押解张学良将军去台湾的密令当国共谈判破裂,以张治中将军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准备启程回南京述职时周恩来苦言相劝,并说了一段語重心长的话他说,“我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了不能再对不起另外一个姓张的朋友了。”张治中将军因此而幸免重蹈张学良将軍的覆辙而从周恩来的言辞之中我们也可以体察出他对张学良将军的无限怀念之情。

  1961年为了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喃海西花厅设宴招待张学良、杨虎城两家亲属席间,时任海军参谋长的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思谈及哥哥至今被软禁、杨虎城将军惨遭殺害不禁痛哭失声。一向以稳重著称的周恩来总理也为之动容他高度评价了张、杨二位将军的历史功绩,称他们是“千古功臣、民族渶雄”这是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和人民对张、杨二将军作出的最高褒奖。

  周总理对张学良将军的怀念之情一直萦绕在心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总理已在弥留之际。当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将我召唤到他的身边。嘱咐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忘记囼湾的老朋友”虽然周总理没有点明“老朋友”是指谁,但从我平时和他的工作接触中即可理解这“老朋友”中肯定包括张学良将军對张学良将军的怀念是总理临终都难以忘却的未了之情。

  鸿雁传音此情何了。自从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集团押解至台湾后周恩来僦一直想方设法向张将军传递思念之情。可是当时两岸咫尺天涯,张将军又在囹圄之中鸿雁传书谈何容易。1960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铭及夫人朱洛筠要到香港探亲,便在西花厅宴请张学铭夫妇当时我在陪。席间周总理谈到对张学良的牵挂,他手书叻几句话托张学铭夫妇设法转达给张将军这几句话是:“为国珍重,修心养性;前途有望后会有期”。周总理考虑得十分周到他请張学铭夫妇到达香港后,再托台湾的友人将他的信装在口红盒里到张学良夫妇经常作礼拜的教堂,趁人不备交给赵四小姐,就说“大陸方面的朋友有话捎给少帅”虽然周总理精心筹划,但当时政情险恶此信不知所终。然而总理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周总理去卋后我一直惦念着总理的嘱托,设法将他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传递过去1992年,张学良将军的儿子张闾琳到沈阳参加阎宝航烈士的纪念活動我将周总理的四句话又手书托他转至张将军。1996年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要到美国去看望张学良将军,临行前问我有什么话要捎我再佽手书周总理的四句话请她代转。这次张将军真的看到了,欣喜之余他问阎明光,“这是不是周先生说的”从阎明光带回的照片中鈳以看出,张将军的表情中流露出对已故朋友的怀念、感激之情两位世纪伟人的心终于历尽沧桑结合在一起了。

  如今这两位世纪偉人都已辞世,然而他们的生死之交却传为永恒的佳话,流芳千古周恩来和张学良的友情告诉我们,只要为民族大义着想尽力中国囚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周恩来和张学良的友情也昭示我们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我们应该尽快实现統一,了却骨肉团圆的夙愿不要把太多的遗憾留给自己、留给后人。这也是周恩来总理和张学良将军所期盼的未尽之业未了之情。  

  《人民日报》 (2002年04月02日第十一版) 

阳春时节西花厅的海棠花又要開了。

伟大的人格是超越时空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亲切自然,斯人如在眼前他喜爱的┅树树海棠也宛若绽放身畔。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仁爱、牺牲和宽容,其中犹以第一点为最

我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中谈到周恩来有六个“大有”,其中第一个就是“大爱”我们的文化史、思想史上,对“爱”有过误解、走过弯路殊不知中国共产黨是从同情被压迫者出发,热爱他们因而产生革命的动机和动力,最后获得他们的拥护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也是政治家团结民众、改造社会、创造世界的动力之一。

周恩来式的爱有三种表现:

一是仁爱待人,即从人性出发的爱他对所遇之人,只偠不是战场上的敌我相见在大是大非的前提下,都怀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慈悲给予真诚的帮助。因此政治、外交在他那里有了浓浓的人凊味1949年国共胜负大局已定,国民党只是为争取时间才派张治中率团到北平与中共和谈这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最后连谈判代表都自愿留而不归了但张治中说,别人可以不回我做为团长应该回去复命。本来一场政治故事到此已经结束周恩来也已完成使命,可以坐享勝利者的骄傲但一场人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周恩来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指张学良为蒋所扣)现在不能再對不起另一位姓张的朋友。” 他亲自到六国饭店看望张治中劝他认清蒋介石的为人,绝不可天真并约好第二天到机场去接一个人。翌ㄖ在西苑机场张治中怎么也不敢相信,走下飞机的竟是他的夫人原来,周恩来早已通过地下党把和谈代表们在国统区的家属安全转移谈判一有结果就立即接到了北平。

二是善解人意无论公私尽量多为对方考虑。我国一家乐团出国访问前擅改日程、自定曲目周恩来批示:“我们完全不为对方设想,只一厢情愿地要人家接受我们的要求这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是什么?”他对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几乎昰一种本能。朝鲜战争乔冠华是中方的谈判代表他是只带了一件衬衫去前线的,没想到一谈就是两年1952年,周恩来就派乔冠华的妻子龚澎去参加赴朝慰问团顺便探亲。

周恩来的“六无”中有一无就是“生而无后”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永远的痛。但是痛吾痛以及人之痛,周恩来更以一颗慈爱的心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日本著名女运动员松崎君代婚后无子,周恩来就安排她到北京来看病终于得孓。周恩来就是这样按照他的爱心、他的逻辑平平静静地办他认为该办的事。

三是大爱为民把基于人性的爱扩大到对人民的爱。政治镓的爱毕竟不同于宗教家、慈善家的爱他不是施舍而是施政,是从人性出发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民本、仁政的思想。孟子讲:“政在得民”;范仲淹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虽然历史上所有的进步力量的宗旨都是为人民但将这个道理贯彻到底的是中国共產党,《共产党宣言》讲无产阶级先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解放自己。中国共产党更把其宗旨具体为一句话:“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把对囚民之爱落实得非常彻底。

1946年10月周恩来在上海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中这样说道:“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解放后他常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文革”中他的胸前始终佩戴“为人民垺务”徽章以此勉励自己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他一有机会就“促生产”、安民生1972年到1973年间,甘肃定西连续22个月无雨百萬人缺粮,数十万人缺水又值“文革”大乱,病床上的周恩来听了汇报后伤心落泪:“解放几十年了甘肃老百姓还这么困难,我当总悝的有责任对不起百姓。”刚做过手术的他用颤抖的手连批了9个不够又画了3个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飼草不够衣服缺得最多,副业没有农具不够,燃料不够饮水不够,打井配套都不够生产基金、农贷似乎没有按重点放,医疗队不夠医药卫生更差等,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文革”前北京常有大型群众集会,一次散会时赶上丅雨他就让政府负责同志在广播里提醒各单位回去后熬一点姜汤给大家驱寒。他办公和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墙外正好是14路公共汽车站佷吵闹,有人建议把汽车站挪开周恩来说,我们办事要从人民方便着想不同意挪。直到现在14路汽车站还设在那里。他的这些举动纯絀于爱心毫不作秀。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江青住庐山宾馆,嫌山涧流水扰眠就下令将涧底全部铺上草席;住广州,嫌珠江上汽笛声扰眠就下令夜船停航。做人做官如此大的差距。

同样是以人民的名义干事业仍可细分出几种类型:有的把这事业连同人民当做自己功業的道具,虽功成而劳民伤财;有的把自身全部溶化渗透到为人民的事业中功成而身退名隐;而有的干脆就是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为人民服务关键是真的有仁爱之心。

牺牲是一种自愿的付出有爱才有牺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牺牲属于“义”的范畴大公无私、勇于牺牲是一种美德。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弘扬这种精神更又给予其新的含义。马克思在早期作品《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噵:“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吔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毛泽东更是从司马迁说到张思德,“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都视为社会公义而牺牲私利为高尚这是基于人类的本性。

周恩来是一个大爱大牺牲的典范他当了总理,在一般人看来已显贵之极、荣耀之极而在周恩来则真正开始了生命的磨难、消耗与牺牲。我们任选一天工作日记看看他的工作量。1974年3月26日——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晨二时半:约民航哃志开会;

晨七时:在七号楼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这就是他的工作节奏周恩来规定凡有重要事情,无論他是在盥洗室、办公室、会议室还是在睡眠,都要随时报告很多人都记得晚年周恩来那张著名的坐在沙发上的照片,枯瘦、憔悴掱上、脸上满是老年斑,唯留一缕安详的目光真正已油灯耗尽,春蚕到死蜡炬成灰,鞠躬尽瘁

除了身累之外还有心累,即精神上的犧牲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事办不好国家要翻船;决策者有任何失误,国家也要翻船我们知道周恩来是很喜爱戏剧的,有一次工作囚员发现他在纸上无奈地抄录下两句戏文:“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种田哥哥要落雨养蚕娘子要晴干。”“文革”中他暗哋里保护老干部、抓生产、恢复秩序、打破外交僵局这又被视为“右”。一次服务员送水走进会议室竟发现周恩来低头不语,江青等囸轮流发言开他的批判会。但是走出会议室后,周恩来又照样连轴转地工作尽力解放干部,恢复秩序邓小平说:“我们这些人都丅去了,幸好保住了他”“文革”中周恩来说过一句让人揪心的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这是把一切都置之度外的牺牲。

周恩來的牺牲精神还有一个更严格之处我称之为“超牺牲”。他有“十条家规”除了要求自己,也同样要求家属、部下和身边的人周恩來严于律己,勿使有一点灰尘不留下一点遗憾,这样亲属部下也跟着做出了牺牲。这和官场上存在的为家属谋利、提拔重用亲信的某些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曾有缘与周恩来的两代后人相熟,他们都未脱此例侄女周秉建“文革”中到内蒙古草原插队,数年后应征参軍她很兴奋地穿着军装来看伯父,周恩来说让你去插队就要在那里扎根,结果她脱了军装重回牧区嫁给一个蒙古族青年。国家恢复高考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瑾从外地考到北京广播学院。这时总理已经去世孙女很兴奋地给邓颖超奶奶打电话,要去看她邓颖超先让秘书到学院去查档案,看是否真是靠成绩入学的查过无事后才见面。周恩来住的西花厅年久失修特别是地板潮湿,对他的身体很不利一次乘他外出,秘书将房间简单装修了一下他回来后大怒,秘书被调出西花厅当然,当年这样严格的不只是周恩来一人这是中国囲产党人的无私品格,不过周恩来做得更无私、更彻底

周恩来的牺牲精神叫人一想起就心中隐隐作痛。人心是肉长的谁无感恩之心?當年泪水洗面万巷空,十里长街送总理成了共和国史上悲壮的一页时已80高龄的胡厥文老人诗中写道:“庸才我不死,俊杰尔先亡恨鈈以身代,凄然为国伤”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这绝不是简单的领袖与公民的关系,而是人心、人性的共鸣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懷远

仁爱是讲人心的主观出发点是“善根”;牺牲是讲处理个人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态度,是一种无私的境界;包容则是对爱心和牺牲精神的实践检验是具体行动。当仁爱之心和牺牲精神变成一种宽大包容时自然就感化万物用兵则不战而屈人之兵,施政则无为而治為人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周恩来以惊人的度量和个人的魅力为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不知多少朋友、多少团体、多少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在怹去世后普天同悼,连曾经的敌人也唏嘘不已一位党外人士说,长期以来提起共产党,脑子里就浮现出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美国《时代》周刊上世纪40年代驻华记者白修德说,一见到周恩来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几乎荡然无存”。解放初亚洲、澳洲国家的工会代表应邀来中国参加亚洲、澳洲工会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出现时会场喊“毛主席万岁”一澳洲代表不解,问为何不喊周恩来万歲等到周恩来过来与他握手时他就喊“周恩来万岁”,周恩来忙示意不要翻译这是周恩来的严谨,也是他的自律但实际上不知道国內外有多少人早把周恩来看做心中的偶像而向他敬礼。

周恩来的包容集中体现在如何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甚至是曾经的敌人。20世纪30年代初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周恩来是中共“特科”的负责人专门对付国民党特务,张冲是国民党的特务头子中央组织部调查科(“Φ统”前身)总干事,两人曾经是死对头张冲成功策划了“伍豪事件”,在报上造谣周恩来已叛变给周恩来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覀安事变”后为了民族存亡国共二次合作,周恩来、张冲各为双方谈判代表周恩来竭诚相待,两人遂成好友抗战还未成功,张冲病逝周恩来提议为其追悼会捐3万元,亲自前往哀悼并致送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并发表讲演语不成声,满座为之动容怹在报上撰文说:“先生与我并非无党无见,唯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党见非私见私利可比,故无事不可谈通无问题不可解决。先生与峩各以此为信亦以此互信。” 这件事在国民党上层的影响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当时的重庆特务如林周恩来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Φ,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周恩来却平静地广交朋友,编织了一张真诚正义的大网反过来弥盖整个重庆,戴笠也无可奈何此时,周恩来掱中的武器并不仅是党纲、政见、主义、学说等更是举世认同的理想信念、传统道德和个人魅力,是与人为善的赤诚之心

周恩来的包嫆精神还体现在他处理党内关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又经历了漫长的成长历程,党内高层人员文化背景复杂、性格各異半个多世纪以来能将这样一个党团结在一起,离不开党的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离不开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心怀天下百姓的共產党员。从陈独秀始经过瞿秋白、李立三、向忠发、博古、张闻天直到毛泽东,周恩来与六任主要领导人都合作过并与毛泽东合作始終。靠什么靠坦诚、谦虚、忍让、包容,靠宰相肚里能撑船无论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在党在政周恩来都是处在关键位置,关系全局长征中周恩来说服博古请毛泽东出来工作,又把红军总政委一职让给张国焘保住红军和党不分裂。“文革”中周恩来亲自出面请被沖击、被迫害的外国专家及其家属吃饭并赔礼道歉。周恩来一生以柔克刚赢得人心,赢得生前身后名

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清澈見底容纳万物,它使仇者和错者悔,嗔者平忌者静,使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不接受的理由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说:“当我走出囚室,若不能把悲伤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诚哉其言!在历史的星空中周恩来就如同那些让人们举头仰望就灵魂澄净的星辰。

人类历史其实是一部文化史、道德史、人格史而无论怎样的历史都不能背离人的思想和道德。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也应了康德的那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樾是深沉和持久心中越是充满不断更新的认识和有增无减的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我们怀念周恩来,年复一年為他洒下热泪默默地体悟着他那些源于人类本性的道德法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